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粉机评价方法现存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田俊琪[1](2020)在《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分析》文中指出悬浮预热系统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核心装备之一,在水泥工业的节能、增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水泥技术工作者们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但悬浮预热系统频发的塌料问题一直阻碍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课题着手研究悬浮预热系统的塌料工况下压力信号的波动状况、塌料周期的表征、塌料量以及分散距离的预测,以期为工业生产及悬浮预热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本课题搭建了悬浮预热系统单级旋风筒冷态模拟平台,在二维垂直换热管内利用大颗粒物料模拟颗粒团聚造成的塌料工况,采集正常工况与塌料工况条件下换热管轴向A、B、C三处压力信号,选择合适的小波参数对其进行降噪,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功率谱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塌料工况下压力信号中有效信号多集中在低频部分,通过对比不同小波参数降噪效果得出,当选用heursure阈值规则、sym5小波进行3层分解时,信噪比SNR为68.13,均方根误差RMSE为1.49,此时降噪效果最好;(2)(1)正常工况下,换热管C点处平均负压为-68.27 Pa;当塌料频率0.1 Hz的塌料工况发生时,压力信号波动显着,C点负压增至-113.6 Pa,标准偏差由3.47增至8.43;(2)塌料工况下,人为控制塌料频率分别为0.1、0.05、0.03 Hz,通过数据预处理、功率谱分析后成功检测出换热管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存在塌料频率分别为0.102、0.048、0.034 Hz的塌料信号,与试验设置频率基本吻合。此方法可成功辨识出塌料工况并表征了塌料频次。(3)本文通过对换热管内气固两相运动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归纳出一套塌料量的表征算法,并通过数据验证该算法的预估性较好,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该算法的构建,为水泥实际生产中悬浮预热系统塌料量的预估方法提供了一定指导作用。此外,本课题对塌料工况下换热管内的物料分散距离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换热管压降、断面风速、塌落物料质量以及分散距离等参数通过响应面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物料分散距离初步预测,并成功构建了物料分散距离关于管内风速、管内压降的响应模型。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杨长军[3](2019)在《改造新型干法线生产G级HSR油井水泥》文中提出基于G级HSR油井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过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择搭配原燃材料和对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进行适当技术改造满足生产高品质G级HSR油井水泥的需要。
钱有贵[4](2016)在《改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水泥产品性能的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辊压机+球磨机粉磨系统的广泛运用,水泥颗粒分布变窄,与减水剂相容性变差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降低选粉机用风量和转子转速的操作方法,可以拓宽水泥颗粒分布;合理调整研磨体级配保持较小的循环负荷,是保证该操作方法能够实施的前提;利用球磨机选择性粉磨特点合理选择物料搭配,不但使产品颗粒分布变宽,而且使材料组合更加合理。通过上述技术措施,预粉磨系统生产的水泥使用性能完全可以与开流粉磨的相媲美,而且强度高于开流磨水泥。
田桂萍[5](2015)在《国内外水泥粉磨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1前言能源问题是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往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越来越多,地球表面温度越来越高,地球表面温度过快的升高,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节能减排已经刻不容缓。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据统计,2014年我国全社会(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1],达到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刘承智[6](2014)在《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研究》文中指出出于缓解气候变暖的需要,低碳经济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转型的方向。国际上普遍采取碳排放交易这一环境政策工具,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手段控制某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发展。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起步较晚,尤其是总量控制下的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还在建设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尝试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截止到2013年底,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已实质性启动。在这些地区,排放配额不足的企业为避免超额排放的经济处罚,必须向拥有节余配额的企业购买排放权,以此实现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经济价值。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表明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排目标的决心,也预示着我国制造企业在国内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碳排放成本增加的压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与运行,将企业碳排放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企业要么进行技术创新,发展先进的低碳减排技术以减少排放的碳配额成本;要么购买更多的碳配额以抵消碳排放形成的排放负债。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将对我国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造成影响和冲击。随着碳配额价格逐步体现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稀缺性带来的经济价值,我国制造业的产品成本结构也将发生重要变化。碳配额作为制造企业产品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将和传统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一样成为产品成本的重要内容。同时,碳配额也将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结合目前碳会计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制造企业的碳排放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制造企业的碳配额支出毫无疑问的应归集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中,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形成完整的产品成本概念。在国外,已有学者在观念上认识到制造企业的碳配额应作为资产入账并将其价值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性,但目前国外尚未发现系统研究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文献,实务中制造企业的碳配额成本也多采用简化处理的方式,即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而不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摊入产品成本。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碳配额及碳排放负债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二是企业层面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标准和方法未形成统一标准。前者影响了产品碳配额成本的价值量核算,后者影响了产品碳配额成本的实物量核算。我们认为,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实质是环境污染外部性问题带来的社会成本,通过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机制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当企业排放温室气体不再免费,首先表现为对成本的影响,因此,碳排放权交易衍生的会计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成本问题。已有的研究对这个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和关注,在国外制造企业的实务中,碳配额都采用期间费用化的处理方式,未能有效计入产品成本。基于此,我们提出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这一课题,即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背景下,制造企业因碳排放而需承担碳配额交付义务进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它既不同于财务会计研究的“碳定价”,又不同于管理会计研究的“碳排放成本”或“碳减排成本”,前者主要解决碳配额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后者偏重于企业碳排放的成本效益分析和减排优化决策分析。“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是在狭义的成本会计范畴内,研究碳配额作为制造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传统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一样如何进行价值量和实物量的核算,并通过归集、分配、结转等程序最终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围绕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这一课题,本文确定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即: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应负担多少碳配额成本(核算金额);制造企业发生的碳配额成本应按什么标准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核算标准);制造企业如何核算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围绕上述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我国启动碳排放权实质性交易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排放权交易理论、成本核算理论和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理论等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成本核算导向的碳配额确认与计量、碳排放量核算与成本核算的关联协调、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设计等问题,并以水泥制造企业为例,模拟了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具体应用,同时对制造企业财会人员实施产品碳本额成本核算的意愿进行了调查。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研究结论:一是为保证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金额的准确性,应实施成本核算导向目标下的碳配额计量模式。即:所有碳排放权(免费配额与购买的排放权)应该以公允价值法进行初始确认与计量,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即通过成本减去减值进行记录(免费配额的推定成本是它的初始公允价值);政府补贴(递延收益)应当按已排放量与预计总排放量的比例合理释放并确认补贴收入;各期确认的生产成本和排放负债应该根据年度预期的加权平均成本进行计量;上交排放权时,企业应该终止确认排放负债与持有的碳排放权资产。二是为保证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标准的合理性,应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标准体系,提供符合成本核算需要的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明细报告,实现企业碳排放量核算与成本核算有关联与协调。即:企业碳排放源和成本计算对象的有效匹配、企业碳排放单元和碳配额成本责任中心的有效匹配、企业碳排放量核算周期与产品成本计算周期的有效匹配。三是为保证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的科学性,应科学设计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组织系统、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组织系统是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基础保障,是实施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各类数据信息搜集和汇总整理的源头,组织系统中企业环境部门的碳信息披露和成本部门的碳配额成本核算尤为重要,应加强二者的协调配合。信息系统决定了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各类信息、的载体、处理流程和分析方法等。控制系统决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信息的有效性,应加强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各环节的内部控制,设置碳配额成本责任中心进行考核。四是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模拟应用表明:推行碳排放权交易以后,碳配额成本已成为制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忽略这部分成本的核算,制造企业产品成本将丧失完整性和可理解性,既不符合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关于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设计思想,也不符合成本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原则要求。成功实施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关键在于企业碳配额资产和负债的合理计价、碳排放量数据的准确测算、成本核算系统的科学设计。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提供了较为客观、全面和完整的产品生产成本信息,相关数据可以在多个层面为管理者使用。五是对制造企业财会人员实施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意愿调查表明:学历和职称水平变量对财会人员实施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意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财会会人员是否意愿实施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即在成本管理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相对容易实施;此外,较严格的外部环境管制,对企业碳排放量及产品碳配额成本的信息披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动因、目标、机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设计了包括核算金额、核算标准和核算系统的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分析研究框架。其次,探讨了成本核算导向的碳配额确认与计量模式;提出制造企业的碳排放源应该与成本计算对象相关联、碳排放核算周期应该与成本计算周期协调一致;初步设计了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组织系统、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最后,通过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进行模拟应用和意愿调查,初步检验了制造企业开展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可行性;总结出财会人员素质、成本核算与管理现状、外部环境管制等是影响制造企业实施产品碳配额核算工作的主要因素。
陈翼,蔡玉良,肖国先,吴涛[7](2014)在《涡流空气选粉机分级性能模拟预测与实践结果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商用Fluent软件对涡流空气选粉机内部气固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三种方法(细粉收率法、Tromp曲线法及成品R-R粒度分布曲线法)对选粉机性能进行评价,并同实际标定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分析风量和转速对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预测曲线与实践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CFD技术在涡流空气选粉机研究过程中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拓展CFD技术在选粉机领域中应用提供佐证;(2)转子转速对成品细度的影响远大于风量对成品细度的影响,同风量下转速降低14.3%,成品中大于60μm粗颗粒增加3.42倍,而同转速下风量增加59.5%,成品中大于60μm粗颗粒仅增加17.9%。
张胜林,谌永祥,李双跃[8](2014)在《分级机三次风进风装置的流场研究》文中指出在分析传统下锥体和新型下锥体的结构与进风方式差别的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考察2种结构出口环面的z向速度分布及内部气流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新型下锥体采用环状全断面进风,使得出口环面上z向速度更加均匀;蜗壳及导风叶片的作用使新型下锥体内部气流形成涡旋,气流布满出口环面,克服了传统下锥体速度不均匀和分选盲区的弊端;新型下锥体具有较高的再次分选能力,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分级机进风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优化方案。
杨花[9](2014)在《山西省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温室气体的无节制排放导致全球气候暖化,引发日趋频繁的气候灾害,国际上碳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发展中大国,2012年,中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其中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17%的减排幅度。清晰量化指标的首次提出,显示了中国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重大承诺。山西省是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目前处于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其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由2000年的8801.48万t增加到2011年的80733.39万t,年均增长率高达22.32%,节能减排压力巨增,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迫切。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能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地缓解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矛盾。研究和探索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开展碳交易,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山西省碳交易系统,不仅对促进全省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战略意义,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以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成熟为支撑,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论文调研和分析了国内外及山西省碳排放情况及碳交易相关政策和实施状况,提出了碳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在了解山西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状况的基础上,构建LEAP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法,研究了火电、钢铁、水泥、焦化四大行业碳减排空间及成本效益、技术措施采用;结合山西省的现实条件和发展需要,分析了山西省实施碳交易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适合山西省发展碳交易的针对性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1年间,山西省碳排放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控制碳排放总量、发展碳交易已迫在眉睫;(2)山西省从政策、机构、科研和软硬件设备建设等方面为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具备一定的市场和政策基础;(3)山西省四大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贡献率大,存在较大的减排空间与潜力,其短期内行之有效的减排措施主要为提高管理水平以及传统技术的升级改造,从中长期看,则更需要依靠利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4)山西省目前可通过碳交易以获取资金与技术支持来推动碳减排,具体可实现从自愿减排到强制减排的逐渐过渡;(5)山西省碳交易体系应根据国际、国内经验与教训,结合山西省优势、劣势,从政策、法律,交易市场类型、管理机构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推进与实施。
綦海军[10](2012)在《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改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高能耗的水泥粉磨设备成为节能改造的重点对象。立磨是广泛应用于水泥行业的粉磨设备,立磨选粉机又是立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性能和改善其节能效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立磨选粉机内部的分级流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各种节能改造工况下的流场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立磨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首先,在分析当前国内外涡轮选粉机数值模拟现状的前提下,介绍了立磨与立磨选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入磨物料特性、入磨风量、喂料浓度、选粉浓度、转笼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选粉机分级效率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分级粒径、功率、产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各种网格划分方法、湍流模型、离散格式、压力插补格式、压力速度耦合格式、离散相模型的优缺点,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其次,以立磨选粉机分级结构和涡流分级原理为基础,对立磨选粉机进行了整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立磨选粉机的气相压力场、速度场、湍流结构等流场特性,并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场的耦合计算;基于此,对颗粒轨迹进行了模拟跟踪,得出了立磨选粉机的分级效率;最后,研究了转笼转速和系统风量对分级室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立磨选粉机的最佳参数匹配。同时,研究了立磨选粉机导流圈、分级环间距、转子叶片形状、叶片数目等参数对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速度场、压力场、颗粒运动轨迹和分级效率等数据,确定了立磨选粉机的最佳改造方案;同时对选粉机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改造前后的转笼电机功率,验证了节能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参照数值模拟的结果,在借鉴相关选粉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了SMG5500立磨选粉机,并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其分级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经SMG5500立磨选粉机改造后的立磨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80μm筛余小于15%的前提下,其产量可提升12%以上,同时其单位能耗可降低11%。
二、选粉机评价方法现存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粉机评价方法现存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
1.2 水泥生产过程工况识别的背景及意义 |
1.3 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的识别及意义 |
1.3.1 悬浮预热系统发展概况 |
1.3.2 有关塌料工况的研究进展 |
1.3.3 压力信号在工况识别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由来和意义 |
第2章 试验设置 |
2.1 试验方案 |
2.2 试验装置图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章 塌料工况压力波动时域分析 |
3.1 压力波动信号 |
3.2 压力波动的统计分析 |
3.2.1 压力信号的均值分析 |
3.2.2 压力信号的标准偏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波降噪的压力信号频域分析 |
4.1 小波降噪方法 |
4.1.1 模极大值降噪法 |
4.1.2 小波阈值降噪法 |
4.2 小波降噪参数的选择 |
4.2.1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 |
4.2.2 小波分解层数的选择 |
4.2.3 阈值的选取 |
4.2.4 评价指标 |
4.3 压力信号的小波降噪结果分析 |
4.4 消噪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塌料量的表征 |
5.1 塌料量的表征原理 |
5.1.1 表征依据 |
5.1.2 表征算法 |
5.2 塌料量表征算法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散距离的数学模型 |
6.1 物料分散距离试验 |
6.2 模型构建及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改造新型干法线生产G级HSR油井水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级HSR油井水泥生产用原材料 |
1.1 原材料的选择 |
1.1.1 石灰石 |
1.1.2 硅质校正原料 |
1.1.3 铝质校正原料 |
1.1.4 铁质校正原料 |
1.1.5 天然二水石膏 |
1.2 燃料的选择 |
1.3 易烧性样品配制 |
2 G级HSR油井水泥熟料生产线改造 |
2.1 生料调配系统 |
2.1.1 原料调配库 |
2.1.2 定量给料机 |
2.1.3 生料在线分析仪 |
2.2 生料粉磨系统 (出磨生料取样器安装位置) |
2.3 窑尾废气处理系统 (窑尾收尘回料处理) |
2.4 烧成系统 |
2.4.1 保证耐火砖的厚度 |
2.4.2 处理好窑口圈 |
2.4.3 优化窑头结构, 减少或避免飞砂料的二次扬尘 |
2.5 熟料冷却系统 |
2.5.1 固定篦板推雪人装置 |
2.5.2 第三代篦冷机需保持篦板空隙在可控范围内 |
2.6 熟料储存库 |
3 水泥粉磨系统改造 |
3.1 水泥粉磨系统 |
3.1.1 具备半终粉磨功能的联合粉磨系统 |
3.1.2 联合粉磨系统 |
3.1.3 共用选粉机的半终粉磨系统 |
3.1.4 开流粉磨系统 |
3.2 水泥均化与储存系统 |
3.2.1 水泥库数量 |
3.2.2 水泥库必须具备有机械倒库装置 |
3.2.3 水泥库底卸料需具备简单的调节给料量功能 |
3.3 油井水泥包装和散装 |
4 结语 |
(4)改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水泥产品性能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整选粉机操作拓宽水泥颗粒分布 |
1.1 选粉机操作调整效果 |
1.2 选粉机性能评价和操作方法分析 |
1.2.1 选粉机性能评价 |
1.2.2 选粉机操作方法分析 |
2 调整研磨体级配降低选粉机循环负荷 |
3 利用选择性粉磨特点调节水泥颗粒组成 |
4 与其他粉磨系统水泥性能比较 |
5 体会与讨论 |
(6)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碳配额 |
1.4.2 碳排放权交易 |
1.4.3 产品碳配额成本 |
1.5 主要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排放权交易理论 |
2.1.2 成本核算理论 |
2.1.3 决策有用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碳排放会计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碳排放会计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第3章 成本核算导向的碳配额确认与计量 |
3.1 碳配额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
3.1.1 碳配额资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
3.1.2 碳配额资产的后续计量 |
3.2 碳配额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
3.2.1 碳配额负债的确认 |
3.2.2 碳配额负债的计量 |
3.3 碳配额确认与计量模式的比较 |
3.3.1 零成本法与公允价值法 |
3.3.2 免费碳配额的贷记科目 |
3.3.3 碳配额计量模式对损益的影响 |
3.4 碳配额计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
3.4.1 碳配额市价波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
3.4.2 碳配额负债成本结算法的改进 |
3.4.3 用作投资或投机目的的碳配额计量 |
第4章 碳排放量核算和成本核算的关联与协调 |
4.1 碳排放量核算的标准与方法 |
4.1.1 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标准 |
4.1.2 企业碳排放量核算的方法 |
4.2 碳排放源与成本计算对象的关联 |
4.2.1 制造企业的碳排放源和排放单元 |
4.3.2 制造企业的成本计算对象及其特点 |
4.3.3 碳排放源与成本计算对象的关联 |
4.3 碳排放量核算周期与成本计算期的协调 |
4.3.1 制造企业成本计算期的特点 |
4.3.2 碳排放量核算周期与成本计算期的协调 |
第5章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
5.1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设计的意义与原则 |
5.1.1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设计的意义 |
5.1.2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系统设计的原则 |
5.2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组织系统设计 |
5.2.1 环境部门设置和碳信息披露 |
5.2.2 成本部门设置和碳配额成本核算 |
5.2.3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组织协调 |
5.3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设计 |
5.3.1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载体的设计 |
5.3.2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程序的设计 |
5.3.3 产品碳配额成本分析指标的设计 |
5.4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控制系统设计 |
5.4.1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 |
5.4.2 碳配额成本责任中心设置与考核 |
第6章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模拟应用 |
6.1 企业概况与业务活动数据 |
6.1.1 企业基本情况 |
6.1.2 企业碳排放量核算过程与数据 |
6.1.3 碳配额交易规则与企业交易数据 |
6.1.4 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和产量数据 |
6.2 企业碳配额资产与负债的计价核算 |
6.2.1 企业碳配额资产的计价核算 |
6.2.2 企业碳配额负债的计价核算 |
6.3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 |
6.3.1 碳配额成本分配和账务处理 |
6.3.2 产品成本计算和账务处理 |
6.3.3 产品碳配额成本还原 |
6.4 产品碳配额成本分析 |
第7章 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的实施意愿调查 |
7.1 问卷设计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说明 |
7.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 |
8.2.2 企业层面 |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涡流空气选粉机分级性能模拟预测与实践结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涡流空气选粉机结构及分级原理 |
2 数值模拟计算 |
2.1 RSM湍流模型 |
2.2 离散相模型 |
2.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3 计算结果分析 |
3.1 速度场分析 |
3.2 颗粒运动轨迹 |
3.3 数值模拟与实际标定结果比较 |
3.3.1 细粉收率 |
3.3.2 Tromp曲线法 |
3.3.3 成品粒度R-R分布 |
3.4 风量及转速对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与展望 |
(8)分级机三次风进风装置的流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下锥体结构的理论分析 |
2 数值模拟的建立及计算 |
2.1 控制方程 |
2.2 网格模型及边界条件 |
2.3 求解 |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1 出口z向速度对比 |
3.2 内部气流运动对比 |
4 工程应用 |
5 结论 |
(9)山西省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必要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必要性 |
1.3.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课题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碳交易理论基础 |
2.1.1 排污权交易概念 |
2.1.2 碳交易的含义 |
2.1.3 碳交易的产生根源与法律依据 |
2.2 情景分析法 |
2.2.1 情景分析法定义及分类 |
2.2.2 情景分析法作用 |
2.2.3 情景分析法步骤 |
2.3 LEAP模型 |
2.3.1 能源模型概况 |
2.3.2 LEAP模型定义 |
2.3.3 LEAP模型特点、应用及计算过程 |
第三章 二氧化碳排放及交易现状 |
3.1 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
3.1.1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
3.1.2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
3.1.3 山西省二氧化碳排放估算 |
3.2 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 |
3.2.1 国外碳交易相关政策 |
3.2.2 国内二氧化碳交易相关政策 |
3.2.3 山西省相关二氧化碳交易政策 |
3.3 二氧化碳交易实施现状 |
3.3.1 国外碳交易实施现状 |
3.3.2 国内碳交易实施现状 |
3.3.3 山西省相关二氧化碳交易实施现状 |
3.4 山西省高耗能企业对碳交易减排的认识 |
3.5 碳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3.5.1 国际碳交易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3.5.2 国内碳交易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不同行业碳减排空间、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 |
4.1 山西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现状 |
4.1.1 自然资源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情况 |
4.1.3 产业结构状况 |
4.2 基于LEAP的山西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模型分析 |
4.2.1 电力行业碳排放现状及行业发展规划 |
4.2.2 LEAP模型构建 |
4.2.3 情景设定 |
4.2.4 结果分析 |
4.3 基于LEAP的山西省钢铁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模型分析 |
4.3.1 冶金行业碳排放现状及行业发展规划 |
4.3.2 LEAP模型构建 |
4.3.3 情景设定 |
4.3.4 结果分析 |
4.4 基于LEAP的山西省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模型分析 |
4.4.1 建材行业碳排放现状及行业发展规划 |
4.4.2 LEAP模型构建 |
4.4.3 情景设定 |
4.4.4 结果分析 |
4.5 基于LEAP的山西省焦化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模型分析 |
4.5.1 焦化行业碳排放现状及行业发展规划 |
4.5.2 LEAP模型构建 |
4.5.3 情景设定 |
4.5.4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进山西省开展碳交易的对策、建议 |
5.1 山西省实施碳交易优势与劣势分析 |
5.2 推进山西省开展碳交易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2 粉体分级概述 |
1.2.1 粉体分级原理 |
1.2.2 粉体分级分类和设备 |
1.2.3 立磨与立磨选粉机的发展概况 |
1.3 选粉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选粉机分级流场的研究现状 |
1.3.2 立磨选粉机流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3 选粉机在立磨改造中的应用 |
1.4 立磨选粉机流场分析软件介绍 |
1.4.1 建模软件 ANSYS DesignModeler 简介 |
1.4.2 网格划分软件 ANSYS Meshing 简介 |
1.4.3 流体分析软件 FLUENT 12.0 简介 |
2 立磨选粉机结构与工艺参数分析 |
2.1 立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
2.1.1 立磨结构及组成 |
2.1.2 立磨工作原理 |
2.2 立磨选粉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结构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2.3 选粉机的性能指标 |
2.3 影响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工艺参数 |
2.3.1 入磨物料特性 |
2.3.2 入磨热风 |
2.3.3 喂料浓度和选粉浓度 |
2.3.4 转子转速 |
2.4 选粉机参数计算及分析 |
2.4.1 产量计算 |
2.4.2 电机功率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3.1 网格划分方法 |
3.1.1 自由网格划分 |
3.1.2 映射网格划分 |
3.1.3 扫描划分 |
3.1.4 混合网格划分 |
3.1.5 自适应网格划分 |
3.2 气相流场模拟方法 |
3.2.1 湍流模型 |
3.2.2 离散格式 |
3.2.3 压力插补格式 |
3.2.4 压力与速度耦合格式 |
3.3 颗粒相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3.1 单颗粒运动控制方程 |
3.3.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
3.3.3 气体相与颗粒相的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立磨选粉机整机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选粉机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设置 |
4.1.2 流场的速度分布 |
4.1.3 流场的湍流结构 |
4.1.4 选粉机压力场的研究 |
4.2 选粉机气固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4.2.1 两相流模型建立及计算 |
4.2.2 颗粒轨迹的跟踪 |
4.2.3 选粉机分级效率的数值模拟 |
4.3 操作参数对分级流场的影响 |
4.3.1 转子转速对分级流场的影响 |
4.3.2 进风量对分级流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立磨选粉机节能改造工况数值模拟分析 |
5.1 导流圈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1 导流圈结构与流场模型 |
5.1.2 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 |
5.1.3 导流圈对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 |
5.1.4 对颗粒轨迹和分级效率的影响 |
5.2 分级环间距的数值模拟 |
5.2.1 分级环的定义与流场模型 |
5.2.2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5.2.3 间距大小对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 |
5.2.4 对颗粒轨迹和分级效率的影响 |
5.3 转子叶片形状的数值模拟 |
5.3.1 流场模型与边界条件设置 |
5.3.2 转子叶片形状对速度场的影响 |
5.3.3 转子叶片形状对分级区速度梯度的影响 |
5.4 转子叶片数目的数值模拟 |
5.4.1 流场模型与边界条件设置 |
5.4.2 转子叶片数目对速度场的影响 |
5.4.3 转子叶片数目对分级效率的影响 |
5.5 节能效果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SMG5500 选粉机的实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
6.1 SMG5500 选粉机参数 |
6.2 立磨选粉机实验研究 |
6.2.1 实验装置及平台 |
6.2.2 实验物料 |
6.2.3 实验方法 |
6.2.4 实验结果分析 |
6.3 SMG5500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选粉机评价方法现存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悬浮预热系统塌料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分析[D]. 田俊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改造新型干法线生产G级HSR油井水泥[J]. 杨长军. 水泥, 2019(01)
- [4]改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水泥产品性能的措施[J]. 钱有贵. 水泥工程, 2016(01)
- [5]国内外水泥粉磨技术进展[A]. 田桂萍. 2015第七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论文集, 2015
- [6]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研究[D]. 刘承智. 山东大学, 2014(04)
- [7]涡流空气选粉机分级性能模拟预测与实践结果的比较[J]. 陈翼,蔡玉良,肖国先,吴涛. 水泥工程, 2014(04)
- [8]分级机三次风进风装置的流场研究[J]. 张胜林,谌永祥,李双跃. 中国粉体技术, 2014(03)
- [9]山西省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杨花.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4)
- [10]立磨选粉机分级流场数值模拟与节能改造研究[D]. 綦海军. 西南科技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