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尹鲜思[1](2016)在《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株系的鉴定分析》文中提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是一种水稻病毒病,该病极具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对我国水稻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本研究以RNAi (RNA interference)技术为依托,针对RBSDV基因组构建RNAi载体,以高感RBSDV的水稻品种武陵粳1号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和qRT-PCR的转基因阳性鉴定及表达量测定以及灰飞虱传毒表型鉴定,以期获得抗RBSDV的转基因株系,为水稻抗RBSDV育种提供抗性基因资源及种质。结果如下:1.对构建的RNAi载体转化得到的转基因T1代植株进行阳性鉴定与表达量分析。2.对pANDA-S8, pANDA-S9和pANDA-S8&S9的转基因材料加代繁殖,获得了T3代纯系。3.通过qRT-PCR表达量分析,选取了高表达量的转基因阳性株系进行RBSDV传毒实验,并进行田间表型抗性分析。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沉默S8、S9以S8&S9嵌合片段的转基因材料对RBSDV具有抗性,且嵌合片段的抗性更好。
刘家驹[2](2013)在《水稻病毒病田间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病毒病防控方法的研究是我国一项重要课题,关系着我国粮食生产,目前没有很好的药剂去防控水稻病毒病,但田间防控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章松柏[3](2013)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及其病原病毒Pns6与寄主水稻的互作》文中认为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病毒病一直是影响我国粮食稳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十年来,多种水稻病毒病相继爆发流行,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由一种新的植物呼肠孤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尤为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这种新病毒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许多研究,明确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地理分布、症状、病原性质、传播途径、品种抗性等生物学特性,并解析了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少数编码蛋白的功能,但是对于病毒在寄主组织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多数编码蛋白的功能、病毒的致病机制、寄主抗感病作用机制等仍不清楚。因此,保持对水稻病毒病的监测,了解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研究病毒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对于病毒病的防控以及阐明病毒的致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于2009-2012年间,在湖北、福建、江西、湖南、海南等省进行了水稻病毒病田间流行调查,并承担了这些省份水稻病毒病的诊断和检测任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稻病毒病的种类、分布和流行特点。结果如下:首次报道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湖北水稻和玉米上的发生,以及验证了水稻条纹病毒在湖北水稻产区的存在;福建水稻病毒的种类较多,有SRBSDV、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SV(Rice stripe virus)、RRSV(Rice ragged stunt virus)、RDV(Rice dwarf virus)、RGSV(Rice grassy stunt virus),国内流行的水稻病毒病在福建均有分布;湖南和江西两省是近几年我国水稻病毒病发生的重灾区,病原以SRBSDV为主,RRSV次之;海南省是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的重要初侵染来源地。其次,测定了SRBSDV湖北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以此序列为基础扩增了病毒13个基因的全长,在本氏烟细胞中分别表达这些基因,观察所表达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RBSDV湖北分离物全长29122bp,基因组核酸S10-S1的登录号分别为HM585270-HM585879;P1、P4、Pns52、P91这4个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形成聚集体,Pns52、Pns91能形成较大颗粒状聚集体,而P1、P4则形成点状的聚集体;P2、P8、P3、P10这4个蛋白的定位相似,即可定位于细胞核,也可以定位于细胞质,在细胞质中都能够形成一些点状聚集体;P51、Pns6、Pns71、Pns72和Pns92定位相似,分散于整个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或膜上,沿细胞骨架等组分形成丝网状结构,Pns6和P51在细胞质中还能够形成颗粒状的聚集体。再次,通过电镜观察、RT-PCR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病毒在水稻组织中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种子各组分的带毒情况。结果显示:SRBSDV只存在于韧皮部细胞中,是一个韧皮部组织限制的病毒;不同生育期的病株种子各组分都可以带毒,成熟种子虽可以携带SRBSDV,但是不能够经过种子传播;在水稻幼苗接种病毒后的30天内,根组织的病毒含量一直大于地上部分组织,病毒含量在12天或14天内增长比较缓慢,26d左右时可达到比较明显的水平;幼苗期根组织内的病毒含量远大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叶鞘,而分蘖期根、叶、叶鞘、茎中的病毒含量差别不大,至扬花灌浆期后茎中的病毒含量远大于其它部位,进一步说明病毒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是不同的。最后,以SRBSDV Pns6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水稻cDNA文库,钓取了24个可能与之互作的水稻蛋白;从中选取8个蛋白,经过RT-PCR获得了其完整阅读框,并将它们重组到酵母载体和BiFC植物表达载体上,通过酵母菌回复互作验证和BiFC体系的荧光互补验证,8个水稻蛋白中有5个能够与Pns6互作,这5个水稻蛋白是40S ribosomal protein S9-2、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AP2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zinc finger protein、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factor1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OseEF1A(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factor1A from Oryza sativa)与SRBSDV Pns6互作的意义以及OseEF1A与水稻病毒互作的普遍性,取得了如下结果:(1)SRBSDV Pns6除了与水稻eEF1A互作外,还与自身的基质蛋白Pns91互作,共定位实验表明Pns6可能招募Pns91和OseEF1A形成复合体,从而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和增殖中起某种作用;(2)RRSV的Pns10和Pns6都能够与OseEF1A在酵母中互作以及在本氏烟细胞中共定位,说明和SRBSDV一样,RRSV能够利用OseEF1A为病毒基因组复制和增殖服务;(3)除上述两种病毒外,OseEF1A还能够与RGDV的Pns11,RSV的NS3,RGSV的NS1、NS3和PC3等病毒蛋白在酵母中互作,并且还能够与作为DNA病毒的双生病毒相关蛋白在酵母中互作,从而证明了植物病毒利用eEF1A的普遍性。
顾永林[4](2012)在《水稻矮缩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矮缩病,又称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病原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该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稻区,寄主有水稻、野生稻、稗、看麦娘、早熟禾、雀稗等。水稻矮缩病毒主要由黑尾叶蝉传播,一般苗期和分蘖期最容易感染病毒病。发病初期,在新叶叶脉上出现黄绿色或黄白色小点。随后,小点沿叶脉逐渐延长,形成排列成行的断续条点。发病后期,病株叶色浓绿,质地僵硬,植株矮缩。对于水稻矮缩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以及化学防治黑尾叶蝉为主,在加强栽培管理和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
张正华[5](2011)在《不同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比较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应用抗病品种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具有高效、节本、易于推广等优点,选择了灌南县主栽的9个水稻品种,与感病的武运粳21作比较,以期筛选出较为抗病的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目前灌南县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均不理想,达不到抗病品种的要求。
孙攀,蔡润国,孙俊清[6](2011)在《水稻黄化矮缩病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近年来水稻黄化矮缩现象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水稻生产实践提出了预防补救措施,以供参考。
黄木生,刘春龙[7](2011)在《2010年莲花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文中提出根据田间调查和实践经验,介绍了中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防控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高瑞珍[8](2011)在《两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文中认为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成为危害我国水稻和玉米生产的两种重要病毒,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探明这两种病毒在我国的分布,我们于2009~2010年期间,利用RT-PCR技术对采自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共计17个省份,161个市/县/区的1524份表现为矮缩症状的水稻、玉米植株进行了检测。其中1414份样品采自水稻田,涉及313个水稻品种,110份样品采自玉米田。检测结果显示21.00%的样品感染RBSDV,55.97%的样品感染SRBSDV。RBSDV主要在上海、江苏、山东、河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为害水稻和玉米。尤其在江苏地区,RBSDV几乎遍布全省。SRBSDV主要在以种植籼稻为主的长江以南地区为害水稻,在南方的13个省份、115市/县/区均检测到该病毒。在水稻播种期与白背飞虱主要迁入期间隔一个月左右及种植方式多样化的地区SRBSDV分布更为广泛。两种病毒可侵染常规粳稻、常规籼稻、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糯稻等,生产中尚未见对这两种病毒高抗的水稻类型或品种。在明确我国RBSDV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同时选取部分分离物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对其CP.S7-ORF1和S5-ORF2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BSDVCP遗传多样性值为0.0400,系统发育树表明各地分离物可明显的分为两组;S7-ORF1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值为0.0179,不同分离物也可分为两组,多数分离物都聚集在一组内,与中国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8%以上,个别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分离物的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4.3~99.0%和98.5~100%; S5-ORF2的遗传多样性值为0.0285,各地分离物也可以明显的分为两组。RBSDV分离物CP, S5-ORF2的分组情况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来源于北方玉米种植区的分离物聚于一组而来源于地理位置偏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地区的分离物聚于一组。来源于山东、江苏地区的分离物的CP、S5-ORF2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同一分离物不同片段的分组情况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也不相同。三个片段在遗传多样性方面CP>S5-ORF2>S7-ORF1。三者的进化限制系数ω值依次为0.0488、0.0394、0.4278,在受到的选择压力方面:S7-ORF1>CP>S5-ORF2。 S7-ORF1序列的高度保守性可能与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有关。采用类似方法对采自我国13个省份的SRBSDV水稻、玉米分离物的S10-ORF, S7-ORF1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测定的我国SRBSDV分离物的CP和S7-ORF1序列与从Genbank中获得的越南分离物比较,发现无论是我国的分离物是越南的分离物,这两个片段不同分离物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都较高,均在97%以上,不同地理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间差异较小。两个片段的核苷酸遗传多样性值分别为0.0131和0.0053。两者的进化限制系数ω值分别为0.3162和0.1119,后者受到的选择压力要高于前者。总体而言,作为内源性病毒的RBSDV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而SRBSDV作为一种新的迁入性病害,来源单一,因而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也较低。
仲伟江,李启广,涂英军,柏军之[9](2011)在《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付佑胜,陈香华,李茹,赵桂东[10](2010)在《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认为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发生概况、症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指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提供参考。
二、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株系的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概况 |
1.1.1 水稻黑条矮缩病简介 |
1.1.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分子结构与组成 |
1.1.3 RBSDV的传播介体与途径 |
1.1.4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 |
1.1.5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防对策 |
1.2 RNAi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1 RNAi的发现过程 |
1.2.2 RNAi的沉默机理 |
1.2.3 RNAi技术在抗植物病毒中的应用 |
1.2.4 RNAi技术在防治植物昆虫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转基因水稻植株阳性鉴定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和试剂盒 |
2.1.3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1.4 试剂配制 |
2.1.5 试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潮霉素抗性筛选法 |
2.2.2 PCR鉴定法 |
2.2.3 qRT-PCR表达量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转基因阳性植株田间接种抗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转基因阳性植株抗性接种 |
3.2.2 接种后农艺性状比较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结论、创新性及下阶段工作 |
4.1 结论 |
4.2 创新性 |
4.3 下阶段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水稻病毒病田间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剂防控 |
2 物理防控 |
3 其他防控方法 |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及其病原病毒Pns6与寄主水稻的互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1 病害症状及流行概况 |
1.1.2 粒体形态和分类地位 |
1.1.3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
1.1.4 寄主植物和传毒介体 |
1.1.5 介体的传毒机制 |
1.1.6 SRBSDV 与寄主的互作研究 |
1.1.7 其它几种流行的水稻病毒病概述 |
1.2 本研究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体系 |
1.2.1 酵母双杂交技术 |
1.2.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
1.2.3 实时定量 PCR 技术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调查和检测 |
提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毒 dsRNA 基因组的提取和应用 |
2.2 2009-2012 年湖北省水稻病毒病的监测 |
2.3 2009-2012 年福建省水稻病毒病的监测 |
2.4 其它省份水稻病毒病检测 |
3 小结与讨论 |
3 SRBSDV 湖北分离物的测定及病毒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提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RBSDV 湖北分离物的序列测定 |
2.2 SRBSDV 湖北分离物的序列分析 |
2.3 病毒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pEarleyGate101 的构建 |
2.4 病毒基因在本氏烟细胞中的定位 |
3 小结与讨论 |
4 SRBSDV 在寄主水稻体内的动态变化 |
提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品总 RNA 的质量检测 |
2.2 实时定量引物扩增效率检测 |
2.3 SRBSDV 在感病水稻不同生育期各组织的动态变化 |
2.4 水稻幼苗接种 SRBSDV 后 30 天内的病毒动态变化 |
2.5 SRBSDV 在水稻组织内的分布 |
2.6 水稻种子带毒情况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5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水稻 cDNA 文库 |
提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文库质量的检测 |
2.2 文库筛选初步结果 |
2.3 文库质粒插入片段的 PCR 鉴定 |
2.4 文库质粒插入片段的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6 SRBSDV Pns6 与水稻蛋白互作的进一步验证 |
提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材料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互作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 |
2.2 互作蛋白全长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 互作蛋白全长与 Pns6 的酵母互作 |
2.4 互作蛋白全长 BiFC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5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 Pns6 与水稻蛋白的互作 |
2.6 互作水稻蛋白的表达量检测 |
3 小结与讨论 |
7 OseEF1A 与 SRBSDV Pns6 等病毒基因的互作研究 |
提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OseEF1A 与 SRBSDV 非结构蛋白的酵母互作 |
2.2 SRBSDV Pns6 与病毒非结构蛋白的酵母互作 |
2.3 OseEF1A 与 Pns6、Pns91 的共定位分析 |
2.4 OseEF1A 与其它水稻 dsRNA 病毒非结构蛋白的互作 |
2.5 OseEF1A 与 Tenuivirus 病毒蛋白的酵母互作 |
2.6 eEF1A 与 2 种双生病毒蛋白的酵母互作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水稻矮缩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及特征 |
2 侵染循环 |
3 发生规律 |
4 危害症状 |
5 防治方法 |
5.1 综合防治策略 |
5.2 农业防治 |
5.3 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
5.4 化学防治 |
(6)水稻黄化矮缩病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原因 |
1.1 药害与中毒 |
1.2 生理性缺素 |
2 预防补救措施 |
2.1 药害与中毒预防补救措施 |
2.2 生理性缺素预防补救措施 |
(7)2010年莲花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特点 |
2 发生原因 |
3 防控技术 |
(8)两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特性 |
1.1.1 RBSDV和SRBSDV的生物学特性 |
1.1.2 RBSDV和SRBSD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
1.1.3 RBSDV和SRBSDV传播介体的生物学特性 |
1.2 植物病毒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1.2.1 植物RNA病毒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2.2 植物DNA病毒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 |
2.1.1 实验材料、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BSDV和SRBSDV在我国的分布 |
3.1.1 检测结果 |
3.1.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 |
3.1.3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江苏的分布 |
3.1.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 |
3.1.5 发病水稻植株的品种 |
3.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
3.2.1 C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
3.2.2 S7-ORF1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
3.2.3 S5-ORF2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
3.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
3.3.1 C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S7-ORF1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
4 讨论 |
4.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 |
4.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
4.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
附录1 2009,2010年样品来源及检测结果 |
附录2 用于RBSDV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离物的相关信息 |
附录3 用于SRBSDV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离物的相关信息 |
附录4 本研究引用的相关序列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特点 |
2 发生原因 |
3 防治措施 |
3.1 加强农业措施 |
3.2 科学防治灰飞虱 |
(10)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发生概况 |
3 症状 |
4 发生原因 |
5 防治措施 |
四、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株系的鉴定分析[D]. 尹鲜思.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2]水稻病毒病田间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J]. 刘家驹. 湖南农机, 2013(05)
-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及其病原病毒Pns6与寄主水稻的互作[D]. 章松柏.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2)
- [4]水稻矮缩病的研究[J]. 顾永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12(01)
- [5]不同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比较试验[J]. 张正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6]水稻黄化矮缩病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J]. 孙攀,蔡润国,孙俊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8)
- [7]2010年莲花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J]. 黄木生,刘春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8)
- [8]两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D]. 高瑞珍. 扬州大学, 2011(05)
- [9]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仲伟江,李启广,涂英军,柏军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1)
- [10]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J]. 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付佑胜,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