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崔添毅[1](2020)在《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强度高、干缩和温缩小、耐久性好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土凝岩作为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减少对天然砂石料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多见,其路用经济与技术性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依托甘肃省二车公路芦家湾连接线改移道路土凝岩底基层试验段项目,通过研究土凝岩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性、耐久性,对比分析土凝岩固化土与其他类型固化剂固化土的上述路用性能,初步探究了土凝岩固化土用于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层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土凝岩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所用的土凝岩属于硅钙系胶凝材料,在硅酸盐词典中属于无熟料水泥。水胶比为0.4时,土凝岩净浆试件3天抗压、抗折强度比水泥净浆试件的相应强度偏低,但3~28天抗折、抗压强度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143%、318%,远大于水泥净浆的49%、88%。土凝岩固化土及对比混合料强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掺量下土凝岩固化土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水泥固化土,也高于水泥、粉煤灰等稳定材料复合固化土。土凝岩稳定土七天无侧限强度可达2.0-5.0MPa,通过调整掺量可满足路面各结构层的技术要求。土凝岩固化土、水泥固化土和水泥稳定碎石的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土凝岩固化土的早期水稳定性系数略优于水泥稳定土,后期则刚好相反;水稳定性远低于水稳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冻性优于水泥固化土,但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与水泥固化土的冲刷后质量完整度十分接近,土凝岩固化土的抗冲刷性显着弱于水泥稳定碎石;土凝岩固化土干缩性能优于水泥固化土。施工及试验段验证方面,土凝岩固化土施工不推荐使用路拌法,条件允许时尽量选择厂拌法。土凝岩改良土(掺量4%-6%)不推荐代替水泥用于各等级公路路基换填。掺量在10%-12%时,土凝岩固化土代替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级配碎石用于路面结构层,相对传统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在砂石料匮乏区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可铺筑试验段进行初步验证,总结施工经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补充数据支撑与技术指导。
刘勇超[2](2020)在《再生填料在市政道路的应用研究及生命周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大量建筑固体废弃物;由于拆除的建筑物多为砖混结构,建筑固体废弃物中烧结粘土砖占据较高比例。本文以废弃粘土砖生产再生填料,并取代天然填料用于市政道路工程。通过成型性研究确定级配后,对再生填料的路用性能及石灰稳定再生填料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试验路段对再生填料的性能进行现场检测;最后,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废弃粘土砖再生填料在市政道路工程应用的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粘土砖再生填料的承载比为150%,掺加石灰后再生填料的承载比超过250%;石灰稳定再生填料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增加也有明显提升,28d抗压强度较1d时增加120%~175%;同时,石灰的掺入还有利于改善再生填料的耐水稳定性与干缩性能。石灰稳定再生填料的石灰剂量随龄期增加而降低;累积放热量持续增加;微观形貌显示再生填料颗粒间相互连接,且结构更加密实。上述结果均表明,烧结粘土砖为主要成分的再生填料在击实条件下能直接与石灰发生火山灰反应,并改善再生填料的性能。但石灰掺量较高时,过量石灰未能及时参与反应,对再生填料的承载比与抗压强度等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中再生填料的最佳石灰掺量为3%~4.5%。再生填料用于路床的试验路段检测结果表明,碾压5遍后的压实度均超过95%,承载力达到400k Pa,弯沉值低于1.6mm;而由于粘土砖与石灰间火山灰反应的持续进行,掺加3%石灰的Ⅱ型再生填料用于底基层的强度随养护龄期增加有明显提升,底基层养护30d后的承载力较1d时增加了141.75%,弯沉值降低了73.47%。再生填料用于市政道路底基层及以下部位的相关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废弃粘土砖再生填料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应用,对全球气候变暖、酸化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影响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相比于水泥稳定碎石与石灰稳定土,在底基层应用1t石灰稳定再生填料的环境效益为10.136元,并节约应用成本70.588元;在路床应用1t再生填料的环境效益为7.396元,但增加应用成本29.539元。填料的生产或购置费用以及运输距离是影响环境效益与建设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再生利用加工厂的位置以降低运输距离,或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生产设备等方式,能有效降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过程的环境影响与应用成本。
章炜[3](2020)在《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特性及在路基工程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传统粗放模式的矿石行业迎来转型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使宕渣、碎石等公路工程领域常见路基填料需求增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城市迅速发展尤其是地铁建设带来的建筑弃土体量巨大,合理处置建筑弃土已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次研究针对课题组已初步开发的新型HCL系列建筑弃土固化剂,开展了固化粉质土类的建筑弃土固化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通过室内试验,对粉质土类建筑弃土的原状土和3%、5%、7%、9%掺量HCL固化土进行CBR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试验后发现,随着HCL固化剂掺量的增加,粉质土类的固化土最佳含水率、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均呈上升趋势,最大干密度、膨胀量呈下降趋势,粘结性、水稳定性明显提高;(2)为验证HCL固化剂应用在实际工程的可行性,在粉质土类原状土取土地铺筑试验路段,经施工并养护,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设计目标和规范规定的技术标准;(3)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路基路面进行模拟分析,发现HCL固化土路基较传统路基在力学方面有一定优势。结果显示:HCL固化剂可以有效固化粉质土,在依托工程试验路段中表现良好,成功完成从试验室开发阶段到工程实际应用阶段的技术转化,可带来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推进绿色建筑与道路建设发展。
王亮明[4](2020)在《公路路面底基层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是路面结构中较主要承重层,使用较为广泛,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性能和耐久性。由于石灰在消解池中集中消解难以充分消解,施工过程中与素土拌合碾压成型后,未消解的石灰会与土中水分反应消解,体积膨胀,导致成品鼓包破坏,造成返工。本文通过增加闷料(闷石灰)工序,充分消解石灰来保证路面底基层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质量。
邹善成[5](2019)在《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水泥稳定类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结构主要形式。在水泥稳定类材料作为基层施工或养护过程中,其强度的形成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制约工期的“瓶颈”过程。在基层早期强度还没有达到之前,如果进行了路面的铺筑,将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隐患,导致路面基层松散、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目前,基层施工采用的传统水泥稳定类材料,养生时间较长,只能通过延长施工周期或增加基层施工作业面等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再进行下一步作业,这对工期紧、交通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路段施工而言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特点和所处的施工环境,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分别在高温、常温及低温条件下,以固定水泥用量为基准,研发满足要求的复合材料组成配方,并进行水泥稳定类碎石配合比设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拉伸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和温缩试验进行性能验证,确定满足规范要求的性能指标值。通过现场施工及技术检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养护措施。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抗弯拉能力强、回弹模量高的基层用水泥稳定类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选择的18种无机和有机复合材料配方,1-8(萘系减水剂:甲酸钙:乙酸钙/20:1:36)和2-8(萘系减水剂:甲酸钙:硫酸钠/20:1:36)材料复合型稳定碎石1.5d后能够达到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的85%,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选定1-8和2-8型复合外加剂作为常规环境条件下早强养护材料;2-9(萘系减水剂:甲酸钙:硫酸钠/20:1:40)材料复合型水泥稳定碎石2d后能够达到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的100%,可以进行面层施工低温环境时,选用2-9型复合外加剂材料;高温时,1-1(萘系减水剂:甲酸钙:乙酸钙/12:1:30)材料试验强度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相比,16h强度值超过普通水泥稳定碎石28d强度值,可以进行面层施工,选用1-1型复合外加剂材料。(2)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研发的新型材料早期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上升快,后期强度持续发展,各项性能指标均能高于规范值。本研究解决了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施工时间长与早期强度快速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锲[6](2019)在《固化剂改良细沙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固化剂是一种应用于公路工程(尤其是在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和沙漠半沙漠地区,譬如河南、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改良土壤特性的新型材料。它不仅具有环保的优点,还能以最快的速度改善土壤性质,在一定程度解决传统石灰和水泥等材料在改良土壤施工中存在的环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缺点。本文通过对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项目所在地具有代表性的细沙土的基本性能研究、对四种固化剂的优选,对固化剂粉煤灰稳定细沙土力学性能、固化机理分析,对固化剂粉煤灰稳定细沙土底基层工程应用研究,从而确定C型粉状土壤固化剂作为稳定细沙土的优选固化剂。在对C型土壤固化剂稳定细沙土做进一步研究,从而确定了固化剂、粉煤灰的最佳配合比(固化剂:粉煤灰:土为8:10:82),底基层厚度为18cm;固化剂粉煤灰稳定细沙土试件无侧限强度7d达到1.34MPa,28天达到2.61MPa,90天和180天时强度分别达到4.77MPa和5.88MPa,90天和180天的劈裂强度为0.50MPa和0.54MPa,90天和180天的抗压回弹模量为614MPa和679MPa。通过对项目前期研究、试验段的施工研究、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及后期的跟踪观测和检测,发现新型的半刚性道路材料土壤固化剂粉煤灰稳定细沙土有着非常优良的力学性质以及板体性能。利用土壤固化剂来构建更好的公路的底基层,不仅可以起到完全替代石灰的作用,而且相对于石灰来说,污染更小,更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也适合建造在乡镇、农村、自然保护区和需要快速完成的路段,而且在具体施工时,不需要专门的施工工具,并且为解决细沙土的保水问题,需要将混合料拌和完成后立刻进行碾压工作,之后再对其进行湿化保存,进一步提升施工效果,为在细沙土基层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李良[7](2019)在《改良低液限黏土在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液限黏土液限低,塑性指数小,CBR值和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在施工时压实较难。若直接将其作为路床、底基层修筑填料,可能会因为稳定性和强度不足而导致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如何对低液限黏土进行改良,使改良后的低液限黏土能满足路床、底基层的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河南省漯河市G240保台线北舞渡至舞钢段改建工程中出现的难题,对改良低液限黏土作为路床、底基层填筑材料的改良方案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和检测验证方案的合理性。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通过筛分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CBR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土工试验,对该地区的低液限黏土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通过击实试验、CBR试验、膨胀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不同石灰掺入量石灰土的关键指标变化规律,分析比较不同石灰掺量的石灰改良土路用性能。研究表明石灰改良土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最佳含水率、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逐渐增大,最大干密度和膨胀率逐渐减小。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本项目石灰改良土石灰最佳掺量建议值6%。本项研究对不同改良方案用作底基层材料的可行性作了介绍,分析了单掺石灰、水泥改良方案的不足。通过干缩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用作底基层填筑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依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本项目底基层稳定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石灰:土=4:6:90。根据路床处治石灰掺量建议值和底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建议值,铺装并检测了试验路段。检测结果表明该建议值的改良方案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为该地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束乐[8](2019)在《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石灰稳定土目前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施工中,为掌握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文章依托安徽江淮地区某高速公路改善工程,结合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主要特点,详细论述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为同行业进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宋波[9](2019)在《既有沥青路面结构评价与延寿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484.6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26万公里。随着全国路网的基本建成,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干线公路逐步进入养护期,养护投入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年公路养护投资达到3389.9亿元。全国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国、省干道大中修率在15%以上,每年公路路面大修养护里程达到50多万公里,大修养护费用达到数千亿元。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在国省道干线路面中占90%以上。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015年,达到使用寿命后大部分需要结构性大修。搞好沥青路面大修养护特别是对结构性大修的科学决策,事关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在沥青路面大修养护中,对既有沥青路面的利用价值没有开展系统地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沥青路面大修养护设计方法。由于在路面结构损伤检测方面缺技术,在路面结构评价上缺指标,在既有路面延寿设计上缺方法,传统的沥青路面大修养护管理方法,尚无法实现沥青路面的保值增值。本文以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和破坏特征为现象学基础,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无损检测技术、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安定理论、传感器实时监测技术等研究理论和方法,在路面综合性能分类、结构状况检评、延寿设计指标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既有沥青路面结构分类评价和延寿设计方法,对于完善我国大修养护设计方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基于过去30年的沥青路面历史数据,多特征、多维度对比分析路面基础数据。通过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典型结构力学分析,发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普遍优于普通公路,基本具备了长寿命路面的基础。路面厚度对结构的疲劳寿命影响大于材料模量,可以建立基于统计的沥青面层厚度与结构使用寿命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无结构性病害或出现轻微结构性病害的旧路,可以通过加铺沥青面层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而无须采取翻修改造的大修处治方式。通过对北京市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主要病害调研,发现既有沥青路面大修的主要病害是网状裂缝,路面延寿设计必须以疲劳开裂作为控制指标,以保证沥青路面在“延寿期”内的结构安全。既有沥青路面受交通荷载、外界环境、材料老化等内外因素的耦合作用,通过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聚类分析,发现路面综合性能可以分类为四种不同模式。其中,A类和B类的沥青路面,是优质的材料、合理的结构、严格的质量控制、规范的预防性养护四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和有损测试技术结合,典型路段检测评价与验证,构建了多指标的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态分类评价体系。针对探地雷达受系统带宽限制无法精准检测薄层路面厚度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基于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沥青面层分层厚度检测方法,通过对雷达回波的迭代作谱峰搜索,重现雷达重叠信号,实现对不同沥青面层界面的区分,分层厚度估计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首次提出了路面结构损伤评价参数的两个新指标——路面损伤指数PDI和路面结构模量,再辅以高速公路的面层损伤指数SDI和基层损伤指数BDI,形成基于FWD弯沉盆数据的沥青路面损伤自动判别技术,其判定精度经现场验证,对于高速公路既有沥青路面的判别符合度达到89.88%,普通公路既有沥青路面判别符合度达到96.02%,符合度整体上可达到90%以上,为路面结构隐形病害诊断和分类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基于半刚性基层三阶段性能演化规律和既有沥青路面综合性能的四种演变模式,提出了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的四分类方法,并建立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分类处治策略。对于结构状况良好的A和B类路面进行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基于控制路面结构的疲劳破坏和结构性车辙,以“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加铺结构的安定荷载”为设计指标,以半刚性基层模量取值为重要设计参数,形成了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路的路用性能长期监测和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既有路面延寿期的结构安全和结构安定的目标。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在精细化检测的基础上合理加铺沥青面层,可以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该方法适用于在A类和B类路面的基础上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一倍以上,为路面保值增值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促进我国路面养护水平的提升。
颜朋辉[10](2018)在《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豫东粉土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土土质在我国普遍存在,利用高强土壤固化剂,将原本不适宜作为路基填料的土质,加固成符合公路路基基层强度、稳定性等质量要求的土质,这不但能加快国家基础建设、降低工程成本,更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在1972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确定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此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经济、强化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以河南省豫东区域粉土作为研究主体,在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二期选取试验段,公路路基底基层采用本区域典型粉土作为填筑材料,利用高强土壤固化剂对其加固处理,从而研究探讨高强土壤固化剂的路用性能。首先,通过样本土样的颗粒分布、击实特性、液塑限指标确定该土样为豫东区域的典型粉土土质;其次,测定样本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压缩特性、承载比等物理力学特性,研究分析该土质特点和易造成的病害;再次,通过对土壤固化剂的特点分类研究,选取某一无机类高强土壤固化剂为加固产品,结合加固机理和工程成本,确定混合料最优配合比;最后,铺筑路基试验段,测定试验段路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性能、水稳性能、CBR承载比等路用性能指标,分析研究加固后粉土土质路基的路用性能。由检测结果可知,试验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且该材料的路用性能也非常良好,适合作为高速公路路基的筑路材料。与常用筑路材料以及常用的填料加固方案比较,使用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粉土,不但路用性能良好,而且还能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养护费用,节约工程造价。使用地方材料填筑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很好的实用、经济和服务社会等效益。本文通过对豫东区域粉土土质的分析、土壤固化剂的介绍、混合料配合比的选取以及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豫东区域粉土的路用性能,总结出一套实践可行的施工方案,此方案区别于其他添加土壤固化剂且添加水泥或石灰等胶凝材料,更加便于施工。
二、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赤泥基类固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赤泥基类固化剂固化土研究现状 |
1.2.3 土凝岩固化剂概述 |
1.3 赤泥基固化剂土凝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
2.1.1 土 |
2.1.2 土凝岩 |
2.1.3 水泥 |
2.1.4 粉煤灰 |
2.1.5 石粉 |
2.2 试验方案 |
2.2.1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
2.2.2 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试验方案 |
2.2.3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试验段铺筑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强度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泥基土凝岩固化土耐久性能研究 |
4.1 水稳定性 |
4.2 抗冻性 |
4.3 抗冲刷性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设备介绍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干缩特性 |
4.5 外观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凝岩固化土底基层现场验证分析 |
5.1 试验段工程概况 |
5.2 施工工艺 |
5.3 现场检测结果与施工总结 |
5.3.1 压实度 |
5.3.2 弯沉 |
5.3.3 施工总结 |
5.4 后期监测研究 |
5.5 土凝岩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5.5.1 产品成本分析 |
5.5.2 与传统路基路面材料成本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再生填料在市政道路的应用研究及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组成 |
1.1.2 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
1.1.3 形势与政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再生利用 |
1.2.2 粘土砖再生利用 |
1.2.3 再生填料 |
1.2.4 生命周期评价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 |
2.1 再生填料的生产与基本性能 |
2.1.1 再生填料的生产 |
2.1.2 再生填料的级配 |
2.1.3 再生填料的物理性能 |
2.1.4 再生填料的化学组成与微观形貌 |
2.2 其他原材料性能 |
2.3 路用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
2.3.1 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 |
2.3.2 抗压强度 |
2.3.3 承载比(CBR) |
2.3.4 回弹模量 |
2.3.5 干缩测试 |
2.3.6 水稳定性测试 |
2.4 石灰稳定再生填料机理研究 |
2.4.1 石灰剂量随龄期变化规律 |
2.4.2 水化热测试 |
2.4.3 微观形貌 |
2.5 试验路段现场测试方法 |
第三章 石灰/水泥稳定再生填料的性能 |
3.1 再生填料的路用性能 |
3.1.1 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 |
3.1.2 抗压强度 |
3.1.3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
3.1.4 加州承载比(CBR) |
3.1.5 回弹模量 |
3.2 再生填料的耐久性 |
3.2.1 干燥收缩 |
3.2.2 水稳定性 |
3.3 石灰稳定再生填料反应机理 |
3.3.1 石灰剂量随龄期变化 |
3.3.2 水化热 |
3.3.3 微观形貌 |
3.4 细料含量对再生填料性能的影响 |
3.5 水泥掺量对再生填料性能的影响 |
3.6 再生填料的技术指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路段再生填料的性能 |
4.1 概况 |
4.1.1 试验路段选址 |
4.1.2 试验路段设计概况 |
4.1.3 施工条件 |
4.2 试验路段施工 |
4.2.1 施工准备 |
4.2.2 基槽开挖 |
4.2.3 大粒径砖渣填筑 |
4.2.4 路基及底基层施工 |
4.2.5 软基处理顶部褥垫层施工 |
4.3 试验路段检测结果 |
4.3.1 软基处理顶部褥垫层检测结果 |
4.3.2 下路床检测结果 |
4.3.3 上路床检测结果 |
4.3.4 底基层检测结果 |
4.4 施工质量检查技术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命周期评价 |
5.1 目标和范围确定 |
5.1.1 研究目的和对象 |
5.1.2 范围确定 |
5.1.3 功能单位 |
5.2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 |
5.3 清单分析 |
5.3.1 运输阶段 |
5.3.2 再生填料生产阶段 |
5.3.3 级配碎石生产阶段 |
5.3.4 粘土开采阶段 |
5.3.5 废弃物填埋处置阶段 |
5.3.6 石灰生产阶段 |
5.3.7 水泥生产阶段 |
5.4 综合环境影响 |
5.4.1 再生填料用于底基层的排放清单 |
5.4.2 再生填料用于路床的排放清单 |
5.4.3 综合环境影响 |
5.5 应用成本 |
5.6 分析及解释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取得学术成果 |
(3)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特性及在路基工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固化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固化剂工程应用现状 |
1.3.1 国外工程应用现状 |
1.3.2 国内工程应用现状 |
1.4 固化剂固化机理 |
1.4.1 无机类固化剂 |
1.4.2 离子类固化剂 |
1.4.3 有机类固化剂 |
1.4.4 生物酶类固化剂 |
1.4.5 复合型固化剂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2 原材料及室内试验 |
2.1 原材料 |
2.1.1 土样 |
2.1.2 固化剂 |
2.1.3 水 |
2.2 原状土含水率测定试验 |
2.3 原状土液塑限测定试验 |
2.4 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测定试验 |
2.5 加州承载比试验(CBR) |
2.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劈裂试验 |
2.7 小结 |
3 试验路段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
3.1 项目概况 |
3.2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
3.3 试验路段施工准备工作 |
3.3.1 施工技术准备 |
3.3.2 施工场地布置及测量放样 |
3.3.3 路基处理及路基排水 |
3.3.4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
3.3.5 测量及试验仪器准备 |
3.3.6 施工原材料要求 |
3.4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
3.5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
3.5.1 施工工艺 |
3.5.2 施工方法 |
3.6 工程验收检测方法及标准 |
3.6.1 工程验收主要技术指标 |
3.6.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3.6.3 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标准 |
3.7 施工保证措施 |
3.7.1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
3.7.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3.7.3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
3.8 验收检测 |
3.9 小结 |
4 计算模型 |
4.1 模拟平台 |
4.2 模型参数 |
4.3 力学响应模拟 |
4.4 小结 |
5 技术性能评价及效益分析 |
5.1 技术性能评价 |
5.1.1 水泥稳定土 |
5.1.2 石灰稳定土 |
5.1.3 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 |
5.1.4 综合性能对比 |
5.2 效益分析 |
5.2.1 社会效益分析 |
5.2.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公路路面底基层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况 |
1.工程简介 |
2.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
3.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施工准备 |
2.原材准备 |
3.机械、检测仪器和人员准备 |
(1)机械准备:机械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
(2)检测仪器设备准备:投入的主要检测设备。 |
4.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技术 |
(1)施工准备。 |
(2)测量放样。 |
(3)备土(洒水)、粗略整平。 |
(4)布石灰、拌合。 |
(5)整平、碾压。 |
(7)布水泥、拌合。 |
(8)整平、碾压。 |
三、关键工序 |
四、质量控制 |
五、与同类技术对比情况 |
六、推广应用 |
七、结语 |
(5)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性能分析 |
2.1 试验方案 |
2.1.1 原材料性能分析 |
2.1.2 试验方案分析 |
2.2 快速修补材料性能分析 |
2.2.1 基准水泥砂浆力学性能验证 |
2.2.2 常温力学性能分析 |
2.2.3 低温力学性能分析 |
2.2.4 高温力学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击实试验 |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1.3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3.1.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1.5 收缩性能试验 |
3.2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
3.2.1 原材料选择 |
3.2.2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3.3 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3.3.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4 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 |
3.4.1 干燥收缩试验 |
3.4.2 温度收缩试验 |
3.5 水泥稳定碎石抗疲劳性能 |
3.5.1 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养护机理分析 |
4.1 各类早强剂早强机理 |
4.1.1 氯盐系列早强剂 |
4.1.2 硫酸盐系列早强剂 |
4.1.3 有机物系列早强剂 |
4.2 快速补强硬化机理 |
4.2.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及机理 |
4.2.2 快速补强剂的复配 |
4.2.3 掺快速补强剂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早强水泥稳定类质量控制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5.1.2 施工配合比设计 |
5.1.3 运输和摊铺 |
5.1.4 碾压 |
5.1.5 养生 |
5.1.6 现场取样 |
5.2 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5.2.1 施工工艺制定 |
5.2.2 施工质量控制 |
5.2.3 养生及交通管制 |
5.2.4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 |
5.2.5 施工过程其他注意事项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5.3.1 施工经济成本分析 |
5.3.2 养护经济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固化剂改良细沙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固化剂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固化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固化剂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良细沙土固化剂的优选 |
2.1 引言 |
2.2 细沙土基本性能试验 |
2.2.1 击实试验 |
2.2.2 细沙土颗粒分析、比重测定试验 |
2.2.3 细沙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2.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 选用的四种土壤固化剂 |
2.4 细沙土底基层固化剂的优选 |
2.4.1 A型土壤固化剂稳定细沙土 |
2.4.2 B型土壤固化剂稳定细沙土 |
2.4.3 C型土壤固化剂稳定细沙土 |
2.4.4 D型土壤固化剂稳定细沙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化剂改良细沙土的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最佳配合比确定 |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4 劈裂强度试验研究 |
3.5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
3.6 干缩试验研究 |
3.7 温缩试验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化剂改良细沙土的固化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矿物间的反应 |
4.2.1 固化剂粉煤灰固化细沙土材料组分分析 |
4.2.2 土壤颗粒参与反应 |
4.2.3 土壤固化剂各组分间反应 |
4.3 土壤中水的脱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化剂粉煤灰改良细沙土的工程应用 |
5.1 引言 |
5.2 项目所在地概况 |
5.3 底基层厚度计算 |
5.4 底基层厚度的选定 |
5.5 试验段工程概况 |
5.6 工地室内配合比试验 |
5.7 试验段的铺筑 |
5.7.1 试验段铺筑的目的 |
5.7.2 试验段铺筑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
5.7.3 试验段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 |
5.8 施工质量控制与现场检测 |
5.8.1 施工质量控制 |
5.8.2 施工现场检测 |
5.9 试验段运用效果分析与试验方案改进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改良低液限黏土在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低液限黏土的研究现状 |
1.3 改良土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低液限黏土基本性质研究 |
2.1 低液限黏土物理性质试验 |
2.1.1 土样的筛分试验 |
2.1.2 土样的天然含水率试验 |
2.1.3 比重试验 |
2.1.4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5 膨胀率试验 |
2.2 低液限黏土力学性质试验 |
2.2.1 击实试验 |
2.2.2 CBR试验 |
2.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灰改良低液限黏土路基试验研究 |
3.1 石灰改良低液限黏土机理 |
3.2 试验材料 |
3.2.1 土料 |
3.2.2 石灰 |
3.2.3 水 |
3.3 击实试验 |
3.3.1 试验结果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CBR试验 |
3.4.1 试验结果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膨胀率试验 |
3.5.1 试验结果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6.1 试验结果 |
3.6.2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7.1 试验结果 |
3.7.2 试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石灰改良低液限黏土底基层试验研究 |
4.1 水泥改良低液限黏土机理 |
4.2 原材料性质及改良方案研究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改良方案 |
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3.1 试验结果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干缩试验 |
4.4.1 试验结果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劈裂强度试验 |
4.5.1 试验结果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6.1 试验结果 |
4.6.2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体工程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气候 |
5.1.3 地质特征 |
5.1.4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 |
5.1.5 交通量组成 |
5.2 试验路修筑 |
5.2.1 石灰稳定土路床试验路修筑 |
5.2.2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试验路修筑 |
5.3 试验路检测 |
5.3.1 试验路段路基检测 |
5.3.2 试验路段底基层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施工准备 |
2.1 技术准备 |
2.2 现场准备 |
3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工艺 |
3.1 施工工艺流程 |
3.2 灰土备制工作 |
3.3 施工放样 |
3.4 素土施工 |
3.5 拌和 |
3.6 摊铺和摆放水泥 |
3.7 整形 |
3.8 碾压 |
4 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
5 质量控制措施 |
5.1 质量措施 |
5.2 质量标准 |
6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7 结语 |
(9)既有沥青路面结构评价与延寿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延寿的可行性分析 |
2.1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概况 |
2.2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力学分析 |
2.2.1 力学分析模型 |
2.2.2 普通公路结构计算与分析 |
2.2.3 高速公路结构计算与分析 |
2.3 路面厚度与使用寿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聚类分析 |
3.1 既有沥青路面主要病害调研 |
3.2 路面性能演变的因素分析 |
3.3 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综合检测方法 |
4.1 既有沥青路面厚度检测方法 |
4.1.1 GPR检测路面厚度工作原理 |
4.1.2 WRELAX时延估计算法 |
4.1.3 实验结果与验证 |
4.2 沥青路面结构状况综合检测方法 |
4.2.1 路面常用检测方法 |
4.2.2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检测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分类评价标准 |
5.1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评价指标 |
5.1.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理念 |
5.1.2 国内外结构评价指标分析 |
5.1.3 沥青路面结构状况评价指标 |
5.2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分类评价标准 |
5.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状态划分标准 |
5.2.2 既有路面结构状态评价标准 |
5.3 既有沥青路面结构状况检评与分类处治流程 |
5.3.1 沥青路面结构状况检测流程 |
5.3.2 既有沥青路面分类处治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研究 |
6.1 半刚性基层非线性疲劳损伤分析 |
6.2 基于安定理论的沥青加铺层设计 |
6.3 既有沥青路面延寿设计方法 |
6.4 既有路面延寿设计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豫东粉土的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豫东区域粉土的研究现状 |
1.2.2 粉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1.3 土壤固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固化剂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土壤固化剂国内研究现状 |
1.4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豫东区域粉土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
2.1 豫东区域粉土的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断层活动 |
2.2 豫东粉土的成因及分类 |
2.2.1 水成粉土 |
2.2.2 风成粉土 |
2.2.3 残积粉土 |
2.3 豫东区域粉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2.3.1 颗粒分布 |
2.3.2 击实特性 |
2.3.3 液塑限指标 |
2.3.4 试验土样的选择 |
2.4 豫东粉土的基本力学性质 |
2.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4.2 剪切强度 |
2.4.3 压缩特性 |
2.4.4 承载比(CBR) |
2.5 豫东区域粉土易造成的公路病害分析 |
2.5.1 豫东区域粉土易造成路基病害分析 |
2.5.2 豫东区域粉土易造成路面病害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豫东区域粉土加固使用高强土壤固化剂的确定 |
3.1 土壤固化剂的概念和分类 |
3.1.1 无机类土壤固化剂 |
3.1.2 有机类土壤固化剂 |
3.1.3 有机无机复合类土壤固化剂 |
3.1.4 生物酶类土壤固化剂 |
3.2 土壤固化剂的固化过程 |
3.2.1 物理力学过程 |
3.2.2 化学过程 |
3.2.3 物理化学过程 |
3.3 土壤固化剂稳定细粒土的固化机理 |
3.3.1 矿物间的胶结 |
3.3.2 土壤中水的处理 |
3.4 土壤固化剂的性能 |
3.4.1 力学性能指标 |
3.4.2 变形能力指标 |
3.4.3 耐久性指标 |
3.5 豫东区域粉土加固使用土壤固化剂的选择 |
3.5.1 高强土壤固化剂的特点 |
3.5.2 高强土壤固化剂的确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粉土的配合比研究 |
4.1 原材料的工程性质 |
4.1.1 土的工程性质分析 |
4.1.2 高强土壤固化剂 |
4.2 配合比试验方案研究 |
4.2.1 击实试验 |
4.2.2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2.3 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粉砂土配和比的最终选取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粉土的路用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1.1 路用性能指标的选择 |
5.1.2 路用性能试验方案 |
5.2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5.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5.2.2 劈裂强度试验 |
5.2.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5.3 延迟试验 |
5.4 干缩特性试验研究 |
5.4.1 试验方法 |
5.4.2 数据处理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水稳性能试验研究 |
5.5.1 试验方法 |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CBR试验研究 |
5.7 小结 |
第六章 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粉土试验段 |
6.1 工程项目概述 |
6.2 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
6.2.1 机械设备的选配 |
6.2.2 工地室内配合比试验 |
6.3 试验段的铺筑 |
6.3.1 试验段铺筑方案 |
6.3.2 施工工艺 |
6.3.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6.3.4 试验段的质量检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赤泥基土凝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初步研究[D]. 崔添毅. 长安大学, 2020(06)
- [2]再生填料在市政道路的应用研究及生命周期评价[D]. 刘勇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3]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特性及在路基工程的应用[D]. 章炜. 浙江大学, 2020(02)
- [4]公路路面底基层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技术研究[J]. 王亮明. 中华建设, 2020(02)
- [5]超早强水泥稳定类修补材料研发及工程应用[D]. 邹善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1)
- [6]固化剂改良细沙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张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改良低液限黏土在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良.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8]高速公路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工艺研究[J]. 束乐. 安徽建筑, 2019(03)
- [9]既有沥青路面结构评价与延寿设计方法研究[D]. 宋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10]高强土壤固化剂加固豫东粉土的路用性能研究[D]. 颜朋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