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梨的生产现状及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丁雪虹[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空间规划研究 ——以威海市文登区为例》文中提出
覃劲舟[2](2021)在《康复疗养景观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宜昌大家庭生态康养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朴涵琪[3](2021)在《提高‘温185’核桃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水肥耦合参数》文中研究表明
陈晓彤[4](2021)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树西[5](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林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生物多样性、目标决策、3S技术等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多尺度协同对林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对野外考察、定位采集、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惠民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揭示特色林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2015-2020年的两期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专题数据,结合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不同等级石漠化特色林产业专题资源信息,提取石漠化区生态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整体改善了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状况。近5年来关岭-贞丰花江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20.62%增长至23.28%,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0.29%、6.64%、5.58%、14.89%;毕节撒拉溪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11.07%增长至13.55%,潜在石漠化动态度增长了39.94%,但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47.88%、34.51%、0.31%;施秉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49.70%增长至50.81%,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7.07%、53.85%、1.61%。不同地域石漠化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演进以重度向轻度过程演进为主。2基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改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提升。依据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属性特征,即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石漠化程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涵养水源、人均收入、林产值、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密度、基础设施覆盖度、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贫困率。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效益权重为0.42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为0.298和0.276。该指标体系及科学指标权重赋值法综合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3基于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以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随时间提高的变化程度,即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总体发展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特色林产业的效益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近5年间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特色林产业综合得分由2015年的0.156增长至2020年的0.247。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区)综合得分由0.096增长至0.201。施秉(无-潜在石漠化区)综合得分由0.094提升至0.206。不同地域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不同生计策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值得商榷。4通过线性组合加权函数建立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综合效益增长变化明显。近5年间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492提升至0.756,相较于其他两地区增长幅度最小(0.264),综合效益等级由中等(0.4~0.6)转变为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毕节撒拉溪)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296增长到2020年的0.622,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转变为较好(0.6~0.8)。无-潜在石漠化(施秉)综合效益分别为0.283、0.604,综合效益增长了(0.321),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0.2~0.4)转变为较好(0.6~0.8)。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实现生态恢复与维持农户生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实施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未来需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综合效益评价,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王林林[6](2021)在《不同滴灌模式对梨园土壤水肥分布及果树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水果产业迅猛发展,果树种植面积与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果园的滴灌系统布置形式、灌溉决策方法不合理导致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用水浪费严重。进一步研究果园的高效灌溉模式,提出适宜的果树滴灌方式和水分管理阈值,对提高果园的水分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9年生黄金梨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田间灌溉试验,在滴灌大背景下,分别以土壤水分调控和滴灌方式两个因素设置2个试验,试验1以土壤水分下限为变量,设置3个试验组:T1(田间持水率的80%,即0.8FC)、T2(0.7FC)、T3(0.6 FC)和1个对照组CK,土壤水分上限为FC;试验2以滴灌方式为变量,设置3个试验组:M1(地上双行平行滴灌)、M2(地下双行平行滴灌)、M3(地上环状滴灌)和1个对照组CK(地面单行平行滴灌)。通过定期测定土壤水分、氮素,梨树生长指标、耗水、产量和梨果品质等指标,分析不同试验处理对果树根系吸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综合评价梨园的最优滴灌模式。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水分的增加与灌水、降水有关,而消耗则主要受根系影响。土壤水分的控制下限越低,土壤水分含量越低,变异系数越大。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0.7FC时,土壤剖面主根区的水分消耗最大,含水率较低,且出现较大范围的变异区域,说明该范围内梨树根系活力强,吸水强,是有利于梨树生长发育的。地下滴灌方式比地上滴灌方式在浅层土壤的水分变异更大;环状滴灌方式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空间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根系的均匀生长。(2)随试验的进行,硝态氮的含量逐渐升高,铵态氮的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整个剖面中两项指标值在试验前波动范围比较大,试验后硝态氮、铵态氮值的分布比试验前更均匀。造成硝态氮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受肥料种类、硝化反应和堆肥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铵态氮在试验后呈现出表层低深层高的现象,且土壤水分下限越低,水分对铵态氮的淋失越弱,深层铵态氮值越低。(3)生长指标方面,新梢、果实在生育期呈“慢—快—慢”增长趋势,两者存在制约关系。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0.7FC时,新梢长度和新梢茎粗最小,而对照组的新梢长势最好,但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0.7FC下的果实产量却比对照组的产量提高了16.11个百分点;滴灌方式试验中地下滴灌方式下的新梢长势最差,但最终产量却比其他处理显着提高了 16 36~33 57个百分点。说明灌水量与产量并不是呈线性关系,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可抑制过度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4)在一定范围内,总耗水量与灌溉量I呈正相关关系,随土壤水分下限的降低,灌水量减小,总耗水量逐渐降低,其中对照组CK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滴灌方式对果树耗水没有显着影响,但地下滴灌方式的总耗水量低于地上滴灌方式,环状滴灌方式的总耗水量低于双行平行滴灌方式。结合产量指标,发现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0.7FC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4.41 kg/m3,比T1处理和T3处理分别提高了7.56%、12.21%,未形成显着影响;滴灌方式试验中,M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5.54 kg/m3,与M1处理形成显着性差异,M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比M1处理高0.61 kg/m3,但差异不显着。2个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组高出24.24%~67.88%,且差异显着,说明该果园目前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适当的降低土壤水分下限会提高果实品质,其中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度和还原型Vc指标中达到显着性。不同滴灌方式对果实品质指标没有显着影响,但可看出3个试验组可溶性总糖和还原型Vc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地下滴灌;地下滴灌处理和环状滴灌处理的可滴定酸度显着高于地上双行处理;环状滴灌处理的总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3组处理,说明地下滴灌、环状滴灌方式对提高梨果的品质更有利。(6)综合根系吸水特征、梨树生长指标、耗水、水分利用效率和梨果品质,推荐该地区最佳的梨园灌溉组合模式:土壤水分的控制下限为0.7 FC;滴灌方式宜采用地下滴灌/环状滴灌方式。
王岩文[7](2021)在《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日益增加,以至于设施番茄栽培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由于设施结构单一、管理不当及秋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弱光、不良气候灾害等逆境胁迫影响,植株易感染病害,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阻碍设施番茄增产增收。有大量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BR)、外源钙可通过提高番茄植株抗病及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前人对二者功能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在设施应用研究较少,且二者配施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因此为了检验BR及配施外源钙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设施番茄试验,探究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生理、病害及产量的影响:BR处理可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以0.5 mg/L BR处理效果显着。高浓度BR处理抑制番茄坐果率并降低产量,而适宜浓度BR处理可通过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适宜浓度BR处理可显着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高浓度BR处理可能抑制光合进程。适宜浓度BR处理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喷施BR处理可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BR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加Pro、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由此表明,0.5 mg/L BR处理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应用于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防治TY病毒病。2.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着增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减缓叶片MDA含量增加并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番茄叶片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或低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后番茄叶片数显着增加,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加快光合进程,进而促进果实膨大、显着提高果实产量。3.BR及配施外源钙对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喷施BR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增加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且各指标随BR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以0.1 mg/L BR处理效果最明显。喷施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但低浓度BR与CK1相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此外,BR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增长虽无明显作用,但其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水平高于BR或0.2%氯化钙(0.2%CaCl2)单一处理。
马丽沙[8](2021)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得以展开的,同时,又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最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呈现。本文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探讨:一,在生物课的教学之中,思维导图是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二,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是否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三,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是否能够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明确本文的研究路线,具体如下:首先,针对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展开调查,通过思维导图应用前后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结果的变化探究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复习中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影响;其次,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设计了对照班和实验班,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而前者则不使用,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差异进行比较,探究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复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再次,通过核心素养评价试题的编制,探究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且总结本次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在生物课程中引用思维导图,并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研究,既丰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的研究理论体系,也能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冯天宇[9](2021)在《钙镁失调对苹果树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作为我国苹果主产区,因其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等自然优势,苹果产业迅猛发展,目前种植面积以及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但是由于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果农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钾肥,忽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等不合理施肥措施,不仅导致苹果单位面积产量低下,而且由于养分失衡导致的水心病、苦痘病、花叶病、黄化病以及小叶病频繁发生,对果实品质造成显着影响,大大降低了苹果的商品价值,严重影响了陕西省苹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了摸清陕西苹果主产区土壤氮磷钾和钙镁养分含量状况,同时搞清钙镁养分缺乏症状以及对苹果生理代谢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果园调研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开展了苹果园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及钙镁营养失调对苹果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以下几点结论:1.调查地区苹果园土壤p 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平均含量分别为8.25、15.05g/kg、21.60mg/kg、322.49mg/kg、0.65g/kg、5.46g/kg、0.17g/kg。其中速效钾含量较高,交换性钙镁含量处于适宜水平,但是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在不同地区差异性较大,与礼泉县相比洛川县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降低了72.34%,具有一定的缺乏潜力。2.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平均含量分别为17.14g/kg、1.02g/kg、9.08g/kg、21.90g/kg、2.49g/kg。其中叶片氮磷钾的含量整体偏低,虽然果园氮磷钾肥料施用量较大,但是果树吸收利用的养分有限。同时在果树中全钙含量偏高,调研地区有60%和10%的果园植物全钙处于较高和过高水平。叶片中全镁含量在不同地区差异性较大,含量最高的礼泉县相比洛川县叶片全镁含量降低了58.91%,并且采样地区果园有超过50%的地区叶片全镁含量处于缺乏和较低的水平。3.分析苹果花叶病树与正常果树土壤以及叶片大中量养分元素含量,发现两者养分含量并无显着性差异。4.缺镁时,苹果幼树功能叶片脉间失绿而在高镁处理下叶片叶缘逐渐卷曲;缺钙时,幼叶近脉中部出现退绿色斑,同时早衰,高钙叶片叶缘呈褐色焦枯状。并且在高浓度以及低浓度胁迫下均会抑制苹果幼树株高的生长,同时在缺素胁迫下显着降低幼树根系活力。5.在果树树体不同器官中养分含量高低依次为根系>叶片>枝条。而在新生组织中镁含量高于成熟组织,但是钙含量以成熟组织中居高。并且在钙镁缺乏条件下显着降低幼树叶片中氮、镁、铁、锰的含量,以及根系中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但是在钙镁浓度过量时,也会降低果树中镁以及钙的浓度,表现出钙镁间的拮抗作用。6.钙镁元素含量高低决定着苹果幼树中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强弱。在钙镁缺乏条件下,显着降低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并且显着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而在高浓度处理下,叶片叶绿素b含量显着降低,并且净光合速率出现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在渭北旱塬苹果园管理中应该避免果园过量施用化肥,控制大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并且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通过调研发现不同生态区域镁含量差异较大,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果树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时进行果园养分测定,根据果园养分含量制定更加科学的施肥方案,有效降低果树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避免果实生理性病害的产生。
邱玉玲[10](2021)在《三年施肥对梨园土壤和叶果氮磷钾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2018年我国梨树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94万公顷和1640万吨,均占全世界总量的68%,是我国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近年来,盲目追求产量而过量施入化肥,带来了梨园土壤酸化、有机质降低、土壤养分失衡和果农经济收益减少等问题。因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对梨园进行合理施肥与种植管理,在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与降低成本,改善土壤肥力和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以20年树龄黄花梨树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4个施肥(农民习惯施肥(FP,farmers practice)、配方施肥(OPT,optimal fertilizer management)、专家推荐施肥(NE,nutrient experts)、NE基础上减少25%的氮肥(NE-25%N)处理下0-20cm、20-50cm梨园土壤pH值、氮(N,nitrogen)磷(P,phosphorus)钾(K,potassium)养分和梨树叶片、花、果实氮磷钾养分的年生长周期变化及三年年际间的变化差异和规律。另外测定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Control、FP、OPT、NE和50%OF+50%CF(NE施肥量的50%以有机氮(organic fertilizer)替代化学氮(chemical fertilizer))、5个不同氮水平(NE-25%N、NE-15%N、NE、NE+15%N、NE+25%N)处理以及缺素(不施氮肥(NE-N)、不施磷肥(NE-P)、不施钾肥(NE-K))处理下梨果的产量和品质。探索连续三年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pH值、氮磷钾养分变化情况和梨树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结合12个不同施肥处理下黄花梨果实产量、品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预期结果能为优化施肥以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果实产量品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三年施肥处理下,0-20cm土层,土壤pH值在2017-2019年的年际间变化均表现为2019>2018>2017,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逐年升高,且表层土pH值高于20-50cm深层土。两个土层的土壤pH值均从2017年的强酸性提升至2019年的酸性,说明连续三年施肥处理下,梨园土壤酸化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2)0-20cm表层土和20-50cm深层土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呈逐年升高趋势,有效磷呈逐渐降低趋势。表层土中碱解氮含量由2017年的中等水平(104.16±3.13 mg/kg)升高至2019年的丰富水平(157.48±4.49 mg/kg),深层土中碱解氮含量由2017年的较缺水平(69.55±3.60 mg/kg)升高至2019年的中等水平(106.10±4.73 mg/kg)。2019年0-20cm土层中有效磷年平均值(210.4±7.6 mg/kg)较2017年降低了57%。表层土中速效钾含量由2017年的中等水平(145.4±7.9 mg/kg)升高至2019年的丰富水平(203.4±11.2mg/kg),深层土中速效钾含量由2017年的中等水平(120.1±5.2 mg/kg)升高至2019年的较丰富水平(160.9±12.1 mg/kg)。连续三年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NE施肥效果最佳;梨园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显着降低,磷养分过剩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3)土壤pH、N、P、K养分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存在相似性。2018和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的土壤pH值,在不同年生育期的变化均为休眠期至膨大期逐渐上升,至膨大期达到最高值,膨大期至壮果期下降,壮果期至成熟期有一定回升。2017年0-20cm、20-50cm和2019年20-50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年周期变化趋势表现为休眠期至盛花期升高,盛花期达最高值,至壮果期逐渐降低,成熟期略有回升。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年周期变化与土壤pH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成熟期速效钾回升明显,与盛花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着。梨树在果实成熟采收后,继续吸收养分贮藏在树体中供第二年萌发利用,而此阶段没有施肥,因此从果实成熟期至次年休眠期,土壤中的N、P、K养分含量显着降低,休眠期阶段土壤中养分含量为全年最低。(4)黄花梨叶片和果实N、P、K含量均随施肥年限增加呈逐年降低趋势。2017叶片N、P、K的年平均含量均高于叶片养分含量适宜范围,至2019年叶片N、P、K年平均含量虽然较2017年有显着降低,但在适宜范围内或略高于适宜范围,说明树体并不缺乏N、P、K养分。果实氮、磷、钾含量在2017-2019年的变化趋势与叶片N、P、K的变化情况相似。黄花梨叶片和果实的N、P、K养分含量在年周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叶片N、P、K含量在盛花期至壮果期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至成熟期略有回升;果实N、P、K在盛花期至成熟期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成熟期为全年最低。其中,膨大期叶片P含量较盛花期降低了约52-66%;膨大期幼果中的N、P含量较盛花期下降了约52-65%。(5)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在FP、OPT、NE和50%OF+50%CF四个施肥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均是NE处理下的黄花梨产量最高,分别是25.6、33.2、36.4 t/ha,2019年较2017年增产10.8 t/ha;2019年NE处理下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为最高。4个施肥处理中,随着施肥量增加,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呈逐渐降低趋势。(6)5个不同氮水平施肥(NE-25%N、NE-15%N、NE、NE+15%N、NE+25%N)处理中,2017年、2018年和2019年NE处理下果实产量均为最高,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9年NE-25%N施氮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NE+15%N施氮下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最低;NE+25%施氮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说明过量施氮降低了果实品质。(7)3个缺素施肥处理中,不施氮(NE-N)、不施磷(NE-P)和不施钾(NE-K)下的黄花梨果实产量较NE处理均有降低。NE-N、NE-P、NE-K与NE处理相比,2017年分别减产10.7、3.4、11.1 t/ha;2018年分别减产5.9、7.0、9.9 t/ha;2019年分别减产5.7、4.4、8.6 t/ha;NE-K的减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NE-N,NE-P处理下减产最少。2017-2019年3年数据显示,NE-K处理下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NE和NE-N、NE-P处理,说明钾素与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的形成密切相关。综合比较重庆永川黄瓜山梨园5个(Control、FP、OPT、NE、NE-25%N)不同施肥处理对梨园土壤pH、氮磷钾养分和梨树叶片、果实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12个(Control、FP、OPT、NE、50%OF+50%CF;NE-25%N,NE-15%N、NE+15%N、NE+25%N;NE-N、NE-P、NE-K)不同施肥处理对梨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E处理可以实现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的生产要求,同时达到减少化肥施用、改良土壤质量的目的。因此,NE(专家推荐施肥)是可以作为重庆黄花梨园高产优质的推荐施肥方案。
二、黄金梨的生产现状及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金梨的生产现状及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5)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 |
(三)天空地一体化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数据资料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
1 天空地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
四 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
(一)特色林产业提取 |
1 特色林产业分类标准 |
2 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
(二)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
1 土地覆盖 |
2 石漠化类型 |
3 植被覆盖度 |
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
5 生物多样性 |
6 涵养水源 |
(三)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
1 人口密度 |
2 人均收入 |
3 林产值 |
4 产业结构变化 |
5 基础设施覆盖度 |
6 恩格尔系数 |
7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8 贫困率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选取原则 |
2 指标因子选取 |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 指标体系建立 |
(二)指标数据标准化 |
1 标准化方法 |
2 极差标准化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1 权重计算方法 |
2 指标权重计算 |
(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
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计算 |
六 综合效益评价 |
(一)“两山”效益 |
1“两山”理论 |
2“两山”效益评价 |
(二)扶贫效益 |
1 扶贫发展 |
2 扶贫效益评价 |
(三)惠民效益 |
1 惠民内涵 |
2 惠民效益评价 |
(四)综合效益 |
1 综合效益 |
2 综合效益评价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不同滴灌模式对梨园土壤水肥分布及果树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分调控研究现状 |
1.2.2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土壤氮素运移的研究现状 |
1.2.4 梨树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1.2.5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内容与方法 |
2.3.1 土壤氮素 |
2.3.2 土壤水分 |
2.3.3 新梢 |
2.3.4 百叶重 |
2.3.5 果实 |
2.3.6 产量及品质 |
2.3.7 气象指标 |
2.4 计算公式与方法 |
2.4.1 灌水量 |
2.4.2 果形指数 |
2.4.3 作物耗水量 |
2.4.4 水分利用效率 |
第3章 不同滴灌模式下土壤水肥时空分布特征 |
3.1 气象要素分析 |
3.2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分析 |
3.2.1 不同试验因素下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2 不同试验因素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特征分析 |
3.3.1 不同试验因素下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特征 |
3.3.2 不同试验因素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
3.4 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分析 |
3.4.1 不同试验因素对土壤硝态氮的变化特征 |
3.4.2 不同试验因素对土壤铵态氮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滴灌模式下梨树的生长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4.1 梨树的生长指标分析 |
4.1.1 不同试验因素对梨树新梢长势的影响 |
4.1.2 不同试验因素对百叶重的影响 |
4.1.3 不同试验因素对梨果形态的影响 |
4.1.4 不同试验因素对梨果体积的影响 |
4.2 梨树的耗水量分析 |
4.3 梨树的产量分析 |
4.4 梨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4.5 果实的品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棚秋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大棚秋番茄生产概况 |
1.1.2 大棚秋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大棚秋番茄研究现状 |
1.1.4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研究现状 |
1.1.5 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现状 |
1.1.6 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
1.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概况 |
1.2.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研究现状 |
1.2.4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抗低温研究现状 |
1.3 油菜素内酯(BR)研究进展 |
1.3.1 BR的应用概况 |
1.3.2 BR的作用及机理 |
1.3.3 BR在蔬菜上的应用 |
1.4 外源钙研究进展 |
1.4.1 外源钙的应用概况 |
1.4.2 外源钙的作用及机理 |
1.4.3 外源钙在蔬菜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的影响 |
2.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病害的影响 |
2.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坐果与产量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BR及配施外源钙能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及产量 |
2.3.2 BR及配施外源钙能提高大棚秋番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 |
2.3.3 BR及配施外源钙能增强大棚秋番茄的抗性 |
2.3.4 BR及配施外源钙能缓解大棚秋番茄的病害 |
第三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指标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根系的影响 |
4.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5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背景 |
1.1.1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启发和对当前学生学情现状的思考 |
1.1.2 课标要求 |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思维导图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思维导图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
1.3.4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
1.3.5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3.6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第2章 思维导图相关概念 |
2.1 思维导图的概念 |
2.2 思维导图的特征 |
2.3 思维导图常见类型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
3.1.1 脑科学理论 |
3.1.2 信息加工理论 |
3.1.3 图式理论 |
3.1.4 建构主义理论 |
3.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理论 |
第4章 研究对象确定和研究方法选择及研究前期准备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研究法 |
4.1.2 问卷调查法 |
4.1.3 实验研究法 |
4.1.4 观察法 |
4.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分析 |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学习兴趣统计分析 |
第5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生物复习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
5.1 实验实施前期准备 |
5.2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5.2.1 思维导图应用在专节知识点复习中培养核心素养 |
5.2.2 思维导图应用在关联知识点复习中培养核心素养 |
5.2.3 思维导图应用在综合知识复习中培养核心素养 |
5.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后测成绩统计及结果分析 |
5.4 实验前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5.5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考评试题的编制和测试成绩分析 |
5.5.1 编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试题 |
5.5.2 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成绩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利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
6.1.2 利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业成绩 |
6.1.3 利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复习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6.2 研究讨论 |
6.2.1 研究中的创新和优势 |
6.2.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6.2.3 研究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生物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 B 前测试卷 |
附录 C 后测试卷 |
附录 D 学生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 |
附录 E 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问卷分值数据 |
附录 F 核心素养测评试题卷 |
附录 G 学生核心素养测试成绩 |
附录 H 学生绘制部分思维导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钙镁失调对苹果树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钙镁元素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1 钙元素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2 镁元素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3 植物缺钙缺镁症状及矫治方法 |
1.3.1 植物缺钙症状及矫治方法 |
1.3.2 植物缺镁症状及矫治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渭北旱塬苹果主产区养分调查与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调查与采样地点 |
2.1.2 样品采集方法 |
2.1.3 样品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调查地区果园土壤大量元素状况 |
2.2.2 调查地区果园土壤中量元素状况 |
2.2.3 调查地区果园花叶病树与正常树土壤养分含量比较 |
2.2.4 调查地区果树叶片大量元素状况 |
2.2.5 调查地区果树叶片中量元素状况 |
2.2.6 调查地区果园花叶病树与正常树叶片养分含量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镁素失调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3.1.3 样品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苹果幼树镁素失调症状 |
3.2.2 镁素失调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3 镁素失调对苹果幼树不同部位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4 镁素失调对苹果幼树光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5 镁素失调对苹果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钙素失调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4.1.3 样品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苹果幼树钙素失调症状 |
4.2.2 钙素失调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3 钙素失调对苹果幼树不同部位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4 钙素失调对苹果幼树光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5 钙素失调对苹果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三年施肥对梨园土壤和叶果氮磷钾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梨产业现状 |
1.1.1 世界及中国梨产业现状 |
1.1.2 重庆梨产业现状 |
1.2 梨园养分及施肥现状 |
1.2.1 梨园土壤pH |
1.2.2 土壤矿质养分 |
1.2.3 梨园施肥现状 |
1.3 梨树营养特性 |
1.3.1 氮素养分需求特征 |
1.3.2 磷素养分需求特征 |
1.3.3 钾素养分需求特征 |
1.3.4 中微量元素养分需求特征 |
1.4 施肥对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1.4.1 氮素对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1.4.2 磷素对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1.4.3 钾素对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年不同施肥对梨园土壤pH、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
3.1.2 供试作物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样品采集 |
3.1.5 分析测试方法 |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2017-2019年0-20cm和 20-50cm土层土壤pH变化 |
3.2.2 2017-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碱解氮含量变化 |
3.2.3 2017-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有效磷含量变化 |
3.2.4 2017-2019年0-20cm和20-50cm土层速效钾含量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三年不同施肥对黄花梨叶片、花果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
4.1.2 供试作物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样品采集 |
4.1.5 分析测试方法 |
4.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不同施肥处理叶片、花果氮养分周期变化 |
4.2.2 不同施肥处理叶片、花果磷养分周期变化 |
4.2.3 不同施肥处理叶片、花果钾养分周期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三年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花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
5.1.2 供试作物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采集 |
5.1.5 分析测试方法 |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花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5.2.2 不同氮水平处理对黄花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5.2.3 缺素处理对黄花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
5.2.4 不同施肥处理下梨园经济效益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与参研基金项目 |
致谢 |
四、黄金梨的生产现状及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空间规划研究 ——以威海市文登区为例[D]. 丁雪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康复疗养景观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宜昌大家庭生态康养园为例[D]. 覃劲舟. 长江大学, 2021
- [3]提高‘温185’核桃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水肥耦合参数[D]. 朴涵琪.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陈晓彤.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刘树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不同滴灌模式对梨园土壤水肥分布及果树生长影响的研究[D]. 王林林.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王岩文.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8]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 马丽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钙镁失调对苹果树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D]. 冯天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三年施肥对梨园土壤和叶果氮磷钾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邱玉玲. 西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