基于DEA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基于DEA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基于DEA方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顾典[1](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崔叶辰[2](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朱恬[3](2021)在《我国上市石油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胡本源[4](2021)在《乙烯过程在线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文中指出乙烯作为石化产业的基础原料,其生产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当前,除了原料受限以外,生产管控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国内乙烯生产能耗偏高。因此开发面向国内乙烯过程的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技术有利于提高国内炼化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政策,体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面向石化企业工业能效监测评估及优化控制技术与系统”863项目提出面向设备级、过程级、系统级的能效评估标准和在线评估指标体系,引入了价值优化的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灵敏度的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可以对乙烯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能效监测和诊断,完成乙烯系统的价值优化并可寻找系统能效最优的工况点。依托“高可靠工业在线色谱仪的工程化及其示范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利用在线色谱仪对裂解过程关键的裂解气组分分布进行实时监测,并以关键组分信息计算乙烯流程的实时能效监测线;另外一方面,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得到乙烯过程的实时能效上限和下限基准线。通过实时能效监测线和能效基准线的对比,当实时监测的能效值偏离以当前工况计算得到的应有能效值时,可以启动乙烯系统能效的优化控制。本文以乙烯过程的关键部分乙烯裂解炉作为实际验证和应用案例。为有效地对系统能效进行优化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干扰Hammerstein模型的优化控制算法。该算法的策略分为两步,第一步考虑系统状态不可测的情况,对无约束受干扰的线性模型采用鲁棒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计算中间变量,其中为了处理干扰,采用二次有界技术设计出能够在线更新的估计误差集合的方法使得系统有界收敛。第二步通过中间变量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和采用解饱和的方法得到满足约束的实际控制输入并以乙烯流程中的聚丙烯合成牌号切换过程作为示范和验证。以东北某年产80万吨乙烯装置为背景,综合考虑背景企业的乙烯生产工艺和实际位置情况等,对在线色谱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色谱小屋等进行优化和设计,完成了基于系统能效的乙烯过程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搭建和上线运行。开发了集能效标准、能源实时监测、能耗分析、能效指标、能效统计、能效分析、能源优化、数据管理、能源计划、系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能效监测评估与优化平台。该系统采用客户端、应用服务和数据库三层架构方式进行开发,遵循对象抽象、接口定义和接口实现服务三个步骤,实现了统一的远程服务访问。系统投用后,年能耗降幅为7.26%,折算后乙烯装置综合能效提升2.28%,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邓伟[5](2020)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能源资源的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量的39.9%,其中将近79%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问题。在实践中,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转型工作,但大多数尚未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转型效果参差不齐、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等,成为困扰资源型城市的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沿着主体、内容、客体三条主要脉络,对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转型主体职能的定位,构建了创新驱动体系的主体结构,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通过对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生命周期、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转型升级时机与模式的选择策略;通过分析主导产业在破解资源、制度和技术锁定效应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QR)和6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转型升级的4类8个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指标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存在异质性;其中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影响超过其他地区;发展阶段异质性表现为:除衰退型外,科技创新对其他三类城市影响均显着。此外,其他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在案例分析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案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投入是案例城市转型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比较案例城市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从产业发展、竞争力、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值,并结合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相对优势确定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定义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要素——主体、内容、客体。转型主体应包含一切利益相关者,尤其强调劳动者个人的作用,该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依附企业主体存在。客体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占比关系、产业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的具体配置情况。内容指一切已经、或存在潜在可能性的,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总和。对三大基本要素的界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搭建结构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的放矢的对转型升级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提出了创新体系内部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本文通过对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有助于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表面化和盲目化、动力源泉无法聚焦的难点与痛点问题。(3)本文将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引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均值的局限性,给出被解释变量的全面信息,减小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应用中,一方面研究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的影响显着性及各分位点上的显着性,另一方面将分类样本代入模型,分析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这一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使结果更加稳健有效、细致全面。

夏盼盼[6](2020)在《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 ——以火力发电行业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能源消耗和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问题。能源消耗总量居高不下,同时叠加了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共同造成了我国当前严峻的能源安全和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其要求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从效率的角度出发控制单位能源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环境负外部性。因此,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对能源效率进行度量和分析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这一经典的非参数效率评价工具,充分考虑我国能源消费的上中下游各产业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聚焦能源消费环节中各生产主体的环境规制及经营策略的选择,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能源效率评价理论体系。进一步,本文将能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规制、决策单元的互评思想以及能源消费单元的宏观经营策略等现实影响因素引入能源效率评价中,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我国能源效率评价和管理的实证研究。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的核心工作和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能源消费单元效率评价中引入了能源与环境规制因素,将零和获取模型(Zero-Sum Gain)引入到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其中,能源投入与污染排放量被视为两个关键的投入资源,据此构建了基于效率的资源再分配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能源与污染排放权的再分配,通过这种再分配提高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第二,将互评模式引入能源效率评价方法中,克服了自评模式最优权重的不合理性与效率值结果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非期望产出指标在交叉效率(Cross-efficiency)模型中计算的问题,提出最优化排名的二次目标以确保交叉效率最优解的唯一性。第三,在能源消费终端的效率评价中,本文考虑了其宏观经营策略对能源效率动态评价的影响。在动态SBM(Slack Based Measure)中引入有限准备时间假设,该模型可以根据决策者的宏观经营策略设定不同的准备时长,从而计算获得更加精确的能源效率评价结果。第四,本文同时基于自评和互评模式构建了的全视角能源效率分析体系,并进一步引入环境规制与经营策略等宏观管理策略因素,以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为例,对我国能源消费单元的绩效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所得到的效率分析结果能够指导我国能源消费单元的实际生产活动,并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的研究内容涵盖了能源效率的自评与互评模式,可以为被评价单元提供更加客观、可行的能源效率值;(2)本文将应用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和非参数评价方法进行了有机结合,基于DEA理论构建了一系列创新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对现有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可以形成有益补充。(3)从效率的视角出发,本文研究内容涵盖了能源投入约束、企业经营策略等与能源消费息息相关的多个重要领域,其中不乏现有研究的空白之处,对于完善能源效率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张海欣[7](2020)在《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政府将新能源设为战略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发展,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偏低、核心竞争力缺乏等问题突出,产能过剩、效率低下已成为新能源企业现存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新能源作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组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核心困难。了解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合理有效地提高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本文通过梳理学者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方法。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经济效率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从技术创新过程出发,根据我国新能源企业特点,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结合技术创新各阶段特征,构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环境变量。使用2012-2018年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设技术创新各阶段滞后期为1年,以2012-2016年为技术研发阶段的投入期,2013-2017年作为技术研发阶段的产出期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期,2014-2018年作为成果转化阶段的产出期,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评价我国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新能源企业普遍处于低技术研发高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模式。(2)新能源企业实际技术研发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呈现逐年向下趋势,规模效率偏低是综合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3)新能源企业实际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且未来趋势向好,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

崔欣[8](2020)在《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晋陕蒙煤灰产业效率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供给占据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消费主体地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相关产业升级,降低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为各行业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其基础能源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晋陕蒙地区是我国煤炭生产的主要来源,但发展过程往往伴随多投入少回报的问题,并且其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剧了环境污染。近年来,产业发展要素成本约束与环境压力逐渐凸显,作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晋陕蒙煤炭产业效率的研究可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合理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晋陕蒙地区煤炭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当前产业效率评价的视角,并从自然分布、生态环境、产业规模和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对晋陕蒙煤炭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构建了煤炭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CCR模型和SBM模型对晋陕蒙地区整体煤炭产业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BM模型所测算效率值明显低于CCR模型,说明环境污染对于产业效率水平影响较大;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6-2018年晋陕蒙三地区煤炭产业效率分别进行测算,研究表明陕西地区综合效率值明显优于其他两地;从三省份总体规模效率平均值来看,由2006-2012年的0.831提升到2013-2018年的0.998,表明综合效率水平的提升主要归因于规模效率的提高;松弛测度分析表明非期望产出严重过剩。可见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产业高效发展至关重要;最后,Tobit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对晋陕蒙煤炭产业效率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环境治理投资水平为显着负向影响,其它三因素对不同地区产业效率影响显着性各不相同。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做了相关改进,采用非径向的SBM模型进行煤炭产业效率的研究,充分考虑了非期望产出对于晋陕蒙煤炭产业效率的影响,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合理客观,有利于各地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也为煤炭产业的优化与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魏成森[9](2020)在《CBM公司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很多油气田步入开发周期的中后期,油价也经历了巨大的波动,油气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煤层气这类非常规天然气企业,“重产量,轻效益”这种管理模式要逐步改变,这就决定这类企业的要愈发的重视效益开发、效益经营,气田企业必须将提高经济效益工作纳入生产经营中。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效益评价理论和企业单井效益评价实践经验,对煤层气单井效益评价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目前单井效益评价的问题点,通过优化评价方法和决策数据模型,优化适用煤层气单井效益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分为单井效益评价指标的确定、单井成本核算思路、单井成本分摊方法设计、生产决策体系构建四个部分。该体系在煤层气开采评价上是一种全新的单井效益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影响单井效益的各种因素,如地质条件、产量规律、治理措施规律、财政补贴等,实现了对CS开发区块煤层气单井效益的精确分类。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和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方案的实施,将预期能够提升的产能、节约的成本、增加的财政补贴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为未来“一井一策”和整个开发区块生产经营发展方向提供有效的决策指标,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赵安琪[10](2020)在《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研究》文中提出煤炭企业由于生产作业的特殊性,事故率与事故损失均高于一般工业企业,这决定了煤炭企业安全资源成本配置比例高,安全投入性支出较大。我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70年间,每一期国家的政策导向、环境问题、新能源发展等,都促使煤炭产业逐渐由盛转衰,其中有近25年处于全行业亏损。然而,我国煤炭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2月成立的汉冶萍煤铁有限股份公司。同时,根据2019年6月11日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4%,是10年平均增长率的两倍,煤炭消费增长以印度(3600万吨油当量)和中国(1600万吨油当量)为主。由此可见,尽管环境等问题凸显,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几十年内仍然难以撼动。传统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在“十三五”规划和具体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安全生产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无实质性成果,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如何不得而知。因此,该篇在总结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依据行业影响力选取西山煤电作为典型案例,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其2011年至2018年8大矿井的安全生产成本效益。通过两模型测算后发现,西山煤电在安全成本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各矿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投入冗余或产出效益不足现象;各年度整体的技术效益指数,特别是技术进步指数水平较低;整体规模效益不明显,安全生产成本投入总量偏低。追根溯源可知,西山煤电安全生产设备老旧,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设备成本投入不足;安全技术的创新研发能力较弱,缺乏资金激励机制;安全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伤、劳保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能及时按需调整;矿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处理能力有限,安全培训成本效益不明显。因此,针对上述原因,该研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就企业而言,首先应当降本增效,借助数据模型调整成本投入,进而提高效益;其次,充分挖掘本企业的创新潜能,引入先进设备;同时,领导层要加强成本管理,监督安全生产。另外,政府从宏观角度应做到细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并监督企业管理层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

二、基于DEA方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DEA方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一、生态效率
        二、生态福利绩效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方法的选择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一、方法的选择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三、测度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一、方法选择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三、结果分析
    第四节 脱钩分析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一、耦合分析
        二、解耦分析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二、模型的设立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二、DID分析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一、门槛效应研究
        二、DID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农业生态效率
        2.1.4 农业生态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收敛理论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4.2.1 新疆农业投入
        4.2.2 新疆农业产出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6.1.1 σ收敛
        6.1.2 绝对β收敛
        6.1.3 条件β收敛
        6.1.4 俱乐部收敛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乙烯过程在线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与综述
    1.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化工业能效评价研究
        1.2.1 乙烯能效评估方法
        1.2.2 乙烯裂解炉模拟
    1.3 石化行业优化控制研究
    1.4 石化行业能效在线监测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组织结构
2 乙烯装置系统能效模型
    2.1 能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 乙烯行业能效指标体系概述
        2.1.2 乙烯过程指标体系详述
    2.2 乙烯系统级模型的灵敏度分析与模型验证
        2.2.1 裂解深度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2.2.2 裂解深度对能源物料消耗的影响
        2.2.3 裂解深度对能效的影响
        2.2.4 不同原料对能效的影响
        2.2.5 物料价格对能效的影响
        2.2.6 能效与收率最大化的对比
        2.2.7 能效优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2.3 小结
3 基于系统能效模型的乙烯裂解过程实时监测
    3.1 能效评估基线计算方法
        3.1.1 裂解炉模拟
        3.1.2 动态能效基线计算
    3.2 基于在线色谱分析仪计算实时系统能效线
        3.2.1 基于在线色谱分析的能效监测系统搭建
        3.2.2 基于在线色谱分析的实时能效线的计算
    3.3 乙烯过程系统能效的监测与评估
    3.4 小结
4 基于系统能效模型的优化控制
    4.1 基于干扰Hammerstein模型的化工过程预测控制
    4.2 鲁棒MPC策略
        4.2.1 离线估计器设计
        4.2.2 二次有界性条件
        4.2.3 实际控制输入
        4.2.4 乙烯过程中聚丙烯的控制优化
    4.3 小结
5 乙烯过程系统能效实时监测平台系统开发与应用
    5.1 乙烯过程系统能效实时监测平台系统总体架构
        5.1.1 能效监测模块
        5.1.2 能效评估模块
        5.1.3 能效优化模块
    5.2 系统编写过程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5.2.1 OPC数据接口技术
        5.2.2 无线通信技术
        5.2.3 在线色谱分析仪应用调校
    5.3 系统软硬件配置及效益分析
        5.3.1 实际应用的软硬件配置
        5.3.2 效益分析
结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研究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法研究
        2.2.4 文献评述
3 基于主体-内容-客体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的形成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分类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素的界定
        3.3.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体
        3.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容
        3.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体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3.4.1 转型升级主体职能定位产生的影响
        3.4.2 经济增长与生命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3.4.3 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的影响
    3.5 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3.5.1 构建主体明晰的创新动力模型
        3.5.2 确定转型升级时机的科学方法
        3.5.3 比较选择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3.5.4 结合主导产业有效破解锁定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
        4.1.2 构建模型
    4.2 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4.3 区域与城市异质性分析
    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5 转型效果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以衡阳为例
    5.1 衡阳市的选择动因
    5.2 衡阳市转型效果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衡阳市主导产业优选分析
        5.3.1 主导产业优选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5.3.2 基于DEA的主导产业优选模型
        5.3.3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清晰界定主体职能地位
        6.2.2 精准把握转型升级时机
        6.2.3 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模式
        6.2.4 科学评估确定主导产业
        6.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策略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 ——以火力发电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和框架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DEA模型发展现状
    2.2 改进的DEA模型综述
        2.2.1 网络结构DEA模型
        2.2.2 动态DEA模型
        2.2.3 评价产出固定的DEA模型
        2.2.4 交叉效率DEA模型
    2.3 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综述
        2.3.1 变量转换方法
        2.3.2 模型构建方法
    2.4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考虑固定非期望产出和的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效率评价
    3.1 研究背景
    3.2 模型方法
        3.2.1 传统模型
        3.2.2 FSODEA模型
        3.2.3 GEEFDEA模型
        3.2.4 本文模型
        3.2.5 不同方法的比较
    3.3 实证分析
        3.3.1 数值案例分析
        3.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3.3.3 效率分析
    3.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4章 基于交叉效率的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效率评价
    4.1 研究背景
    4.2 模型方法
        4.2.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CCR模型
        4.2.2 公平评价模型与DEA交叉效率评价
        4.2.3 排序优先交叉效率模型
    4.3 实证分析
        4.3.1 变量和数据
        4.3.2 能源效率评价结果
        4.3.3 分析与讨论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基于宏观环境策略的火力发电企业能源效率评价与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模型方法
    5.3 实证分析
        5.3.1 数据描述
        5.3.2 结果和讨论
    5.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7)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2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关理论概述
    2.1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关概念
        2.1.1 新能源企业
        2.1.2 技术创新过程
        2.1.3 技术创新效率
    2.2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
        2.2.1 随机前沿分析法
        2.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2.2.3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对比
    2.3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关理论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经济效率理论
        2.3.3 投入产出理论
3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1 传统DEA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检验
        3.1.3 环境变量选取
    3.2 数据来源
4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具体评价
    4.1 第一阶段:原始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4.1.1 技术研发效率评价
        4.1.2 成果转化效率评价
        4.1.3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4.2 第二阶段:相似SFA分析
        4.2.1 研发支出合计分析
        4.2.2 研发人员数量分析
        4.2.3 员工总数分析
        4.2.4 总资产分析
        4.2.5 专利数量分析
    4.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4.3.1 技术研发效率评价
        4.3.2 成果转化效率评价
        4.3.3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与建议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晋陕蒙煤灰产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煤炭产业
        1.2.2 效率
        1.2.3 产业效率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煤炭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2.1.1 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
        2.1.2 煤炭产业发展研究内容
    2.2 产业效率及其测算方法
        2.2.1 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
        2.2.2 产业效率的测算研究
    2.3 煤炭产业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
    3.2 我国煤炭产业生态环境现状
    3.3 晋陕蒙煤炭产业规模现状
        3.3.1 生产消费规模现状
        3.3.2 产值规模现状
        3.3.3 资本投资规模现状
        3.3.4 劳动力规模现状
    3.4 晋陕蒙煤炭产业政策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蒙煤炭产业效率水平分析
    4.1 效率测算模型的建立
        4.1.1 DEA-Tobit两步法基本原理
        4.1.2 CCR测度模型
        4.1.3 基于松弛测度的SBM模型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收集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2 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4.2.3 数据来源
    4.3 晋陕蒙三省煤炭产业效率分析
        4.3.1 晋陕蒙三地整体产业效率分析
        4.3.2 分地区SBM模型测算结果分析
        4.3.3 松弛变量分析
    4.4 晋陕蒙煤炭产业效率差异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晋陕蒙煤炭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5.1.1 经济发展水平
        5.1.2 产业结构
        5.1.3 人力资本水平
        5.1.4 规模效应
        5.1.5 环境机制
    5.2 实证分析
        5.2.1 样本选取及Tobit计量模型介绍
        5.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5.3 提高煤炭产业效率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9)CBM公司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效益评价相关理论
    2.1 效益评价理论综述
        2.1.1 效益及效益评价的含义
        2.1.2 效益评价的基本原理
        2.1.3 效益评价方法评述
    2.2 单井效益评价理论综述
        2.2.1 单井效益评价相关概念
        2.2.2 单井效益评价方法
        2.2.3 单井效益评价意义和启示
第三章 CS煤层气开发区块经营管理情况及单井效益评价现状
    3.1 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特点
        3.1.1 煤层气开发特点
        3.1.2 煤层气经营特点
    3.2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开发生产情况
        3.2.1 矿权及储量情况
        3.2.2 产能建设现状
        3.2.3 生产现状
        3.2.4 经营现状
    3.3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现状
        3.3.1 评价工作开展历程
        3.3.2 现行主要评价方法
        3.3.3 参数确定原则
        3.3.4 成本费用分摊方法
        3.3.5 效益分类情况
    3.4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4.1 效益评价指标单一
        3.4.2 成本管理与效益评价不匹配
        3.4.3 成本费用分摊方法粗放
        3.4.4 评价结果引导性不强
        3.4.5 综合治理效果未跟踪评价
第四章 CBM公司CS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体系优化
    4.1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优化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1.1 单井效益评价的目的
        4.1.2 单井效益评价的原则
    4.2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体系框架与特点
        4.2.1 单井效益评价体系优化框架
        4.2.2 单井效益评价特点
    4.3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体系优化方案
        4.3.1 单井评价指标的确定
        4.3.2 单井成本核算思路
        4.3.3 成本费用分摊方法设计
        4.3.4 生产决策体系构建
第五章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应用分析
    5.1 CS煤层气开发区块生产经营情况及相关数据
        5.1.1 开发现状
        5.1.2 经营情况
        5.1.3 综合措施实施情况
    5.2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
        5.2.1 总体评价结果
        5.2.2 成本分级情况
        5.2.3 单井效益评价分类结果
    5.3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3.1 单井效益评价总体情况对比
        5.3.2 效益类别成本变动分析
        5.3.3 效益类别产气变化分析
        5.3.4 低效益类井效益变化分析
        5.3.5 高效益类井效益变化分析
    5.4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效益敏感性分析
        5.4.1 操作成本敏感性分析
        5.4.2 产量敏感性分析
        5.4.3 气价敏感性分析
        5.4.4 财政补贴敏感性分析
    5.5 综合治理措施井效益跟踪评价
        5.5.1 综合治理措施井效益提高井分析
        5.5.2 综合治理措施井效益不明显井分析
第六章 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提高对策及保障措施
    6.1 强化效益发展理念
    6.2 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基础
    6.3 搭建企业内部大数据信息系统
    6.4 积极争取行业优惠政策
    6.5 提高高效井效益措施
    6.6 治理低效无效井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1.1.2 国家出台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管理办法
        1.1.3 “十三五”规划加快煤炭企业安全改革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煤炭企业的发展前景研究
        1.3.2 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理念的提出
        1.3.3 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研究
        1.3.4 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研究模型的应用
        1.3.5 Malmquist指数模型在成本效益研究中的应用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分析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基本概念
        2.1.1 安全生产投入成本概念界定
        2.1.2 安全生产产出效益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
        2.2.1 成本效益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风险管理理论
        2.2.4 内部控制理论
    2.3 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的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第3章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研究的模型选择
    3.1 西山煤电简介
    3.2 评价模型确定
        3.2.1 DEA-BCC模型
        3.2.2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3.3 指标选取
        3.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3.2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3.4 模型操作过程
        3.4.1 数据收集
        3.4.2 数据处理
        3.4.3 数据导入
        3.4.4 运行数据
第4章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模型分析
    4.1 基于DEA-BCC模型的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静态分析
        4.1.1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投入的综合效益
        4.1.2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投入的纯技术效益
        4.1.3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投入的规模效益
        4.1.4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的投影分析
    4.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动态分析
        4.2.1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动态分析的必要性
        4.2.2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Malmquist指数测算结果
        4.2.3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动态分析
    4.3 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存在的问题
        4.3.1 整体安全生产成本效益水平较低
        4.3.2 技术进步指数降低整体安全生产成本效益
        4.3.3 纯技术效益指数增长幅度偏低
第5章 影响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的原因分析
    5.1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
        5.1.1 安全生产成本配置不合理
        5.1.2 安全生产技术落后,设备更新换代慢
        5.1.3 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生产意识弱
    5.2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5.2.1 煤炭形势转衰,行业产能过剩
        5.2.2 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到位
第6章 规范安全生产成本管理与提升企业效益的对策
    6.1 企业角度的对策建议
        6.1.1 合理配置安全成本,借助数据分析方法
        6.1.2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重视安全技能培训
        6.1.3 科学更换安全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6.1.4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监督煤矿安全生产
    6.2 政府角度的对策建议
        6.2.1 细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
        6.2.2 加强监督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山煤电八大矿井指标数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基于DEA方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3]我国上市石油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D]. 朱恬.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4]乙烯过程在线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D]. 胡本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邓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 ——以火力发电行业为例[D]. 夏盼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 张海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晋陕蒙煤灰产业效率研究[D]. 崔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CBM公司CS煤层气开发区块单井效益评价研究[D]. 魏成森.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10]西山煤电安全生产成本效益研究[D]. 赵安琪.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基于DEA法的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