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

低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

一、小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论文文献综述)

岑丽娟[1](2013)在《感染及血液透析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中指出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对此,本文分析研究了感染及血液透析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之间的关系。

周俊,周红梅,张燕,陈启光[2](2012)在《ACT监测指导肝素个体化抗凝》文中提出目的准确掌握抗凝剂的使用量。方法将55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CT监测下使用肝素抗凝。观察2组患者凝血及出血状况。结果 ACT监测下小剂量肝素抗凝可以避免凝血和意外出血。

吴彼得,陈珊莹,许向农,连学坚,陈文腾,周雪丽,黄春鸿,柳岚岚,张秀安,陈春明[3](2011)在《系列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系列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毒药物/毒物的特征,采用多种血液净化方法相结合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应用系列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78例,54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未出现血液净化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张卓,王清华,严华姿[4](2011)在《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透析周期长、吸烟、喝酒、辛辣刺激饮食、消化道基础疾病及肝素个性化等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血肌酐、尿素氮、透析不充分、不合理使用刺激性药物、不良饮食习惯、消化道基础疾病、透析前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肝素缺乏个性化是终未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林荷芹[5](2010)在《改良无肝素透析的应用体会》文中提出血液透析须选择适当的抗凝方法,以预防体外循环管路凝血[1]。肝素作为一种抗凝效果较好的抗凝剂已广泛应用于透析治疗中,但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患者行透析治疗时,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往往会加重出血。浙江省台州医院自2009年1月

王敬姝[6](2007)在《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治疗体会》文中指出

陈思念,刘顺娣,韦红泉,陆惠华,郭雪兰,林淑芳[7](2005)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HCHD)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行HCHD80例次,31例高危出血倾向的MHD患者行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法血液透析72例次,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透析前后电解质变化明显(P<0.01),Kt/V均>1.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器和血管路凝血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MWH组透析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轻度延长(P<0.05),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延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LMWH组透析后新的出血灶发生率为8.33%。结论:HCHD透析效果确切,简便安全可行。

陈思念,郭雪兰,林淑芳,刘顺娣,韦红泉[8](2004)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临床应用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HCHD)的可行性。方法对36例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行HCHD61例次和32例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行盐水冲洗法无肝素透析(HFHD)50例次,观察2组透析前后患者的凝血及生化指标变化,透析器和管路凝血程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后两组病例均无诱发或加重出血情况,透析前后电解质变化明显(P<0.01)。透析后3、4hHFHD组透析器和血管路Ⅲ、Ⅳ级凝血发生率高于HCHD组(P<0.05)。结论HCHD透析效果确切、简便、安全可行。

陈煜,段钟平,刘义荣,韩大康,赵军,于莹[9](2004)在《监测APTT指导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肝素用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通过血凝仪监测APTT变化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时肝素的最佳用量。方法 应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对比肾透析和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APTT的变化情况及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后APTT的变化情况 ,并通过实时监测人工肝治疗时患者APTT的变化状况随时调整肝素的用量。观察管路有无凝血 ,皮肤黏膜、穿刺或置管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结果 重型肝炎组应用肝素后APTT变化值明显大于肾透析组 ,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大剂量肝素组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 5分钟有 90 .5 %的患者APTT大于 10 0秒 ,30分钟后仍有 4 7.6 %的患者APTT大于 10 0秒 ,均显着高于小剂量肝素组。APTT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4 0 %~ 80 %的情况下 ,既没有发生管路凝血 ,也没有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凝血机制的变化更加明显 ,相对于肾透析而言应显着减少肝素用量。实时监测APTT的变化使之比正常对照值延长 4 0 %~ 80 % ,既可防止管路凝血又可降低出血的风险。

陈燕[10](2004)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典型五期经过。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由于没有特效疗法,虽然随着医疗措施不断改进,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其病死率仍达3%~5%,尤其是合并ARF时,大多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占HFRS死亡原因的50%~80%,单纯内科保守治疗难以奏效。因此,适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成为救治HFRS-ARF的关键,而其中的血液透析治疗又被大家广泛接受。目前国内外文献对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虽有多方面报道,但少有对自行收治病例的多样本全面分析。本文收录了11年来我院肾病科血液透析治疗的HFRS-ARF46例,通过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力求对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着重探讨了血液透析治疗HFRS-ARF的机理、血透时机、肝素应用、血管通路的选择、血透个体化原则、并发症的处理、加强各期护理及血透与内科综合治疗的关系。本组46例患者,青壮年农民为主(65.2%),多有鼠类接触史,具有典型五期经过者40例(87.5%),多为重型(30.4%)、危重型(58.7%)HFRS,ARF以少尿型为主(91.3%),中、重度肾衰占97.8%。血BUN、CRE升高显着(100%),肾<WP=58>超声多有肾脏明显增大,肾脏摄取、排泄功能障碍,以排泄障碍为主。血小板降低者26例(56.5%)、便潜血阳性者21例(45.7%)、肝功能异常者28例(60.9%),心电及胸片异常者分别为21例及17例。并发症有腔道出血21例,心脏损害20例,继发感染17例,腹水13例,高血容量综合征12例、胸腔积液6例,脑出血1例。入院后积极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根据病情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上述治疗,46例患者中31例尿量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肾功能正常,治愈出院;12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进入多尿期,电解质紊乱纠正、肝功能好转,血BUN、CRE明显回降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因合并肾结核(一侧肾已切除)转为CRF,维持规律HD7年后死于脑出血;2例死亡,死因分别是大咯血、脑出血。治疗时间7~59天,平均22.9天。探讨血液透析的作用如下:1、清除因ARF而滞留在体内的各种代谢性废物,减轻它们对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尤其是肾脏的毒性作用。2、将原发病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等排出体外,重新建立可控的、有效的炎症反应,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3、通过调节透析液电解质的浓度,迅速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通过超滤水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循环负荷,从而达到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的目的。4、血液透析可以部分调节免疫细胞平衡,消除<WP=59>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把握好血液透析的时机:具体透析指征如下:1、尿量<500 ml/d或无尿12~24h以上,经大剂量速尿治疗无效者(除外肾前因素);2、BUN>14mmol/L,CRE>365umol/L;3、血钾>6.0mmol /L,或每日增加≥1mmol/L,或心电图显示高血钾者;4、高血容量综合征;5、急性肺水肿;6、有尿毒症症状和水潴留表现或体重增加>2kg/d或出现心衰先兆者;7、严重代谢性酸中毒;8、有ARDS者;9、既往有慢性肾炎史;10、高分解代谢状态,CRE或BUN每日增加分别≥100umol/L或≥7.14mmol/L;11、有严重精神、神经症状,特别是昏迷伴有大抽搐,保守治疗无效者;12、发热期用肾毒性药物者,BUN>14mmol/L;13、病情进展迅速者。上述指标中具有1项情况即应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下列情况应慎重考虑:1、休克纠正48小时之内,血压130/90mmHg以下者;2、心肌损害特别严重者;3、老年人心、肺功能差者。应该指出的是重型及危重型HFRS合并ARF患者大多伴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临床活动性出血,但不应列为血液透析的禁忌症,如有透析指征,应在止血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透析。血液透析治疗应个体化:血透应依据病人具体病情操作。即根据血压、有效循环血量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心衰、肺水肿及水肿情况决定超滤量的多少;根据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程度,调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根据出血倾向严重<WP=60>程度,决定肝素用量等。注意肝素应用与出血问题:血透能降低血中胍类、酚类及其它小分子有害物质水平,恢复血小板第Ⅲ因子的功能,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在血透中可获纠正,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各种小碎片也减少,同时血透过程中应用肝素阻断了DIC的继续发展,此外还通过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补充凝血因子,这样可使出血现象减轻。因此,透析中肝素是可以应用的,但要用量个体化,根据病情,可分别采用全身肝素化、边缘肝素化,有条件者可选用低分子肝素。血管通路的选择:应根据各医院医疗条件、患者血管情况、病情、透析时间及患者疾病转归等情况选择血管通路。患者血管条件好,透析时间短,又需紧急血透者可采用直接动静脉穿刺;直接穿刺有困难及透析次数多者可根据医疗条件选择行动-静脉外瘘及股静脉插管;转变为CRF者可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如需手术建立血管通路时应注意避免手术切口感染,一旦发现有感染应积极应用抗生素。针对血透中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由于HD是在体

二、小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1)感染及血液透析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之间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感染与DIC
    1.1 与DIC有关的感染性疾病
    1.2 感染的来源与菌种特点
    1.3 感染引起DIC的发病机理
    1.4 积极防治感染引起的DIC
2 血液透析与DIC
    2.1 凡无明显出血而以凝血为主要表现者, 需加大肝素用量。因血小板
    2.2 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 需尽量减少肝素用量或采取体外肝素化法。

(2)ACT监测指导肝素个体化抗凝(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系列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内科常规治疗
        1.2.2 脏器支持治疗
        1.2.3 血液净化治疗的适应证
        1.2.4 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
        1.2.5 血液净化治疗
        1.2.6 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1.2.6.1 低血压
        1.2.6.2 出血并发症的防治
        1.2.6.3 心律失常
2 结果
    2.1 患者的预后
    2.2 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
3 讨论

(5)改良无肝素透析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材料
    1.3 方法
    1.4 凝血程度评价标准[1]
    1.5 结果
2 讨论

(6)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症状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方法
    1.5 预后
2 讨 论

(8)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透析前后凝血机制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2.2 两组血液透析前后血生化测定结果比较
    2.3 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比较
3 讨论

(10)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英文缩写词
综 述
提 要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 谢

四、小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感染及血液透析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之间的关系分析[J]. 岑丽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6)
  • [2]ACT监测指导肝素个体化抗凝[J]. 周俊,周红梅,张燕,陈启光. 中国卫生产业, 2012(07)
  • [3]系列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疗效观察[J]. 吴彼得,陈珊莹,许向农,连学坚,陈文腾,周雪丽,黄春鸿,柳岚岚,张秀安,陈春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11(20)
  • [4]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张卓,王清华,严华姿. 中国医刊, 2011(05)
  • [5]改良无肝素透析的应用体会[J]. 林荷芹. 现代实用医学, 2010(06)
  • [6]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治疗体会[J]. 王敬姝. 临床荟萃, 2007(02)
  • [7]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观察[J]. 陈思念,刘顺娣,韦红泉,陆惠华,郭雪兰,林淑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05)
  • [8]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临床应用体会[J]. 陈思念,郭雪兰,林淑芳,刘顺娣,韦红泉. 中国综合临床, 2004(12)
  • [9]监测APTT指导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肝素用量[J]. 陈煜,段钟平,刘义荣,韩大康,赵军,于莹. 中国血液净化, 2004(09)
  • [10]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46例临床分析[D]. 陈燕. 吉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低剂量边缘肝素化血液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