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自然资源 开发生态旅游(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玲[1](2020)在《基于目标及认知的游客生态保护行为管理研究 ——以秦岭森林生态旅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环保产业,然而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旅游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碳排放超标、垃圾污染等现象,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产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生态旅游的倡议应运而生,该倡议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提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举措的实施,都为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作为新型旅游业态的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集休闲度假、科考研究与生态观光于一体,将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当地人民生活相融合。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对陕西省秦岭地区的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的旅游目标、生态认知以及生态旅游保护行为的关系,并客观评价其影响因素,进而对生态旅游管理中的游客管理及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便为今后生态旅游中游客的行为管理提供更多客观依据,对于打造秦岭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意义巨大。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为例,第一部分表述生态旅游的由来发展和内涵,并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开发等诸多问题,生态旅游将会成为今后一个主要的旅游方式。在第二部分,在分析秦岭地区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揭示其生态旅游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二分类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旅行费用法,分析陕西省秦岭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游客认知、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探讨秦岭生态旅游发展中管理及相关宣教对游客认知及行为产生的作用导向,为相关游客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共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学文[2](2020)在《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心中越来越热的词汇,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跃居到等同于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各种战略指导和建设措施,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齐备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立法结构。辽河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属于平原型河流,流域范围广阔,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和脆弱,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在长时间的人类的不当的开发利用活动当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辽河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内容及“生态城市”的追求极不相符。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辽河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以满足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立足于辽河沈阳段展开分析,第二章中把整个流域视为开放化、变化的一个有机系统来剖析,分析和梳理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中对辽河流域当前的水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例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如何应对保护与开发的问题,第四章中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针对辽河流域旅游资源,提出可行性、保护性开发利用要求及方案,基于生态旅游带的保护与建设促进城镇生态旅游经济的繁荣.此外笔者分别从生态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的相关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在今后辽河全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陈真[3](2020)在《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推动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对生态旅游的功能、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正在开展的生态旅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已然对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背景下,本文尝试梳理新保护地体系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有益探索。本文在系统总结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线性加权求和函数法建立指标评价评估模型,最后以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构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库即起步难的创建期——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发展慢的成长期——政府指导企业参与的适度游憩型;规范化的成熟期——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深度融合型。并分析提出当前最适宜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2)建立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指标框架,准则层由制度、社会、环境和生态四个部分构成,评价指标共42个。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指标评价评估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与标准化处理,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3)对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该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是39.53分,处在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该保护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生态旅游优化调整:树立生态伦理观,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管理体制;突出生态教育特质,开展深度生态旅游体验;建立高质量解说系统,完美实现寓教于游;实施最佳环境管理,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估。
颜婧芝[4](2020)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以淮安市洪泽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是一项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洪泽毗邻洪泽湖畔,拥有非常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有着雄厚的资源禀赋和天然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洪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过程中,洪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浪潮的到来,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已成为洪泽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运用政府干预理论,立足洪泽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实践,结合生态旅游特点,对洪泽区政府在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中履行职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借鉴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提出洪泽区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发挥公共管理作用、加大观调控力度、增加市场监管强度、扩大公共服务广度,进一步提高洪泽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推进洪泽跨越发展,早日实现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的美好蓝图。
张天嘉[5](2020)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其中,生态旅游因为其与国家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相契合,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存在一定局限性,以及个别主体太过于注重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反而出现恶化,甚至一些自然资源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样的现状显然有悖于生态旅游的设计初衷,而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强有力的法律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相应的,我国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建设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内容还不够成熟,因此亟待完善。文章以研究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为核心,对我国现行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并深入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注重生态理念、出台专门化立法、明确监督管理主体的权责以及建构专项管理制度等建议,上述分别从生态理念、立法理论、管理体制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观点。
刘怡华[6](2020)在《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策略研究 ——以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为例》文中提出黄河,总长5464公里,占地面积752443平方公里。富有悠久传承历史,一路沿途景色壮观秀丽,汇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色,流向怀抱华夏大地的远方,形成曲折而富有内涵的文化长廊。黄河流淌之路蜿蜒曲折,经变幻多端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地理特征,塑造出多样化的动植物体系与独具特色的无限优美神秘景观,在河流侵蚀与喜马拉雅山脉运动的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形成峡谷地形,突显我国多样化地形中的一大显着特点。鬼斧神工又气势磅礴的峡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作为自然遗产供人类欣赏保护。黄河峡谷沿岸景观作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包含了河流地貌以及风景地貌。黄河峡谷有着别具一格的景观和较为独特的地势,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可采取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来体现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深远的概念,规划设计的目标是使其景观风貌能得到独特展示。首先从黄河峡谷沿岸景观布局入手,对黄河峡谷的竖向空间、线性空间、点状空间三种不同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其次以峡谷景观中优秀的景观规划作品及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总结的资料作为客观依据,针对不同类型的峡谷分析其开发方式及其模式,再次对其构建方法适用空间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黄河峡谷沿岸景观中具体的构建策略。最后以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为例,通过此类峡谷的景观设计来示范不同空间结构峡谷的设计策略,在保护性、本土性、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前提下,设计出黄河峡谷沿岸景观各个节点,提升黄河峡谷沿岸景观的观赏性,在自然保护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景观视觉,并促进黄河峡谷旅游的发展。
屈婷婷[7](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研究 ——以陕西省岚皋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土空间规划的尝试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多规合一”,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本底进行科学分析,划定“三区三线”,通过科学严格的划定各空间边界线对国土空间实施有效管控,其中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正是国土空间规划重视生态保护的集中体现。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如何协调好生态空间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的关系,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生态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现场勘察、文献梳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通过深度解读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建设的要求,对我国以往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生态建设的各级协调与内在逻辑,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方法,以及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以实现资源增值的目的,为平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提供思路,最终达到“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双赢。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3个方面:(1)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深度解读,对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空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传统生态空间在保护、开发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多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建设的原则,以协调保护与开发为规划重点。同时,提出整体引导为规划总纲,红线划定为保护基础,生态产品为增值手段的规划方法。(2)生态红线划定中要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首先,各级政府和企业等都要明确其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各自的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各司其职,确保规划工作有序进行;其次,借助Arcgis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确定生态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及分区,确保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根据生态红线分区提取生态空间的分区管控策略,以生态产品开发作为资源增值的手段,并根据其特点提出开发内容、强度等方面的要求。(3)在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深入理解以及对生态红线划定与管控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岚皋县生态红线的划定与管控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资源状况与地理区位等进行分析,借助Arcgis对岚皋县进行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划定岚皋县的生态保护红线,并提出空间分区与资源分类管控的要求。
唐玉霞[8](2020)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墨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实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区域墨脱为例,通过调查墨脱区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了25个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等级与隶属度、木桶原理相结合,对墨脱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1)墨脱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3.46,属于轻微弱载状态;(2)从隶属度看,墨脱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轻微弱载隶属度最高,接近适载;(3)结合木桶原理得出,固体垃圾与住宿接待率是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指标。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相关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选取29个指标因子,构建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体系,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1)本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景观得分分别为:29.27、3.94、6.97、8.59、7.56、20.97,总分为77.30,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良好;(2)指标值显示,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方面,具有建设的空间。结合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结果,分析出墨脱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旅游拉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为实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1)提高生态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结构;(2)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促进生态经济发展;(3)增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4)完善生态安全,创建绿色生态环境;(5)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李平[9](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李进[10](2020)在《L公司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步提高,文化和旅游业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对于旅游业来说,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模式,而生态旅游和原始的自然资源享受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对纯粹自然环境的追求,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并加强对旅游地环境的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和蓬勃发展。L旅游公司位于旅顺口区,旅顺拥有众多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旅顺口区曾是近代中国历史发生地,拥有许多历史文物、战争历史和人文景观,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因此,L旅游公司拥有开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L公司开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实地调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开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建设生态旅游项目,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路线设计,通过4P营销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提出相应营销策略,促进公司旅游项目的发展,进而提升旅游品牌和旅游效应,弥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通过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进而进行规划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路线设计,实现其产品设计策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通过实行客源差别定价、需求导向定价、旅游产品差别定价等措施,来促进旅游消费,增加游客数量,稳定客户群体,实现平稳发展。通过渠道营销策略,合理利用网络、中介公司、政策优势,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产品推广策略的实施,定期制定促销策略并进行网络促销,促进旅游产品的营销能力,增强企业知名度,促进旅游项目的发展,促进经济消费和游客数量的增长。
二、保护自然资源 开发生态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自然资源 开发生态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目标及认知的游客生态保护行为管理研究 ——以秦岭森林生态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森林生态旅游 |
2.1.3 游客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旅游消费行为理论 |
2.2.3 游客计划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
3.1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3.2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 |
3.3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
3.4 秦岭保护区生态旅游在陕西生态旅游中的地位 |
3.5 小结 |
4 生态旅游的目的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游客目标差异的价值评价 |
4.1.1 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介绍 |
4.1.2 价值评价结果 |
4.2 游客目标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小结 |
5 生态保护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游客生态保护认知差异性分析 |
5.2 游客保护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5.3 宣教管理措施对保护认知影响分析 |
5.3.1 增加游客生态保护知识 |
5.3.2 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
5.4 小结 |
6 生态旅游的认知及行为关联分析 |
6.1 结构方程模型法简介 |
6.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建立 |
6.2.1 因子分析 |
6.2.2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
6.3 研究结果分析 |
6.3.1 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
6.3.2 研究模型拟合结果 |
6.3.3 研究结果检验 |
6.4 小结 |
7 生态旅游的管理有效性评价分析 |
7.1 现行生态旅游政策概述 |
7.1.1 我国主要的资源保护政策 |
7.1.2 主要的开发管理政策 |
7.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7.2.1 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有待完善 |
7.2.2 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 |
7.2.3 主要管理措施及解决途径 |
7.3 秦岭地区生态旅游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1 指标体系构建 |
7.3.2 数据来源 |
7.3.3 研究方法 |
7.4 评价结果及有效性分析 |
7.5 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辨别游客旅游目的,提升游客价值理念 |
8.2 加深游客保护认知,促进可持续发展 |
8.3 提升游客参与意愿,实现生态旅游效益 |
8.4 增进生态旅游管理,提高管理有效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4.3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研究趋势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的研究 |
2.1.1 旅游资源相关研究 |
2.1.2 生态旅游相关研究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生态可持续 |
2.2.4 自然保护区 |
2.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
2.3.1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涵义 |
2.3.2 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 |
2.3.3 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
2.3.4 保护性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 |
2.4 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
2.4.1 国外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
2.4.2 国内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
2.4.3 研究小结 |
3 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
3.1 辽河保护区基本条件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生态环境条件及治理情况 |
3.1.3 城镇居民分布及社会经济条件 |
3.1.4 文化资源条件 |
3.1.5 综合交通条件 |
3.2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统计分析 |
3.2.1 旅游资源的基础类型 |
3.2.2 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
3.2.3 旅游资源的统计分析 |
3.3 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
3.3.1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
3.3.2 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3.3.3 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 |
3.3.4 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 |
3.4 生态敏感性研究分析 |
3.4.1 主要生态敏感因子 |
3.4.2 研究分析结论 |
3.5 辽河旅游业的调查研究 |
3.5.1 辽河旅游发展热点 |
3.5.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 建立辽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策略 |
4.1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
4.1.1 保护中适当开发利用为前提 |
4.1.2 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资源 |
4.1.3 注重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 |
4.2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策略 |
4.2.1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
4.2.2 确定重点保护的旅游资源单体 |
4.2.3 预测旅游资源保护的环境容量 |
4.3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4.3.1 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 |
4.3.2 复合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4.3.3 控制旅游资源开发强度 |
4.3.4 优化旅游资源产业结构 |
4.4 辽河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建设实施策略 |
4.4.1 确定保护性开发的建设主体 |
4.4.2 建立管理结构的框架体系 |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4 投资政策保障 |
4.4.5 政策法规保障 |
4.4.6 建设保护性开发旅游示范区 |
4.5 本章小结 |
5 辽河沈阳段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规划 |
5.1 完善生态旅游系统规划 |
5.1.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
5.1.2 河流生态绿廊控制 |
5.1.3 旅游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
5.1.4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特色 |
5.2 景观资源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
5.2.1 空间布局结构 |
5.2.2 景观功能分区 |
5.3 旅游资源线路及产品规划 |
5.3.1 旅游景观线路 |
5.3.2 旅游资源产品 |
5.4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
5.4.1 旅游交通系统 |
5.4.2 其他配套设施 |
5.5 辽河旅游业的营销与管理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
1.1.2 新保护地体系的核心理念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新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旅游提出的新要求 |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框架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保护地体系 |
2.2 研究综述 |
2.2.1 保护地体系研究 |
2.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
2.2.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
2.3.2 旅游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伦理学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
3.1 时代大背景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实判断 |
3.1.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特殊的准公共产品 |
3.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级保护区的功能和任务 |
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 |
3.2.1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误差 |
3.2.2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3.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
3.3.1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 |
3.3.2 开发原则和战略部署 |
3.3.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3.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选择——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 |
4 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
4.2 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初选 |
4.3.2 专家咨询 |
4.3.3 构建指标评价方法 |
4.3.4 指标说明与计算 |
4.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专家咨询 |
4.4.2 数据分析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
4.5.2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
4.5.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等级 |
5 阳际峰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 |
5.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3 评估结果分析 |
5.4 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化调整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一轮) |
附件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二轮) |
附件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三轮) |
附件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AHP) |
致谢 |
(4)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以淮安市洪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府职能 |
2.1.2 生态旅游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以洪泽区为例 |
3.1 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履行 |
3.1.1 制定完善发展规划 |
3.1.2 完善配套政策 |
3.1.3 保护资源环境 |
3.1.4 提供公共服务 |
3.1.5 加强旅游监管 |
3.2 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3.2.1 规划制定存在缺陷 |
3.2.2 生态旅游政策执行不力 |
3.2.3 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
3.2.4 市场监管职能履行不规范 |
3.3 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定位不准 |
3.3.2 发展理念滞后 |
3.3.3 体制机制不健全 |
3.3.4 管理人员因素 |
第4章 国外政府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 |
4.1 澳大利亚的经验 |
4.2 美国的经验 |
4.3 日本的经验 |
4.4 国际经验的启示 |
第5章 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优化对策 |
5.1 发挥公共管理作用 |
5.1.1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
5.1.2 完善管理机制 |
5.1.3 推动形成跨区域一体化格局 |
5.2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
5.2.1 加强顶层设计 |
5.2.2 强化财政支持 |
5.3 增加市场监管强度 |
5.3.1 加强景区监管 |
5.3.2 加强市场监管 |
5.3.3 加强生态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
5.4 扩大公共服务广度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机制 |
5.4.3 加快信息化建设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文献检索法 |
1.4.2 对比分析法 |
1.4.3 系统分析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概述 |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2.2 生态旅游的特点 |
2.3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内涵 |
2.4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外延 |
2.5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现状 |
2.6 生态旅游法律规制的其他问题 |
2.6.1 旅游业发展生态法律规制问题 |
2.6.2 生态红线制度保障问题 |
2.6.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问题 |
第三章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检视 |
3.1 生态旅游法律规范 |
3.2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问题分析 |
3.2.1 生态理念对立法影响分析 |
3.2.2 旅游领域立法生态理念的植入与表达 |
3.2.3 法律生态功能实现问题分析 |
3.2.4 生态理念在管理监督中的影响分析 |
3.2.5 其他相关制度中的生态属性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国外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分析与借鉴 |
4.1 美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 |
4.2 日本生态旅游法律制度 |
4.3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法律制度 |
4.4 国外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启示 |
第五章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5.1 立法中的生态思想 |
5.1.1 立法的生态性 |
5.1.2 旅游规范的制定应当以生态理念为基础 |
5.1.3 立法时应当确定生态位阶 |
5.2 对立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
5.2.1 出台专门化立法 |
5.2.2 编纂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 |
5.2.3 立法时要注重可操作性 |
5.2.4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环境教育等制度 |
5.3 明确监督管理主体的权责 |
5.3.1 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 |
5.3.2 建构专项管理制度 |
5.3.3 完善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策略研究 ——以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峡谷地貌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
1.1.2 黄河沿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1.1.3 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关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峡谷景观的基本概念 |
2.1.1 峡谷的定义 |
2.1.2 峡谷的成因 |
2.1.3 峡谷的分类 |
2.2 黄河峡谷沿岸的景观特征 |
2.2.1 自然景观特征 |
2.2.2 人文景观特征 |
2.3 黄河峡谷文化相关研究 |
2.3.1 物质文化资源 |
2.3.2 非物质文化资源 |
2.4 相关理论 |
2.4.1 自然地理学理论 |
2.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3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4.4 峡谷植物景观美学 |
2.5 小结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3.1 国外峡谷景观规划案例 |
3.1.1 乌杜邦峡谷 |
3.1.2 立山黑部峡谷 |
3.1.3 科罗拉多大峡谷 |
3.2 国内峡谷景观规划案例 |
3.2.1 暖东峡谷 |
3.2.2 怒江大峡谷 |
3.2.3 准格尔黄河大峡谷 |
3.3 国内外相关案例经验及启示 |
3.3.1 注重生态保护 |
3.3.2 注重景区教育功能 |
3.3.3 注重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
3.3.4 注重开发游览形式多样性 |
3.3.5 注重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结合 |
3.4 小结 |
4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策略研究 |
4.1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存在的问题 |
4.1.1 旅游业发展迅速,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
4.1.2 注重单独景点开发,忽视景区整体规划 |
4.1.3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 |
4.2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原则 |
4.2.1 自然保护优先原则 |
4.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3 因地制宜的原则 |
4.2.4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
4.2.5 生态多样性原则 |
4.3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目标 |
4.3.1 生态安全建设 |
4.3.2 山水景观带建设 |
4.3.3 文化延续性建设 |
4.3.4 景观建设与人性化相结合 |
4.4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4.4.1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中竖向空间分析 |
4.4.2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中线性空间分析 |
4.4.3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中点状空间分析 |
4.5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功能 |
4.5.1 生态功能 |
4.5.2 观光功能 |
4.5.3 标志功能 |
4.5.4 科普功能 |
4.6 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策略 |
4.6.1 展示生态山水特色 |
4.6.2 建设连贯主题风格 |
4.6.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
4.6.4 打造多种游览体验 |
4.6.5 优化生态景观布局 |
4.7 小结 |
5 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 |
5.1 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设计概况 |
5.1.1 区位概况 |
5.1.2 地质、地貌 |
5.1.3 历史文化解析 |
5.2 黄河峡谷府谷段现状调研分析 |
5.2.1 生态现状分析 |
5.2.2 景观现状分析 |
5.2.3 水系现状分析 |
5.2.4 综合现状分析 |
5.3 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设计 |
5.3.1 设计原则 |
5.3.2 设计方案 |
5.3.3 功能设计 |
5.3.4 分区设计 |
5.3.5 节点设计 |
5.3.6 种植设计 |
5.3.7 专项设计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研究 ——以陕西省岚皋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生态空间 |
2.1.2 生态规划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生态规划 |
2.2.2 生态红线 |
2.2.3 国土空间规划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建设判析 |
3.1 国土空间规划解读 |
3.1.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3.1.2 “三生”空间 |
3.2 生态建设的问题 |
3.2.1 重保护、轻开发 |
3.2.2 生态产业化不足 |
3.2.3 管理实施机制不完善 |
3.3 生态建设的原则 |
3.3.1 弹性与刚性结合 |
3.3.2 管理与编制结合 |
3.3.3 公平性与强制性结合 |
3.4 生态建设的思路 |
3.4.1 各级协调 |
3.4.2 内在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方法 |
4.1 生态红线划定 |
4.1.1 生态敏感区的确定 |
4.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确定 |
4.1.3 生态红线叠加与调整 |
4.2 生态空间管控 |
4.2.1 基于生态红线的分区管控 |
4.2.2 基于生态产品的资源管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陕西省岚皋县为例 |
5.1 岚皋县概况 |
5.1.1 地理特征 |
5.1.2 资源特征 |
5.2 岚皋县生态建设整体引导 |
5.2.1 岚皋县问题与发展需求分析 |
5.2.2 岚皋县生态建设的内容 |
5.3 岚皋县生态红线划定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生态敏感区确定 |
5.3.3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确定 |
5.3.4 生态红线叠加与调整 |
5.4 岚皋县生态空间管控策略 |
5.4.1 生态分区管控 |
5.4.2 资源分类管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墨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理论 |
1.2.1 自然保护区相关理论 |
1.2.2 生态文明相关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 |
1.2.4 三者间的关系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
1.4.2 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 |
1.4.3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三章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
3.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3.2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
3.2.2 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 |
3.3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测算 |
3.4 构建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数学模型 |
3.5 构建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
3.5.1 综合评价模型 |
3.5.2 综合评价值隶属度计算 |
3.5.3 木桶原理 |
3.5.4 综合评价等级标准 |
3.6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 |
3.7 墨脱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 |
3.8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论与讨论 |
3.8.1 从权重角度 |
3.8.2 从综合评价值角度 |
3.8.3 从隶属度角度 |
3.8.4 从木桶原理角度 |
第四章 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 |
4.1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评价标准 |
4.3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方法与总体标准 |
4.3.1 评价方法与过程 |
4.3.2 总体评价标准 |
4.4 研究墨脱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4.4.1 各指标权重计算 |
4.4.2 评价结果 |
4.4.3 生态文明建设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墨脱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关系分析 |
5.1 生态旅游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拉动作用 |
5.1.1 生态旅游拓宽经济收入来源 |
5.1.2 生态旅游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
5.1.3 生态旅游拉动社会发展 |
5.1.4 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系统 |
5.2 生态文明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的促进作用 |
5.2.1 生态文明提高景区品质 |
5.2.2 生态文明提升服务质量 |
5.2.3 生态文明规范生态旅游 |
5.2.4 生态文明刺激生态旅游需求 |
第六章 生态文明视角下墨脱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提高生态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结构 |
6.2 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
6.3 增强居民生态文化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
6.4 完善生态安全创建绿色生态环境 |
6.5 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L公司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2.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全域旅游相关理论 |
2.2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
2.3 4P营销理论 |
2.4 相关研究综述 |
3.L公司概况及营销环境分析 |
3.1 L公司概况 |
3.1.1 组织架构 |
3.1.2 人员结构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国内旅游市场环境 |
3.2.2 大连旅游市场环境 |
3.2.3 旅顺旅游市场环境 |
3.2.4 同类型景区对比分析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市场占有情况 |
3.3.2 业务增长情况 |
3.3.3 消费者结构情况 |
4.L公司生态旅游业务影响因素分析 |
4.1 L公司开展生态旅游面临挑战 |
4.1.1 法律法规的制约 |
4.1.2 企业内部建设不足 |
4.1.3 竞争对手占据旅游市场份额 |
4.1.4 旅游消费附加值较低 |
4.2 L公司目前存在的营销问题分析 |
4.2.1 产品问题分析 |
4.2.2 价格问题分析 |
4.2.3 渠道问题分析 |
4.2.4 促销问题分析 |
5.基于4P理论的营销策略研究 |
5.1 产品设计策略 |
5.1.1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
5.1.2 生态旅游路线设计 |
5.2 产品定价策略 |
5.2.1 实行客源差别定价 |
5.2.2 实行需求导向定价法 |
5.2.3 实行旅游产品差别定价 |
5.3 渠道营销策略 |
5.3.1 合理利用网络等新兴平台 |
5.3.2 合理利用旅行社等企业合作 |
5.3.3 合理利用政府招商引资资源 |
5.4 产品推广策略 |
5.4.1 定期促销限量定制服务 |
5.4.2 长期进行网络促销 |
6.L公司生态旅游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1 内部服务保障 |
6.1.1 协调政府做好营商服务保障 |
6.1.2 人力资源保障 |
6.2 外部环境应对措施 |
6.2.1 生态环境应对措施 |
6.2.2 基础设施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保护自然资源 开发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目标及认知的游客生态保护行为管理研究 ——以秦岭森林生态旅游为例[D]. 罗晓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D]. 杨学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陈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4]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以淮安市洪泽区为例[D]. 颜婧芝.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5]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D]. 张天嘉. 河北大学, 2020(08)
- [6]黄河峡谷沿岸景观构建策略研究 ——以黄河峡谷府谷段景观规划为例[D]. 刘怡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研究 ——以陕西省岚皋县为例[D]. 屈婷婷. 西北大学, 2020(02)
- [8]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墨脱为例[D]. 唐玉霞. 西藏大学, 2020(12)
- [9]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10]L公司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 李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