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技术》杂志征稿简则(论文文献综述)
丁俊[1](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许锦峰,张海遐,魏燕丽,朱文祥[2](2018)在《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并提高室内舒适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开展了研究,进行了工程实践。
王笛[3](2018)在《社会近代化视野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文中认为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的演进,传统海洋灾害的应灾机制也呈现出蜕变之势,具体可表现为救灾机制及防灾机制转向近代化。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与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既相互交织又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既是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使然,也是江浙区域发展特性所致。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不仅凸显了此区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也为此区新型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李贺,倪金华,王文渊,沈欢欢,董旺[4](2017)在《钢管土钉技术在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边坡加固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打入式钢管土钉具有安全可靠、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成本低等特点,在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中有广泛应用。钢管土钉通过全长开设梅花形注浆孔并增加角钢倒刺,使得成孔直径大于钢管本身,在后续注浆过程中,水泥浆通过注浆孔压入周边土体,增大钢管与周边土体摩擦系数,并对钢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钢管在土中受到锈蚀,从而提高了钢管的支护性能。钢管土钉在昆明景成大厦项目超大超深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解决了边坡地质条件不利带来的影响,增加了边坡支护的安全稳定性,降低了工程成本。
刘亦师[5](2014)在《辉煌的历程,丰富的史料——《建筑》杂志60年发展要略》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创刊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讲师刘亦师博士欣然撰文。酷暑季节,阅览了已经刊出的770期《建筑》,以一个学者的独到视野对《建筑》杂志60年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刘亦师博士的研究表明,《建筑》从1954年创刊到1965年停刊,是文革之前建筑类期刊中组织最稳定、发行量最大的一份,也是记载我国社会主义早期工业和城市建设进程最全面和详实的编年纪,是研究中国现代建筑史、获取完整的历史图景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之一。
杜明磊[6](2011)在《论日语听说能力训练方法》文中提出日语学习过程中,日语听力和日语会话是不可回避的两个重要问题。日语听力和日语会话既能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提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过怎样的具体方法才能把日语听力和日语会话掌握好,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高继红[7](2010)在《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投稿中应注意的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科技论文投稿命中率,文章论述了期刊的类型和投稿时根据文章内容选定刊物的方法,并就目前科技论文中摘要和参考文献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了摘要的书写要求和参考文献的着录问题。
蔡金金[8](2008)在《基于ANSYS随焊锤击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焊接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工艺,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是在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焊接残余应力、裂纹、气孔等缺陷。消除焊接应力、防止裂纹产生是焊接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已经成为当今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焊锤击装置可以在焊接过程中自动对焊道焊缝及近缝区金属进行锤击处理,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接结构,提高焊接质量。目前随焊锤击设备实现了根据具体的焊接温度适时锤击,但不能针对不同材料对锤击频率和锤击力进行有效、独立调节,而且人机交互效果差,同时获得优化参数需要大量的实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以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利用ANSYS对随焊锤击过程进行温度场应力场计算模拟,结合焊接试验结果获得优化参数,通过控制电路对锤击进行控制,使电磁锤的锤击频率、锤击力和锤击位置能根据焊接温度参数的变化不断调整,实现自动化随焊锤击的目的。充分考虑了通用性和各种抗干扰措施,设计了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的主要过程是:首先,通过ANSYS对温度场以及应力场进行分析,为确定最佳锤击时机提供可靠的温度参数,并通过实验获得较为完善的锤击参数数据库,针对不同材料对参数进行智能化调用。然后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与键盘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选择锤击参数,包括锤击频率、锤击力、锤击温度等。每一种参数根据不同材料给定了参数选择范围,通过温度采集模块获得实时温度,并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再通过DA转换来调整和控制锤击频率、锤击力,使其保持在设定值。系统主要由键盘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锤击参数控制模块等几部分组成。系统的软件部分均采用C语言编程,同时为保证单片机系统的可靠运行,结合焊接的实际情况,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存在的干扰,并运用了有效的抗干扰措施。通过对随焊锤击控制系统设计的改进,系统拥有较好的可视化平台,具有锤击参数的键盘给定和实时显示等功能,能够实现电磁锤根据锤击参数变化调节锤击频率、锤击力和锤击位置的准确控制,从而可有效的锤击焊件,达到降低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接裂纹产生的目的。该控制系统具有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效率高、动态响应快等特点,较好的满足了随焊锤击过程智能控制的要求。
二、《建筑技术》杂志征稿简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技术》杂志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 |
2.1 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对比 |
2.2 低能耗建筑技术建议 |
2.2.1 建筑平立面设计 |
2.2.2 外围护结构 |
2.2.3 采暖空调 |
2.2.4 可再生能源 |
2.3 工程实践[1] |
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模式研究 |
3.1 夏热冬冷地区分户采暖的建筑特征 |
3.1.1 分户采暖模式多样化 |
3.1.2 对分户墙、分户楼板保温性能要求更高 |
3.1.3 间歇采暖要求室内空间升温快 |
3.2 分户采暖的建筑技术措施 |
3.2.1 浮筑楼板保温隔声技术[2] |
3.2.2 外墙内保温 |
3.2.3 分户墙和室内隔墙保温 |
4 建筑墙体保温可靠性分析[3] |
4.1 外保温标准中的系统可靠度设计 |
4.2 按结构可靠度理论设计 |
4.3 可靠度对比分析 |
4.4 可靠性提升建议 |
5 装配式建筑内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
5.1 预制夹心保温墙板热工性能研究 |
5.2 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保温墙板开发[5] |
5.3 装配式建筑中高性能窗应用技术研究 |
6 技术展望 |
(3)社会近代化视野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转变的背景 |
1.1 传统荒政难以为继 |
1.2 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影响深远 |
1.3 地方慈善力量成长壮大 |
2 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转变的表现 |
2.1 救灾机制转向近代化 |
2.1.1 多重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
2.1.2 募捐、请赈等多种赈济方式出现 |
2.1.3 新式传媒通讯技术扩大救灾宣传 |
2.2 防灾机制转向近代化 |
2.2.1 钢筋混凝土海塘、海岸保安林等防灾工程的出现 |
2.2.2 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 |
2.2.3 气象事业的进步与海洋灾害预警制度的建立 |
3 余论 |
(4)钢管土钉技术在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地质概况 |
2.1 基坑场地土层条件 |
2.2 场地水文条件 |
3 钢管土钉设计 |
3.1 技术参数 |
3.2 试验要求 |
4 方案实施 |
4.1 施工工艺 |
4.2 锚杆、喷锚施工方法 |
4.2.1 土方开挖 |
4.2.2 测量放线 |
4.2.3 钢管土钉安装 |
4.2.4 挂网、焊接加强筋和喷射混凝土 |
4.2.5 注浆 |
4.2.6 混凝土养护 |
5 钢管土钉拉拔试验 |
5.1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 (见图6) |
6 结语 |
(5)辉煌的历程,丰富的史料——《建筑》杂志60年发展要略(论文提纲范文)
《建筑》与我国建筑界的关系及其地位 |
《建筑》60年的重要发展阶段 |
第一次试刊时期:1954年6月~1954年10月 |
曲折发展时期:1955年8月~1965年6月 |
停刊时期:1965年6月~1979年 |
恢复与壮大时期:1979年至今 |
《建筑》期刊内容及特色 |
国家及部领导的讲话和报告及建工部的各种重要活动 |
关于历次与建筑业有关的政治运动之报道 |
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建筑教育、管理经验及技术总结等文章 |
(6)论日语听说能力训练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听力的问题 |
1.应当多掌握单词。 |
2.注意句子中所出现的关键词。 |
3.注意和总结听力背景的语言环境。 |
(1) 语言环境要素比较容易区分时。 |
(2) 语言环境要素不容易区分时。 |
4.要想练好听力就要多听多练习。 |
二、关于会话问题 |
1.反复练习基本句型, 做到烂熟于胸。 |
2.练习会话时注重场景对话练习。 |
3.练习日语会话时, 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
(7)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投稿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技术期刊 (科技期刊) 的类型 |
(一) 按性质和内容分类 |
1. 综合性期刊 |
2. 学术性期刊 |
3. 技术性期刊 |
4. 检索性期刊 |
5. 科普性期刊 |
(二) 按其主管部门分类 |
1. 全国性期刊 |
2. 地方性期刊 |
(三) 按其出版形式分类 |
1. 正式期刊 |
2. 非正式期刊 |
二、稿件投向的选定 |
三、论文摘要的撰写 |
(一)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
(二) 摘要的分类 |
1. 报道性摘要。 |
2. 指示性摘要。 |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
四、论文的参考文献 |
(一) 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与作用 |
1. 科学态度和论文的真实性 |
2. 区分前人成果和论文作者的成果 |
3. 索引和研究作用 |
4. 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
(二) 参考文献着录的原则 |
1. 主着录必要的、最新的文献。 |
2. 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
3. 采用规范化的着录格式。 |
(8)基于ANSYS随焊锤击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随焊锤击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 有限元分析在焊接过程中的应用状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1.1 有限元发展历史 |
2.1.2 有限元的基本方法 |
2.2 ANSYS分析系统简介 |
2.2.1 ANSYS的前处理功能 |
2.2.2 ANSYS的分析功能 |
2.2.3 ANSYS的后处理功能 |
2.3 ANSYS二次开发功能 |
3 基于ANSYS的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3.1 ANSYS焊接温度场分析 |
3.1.1 焊接温度场基本公式 |
3.1.2 试件温度场分析 |
3.2 ANSYS焊接应力场分析 |
3.3 模拟分析结果与焊接残余应力 |
3.3.1 锤击力和锤击频率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3.3.2 焊接温度场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4 随焊锤击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单片机介绍 |
4.1.2 控制电路电源的设计 |
4.1.3 锤击力及锤击频率控制电路设计 |
4.1.4 温度采集与处理电路的设计 |
4.1.5 键盘及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4.2 随焊锤击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软件系统设计的原则 |
4.2.2 编程语言选择 |
4.2.3 主程序设计 |
4.2.4 焊接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
4.2.5 锤击参数控制设计 |
4.2.6 键盘及显示控制模块设计 |
5 系统抗干扰的设计 |
5.1 抗干扰的技术原理 |
5.2 控制系统干扰源分析 |
5.2.1 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干扰 |
5.2.2 焊接现场的电磁干扰 |
5.2.3 控制系统自身的干扰 |
5.3 硬件系统抗干扰设计 |
5.3.1 电源线抗干扰措施 |
5.3.2 数字输入端的噪声抑制 |
5.3.3 数字电路不用端的处理 |
5.3.4 供电系统干扰及抗干扰设计 |
5.3.5 信号传输通道干扰及抗干扰设计 |
5.3.6 印刷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
5.4 抗干扰系统软件设计 |
5.4.1 软件抗干扰措施 |
5.4.2 程序运行监视系统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四、《建筑技术》杂志征稿简则(论文参考文献)
-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J]. 许锦峰,张海遐,魏燕丽,朱文祥. 江苏建筑, 2018(06)
- [3]社会近代化视野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J]. 王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8(03)
- [4]钢管土钉技术在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 李贺,倪金华,王文渊,沈欢欢,董旺. 施工技术, 2017(21)
- [5]辉煌的历程,丰富的史料——《建筑》杂志60年发展要略[J]. 刘亦师. 建筑, 2014(19)
- [6]论日语听说能力训练方法[J]. 杜明磊.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
- [7]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投稿中应注意的问题[J]. 高继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0)
- [8]基于ANSYS随焊锤击控制系统的研究[D]. 蔡金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