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西森林文化建设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何煜[2](2019)在《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背景下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城市工作压力,使得生态文化旅游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因此,结合地方特色建设生态文化体系,既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又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荣的重要途径。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厚重,少数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具有打造全域生态文化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基础。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湘西州政府已经将建设生态文化公园列为重点建设项目。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1)生态文化公园及其规划的相关概念界定;(2)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回顾;(3)湘西州区域概括与生态文化特征分析;(4)湘西州推动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的动因分析;(4)湘西州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情况及不足;(5)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改进措施。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发现如下:首先,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是以坚持生态优先,特色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协调,提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其次,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要坚持以山水为基、门户开放、廊道串接、景城融合的方式进行合理空间布局。再次,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是结合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好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和谐宜居大家园。最后,本文提出应该从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增强共识,完善领导机构;创新管理机制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人才机制和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为湘西州推动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提供组织、管理、人才、资金和政策保障。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对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规划进行系统分析,得到的研究结论对湘西州建设生态文化公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地区建设生态文化公园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谢晓清[3](2019)在《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文化乃人类和森林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明成果,森林文化是社会历史产物。森林文化主要体现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目的主要为:发现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从而更好推动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的未来建设与发展。并对其它城市进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供积极有益借鉴。文章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表明:(1)紫金山森林文化在基础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为:注重生态景观建设,为森林文化建设提供环境生态支撑;建有多种植物专类园,提升了森林文化的层面及层次;建成动植物标本馆,为森林文化宣传普及奠定了基础;建设森林游乐设施,积极拓展森林文化表现形式;完善服务配套设施,为森林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完善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在森林文化活动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举办梅花节、桂花节等森林文化节,为弘扬森林文化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媒体宣传紫金山森林文化保护重要性,实施森林文化保护行动。(3)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景区内居民区及单位对森林文化的影响;游客自主开发森林野道,破坏森林文化;绿道管理工作薄弱,影响森林文化建设;森林文化宣传欠缺,影响森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影响森林文化建设。(4)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与建议为:切实加强景区居民区及单位的管理;加强森林野道整治,保护森林文化;加强绿道养护管理,保护森林文化;增加宣传力度,促进森林文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森林文化发展。
周慧梅[4](2019)在《新宁县八峒瑶山竹文化内涵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八峒瑶山地区位于今湖南省新宁县西南部雪峰山和南岭之越城岭山脉的交汇处,是湖南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八峒瑶民未在八峒瑶山定居之前,经过了长期的迁徙,接受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加之八峒地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孕育了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竹文化。竹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竹文化”这一概念,将八峒瑶山地区与竹相关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整合、研究,以当地原始宗教信仰——打古堂·祭竹王、古朴民间雕刻——竹根傩面、古法造纸——竹料造纸、民间竹制乐器这几种竹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旨在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八峒瑶山竹文化的形式、内涵与特征,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服务。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所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再结合时人前贤的文献资料,对当地竹文化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挖掘和第一次系统性的整理。运用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分别从宗教信仰及民间工艺的视角对八峒瑶山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其所展现的八峒瑶族人民丰富的情感、思维、价值、观念等精神世界。通过对八峒瑶族迁徙史的追溯,挖掘、提炼出了八峒瑶山竹文化具有多元性、独特性、渗透性、生态性等文化特征,分析这些文化特征所形成的原因和演变过程。最后,通过对八峒瑶山竹文化几种主要表现形式的濒危现状及当地居民对当地竹文化的了解程度及保护、传承意愿的调查,对八峒瑶山竹文化提出相关保护的对策及建议,提出可以借助旅游这一新的文化载体,挽救八峒瑶山竹文化的濒危现状,延续八峒瑶山竹文化流行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起到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宋军卫[5](2018)在《作为价值尺度的森林文化币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文化价值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被人们愈加重视,但由于非物质化的特点,其衡量方法一直是学界难点。本文在明晰森林文化价值边界和对现有森林文化价值评估的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以时间和空间作为主要变量提出森林文化币的概念,在非货币化尺度上探讨森林文化价值的衡量标准,提出森林文化资本的概念,将不同类别的森林文化价值资源拟合为森林文化资本,以森林文化币为价值尺度对森林文化价值进行评估。初步建立森林文化价值的理论框架,对森林文化价值的定义、内涵及主要构成进行阐述。认为森林文化价值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的,并在人类与森林的互动共生和社会发展中不断积累而成,主要是指森林以特有的性质为人提供非物质化的服务,其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美学价值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相互作用产生,从层次上可划分为感官层次、意象层次和意境层次,从内容上可分为色彩美、声音美、形态美和意韵美;(2)森林休闲游憩价值主要指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在森林中进行娱乐休闲活动,其主要功能有疗养恢复、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交;(3)森林康养价值主要指森林通过特有的生态环境从生理和心理上提升人的健康水平;(4)森林科教价值基于森林的科教资源通过现场解说、场馆展示、标牌展板、主题活动、科普实践等方式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及为科学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研习基地;(5)森林历史价值,基于森林存在、古树名木、人类活动遗址、文化古迹等载体和符号展现人类历史价值;(6)森林宗教艺术价值,通过揭示森林和宗教、艺术及民俗的密切联系说明森林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构建森林文化币核算模型,将森林文化价值的核算转换成森林文化资本核算。根据森林文化价值的特点构建了森林文化币流量基础核算模型、在森林文化力条件下的森林文化币流量拓展模型及在承载容量约束下的森林文化币流量核算模型。其中基础模型主要基于人们在单位面积上实际时间消费为依据,在森林文化力条件下的森林文化币流量拓展模型是在基础模型基础上引入了森林文化力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起8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森林文化力评价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现有文献确定评分标准实现对森林文化力的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修正系数来消除由于区域、层次、质量等因素造成的文化价值评估误差;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承载容量对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的影响,建立起以空间容量、生态容量和经济发展容量为基础的森林文化时间承载容量核算模型,对超载部分进行衰减处理从而使计算更具准确性。以香山公园为案例点进行森林文化币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网络问卷、实地调研、文献查询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75份,对游憩者的人口学统计数据、森林文化价值偏好和动机、森林文化价值感受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计算香山公园的日最高承载力为13182人,森林文化资源时间承载容量115474.4万分钟,森林文化力指数0.86,森林文化币基础流量模型下森林文化价值量为638.04万森林文化币,在森林文化力条件下的拓展模型下,其森林文化价值量为1186.75万森林文化币,加入承载容量约束条件后森林文化价值量调整为1182.32万森林文化币。
崔海兴,陈楠,吕梦敏,王慧宇[6](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森林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内容》文中研究指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森林文化建设需着眼于社会对林业的现实需求,从供给一侧进行调整。文章在阐述森林文化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森林文化的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人文性四大特征,从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方面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由森林文化引申出来的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以及森林旅游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森林文化建设有3条路径:(1)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丰富森林文化产品供给;(2)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支撑,强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完善森林文化的社会价值。
周雪姣,李慧,苏孝同,李文军[7](2017)在《中国森林文化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文章梳理了近30年来森林文化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森林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森林文化的演化历程,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森林文化体系,森林文化对生态文明及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认为,森林文化未来的研究要从兼收并蓄、创新方法、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引领时代等5个方面开展。
郭岩[8](2017)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其中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如今人类文明已进入生态文明阶段,这意味着人类将在文明进程中突破落后文明时代的束缚,摆脱人类在生态问题上面临的困境。然而,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进行一场价值观念的革命,一场文化的革命。森林文化的发展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还提供了人类展示其本质力量的舞台,满足人对于美的需求,成为了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森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心理以及行为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从现阶段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路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区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森林文化既是生态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精神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构建森林文化建设的观念范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本论文研究的主线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生态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需要生态文化加以引领和丰富,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部分,森林文化所蕴含的生态观念和行为方式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条主线的核心要素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将森林文化的观念范式进行知、情、意、行的逐步强化,使固化的生态道德观念指导人的生态道德行为。本论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其一是界定了森林文化的概念以及生态文明视域下森林文化建设所研究的具体范畴。同时,从促进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化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矛盾两个层面,阐释了生态文明视域下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二是根据问卷调查分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其三从森林文化建设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路径,通过加强森林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胡萍[9](2016)在《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文化是人类以森林为中心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性"、"地域性"、"民族性"、"人文性"。本文立足与语言与文化,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认为具有地域性的汉语方言,具有民族性的少数民族方言,具有人文性的并以方言为载体的乡土文学、民间歌谣、戏曲等艺术形式都可以折射出森林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方言学视角下研究湖南森林文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刘荣昆[10](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湘西森林文化建设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西森林文化建设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化公园 |
2.1.2 生态文化公园建设规划 |
2.2 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
2.2.2 湘西州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比较优势的构成 |
2.2.3 比较优势理论分类 |
2.2.4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湘西州区域概况与生态文化特征分析 |
3.1 湘西州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3.1.2 地质地貌 |
3.1.3 土地资源 |
3.1.4 水文状况 |
3.1.5 动植物资源状况 |
3.1.6 历史沿革 |
3.2 湘西州民俗生态文化传承及特征 |
3.2.1 苗族和土家族风俗 |
3.2.2 苗族和土家族服饰 |
3.2.3 绿色食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湘西州推动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的动因分析 |
4.1 国际生态文化建设大趋势的驱动 |
4.1.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共识 |
4.1.2 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时代趋势 |
4.2 国家战略的推动 |
4.2.1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4.2.2 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
4.3 宏观战略政策 |
4.4 湘西州自身优势的必然选择 |
4.4.1 生态优势 |
4.4.2 文化优势 |
4.4.3 政策优势 |
4.4.4 区位优势 |
4.4.5 产业优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情况及不足 |
5.1 总体要求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发展原则 |
5.1.3 发展目标 |
5.1.4 发展战略 |
5.1.5 形象定位 |
5.2 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情况 |
5.2.1 生态文明建设 |
5.2.2 文化产业保护 |
5.2.3 基础设施修建 |
5.2.4 经济提速发展 |
5.3 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5.3.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5.3.2 缺乏整体融合性 |
5.3.3 交通瓶颈制约未破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改进措施 |
6.1 强化组织领导 |
6.1.1 增强思想共识 |
6.1.2 完善组织领导机构 |
6.2 创新管理机制 |
6.2.1 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保障 |
6.2.2 探索文化改革体制机制保障 |
6.3 拓宽融资渠道 |
6.3.1 建立多级投资平台 |
6.3.2 创新多元融资渠道 |
6.4 完善人才机制 |
6.4.1 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
6.4.2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
6.5 加大政策扶持 |
6.5.1 争取上级政策扶持 |
6.5.2 深化财税政策扶持 |
6.5.3 深化土地政策扶持 |
6.5.4 深化金融政策扶持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森林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
2.1 森林文化的概念界定 |
2.2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1 生态性 |
2.2.2 继承性 |
2.2.3 群众性 |
2.2.4 科学性 |
2.2.5 民族性 |
2.2.6 地域性 |
2.2.7 人文性 |
2.3 森林文化的基本功能 |
2.3.1 森林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反映 |
2.3.2 森林文化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
2.3.3 森林文化代表着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方向 |
2.4 森林文化的具体形态 |
2.4.1 树种森林文化形态 |
2.4.2 产业森林文化形态 |
2.4.3 地域森林文化形态 |
2.4.4 民族森林文化形态 |
2.4.5 城市森林文化形态 |
2.4.6 乡村森林文化形态 |
2.4.7 外在森林文化形态 |
2.4.8 内在森林文化形态 |
2.4.9 口传与非物质森林文化形态 |
3 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紫金山简介 |
3.2 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 |
3.2.1 紫金山森林文化的基础建设 |
3.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活动 |
3.3 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景区内居民区及单位对森林文化建设的影响 |
3.3.2 游客自主开发森林野道,破坏森林文化 |
3.3.3 绿道管理工作薄弱,影响森林文化建设 |
3.3.4 森林文化宣传欠缺,影响森林文化建设 |
3.3.5 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影响森林文化建设 |
4 促进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4.1 切实加强景区居民区及单位的管理 |
4.2 加强森林野道整治,保护森林文化 |
4.3 加强绿道养护管理,保护森林文化 |
4.4 增加宣传力度,促进森林文化发展 |
4.5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森林文化发展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管理人员卷) |
附件2: 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游客卷) |
作者简介 |
(4)新宁县八峒瑶山竹文化内涵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竹文化研究现状 |
1.2.2 原始宗教信仰文化研究现状 |
1.2.3 八峒瑶山文化研究现状 |
1.2.4 研究不足和方向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理论 |
1.3.1 主要研究思路图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理论 |
1.4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2 八峒瑶山竹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2.1 研究地简述 |
2.1.1 “八峒瑶山”历史沿革 |
2.1.2 黄金、麻林瑶族乡简介 |
2.2 打古堂·祭竹王 |
2.2.1 祭祀场地 |
2.2.2 参与人员及道具 |
2.2.3 打古堂·祭竹王的过程及内容 |
2.3 竹根傩面 |
2.3.1 竹根傩面制作工具 |
2.3.2 竹根傩面的制作过程 |
2.3.3 竹根傩面具体人物形象 |
2.4 竹料造纸 |
2.4.1 造纸工具 |
2.4.2 造纸过程 |
2.4.3 纸品种类 |
2.5 民间竹制乐器 |
2.5.1 民间竹制乐器种类 |
2.5.2 民间竹制乐器的制造工艺 |
3 八峒瑶山竹文化的内涵研究 |
3.1 宗教信仰类竹文化内涵 |
3.1.1 瑶族社会历程的演进 |
3.1.2 瑶民人生历程的再现 |
3.1.3 多元神灵的汇聚 |
3.1.4 民族文化的载体 |
3.2 民间工艺类竹文化内涵 |
3.2.1 传统技艺的展现 |
3.2.2 传统工艺的传承 |
3.2.3 农牧文明的再现 |
4 八峒瑶山竹文化的特征及源流演变 |
4.1 八峒瑶山竹文化的特征研究 |
4.1.1 多元性 |
4.1.2 独特性 |
4.1.3 渗透性 |
4.1.4 生态性 |
4.2 八峒瑶山竹文化的源流演变研究 |
4.2.1 竹文化的生境 |
4.2.2 竹文化的源流及演变 |
5 八峒瑶山竹文化濒危现状与保护建议 |
5.1 八峒瑶山竹文化濒危现状 |
5.1.1 打古堂·祭竹王现状 |
5.1.2 竹根傩面现状 |
5.1.3 古法造纸及当地竹制乐器现状 |
5.2 当地居民对八峒瑶山竹文化的了解程度及保护、传承意愿 |
5.2.1 调查样本构成 |
5.2.2 调查数据 |
5.2.3 调查结果分析 |
5.3 八峒瑶山竹文化保护对策及建议 |
5.3.1 借助“非遗”影响力,重点恢复和传承打古堂与祭竹王活动 |
5.3.2 为八峒瑶山竹文化寻找新的文化载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调研照片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作为价值尺度的森林文化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森林文化的研究进展 |
1.3.2 森林文化价值的研究进展 |
1.3.3 虚拟货币的研究进展 |
1.4 森林文化价值现有评估方法及价值尺度 |
1.4.1 货币尺度的评价方法 |
1.4.2 指数尺度的评估方法 |
1.4.3 两种价值尺度的评述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的文化价值论 |
2.1 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及构成 |
2.2 森林文化价值概念 |
2.3 森林文化价值产生和发展 |
2.3.1 森林文化价值的产生 |
2.3.2 森林文化价值的发展历程 |
2.4 森林文化价值特征 |
2.5 森林文化价值的层次 |
2.5.1 满足感官层次需求的价值 |
2.5.2 满足认知层次需求的价值 |
2.5.3 满足情感层次需求的价值 |
2.6 森林文化价值构成 |
2.6.1 森林的美学价值 |
2.6.2 森林的游憩休闲价值 |
2.6.3 森林的康养价值 |
2.6.4 森林的科教价值 |
2.6.5 森林的历史价值 |
2.6.6 森林的宗教艺术价值 |
2.7 小结 |
第三章 森林文化币理论框架 |
3.1 经济学价值尺度在文化价值衡量中存在缺陷 |
3.2 森林文化币作为新尺度的概念及内涵 |
3.2.1 森林文化币概念 |
3.2.2 时间作为价值尺度的有效性 |
3.2.3 森林文化币的单位量 |
3.2.4 森林文化币的优势 |
3.3 森林文化币和货币的异同 |
3.3.1 货币的产生发展和主要功能 |
3.3.2 森林文化币和货币的区别 |
3.3.3 森林文化币和货币的共同之处 |
3.4 森林文化币产生的动力机制 |
3.4.1 森林文化币的需求动力系统 |
3.4.2 森林文化币的引力系统 |
3.4.3 森林文化币中介系统 |
3.4.4 森林文化币的支持系统 |
3.5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文化币核算模型 |
4.1 森林文化币核算内容 |
4.1.1 文化资本 |
4.1.2 森林文化资本 |
4.1.3 森林文化资本的存量和流量 |
4.2 森林文化币概念模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森林文化币概念模型构建 |
4.3 森林文化币流量基础模型 |
4.3.1 流量价值和时间深度 |
4.3.2 流量价值与时间频次 |
4.3.3 森林文化币流量基础模型的建立 |
4.4 森林文化力条件下的拓展模型 |
4.4.1 森林文化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4.2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确定 |
4.4.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4.4 构造判断矩阵 |
4.4.5 计算指标权重及一致性确认 |
4.4.6 指标量化标准 |
4.5 森林文化价值承载容量约束下的流量模型 |
4.5.1 森林文化价值承载容量模型构建 |
4.5.2 森林文化资源空间容量 |
4.5.3 森林文化资源生态容量 |
4.5.4 森林文化资源经济发展容量 |
4.6 森林文化币核算模型的建立 |
4.7 小结 |
第五章 森林文化币在森林文化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
5.1 研究地情况 |
5.1.1 美学价值资源 |
5.1.2 游憩休闲价值资源 |
5.1.3 科教价值资源 |
5.1.4 康养价值资源 |
5.1.5 历史价值资源 |
5.1.6 宗教艺术价值资源 |
5.1.7 交通情况 |
5.1.8 客源地基本情况 |
5.2 香山公园相关数据收集及处理 |
5.2.1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
5.2.2 问卷调查 |
5.2.3 问卷处理 |
5.2.4 问卷结果分析 |
5.3 香山公园的森林文化币核算 |
5.3.1 香山公园森林文化资源时间承载容量核算 |
5.3.2 香山公园森林文化力核算 |
5.3.3 香山公园森林文化价值的森林文化币核算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创新点 |
6.2.2 研究的不足 |
6.2.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森林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森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 森林文化的内涵 |
2.2 森林文化的特征 |
2.2.1 森林文化的生态性 |
2.2.2 森林文化的民族性 |
2.2.3 森林文化的地域性 |
2.2.4 森林文化的人文性 |
3 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
3.1 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 |
3.2 森林文化建设的形式 |
3.2.1 竹文化建设 |
3.2.2 茶文化建设 |
3.2.3 花文化建设 |
3.2.4 园林文化建设 |
3.2.5 森林旅游文化建设 |
4 森林文化建设的路径 |
4.1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丰富森林文化产品供给 |
4.2 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支撑, 强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
4.3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 完善森林文化的社会价值 |
(7)中国森林文化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文化的演化历程 |
2 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
2.1 森林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2.2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1 森林文化的生态性 |
2.2.2 森林文化的继承性 |
2.2.3 森林文化的群众性 |
2.2.4 森林文化的科学性 |
2.2.5 森林文化的民族性 |
2.2.6 森林文化的地域性 |
2.2.7 森林文化的人文性 |
3 森林文化体系 |
4 森林文化对生态文明及现代社会的影响 |
5 对中国森林文化的展望 |
5.1 兼收并蓄 |
5.2 创新方法 |
5.3 国际合作 |
5.4 提升产业 |
5.5 引领时代 |
(8)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主要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文化 |
2.1.2 生态文明 |
2.1.3 森林文化 |
2.1.4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森林文化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 |
2.2.2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论 |
2.2.4 文化生成论和功能论 |
2.3 生态文明视域下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1 促进公众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 |
2.3.2 化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矛盾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现状一 |
3.1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成效 |
3.1.1 生态文明及森林保护意识基本形成 |
3.1.2 区域特色森林文化不断发展 |
3.1.3 森林资源保护政策逐步完善 |
3.2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森林文化建设主体的态度不明确 |
3.2.2 森林文化建设主体生态行为内驱力不足 |
3.2.3 森林文化结构体系建设还不全面 |
3.2.4 森林文化教育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
3.2.5 森林文化建设环境体系还不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森林文化建设的主体因素 |
4.1.1 政府对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视还不够 |
4.1.2 公众对森林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
4.2 影响森林文化建设的客体因素 |
4.2.1 森林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不深厚 |
4.2.2 森林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不丰富 |
4.2.3 森林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不多样 |
4.3 影响森林文化建设的介体因素 |
4.3.1 森林文化教育内容不全面 |
4.3.2 森林文化教育环节的断链 |
4.3.3 森林文化教育的方式单一 |
4.4 影响森林文化建设的环体因素 |
4.4.1 森林文化宏观环境建设尚不完善 |
4.4.2 森林文化微观环境要素缺乏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5.1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目标 |
5.1.1 基本目标 |
5.1.2 最终目标 |
5.2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原则 |
5.2.1 森林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的原则 |
5.2.2 森林文化建设路径体系的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路径 |
6.1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 |
6.1.1 森林文化世界观 |
6.1.2 森林文化道德观 |
6.1.3 森林文化审美观 |
6.1.4 森林文化消费观 |
6.2 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路径 |
6.2.1 强化主体对森林文化建设的认同 |
6.2.2 加强森林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研究 |
6.2.3 提升森林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6.2.4 优化森林文化的建设环境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的生态性 |
二、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的地域性 |
三、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的民族性 |
四、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的人文性 |
(10)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
二、建房取材于林 |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
五、木质体育器材 |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
一、山神崇拜 |
二、树神崇拜 |
三、林神崇拜 |
四、花神崇拜 |
五、植物崇拜举隅 |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
一、明确森林权属 |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
一、森林状况较好 |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湘西森林文化建设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湘西州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研究[D]. 何煜.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3]南京紫金山森林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 谢晓清.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新宁县八峒瑶山竹文化内涵与特征研究[D]. 周慧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作为价值尺度的森林文化币研究[D]. 宋军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森林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内容[J]. 崔海兴,陈楠,吕梦敏,王慧宇. 林业经济, 2018(01)
- [7]中国森林文化研究现状及展望[J]. 周雪姣,李慧,苏孝同,李文军. 林业经济, 2017(09)
- [8]生态文明视域下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研究[D]. 郭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9]方言与湖南森林文化研究[J]. 胡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0]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