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1)(论文文献综述)
曾敏[1](2015)在《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已经成为了解他国文化、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过程中,外语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也就日益地凸显出来。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代各种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大潮中,外语教育如何进行应有的自我定位和发展之路?外语教育如何维系其在国家文化安全构建中的作用?理想的答案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语言文化“被他者化”了,从而丧失了代表中国特色和民族自尊的文化“自性”和“我性”。如果牺牲了令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髓和最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尊严,那么,将会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未来产生隐患,这种文化安全隐患将会或多或少地扭曲中国文化走势的版图。本论文将大学外语教育放置到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框架中,分析现行的大学外语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为反思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提供学理依据。第一章为引言,在阐述文章选题缘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西方和中国的文化安全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当前概况,同时,也介绍文化安全研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进展。最后阐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梳理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演变历史和回顾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安全教育思想,进而投射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总结与文化安全相关的研究成就。第三章是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通过对“文化”、“文化安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强调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立足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演变与内涵。首先阐释了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中包括对外语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和外语教育的文化创新以及外语教育中“人的塑造”功能的剖析。本文还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明清时代之前,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轨迹,借以说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的历史形成过程。本章最后阐述当下外语教育现状,从通识教育视角,公民教育视角和国际理解教育视角,分别阐释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本质。第五章实证研究外语教育过程中诸多层面上文化安全问题。通过对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文本对比分析和对新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时对比分析,说明我国现存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安全问题。为了使文章的实证分析更有说服力,文章对某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并对多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问题。第六章尝试性地提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改进对策和解决之道。首先,通过阐述其他国家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方面的举措,作借鉴之用;其次,从理念建构的高度分析和阐释外语教育所需的文化安全理念和文化安全意识;最后提出在外语教育实践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建议。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文章的结论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对我国的未来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对外语教育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有效疏导;我们可以通过变革文化安全研究路径,提升外语教育的品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特征,努力寻觅一条既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吻合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发展之道。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对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思辨与探讨;现实上,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文化安全问题的秩序规则的制定等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外语教育角度看,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符合我国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培养既能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马睿颖[2](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着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李箭[3](2008)在《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关乎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正如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深深受着社会时代发展的制约一样,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也会对社会时代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关注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通过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并探讨它应然的发展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因素教学目标、教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切入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视角来考察和探讨共和国近60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论文把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五个阶段,采取了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案例法相结合的形式,努力还原大学英语教学的真实场景。在此基础上,对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目标、教材和四、六级考试等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系统分析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力求总结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期为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通过对教学目标发展历程的研究及其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从“一会”(阅读)逐渐走向“四会(听、说、读、写)”,从“阅读为先”逐渐走向“听说为先”,从“重视共核(基础)”逐渐走向“结合专业”,而这个变化既是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促使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和大学英语的学习对象本身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相关,还和人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本身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入相联系。通过教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学英语教材曾经经历过四代教材。通过四代教材形式、内容特点的分析,了解到大学英语教材形态呈现出由单一型到多样性、选材由政治性到文学性再到生活性的转变;同时还发现大学英语教材在转变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过于重视阅读能力,忽视听、说、写、译能力,语文材料失真、选材重趣味性和文学性,轻实用性和科普性等等的一些问题。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置的依据、发展过程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了解其效度、信度和可行性,并把握四、六级考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四、六级考试一开始曾发挥积极作用:使全国高校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对教学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改革并完善考试制度;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但随着市场化、功利化因素的介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被异化和扭曲,负面效果开始呈现:冲击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秩序,导致以考代教;扼杀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甚至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未形成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浪费可贵资源;形成争相逐利的利润空间,妨害社会道德、公平和稳定。为此,开展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到底是学业考试还是水平考试以及大学英语考试被妖魔化的原因的探究和分析,从而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存废讨论给出答案,提出彻底进行四、六级考试改革的主张和建议。通过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历程的考察,本论文提出影响和制约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科本身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为: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正在构建,专职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开始形成。指出其问题也同样明显:受外在因素干预或影响过大,教学体系从形式具备到实质呈现还有较大距离,师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论文最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进行了瞻望,认为最重要的是三方面的问题,即结合专业、跨文化交际、整合信息技术。
林敏[4](2006)在《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建立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的一次尝试,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由学习者作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者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教材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媒介和渠道,而教材评估作为对教材质量进行评议和估量的重要手段,在教材编写、实施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反馈、诊断和鉴定作用。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其评估主体大部分是专家、学者或教师,且进行的多为印象性评估,在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研究和实践领域缺少的是让学习者参与的客观性教材评估;此外,当今对外汉语教材虽数量繁多却良莠不齐的现状,也要求有科学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作为衡量的手段和方式来甄选教材和改进教材质量。在此种情形下,笔者尝试构建了一个以当今教学法中学习者中心论为理论基点,以评估量表的建立为核心环节,遵循长期性和开放性原则的由学习者评估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随后,笔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证:理论角度,从评估的哲学意义、教学法理论、语言认知和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实证角度,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学习者和教师评估教材的结果的差异作了分析,验证了学习者作为教材评估者确有其必要的假设。最后,作为对全文的一个总括,笔者对该模式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总的来说,这是对以往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完善,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本文的行文思路基本遵循以下要点: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必要性(第一、二章)——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的构建(第三章)——模式的理论验证(第四章)——模式的实证研究(第五章)——模式的意义和评价(第六章)
李蜜蜜[5](2004)在《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激活》文中研究表明课堂是外语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师生双向互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依据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及Rogers"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激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融入文化、修辞、时事热点,以丰富教学内容;应开展课前英语快递、角色扮演、歌唱游戏、疯狂英语操练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创造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采用信任尊重的课堂评价、营造民主交流的课堂气氛,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赵丹[6](2004)在《《大学英语》(上外版)第4册辅导(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Unit1 Big Bucks the Easy Way重点及疑难攻破: 1.leisurely:adv.慢悠地adv.从容的。例如: (1)we walked leisurely,looking in all thewindows.我们慢悠悠地走着,看遍所有的橱窗。
李炳军[7](2003)在《《大学英语》(上外版)第3册辅导(1)》文中研究说明 重点及疑难攻破: 1.brush:n.小冲突;小接触。例如: (1)The young man had a brush with the policelast Thursday because of his careless attitude.那个年轻人因为粗心大意在上周四与警察发生了冲突。 (2)It was his first brush with the law when hewas arrested by the police for nothing.他无缘无故就被警察逮捕,那是他第一次与法律发生冲突。 2.arbitrary:adj.任意的,武断的。例如:
李炳军[8](2003)在《《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5)》文中认为 Unit Nine What Is Intelligence Anyway?重点及疑难攻破: 1.aptitude:n.资质,才能。例如: (1)He shows soine aptitude for language.他表现出学习语言的才能。 (2)He has a special aptitude for solving difficult
李炳军[9](2003)在《《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4)》文中认为 Unit Seven There’s Only Luck重点及疑难攻破: 1.numb:adj.麻木的。例如: (1)I just sat there,numb with terror.我只是坐在那里,惊呆了。 (2)MY fingers went numb with cold after I stoodoutside for an hour.在外面站了一个小时之后,我的手指都冻麻了。 2.annoy:v.使恼怒,惹怒,麻烦。例如: (1)She was annoyed with her boyfriend forforgetting to phone.她生她男友的气,因为他忘了给她打电话。
李炳军[10](2003)在《《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3)》文中提出 Unit 5 The Professor and the Yo-Yo重点及疑难攻破: 1.modest:adj.谦虚的,谦让的;朴实的,朴素的;不豪华的。例如: (1)Asian women are more modest and shy,yetthey tend to have an inner force.亚洲妇女非常谦虚矜持,然而内心却意志坚定。
二、《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1)(论文提纲范文)
(1)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 |
(一) 语言教育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
(二)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
第二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
(一) 论文研究背景 |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
第三节、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时代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概述 |
第二节、中国文化中的文化安全思想追溯 |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何谓“文化”? |
第二节、何谓“文化安全”? |
第三节、何谓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 |
第四节、文化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 |
(一) 文化哲学:文化安全研究的本体基础 |
(二) 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安全研究的认识基础 |
(三) 文化教育学:外语教育文化安全研究的方法源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与内涵 |
第一节、外语教育本质剖析——立足文化安全的界限 |
(一) 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功能 |
(二) 外语教育的文化开放与创新功能 |
第二节、外语教育的历史轨迹——回应文化安全的呼唤 |
(一) 朦胧的文化安全意识:明清以前的外语教育 |
(二) 期待的文化碰撞:明清、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
(三) 展翅的文化腾飞: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
第三节、外语教育的时代视线——展现文化安全的亮点 |
(一) 通识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探索 |
(二)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
(三)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中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实证分析 |
第一节、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上的文化安全审视 |
(一) 清朝与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工具中心论”的历史样态 |
(二) 新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文化意识逐步凸显的历时对比 |
(三) 语种单一与语种储备不足的潜在威胁 |
第二节 、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内容上的梳理:基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定性分析 |
(一) 教材文化内容安排失衡--“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较普遍 |
(二) 教材的课文选材价值观取向的美国化倾向严重 |
(三) 教材中的文化立场不够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太自卑,评价西方文化太谄媚 |
(四) 文化知识采用持双重标准---宣传美国的多,介绍中国的少 |
(五) 教材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不够多元化 |
(六) 教材对西方文化引入时,缺乏文化批判性认识机制的建立 |
第三节、文化评价方式中的缺憾:基于四六级考试试卷的分析 |
(一)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
(二) 完形填空题型分析 |
(三) 听力理解题型分析 |
(四) 写作题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对策 |
第一节、他山之石:世界其他国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与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
(二) 欧洲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
(三) 亚洲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举措 |
第二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理念构建 |
(一) 理念之一、文化安全理念是外语教育价值选择之必须 |
(二) 理念之二、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于外语教育过程中之构建 |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理念体现于“以人为本”之理想诉求 |
第四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实践应对 |
(一) 制定符合外语教育现实的文化安全教育政策 |
(二) 创新外语教育课程内容 |
(三) 发挥教师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主导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
后记 |
(2)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语 |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
四、局限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
一、“学苏”时期公共英语教学的萎缩(1949年—1956年) |
二、建设时期公共英语教学的恢复(1956年—1966年) |
三、文革时期公共英语教学的中断(1966年—1976年) |
四、改革开放初期公共英语教学的复苏(1976年—1982年) |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繁荣发展(1982年—2007年) |
结语 |
第三章 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演变 |
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讨论的过程 |
三、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思考 |
结语 |
第四章 共和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演变 |
二、大学英语教材形式、内容特点分析 |
三、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结语 |
第五章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 |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设定 |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过程 |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负面影响 |
四、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思考 |
结语 |
第六章 结语 |
一、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
二、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成绩 |
三、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 |
四、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瞻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教材和教材评估 |
1.1 教材 |
1.2 教材和教材评估的关系 |
1.3 教材评估研究综述 |
1.4 结论 |
第二章 教材评估理论研究 |
2.1 教材评估的类型 |
2.2 教材的评估者 |
2.3 教材评估的原则 |
2.4 结论 |
第三章 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的建立 |
3.1 建立教材评估模式的必要性 |
3.2 课程评估模式对教材评估运行模式的启示 |
3.3 教材评估模式的理论基点 |
3.4 模式的运行原则 |
3.5 模式的运行 |
3.6 结论 |
第四章 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的理论验证 |
4.1 评价的哲学依据 |
4.2 教学法理论依据 |
4.3 认知心理学依据 |
4.4 跨文化理论依据 |
4.5 结论 |
第五章 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2 学习者评估和教师评估的结果比较及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模式的意义和评价 |
6.1 模式的运用 |
6.2 模式的意义 |
6.3 模式的评价 |
全文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问卷(学生用) |
附录二: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问卷(教师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激活(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活 |
(一) 引入文化教学, 赋予课堂文化气息 |
(二) 融入修辞赏析, 营造课堂教学美感 |
(三) 结合其它学科专业知识和热点时事, 激发课堂学习活力 |
二、以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活 |
(一) 课前英语快递[5] (8页) |
(二) 角色扮演 |
(三) 歌唱游戏 |
(四) 疯狂英语操练 |
三、以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 |
(一) 创造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 |
(二) 采用信任尊重的课堂评价 |
(三) 营造民主交流的课堂气氛 |
四、《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1)(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D]. 曾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0)
- [2]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3]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 李箭.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4]以学习者为评估者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模式研究[D]. 林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5]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激活[J]. 李蜜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 [6]《大学英语》(上外版)第4册辅导(1)[J]. 赵丹. 英语知识, 2004(01)
- [7]《大学英语》(上外版)第3册辅导(1)[J]. 李炳军. 英语知识, 2003(07)
- [8]《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5)[J]. 李炳军. 英语知识, 2003(05)
- [9]《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4)[J]. 李炳军. 英语知识, 2003(04)
- [10]《大学英语》(上外版)第2册辅导(3)[J]. 李炳军. 英语知识, 2003(03)
标签:英语论文; 大学英语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大学英语学习系统论文; 文化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