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小川谈证券市场热点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青,王泊文[1](2021)在《关于碳期货交易相关法律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期货作为典型的跨期投资商品,具有管控交易风险、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优势,能够以公开、连续、前瞻性的价格引导碳排放主体,经由任意性规范交易合约,利用未来碳排放配额交易收入,通过金融市场转变为当前的碳减排技术投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而金融监管服务将碳金融商品、投资服务作为规制对象,强制性规范作为其调整各方利益的工具之一,在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亦能为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提供法律保障。因此,在我国尚无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的情形下,可遵循政策先行,立法逐步完善的思路,借由任意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的有机整合,构建兼具系统性、融合性、专业性的碳金融法律体系和裁判规则,以发挥碳期货商品的定价作用,推动尽快建立碳价格体系,有利于解决绿色溢价,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闫博[2](2021)在《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改革的顺序上,是先一般商品价格、后生产要素价格;在改革的路径上,是先双轨、后并轨。与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类似,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纵贯中国金融改革历程持续时间最久、覆盖范围最广、因此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项改革,凸显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行政管制后,正式进入了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攻坚阶段。为此,如何构建这一机制,不仅关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成败,而且也决定了整个金融改革的成败。由此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当局、金融市场主体以及学术界,都高度关注这一重大问题。由于这场改革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放松金融管制”、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金融深化”(亦即“金融自由化”)的继续。为此,从全球的视角,即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后发展国家的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实践和经验展开考察,研究中国如何通过渐进的方式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第2章通过对货币政策有关概念的界定厘清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基本框架。一方面,从货币决策理论与货币操作实践始终存在所谓的“两分法”这一实际出发,在厘清并界定货币政策框架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后发现,如何选取以及选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非最主要的问题。因为这主要与一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金融市场健全发育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当局决策的习惯偏好有关;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直被视为一国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逻辑起点。为此,属性的选择才是区分数量型调控或价格型调控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无论是过去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还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大量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都是以短端(主要是隔夜)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各国中央银行坚持践行的操作准则。在此基础上,本章逐步勾勒出中央银行依靠调节短端(隔夜)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依靠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充分发挥流动性效应和预期效应,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趋于货币政策当局的合意区间,从而推动基准收益率曲线发生相应变化,以此影响各类金融产品定价和市场主体行为,进而改变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逻辑主线和基本框架。本文将遵循这一逻辑主线,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进行研究。第3章以美国、欧元区以及印度、土耳其为例,论述了发达国家与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以及调控实践。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都实施了以取消利率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利率自由化。利率管制的取消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当看到,利率市场化仅仅是市场化利率形成以及调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此以外,还要求货币政策框架也相应转型。其次,在实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过程中,这些国家都最终选择了以短端(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价格型调控模式。然而不同的是,美联储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作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希望市场主体通过阅读央行设定目标利率水平与实际利率偏离所表达的货币政策立场形成相应预期,由此做出更加高效合理的决策;而欧元区、印度和土耳其央行则选择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开展的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希望利用更加容易控制的业务利率保留一定操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应该说,不同模式的选择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主要取决于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市场交易习惯。最后,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构建上,这些国家又都相继建立健全了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但是其结果则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货币市场利率调控效果比印度和土耳其好;土耳其为应对资本外流,引入了新的具有实验特征的货币政策框架,以此尝试挑战“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虽然从表面上看相似之处较多,但效果差异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客观规律,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记取。第4章在梳理发达经济体和后发展经济体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建立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经验:第一,在货币政策决策层面,应当给予中央银行更大、更多、更加独立自主的政策制定权,并且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实施过程中,不受或较少受到外界干扰。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更加科学高效透明的决策机制,并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频率,对外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前瞻和愿景,以此有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预期,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调控效果。第二,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货币政策框架从以数量为主向以价格为主转型势在必行,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是要逐步推动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向短端(隔夜)利率转换。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并始终注重其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协调配合。由于这种政策组合有助于降低公开市场操作的使用频率及操作成本,能够消除因市场摩擦对短端利率调控带来的诸多影响,因此已经成为发挥流动性效应与预期效应相一致的最佳选择。第三,在货币政策传导层面,遵循国际短端市场基准利率的改革趋势,遴选覆盖范围更加宽广、隔夜期限、有质押担保的回购利率作为短端市场基准利率。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持续树立并巩固提高该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以及不断扩大其在各类金融产品定价方面的应用。与此同时,多策并举,建立一个期限结构相对完整、市场流动性较强、产品内容丰富、交易主体广泛多元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基准收益率曲线。第四,在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上,“走廊”的上限应当设计为匿名申请制,且有较为宽泛的抵押资产清单。“走廊”的下限可以根据一国准备金缴存实际,选择清算账户余额利率或超额准备金利率(在极端情况下也可选择隔夜逆回购利率)。政策利率应该与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模式相关,但是在利率期限、决策方式(频率)等方面,应该与利率走廊上、下限保持一致。政策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调控作用是其遴选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利率走廊形态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本质上应该是能够适应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当局调节短端利率波动的初衷。但是在设立初期,应本着简单规范便于操作的原则,从而使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成熟稳定的利率走廊调控预期。第5章在厘定基准利率含义、分类以及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偏好的基础上,以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分析为例,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央行基准利率的不同选择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如果选择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基准利率,根据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国际实践以及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选择隔夜期限利率较为科学合理。此时央行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重合于R001(或DR001)目标水平,类似于美联储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R操作对象除了存款类金融机构,还包含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抵押品相对宽泛,市场代表性更强;而DR则仅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抵押品范围较窄但质量要求较高,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因抵质押品质量优劣以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多寡对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无风险性以及基准性更强。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强调DR在我国市场基准利率遴选培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有逐渐转换到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倾向。由此R与DR一度分化明显。为此,从货币当局的政策引导和偏好习惯上看,DR001目标成为央行基准利率(操作目标)的可能性更大;从市场代表性(或引导更大范围内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看,R001更为合适。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央行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当前比较合适的是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这种选择也更加符合我国央行更加倾向于开展7天期限市场操作的偏好。但选择7天期限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期限,显然与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当前各国均以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经验不符。然而,现实中同样采取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英格兰银行,历史上也曾经开展过多品种、多期限的公开市场操作,最终才逐步收敛到短端(隔夜)公开市场操作,并将其作为基准利率。第6章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短端基准利率选择以及短端基准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的有关问题。一方面,在短端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分析上,如果央行基准利率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模式,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属性出发,实证结果表明,R001与DR001均具备较好的基准性、市场代表性、稳定性、无风险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等特征,在技术性上都具备成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的条件;但是DR001目标作为基准利率更加具有政策指向性,而R001目标更具有市场代表性。在实践操作中,建议对所有机构(特别是除存款类金融机构外)一视同仁,平滑因市场分割导致DR与R分化,畅通利率传导。同时,更加关注短端(特别是隔夜)市场利率稳定,并逐步将短端(特别是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终如何选择应适时追踪央行后续政策取向以及市场接受程度为宜。如果央行基准利率选择特定期限业务利率模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7天逆回购利率能够较好引导短端市场(基准)利率以及相关期限货币市场利率。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参考欧元区央行的做法,暂不公布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多渠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识别7天逆回购利率与R007/DR007(或R001/DR001)之间的基差来判断货币当局政策立场变化,以此实现利率调控的意图,并适时考察上述过程中市场主体变化,择机论证有无将其逐步转向短端(隔夜)公开市场操作并将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符合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国际经验。另一方面,在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上,基于弹性分析以及SVAR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选定的短端市场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能产生影响;但是随着期限的增加,利率传导效果呈现逐渐衰减趋势。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体系日益健全,各类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持续增强,短端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效果已经明显提升,利率传导机制更加通畅高效。实证检验结果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第7章从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这一实际出发,重点聚焦信贷市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构建。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已经正式宣布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行政管制,但出于多方面考虑,作为过渡时期措施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体系双轨制的特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变向通过行为协同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同时,由于资金来源的属性不同,银行内部资产仍采取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双轨并行的方式定价,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变化难以一致。这种利率双轨制的基础已经由此前的行政约束转变为当前的市场主体的惯性适应,并且对经济发展、乃至各类社会主体的融资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基于TVP-VAR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在这种隐性利率双轨制时期,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利率传导效果不佳,向价格水平传导的效果也不够显着。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以贷款利率双轨合一为突破口,推动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并轨,牵头推进以新的报价原则、新的报价行、新的期限品种、新的形成方式和新的报价频率为主要内容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其中最为显着的特点,在于将此前LPR锚定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锚定“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并多策并举推出配套措施,持续巩固和强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准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以及快速稳健实施贷款利率并轨、乃至下阶段实现存款利率的并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8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利率调控机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的隐性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遵循价格型调控操作主流模式,央行一直在持续推进利率走廊的建设。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持续政策指引以及不断完善,当前利率走廊正处于隐性建设阶段,且相关技术储备已初具雏形:隔夜“常备借贷便利”(SLF)被设计成为利率走廊上限;由于我国一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因此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下限较为合适;而在我国尚未明确央行短端基准利率是选择市场基准利率目标还是特定期限操作业务利率的情况下,本着审慎原则,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和DR(R)目标都具备政策利率的技术准备。从上述假设变量构建的隐性利率走廊运行效果看,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波动性均呈下降趋势,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效果初步显现。另一方面,从已经实施利率走廊的国家实践经验来看,利率走廊本质上应该是一种预期管理工具,因此需要央行与市场主体经历一个渐进式的自适应过程。着眼于建立健全我国未来的利率走廊调控机制,聚焦当前利率走廊运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第一,应更加注重货币市场整体利率水平稳定。在重点关注存款类金融机构融资利率稳定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应当通过扩大一级交易商范围,将非银行机构纳入其中,或由其直接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以此统筹兼顾货币市场整体利率稳定。第二,扩大“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主体范围,并不断完善质押品制度,持续巩固“常备借贷便利”(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作用。第三,适时明确我国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及宣示,适当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调控,持续向市场传递央行政策意图。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将政策利率期限由7天转向隔夜期限,以此更好地符合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调节货币市场隔夜利率的政策初衷。第四,逐步消化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通过货币政策当局以及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尽快完成这个渐进式自适应过程,最终完成由隐性建立到显性确立的过程。第9章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应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前瞻性。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根据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发展需要,逐步收敛过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至1-2个;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更多的货币政策决策权,逐步提高利率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预期效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策并举,切实提高央行与市场各类主体沟通效果,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及前瞻引导能力。第二,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收敛过多的货币政策工具,避免政策工具使用碎片化、操作短期化以及释放信号相悖等问题,更加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尽快明确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并适时推动货币政策框架相应以新的基准利率目标为核心开展相关操作;加强测算我国自然利率,并逐步探索切实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利率水平,以此根据产出缺口开展相关操作及调控;在继续广泛推进LPR应用贷款利率定价的同时,进一步培育以DR为代表的银行间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国债发行频率,以此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并不断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第三,着力增强配套措施建设。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消化此前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并将其降低至一个合理区间水平。同时,将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的落脚点由此前的稳定市场流动性,转变为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加快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强化市场定价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严格规范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施全口径预算约束管理;加强财政配套政策支持,优化国债发行期限结构,提高国债发行频率,着力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对于既有研究绝大多数对央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模式不够全面、清晰、准确的实际,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全面、客观地阐述了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或者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两种模式有关问题,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第二,相对于既有研究绝大多数将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以及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独立研究而言,本文抓住央行短端基准利率这个共同逻辑起点,并以此为源点,将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二者进行有机统筹,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对我国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转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张洁[3](2019)在《重大事件下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研究》文中提出股票指数作为描述股票市场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标,它的收益率与波动率序列隐含着股票市场的各类信息。通常情况下,股票指数往往都是小幅度的平稳变动,但在重大事件影响下,资产价格发生跳跃性变化或剧烈波动,引发过度反应,加剧市场风险,这对投资者、风险管理部门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是极为不利的。本文重点研究了重大事件发生后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过度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其次,创新性地将滚动窗口下的变参数动态VaR模型作为确定重大事件日的方法,并进一步筛选与匹配出对应的重大事件,该方法是对原有方法的优化,有助于弥补固定阈值法与均值标准差法的缺陷;再次,使用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理论梳理过度反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路径;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进行实证分析,为更全面地比较股市在不同重大事件类型下的短期过度反应差异,将整个重大事件样本根据事件的利好与利空、是否处于经济危机期间、是否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事件日的形成期与检验期是否出现其他重大事件等划分为若干子类;最后,使用三因素模型来验证风险因子的改变是否为引起市场短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我国上证A股市场在重大事件影响下产生了短期过度反应,并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股市在不同重大事件类型下的短期过度反应特征略有不同,其中上证A股市场在重大利空事件、经济危机与非经济危机期间的事件、涨跌停板制度实行前后的事件、无重叠事件类型、反转事件类型等七种类型下产生了较明显的短期过度反应,通过构建反转策略组合均能够获得超过市场表现的超额收益率,表现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相反,上证A股市场在重大利空事件与动量事件类型下未产生显着的过度反应,反转策略组合的收益率为正,但却没有明显优于市场表现。此外,三因素模型对股市的过度反应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不是引起股市短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对三因素模型来说,规模因子的回归系数在全样本、重大利空事件、经济危机期间、反转事件类型等四种情形下均显着为正值,说明在这些情形下,小规模股票对重大事件更敏感,更容易发生过度反应;大多数事件类型下的账面市值比因子的回归系数显着为负值,说明低账面市值的股票比高账面市值比的股票更易产生过度反应。综上,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在重大事件的影响下会发生短期过度反应,为行为金融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过度反应特征改善交易体系,制定更合理的投资策略。
王旭[4](2015)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股市论战》文中指出中国股市自近代就存在,自改革开放至1991年,是我国对股份制的性质和要不要建立证券市场的初步探索;1992年至论战发生的2000年,股份制的改革在全国大规模的推广,股市为企业股份制改革提供平台、解困提供资金,我国股市的面临着发展与规范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相结合,重点放在此次股市论战的思想史的内容研究。此次论战以吴敬琏的股市赌场论为导火索,厉以宁、韩志国、董辅礽、萧灼基、吴晓求这五位经济学家对吴的言论进行了反击。论战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我国股市是否能够创造财富;我国股市市盈率是否过高;参与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投机过度的非理性泡沫;以及我国股市发展与规范孰先孰后的问题。通过分析,看出这几位经济学家都承认我国股市存在制度缺陷和违规操作的现象。吴敬琏主张不能因为短期或局部的利益,就是忽视我国证券市场的根本作用,我国的股市只有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的作用,我国的资本市场才能健康发展。以厉以宁为首的另一方则表示,过度的规范中国股市,反而会遏制其发展。与此同时,一些重量级的学者、媒体以及民众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回顾十多年前的探索,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制度所引起的,还是因为股市发展的时候就不规范,当初对股市制度的设计有瑕疵所引起的?另外通过对此次论战的思考,这场争论显示出在当时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尚待清晰,即股市是为了圈钱、为国企解困,还是为了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同时当时对股市不规范导致的后果还缺乏认识,这是否成为日后我国国企改革困难、贫富差别扩大、腐败加剧的原因。另外通过对资本市场改革史的探索,也意识到改革本身是一个法制重要性日益显现的渐进的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5](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小莉[6](2005)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肇始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并引发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革命,由于资产证券化兼有风险转移创新,提高流动性创新和信用创新的功能,所以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己从最初的住房和商业的抵押贷款,扩及到非抵押贷款,如贸易应收款、信用卡应收款、消费信贷、租赁应收款、汽车贷款以及其他消费和商业应收款,担保应收款、托运人对铁路部门的债务、商业银行贷款、保健护理应收款、购买天然气产品的债务以及皇家贵族享有的未来各种开支的权利等等。由于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不同,资产证券化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要对各种类型的资产证券化逐一研究是不可能的。在众多资产证券化类型中,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与不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前者是发育最为完善的资产证券化类型,而后者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笔者在对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法律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因其巨额不良资产而存在潜在而巨大的金融风险,可以说解决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最为迫切的一件事情。尽管解决商业银行的途经和方法很多,但从世界各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来看,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以及其市场和法律环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即虽然中国目前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还存在着市场以及法律障碍,但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尤其是在构建SPV的问题上,可以利用资产管理公司这一特别立法赋权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机构来充当证券化中介机构,从而绕开现行法律的制约。当然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障碍最为有效的途径还是通过特别立法的形式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开展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美国开展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一种资产证券化类
骆祚炎[7](2003)在《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1978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本文把股票市场发展思想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1年,为初步探索期。该阶段股票市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股份制性质和建立股票市场问题的探索。其中,股份制性质方面的问题包括:股份制本身的性质、股息和红利的性质、企业股的性质、实行股份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股份制改革方向的逐步确立等:建立股票市场方面的问题包括:股票市场投机的存在性、投机的性质、实行股份制是否冲击银行储蓄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证券市场等。第二阶段,1992年至今,为规范发展探索期。这一阶段,股份制的性质和地位最终得到了全面确认,股份制进入大规模试点推广阶段,股票市场开始在规范中发展。该时期股票市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这些问题包括:市场监管、银行与证券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市场有效性研究、市场一体化、市场国际化、国有股权流通和减持、对过度投机的认识,等等。本文对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进行了再思考。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借鉴性和发展的继续探索性;同时,这些思想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发展初期的思想意识形态浓厚、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对股票市场的制度问题及对股票市场发展思想本身研究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当代中国股票市场思想研究的发展方向。
周军,何拄峰[8](2001)在《周小川纵论证券市场热点》文中提出本报讯(记者周军 何拄峰)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昨天在参加庆祝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十一周年座谈会上,介绍了证监会会同沪深证券交易所及有关研究机构对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汇总整理情况,同?
刘恕菲,曾宪龄[9](2001)在《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不远的将来,开放式基金将会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热点,在这一热点形成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开放式基金的出现将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届时将采用的对策。
张炜[10](2001)在《周小川谈证券市场热点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成果博览会上发表演讲,对A、B股并存、法人股流通、发展机构投资者、“基金黑幕”等近期市
二、周小川谈证券市场热点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小川谈证券市场热点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 |
1.1.2 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处于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转型 |
1.1.3 中国需要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 |
1.2 研究目的 |
1.2.1 中国如何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 |
1.2.2 中国如何构建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结构安排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
2.1 有关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 |
2.1.1 货币政策框架有关概念的厘清 |
2.1.2 价格型调控与数量型调控 |
2.1.3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 |
2.2. 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理论 |
2.3 有关全球货币政策框架演进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研究 |
2.3.1 全球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 |
2.3.2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2.3.3 基准收益率曲线 |
2.3.4 利率传导机制 |
2.3.5 金融机构市场化定价机制建设 |
2.3.6 短端基准利率的选择 |
2.3.7 利率调控的具体操作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国际实践 |
3.1 美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1.1 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3.1.2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1.3 美国利率调控机制 |
3.2 德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2.1 德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3.2.2 联邦德国及欧元区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2.3 欧元区利率调控机制 |
3.3 印度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3.1 印度利率市场化进程 |
3.3.2 印度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3.3 印度利率调控机制 |
3.4 土耳其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
3.4.1 土耳其利率市场化进程 |
3.4.2 土耳其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
3.4.3 土耳其利率调控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 |
4.1 货币政策决策及操作日臻成熟 |
4.1.1 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日益科学完善 |
4.1.2 操作目标向短端利率收敛 |
4.1.3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成为最主要的政策工具 |
4.2 货币政策传导通达有效 |
4.2.1 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保障 |
4.2.2 货币市场短端基准利率遴选标准变化显着 |
4.3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日趋成熟 |
4.3.1 利率走廊上限选择有抵押的政策利率且为匿名制申请 |
4.3.2 利率走廊下限选择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相关 |
4.3.3 政策利率遴选培育及其关键重要 |
4.3.4 利率走廊形态因经济变化而各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选择 |
5.1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
5.1.1 基准利率含义及分类 |
5.1.2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偏好 |
5.2 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类型选择:基于特定期限业务利率 |
5.2.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超额准备金利率 |
5.2.2 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
5.2.3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
5.2.4 创新性流动管理工具利率 |
5.3 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类型选择:基于货币市场利率目标 |
5.3.1 基于实际交易的回购利率 |
5.3.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
5.4 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基准利率的期限选择 |
5.4.1 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理论及其实践 |
5.4.2 隔夜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价格调控模式下的利率传导实证分析 |
6.1 中国央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实证分析 |
6.1.1 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 |
6.1.2 央行特定期限业务操作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
6.2 短端基准利率向债券市场利率传导的实证分析 |
6.2.1 基于回归模型Beta值分析 |
6.2.2 基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构建 |
7.1 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7.1.1 存贷款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 |
7.1.2 隐性利率双轨制及其表现形式 |
7.2 隐性利率双轨制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
7.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7.2.2 平稳性检验 |
7.2.3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7.2.4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7.3 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并轨 |
7.3.1“贷款基础利率”(LPR)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
7.3.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有助于推动贷款利率的“双轨合一” |
7.3.3 配套措施持续巩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功能和作用 |
7.3.4“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完善成效显着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 |
8.1 货币调控方式的转型 |
8.1.1 利率调控机制的演进历程 |
8.1.2 向货币价格调控转型的必要性 |
8.1.3 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面临挑战 |
8.2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 |
8.2.1 利率走廊的作用机理 |
8.2.2 隐性利率走廊的构成要素假设 |
8.2.3 隐性利率走廊的运行 |
8.3 建立健全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 |
8.3.1 统筹兼顾存款类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的整体稳定性 |
8.3.2 扩大“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使用范围及完善质押品制度 |
8.3.3 适时明确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以此锚定并引导预期 |
8.3.4 逐步消化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
8.3.5 规避监管叠加对利率走廊可信度的冲击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以及前瞻性 |
9.2.2 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
9.2.3 着力增强配套措施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重大事件下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过度反应理论研究 |
二、过度反应实证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重大事件的筛选 |
第一节 重大事件的定义与分类 |
一、重大事件的定义 |
二、重大事件的分类 |
第二节 重大事件的筛选方法 |
一、常见的筛选方法 |
二、筛选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三节 动态VaR模型挑选重大事件 |
一、动态VaR模型的构建 |
二、动态VaR模型的计算步骤 |
三、重大事件的确定 |
四、动态VaR模型的可行性检验 |
第三章 过度反应表现及理论解释 |
第一节 过度反应的定义及表现 |
一、过度反应的定义 |
二、过度反应的表现 |
第二节 过度反应的理论解释 |
一、传统金融学理论 |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四章 重大事件下市场短期过度反应的实证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过度反应现象的实证模型选择 |
第二节 过度反应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的实证说明 |
二、过度反应现象的检验依据 |
三、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
第五章 重大事件下市场短期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收益率序列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事件日与检验区间划分 |
一、动态VaR值的计算 |
二、事件日的确定 |
三、形成期与检验期的划分 |
第三节 构建赢者组合与输者组合 |
一、赢者组合与输者组合的构建说明 |
二、赢者组合与输者组合的分组情况 |
第四节 重大事件下市场短期过度反应现象的实证结果 |
一、整个重大事件样本下的过度反应研究 |
二、重大利好与利空事件的过度反应研究 |
三、经济危机与非经济危机期间的过度反应研究 |
四、涨跌停板制度实施前后的过度反应研究 |
五、不同重叠事件类型下的过度反应研究 |
六、实证总结 |
第五节 过度反应现象是否由风险因子引起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模型检验与选择 |
三、回归结果与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投资与政策建议 |
一、投资建议 |
二、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世纪之交的中国股市论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选题的现实意义 |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 |
1.3、文献综述 |
1.3.1 理性投资者的“非理性” |
1.3.2 泡沫形成的机理 |
1.3.3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
1.3.4 股市规范和市场竞争 |
1.4、本文创新之处 |
2、中国建立股市的历史 |
2.1 建立中国股市的必要性 |
2.2 中国股市的发展阶段的划分 |
2.2.1 股市的初级规范阶段---1992年到1995年 |
2.2.2 股市规范发展阶段---1996至2001年 |
2.3.中国股市的职能定位 |
2.3.1 主要是为国企聚集资本的定位 |
2.3.2 无法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
2.4、我国股市市场有效性研究 |
2.4.1 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定义及分类 |
2.4.2 市盈率是否能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2.4.3 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 |
2.4.4 股市泡沫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双方论战的内容 |
3.1 研究的背景 |
3.2 论战的主要内容 |
3.2.1 关于股市是零和博弈的赌场 |
3.2.2 关于过高的市盈率引起的股市泡沫 |
3.2.3 关于大众狂热的“全民炒股” |
3.2.4 关于股市的发展与规范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其他各方的观点 |
4.1 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 |
4.1.1 林毅夫对股市论战的看法 |
4.1.2 周其仁的看法 |
4.1.3 张维迎对股市和资本市场的看法 |
4.1.4 周小川的观点 |
4.2 民众的支持 |
4.3 争论升级、媒体介入 |
4.4 中国证监会的做法 |
4.5 本章小结 |
5、论战的进一步探究 |
5.1 关于股份制经济推进企业现代治理结构 |
5.2 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
5.3 关于我国股市论战的前后矛盾的论述 |
5.4 本文引发的思考 |
6、参考文献 |
后记 |
(5)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美国经济金融 |
(1) 野村:美债遭抛售的幕后黑手——“萨默斯恐慌” |
(2) 美国能源革命推动燃料出口 |
(3) Hilsenrath:下任美联储主席需致力于解决内部分歧 |
欧洲经济金融 |
(1) 希腊财长计划取消房屋止赎限制恐引发政治风险 |
(2) 暴力冲突持续, 欧盟考虑切断对埃及50亿欧元援助 |
(3) 芬兰危机再拷问欧元困局 |
日本经济金融 |
(1) 日本7月从中国进口创出新高 |
(2) 日本上调消费税或导致日元贬值 |
中国经济金融 |
(1) 光大证券今早再摆“乌龙” 超低价卖出1000万10年期国债 |
(2) 尹中立:“8·16”事件暴露股市四大漏洞 |
(3) 国务院要求超额完成今年铁路建设投资计划 |
(4) 房企再融资暗开闸:市场反应显示明紧暗松 |
(5) 影子银行金融黑洞中的利益纠葛 |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
(1)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前瞻 |
(2) 欧洲央行:被指“食言” 市场利率未达预期 |
(3) 英国央行:卡尼将如何“指引”英镑走势? |
(4) 日本央行:从实际利率的角度评估日本央行的目的 |
(5) 中国央行:稳健货币政策不会大调整 |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
(1) 人民币国际化宜水到渠成 |
(2) 贸易金融双驱动人民币国际化 |
(6)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资产证券化学术研究简要回顾 |
二、本文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
三、论文基本结构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一、美国学界对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
二、中国学界对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
三、本文对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
四、资产证券化与其普通融资证券化的区别 |
五、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的选择分析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 |
一、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
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目的与益处 |
三、资产证券化的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分析 |
一、资产证券化法律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的风险 |
二、法律漏洞所引起的法律风险 |
三、法律冲突引起的法律风险 |
四、法律不严密造成的道德风险 |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及其程序 |
一、确定证券化资产 |
二、资产证券化中SPV的设立 |
三、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出售 |
四、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增级 |
五、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评级 |
六、资产证券中的证券发售 |
七、资产池的管理与证券化资产的偿付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基本法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中的特殊目的载体构造法律分析 |
一、资产证券化中的SPV构造原则 |
二、资产证券化中公司型SPV的构造 |
三、资产证券化中信托型SPV的构造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法律分析 |
一、资产转让与真实出售(True Sale) |
二、资产转让与让与担保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分析 |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
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
三、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四、我国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措施 |
第二节 美国及东亚地区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 |
一、美国RTC证券化项目 |
二、东亚地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行性与现实性分析 |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有无进行证券化的可行性 |
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需要性 |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分析 |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之基础资产的筛选 |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之基础资产的定价 |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之法律法规框架构建 |
一、银行不良资产的出售法律问题 |
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组建与运作的法律问题 |
三、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增级法律问题 |
四、立法上的不确定性问题 |
五、特别立法建议 |
第六节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 |
一、实物资产证券化方案 |
二、债权资产的证券化方案 |
三、债转股后股权资产的证券化方案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分析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分析 |
一、住房抵押贷款分析 |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念分析 |
第二节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 |
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 |
二、日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 |
三、韩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 |
四、俄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现实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我国开展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性 |
二、我国开展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四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早偿风险问题 |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早偿风险及其成因 |
二、早偿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其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我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法律法规框架构建 |
一、住房抵押担保证券的法律性质问题 |
二、投资者参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附属抵押品转让的法律问题 |
四、房地产抵押权法律问题 |
五、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法律问题 |
六、住房抵押证券化中SPV的构造问题 |
七、住房抵押贷款合同标准化问题 |
八、按揭法律关系问题 |
第六节 我国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设计 |
方案一: CMO证券化设计方案 |
方案二: 银行作为证券发行人的表外融资方案 |
方案三: 国家住宅按揭公司作为证券发行人的表外融资方案 |
方案四: 境外证券化机构作为证券发行人的表外融资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 股票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二、 股票市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
三、 中国当代缺乏对股票市场思想的系统性研究 |
第二节 文献检索与本文创新 |
一、 国外研究情况 |
二、 国内研究情况 |
三、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论文结构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股票市场发展思想阶段划分 |
一、 各种阶段划分假说 |
二、 阶段划分主要依据 |
三、 股票市场发展思想划分为两个阶段 |
第二章 股份制必要性及其性质问题的认识 |
第一节 股份制产生的理论及现实背景 |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意义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三、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四、 国家政策的支持 |
五、 对股份制的探索 |
六、 新经济格局的逐步形成 |
第二节 关于实行股份制必要性的讨论 |
一、 股份制改革基本思路的形成 |
二、 对实行股份制必要性的认识 |
三、 对股份制改革方向的认识 |
四、 对实行股份制可行性的认识 |
第三节 对股份制性质的认识 |
一、 对股份制性质的认识 |
二、 对股息和红利性质的认识 |
三、 对企业股性质的认识 |
第三章 建立股票市场的思想 |
第一节 建立股票市场的必要性 |
一、 当代股票市场建立简要情况 |
二、 对建立股票市场必要性的探讨 |
三、 建立股票市场必要性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二节 发行股票是否与银行争储蓄的争论 |
一、 引起争论的背景 |
二、 发行股票不会与银行争储蓄的主要论点 |
三、 发行股票会与银行争储蓄的主要论点 |
四、 对发行股票与银行争储蓄观点的评价 |
第三节 建立证券交易所的思想 |
一、 建立证券交易所的设想 |
二、 建立多家证券交易所的主张 |
第四节 关于投机问题的争鸣 |
一、 关于投机问题的主要论点 |
二、 对投机存在性的认识 |
三、 对投机作用的认识 |
四、 关于投机与投资的关系 |
第四章 股票市场管理的思想 |
第一节 股票市场监管的思想 |
一、 股票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
二、 股票市场监管体制确立的简要历程 |
三、 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的思想的形成 |
四、 政府监管与自律管理之间的关系 |
五、 对监管者进行监管的认识 |
六、 对政府监管职能的认识 |
七、 对政府监管手段的认识 |
第二节 银证分离与合并问题的讨论 |
一、 银证分离与合并问题的历史考察 |
二、 赞同分业经营的主要观点 |
三、 赞同混业经营的主要论点 |
四、 对银证分离与合并问题观点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对过度投机问题的认识 |
一、 对过度投机原因的分析 |
二、 对过度投机概念的不同理解 |
三、 对抑制过度投机的认识 |
四、 由“基金黑幕”事件引发的大思考 |
第四节 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探索 |
一、 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二、 股票市场弱型效率研究的主要思想 |
三、 股票市场半强型效率研究的思想 |
四、 股票市场强型效率研究的思想 |
第五节 信息披露建设思想 |
一、 信息公开披露思想的形成 |
二、 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思想 |
三、 中国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简况 |
第五章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思想 |
第一节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提出 |
一、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情况 |
二、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渐进式开放策略的形成 |
一、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
二、 股票市场渐进式开放策略的形成 |
第三节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措施 |
一、 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的主张 |
二、 逐步实现A、B股市场合并的思想 |
三、 股票市场国际化监管的认识 |
四、 实行资产证券化的构想 |
第四节 发展B股市场的思考 |
一、 B股市场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 |
二、 B股市场向国内开放思想的形成 |
三、 建立中外合作基金投资B股的思想 |
四、 发展B股市场的其他对策 |
第六章 国有股流通和减持问题的认识 |
第一节 国有股流通问题的探讨 |
一、 国有股流通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
二、 国有股不能流通的弊端 |
三、 国有股流通会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 |
四、 国有股上市会不会造成股市崩盘 |
五、 国有股流通的多种构思 |
第二节 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认识 |
一、 国有股减持的涵义 |
二、 国有股减持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历程 |
三、 实施国有股减持的多种构想 |
四、 对国有股减持思想的评价 |
第七章 对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的再思考 |
第一节 理论特点 |
一、 思想发展的阶段性 |
二、 思想发展的连续性 |
三、 思想发展的借鉴性 |
四、 思想发展的继续探索性 |
第二节 理论作用 |
一、 为股份经济的发展清除观念上的障碍 |
二、 指导股票市场改革的实践 |
三、 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三节 理论缺陷 |
一、 发展初期的思想意识形态浓厚 |
二、 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 |
三、 对股票市场的制度问题研究不够 |
四、 对股票市场发展思想本身研究不够 |
第四节 理论发展方向 |
一、 规范与发展问题继续成为研究的主体 |
二、 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
三、 基础理论研究应该得到加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周小川谈证券市场热点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碳期货交易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 吴青,王泊文. 法律适用, 2021(11)
- [2]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D]. 闫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重大事件下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研究[D]. 张洁. 深圳大学, 2019(10)
- [4]世纪之交的中国股市论战[D]. 王旭.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1)
- [5]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6]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D]. 王小莉.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
- [7]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研究[D]. 骆祚炎. 复旦大学, 2003(02)
- [8]周小川纵论证券市场热点[N]. 周军,何拄峰. 中国证券报, 2001
- [9]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刘恕菲,曾宪龄. 软件工程师, 2001(05)
- [10]周小川谈证券市场热点问题[J]. 张炜. 金融信息参考,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