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王媛媛[2](2021)在《对外汉语视域下指人成分“-者”和“-人”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指人成分“-者”和“-人”具有很强的构造能力,两者在构造词语方面既有差别又有相似之处,而且学界目前对二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细致深入的研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者”和“-人”的偏误比重也较高。本文对“-者”和“-人”进行细致的本体研究,通过共时语料比较二者用法及意义,明确其异同,探求其构造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面向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细致地搜集“-者”和“-人”在使用方面的偏误,分析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从而帮助留学生减少偏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步骤和方法以及本文语料来源。第一章主要是本体研究,从四个方面比较“-者”和“-人”用法和意义,明确其异同,探求其构造词语规律,包括四节。第一节考察“-者”和“-人”的性质及来源;第二节考察“X+者”和“X+人”中“X”的音节特征;第三节考察“X+者”和“X+人”中“X”的语法语义特征;第四节考察“-者”和“-人”的语用特征。第二章主要是偏误研究,借助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面向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细致地搜集“-者”和“-人”在使用方面的偏误,分析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共有四节。第一节介绍语料来源之一语料库中的语料情况;第二节介绍语料来源之二调查问卷的相关情况;第三节是将偏误语料总结为四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第四节是从五方面分析偏误出现的原因。第三章是教学研究,在第二章偏误分析的基础上从教材、教师及学习者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希望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刘曼迪[3](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2017-2019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题作为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起始环节和关键一步,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论文以及获得学位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2019级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从选题类型、选题趋势两个角度,分析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多方面方角度的分析,进而针对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和问卷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因此,本文主要是从论文选题类型及趋势角度和问卷调查结果角度对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真实有效的建议。具体来说,从论文选题类型及趋势角度,建议均衡各类论文选题类型、减少选题内容的重复性、加强选题的创新性;从问卷调查结果角度,则主要是从主体出发,针对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分别提出建议。其中学生个人首先应端正写作态度。其次,要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主要是努力提高学位论文写作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提高外语水平、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第三,学生还要加强与导师沟通;从导师角度来说,导师要立足学术前沿,带动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在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还要加强对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过程的指导。从培养单位角度出发,笔者建议培养单位合理安排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和拓宽实习平台。
王宇[4](2021)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研究 ——以《博雅汉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分析其出现原因。本文主要选取《博雅汉语(第Ⅱ版)》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初级、准中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其中一共8本教材,包含了151篇课文,针对其中存在的古汉语遗留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其在教材中的主要类型和呈现方式。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归纳法和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统计分析教材中古汉语遗留现象的使用情况前提下,能够对教材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提出建议。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必定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一定的方法的。我们将古汉语遗留现象分成了三大类,一是古汉语遗留词汇,主要包括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和介词;二是固定结构“所字结构”和“以A为B”;三是语法现象主要包括比较句和倒装句。在第二章中分析了这三类古汉语遗留现象在教材《博雅汉语》中的主要分布情况及其用例。为了能够使研究更有价值、更有针对性,本文第三章基于动态作文语料库统计古汉语遗留现象出现的偏误情况,分析偏误成因,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留学生理解古汉语遗留的词汇语法知识,减少偏误的出现。第四章针对古汉语遗留现象对对外汉语教材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提出建议,对于教材从五个方面进行详解说明,并能统计古汉语遗留现象在《大纲》中的分布情况,提出补充以及修改建议,希望能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详细的标准及教学建议。
韩文羽[5](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余修福[6](2020)在《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成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语是汉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文化领域中的一块瑰宝,学习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汉语运用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文化的认知,因而,一直以来都被语文教育研究者们认为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学习资源。2018年初,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面对“新课标”为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的目标,成语教学又能够发挥哪些作用及怎样让成语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学术界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成语的研究,探讨了成语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探讨后发现,成语教学对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各方面内容均有一定作用,进而得出结论:成语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资源,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应该得到认真地落实。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当前高中成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后发现,当前高中成语教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认识欠深,对成语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二)理解欠周,对成语教学内容把握不全面;(三)探索欠缺,缺乏有效巧妙的成语教学方法。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成语教学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由于在现状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当前高中成语教学存在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全面以及缺乏有效巧妙方法的问题,紧接着就探讨了高中成语教学的内容和优化策略,基于成语各方面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成语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所具有的价值,就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准读音,写对字形,全面理解成语的含义,准确辨析成语结构,深入探析成语来源。基于当前的技术条件和成语自身特点,笔者为优化成语教学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成语教学途径,另一方面是基于语文教学实际,进一步丰富成语教学方式,关于具体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笔者基于自己的认知,尝试提出了十种方式。
张桂梅[7](2020)在《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文中指出反义关系是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聚合关系,对言形式是汉语中由来已久的一种语言型态。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二者结合的一种集中体现。文章以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其类型、特点及造词地位,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调查结果选取16对高频的“单音节反义语素”作为造词语素,抽样调查其在《近代汉语大词典》(2008)、《近代汉语词典》(2015)、《古代汉语词典》(2015)、《辞源》(2015)等辞书中的构词情况,并以专书、专题、断代的反义词及复音词研究成果作为参照,考察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探求其成因、发展规律和特点。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调查显示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在名词中约占10.24%。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反义名词(即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占该词典所收双音节反义名词的57.89%。这说明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汉语名词和名词反义词中的重要类型。历时考察表明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累积而来的。这类词早在甲骨文中就已萌芽,在上古汉语中产生发展,在中古汉语中壮大成熟,在近代汉语时期曾一度放慢发展速度,到了现代又再次兴起。在此过程中,这类词的内部成员在词形和词义上均有消亡、传承和更新,在造词语素“单音节反义语素”的使用等方面体现出不平衡。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包括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和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两类,以前者为多。它们形式上以“单音节反义语素+同形语素”这种区别性特征在前的形式为主、结构上以定中式偏正结构为主的特点统一于突出特性、区别事物这一词义表达需要。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来源于反义同步造词和反义类比造词,彼此间语义对应性较强,多保持一对一的语义对应关系,词义发展基本遵循“同步引申”的原则,该类词是双音节名词反义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每个双音节名词都有相应的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词,我们在充分分析了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名词类型后,指出反义词构成方式的多样性、语素组合及表义的灵活性、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等多种因素是其成因。与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形成相关的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是在先秦汉语复音化萌芽的大背景下,适应汉语名词反义词表达的需要,将形式、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创造出来的一种兼顾了理据性和能产性的造词法。这种造词法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有其深层的认知基础的,我们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类推理论等对汉语中这种特别的造词法进行了分析,认为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本质上是以矛盾认知为原型,通过概念隐喻进行的一种造词类推。这种造词类推具有类型学意义,不仅汉语中从古至今可以运用此法造出大量的反义词,现代英语中也存在此种造词法。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是汉语名词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它们往往来源于反义自行造词。由于造词时彼此不相互参照,因此除了词形相同外、词性多不相同,名词性词义也一定不相对应。我们在分析了其词义不对应的具体情况后,指出其形成与语法结构理解的自由度、构词语素理解的自由度以及构词语素发生的非对称性历史演变等因素相关。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和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是表层形式相同而内在本质不同的两类词。对这两类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汉语、编纂辞书、运用修辞、完成交际,还有益于我们深入认识汉语的造词法和词汇的发展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造词法,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还将在汉语中继续发挥作用。
张欢[8](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琴[9](2020)在《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打破了形式语言学侧重形式和句法研究的限制,将视野投向超句的篇章和话语结构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换言或称重述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标记这种现象的连接成分称为“换言连接成分”或“换言标记”。关于换言标记,就目前研究来看,无论国内外,从语言形式层面上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讨词项式的,就是由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充当的,而对由图式构式来充当的的换言标记关注不够;从换言前后项语义关系层面上来看,国外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探讨换言标记前后项之间的因果推理关系,国内汉语学者主要关注换言前后在语义复杂性方面体现的差别,研究侧重前后项之间客观性语义的描写,而对换言后项语义的主观性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换言标记的来源层面上看,目前尚无人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是如何产生的。因而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功能语言学的立场,运用构式语法、篇章语法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厘清有关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汉语典型换言标记“换句话说”的语义和功能进行描写,重点选取“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往X里说”“说得X一点”等,从形式与功能以及来源等方面对这三大类共六个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进行全面描写,力求对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得出新的认知。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该选题可能的创新点,说明了拟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构式研究以及篇章和话语研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换言标记的界定、分类、范围、功能等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的相关问题。本章主要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事实,厘清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换言关系的界定、换言关系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属性等问题,讨论了换言标记的范围、形式、功能等问题,对汉语的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系统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此章的内容主要是为后面几章的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和概念支撑。第三章讨论了汉语中最典型的换言标记“换句话说”。在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换句话说”所关联的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其次分析了“换句话说”及其所标记的换言结构的相关语用问题,最后考察了“换句话说”的来源与演变。本章内容主要是为后面换言标记构式的描写提供范例。第四章讨论了“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引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五章讨论了“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视角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六章讨论了“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往X里说”“说得X一点”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七章为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首先,考察了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与某一换言标记构式相关的表达方式,讨论了这些表达方式与换言标记的关系。其次,分别讨论了三大类六个换言标记构式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演变动因和机制。第八章为汉语换言现象相关特点的归结。首先,依据换言结构成分的多少将其分为简单的换言结构和复杂的换言结构。其次,分析了换言关系的语义层次问题。再次,分析了换言标记的分类问题。最后分析了词项式与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的共同点,并着重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最后为结语。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框架作出说明。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说明。
张琪[10](2020)在《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文言障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高中生在现代文的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文言障碍现象。学生对现代文作品中的文言现象的理解不到位就会形成文言障碍,文言障碍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系统和现代文的语言系统既一脉相承,又相互独立,它们的差异是我们学习需要注意的方向,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语言的关键。所以,本文计划从现代文阅读作品中析出文言障碍现象,找到它们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在阅读时提供一些方法,给教师教学提供一些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原因、方法、思路和研究的重难点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文中的“文言”和“文言障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来阐述消除现代文阅读中文言障碍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文言障碍的现状来阐述消除文言障碍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现代文中的语言系统与文言文中的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说明消除文言障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根据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现代文作品中找到的文言系统语料,归纳这些语料在文章中可能造成读者阅读障碍的类型,分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文言障碍的原因。第四部分,分析学生遇到文言障碍的困惑和文言障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并给学生提供在阅读过程中消除文言障碍的办法,为教师提出在教学时处理现代文作品中文言障碍的建议。现代文中存在着文言障碍,文言障碍的存在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要消除现代文作品中的文言障碍,准确理解现代文,就需要从微观层面着手,解决文言字、词含义,再结合宏观层面,思考文言障碍与语言的关系。
二、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对外汉语视域下指人成分“-者”和“-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本体研究 |
二、应用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步骤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者”和“-人”本体研究 |
第一节 “-者”和“-人”的性质和来源 |
一、 “-者”和“-人”的性质 |
二、 “-者”和“-人”的来源 |
第二节 “X+者”和“X+人”中“X”的音节特征 |
一、 “X+者”中“X”的音节特征 |
二、 “X+人”中“X”的音节特征 |
三、音节特征对比研究 |
第三节 “X+者”和“X+人”中“X”的语法语义特征 |
一、 “X+者”中“X”的语法语义特征 |
二、 “X+人”中“X”的语法语义特征 |
三、语法语义特征对比 |
第四节 “-者”和“-人”的语用特征 |
一、感情色彩 |
二、语体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者”和“-人”的偏误情况 |
第一节 HSK语料库中的语料情况 |
一、语料来源 |
二、 “-者”和“-人”使用情况整体统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中的语料情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者”和“-人”的偏误类型 |
一、语料库中的指人成分“-者”和“-人”的偏误统计 |
二、问卷中的指人成分“-者”和“-人”偏误统计 |
三、语料库与问卷的统计数据对比 |
四、具体偏误分析 |
第四节 偏误原因 |
一、指人成分自身复杂,易混淆,本体研究不充分 |
二、母语负迁移 |
三、目的语负迁移 |
四、教材内容编排 |
五、教师的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者”和“-人”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教材的建议 |
一、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
二、教材习题设置 |
第二节 对教师的建议 |
一、提升自身知识水平 |
二、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掌握正确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对学习者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2017-2019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类型及选题趋势分析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类型分析 |
一、论文选题类型总体分析 |
二、论文选题类型具体分析 |
第二节 论文选题趋势分析 |
一、教学研究类 |
二、调查研究类 |
三、教材研究类 |
四、教学设计类 |
五、对比分析类 |
六、偏误分析类 |
七、其他类别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整体情况介绍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问卷设计 |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论文选题情况调查 |
二、论文选题影响因素调查 |
三、学生的需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建议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类型及趋势角度 |
一、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 |
二、针对选题存在问题的建议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角度 |
一、关于学生个人的建议 |
二、对导师的建议 |
三、对培养单位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研究 ——以《博雅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博雅汉语》教材的研究 |
1.4.2 前人对古汉语遗留现象的研究 |
1.4.3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突破的方面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博雅汉语》中古汉语遗留现象的界定与类型分析 |
2.1 古汉语遗留现象的界定 |
2.2 类型分析 |
2.3 古汉语词汇遗留现象在教材中的体现 |
2.3.1 代词统计 |
2.3.2 副词统计 |
2.3.3 连词统计 |
2.3.4 助词统计 |
2.3.5 介词统计 |
2.4 古汉语固定结构遗留现象在教材中的体现 |
2.4.1 所字结构 |
2.4.2 以A为B |
2.5 古汉语语法遗留现象在教材中的体现 |
2.5.1 比较句 |
2.5.2 倒装句 |
2.6 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使用情况与《博雅汉语》知识点对比 |
3.1 古汉语词汇遗留现象对比分析 |
3.1.1 代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2 连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3 助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4 介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1.5 副词使用的对比分析 |
3.2 古汉语固定结构遗留现象对比分析 |
3.2.1 “所字结构”使用的对比分析 |
3.2.2 “以A为B”使用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教材和《大纲》的建议 |
4.1 关于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
4.1.1 教材的科学性 |
4.1.2 教材的适应性 |
4.1.3 教材的时代性 |
4.1.4 教材的文化性 |
4.1.5 教材课后注释及练习 |
4.2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建议 |
4.2.1 古汉语遗留现象在《大纲》中的分布情况 |
4.2.2 对于大纲编写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成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成语教学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 |
第一节 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意义 |
第二节 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意义 |
第三节 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意义 |
第四节 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意义 |
第二章 当前高中成语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前高中成语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教师开展成语教学的有关情况 |
二、高中学生学习成语的有关情况 |
第二节 当前高中成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认识欠深,对成语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
二、理解欠周,对成语教学的内容把握不全面 |
三、探索欠广,缺乏有效巧妙的成语教学方法 |
第三章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成语教学的内容 |
第一节 读准读音 |
一、形声字读音 |
二、形近字读音 |
三、多音字读音 |
四、生僻字读音 |
五、通假字读音 |
第二节 写对字形 |
一、区别同音字 |
二、区别形近字 |
第三节 全面理解意义 |
一、本义 |
二、引申义 |
三、适用对象 |
四、感情色彩 |
五、语义轻重程度 |
六、语法功能 |
第四节 准确辨析结构 |
第五节 深入探析来源 |
第四章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成语教学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拓宽网络教学途径 |
一、开设成语教学网络课程 |
二、利用搜索引擎理解成语 |
三、创设专用的微信公众号 |
第二节 丰富教学方式 |
一、链接本源,激发动机 |
二、旁敲侧引,营造氛围 |
三、联系语境,深入理解 |
四、着眼语素,重点突破 |
五、对比辨析,知此知彼 |
六、结合文言,融会贯通 |
七、创设活动,寓教于乐 |
八、分类梳理,集散为整 |
九、重视误区,规避错误 |
十、实践运用,活学活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同素词范畴的研究 |
1.2.2 单音节反义语素造词范畴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及界定标准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理论背景 |
1.6.1 类推理论 |
1.6.2 概念隐喻理论 |
1.6.3 原型理论 |
1.7 语料的选择及来源 |
1.7.1 语料的选择标准 |
1.7.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2.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
2.1.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
2.1.2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语义对应性 |
2.1.3 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双音节名词的类型及其成因 |
2.1.4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
2.1.5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作用 |
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
2.2.1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界定 |
2.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
2.2.3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词义不对应的体现 |
2.2.4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成因 |
2.2.5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
2.3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特点 |
第三章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历时考察 |
3.1 近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3.2 古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第四章 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成及演变 |
4.1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来源 |
4.2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演变 |
第五章 认知视角下的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5.1 认知和词义的形成 |
5.2 认知和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产生 |
5.2.1 矛盾认知和单音节反义词 |
5.2.2 认知与单音节反义词的意义范畴 |
5.2.3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语法基础 |
5.2.4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生成和类推 |
第六章 研究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意义 |
6.1 研究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
6.2 研究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
0.2.1 条件句 |
0.2.2 条件标记 |
0.2.3 语义范畴 |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
0.4 语料的选择 |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
1.1 逻辑关系分析 |
1.2 句法分析 |
1.2.1 句法组成 |
1.2.2 句法位置关系 |
1.2.3 句法表现 |
1.3 语义分析 |
1.3.1 偏句语义分析 |
1.3.2 主句语义分析 |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
1.4 语用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2.2.1 多省略形式 |
2.2.2 有标记的否定 |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
2.2.4 多受事主语句 |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
2.3.2 接谓词性成分 |
2.3.3 接体词性成分 |
2.3.4 单独成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3.2.1 高指称性 |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
3.2.4 表示可能假设 |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插图清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1 关于话语标记研究 |
1.1.1 国外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
1.1.2 国内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
1.2 关于构式研究 |
1.2.1 构式的界定 |
1.2.2 构式的分类 |
1.2.3 关于功能性构式 |
1.3 关于篇章和话语研究 |
1.3.1 关于篇章研究 |
1.3.2 关于话语研究 |
1.3.3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 |
1.4 关于换言问题的研究 |
1.4.1 国外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3 换言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 |
2.1 关于换言关系 |
2.1.1 换言关系的界定 |
2.1.2 换言关系的语义分析 |
2.1.3 换言关系的语义属性 |
2.1.4 关于“语义相似性” |
2.2 关于换言标记 |
2.2.1 换言标记的范围 |
2.2.2 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 |
2.2.3 换言标记的功能 |
2.2.4 换言标记的共性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换言标记分析——以“换句话说”为例 |
3.1 “换句话说”的相关变体 |
3.2 “换句话说”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3.2.1 释义关系 |
3.2.2 非释义关系 |
3.3 语用分析 |
3.3.1 着眼于语言语境的换言 |
3.3.2 着眼于交际语境的换言 |
3.4 “换句话说”与“换言之”的产生和发展 |
3.4.1 “换句话说”的产生与发展 |
3.4.2 “换言之”的产生与发展 |
3.4.3 关于“换句话说”“换言之”来源的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 |
4.1 “引述”及相关问题 |
4.1.1 “引述”及其类型 |
4.1.2 与“引述”相关的理论 |
4.1.3 “引述”与“互文” |
4.1.4 “引述”与“换言” |
4.2 “用X的话说” |
4.2.1 “用X的话说”的不同用法 |
4.2.2 “用X的话说”的引述类型 |
4.2.3 “用X的话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4.3 “按X的说法” |
4.3.1 “按X的说法”的不同用法 |
4.3.2 “按X的说法”的引述类型 |
4.3.3 “按X的说法”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4.4 语用分析 |
4.4.1 人物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4.2 时地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4.3 属性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4.4 其他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 |
5.1 “视角”及其相关问题 |
5.1.1 视角 |
5.1.2 视角类型与视角化的手段 |
5.1.3 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观 |
5.2 “从X的角度说” |
5.2.1 “从X的角度说”的不同用法 |
5.2.2 视角类型 |
5.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5.3 “从X的方面说” |
5.3.1 “从X的方面说”的不同用法 |
5.3.2 视角类型 |
5.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5.4 语用分析 |
5.4.1 视角的延伸 |
5.4.2 视角的转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 |
6.1 “评价”及相关问题 |
6.2 “往X里说” |
6.2.1 “往X里说”的不同用法 |
6.2.2 构件解析 |
6.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6.3 “说得X一点” |
6.3.1 “说得X一点”的不同用法 |
6.3.2 构件X的解析与构式变体 |
6.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6.4 语用分析 |
6.4.1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功能 |
6.4.2 换言前后项的语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换言标记构式的来源和演变 |
7.1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
7.1.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
7.1.2 “用X的话说”的来源和演变 |
7.1.3 “按X的说法”的来源和演变 |
7.2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
7.2.1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
7.2.2 “从X的角度说”的来源和演变 |
7.2.3 “从X的方面说”的来源和演变 |
7.3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
7.3.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
7.3.2 “往X里说”的来源和演变 |
7.3.3 “说得X一点”的来源和演变 |
7.4 换言标记构式演变的动因 |
7.4.1 语义虚化 |
7.4.2 语境的作用 |
7.4.3 语言接触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汉语换言结构的特点 |
8.1 结构成分 |
8.1.1 简单的换言结构 |
8.1.2 复杂的换言结构 |
8.2 结构关系 |
8.2.1 第一层次的语义关系 |
8.2.2 下位层次的语义关系 |
8.3 结构标记 |
8.3.1 换言标记的分类 |
8.3.2 两类换言标记的共同点 |
8.3.3 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文言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
(一)选题原因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二)文言学习的研究综述 |
(三)白话与文言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 |
(三)研究的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消除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文言障碍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消除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文言障碍的可行性 |
一、文言文的学习为其奠定了基础 |
二、现代文语言系统与文言文语言系统的联系 |
三、教师有效的引导 |
第二节 消除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文言障碍的必要性 |
一、考试题目涉及 |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三、现代文中文言障碍被忽视 |
四、有助于促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迁移 |
第二章 高中现代文阅读中存在文言障碍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文选文情况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现代文选文情况 |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现代文选文情况 |
第二节 高中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的文言障碍的类型 |
一、文字障碍 |
二、词汇障碍 |
三、语法障碍 |
第三节 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产生文言障碍的原因 |
一、语言表达的时代差异 |
二、欠缺历史文化素养 |
三、不明文白差异 |
第三章 高中现代文阅读存在文言障碍的影响及消除策略 |
第一节 文言障碍现象的存在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
一、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存在文言障碍对学生的影响 |
二、现代文存在文言障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三、解决现代文阅读中的文言障碍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生学习现代文作品时消除文言障碍的策略 |
一、发现文言现象 |
二、掌握学习方法 |
三、打好文言学习基础 |
四、利用有效资源 |
第三节 教师教学现代文阅读消除文言障碍的策略 |
一、树立“文言意识” |
二、激发学生对文言的兴趣 |
三、组织建立语料库 |
四、指导学生规范写作 |
五、寻找文言在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的平衡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四)标准类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对外汉语视域下指人成分“-者”和“-人”对比研究[D]. 王媛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2017-2019级学生为例[D]. 刘曼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研究 ——以《博雅汉语》为例[D]. 王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6]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成语教学研究[D]. 余修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D]. 张桂梅.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9]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D]. 李晓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文言障碍研究[D]. 张琪.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