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中的分量与复合接口技术

数字视频中的分量与复合接口技术

一、论数字视频中的分量、复合接口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胡曦月[1](2014)在《基于FPGA的视频压缩算法的硬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广,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对视频压缩编码算法及其标准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以及软硬件协同设计新方法的不断发展,高数据量和高计算密集型视频压缩算法的硬件化设计方法凸显出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在软硬件协同设计系统中视频压缩算法的硬件化设计与实现。论文首先介绍视频压缩编码理论及其标准,分析在软硬件协同方法设计的FPGA视频压缩系统中硬件模块的结构及功能。接着对基于FPGA的视频处理应用设计方法进行了细致分析,着重研究视频图像压缩算法的并行化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以MPEG-4视频编码标准为基准深入研究视频图像纹理编码的相关算法。最后,论文根据MPEG-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相关规定,对视频纹理编码过程中的变换、量化、扫描和熵编码算法模块进行了并行优化。同时,在DE2多媒体开发平台上对其进行了硬件化设计与实现。经过软硬件仿真测试验证,本文设计的硬件化模块达到设计要求,对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蔡仁杰[2](2012)在《水下高清晰成像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清晰成像是目前图像信息采集的发展趋势所在,即使在水下探测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水下高清晰成像技术实时观测水下遇险目标及其周围环境状况,并成为了水下遇险目标快速高效救助打捞的关键环节。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海上遇险目标快速接近技术”的水下目标高清晰成像系统设计部分,承担对水下高清晰成像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本课题通过比较目前主流数据传输接口的优缺点,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将高清串行数字接口(HD-SDI)应用于水下高清晰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HD-SDI作为广播电视行业高清信号的主要传输接口,用来传输无压缩高清晰数字视频。首先,参照HD-SDI的实际应用,对其所遵循SMPTE292M标准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数据格式、传输速率和数字信号的行、场信息等,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参照高清晰成像系统,提出了系统实现方案,采用FPGA实现逻辑控制和数据处理,串行器芯片实现并串转换和编码,并对系统方案采用的主要模块进行了原理分析;第三,根据系统要求,进行硬件电路设计,以课题需求为依据,进行芯片选型,完成了硬件电路的设计;第四,完成了软件实现,采用Verilog HDL语言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像数据格式转换、串行器的并串转换、HD-SDI信号的编码,最终实现了HD-SDI信号的输出;最后,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系统方案可行,可以实现将Bayer格式图像转换为HD-SDI信号输出,对高清晰成像系统的进一步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翠萍[3](2009)在《长线传输中数字视频格式转换接口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的数字电视节目摄录过程中,摄像机直接输出的是YCrCb的串行分量视频信号,由于市面上没有带对应视频接口的数字显示器,造成摄录过程中不能够实时监看,节目录制效果的好坏只有在全部摄录工作结束以后才能看到,造成有的节目甚至需要进行二次录制。这样严重影响了电视台等单位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摄录像过程中一般都要求传输路径比较远,所以信号传输距离的问题也必须解决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接口电路,可将符合ITU-R BT.656标准的SDI(串行数字接口)信号接转换为DVI(数字视频接口)信号,并实现远距离传送。解决了数字电视节目只有在全部摄录工作结束后才能查看摄录效果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台的工作效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采用GS1574A串行数据自动均衡芯片完成本系统的线缆均衡功能,采用GS1575A完成信号的时钟恢复与码率指示功能;采用LMH0031芯片完成信号的串并转换与时钟提取。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FPGA作为主控芯片,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对系统的色彩空间转换部分一系列信号处理工作,包括同步信号提取与解交织模块设计、色彩空间转换模块设计、分辨率转换模块设计、异步FIFO模块设计、乒乓操作与SDRAM控制器模块设计与视频发送模块设计等工作。软件部分在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 4.2环境下,采用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编程。采用AD9889B完成对系统的T.M.D.S编码;采用MC10EP89完成对信号的显示驱动。主要采用LT3506完成系统的电源部分设计。使用AVR系列单片机ATMega32,应用I2C总线对系统进行控制。最后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对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评价。

郑磊[4](2009)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Linux和嵌入式系统都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两者的结合,为它们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Linux由于其源代码公开、内核精简、支持多种硬件平台、网络功能强大等特点,是如今嵌入式领域使用比例最高的操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正是其应用之一。随着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视频频监控系统正在向嵌入式,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融合传统视频监控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和当前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其核心部分就是一个可以直接连入以太网的视频设备,提供实时的视频数据采集、压缩和传输的功能。本文分析总结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围绕如何完成网络视频监控的目的,提出了一种以嵌入式Linux和ARM微处理等主流技术为基础的通用性强且成本低的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硬件方面,采用三星公司的ARM系列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A及其外围设备构成系统的硬件核心。在软件方面,建立了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BootLoader、Linux内核的移植等。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上实现了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开发,并基于Video4Linux模块提供的编程接口(API)完成了视频数据的采集;选取MPEG-4视频压缩标准作为系统的视频压缩算法,以Xvid编码器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视频数据的压缩;基于流媒体传输的基本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对服务器端MPEG-4视频流的RTP封包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利用JRTPLIB库,实现了一个RTP/RTCP架构,成功用于MPEG-4视频流的实时传输。

刘晓军[5](2007)在《基于HD-SDI标准的视频接口卡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日益成熟,特别是随着有线电视由模拟系统逐渐向数字系统的过渡,数字电视设备逐渐得到大量使用。由于应用场合的不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电视接口,如并行数字分量接口、串行数字分量接口、复合数字视频并行/串行接口、串行数字接口(SDI)以及DVB标准的异步串行接口(ASI)、同步串行接口(SSI)、同步并行接口(SPI)等。其中SDI接口是目前演播室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中应用最广的接口,主要用在非线性编辑系统、视频服务器、虚拟演播室以及数字切换矩阵和数字光端机等。SDI接口确保了在4:2:2数字演播室环境下各数字设备之间有效简单地连成一个系统,同时也简化了内部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转换,因此SDI接口已被世界上众多数字视频设备生产厂家普遍采纳并作为标准视频接口,在其生产的视频设备上均有SDI接口。本文给出了高清串行数字接口卡(HD-SDI)的设计方案,并研制了HD-SDI接口卡,实现了标准清晰度格式和高清晰度格式视频数据的串行输入与输出,具有视频数据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强、性价比高的特点。采用GENUMI公司的GS1560和GS1532芯片设计了主要模块的硬件电路,实现了视频数据的串/并和并/串转换;设计了视频数据处理的IP核并下载到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lS25F780C7中;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了对板卡的设置、视频数据的采集、预览和回放功能;并进行了调试实验。

胡鹏[6](2005)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创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艺术遗产的国家。云南省聚居着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过去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他们创造出了一些中国其它省份和世界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及工艺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新的扩展。 本文将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分为8个类型,即织绣工艺、雕塑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建筑工艺、民族绘画与装饰工艺、服装工艺和其它工艺,根据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研究了多媒体技术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中的应用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计算机图形学在创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中的应用,对创建过程中超文本数据、图形数据、音频数据、视频数据、模型数据等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现了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的构建。开展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的创建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丰富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 本文还介绍了利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图形资源所开发的斑铜工艺品创新设计系统。斑铜工艺品是云南民族民间金属工艺品中的一种,是在云南地区比较普遍的工艺品形式。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图库的基础上,利用图片资源,联合浙江大学对斑铜工艺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进行了研究开发。开发了一套斑铜工艺品创新设计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图库资源二次利用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工艺品多媒体库与第三方软件的衔接问题。

徐光佑,贺伟晟,史元春[7](2004)在《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2003》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年度文献综述之六。查阅了 2 0 0 3年 9种核心刊物的 3 1 4 3篇文章 ,并从中选取了 4 3 6篇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文章进行分类统计 ,指出了 2 0 0 3年中国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前 4年的统计结果 ,将近 5年的多媒体技术文献统计结果做了比较 ,从而清楚地看到多媒体技术 ,尤其是热点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本文不仅给从事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献资料的索引 ,也给论文作者和刊物编辑一个好的参考

高旭峰[8](2004)在《标清基带视频相关概念和测量技术》文中提出本文全面叙述了标准清晰度数字视频和嵌入音频等概念,并介绍了相关的接口技术和测量技术。

李武森[9](2003)在《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先进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应用于微光视频图像的处理,是当前提高微光电视系统整机性能指标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本论文重点对以TMS320C6201B为核心的小型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总体方案、全部硬件电路、软件主体结构、系统图像处理算法以及相关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制该处理器对于改善微光电视系统的像质、提高其作用距离,并实现包含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在内的整个微光电视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以及图像处理的高速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全面分析了微光视频处理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并以“BBG-302型便携式潜望镜”的小型微光视频观察系统为结合点,深入研究了与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全过程各关键技术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论证并设计了以TMS320C6201B为核心的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总体方案;设计了系统完整的硬件电路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完成了系统全部电路板的技术设计与制作,并对系统进行了阶段性的初步调试;论文还就目标运动对微光视频图像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实际的微光视频图像,进行了噪声滤波与灰度变换二者相结合的仿真处理效果分析,据此提出了“目标运动检测+噪声滤波+灰度变换”的系统图像处理总体算法模式;最后,对系统进行了阶段性调试,并给出了初步调试结果。 样机阶段性调试实践表明,论文工作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课题预定的各项任务。总体技术方案正确可行,硬件电路以及相关软件设计合理,系统算法行之有效。

蔡治军[10](2003)在《基于因特网IPv6协议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计算机、因特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多媒体通信的时代。当今社会已经存有的视频传输系统中,对硬件有很高的要求、成本比较高而且画像的质量并不是十分的令人满意,难以在普通个人用户中推广。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现今市场视频传输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异地人们通过因特网实时的视频图像传输,提山了基于因特网IPv6协议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的数字设备和网络,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数字视频的传输。 在设计和研究过程中,本系统分为五大模块:采集模块、发送模块、网络模块、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采集模块是是数字设备把外界的音像转换成为本系统的DV格式并经过IEEE1394接口传送到发送端的主机A。发送模块把DV格式的数据从主机A发送到因特网上;网络模块是DV格式在因特网上的传输;接收模块是接收端的主机B负责从因特网上接收目的地址为本机的DV数据;显示模块是DV格式数据在数字设备的重现和显示。克服现有网络协议的不足,本系统的实验环境选择的是新一代的网络协议,IPv6协议。本系统的软件编写在免费的FreeBSD操作平台下进行,硬件设备是市场上现有的数字设备,因此,本系统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的优点。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本系统进一步升级改进所需要继续研究的一些问题。

二、论数字视频中的分量、复合接口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数字视频中的分量、复合接口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视频压缩算法的硬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视频压缩编码研究
    2.1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原理
        2.1.1 视频信号中的冗余
        2.1.2 视频压缩编码系统
    2.2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研究
        2.2.1 MPEG-x 系列视频压缩标准
        2.2.2 H.26x 系列视频压缩标准
        2.2.3 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EVC)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FPGA 的视频压缩系统设计
    3.1 基于 FPGA 的 MPEG-4 视频编码系统
    3.2 视频处理的 FPGA 设计方法
        3.2.1 FPGA 设计方法
        3.2.2 FPGA 的视频处理应用分析
    3.3 视频压缩算法的并行化设计方法
        3.3.1 时间并行
        3.3.2 空间并行
        3.3.3 逻辑并行
    3.4 MPEG-4 视频纹理编码硬件化框架设计
        3.4.1 MPEG-4 视频编码框架
        3.4.2 纹理编码部分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频纹理编码算法的硬件化实现
    4.1 标准数据流程及语义分析
    4.2 DCT 与 IDCT
        4.2.1 一维 DCT 变换
        4.2.2 修改的 Loeffler 算法
        4.2.3 二维 DCT 变换
    4.3 量化与反量化
        4.3.1 量化计算
        4.3.2 量化幅值饱和
        4.3.3 失配控制
    4.4 扫描
    4.5 熵编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验证与分析
    5.1 DE2 多媒体平台及其开发工具
        5.1.1 DE2 多媒体平台
        5.1.2 开发环境
    5.2 算法仿真验证与分析
        5.2.1 DCT/IDCT
        5.2.2 量化
        5.2.3 Zigzag 扫描与熵编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所作工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水下高清晰成像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接口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高清串行数字接口
    2.1 高清串行数字接口定义及其应用
    2.2 HD-SDI接口相关标准
        2.2.1 数据格式
        2.2.2 传输速率
        2.2.3 数字视频信号的行、场定时关系
        2.2.4 HD-SDI的电气特性
    2.3 HD-SDI的发送端原理
第3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想
    3.2 系统构成及实现功能
        3.2.1 图像数据格式转换模块
        3.2.2 HD-SDI信号生成模块
        3.2.3 光端机发送模块
第4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硬件电路构成及实现功能
    4.2 硬件电路的方案设计
    4.3 系统芯片选型及设计
        4.3.1 微处理芯片
        4.3.2 串行器芯片
        4.3.3 压控振荡器芯片
        4.3.4 驱动器芯片
    4.4 电源模块的设计
    4.5 数据传输接口的设计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开发语言及开发平台介绍
        5.1.1 开发语言
        5.1.2 开发平台
    5.2 FPGA的开发流程
    5.3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3.1 时钟模块
        5.3.2 色彩差值模块
        5.3.3 色彩空间转换模块
        5.3.4 FVH信号生成模块
        5.3.5 串行器模块
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
    6.1 测试图像设计
    6.2 测试方法
    6.3 实验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3)长线传输中数字视频格式转换接口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视频信号格式研究
    2.1 模拟视频格式
        2.1.1 CVBS 信号
        2.1.2 YPbPr 视频信号和RGB 模拟视频信号
    2.2 SDI 串行分量数字视频格式
    2.3 DVI 视频格式
        2.3.1 DVI 视频格式概述
        2.3.2 DVI 1.0 协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3.1 电缆均衡与时钟恢复电路设计
    3.2 串并转换电路设计
    3.3 色彩空间转换部分硬件设计
        3.3.1 色彩空间转换部分功能描述
        3.3.2 色彩空间转换部分硬件设计
    3.4 T.M.D.S 编码电路设计
    3.5 驱动电路设计
    3.6 电源部分设计
    3.7 控制部分电路连接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色彩空间转换部分FPGA 功能设计
    4.1 输入模块设计
        4.1.1 ITU-R BT.656 视频格式
        4.1.2 输入模块的FPGA 实现
    4.2 色彩空间转换模块设计
    4.3 分辨率转换模块设计
    4.4 异步FIFO 模块设计
    4.5 乒乓操作模块设计
    4.6 SDRAM 控制器模块设计
        4.6.1 SDRAM 的工作原理
        4.6.2 SDRAM 控制器的FPGA 实现
    4.7 视频发送模块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DVI 信号测试标准与本方案测试方法
    5.1 T.M.D.S 信号测试规范
    5.2 本方案测试项目与实现方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动态与研究现状
        1.2.1 发展动态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嵌入式Linux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方案
        2.1.1 硬件设计方案
        2.1.2 软件设计方案
    2.2 系统硬件系统概述
        2.2.1 ARM微处理器
        2.2.2 S3C2440A微处理器
    2.3 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
        2.3.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2.3.2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2.3.3 BootLoader的移植
        2.3.4 Linux内核编译与移植
第3章 视频数据的采集
    3.1 Linux设备驱动开发简介
        3.1.1 Linux驱动程序层次结构
        3.1.2 字符设备驱动
    3.2 USB摄像头驱动的设计
        3.2.1 摄像头的选择
        3.2.2 USB摄像头驱动程序加载
    3.3 视频数据采集的实现
        3.3.1 Video4Linux简介
        3.3.2 基于Video4Linux视频采集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PEG-4算法的视频压缩技术
    4.1 数字视频压缩简介
    4.2 MPEG-4视频压缩标准
        4.2.1 MPEG标准发展历史
        4.2.2 MPEG-4对象编码
        4.2.3 MPEG-4编码器结构
    4.3 MPEG-4压缩编码在Linux平台上的实现
        4.3.1 常见MPEG-4编解码器模型
        4.3.2 Xvid编码器在Linux平台上的移植
        4.3.3 基于Xvid编码算法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媒体技术与视频传输的实现
    5.1 流媒体传输技术
        5.1.1 RTP实时传输协议
        5.1.2 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5.1.3 视频流实时传输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5.2 MPEG-4视频流的RTP封包策略
    5.3 流媒体传输软件模块的实现
        5.3.1 环境的搭建
        5.3.2 基于JRTPLIB的流媒体编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HD-SDI标准的视频接口卡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串行数字接口的发展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清晰度电视与 SMPTE292标准
    2.1 高清晰度电视
    2.2 SMPTE292M标准
        2.2.1 通用信号格式
        2.2.2 传输格式
        2.2.3 信道编码
        2.2.4 同轴电缆接口
第三章 总体设计
    3.1 设计要求
    3.2 总体设计方案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电路组成及原理
    4.2 接口卡硬件电路的设计
        4.2.1 解串器模块设计
        4.2.2 串码器模块设计
        4.2.3 均衡器模块设计
        4.2.4 驱动器模块设计
        4.2.5 时钟模块设计
        4.2.6 电源模块设计
    4.3 FPGA模块内部配置电路设计
        4.3.1 Altera的 Stratix系列 FPGA器件
        4.3.2 FPGA的开发流程
        4.3.3 FPGA模块原理框图和整体设计
        4.3.4 FPGA内部功能模块设计
    4.4 PCB板的设计
        4.4.1 电源和地的设计
        4.4.2 信号完整性设计
第五章 软件设计
    5.1 DirectShow系统概述
    5.2 软件开发环境的配置
    5.3 板卡初始化程序设计
    5.4 视频采集与预览程序
    5.5 视频回放程序
第六章 调试及运行试验
    6.1 调试环境
        6.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2 调试方法
        6.2.1 设备的连接
        6.2.2 硬件调试
        6.2.3 软件调试
        6.2.4 整体的软硬件协同调试
    6.3 调试结果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综述
    2.1 多媒体技术概述
        2.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1.2 多媒体技术
        2.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2.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研究内容
        2.2.1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类别的确定
        2.2.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的创建过程
        2.2.3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2.3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介绍
        2.3.1 织绣工艺
        2.3.1.1 扎染
        2.3.1.2 蜡染
        2.3.1.3 织锦
        2.3.1.4 民族刺绣
        2.3.1.5 挑花
        2.3.1.6 其它
        2.3.2 雕塑工艺
        2.3.2.1 木雕工艺
        2.3.2.2 石雕工艺
        2.3.2.3 泥塑工艺
        2.3.2.4 其它
        2.3.3 陶瓷工艺
        2.3.3.1 陶俑
        2.3.3.2 瓦兽
        2.3.3.3 紫砂陶
        2.3.3.4 黑陶
        2.3.3.5 其它
        2.3.4 金属工艺
        2.3.4.1 青铜工艺
        2.3.4.2 斑铜工艺
        2.3.4.3 乌铜走银(金)
        2.3.4.4 锡工艺品
        2.3.4.5 金银器
        2.3.4.6 刀具
        2.3.4.7 铜鼓
        2.3.5 建筑工艺
        2.3.5.1 宗教建筑
        2.3.5.2 民居与阁楼装饰
        2.3.5.3 园林建筑装饰
        2.3.5.4 桥梁及其它交通建筑
        2.3.5.5 其它建筑装饰
        2.3.6 民族绘画装饰工艺
        2.3.6.1 摩崖岩画
        2.3.6.2 甲马
        2.3.6.3 寺室壁画
        2.3.6.4 东巴绘画
        2.3.6.5 唐卡
        2.3.6.6 重彩画
        2.3.6.7 农民画
        2.3.6.8 其它
        2.3.7 服装工艺
        2.3.7.1 阿昌族
        2.3.7.2 白族
        2.3.7.3 布朗族
        2.3.7.4 布依族
        2.3.7.5 德昂族
        2.3.7.6 傣族
        2.3.7.7 独龙族
        2.3.7.8 哈尼族
        2.3.7.9 回族
        2.3.7.10 景颇族
        2.3.7.11 基诺族
        2.3.7.12 傈僳族
        2.3.7.13 拉枯族
        2.3.7.14 蒙古族
        2.3.7.15 满族
        2.3.7.16 苗族
        2.3.7.17 怒族
        2.3.7.18 纳西族
        2.3.7.19 普米族
        2.3.7.20 水族
        2.3.7.21 佤族
        2.3.7.22 瑶族
        2.3.7.23 彝族
        2.3.7.24 藏族
        2.3.7.25 壮族
        2.3.7.26 其它民族
        2.3.8 其他工艺
        2.3.8.1 面具
        2.3.8.2 民间彩扎
        2.3.8.3 民族乐器
        2.3.8.4 白族布扎
        2.3.8.5 漆器
        2.3.8.6 农用器具
        2.3.8.7 云子
        2.3.8.8 玩具
第三章 计算机图形学在多媒体库创建中的应用
    3.1 计算机图形学基本概念
    3.2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
    3.3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3.4 计算机图形硬件简介
        3.4.1 图形输入设备
        3.4.2 图形输出设备
    3.5 计算机图形学在多媒体库创建中的应用
第四章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图像处理技术
    4.1 图像数据压缩基础
        4.1.1 色彩的基本概念
        4.1.2 彩色空间及其变换
        4.1.3 图像数据压缩的可能性
        4.1.4 图像数据压缩算法
    4.2 常用图形、图像文件
        4.2.1 图形文件
        4.2.2 视频文件
    4.3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图形资料处理
        4.3.1 图形处理数字设备简介
        4.3.2 图形资料的处理
    4.4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视频资料处理
        4.4.1 视频数字设备简介
        4.4.2 视频资料的处理
第五章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音频处理技术
    5.1 音频编码基础
        5.1.1 声音信号的特点
        5.1.2 音频文件存储的格式
        5.1.3 MP3压缩技术
    5.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音乐资料处理
        5.2.1 音频软硬件简介
        5.2.2 音频资料的处理
第六章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的总体框架
    6.1 概述
    6.2 设计制作过程
        6.2.1 超文本和超媒体
        6.2.2 图形数据库
        6.2.3 音像数据库
        6.2.4 虚拟模型
    6.3 媒体发布
        6.3.1 安全系统
        6.3.2 打包发布
        6.3.3 光盘制作
第七章 斑铜工艺品创新设计平台
    7.1 总体结构
    7.2 系统功能
    7.3 系统简介
        7.3.1 系统界面
        7.3.2 二维图片库
        7.3.3 三维模型库
        7.3.4 接口模块
        7.3.5 工艺品的添加
        7.3.6 组件数据库
    7.4 应用实例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谢辞
参考文献

(7)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2003(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1) 概括当年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现状
    (2) 方便相关人员查阅文献
    (3) 为期刊的编者和论文的作者提供参考
2 刊物和文献选取原则
3 文献分类方案
    (1) 多媒体技术基础
    (2) 人机交互
    (3) 多媒体文档和数据管理
    (4) 通信支持技术
    (5) 分布式多媒体
    (6) 多媒体应用
4 文献分类统计结果和讨论
5 结 论

(9)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微光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国外及国内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距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点
2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处理系统理论分析
    2.1 微光视频信号的表征
        2.1.1 微光模拟视频信号
        2.1.2 微光数字视频信号
    2.2 微光视频图像处理中目标运动影响的分析
        2.2.1 目标运动对微光视频图像处理效果的影响
        2.2.2 微光视频运动估算原理
        2.2.3 微光视频运动估算方法
    2.3 微光视频图像的处理
    2.4 微光连续视频信号的重构
    2.5 本章小结
3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总体方案设计
    3.1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应用对象的选择考虑
    3.2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设计的技术基础
        3.2.1 高速DSP技术
        3.2.2 SDRAM存储器技术
        3.2.3 FLASH存储器技术
        3.2.4 低功耗单片机技术
        3.2.5 FPGA技术
        3.2.6 多功能模数混合视频器件
    3.3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总体方案设计
        3.3.1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应用方案
        3.3.2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3.3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主要功能设计
        3.3.4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技术实现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硬件设计
    4.1 高速DSP微光视频处理板的原理设计
        4.1.1 高速DSP微光视频处理板总体设计
        4.1.2 模拟视频输入接口电路的设计
        4.1.3 模拟视频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4.1.4 DSP核心系统电路设计
        4.1.5 系统管理电路的设计
        4.1.6 通过FPGA实现系统的集成设计
        4.1.7 系统主要器件电平匹配分析
        4.1.8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时序设计
    4.2 系统电源板的原理设计
        4.2.1 系统电源板的设计要求
        4.2.2 系统电源板的原理设计
    4.3 高速DSP微光视频处理板的PCB设计
        4.3.1 设计工具的选择
        4.3.2 PCB设计
    4.4 系统电源板的PCB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设计工具
        5.1.1 MSP430F1121的软件开发工具
        5.1.2 高速DSP器件TMS320C62X的软件开发工具
    5.2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软件组成
        5.2.1 单片机软件组成
        5.2.2 DSP软件组成
    5.3 系统软件主要流程及其分析
        5.3.1 单片机系统软件的流程
        5.3.2 DSP系统软件流程图
    5.4 DSP软件代码特点
        5.4.1 流水线
        5.4.2 定点-浮点运算问题
    5.5 本章小结
6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算法探讨
    6.1 微光视频图像的特征分析
        6.1.1 微光视频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问题
        6.1.2 微光视频图像的噪声问题
    6.2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策略的分析
    6.3 微光视频中目标运动情况的判断
        6.3.1 目标运动检测
        6.3.2 目标运动估算
    6.4 微光视频噪声滤波方法分析
        6.4.1 静态或慢速运动目标的微光视频噪声滤波器
        6.4.2 快速运动目标的微光视频噪声滤波器
        6.4.3 高速DSP微光视频处理器噪声滤波算法选择分析
    6.5 微光视频图像的灰度处理方法分析
        6.5.1 灰度变换
        6.5.2 伪彩色映射
    6.6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算法总体方案
    6.7 本章小结
7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调试
    7.1 系统的软硬件联合调试方法
    7.2 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实际调试结果
        7.2.1 系统的图像传输质量
        7.2.2 系统的图像处理效果
    7.3 本章小结
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因特网IPv6协议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数字视频数据格式
    1.1 IEEE1394背景
    1.2 DV格式的特点与制定
    1.3 DV格式的取样与量化
    1.4 视频压缩技术的比较
    1.5 DV格式的抽象化分帧
    1.6 含有DV格式视频的RTP负载数据
    1.7 网络利用和帧丢弃
    1.8 小结
第二章 运输层协议的选择及其实现
    2.1 TCP/IP协议概述
    2.2 运输层协议的选择
        2.2.1 传输控制协议(TCP)
        2.2.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2.3 数字视频数据传输对运输层协议的选择
    2.3 UDP的程序实现
    2.4 小结
第三章 实时传输协议及其实现
    3.1 RTP协议
    3.2 RTP固定头的使用
    3.3 小结
第四章 IPV6协议及其应用
    4.1 网络协议的现状及其问题
    4.2 IPv6新特性
        4.2.1 地址空间
        4.2.2 IPv6头格式
        4.2.3 高效的层次寻址及路由结构
        4.2.4 全状态和无状态的地址分配
        4.2.5 内置安全机制
        4.2.6 增强服务质量
        4.2.7 邻居发现协议
        4.2.8 可扩展性
    4.3 小结
第五章 系统模块的设计
    5.1 发送模块
    5.2 接收模块
    5.3 小结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6.1 实验设备
    6.2 实验结果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论数字视频中的分量、复合接口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视频压缩算法的硬件化研究[D]. 胡曦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2]水下高清晰成像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D]. 蔡仁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3]长线传输中数字视频格式转换接口的设计[D]. 刘翠萍.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03)
  • [4]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D]. 郑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5]基于HD-SDI标准的视频接口卡的设计与实现[D]. 刘晓军.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2)
  • [6]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创建研究[D]. 胡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7]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2003[J]. 徐光佑,贺伟晟,史元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4(12)
  • [8]标清基带视频相关概念和测量技术[J]. 高旭峰. 现代电视技术, 2004(02)
  • [9]小型化高速DSP微光视频图像处理器的研究[D]. 李武森. 南京理工大学, 2003(04)
  • [10]基于因特网IPv6协议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 蔡治军. 暨南大学, 2003(03)

标签:;  ;  ;  ;  

数字视频中的分量与复合接口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