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冯朝红[3](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盛艳[4](2021)在《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小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特色小镇项目一般投资量较大,建设周期冗长,单凭政府一己之力很难解决小镇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及运营管理能力偏低的问题。因而,在特色小镇的建管运营中引入PPP模式,既可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又可以利用社会资本丰富的管理经验助力小镇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PPP模式已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特色小镇项目,以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并提高其公共服务效率,对促进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的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增长极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为依据,采取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定性定量分析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思维,再运用AHP-GRA方法构建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要素优化分析模型,并以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为对象,做出要素优化分析,在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共性要素中找到优化空间更大的要素,集成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后以我国西北地区“T”苹果小镇为例,通过该评价模型确定了需要重点优化的指标,针对性提出了涵盖战略产业体系、小镇规划体系、市场化建管运营体系的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从而解决该苹果小镇发展动力机制问题、功能和形态建设问题、运营和效能问题。最后,提出了涵盖坚持“典型引路,规范纠偏”发展机制、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部门多重职能、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培养专业监管人才的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发展对策。本文提出的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及对策可以较好的把握特色小镇发展优化空间,有助于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助力实现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黄伊佳[5](2021)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环境负荷的脱钩分析与驱动因素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旧突出,其中西北地区由于欠发达的经济现状、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与较为严峻的环境问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难题。因此,对西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探究地区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显得格外紧迫。本文以西北五省之一的甘肃省为例,在城市层面通过脱钩分析对全省14个市州的经济绿色增长情况进行评价,并融合STIRPAT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分析了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等城市主要环境负荷的经济社会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各市州在2009~2018年间的绿色增长情况整体良好,分别有10个、13个市州实现了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的脱钩,所有市州达到了碳排放的相对脱钩水平。(2)甘肃省中高收入城市的绿色增长水平整体高于低收入城市,呈现经济发展与脱钩的正向协同。(3)富裕度是甘肃省城市三类环境负荷共同的驱动因素,第二产业比重对城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二氧化硫排放还受人口、城镇化率的正向驱动。(4)甘肃省城市化学需氧量和碳排放满足倒U形的EKC曲线关系,目前均未跨过拐点。本文丰富了对我国西北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环境负荷驱动因素分析的研究,并突破了单一的脱钩系数法,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与脱钩系数对绿色增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速推进该地区的绿色高质量转型,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分类精准施策,促进地区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地区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绿色创新,助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凝聚治理合力,推动地区绿色城镇化。
陈畅[6](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关乎我国国之根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根本性的思路。构建长效减贫机制,解决相对性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减贫,对于后扶贫时代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文章融合了定量定性方法,通过构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对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升策略。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从社会公共服务规模、教育文化普及、生态保护现状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第二部分,以滇西北地区作为实例,采用组合赋权方法得到最终权重,并运用Topsis进行综合评价。第三部分,由评价结果,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的提升对策。实证结论显示,2016-2018年滇西北地区各个市自治州的可持续减贫能力变化情况不一样,红河、楚雄和大理可持续减贫能力名次基本稳居前三,德宏和怒江等可持续减贫能力评分靠后。其中,经济增长情况、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排名的主要因素。因此,文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1.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滇西北居民收入;2.技术与科技赋能优化滇西北创新创业环境;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西北公共服务质量;4.加大生态保护强度,实现滇西北绿色减贫;5.以教育文化普及为核心,助力滇西北内生性减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评价并研究滇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不仅能提高滇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于其他地区的健康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程芳欣[7](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车将[8](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陈芳淼[9](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靳亦冰[10](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PPP模式 |
2.1.3 新型城镇化 |
2.1.4 系统思维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聚集理论 |
2.2.4 增长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2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问题 |
3.2.1 理论不具系统性,发展缺乏标准指引 |
3.2.2 马太效应明显,发展极不均衡 |
3.2.3 产业定位不清,运营动力不足 |
3.2.4 功能联动性差,发展难见成效 |
3.2.5 刻意打造人造景区,大拆大建破坏风貌 |
3.2.6 融资渠道不健全,各方优势不得彰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研究 |
4.1 发展系统思维 |
4.2 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要素分析 |
4.3 要素优化空间分析 |
4.3.1 基于AHP-GRA的特色小镇发展要素优化分析模型构建 |
4.3.2 基于AHP-GRA的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要素优化分析 |
4.4 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发展系统方案 |
4.4.1 战略产业体系构建 |
4.4.2 小镇规划体系构建 |
4.4.3 市场化建管运营体系构建 |
4.4.4 “X”特色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苹果小镇实例分析 |
5.1 小镇概况 |
5.2 优化分析模型应用 |
5.2.1 模型应用 |
5.2.2 数据综合分析 |
5.3 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应用 |
5.3.1 战略产业体系构建 |
5.3.2 小镇规划体系构建 |
5.3.3 市场化建管运营体系构建 |
5.4 优化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发展对策 |
6.1 坚持“典型引路,规范纠偏”发展机制 |
6.2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
6.3 明确政府部门多重职能 |
6.4 发挥专业机构作用 |
6.5 培养专业监管人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咨询调查打分表 |
附录二 专家咨询调查打分表 |
附录三 专家咨询调查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环境负荷的脱钩分析与驱动因素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2 绿色发展理念 |
2.1.3 高质量发展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 |
2.1.4 四种发展理念的辨析 |
2.2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脱钩研究综述 |
2.2.1 脱钩的定义与分析方法 |
2.2.2 各类环境负荷的脱钩研究综述 |
2.2.3 我国西北地区的脱钩研究综述 |
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综述 |
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提出 |
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现实适用性探讨 |
2.3.3 我国及西北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综述 |
2.4 环境负荷的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
2.4.1 环境负荷驱动因素的研究概况与分析方法 |
2.4.2 各类环境负荷的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
2.4.3 我国西北地区环境负荷的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
2.5 文献述评 |
3 甘肃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脱钩分析 |
3.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3.1.1 脱钩分析模型 |
3.1.2 脱钩状态的象限划分 |
3.1.3 环境负荷指标的选取 |
3.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甘肃省城市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的脱钩分析 |
3.2.1 城市二氧化硫排放脱钩系数的时空变化 |
3.2.2 基于城市二氧化硫排放脱钩系数和收入水平的象限划分 |
3.3 甘肃省城市经济增长与化学需氧量排放的脱钩分析 |
3.3.1 城市化学需氧量排放脱钩系数的时空变化 |
3.3.2 基于城市化学需氧量排放脱钩系数和收入水平的象限划分 |
3.4 甘肃省城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
3.4.1 城市碳排放脱钩系数的时空变化 |
3.4.2 基于城市碳排放脱钩系数和收入水平的象限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城市环境负荷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4.1.1 STIRPAT模型 |
4.1.2 EKC模型 |
4.1.3 回归模型 |
4.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2 甘肃省城市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1 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驱动因素 |
4.2.2 城市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 |
4.3 甘肃省城市化学需氧量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 |
4.3.1 城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驱动因素 |
4.3.2 城市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 |
4.4 甘肃省城市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 |
4.4.1 城市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 |
4.4.2 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 |
4.5 三类环境负荷驱动因素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分类精准施策,促进地区绿色低碳转型 |
5.2.2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地区绿色生产方式 |
5.2.3 加强绿色创新,助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
5.2.4 凝聚治理合力,推动地区绿色城镇化 |
6 讨论 |
6.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与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减贫 |
2.1.3 可持续减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维贫困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社会质量理论 |
第三章 滇西北地区现状分析 |
3.1 滇西北地区概况 |
3.2 滇西北地区的特征总结 |
3.2.1 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水平低下 |
3.2.2 生态条件禀赋脆弱,农业发展受限 |
3.2.3 基础设施欠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
3.2.4 教育水平低,教师资源匮乏 |
3.3 滇西北地区的源动力建设 |
3.3.1 产业发展是可持续减贫的主推动力 |
3.3.2 政策推动是可持续减贫的领导力 |
3.3.3 群众需求是可持续减贫的不竭动力 |
第四章 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客观性原则 |
4.1.3 目的性原则 |
4.1.4 系统性原则 |
4.1.5 代表性原则 |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体系 |
4.2.1 规模类指标 |
4.2.2 结构类指标 |
4.2.3 潜力类指标 |
4.3 方法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综合赋权方法的介绍及赋权过程 |
4.3.2 Topsis方法原理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 |
5.1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过程 |
5.1.1 选择评价对象 |
5.1.2 选取并处理原始数据 |
5.1.3 基于Topsis进行综合评价 |
5.2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总体层面结果分析 |
5.2.2 指标层面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提升对策 |
6.1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滇西北居民收入 |
6.2 技术与科技赋能优化滇西北创新创业环境 |
6.3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西北公共服务质量 |
6.4 加大生态保护强度,实现滇西北地区绿色减贫 |
6.5 以教育文化普及为核心,助力滇西北内生性减贫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
1.2.2 中心城市区域 |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
1.2.4 规划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
3.1.1 区域范围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城乡建设 |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
3.2.1 城市“三生”空间 |
3.2.2 乡村“三生”空间 |
3.2.3 城乡“三生”空间 |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
4.1.1 自然环境 |
4.1.2 经济发展 |
4.1.3 社会基础 |
4.1.4 城镇体系 |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
4.5 本章小结 |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
6.2.1 模式建构 |
6.2.2 协调机制 |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
6.3.1 经济网络 |
6.3.2 社会网络 |
6.3.3 生态网络 |
6.3.4 基础设施网络 |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
6.6 本章小结 |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
7.1 传统规划回顾 |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
7.2.1 整体技术框架 |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着书籍类 |
期刊杂志类 |
学位论文类 |
会议论文类 |
外文资料 |
其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8)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10)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发展系统方案及对策研究[D]. 盛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环境负荷的脱钩分析与驱动因素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黄伊佳. 浙江大学, 2021(01)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滇西北地区可持续减贫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陈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