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杰[1](2021)在《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类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从内外部薪酬绩效水平调查来看,其仍需通过内部薪酬绩效的完善与优化,提升整体管控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期待本次研究能够为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胡隽溢[2](2021)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创业成为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自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创业成为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培养创业人才的任务,但目前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说,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的、专业的、高效的创业服务,从而影响了创业动机和创业意愿,导致创业率和成功率不高。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内涵,概括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中包含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系统、大学生创业资金保障系统、大学生创业实践引领系统及大学生创业服务评价系统四个子系统。通过对广州市的高职院校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调查,发现了该校在创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训不够完善、政府创业服务政策执行力缺乏、创业实践资源匮乏及创业服务体系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现行的创业服务体系为例,分析了该校在创建创业服务体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学校对创业教育培训的重视度不够、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各种力量没有形成合力、制度上缺乏有效的创业服务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出了以要人为本,从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出发完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打造四位一体创业实践平台以及建立创业服务反馈评估机制等优化建议,以期能为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落实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出参考价值。
颜培鑫[3](2021)在《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随着国际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变化,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持续大规模的进行扩招,这一行为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也越来越普遍化的存在于毕业生这一群体当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部统计结果显示,在2018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821万人,2019年达到了834万人,2020年达到了874万人,再加上往届已毕业但未能完成就业的学生群体,预估我国2020年需要完成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越900万人。毕业生群体数量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进而导致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困惑这一现象越发凸显,已成为一种困扰毕业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持续性扩招,导致当代应届毕业生群体面临着激烈的岗位竞争,同时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困扰。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随着高校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情况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转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本文笔者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方法,分析总结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惑原因,指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并非单一原因所导致,并从毕业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影响毕业生产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在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笔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具有可针对性的解决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就社会工作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进行了文献综述,同时对相关专业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笔者通过对该学院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访问,同时结合笔者的本科期间在该学院的求学经历,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产生这些就业困惑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笔者对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这一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从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价值理念,专业方法和社会工作者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可行性,随后笔者对参加问卷调查中具有就业困惑的同学进行个案及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第四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毕业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建议,指出了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需在多方的通力协作下完成,通过预防、治疗、发展等多种专业工作方法多管齐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这一难题。第五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反思和总结归纳,指出该篇文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供笔者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潘思伊[4](2021)在《师范大学本科作曲方向开设现状比较研究 ——以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曲在西方音乐教育中是一门开设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教学系统完备的学科。在我国作曲专业的开设可追溯自上个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后,以民主与科学为标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使民主革命斗争和文化建设跨入新阶段。音乐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并成立了以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为代表的专业音乐教育学院.其中国立音乐院是最早建立作曲系的专业音乐学院,在成立初期便引入欧洲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设置模式与课程安排,使当时还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使得中国近代作曲学习与创作能与世界接轨。在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中,中国作曲事业在创作、研究与教育方面不断发展,到当代作曲的教育教学已不仅只开设于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音乐学院,在以培养面向各级学校教育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师范类大学也多开设作曲方向。笔者因在本科作曲学习过程中发现该方向在国内师范院校的专业系统与教学模式基本与专业音乐学院作曲系相同,但两类院校性质不同,培养人才目的也不同,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在人才培养上不仅是为了培养出色的作曲家、音乐人,更应是能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发挥专业水平用以培养更新一代,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之进行思考,为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作曲专业发展提供有利建议。本研究以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开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及比较研究法,对两所学校作曲方向开设进行对比分析,在共性中寻找个性,以此寻找有利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发展的条件,为学科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即绪论、正文、结论与思考,其中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作曲专业开设现状,从作曲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开设现状入手进行阐述,第二章两所师范院校本科作曲方向开设情况分析,笔者通过对两校的调查,分别对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音乐学院开设的历史与地理条件、培养目标、师生情况、课程设置、考核评价体系、毕业情况一一进行阐述;第三章两所师范院校本科作曲方向开设情况对比分析,将从第二章所阐述各方面进行两所学校的比较分析,并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对作曲学科发展、对从事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帮助程度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的分析。最后以此结论进行总结与提出思考。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同是我国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音乐学院培养方案也基本以培养教育人才为目标,二者虽在多方面存在共性,但由于建校历史长短不同、两校所处地区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两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以在共性基础上寻找个性与差别,以此提出有利建议,推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的发展。
吴勇园[5](2021)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了普及化阶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倡导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提出要建立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高校质量文化,这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融入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中,以独特的中国精神和文化引领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本文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出发,首先探索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当代价值,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质创新的时代价值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当前教育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高校质量文化,高校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质量文化推动立德树人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具有价值引领、激励凝聚、行为规制和育人反馈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功能,且具有体现中国教育特色的内涵建设。本文对所抽取的30所高校的资料调查,运用调查分析法对高校质量文化的四个层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下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现状并梳理其所存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归因。立足于调查结果和文献分析,从夯实物质质量文化建设、扎根制度质量文化、彰显行为质量文化和渗透精神质量文化四个方面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策略,探索高质量、持久的具有特色的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校质量文化。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6](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胜利[7](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陈吉胜[8](2015)在《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水利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利事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水利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水利人才的重要渠道受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理应包括高职教育质量的研究。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成为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应用性、技能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成为许多用人单位选聘的主要对象。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背后隐藏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高职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更关系到为国家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一重要使命的问题。同时,水利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地增强也需要建立在对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基础之上。为此,切实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根据研究设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具体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入手,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总的来说,按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依次阐释回答“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分别解决现状、原因和对策的问题,既有现实的关照,又有政策的支撑,既解决理论问题,也解决实践问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指的是水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好坏优劣程度。衡量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究竟如何,评价“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好坏优劣程度”,通常要通过具体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特点,提出了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包括能力素质、生存工作、感受反映和发展进步等在内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即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性、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就业成就感、用人单位满意度、发展空间等八个维度进行。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全社会劳动者的充分就业”、“统筹兼顾”、“广开就业门路”、“健全就业保障”等观点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即“统分统包”政策、“双向选择”政策、“自主择业”政策等成为本研究的政策依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水利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本研究的目标依据。在实践上,以衡量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八个维度为逻辑起点,分别制定学校问卷、学生问卷、用人单位问卷,采用多角度、多维度、全方位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形成了对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认识,成为本研究的实践基础。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本研究遵循从问题找原因的思路,依据用人单位卷、学校卷和学生卷所设计的项目及调查结果,以定性的因果分析为主,参考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建立直接二元关系,利用数学手段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找到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即“社会保障”、“主动帮助别人,常为人分忧解难”、“求真务实,有强烈事业心”、“顶岗实习”、“个人爱好要求”、“增加社会实践课”、“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情况了解不够”等八个方面,并对这八个方面进行归类,即分别从“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以及“用人单位要求”来分析其原因。从原因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从而得出结论,是研究的逻辑终点。本研究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将系统论作为提出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策略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系统论的毕业生就业分析框架,最终提出:1、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要准确办学定位。即从层次上和类型上,其办学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水利行业生产第一线、以技术应用为主的水利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水利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具有更宽泛而不是更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即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应改革水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在水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上,需要考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同时,要整合传统优势和现代特色等方面。在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上,应从培养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入手,重视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上,要贯彻“三全”就业指导,使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3、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应完善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制定相关就业政策,需要加强就业扶持措施、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切实执行就业政策等;(2)健全毕业生人才资源市场:构建统一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水平;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力度;(3)构建就业社会反馈机制:扩充反馈主体、丰富反馈内容、畅通反馈渠道、实现反馈的常态化。
张丽双[9](2011)在《关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思考》文中提出笔者强调就业率问题,因这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现如今市场机制在就业领域中的地位逐渐确立,就业渠道多元化,都凸显了就业率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毕业生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表明和标志就业工作进展状况的否善,而且对教学改革、学科结构调整、办学方向等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就业率也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各专业就业率,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利用"就业"这根指挥棒来引导高校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使办学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面向全社会公布学生就业率情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周劲松[10](2007)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为民生之本,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众多因素中,本文选择从高校教学的角度审视就业问题,探讨教学相关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作用,哪些教学因素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它们为何能够影响毕业生就业?又是如何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高校教学该怎样改革才能达到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本文重点回答了这些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指出了问题与研究背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教学与就业的历史回顾,回顾了我国教学与就业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与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为教学相关结构与就业,通过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对就业产生影响的实证分析,指出专业与就业岗位的结构性失衡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专科学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缺乏自身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部分为教学质量与就业,在分析教学质量对就业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师、学生、课程等教学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的观点。第五部分为教学社会声誉与就业,重点分析了文凭、办学特色、教师的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高校要打造就业品牌的观点。第六部分为就业指导教学与就业,分析了就业指导教学对就业的影响作用,并结合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现状,提出了就业指导教学创新与发展的思路。
二、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研究目的 |
●方法 |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员工薪酬绩效满意度的整体调查结果 |
●影响员工内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影响员工外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结论 |
(2)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的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的内容、创新和不足 |
1.研究的内容 |
2.研究的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1.高职院校 |
2.大学生创业 |
3.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内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现状—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 |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
1.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
3.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
(二)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
1.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概况 |
2.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
3.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及原因 |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1.学校创业教育培训系统不够健全 |
2.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严重不足 |
3.大学生创业实践资源匮乏 |
4.创业服务体系运行的制度不够完善 |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学校对创业教育培训的重视度不够 |
2.创业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
3.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创业孵化机构没有形成合力 |
4.缺乏有效的创业服务评价反馈机制 |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建议 |
(一)以人为本完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
1.以大学生创业需求出发,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创业导师团队 |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
3.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宣传正确的创业观念 |
(二)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
1.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政府创业扶持的解读 |
2.拓展创业融资渠道,借鉴国外经验引入风险投资 |
3.加大投入,成立学校专项创业扶持基金 |
(三)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创建创业实践平台 |
(四)建立创业服务反馈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3)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江西省H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
2.2 产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分析 |
2.2.1 应届毕业生个人方面 |
2.2.2 学校方面 |
2.2.3 家庭方面 |
2.2.4 社会方面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 |
3.1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可行性 |
3.1.1 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
3.1.2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
3.1.3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
3.1.4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3.2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
3.2.1 案例背景 |
3.2.2 问题分析 |
3.2.3 方法和理论 |
3.2.4 工作目标 |
3.2.5 介入干预 |
3.2.6 结案 |
3.2.7 跟踪回访 |
3.3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 |
3.3.1 小组基本情况 |
3.3.2 活动背景、小组目标 |
3.3.3 方法理论与小组工作计划 |
3.3.4 活动内容 |
3.3.5 小组评估 |
3.3.6 反思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建议 |
4.1 应届毕业生个人方面 |
4.2 学校方面 |
4.3 家庭方面 |
4.4 社会方面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小组活动满意度测评表 |
附录 C 毕业生就业困惑自评表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师范大学本科作曲方向开设现状比较研究 ——以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与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4.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作曲专业的设置情况概述 |
1.1 国内外作曲专业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
1.2 高等音乐院校中作曲专业设置情况 |
1.3 师范类高校音乐(艺术)学院(系)中作曲方向设置情况 |
1.4 专业音乐院校作曲专业与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作曲方向对比 |
第二章 两所师范院校本科作曲方向开设情况分析 |
2.1 西南大学作曲方向设置情况分析 |
2.2 湖南师范大学作曲方向设置情况分析 |
第三章 两所师范院校本科作曲方向开设情况对比 |
3.1 两所学校开设历史与地理条件对比 |
3.2 两所学校培养目标的对比 |
3.3 两所学校师生情况对比 |
3.4 两所学校专业设置对比 |
3.5 作曲方向相关课程设置对比 |
3.6 两所学校考核评价对比 |
3.7 两所学校毕业情况对比 |
3.8 两所学校作曲方向对比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总结与思考 |
4.1 总结 |
4.2 .思考 |
参考文献 |
1.中文专着 |
2.中文期刊 |
3.硕博论文 |
4.会议记录 |
5.其他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立德树人呼唤高校人才培养的提质创新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涵 |
二、立德树人的实现需要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 |
三、立德树人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时代诉求 |
第二节 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一、卓越质量是高等教育的追求目标 |
二、高教普及化凸显了质量文化的特色价值 |
三、新时代育人方式的现实诉求的大势所趋 |
第三节 质量文化推动立德树人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一、质量文化具有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育人功能 |
二、质量文化具有体现中国教育特色的内涵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现状 |
第一节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现状的调查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分类 |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现状的分析 |
一、教育教学基础条件的投入略显失衡 |
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不够完善 |
三、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实不够深入 |
四、大学精神和理念的形成缺乏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问题及归因 |
第一节 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问题 |
一、高校质量文化理论研究的认知欠缺 |
二、高校质量管理机构设置流于形式 |
三、高校质量文化的行为培育不够 |
四、高校质量文化精神内核的特色不足 |
第二节 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问题归因 |
一、高校质量文化理念的应用不强 |
二、高校质量评价制度建设的滞后 |
三、高校质量文化的理论研究的匮乏 |
四、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与实际脱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强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的策略 |
第一节 夯实物质质量文化,优化立德树人环境 |
一、夯实物质文化载体建设,提升高校物质文化底蕴 |
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校资源合理配置 |
三、注重课程思政的引导,深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
第二节 扎根制度质量文化,保障立德树人实现 |
一、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生成高校特色的质量文化 |
二、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
三、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完善高校管办评分离的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彰显行为质量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
二、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人才 |
三、构建“五自”高校质量文化,培养师生的行为文化自觉 |
第四节 渗透精神质量文化,内化立德树人理念 |
一、优化大学氛围,形成自由理性的大学精神 |
二、强化价值引领,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
三、丰富高校文化活动,打造高校自身品牌文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所抽取的30所高校名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加强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研究的迫切需要 |
(二) 提升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实需要 |
(三) 提高水利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要义把握 |
一、水利高职院校的历史溯源及基本蕴含 |
(一) 水利高职院校的历史溯源 |
(二) 水利高职院校的基本蕴含 |
二、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一)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内涵 |
(二)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特征 |
三、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及背景分析 |
(一)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 |
(二)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背景分析 |
第二章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就业观 |
(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 |
(二) 实现全社会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
(三) 统筹兼顾 |
(四) 广开就业门路 |
(五) 健全就业保障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 |
(一) “统包统分”政策 |
(二) “双向选择”政策 |
(三) “自主择业”政策 |
三、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
(一) 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形成 |
(二) 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内容 |
(三) 水利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 |
第三章 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调查 |
一、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 |
(二) 调查研究路径 |
(三) 调查样本分布 |
(四)巧查样本巧度、倍度分巧 |
二、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良好态势 |
(一) 毕业生就业率居位高 |
(二)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 |
(三) 毕业生就业成就感比例高 |
(四) 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
三、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毕业生就业岗位优势不显 |
(二) 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强 |
(三) 毕业生工作环境存有不理想状况 |
(四) 毕业生持续发展不畅 |
(五) 部分用人单位评价不满 |
四、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
(二) 来自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
(三) 来自高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影响 |
(四) 来自用人单位要求的影响 |
第四章 提高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思考 |
一、提出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策略的理论框架 |
(一) 系统论概述 |
(二) 系统方法的核心概念 |
(三) 基于系统观的分析框架 |
二、准确水利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
(一) 办学定位的内涵 |
(二) 水利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要求 |
三、改革水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
(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二)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
(三)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
四、完善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
(一) 制定相关就业政策 |
(二) 健全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 |
(三) 构建就业社会反馈机制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 |
(9)关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毕业生就业问题简析 |
二、影响就业率的因素 |
1. 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
2. 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
3. 大学生就业观念有着相对改变。 |
4. 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规范化。 |
三、提高就业率的对策分析 |
1. 鼓励大学生到祖国西部就业, 创业。 |
2. 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 当今大学生对就 |
3. 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法规。 |
4. 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推进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
(10)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范围、方法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1.6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1.7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8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
2. 教学与就业的历史回顾 |
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学与就业 |
2.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学与就业 |
3. 教学相关结构与就业 |
3.1 专业结构与就业 |
3.2 学历结构与就业 |
4. 教学质量与就业 |
4.1 对教学质量的理解 |
4.2 社会职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
4.3 教学质量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
4.4 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
4.5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根本 |
5. 教学社会声誉与就业 |
5.1 文凭与就业 |
5.2 办学特色与就业 |
5.3 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与就业 |
5.4 教学评价与就业 |
5.5 就业品牌的打造 |
6. 就业指导教学与就业—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
6.1 就业指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
6.2 就业指导教学对就业的影响 |
6.3 就业指导教学体系的构建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与获奖情况 |
四、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J]. 王锐杰. 人力资源, 2021(22)
- [2]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D]. 胡隽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D]. 颜培鑫.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师范大学本科作曲方向开设现状比较研究 ——以西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D]. 潘思伊. 西南大学, 2021(01)
- [5]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质量文化内涵建设研究[D]. 吴勇园.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 [8]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陈吉胜. 西南大学, 2015(11)
- [9]关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思考[J]. 张丽双. 才智, 2011(30)
- [10]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 周劲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标签:应用型本科论文;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论文; 大学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