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当局院外游说活动基本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聪聪[1](2021)在《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在美政治游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赟飞[2](2021)在《李登辉时期台湾对美国国会游说活动研究》文中指出
王雪莲[3](2020)在《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969-1991)》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社会中,信息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信息正在影响着国家战略决策和国际关系的走向,掌握全面而准确及时的信息,成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会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参与者,美国国会在参与美国的外交政策时同样需要信息。国会研究服务局(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RS)作为美国国会的专属思想库,在为国会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研究分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会研究服务局拥有同其他思想库相同的功能,同时还有别于其他思想库,在为国会提供政策理念、政策主张、决策研究、提供讨论平台、举办研讨会的同时,还为国会提供各种信息数据支持服务,即数据储存服务、研究问题背景材料支撑、文摘汇编等服务,是国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与政策咨询部门。美国国会的主张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对中国政策上,国会内部的看法经常不统一,因为国会中数百位的议员代表不同的党派和利益集团,受党派和院外集团的影响,难以达成统一的观点和意见。利益集团的游说和思想库的研究,对国会立法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决策中,美国总统的作用当然是最关键的,然而美国国会也是影响美国对中国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在本文所关注的冷战中、后期,受国际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国情变化的影响,国会对中美关系以及对中国的看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中美关系起起浮浮,从中美关系打开僵局到缓慢发展,再到僵持和化险为夷,建立中美正常化外交关系,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的关系也是不断出现危机,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两国关系中的“难点问题”,是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是国会中较为敏感、重点关注的政策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研究,力图证明国会研究服务局是国会的一个重要的专属思想库,在国会的外交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提纲携领地分析课题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空间、研究意义。通过研究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扫描总结。正文由四章组成,论述了1969年至1991年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决策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对本文所讨论的思想库的概念和分类进行界定,追溯美国思想库的历史发展,思想库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特别分析和论证了国会研究服务局和绝大多数思想库的相同及不同之处,提出美国国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以及国会研究服务局对国会各专门委员会及议员们的秘书办公室服务及影响,最后对国会研究服务局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详细的论述。第二章主要是国会研究服务局对关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的研究,围绕着美国对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历史问题的“不得不转变的观点”、美国与代表中国利益的国家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争论、以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研究分析。在对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问题上,美国本着一贯阻挠的政策,在历史发展的趋势下,不断调整阻拦中国的政策,在联合国内整整阻拦了中国22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与代表中国利益的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争辩,最终以美国的失败告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国际形势也发生变化,美国内部对中国的认知有了不同的声音,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国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美国国会相关机构及议员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第三章主要是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的研究,分为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研究、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正常化关系对美国的影响、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国政策的研究三个方面。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美国国会内部对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争辩,并提出建立正常化关系的两种提案。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西德等国已经与中国建立正常化外交关系,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与中国建交的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分析,分析他们与中国建交后给本国带来的影响。中美建立正常化外交关系后,因为美国政府调整对中国的政策,美中实行战略合作,美国政府的一些作法引起国会的不满和担忧。第四章主要是关于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正式建交后的台湾问题研究的研究。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壁垒,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与美国不断出现摩擦,国会是台湾的主要支持者。这反映了台湾当局投入巨额资金扶植院外集团来影响美国国会和政府政要的事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台湾问题越发重要,本章从美国对台湾的政治、安全、经济三方面的政策进行研究论述。结语部分对本文的总体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对华政策上的研究分析。由于国会的关注,因此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国政策尤其关注,国会研究服务局针对中美关系的不同时期,分析中国问题,笔者力图证明国会研究服务局的分析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关系。
张芸瑜[4](2019)在《台湾游说团体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美国与台湾之间也随之丧失了“官方”渠道的联系。由直接变成间接,以灵活而多样的“游说”形式加以延续和发展。台湾当局则通过积极开展对美国国会的游说,借助媒体、智库、政治公关公司和日本议员等各类渠道,将“对美游说”视为延续和发展美台关系的重要一环。台湾游说团体也成为了美国国会山存在的一股重要力量,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制造了许多麻烦,也在一定时期和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决策。本文主要探讨1990至2004年间台湾游说团体对美国的游说活动及其对该时期美国对台政策产生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谁在游说?怎样游说?游说的结果?讨论台湾游说所能促成的国会行动,也初步分析这样的行动给台湾带来的收获,即表现在美国对台政策的偏颇上。目前探讨该时期游说活动的文献大多以静态的视角切入,将游说置于中美关系的大框架下,忽略了游说的主观能动性。然而游说本身是一个动态且不断演进的过程。因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方面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梳理了解台湾游说团体的发展变迁脉络和内部构成,把握其活动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以动态的视角,将游说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分析。了解在这些议题上台湾的游说行为是否影响了国会议员的态度转变,发言乃至提案行为的产生。又有哪些因素可能增进或限制了对国会游说的成效。通过文献诠释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游说”对于美国对台政策的“渗透力”。然而议题本身的敏感度,以及台湾游说管道的多重性等因素则会使得国会在台湾问题上无法形成共识,也因此游说本身可以对美国对台政策产生之实质影响较为有限。
陈若萱[5](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韩磊[6](2015)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文中指出在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重要问题决策过程中关键的推动者与参与者。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中,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国际性藏独组织日益引人注目。1988年3月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是目前活跃于国际社会的众多国际藏独组织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年度报告、年度财政报告、美国国会记录、听证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成员构成、机构设置、资金来源进行横向阐述以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的背景和1988年至2010年该组织藏独活动的轨迹进行大跨度纵向历史考察与实证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作为一股重要的境外反华势力与达赖集团的密切关系及该组织遏制中国、分裂中国,为“西藏问题”国际化推波助澜的本质。引言部分首先从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对本文的选题依据作了阐释;其次对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再次对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最后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作了说明。第一章分析了美国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背景下,达赖集团自1959年至1979年在国际社会进行公关游说活动的历史轨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达赖喇嘛与“西藏流亡政府”主要成员通过利用各种游说方式,在联合国通过涉藏决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达赖集团在欧美各国建立驻外办事处,负责对外联络与宣传,促进达赖喇嘛出访各国;1970年代,达赖集团通过组建“西藏青年大会”、“美国西藏委员会”等藏独组织来进一步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达赖集团不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国际公关游说策略,组建藏独组织逐渐成为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常见手段。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时的具体背景和该组织的基本机构建制与资金来源。在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私人代表的接触商谈陷入停滞状态的情况下,达赖集团对国际公关游说策略进行调整,在欧美各国策动成立包括“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内的“援藏组织”,由“援藏组织”游说各国议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藏独活动,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进而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有鉴于此,“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达赖集团的国际公关活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章还结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1999年至2010年年度报告和1999年至2010年年度财政报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宗旨、人员构成及资金来源、支出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证考察揭示该组织的藏独本质。第三章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从1988年至1999年的藏独活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美国国会议员考察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及流亡藏人的法案;其次,“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执行两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在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的背景下从事一系列藏独分裂活动,包括策动“国际西藏年”、建立“声援西藏百人委员会”、“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等藏独组织。与此同时,“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经济领域进行反华活动,旨在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抹黑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伴随着成员人数激增,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欧洲建立分支机构,将藏独活动拓展至美国之外,表现出了国际性藏独组织的性质。这十年基本上奠定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后来藏独活动的基本方向。第四章主要探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1999年至2002年之间的藏独活动。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之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紧跟达赖集团的宣传策略,执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柏林宣言”,主要在人权与环境保护方面攻击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第五章主要分析2002年至2010年“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政府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围绕宗教信仰、北京奥运会、境外流亡藏人社区等问题进行藏独分裂活动,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结语部分总结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依据“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主要藏独活动、与“西藏流亡政府”的关系、资金来源等因素对该组织的属性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结语部分还针对中国政府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反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陈长伟[7](2014)在《中美关系解冻前夕台湾对美宣传与游说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对美宣传和游说运动,试图通过外交交涉、营造民间反美情绪、加强对美国政客和社会团体的公关等手段来引导和塑造美国对华舆论,防止美国对华政策的可能转变。虽然台湾当局在美的宣传与游说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设置了一些障碍,但由于美国援蒋集团势力的衰微,加上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是其内政外交各种因素带来的必然结果,其终究无法阻止中美关系从对峙向缓和转变的大潮流。
陈长伟[8](2014)在《中美关系解冻前夕台湾对美宣传与游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对美宣传和游说运动,试图通过外交交涉、营造民间反美情绪、加强对美国政客和社会团体的公关等手段来引导和塑造美国对华舆论,防止美国对华政策的可能转变。虽然台湾当局在美的宣传与游说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设置了一些障碍,但由于美国援蒋集团势力的衰微,加上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是其内政外交各种因素带来的必然结果,其终究无法阻止中美关系从对峙向缓和转变的大潮流。
吕晶[9](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王海腾[10](2014)在《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对美公共外交活动。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中美交往过程中对美公共外交可以对两国关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应如何开展对美公共外交?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外交社会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科技传媒手段的发展,国家间社会层面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共外交活动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蓬勃发展,同样也成为中国新世纪以来开展对外交往和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内容。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经历了在理念上不断提升、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公共外交关系,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对美公共外交则因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处于重要地位,发挥尤其突出的作用。中国的对美公共外交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形成、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美两国打开交往的大门就缘起于着名的乒乓外交。建交后的八九十年代,两国不断拓展在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相互交往和人员往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这些实践中开始起步、逐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开始走向正规化的发展轨道,通过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孔子学院的建设、对美文化交流、对美传媒外交、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首脑在出访中与美国公众的互动是对美公共外交的传统活动,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魅力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了解真实中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设立的孔子学院在美国风生水起,其担负的公共外交使命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文化交流是对美公共外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内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传媒在美国常常被称为“第四权力”,如何与美国传媒打好交道并最终服务于对美公共外交,也是对美公共外交的重要问题。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常常被忽略,随着中美经贸往来的持续上升和在美企业的增加,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对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行了剖析。公共外交的目标在于夯实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公共外交致力于发展国家间社会关系的重要导向。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和新兴国家群体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这对如何建立中美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颇具启示,而公共外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真正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国际新理念新规范的提出,文明多样性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可以有所作为。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两国公众的往来与沟通进一步加强,美国公众的中国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对美公共外交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两国公众固有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的差异,也包括部分媒体的误导和歪曲等因素。当前对美公共外交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两国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以及对美公共外交的影响力有限等。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加强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公共外交的理念需要进一步革新,对美公共外交要切实推动两国社会交往,完善立法与机制建设,加大民间力量的参与范围和程度。公共外交的公众导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美公共外交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明晰重点群体的重要特征,对于不同交往对象区分不同交往方式。公共外交的效能需要持续提升,对美公共外交要重视“心灵政治”层面的沟通,形象塑造和观念传播要贴近美国公众,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都要遵循双向性和互动性原则。此外,公共外交研究需要不断加强,对美公共外交要自觉推动软实力的提高,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介绍当代中国,都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才能实现全面的、真正的崛起。
二、台湾当局院外游说活动基本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当局院外游说活动基本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3)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969-199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空间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国会与国会研究服务局 |
第一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与思想库 |
一、思想库的概念及分类 |
二、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三、全方位的思想库:国会研究服务局 |
第二节 美国国会与思想库 |
一、美国国会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来源 |
二、美国国会的附属机构 |
第三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成果及作用 |
一、国会研究服务局的信息来源及研究成果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对国会的支持 |
小结 |
第二章 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美国作用分析 |
一、1969年前美国与中国代表权问题 |
二、1970年以后美国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态度转变 |
三、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研究 |
第二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研究 |
一、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投票 |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
第三节 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后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国的研究分析 |
一、国会议员对中国的新认知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国70年代政策的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研究 |
第一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可行性分析 |
一、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争论的研究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方案研究 |
三、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美国国会的立法作用 |
第二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对其他国家与中国建交影响的研究 |
一、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日正式建交的影响研究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澳正式建交的影响研究 |
三、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法正式建交的影响研究 |
四、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德(西德)正式建交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国会研究服务局对美国对华政策的研究 |
一、美国政府内在对华政策上的不同态度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战略合作的研究 |
三、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共同关注问题的政策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建交后的台湾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建交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政策研究 |
一、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建交后台湾的政治环境的研究 |
二、中美建交后白宫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 |
三、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对台政策的研究 |
第二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对台湾安全问题研究 |
一、台湾的安全问题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政策的研究 |
三、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对台军售的具体措施分析 |
第三节 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政策研究 |
一、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中美建交后的台湾经济概况的研究 |
二、国会研究服务局关于美国与台湾的经济关系研究 |
三、美国针对台湾经济政策 |
小结 |
结语 |
一、国会研究服务局的地位 |
二、中美正式建交前后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国政策的分析 |
三、国会研究服务局对中美建交前后台湾问题的看法 |
四、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51年-1960年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投票表决记录 |
附录二 :第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有关中国问题的提案投票结果 |
附录三 :1961年-1970年关于“重要问题”的投票结果 |
附录四 :1961年-1970年关于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席位和驱逐台湾当局的投票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着情况 |
(4)台湾游说团体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一) 台湾对美游说文献回顾 |
(二) 评述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范围与研究限制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限制 |
第二章 游说团体游说活动之概述 |
一、游说之法源与意义 |
二、游说之定义与活动方式 |
(一) 游说之定义 |
(二) 游说的活动形式 |
第三章 台湾对美游说的发展变迁脉络和存在基础 |
一、台湾对美游说团体的历史发展脉络 |
(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
(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 |
(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00八年 |
二、台湾对美游说的存在基础 |
(一) 美国方面的客观原因 |
(二) 台湾方面的主观原因 |
第四章 台湾对美游说团体的构成和内部关系 |
一、台湾对美游说团体的构成 |
(一) “官方机构”:“驻美代表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 |
(二) 民间机构:FAPA与草根游说 |
(三) 公关公司 |
二、游说集团间的内部关系 |
(一) 游说团体间内部的冲突 |
(二) 游说团体间内部的合作 |
第五章 台湾游说团体影响美国对外决策的途径 |
一、影响国会和行政部门的决策 |
(一) 影响美国国会的战略 |
(二) 影响行政部门的战略 |
二、通过游说智库提供政策研析 |
三、运用媒体制造公共舆论 |
四、借助日本议员游说美国国会 |
第六章 台湾对美游说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 |
一、“台湾参与联合国” |
(一) 此议题产生的缘由 |
(二) 游说的策略与途径 |
(三) 游说的结果与影响 |
二、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 |
(一) 此议题产生的缘由 |
(二) 游说的策略与途径 |
(三) 游说的结果与影响 |
三、李登辉访美事件 |
(一) 此议题产生的缘由 |
(二) 游说的策略与途径 |
(三) 游说的结果与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一) 诉诸目的的多变性 |
(二) 运作上的多样性 |
(三) 实际中运作中的制约性 |
二、政策意涵 |
(一) 台湾对美游说集团“诉诸目的多变性”的启示 |
(二) 台湾对美游说集团“运作中多样性”的启示 |
(三) 台湾对美游说集团“实际运作中存在制约性”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6)“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与内涵界定 |
(一) 关于中文译名的问题 |
(二) 关于“援藏组织” |
(三) 关于“西藏问题”和“西藏问题”国际化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活动的历史轨迹(1959-1979) |
第一节 达赖集团与美国政府在联合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
一、“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 |
二、美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
第二节 1960年代中期以来达赖集团建立驻外办事机构与藏独组织 |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达赖集团藏独活动的影响 |
二、“达赖喇嘛驻纽约办事处”的藏独活动 |
三、达赖集团策划建立藏独组织及其主要藏独活动 |
小结 |
第二章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及其组织内部透视 |
第一节 达赖喇嘛提出“五点和平建议” |
一、接触商谈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的新策略 |
二、达赖喇嘛在美国国会提出“五点和平计划”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 |
一、拉萨骚乱与达赖集团建立“援藏组织”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藏青会”的内在联系与差异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与成员背景分析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员背景分析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与支出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支出状况 |
小结 |
第三章 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1988-1999) |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流亡藏人的法案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议员考察流亡藏人社区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藏议案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分裂活动 |
一、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第一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策动“国际西藏年”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建其他藏独组织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经贸问题进行反华活动 |
一、有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 |
二、阻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世妇会从事反华活动 |
一、帮助流亡藏人筹建“藏人妇女代表团”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组织针对世妇会的藏独活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世妇会进行藏独活动的影响 |
第五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国际性藏独组织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联络各国议员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活动范围扩展至欧洲 |
小结 |
第四章 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0-2003) |
第一节 重提“中间道路”与“柏林宣言” |
一、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 |
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及“柏林宣言”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反华活动 |
一、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反华活动 |
二、在第三届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上的活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攻击中国宗教政策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炒作“环境问题” |
一、“世界银行运动” |
二、“遏制中国石油运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的游说活动 |
四、发起所谓“环境权利运动”原因析论 |
小结 |
第五章 接触商谈过程中“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3-2010) |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美国国务院“西藏问题”协调员策划实施接触商谈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欧盟设立“西藏问题”特别代表 |
三、2002年以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对接触商谈的策划与实施 |
第二节 利用“政治犯”问题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 |
一、发起所谓“丹增德勒仁波切运动” |
二、重新炒作所谓“班禅喇嘛事件” |
三、炮制所谓“囊帕拉山口枪击事件” |
第三节 “3·14事件”前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奥运会的破坏活动 |
二、达赖喇嘛获得美国国会金质奖章与“3·14事件” |
三、“3·14事件”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破坏活动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加强在流亡藏人社区的藏独活动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的活动 |
二、培养青年流亡藏人领袖 |
三、设立“西藏游说日” |
四、为流亡藏人设立“罗威尔基金” |
小结 |
结语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性质 |
(一) 强烈的反华倾向 |
(二) 固有的藏独倾向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发展趋势前瞻 |
(一) 与其他“援藏组织”构建藏独组织联盟 |
(二) 组织领导权和活动中心开始向欧洲倾斜 |
四、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美关系解冻前夕台湾对美宣传与游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援蒋集团的衰微 |
二、国民党对美提出外交交涉 |
三、台湾当局组织与动员岛内的反美情绪 |
四、国民党驻美机构加强对美公关 |
五、台湾当局加强对美宣传 |
结论 |
(8)中美关系解冻前夕台湾对美宣传与游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援蒋集团的衰微 |
二、国民党对美提出外交交涉 |
三、台湾当局组织与动员岛内的反美情绪 |
四、国民党驻美机构加强对美公关 |
五、台湾当局加强对美宣传 |
结论 |
(9)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进程 |
(二)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公共外交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理论框架: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外交 |
一、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
(一)国际政治的国家—社会理论 |
(二)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
(一)建构主义分析模式 |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
三、公共外交的三层进程分析 |
(一)交往模式与公共外交的交往层面 |
(二)认知模式与公共外交的认知层面 |
(三)建构模式和公共外交的建构层面 |
第二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
一、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一)各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
(三)中国发展公共外交的原因与动力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历史演变 |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源起(1971 年——1978 年)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起步(1979 年——1999 年) |
(三)对美公共外交的形成(2000 年——至今) |
第三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
一、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 |
(一)中国领导人对美公共外交 |
(二)对美首脑外交的公共外交效应 |
(三)国家首脑的品牌塑造 |
二、孔子学院的建设 |
(一)在美孔子学院的发展 |
(二)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 |
(三)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效用 |
三、中美文化交流与传媒外交 |
(一)文化交流的公众化 |
(二)对美文化交流 |
(三)文化交流的机制建设 |
(四)对美传媒外交 |
四、经济领域的对美公共外交 |
(一)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起步 |
(二)开展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动因 |
(三)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成效 |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意义 |
(一)推动中美关系顺利发展 |
(二)加强与美国社会深入交往 |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
(四)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目标与成效 |
(一)交往层面:中美社会交往增进 |
(二)认知层面:美国公众中国观改善 |
(三)建构层面: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加强 |
第五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 |
一、革新公共外交理念,构建多方参与机制 |
(一)加强公共外交战略设计,完善立法和机制建设 |
(二)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
二、明确公共外交公众导向,提高不同群体针对性 |
(一)对美智库公共外交 |
(二)对美利益集团公共外交 |
三、重视公共外交成效,推动交往内容方式的提升 |
(一)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 |
(二)提升公共外交的互动性 |
余论:崛起中国家的公共外交 |
一、国家崛起中的观念建构 |
二、公共外交中国际理念的提出 |
附录 在美孔子学院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四、台湾当局院外游说活动基本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在美政治游说研究[D]. 张聪聪.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李登辉时期台湾对美国国会游说活动研究[D]. 赵赟飞. 外交学院, 2021
- [3]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969-1991)[D]. 王雪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台湾游说团体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研究[D]. 张芸瑜. 厦门大学, 2019(07)
- [5]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6]“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D]. 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7]中美关系解冻前夕台湾对美宣传与游说研究[J]. 陈长伟. 国际政治研究, 2014(05)
- [8]中美关系解冻前夕台湾对美宣传与游说研究[J]. 陈长伟. 国际政治研究, 2014(05)
- [9]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10]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 王海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