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哺乳仔猪注射初乳可增重(论文文献综述)
汪振有,李防修[1](2022)在《初乳管理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文中认为"初乳"是指母猪分娩后12~24小时内乳腺分泌的乳汁,之后所产生的乳汁称为"常乳"。初乳主要特征是含有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 G)、易消化养分、乳清蛋白、自然生长因子等。初乳中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快速提供给初生仔猪被动免疫,增强免疫力,中和体内病毒,大量营养物质提供给初生仔猪,从而提高仔猪断奶体重与成活率,减少僵猪的产生。
白汝信[2](2021)在《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文中认为哺乳期是猪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这段时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刚出生的仔猪自身的抵抗力、免疫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弱,因此做好仔猪接产、及时吃上初乳和哺乳期的保温是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本文简述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仔猪饲养管理中注意的问题以及仔猪疾病防治,仅供养殖者参考。
胡哲[3](2019)在《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PED广泛流行,已成为制约全球养猪业发展的顽疾和难题。本课题通过丹东市某猪场2013-2017年度连续6次爆发流行性猪腹泻疫病发病规律、病原检测和防制措施的探索研究,为规模化猪场PED的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快速扑灭与有效防制提供重要思路、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本试验于2013-2017年度采用临床检查、发病统计、病理剖解、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查、PEDV的RT-PCR对954头病猪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病流行特点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各种猪只都发病,但仔猪缺少抗体最易感,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仔猪典型症状为拉黄白色或灰褐色水样粪便,迅速脱水衰竭而亡;特征病变为小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胃黏膜充血或出血、肾脏有出血点、脾脏边缘梗死;p H试纸检测为弱酸性,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564头为强阳性;RT-PCR检测PEDV为阳性,S1基因测序确诊为2011年PEDV流行毒株感染,与AJ1102同源率97.5%,KDGG13-2013同源率97.2%,与CH-LNC-2012S、USA2014、South Korea-2008同源率97.0%,与PEDV4-S-3同源率96.6%。本课题于2015年度进行仔猪药物治疗对比试验:将受试10日龄以内腹泻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头。1组为西药治疗组,2组为中药治疗组,3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组为补液盐+干扰素诱导剂治疗组,5组为致病不治疗对照组。结果4组效果最好,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56.7%、30%。于2016年度进行母猪返饲防制对比试验:试验分3个组,1组返饲对象是临产前15d以内的妊娠母猪,2组返饲对象是临产前15~30d的妊娠母猪,对照组母猪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试验2组效果最好,腹泻率和死淘率分别为43.77%、34.74%,均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进行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采用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配套生物安全综合措施,母猪和仔猪抗原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抗体阳性率提高19%~34%,母猪产仔和仔猪成活数显着提升;仔猪腹泻发病率、死淘率分别降至4.7%、0.37%,有效防止了PED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快速科学诊断是防制PED的前提条件,(口服补液盐+干扰素诱导剂)+隔离消毒+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配套生物安全综合措施是防制PED的有效措施。
刘泽明[4](2019)在《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围产期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生素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其通过影响β-羟脱氢酶、黄酶类、酰化酶类等辅酶的合成,影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在养猪业中,由于饲料中维生素的供给不足,或动物自身消化道的吸收不良以及特殊生理状态(妊娠、泌乳)需要量增加等,均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是母猪生产周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母猪在此期间易发生维生素缺乏,引起母猪流产、死产、产出弱仔猪或畸形仔猪等,甚至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的养猪经济效益。生产中,通过饲料添加维生素,可以明显改善上述不利影响。目前使用的复合维生素混合粉剂,存在易遭受氧化破坏,保质期短,不利于贮存等特点,其临床应用及效果受限。四川中农致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纳米乳化技术将多种单体维生素制成水包油乳剂-复合维生素纳米乳,能避免维生素遭受氧化等破坏,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并未得到验证。为验证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怀孕后期及哺乳期生产及繁殖性能的生产运用效果。试验选取营养状态良好、第3胎次、妊娠85 d的健康PIC配套系母猪120头,随机分为试验I、II、III组,每组40头(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其中I组为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按1 ml/kg+基础日粮,II组为普通复合维生素按1 g/kg+基础日粮,III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内各组母猪均给予自由饮水。添加维生素饲喂共58 d,即从母猪妊娠85 d至断奶后7 d,期间记录母猪的采食量、发病情况、产仔性能、至次胎发情间隔天数、返情数等繁殖指标;记录哺乳期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腹泻发生等生产性能,其结果如下:1.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I组的初生窝重、健仔数极显着高于II组、III组(P<0.01);木乃伊率、弱仔率极显着低于II组、III组(P<0.01),其中活仔数、健仔数、有效活仔率较III组分别提高了3.5%、6.1%、0.91%,较II组分别提高了4.3%、6.6%、0.7%。其中,II组的初生窝重显着高于III组(P<0.05)。表明母猪在妊娠后期,饲料添加复合维生素纳米乳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性能,提高初生窝重、健仔数,降低产木乃伊率、弱仔率;其效果与普通复合维生素相当。2.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的影响。I组母猪的腹泻率为15%,较III组降低27.5%,差异极显着(P<0.01);至次胎发情间隔天数为2.98 d,显着低于II组、III组(P<0.05);次胎受孕率为92.5%,较III组提高了7.5%,差异显着(P<0.05);泌乳总量极显着高于II组、III组(P<0.01)。II组腹泻率为12.5%,较III组降低30%,差异极显着(P<0.01);至次胎发情间隔天数为3.24 d,显着低于III组(P<0.05);次胎受孕率为87.5%,较III组提高了2.5%,差异不显着(P>0.05);泌乳总量极显着高于III组(P<0.01)。I、II、III组母猪背膘的变化值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但III组母猪在妊娠后期背膘增加和泌乳期背膘减少变化更大。表明母猪在妊娠后期,饲料添加复合维生素纳米乳能降低母猪的腹泻率,维持母猪膘情,以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如缩短发情时间间隔、提高受孕率和泌乳总量等;其效果与普通复合维生素相当。3.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I组母猪的仔猪初生均重、日增重、断奶仔猪均重均极显着高于III组(P<0.01);哺乳期仔猪的死亡数极显着少于III组(P<0.01);发病后仔猪恢复天数为1.3 d,较III组缩短了1.8 d,差异极显着(P<0.01)。II组母猪的仔猪出生窝重、日增重、断奶均显着高于III组(P<0.05);哺乳期仔猪死亡数量极显着少于III组(P<0.01);发病后仔猪恢复天数为1.5 d,较III组缩短了1.6 d,差异极显着(P<0.01)。表明母猪在妊娠后期,饲料添加复合维生素纳米乳能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初生仔猪及断乳仔猪均重,缩短仔猪病程,减少仔猪死亡数,其效果略优于普通复合维生素。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饲料添加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和普通复合维生素均能有效改善母猪体况,降低母猪妊娠后期的发病率,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其中添加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效果更优。
刘培琦,霍峰,曾勇庆,肖建森,王军一,陈伟,刘洪岩,文永庆[5](2019)在《复方布他磷与黄芪多糖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复方布他磷与黄芪多糖(商品名"佳益仟")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妊娠后期长大二元经产母猪4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20头和试验组20头。对照组母猪和哺乳仔猪按猪场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试验组母猪于产前7 d、分娩结束时和产后7 d,分3次、每次每头按10 mL/100 kg体重的剂量注射"佳益仟",试验组仔猪出生时按每头0.2 mL的剂量口服"佳益仟"。跟踪测评各组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分娩滞产率降低10个百分点,三联症发病率分别降低5个百分点;母猪泌乳力(21日龄窝重)提高32.14%(P<0.05),泌乳质量也有相应提升;初乳IgG、乳脂、总固体含量分别提高19.28%、18.37%和9.95%(P<0.05),母猪断奶时体况评分提高34.96%(P<0.05),断奶7 d内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21日龄断奶重、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3.33%和30.65%(P<0.05),断奶仔猪皮毛发育评分提高17.17%(P<0.05)、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5.9个百分点。研究证明,围产期母猪和初生仔猪采用布他磷与黄芪多糖等复方制剂保健处理后,能够缓解应激,促进免疫,有效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泌乳性能和断奶后再发情配种性能;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及生长发育性能。
刘培琦[6](2019)在《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规模化猪场面临的母猪疲劳综合征、母猪繁殖综合征和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问题,结合猪在各个生理期的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进行试验,旨在为控制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障碍、提高母猪群整体繁殖效率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以下四个部分:(1)选择妊娠后期长大二元经产母猪4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20头和试验组20头。对照组按猪场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试验组母猪于产前7天、分娩结束时和产后7天,分3次、每次每头按10mL/100kg的剂量注射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试验组仔猪出生时按每头0.2mL的剂量口服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2)试验选择6.5月龄左右的长大二元后备母猪40头,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头。试验组每天每头母猪饲喂0.5g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直至发情配种后3周结束;经过42天的连续添加仍不发情的母猪,不再对其饲料进行添加,对照组照常管理。(3)选择分娩日龄相近的3~5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参照常规方式进行养殖,试验组于母猪配种后至妊娠85天添加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每头每天2.5g;妊娠85天至哺乳全期,每头每天5g。(4)选择14窝品种相同的同期分娩的仔猪,随机分成7窝试验组和7窝对照组。对照组仔猪按猪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常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试验组于仔猪断奶前5天至断奶后5天,按照每50kg饲料添加200g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的标准拌料;断奶后6天至断奶后10天,按照每100kg饲料添加200g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的标准拌料。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猪泌乳力提高(P<0.05),母猪断奶时体况评分提高(P<0.05),断奶7天内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试验组仔猪21日龄断奶重、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皆提高明显(P<0.05),断奶仔猪皮毛发育评分提高(P<0.05)。(2)连续添加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第14天时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孕酮(P)的含量比对照组低(P<0.05),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含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第35天时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P的含量比对照组低16.02%(P<0.05)。试验组后备母猪发情率达到80%,饲喂到发情的天数平均提前3.77天(P<0.05)。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体重、21日龄窝重以及仔猪成活率均比对照组有了显着的提高(P<0.05)。试验组母猪初乳品质得到改善(P<0.05)。断奶时试验组母猪体况评分比对照组提高(P<0.05)。断奶一周内试验组母猪发情率有提高的趋势。(3)试验组仔猪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体重和21日龄窝重均显着提高(P<0.05)。试验组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提高(P<0.05)。母猪产后第14天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催乳素(PRL)、LH和E2皆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母猪断奶后第5天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P的含量降低(P<0.05),FSH、LH和E2含量皆比对照组提高(P<0.05);试验组母猪产后发情间隔平均缩短0.87天(P<0.05)。(4)断奶后第14天试验组仔猪个体重比对照组提高(P<0.05)。在仔猪血清抗氧化性方面,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着(P>0.05)。研究证明:采用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能有效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并且能够提高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配种的性能,能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改善乳品质,进而有效提高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及生长发育性能;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能改善后备母猪生殖内分泌机能,促进母猪的发情配种,能提高经产母猪的哺乳能力,使母猪保持良好的体况,缩短发情间隔;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迂斌,黄建平,刘云鹏,邹明媚[7](2018)在《猪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文中指出1种公猪饲养管理1.1保证营养1.1.1按种公猪营养标准配制全价日粮,每千克全价配合饲料应含消化能3 100~3 200千卡,粗蛋白13%~15%,赖氨酸0.6%,钙0.75%,总磷0.6%,有效磷0.35%,食盐0.5%,并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1.1.2日喂料2.5 kg,冬季喂3 kg,日喂2次。喂量以公猪保持不肥不瘦体况,精力旺盛为原则。
汪晶晶[8](2018)在《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探讨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激素、抗氧化、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预产期以及体况相近的长白×大白母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00 mL/d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组)、基础饲粮+0.5%酸化剂(酸化剂组)、基础饲粮+200 mL/d微生态制剂+0.5%酸化剂(混合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混合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10.68%,混合组母猪总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27.36%,混合组第21天仔猪平均个体重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12.16%,混合组仔猪断奶窝重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27.39%。各组间第1、7、14天仔猪平均个体重、仔猪ADG、仔猪初生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母猪背膘损失、21天断奶仔猪数差异不显着(P>0.05)。(2)各添加组第1天母猪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混合组提高了母猪泌乳第1、11、21天血清总胆固醇和白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混合组母猪第11、21天血清中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6.73%、15.22%。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组显着增加了母猪第1天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第11天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蛋白含量,第21天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差异均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酸化剂组第1、11天母猪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第21天母猪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含量均显着增长,达到差异显着水平(P<0.05)。(3)各添加组初乳和常乳中乳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添加组初乳中乳脂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33.98%、26.55%、63.1%。各添加组常乳中乳脂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27.34%、24.58%、28.11%。混合组常乳中乳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17.83%。(4)第11天微生态制剂组和混合组母猪血清MDA较对照组显着减少(P<0.05)。微生态制剂组和混合组母猪血清中SOD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17.75%、3.11%。第21天各添加组间母猪血清T-AOC差异不显着(P>0.05),混合组和酸化剂剂组显着降低了母猪血清中MDA含量(P<0.05)。微生态制剂组和混合组母猪血清中SOD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3.26%、8.20%。(5)与对照组相比较,第1天各添加组间母猪血清PRL较对照组均显着增长,分别增长了14.38%、4.81%、5.03%。第11天微生态制剂组和混合组母猪血清PRL较对照均增长,差异显着(P<0.05),各添加组间母猪血清IGF-1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1.59%、1.95%、1.58%。第21天酸化剂组和混合组母猪血清PRL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1.74%、10.16%,各添加组母猪血清IGF-1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4.14%、1.22%、3.80%。(6)酸化剂组和混合组母猪第1天血清IgA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5.36%、8.01%。与对照组相比较混合组母猪第11天血清IgA含量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5.04%。混合组母猪第21天血清IgA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14.78%。混合组母猪第1天血清IgG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增长14.33%。酸化剂组和混合组母猪第11天血清IgG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分别增长了6.86%、8.85%。混合组母猪第21天血清IgG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增长了6.24%。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可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可促进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的增加以及催乳素的分泌,改善乳质量从而促进仔猪的生长,二者配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刘瑞生[9](2017)在《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母猪繁殖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集约化养猪场饲养的种猪数量大,普遍繁殖性能不高,影响经济效益。生产中广泛应用生殖激素类药物促进母猪繁殖,如治疗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诱发母猪发情、排卵,提高人工授精配种成功率等。但生殖激素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影响母猪受孕,造成产品中激素残留超标,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动物繁殖
郭长城[10](2017)在《保证整窝仔猪全活全壮的饲养管理措施》文中提出介绍了为保证整窝仔猪全活全壮,加强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的措施。
二、给哺乳仔猪注射初乳可增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哺乳仔猪注射初乳可增重(论文提纲范文)
(1)初乳管理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初乳对于初生仔猪的重要性 |
2 优质的初乳,来源于健康、健壮的母猪 |
2.1 各种病毒病如PRRS、PCV-2、PED、PR等的防控,使其拥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
2.2 减少体内病毒载量 |
2.3 保障母猪健康,应关注母猪肠道健康 |
2.4 高品质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 |
2.5 缩短产程 |
3 影响仔猪初乳摄入量的因素 |
3.1 单头仔猪初乳摄入量取决于争夺乳头、吮吸乳房的能力、活力、初生重等 |
3.2 初生仔猪数量 |
3.3 乳腺因素 |
4 初乳管理如何实施 |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
1.1 生长发育规律 |
1.2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
1.3 消化功能不完善 |
1.4 免疫机制尚未完善 |
2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
2.1 接产 |
2.2 断脐 |
2.3 剪牙断尾 |
2.4 初乳 |
2.5 微量元素的补充 |
2.6 仔猪去势 |
3 哺乳仔猪的疫病防治 |
3.1 预防接种疫苗 |
3.2 药物治疗 |
(3)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学 |
2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 |
3 猪流行性腹泻传播途径 |
4 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机理 |
5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
5.1 感观诊断与鉴别诊断 |
5.2 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
6 猪流行性腹泻常规防制措施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发病猪场流行性腹泻的诊断 |
1 材料 |
1.1 目标猪场 |
1.2 用品、药品及设施 |
1.3 PEDV试剂与器材 |
1.4 PEDV、RT-PCR样品 |
1.5 PCR检测设备 |
2 方法 |
2.1 临床检查 |
2.2 发病统计 |
2.3 病理解剖 |
2.4 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查 |
2.5 PEDV的RT-PCR检查 |
3 结果 |
3.1 临床症状 |
3.2 发病情况(发病率、死淘率) |
3.3 剖检病理变化 |
3.4 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
3.5 RT-PCR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生猪抗体水平低是爆发PED的直接原因 |
4.2 猪舍设施陈旧老化是爆发PED的客观原因 |
4.3 生物安全体系缺失是爆发PED的主观原因 |
4.4 人员和饲养管理不到位是爆发PED的重要原因 |
5 小结 |
第三章 仔猪流行性腹泻防制方法研究 |
1 材料 |
1.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
1.2 母猪人工返饲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
1.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
2 方法 |
2.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
2.2 母猪人工返饲预防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
2.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
3 结果 |
3.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3.2 母猪人工返饲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3.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口服补液盐和干扰素诱导剂的治疗作用 |
4.2 返饲母猪的选择对PEDV免疫抗体的影响 |
4.3 病料选择、处理和使用对返饲效果的影响 |
4.4 疫苗选择与接种对PEDV免疫效果的影响 |
4.5 免疫抑制性疫病对PED免疫效果的影响 |
4.6 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对防控PED至关重要 |
4.7 霉变饲料饲喂母猪对PED发生的影响 |
5 小结 |
5.1 10日龄以内发病仔猪无特效药物 |
5.2 临产前15~30d的妊娠母猪返饲好 |
5.3 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效果好 |
5.4 隔离消毒是防制PED的重要手段 |
5.5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可有效防止PED发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围产期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依据 |
1 母猪围产期的生理特点 |
2 维生素对繁殖期母猪生产性能的研究 |
2.1 维生素对妊娠期母猪生产性能的研究 |
2.1.1 维生素对妊娠母猪产仔数的研究 |
2.1.2 维生素对母猪发情、配种的研究 |
2.1.3 维生素对母猪背膘的研究 |
2.2 维生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2.2.1 维生素对哺乳仔猪断奶体重的研究 |
2.2.2 维生素对哺乳仔猪健康状况的研究 |
2.3 维生素过量对动物的影响 |
3 维生素剂型对维生素功能和作用的研究 |
3.1 维生素剂型的应用研究 |
3.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研究 |
3.2.1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 |
3.2.2 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
3.2.3 纳米乳口服给药的应用 |
4 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验动物饲养及管理 |
1.4 试验分组及设计 |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母猪窝产仔数、窝重、平均个体重的影响 |
2.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产活仔数、健仔数、木乃伊数、弱仔数、有效活仔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母猪窝产仔数、窝重、平均个体重的影响 |
3.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产活仔数、木乃伊数、健仔数、弱仔数、有效活仔数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验动物饲养及管理 |
1.4 试验分组及设计 |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5.1 母猪便秘、腹泻记录 |
1.5.2 泌乳母猪背膘变化 |
1.5.3 母猪繁殖性能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腹泻、便秘的影响 |
2.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背膘变化的影响 |
2.3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的影响 |
2.4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次胎返情数的影响 |
2.5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腹泻、便秘的影响 |
3.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背膘变化的影响 |
3.3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的影响 |
3.4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次胎返情的影响 |
3.5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验动物饲养及管理 |
1.4 试验分组及设计 |
1.5 指标测定 |
1.5.1 仔猪生长性能 |
1.5.2 仔猪腹泻记录与评分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哺乳仔猪临床腹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哺乳仔猪腹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规模化猪场母猪和仔猪常见症状的特点 |
1.1.1 母猪疲劳综合征 |
1.1.2 母猪繁殖综合征 |
1.1.3 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 |
1.2 应对母猪和仔猪常见症状的防控措施 |
1.2.1 在环境控制方面 |
1.2.2 在饲料营养方面 |
1.2.3 在生产管理方面 |
1.2.4 在疾病控制方面 |
1.2.5 在猪自身调理方面 |
1.2.5.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母猪上的应用 |
1.2.5.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1.3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中主要成分的应用进展 |
1.3.1 黄芪的实际应用 |
1.3.1.1 黄芪的成分及功效 |
1.3.1.2 黄芪多糖在仔猪上的应用 |
1.3.1.3 黄芪多糖在母猪上的应用 |
1.3.2 刺五加的实际应用 |
1.3.3 青皮的实际应用 |
1.3.4 维生素的实际应用 |
1.3.5 复方布他磷的实际应用 |
1.4 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
2.2.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2.3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2.4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 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 试验材料 |
2.3.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 |
2.3.2 主要设备 |
2.4 试验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2.4.1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1.1 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1.2 各组母猪和仔猪健康状况的评定 |
2.4.1.3 各组母猪再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1.4 母猪初乳成分及IgG的测定 |
2.4.2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2.1 后备母猪配种性能的测定 |
2.4.2.2 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 |
2.4.2.3 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2.4 初产母猪免疫机能的测定 |
2.4.2.5 初产母猪再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的测定 |
2.4.3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3.1 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3.2 经产母猪再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的测定 |
2.4.3.3 经产母猪免疫机能的测定 |
2.4.3.4 经产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 |
2.4.4 复合添加剂3 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4.1 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
2.4.4.2 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繁殖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2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
3.1.3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4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初乳成分及IgG的影响 |
3.2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1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配种性能的影响 |
3.2.2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1 使用复合添加剂2第14 天时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2 使用复合添加剂2第35 天时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3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3.2.4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
3.2.5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健康状况及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1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3.3.2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健康状况及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3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
3.3.4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3.4.1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产后14 天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3.4.2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断奶后5 天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4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1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1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
4.1.2 复合添加剂1 对仔猪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2.1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配种性能的影响 |
4.2.2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4.2.3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 添加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1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4.3.2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4.4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1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2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7)猪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公猪饲养管理 |
1.1 保证营养 |
1.2 科学管理 |
1.3 合理利用 |
2 空怀母猪饲养管理 |
2.1 管理 |
2.1.1 后备母猪配种前优饲 |
2.1.2 成年母猪短期优饲 |
2.1.3 |
2.2 配种 |
3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
3.1 营养标准 |
3.2 饲喂方法 |
3.3 饲养管理 |
4 哺乳母猪管理 |
4.1 产前准备 |
4.2 接产 |
4.3 产后母猪管理 |
5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
5.1 保温 |
5.2 吃上初乳 |
5.3 寄养与并窝 |
5.4 补铁 |
5.5 保持清洁 |
5.6 开食补料 |
5.7 去势 |
5.8 防下痢 |
5.9 断乳 |
5.9.1 断乳时间 |
5.9.2 减少应激 |
5.9.3 断奶方法 |
6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
6.1 温度 |
6.2 合理分群 |
6.4 饲料营养 |
6.5 清洁卫生 |
6.6 驱虫 |
7 育肥猪饲养管理 |
7.1 合理分群 |
7.2圈养密度 |
7.3 环境温度 |
7.4 三定点 |
7.5 饲养标准 |
7.6 饲喂方法 |
8 后备猪饲养管理 |
8.1 后备猪选苗 |
8.2 饲养方式与营养 |
8.3 管理与免疫 |
(8)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哺乳母猪的生理特点 |
1.2 哺乳母猪对仔猪后代的影响 |
1.3 酸化剂简介 |
1.3.1 酸化剂的分类以及来源 |
1.3.2 酸化剂的作用 |
1.3.3 酸化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4 微生态制剂简介 |
1.4.1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分类 |
1.4.2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 |
1.4.3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饲粮 |
2.3 试验设计 |
2.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4.1 乳样采集 |
2.4.2 血样采集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生产性能指标 |
2.5.2 血清生化指标 |
2.5.3 乳成分指标 |
2.5.4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5.5 血清激素指标的测定 |
2.5.6 血清免疫指标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1 对母猪哺乳第1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2 对母猪哺乳第11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3 对母猪哺乳第21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乳成分的影响 |
3.4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1 对母猪哺乳第1天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2 对母猪哺乳第11天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3 对母猪哺乳第21天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5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3.5.1 对母猪哺乳第1天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3.5.2 对母猪哺乳第11天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3.5.3 对母猪哺乳第21天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3.6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中免疫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生化指标的的影响 |
4.3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乳成分的影响 |
4.4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5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4.6 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对哺乳母猪血清中免疫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作用机理 |
1.1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
1.2 调节生殖激素分泌 |
1.3 补充营养成分 |
2 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 |
(10)保证整窝仔猪全活全壮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新生仔猪的管理 |
1.1 断尾 |
1.1.1 选 |
1.1.2 消 |
1.13抓 |
1.1.4 断 |
1.1.5 检 |
1.1.6 记 |
1.2 称重、打耳号 |
1.3 剪犬齿 |
1.4 补铁 |
1.4.1 补铁时间的选择 |
1.4.2 补铁制剂的选择 |
1.4.3 补铁剂量的确定 |
1.4.4 补铁时间的选择 |
1.5 尽早吃足初乳 |
1.6 固定乳头 |
1.7 寄养或并窝 |
1.7.1 交叉寄养 |
1.7.2 奶妈猪寄养 |
2 哺乳仔猪的管理 |
2.1 保温防压 |
2.1.1 保温 |
2.2.2防压 |
2.2预防腹泻 |
2.3 去势 |
2.4 预防接种 |
四、给哺乳仔猪注射初乳可增重(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乳管理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J]. 汪振有,李防修. 北方牧业, 2022(02)
-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J]. 白汝信. 山东畜牧兽医, 2021(06)
- [3]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D]. 胡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4]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围产期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D]. 刘泽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复方布他磷与黄芪多糖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 刘培琦,霍峰,曾勇庆,肖建森,王军一,陈伟,刘洪岩,文永庆. 中国猪业, 2019(03)
- [6]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培琦.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猪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J]. 迂斌,黄建平,刘云鹏,邹明媚. 四川畜牧兽医, 2018(12)
- [8]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D]. 汪晶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9]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进展[J]. 刘瑞生. 养猪, 2017(06)
- [10]保证整窝仔猪全活全壮的饲养管理措施[J]. 郭长城. 江西饲料,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