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天[1](2021)在《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某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调度数据快速增长,存储体量急剧膨胀,现有数据库难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2.随着调度数据量的增长,数据查询速度越来越慢。3.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未实现日志可视化管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电网调度运行、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等实时数据与系统运行、操作记录等日志数据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形成采样快、体量大、类型多的调度大数据。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普遍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建立在低核心、小内存和大硬盘的硬件背景之上,在呈爆发式增长的调度大数据前存在读写速率低、扩展性差、并发能力不足和难以组织管理日志数据等瓶颈,无法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存储、便捷高效读取和日志可视的调度数据管理服务。针对上述电网调度数据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引擎为核心的电网调度数据可靠存储、快速查询和日志数据可视化方法,将Elasticsearch在数据快速检索与日志可视化管理的优点应用于电网调度数据管理中。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解决电网调度数据的存储问题,提出以基于云计算的Hadoop生态体系为架构,用非关系型数据库HBase代替现电网调度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调度数据的方法。测试表明,电网调度分布式数据库HBase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并发读写性能,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2.为解决电网调度数据查询缓慢的问题,提出在数据库HBase的一级索引基础上,通过Elasticsearch的倒排索引建立第二级索引的方法,设计并实现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代替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以某市电网调度监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并发查询响应的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Elasticsearch的二级索引结构的查询时间远小于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时间,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系统高速并发的数据查询需求。3.为解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未实现日志可视化管理的问题,提出运用以Elasticsearch为核心的ELK技术栈的方法,设计并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志可视化管理,有助于把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精益化管理。4.基于上述解决方案,开发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结合电网调度数据管理需求,软件采用微软.NET框架,基于RESTful API实现后端处理、基于WCF提供数据服务、基于B/S模式进行前端交互,设计并实现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在管理某市电网调度数据的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海量调度数据稳定可靠存储、高效并发读取和日志可视化管理的需求,有助于未来调度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精益化发展。
李翔[2](2021)在《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智能电网中,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监测、采集及远程控制等,并主要基于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等软件实现。同时,业务管理服务分散在不同软件中,管理效率较为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对变电站电力信息的管理业务进行集成维护。系统通过和SCADA系统进行跨平台交互,实现对变电站电力信息的远程监测及操作控制。在研究中采用.NET平台技术、UBD软件设计模式、SQL Server数据库等,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主要的研究如下:1.按照软件需求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研发目标进行拆分,分为功能需求、通信需求和性能需求等。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确定了系统的技术选型及研发思路。2.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技术选择,确立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按照总体设计、通信功能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的顺序,详细阐述和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方案设计过程、方法、原理和成果,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框架。3.基于系统的功能设计成果及开发技术选择,对系统的通信功能及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功能模块进行开发实现,详细介绍和分析具体的功能实现流程、关键代码,展示说明系统的功能运行界面。4.按照软件测试理论和方法论,介绍系统的测试方法及流程,并从通信功能、功能模块及性能表现等角度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得到系统达到了预期目标。系统的应用可以将SCADA系统等软件中的常用功能服务进行集成,并建立统一的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数据体系,解决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变电站管理人员提供一体化的工具支持,从而提高业务管理效率。
苗钰婧[3](2021)在《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条件。早期的电网调度工作依靠人工作业完成,现代电网调度工作已具有综合管控能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日益成为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设备借助于当前的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自动化等科技力量不断升级,同时电网调动自动化系统也因此而不断优化。对于电力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也发挥出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而可以看出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所设计的系统,在总结相关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分析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调度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开展和功能要求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功能实现其中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可以划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遥测数据、报警、遥测设备、报表和系统管理。本系统依据SCADA的数据对电网运行的自动调度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系统采用基于.NET开发平台的开发技术架构,使用SQLServer数据库来存储与数理数据。系统设计中按照基本功能需求,从总体架构和数据库两个大的方面考虑,系统架构采用B/S架构,软件设计使用MVC设计模式,最后依照设计结果进行编码实现,从功能细分、实现流程、代码类图和实效的效果几个方面介绍具体过程。系统基本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所设计的功能,能够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升级,提高电力信息服务系统质量和运行效率。
朱思越[4](2020)在《抚顺地区继电保护设备远方操作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居民用电量大幅增长。为应对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国网公司加快了抚顺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抚顺地区电网结构在日益复杂,所辖变电站的数量也快速增加,变电站需维护的装置数量随之增加。在电网运维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当电网运行方式发生较大改变时,抚顺地调部门会根据实时运行情况对保护定值进行数值调整或改变保护投退方式,而这些工作现在需要由变电运维人员到变电站现场进行就地操作,而就地操作保护难以适应因电网运行方式的实时变化又占据了变电运维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然而抚顺地区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无法实现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远方修改定值、切换定值区和投退远方功能软压板。因此应用一套不影响变电站现场保护装置运行的远方操作系统已成为抚顺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本文调研了现有抚顺地区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情况,提出了依托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基础上设计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的设计思路,调研了各变电站的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设备配置,分析研究了远方操作系统功能实现中的重难点技术,为实现目前抚顺电网系统远方操作的需要,分析了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在抚顺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适用的可行性,提出了远方操作系统的设计架构,系统的设计满足国网公司对远方操作的企业标准和各级专业管理部门的反措规定,对原有调度端与厂站端使用的通信规约进行功能扩展,以原有地调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设备为基础设计具备系统建模、定值召唤浏览和远方操作控制等功能的软件系统,对厂站端的远动机进行系统适应性改造设计,最终实现在调度端通过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对目标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可靠进行远方投退功能压板、远方修改保护定值和远方调整定值区的操作。通过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在抚顺地调和多个试点变电站的应用配置和实际运行,证明了本文的远方操作系统对于在现场运维和调控远方操作方面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杨德宇[5](2020)在《基于Java的图形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配网调度运行业务的内容较为复杂。针对目前缺乏专用的业务管理软件的情况,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图形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项目,通过系统的应用来提高公司的配网调度运行管理业务效率。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采用Java Web技术体系、矢量图技术、SSM软件设计模式、Oracle数据库工具等,对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和开发。在研究中,通过对目前的配网调度管理业务现状开展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系统的总体研发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用例图的方式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将系统的功能目标划分为图形管理、方式管理、交接班管理、日志管理、指令票管理、资料管理和权限管理等方面,并简要阐述了系统的性能开发标准。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利用软件设计工具和方法,对系统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功能体系设计、功能模块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划分,设计各模块的功能逻辑框架和Java类结构。最后,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开发实现,分析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实现思路和方法,研究部分关键功能实现流程及核心代码,展示了系统的运行效果。从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介绍了系统的测试方法、流程和内容,并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验证与评价。图形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目前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应用,能够为公司的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提供配套的信息化和图形化的管理工具,可以通过功能的集成及图形化的操作接口,提高业务的实施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意义。
王雄炜[6](2020)在《鄂尔多斯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蒙西电网负荷不断增大、供电需求逐渐提高的大环境下,结合鄂尔多斯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及2020年远景目标,鄂尔多斯电业局迫切需要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需要对整体过程进行把控,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投资方案,而以往的投资模式中,对自动化主站改造又不可避免的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针对鄂尔多斯电网“大机组”、“大容量”、“分布广”的特点,建设一套调配一体化系统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考虑到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已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在变电站厂站接入量、系统业务种类、传输要求等方面都难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本次升级改造工程以建设一套全新的集调控配一体化运行的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为目标,以期为鄂尔多斯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的发展概况及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现状,论述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升级的必要性;对此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系统功能和机房环境进行了研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方案,分别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主网自动化主站升级、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升级、地县一体化建设、运维变电站集控机的建设、及调度自动化机房改造方案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建设研究,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减少配套设备投资和改造系统的工程量,充分发挥新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和技术优越性,提高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的运行安全可靠水平。该论文有图23幅,表10个,参考文献60篇。
吴立军[7](2019)在《兴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调度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门,也是重要的指挥部门,承担着监视、控制所辖电网运行、指挥重要操作的故障处理等重要职责,实施调度自动化能有效帮助调度员完成工作任务。2009年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兴安电业局作为蒙东电力公司下属供电公司也正式划入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在划入国网公司之前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电网调度自动化进程缓慢。改革之后,兴安电网的电网基础建设则列入里程碑计划,同时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未来发展提出的许多前沿性理念,要求各级调度要协同发展,共同纳入总的发展规划,实现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形成坚强智能电网,因些调度自动化建设是必备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提出,兴安公司原有的SCADA系统根本不满足建设需要,所以在2013年提出兴安公司地调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四个县调分别布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议以满足调控一体化建设。本人自2011年入职以来,一直在电力调度部门工作,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本人都全程参与。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兴安地区由于电网规模较小,但覆盖范围又相对较广,因而在采用何种接入方式的选择做了大量的调研。通过理论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以广域分布式采集模式接入。参照国网电网公司已布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地区,同时根据当前的调度自动化技术水平,设计出适用于兴安地区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而后根据已设计的建设方案为基准,进行软硬件配置、系统搭建,最后到系统运行测试。以上论述均为本文主要撰写的内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为智能调度提供支持的技术手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等特性。既要服务兴安地区的实际需求,也要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大电网的规划建设。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兴安电网电力调度模式已完成了跨跃式的转变,对兴安电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万澄泽[8](2018)在《朝阳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了满足国民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适时地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坚强电网的战略目标,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供电可靠性。为了提升电网的经济性、可靠性及电网运行效率,我国未来的电力系统应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维系电力生产过程的基础,更是为电力系统提供电网运行数据的基础数据源。因此对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势必成为未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电网的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未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根据国网朝阳供电公司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规划,分析了此次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工作进行了详细考察与研究,该系统能够基于SCADA系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并提供基于电网拓扑结构图的方式为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图上调度操作功能接口。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通过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数据库操作技术等理论和技术进行整理分析,为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随后,对该系统的需求分析工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合朝阳地区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与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系统升级工程中在设计与建设方面所应注意的事项及设计方案、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等。并分别在系统机房的建设、能量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电网调控一体化平台功能的实现与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等几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及实现思路。其次对该系统的功能设计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核心功能模块设计以及后台数据库设计等方面。最后,对该系统的功能开发实现工作以及测试工作进行了分析介绍,利用序列图的方式对系统的核心功能的逻辑实现工作进行分析,并展示系统的运行使用效果。升级后的系统试运行结束后,本文对系统更换或新增的硬件、软件包的配置情况、系统功能模块的运行情况及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升级后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完全能够满足朝阳电网运行以及调度、生产的需求。在本文的最后对此次朝阳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工作进行了总结及后续工作的展望。
武静[9](2014)在《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变革对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标准、新技术、新需求不断涌现,新一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极强的适应性和开放性才能顺应电力系统应用发展的要求,新一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前瞻的设计和结构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为适应电网不断发展的需求,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于2012年11月开始升级改造,并于2013年10月验收完成进入试运行。为了检验其升级改造的效果和发现问题,有效控制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为进一步完善升级改造工程提供有效参考,需要对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对全面了解该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电网驾驭能力和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系统性、安全性、稳定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评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升级改造前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对升级改造工程的目标和方案以及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升级改造后的系统状况进行概述,提出对升级改造工程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建立适用于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评价的指标体系,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其再升级改造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陈铭[10](2013)在《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以实现电力系统生产应用为出发点,本文首次提出以云计算架构建设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完成由传统架构向云计算架构的过渡,实现了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提升,使用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应用灵活性的显着增强,完成了移动调度、应用级灾难恢复等功能从无到有的创新,为电网全面智能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论文设计了以云计算技术架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方法,以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分布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内存数据转移技术实现了调度系统各模块的实时在线迁移;以多节点网络心跳侦测技术实现了服务器集群的完整监测;以独立磁盘阵列的形式实现了故障节点的切除以及服务的自动恢复;以异地资源映射方式实现了系统的整体灾难备用。在此基础上,还以桌面虚拟化技术实现调度工作平台的统一以及安全可靠的移动调度、协同调度等高级应用。本文的实施工作,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入手,逐步完成单数据中心的改造,多数据中心的协作建立等工作,并通过搭建全真系统,对每个阶段的方案进行了测试论证;通过采集运行数据,考察系统实际性能;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较传统架构,新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服务中断概率有效减少;站内故障冗余容量由关键模块2节点提升至全部模块多节点保护;应用级灾难恢复功能由几乎不可能转变为数分钟内完成。同时,移动调度功能使多种智能终端在3G网络的环境下实现远程调度和协同调度;资源池化管理使维护工作量由多个物理服务器减少为一个虚拟资源池;软件与硬件的有效解耦使它们的维护工作得以独立进行,任何一部分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运行。从数据分析中还能看出随着系统可靠性与灵活性的不断升高,使用成本却在不断下降,这同时也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还对基于公有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展望。该架构虽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顾虑,但其拥有出色的使用成本,短至数秒资源获取速度以及以协议方式明确的资源可靠性管理方式,不失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对象。相信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新型调度自动化系统将获得更瞩目的性能。
二、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电网智能化发展趋势 |
1.2.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1.2.3 现调度所用关系型数据库不能满足电网调度大数据的需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调度数据存储 |
2.1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1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现状 |
2.1.2 未来云调度数据管理 |
2.1.3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对比分析 |
2.2 电网调度分布式数据库HBase |
2.2.1 分布式云计算及其核心技术 |
2.2.2 基于云计算的Hadoop架构及其核心组件 |
2.2.3 基于Hadoop架构的数据库HBase |
2.3 基于云计算的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搭建、运行与测试 |
2.3.1 Hadoop集群的搭建 |
2.3.2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调优 |
2.3.3 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搭建与运行 |
2.3.4 电网调度数据库HBase的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的应用 |
3.1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现状 |
3.2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需求 |
3.2.1 电网调度运行数据查询需求 |
3.2.2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查询需求 |
3.3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的应用 |
3.3.1 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索引擎 |
3.3.2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 |
3.3.3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设计 |
3.3.4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的二级索引结构实现 |
3.3.5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读写流程 |
3.4 电网调度监测数据查询测试 |
3.4.1 Elasticsearch搭建与实验环境 |
3.4.2 电网调度运行数据查询测试 |
3.4.3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查询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日志管理的应用 |
4.1 电网调度日志管理现状 |
4.2 基于Elasticsearch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志管理架构 |
4.3 电网调度日志管理实现 |
4.3.1 日志实时采集模块 |
4.3.2 日志过滤解析模块 |
4.3.3 日志存储与查询模块 |
4.3.4 日志可视化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需求分析 |
5.1.1 功能需求分析 |
5.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5.2 功能结构设计 |
5.2.1 结构设计 |
5.2.2 功能设计 |
5.3 开发实现 |
5.3.1 基于RESTful API的后端处理开发 |
5.3.2 基于WCF的数据服务开发 |
5.3.3 基于B/S模式的前端交互开发 |
5.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业务与目标分析 |
2.1.1 业务分析 |
2.1.2 研发目标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数据采集功能需求 |
2.2.2 远程控制功能需求 |
2.3 通信需求分析 |
2.4 性能需求分析 |
2.5 技术选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3.1 设计思路 |
3.2 总体设计 |
3.1.1 网络结构设计 |
3.1.2 功能模型设计 |
3.3 通信功能设计 |
3.3.1 功能方案设计 |
3.3.2 类结构设计 |
3.3.3 时序流程设计 |
3.4 功能模块设计 |
3.4.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4.2 远程控制模块设计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逻辑设计 |
3.5.2 物理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
4.1 实现环境 |
4.2 通信功能实现 |
4.3 功能模块实现 |
4.3.1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3.2 远程控制模块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通信测试 |
5.3 功能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架构介绍 |
2.2 系统使用技术 |
2.2.1 ASP.NET MVC框架 |
2.2.2 ADO.NET Entity Framework框架 |
2.2.3 IIS服务器 |
2.3 系统接口分析 |
2.4 功能需求分析 |
2.4.1 遥测数据管理 |
2.4.2 报警管理 |
2.4.3 遥测设备管理 |
2.4.4 报表管理 |
2.4.5 系统管理 |
2.5 性能需求 |
2.6 系统总体设计 |
2.6.1 系统技术架构 |
2.6.2 系统网络架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3.2.1 遥测数据管理 |
3.2.2 报警管理 |
3.2.3 遥测设备管理 |
3.2.4 报表管理 |
3.2.5 系统管理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3.2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功能实现 |
4.1 系统的整体框架 |
4.2 登录实现 |
4.3 遥测数据管理实现 |
4.4 报警管理实现 |
4.5 遥测设备管理实现 |
4.6 报表管理实现 |
4.7 系统管理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分析 |
5.1 测试计划与方法 |
5.1.1 测试计划 |
5.1.2 测试方法 |
5.2 功能测试与结果 |
5.2.1 登录测试 |
5.2.2 遥测数据管理功能测试 |
5.2.3 遥测设备管理功能测试 |
5.2.4 报表管理功能测试 |
5.2.5 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抚顺地区继电保护设备远方操作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的实现机制分析 |
2.1 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 |
2.1.1 保护定值修改机制 |
2.1.2 保护的复位机制 |
2.1.3 保护的定值区切换机制 |
2.2 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2.1 国网公司的远方操作使用规定 |
2.2.2 厂站端设备的适用性分析 |
2.2.3 厂站端监控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
2.2.4 软件功能应用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继电保护设备远方操作系统设计方案 |
3.1 继电保护设备远方操作系统架构 |
3.1.1 总体结构及各组成部分 |
3.1.2 网络安全威胁及防护设计 |
3.1.3 远方操作的“双确认”设计 |
3.2 通信规约的扩展与应用 |
3.2.1 104规约的扩展使用 |
3.2.2 远方切换定值区的规约使用 |
3.2.3 扩展104规约使用功能分析 |
3.3 调度端远方操作系统的功能开发 |
3.3.1 调度端远方操作系统的架构与功能 |
3.3.2 继电保护设备定值模型维护 |
3.3.3 投退功能软压板的功能设计 |
3.3.4 切换定值区的功能设计 |
3.3.5 远方修改定值的功能设计 |
3.4 远动机的功能开发 |
3.4.1 远动机的功能及架构 |
3.4.2 远动机技术及改造需求分析 |
3.4.3 远动机定值项调整技术 |
3.5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开发 |
3.5.1 保护装置的远方操作流程设计 |
3.5.2 保护装置的闭锁时间和运行时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继电保护远方操作系统的试点应用 |
4.1 变电站设备配置 |
4.1.1 变电站设备配置基本信息 |
4.1.2 远方操作系统厂站端验收项目 |
4.2 系统使用流程设计 |
4.2.1 定值流转阶段 |
4.2.2 远方操作阶段 |
4.2.3 报告阶段 |
4.3 系统的实际应用实例 |
4.3.1 远方投退功能软压板实例 |
4.3.2 远方修改定值实例 |
4.3.3 远方修改定值区实例 |
4.4 远方操作系统应用效益分析 |
4.5 远方操作系统重点技术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Java的图形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内容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研发背景 |
2.2 研发目标 |
2.3 功能需求 |
2.3.1 图形管理需求 |
2.3.2 方式管理需求 |
2.3.3 交接班管理需求 |
2.3.4 日志管理需求 |
2.3.5 指令票管理需求 |
2.3.6 资料管理需求 |
2.3.7 权限管理需求 |
2.4 性能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开发技术 |
3.1 Java Web技术 |
3.1.1 JSP技术 |
3.1.2 Java技术 |
3.2 矢量图技术 |
3.3 SSM模式 |
3.4 Oracle数据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网络拓扑设计 |
4.1.2 功能模式设计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2.1 图形管理功能设计 |
4.2.2 方式管理功能设计 |
4.2.3 交接班管理功能设计 |
4.2.4 日志管理功能设计 |
4.2.5 指令票管理功能设计 |
4.2.6 资料管理功能设计 |
4.2.7 权限管理功能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逻辑设计 |
4.3.2 物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实现开发环境 |
5.2 功能模块实现 |
5.2.1 图形管理功能实现 |
5.2.2 方式管理功能实现 |
5.2.3 交接班管理功能实现 |
5.2.4 日志管理功能实现 |
5.2.5 指令票管理功能实现 |
5.2.6 资料管理功能实现 |
5.2.7 权限管理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概述 |
6.1.1 测试环境 |
6.1.2 测试流程 |
6.1.3 测试内容 |
6.2 功能测试 |
6.2.1 功能测试用例 |
6.2.2 功能测试结果 |
6.3 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鄂尔多斯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鄂尔多斯地区电网概述及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必要性 |
2.1 鄂尔多斯地区电网概况 |
2.2 存在的问题 |
2.3 建设必要性 |
3 鄂尔多斯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要求及建设方案 |
3.1 系统总体方案 |
3.2 主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 |
3.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 |
4 鄂尔多斯地区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机房及集中监控建设方案 |
4.1 调度自动化机房改造方案 |
4.2 地县一体化监控建设方案 |
4.3 集控变电站工作站建设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分析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兴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兴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要求 |
2.1 兴安电网概述 |
2.1.1 兴安盟地区电网现状 |
2.1.2 兴安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现状 |
2.1.3 兴安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必要性 |
2.2 设计原则及依据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设计依据 |
2.3 总体要求 |
2.4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 |
3.1 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
3.1.1 主系统建设模式 |
3.1.2 一体化软件集成平台 |
3.1.3 分布式数据采集 |
3.1.4 分区解列运行 |
3.2 系统硬件配置 |
3.2.1 安全区I系统 |
3.2.2 安全区II系统 |
3.2.3 安全区III系统 |
3.3 软件配置 |
3.4 系统二次安全防护 |
3.5 系统性能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OPEN3000 兴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
4.1 硬件选择及安装 |
4.2 软件安装调试 |
4.2.1 OPEN3000 系统支撑平台简述 |
4.2.2 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选择 |
4.2.3 OPEN3000 系人机界面设计 |
4.2.4 厂站联调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OPEN3000 系统在兴安电网的实际应用 |
5.1 SCADA子系统的应用 |
5.1.1 其本应用 |
5.1.2 遥控调节 |
5.2 网络分析应用 |
5.3 AVC应用 |
5.3.1 AVC应用介绍及控制策略 |
5.3.2 兴安地区AVC应用成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朝阳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朝阳电网与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
2.1 朝阳电网概述 |
2.1.1 朝阳市电网建设现状 |
2.1.2 朝阳市电网发展规划 |
2.2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
2.2.1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 |
2.2.2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
2.2.3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规划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朝阳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
3.1 朝阳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
3.2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目标 |
3.2.1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2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目标 |
3.3 朝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 |
3.3.1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
3.3.2 基础平台与应用关系结构设计 |
3.3.3 安全区拓扑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4.1 调度自动化系统机房改造 |
4.2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4.2.1 系统硬件配置 |
4.2.2 功能软件配置 |
4.2.3 容量配置 |
4.3 一体化平台功能的实现 |
4.4 配网自动化功能的实现 |
4.5 系统通信功能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朝阳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分析 |
5.1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 |
5.1.1 系统硬件设备性能分析 |
5.1.2 硬件设备性能总结 |
5.1.3 系统软件包性能分析 |
5.1.4 软件性能总结 |
5.1.5 系统运行情况总结 |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情况分析 |
5.2.1 基础数据采集性能分析 |
5.2.2 基础平台构建性能分析 |
5.2.3 地县调控一体化性能分析 |
5.2.4 电网稳态运行监控性能分析 |
5.2.5 网络分析性能分析 |
5.2.6 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性能分析 |
5.2.7 调度员模拟仿真性能分析 |
5.2.8 分析结果 |
5.3 系统建设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评价相关理论 |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
2.1.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
2.1.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
2.1.3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
2.1.4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
2.2 评价及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升级改造 |
3.1 呼和浩特地区电网 |
3.2 升级改造前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
3.2.1 升级改造前系统概况 |
3.2.2 升级改造前系统存在问题 |
3.2.3 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
3.3 升级改造工程的目标 |
3.3.1 总体目标 |
3.3.2 具体要求 |
3.4 升级改造工程的方案 |
3.4.1 总体方案 |
3.4.2 具体设计方案 |
3.5 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 |
3.6 升级改造后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
3.6.1 层次结构 |
3.6.2 应用结构 |
3.7 升级改造评价的必要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评价设计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4 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评价实施 |
5.1 获取指标数据 |
5.1.1 问卷调查 |
5.1.2 调研数据处理及结果 |
5.2 模糊综合评价 |
5.2.1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
5.2.2 目标模糊综合评价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6.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
1.2.1. 电力调度技术发展历程 |
1.2.2. 我国的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
1.3.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
1.3.1. 云计算的三要素 |
1.3.2. 云计算的应用状况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开发条件 |
2.1. 现有条件及技术规范 |
2.1.1.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典型结构 |
2.1.2.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
2.1.3. 通信方式的发展情况 |
2.2. 云计算技术 |
2.2.1. 硬件虚拟化 |
2.2.2. 应用虚拟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思路 |
3.1.1. 关于系统结构的思考——能简化吗? |
3.1.2. 关于可靠性保障机制的思考——能提升吗? |
3.1.3. 关于灾难应对的思考——能在异地实现恢复吗? |
3.1.4. 关于调度操作方式的思考——能更灵活吗? |
3.2. 系统结构 |
3.2.1. 系统硬件结构 |
3.2.2. 软件体系结构 |
3.3. 详细设计 |
3.3.1. 资源池的架构 |
3.3.2. 全集群心跳侦测机制 |
3.3.3. 备用心跳侦测机制 |
3.3.4. 运行资源跨服务器在线迁移 |
3.3.5. 调度自动化系统各模块封装 |
3.3.6. 数据跨地域同步 |
3.3.7. 运行资源跨地域映射 |
3.3.8. 调度操作台网络化部署 |
3.3.9. 接入安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4.1. 系统实现主要环节 |
4.1.1. 部署环境规划 |
4.1.2. 主站系统部署 |
4.1.3. 网络连接部署 |
4.1.4. 数据同步的实现 |
4.1.5. 调度自动化的部署 |
4.1.6. 终端系统部署 |
4.2. 系统运行测试 |
4.2.1. 系统运行概况 |
4.2.2. 故障切除性能测试 |
4.2.3. 灾难恢复测试 |
4.2.4. 系统资源消耗测试 |
4.2.5. 调度功能测试 |
4.3. 系统性能提升分析 |
4.3.1. 可靠性提升 |
4.3.2. 灵活性提升 |
4.3.3. 安全性提升 |
4.3.4. 经济性提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Elasticsearch在电网调度数据管理的应用研究[D]. 徐泽天. 广西大学, 2021(12)
- [2]变电站电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翔.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苗钰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抚顺地区继电保护设备远方操作系统设计与应用[D]. 朱思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5]基于Java的图形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德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鄂尔多斯地区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研究[D]. 王雄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兴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立军.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8]朝阳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万澄泽.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9]呼和浩特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评价研究[D]. 武静.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10]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陈铭. 广西大学, 2013(03)
标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操作系统开发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变电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