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头市“十五”及2015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薛丹[1](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其利用效率深刻影响着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长久以来就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有些城市以“摊大饼”形式向外扩延。2018年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61万平方公里,约是1981年的7.80倍,城市扩展系数(用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高达2.17,远远高于国际上1.12的理想系数。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少,在可利用土地少的情况下,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却更为不集约。另外,东部地区经过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其经济、产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全国产业链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环境约束等成本的上升,需要将产业和技术向西北落后地区转移,而这也给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压力。对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于节约集约利用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缩小东西差距,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助推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阐述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规模、结构、效益等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Super-SBM、GML指数和效率损失模型对西北地区39个城市2004-2018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将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详细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时序演化特征、空间关联特征和时空动态特征。接着,本文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厘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Tobi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在较低水平,2004-2018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动趋势近似呈“N”型曲线,2018年效率高值向西北地区东南侧聚集,城市群的聚集作用增强。研究期间,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长幅度最快,资源型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增长幅度最慢。从效率损失模型来看,西北地区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和环境污染的冗余率较高,环境收益的不足率较大,而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足率相对较小。(2)2004-2018年西北地区39个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差异的大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组间差异很小,组内差异占绝对支配地位,资源型城市的效率水平差异最大,省会中心城市次之,其他类城市最小。核密度函数曲线揭示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集聚类型先低值聚集,后高值聚集,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演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马尔科夫链转移的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2012年之后这一现象减弱,效率水平维持在“低”和“高”类型的概率最大,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而跳跃转移的概率较小。(3)西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状态,2018年聚集地区向西北地区东南侧靠拢。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拥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其他类城市次之,而省会中心城市的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4)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口密度、引进外资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会显着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土地城镇化、环境规制水平、工业用地占比和设施用地占比的提高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居住用地占比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西北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其他类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空间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和土地城镇化的回归结果分别从Tobit回归中显着的促进作用和显着的抑制作用变为了均不显着,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与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一致。(6)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是控制土地供应面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二是发挥城市群的聚集作用,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高”聚集;三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土地所承载的环境污染压力;四是继续推进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序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五是完善西北地区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六是根据各类城市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史越[2](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筑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呼包鄂榆城市群是黄河流域中上游最重要的城市群,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是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呼包鄂榆城市群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了城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草原沙化、黄河水质超标、工业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亟需解决。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选择。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如何?如何实现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如何探索出耦合协调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是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P-S-R框架模型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理,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探讨城镇化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与分析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水平较低,处于拮抗期,城镇化对于生态环境存在胁迫效应,生态环境对于城镇化的约束效应也逐渐显现。现阶段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拮抗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瓶颈期与关键期,为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耦合,呼包鄂榆城市群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改善生态环境、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以黄河水域治理为核心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生态城市群为目标推进城乡绿色发展,从多个方面共同促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走上耦合发展之路。
孙晓春[3](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矿产资源型城市在这一进程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开采和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均导致了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尤为迫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及学者们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鲜有系统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研究如何衡量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析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差异及成因,探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性建议,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将生态效率、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开发及社会发展作为衡量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子系统,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熵权及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分别进行子系统评价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深入分析不同类别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四项基本任务出发,结合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构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将生态效率、环境质量、国土空间开发及社会发展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其次,构建生态效率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生态效率,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生态效率区别及成因。第三,构建环境质量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环境质量,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环境质量区别及成因。第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类别矿产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间的国土空间开发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五,构建社会发展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各类城市2008-2017年生态社会发展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六,利用上述四个子系统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我国109个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的2008-2017年的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各类城市2008-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区别及成因。第七,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建议。在综合性梳理论文前述章节得出的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总体方向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政策性建议,然后从油气、煤炭和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的角度分别提出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以期助力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黄越[4](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科技的发展,大规模使用能源为各国各地区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各国各地区的环境也造成严重的破坏,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导致资源的不可持续供应。从经济学的角度,能源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也是能源来源的载体。所以为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人文资源等;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成绩显着,但是依赖资源拉动经济的问题严重,随着时间的推进,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本文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探究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对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指标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相关研究文献的理论内容、作用机理,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城市群的经济、能源和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科学、客观的描述分析;使用SVAR模型对城市群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直观的展现了三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呼包鄂榆城市群的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但不是环境污染的格兰杰因;能源消费是环境污染的格兰杰因,而环境污染不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城市群经济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恶化都会伴随能源消费的增加,单纯的依赖能源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为不可持续,仅靠抑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量控制环境污染的恶化也是不可行的。基于此,结合规范研究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能减排,源头抑制环境的恶化;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张碧雪[5](2020)在《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蓝天保卫战”,创建“无废城市”的提出,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垃圾围城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更是成为一项全国范围内推行实施的重点工作。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就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然而4年过去了,工作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目前,如何结合包头市市情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是包头市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立足于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开展现况,通过实地调研,从政府、市场和公众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垃圾概念和分类的相关概念;以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为例,调研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的现状:从政府方面来说,主要存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未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管理基础配套建设不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管理作业经费高的问题;在市场和社会方面,本土企业参与度低,生活垃圾未进行二次分类,处理方法单一、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率低;从公众角度出发,公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公众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缺乏、公众生活垃圾分类主动性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工作开展滞后,市场和社会力量不足,以及公众参与度和积极性低的因素所造成的。据此,本文借鉴了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台湾、上海的国内先进经验,探究适合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方法,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法律法规、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收费制度;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向多元投资形式发展、引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积极性,巧用新媒体工具逐步改变公众混合投放习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生活垃圾分类能力、监督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玲[7](2020)在《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邮轮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邮轮产业成为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和促进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十多年来,邮轮旅游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全球邮轮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水平。根据国际邮轮协会统计,2004-2017年间全球邮轮市场游客量从1314万人次越升到2580万人次,增长96%。由于邮轮旅游的快速增长、邮轮公司的跨国性、航线运营的国际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全球流动性,邮轮旅游对环境的负效应不断凸显,所以邮轮旅游的生态问题愈演愈烈。因此,邮轮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受到学者、公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减少邮轮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实现邮轮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备受讨论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遂以邮轮旅游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效率这一指标,通过对比邮轮旅游的环境负荷和经济效益来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状态,探索邮轮旅游绿色发展路径,提升邮轮旅游生态效率,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邮轮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选取上海、天津、迈阿密、巴塞罗那等全球13个主要港口城市,基于其2010-2017共8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13个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进行研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所研究的13个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相对值并不高,只有巴塞罗那市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在研究的期间达到相对有效状态,其他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均处于不同的无效率水平,且国内城市与国外城市以及不同城市间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差异性较大;(2)从全球13个着名港口城市的Malmquist指数变化角度来看,2010-2011及2014-2017年间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在2011-2012和2013-2014年间呈下降趋势。(3)在2010-2017年八年中,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变化和邮轮旅游纯技术效率变化均小于1,通过对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变化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导致港口城市8年间邮轮旅游生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纯技术效率变化,这8年间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纯技术效率变化均值小于1,说明八年中城市的邮轮旅游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城市的邮轮旅游经营管理与城市的技术创新未能得到较好的协调,并制约着邮轮旅游的发展。(4)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邮轮港口基础条件、腹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政策。未来,各城市应加强区域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通过提升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加强邮轮环保政策、改善邮轮港口基础条件等措施来优化和提升邮轮旅游生态效率。
丁宁,刘琪[8](2019)在《无废城市“11+5”试点固废管理现状》文中认为"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无废城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试点城市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弃物全面安全管控,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事件零发生,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要统筹经济社会
王锐杰[9](2019)在《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及生活状态也越来越重视。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谐的社会环境及持续繁荣的经济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不宜人”的问题,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国内外学者逐渐发现,提升城市宜居性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宜居城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快推动宜居城市的建设,市民也对宜居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呼声。本文以华北地区26个地级市和京津2个直辖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富裕度、社会和谐度、生活舒适度、环境优美度、文化丰富度5个方面选取了33个指标,运用熵值TOPSIS评价法进行测度,最终得出各个城市在2007-2016年间的城市宜居水平综合得分,发现城市间宜居水平差异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四个时间截面对城市宜居水平和分维度宜居水平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将研究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接下来对影响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对策和建议。(1)时间方面:总体来看,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城市宜居性发展存在着非均衡化现象,城市宜居水平亟需提高。在2007-2016年间,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指数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上升的速度有快有慢。随着时间的发展城市间宜居水平差异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其中宜居水平高的城市和宜居水平低的城市的排名情况相对稳定,变化幅度较小。(2)空间方面:整体上,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水平在空间分布格局上非均衡性和空间极化现象显着,在空间上自东北到西南方向上形成“两翼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以北京市、天津市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宜居水平最高,以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核心的呼包鄂城市群宜居水平次之。在空间分布上,京津2市和内蒙中部4市成为宜居水平高值的分布区,河北省宜居水平次之,山西省宜居水平最低;河北省的宜居水平高值区呈现出由省会城市石家庄向东北方向延伸的趋势,山西省的宜居水平高值区则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呈现出太原以南的城市宜居性要明显高于太原以北的城市的分布格局。在空间集聚特上,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环渤海地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在分维度比较中,生活舒适度得分最高,文化丰富度和社会保障度得分最低,各宜居要素的地域分异与城市综合宜居水平的地域分异存在差异性,没有一个城市在所有维度内取得最优,并且各个城市在各个维度的排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造成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水平时空差异的因素众多,其宜居水平的高低和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4)结合华北地区26个地级市和京津2个直辖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华北地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一是重视宜居城市的先期规划和后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经济;三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舒适度;四是注重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升文化丰富度;五是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环境更优美;六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升社会和谐度。
王会静[10](2019)在《包头市万郡大都城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建筑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共识,“装配式建筑”正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面对我国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装配式建筑的生态成本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做出了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效益准确而全面的评估。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全寿命期的建设环境成本、工程建设成本和工程建设社会成本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测算模型。其次对装配式建筑全寿命期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生态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具体划分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分别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效益测算模型。最后以包头市万郡大都城三期钢结构住宅项目进行实例研究,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5 598㎡,根据其项目特点对其全寿命周期54年进行了生态成本及生态效益的测算。测算结果显示:(1)该项目全寿命期内生态成本为158 265.39万元,单位面积生态成本为8 500元/㎡。(2)以Crystal Ball软件对项目生态成本进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得出该项目全寿命期内生态成本最小值为142 753.98万元、最大值为178 052.26万元,均值为159051.78万元,标准差为6 157.62万元;在灵敏度分析中,折现率的改变对该项目生态成本的影响最大,相关绝对值达81.1%,建筑运营阶段环境成本次之,相关绝对值为18.2%;工程建设材料费相关绝对值为0.5%。(3)该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生态效益为203 951.17万元,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为11000元/㎡。装配式建筑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兼顾成本与效益,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生态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全寿命周期生态效益,从而真正的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包头市“十五”及2015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市“十五”及2015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城市土地利用 |
2.1.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文献综述 |
2.2.3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4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
2.2.5 文献评述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3.2 区位理论 |
2.3.3 效率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3.5 地租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
3.1.1 研究范围 |
3.1.2 城市的分类 |
3.2 中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
3.2.1 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土地偏少 |
3.2.2 自然资源富集,但生态系统脆弱 |
3.2.3 人文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落后 |
3.2.4 城市规模数量有限,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
3.3 西北地区所涉及的国家级战略 |
3.3.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2 “一带一路”倡议 |
3.3.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分析 |
4.1.1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
4.1.2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 |
4.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2.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分类标准 |
4.2.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的产出效益及环境污染 |
4.3.1 经济效益分析 |
4.3.2 社会效益分析 |
4.3.3 工业污染物排放分析 |
4.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
5.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 |
5.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指标选取与说明 |
5.3 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4 GML指数及其分解 |
5.5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差异特征分析方法 |
6.1.2 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
6.1.3 空间相关分析方法 |
6.1.4 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6.2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特征分析 |
6.3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
6.3.1 核密度函数估计结果 |
6.3.2 马尔科夫链转移结果 |
6.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特征分析 |
6.4.1 全局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6.4.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6.5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
6.5.1 LISA时间路径分析 |
6.5.2 LISA时空跃迁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1 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 |
7.1.2 具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7.2 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2.1 基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
7.2.2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与耦合机理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城镇化 |
2.生态环境 |
3.耦合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P-S-R框架模型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分析 |
1.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 |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 |
1.人口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2.经济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3.空间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4.社会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 |
1.生态环境状态状况与演进趋势 |
2.生态环境压力状况与演进趋势 |
3.生态环境响应状况与演进趋势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1.人口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2.经济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3.空间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4.社会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指标设计的原则 |
2.指标体系构建 |
3.指标的解释 |
4.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权重的确定 |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评价方法 |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方法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方法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 |
1.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综合发展评价 |
2.呼包鄂榆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 |
3.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评价 |
1.呼包鄂榆城市群耦合度评价 |
2.呼包鄂榆城市群协调度评价 |
3.呼包鄂榆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五)主要结论 |
五、对策建议 |
(一)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改善生态环境 |
1.协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2.联合城市群内各政府多方协作治理 |
(二)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
1.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
2.推进工业生态化发展 |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
4.延伸生态化产业链条 |
(三)以黄河水域治理为核心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1.合理利用流域内水资源 |
2.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3.明确流域功能区的划分 |
(四)以生态城市群为目标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
1.完善城镇绿地建设 |
2.加大对草原和森林的保护力度 |
3.加强对毛乌素沙地的治理 |
4.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投资与监管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1.主持及参与的课题 |
2.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 |
(3)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生态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环境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土空间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5 社会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矿产资源型城市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生态文明建设 |
2.1.5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 |
2.3.1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借鉴 |
2.3.2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框架构建 |
2.3.3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 |
第3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 |
3.1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选择 |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3.2.1 数据来源与指标解释 |
3.2.2 评价方法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3.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3.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3.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3.3.4 三类城市生态效率均值对比分析 |
3.3.5 生态效率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
4.1 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择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2.2 评价方法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4.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4.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4.3.4 三类城市环境质量均值对比分析 |
4.3.5 环境质量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评价 |
5.1 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选择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2 评价方法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5.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5.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5.3.4 三类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均值对比分析 |
5.3.5 国土空间开发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评价 |
6.1 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评价指标选择 |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2.2 评价方法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6.3.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6.3.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6.3.4 三类城市社会发展均值对比分析 |
6.3.5 社会发展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
7.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1.2 评价方法 |
7.2 评价结果分析 |
7.2.1 油气资源型城市 |
7.2.2 煤炭资源型城市 |
7.2.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 |
7.2.4 三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均值对比分析 |
7.2.5 生态文明均值前50名城市分析 |
7.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7.3.1 三类城市各维度评价结果汇总分析 |
7.3.2 三类城市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结果综合分析 |
7.3.3 生态文明建设均值前50名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
7.3.4 最高位和最低位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
7.3.5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上升的城市综合结果分析 |
7.3.6 各维度评价主要影响指标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性建议 |
8.1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政策性建议 |
8.1.1 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联控体系 |
8.1.2 创新驱动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提升 |
8.1.3 改善矿产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 |
8.1.4 优化矿产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8.1.5 提升矿产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水平 |
8.2 各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具体政策性建议 |
8.2.1 油气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
8.2.2 煤炭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
8.2.3 金属非金属资源型城市政策性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梳理 |
2.1 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 |
2.1.1 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国外研究 |
2.1.2 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国内研究 |
2.2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2.1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
2.2.2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 |
2.3 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3.1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
2.3.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 |
2.4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4.1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
2.4.2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国内研究 |
2.5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研究进展 |
2.5.1 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简介 |
2.5.2 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研究 |
3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关于能源消费 |
3.1.2 环境污染内涵 |
3.1.3 经济增长概念 |
3.2 相关理论 |
3.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3.2.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3.2.3 经济、能源与环境(3E)系统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4 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4.1 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
4.1.1 关于能源消费总量 |
4.1.2 关于能源消费强度 |
4.2 呼包鄂榆城市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4.3 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4.3.1 城市群经济总量 |
4.3.2 城市群各核心城市经济量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计量分析理论和模型介绍 |
5.2 指标建立与数据处理 |
5.2.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
5.2.3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与模型稳定性检验 |
5.2.4 SVAR模型的建立 |
5.2.5 脉冲响应函数 |
5.2.6 方差分解 |
5.3 实证结论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能减排 |
6.2.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6.2.3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文献综评 |
(三)理论依据 |
1.公共物品理论 |
2.社会治理理论 |
3.循环经济理论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生活垃圾及其分类相关概念 |
1.生活垃圾的含义 |
2.生活垃圾分类的含义 |
(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概念 |
1.分类投放 |
2.分类运输 |
3.分类处置 |
(三)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意义 |
二、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现状 |
(一)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概述 |
1.包头市概况 |
2.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政策 |
(二)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调研情况 |
1.调研方案 |
2.调查样本情况 |
(三)政府方面现状 |
1.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未落实 |
2.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管理基础配套建设不足 |
3.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管理作业经费高 |
(四)市场和社会方面现状 |
1.本土企业参与度低 |
2.生活垃圾未进行二次分类,处置方法单一 |
3.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率低 |
(五)公众方面现状 |
1.公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不足 |
2.公众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缺乏 |
3.公众生活垃圾分类主动性差 |
三、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难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工作开展滞后 |
1.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2.缺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配套设施建设 |
3.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不再适应时代发展 |
(二)市场和社会力量不足 |
1.本土企业市场化激励不足 |
2.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设备落后 |
3.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市场不成熟 |
(三)公众参与度和积极性低 |
1.长期混合投放生活垃圾的生活、行为习惯 |
2.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
3.监督指导机制不健全 |
四、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方法 |
(一)国外先进经验分析 |
1.日本 |
2.德国 |
3.美国 |
(二)国内先进经验分析 |
1.台湾 |
2.上海 |
五、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对策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1.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法律法规 |
2.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
3.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收费制度 |
(二)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 |
1.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向多元投资形式发展 |
2.引入市场机制 |
3.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
(三)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积极性 |
1.巧用新媒体工具逐步改变公众混合投放习惯 |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生活垃圾分类能力 |
3.监督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邮轮旅游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
1.1.2 邮轮旅游的快速发展及生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
1.1.3 邮轮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2.2 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2.3 邮轮旅游环境影响的负效应综述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3.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对象与评价方法 |
3.1.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研究对象 |
3.1.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
3.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3.2.1 数据包络分析的初始模型 |
3.2.2 SBM-DEA模型 |
3.3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生态效率指标的研究 |
3.3.2 国内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3.4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指标构建原则 |
3.4.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
3.5 数据来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
4.1 全球主要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算 |
4.2 全球主要邮轮港口邮轮旅游生态效率静态分析 |
4.2.1 不同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分析 |
4.2.2 不同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纯技术生态效率的分析 |
4.2.3 邮轮旅游规模生态效率的分析 |
4.3 全球主要邮轮港口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动态演化分析 |
4.3.1 Malmquist指数的介绍 |
4.3.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动态分析 |
4.3.3 不同年份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Tobit回归模型 |
5.2 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指标选取的原则 |
5.3.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1 面板数据的检验 |
5.4.2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研究建议 |
6.1 研究总结 |
6.1.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方面 |
6.1.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方面 |
6.2 研究不足 |
6.2.1 研究维度的局限 |
6.2.2 指标选取的局限 |
6.2.3 研究数据收集的局限性 |
6.3 研究建议 |
6.3.1 提高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经济效益 |
6.3.2 港口城市邮轮旅游规模的合理化经营 |
6.3.3 完善港口综合设施以建设智慧的邮轮港口 |
6.3.4 完善城市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
6.3.5 提高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6.3.6 多主体博弈与合作共同治理邮轮旅游环境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8)无废城市“11+5”试点固废管理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梳理 |
(一)深圳 |
(二)包头 |
(三)铜陵 |
(四)威海 |
(五)重庆主城区 |
(六)绍兴 |
(七)三亚 |
(八)许昌 |
(九)徐州 |
(十)盘锦 |
(十一)西宁 |
(十二)雄安新区 |
(十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十四)中新天津生态城 |
(十五)福建省光泽县 |
(十六)江西省瑞金市 |
二、工业固废及危废处置情况梳理 |
(一)深圳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3. 建筑废弃物 |
(二)包头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三)铜陵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四)威海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五)重庆主城区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3. 农村固体废物 |
(六)绍兴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七)三亚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八)许昌 |
(九)徐州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3. 建筑垃圾 |
(十)盘锦 |
1. 工业固体废物 |
2. 危险废弃物 |
(十一)西宁 |
1.工业固体废物 |
2.危险废弃物 |
(十二)雄安新区 |
1.工业固体废物 |
2.危险废弃物 |
(十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十四)中新天津生态城 |
(十五)福建光泽县 |
(十六)江西省瑞金市 |
(9)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人居环境理论 |
1.3.3 和谐社会理论 |
1.3.4 生态城市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优秀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
2.1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
2.2 国内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3.2 自然物质环境 |
3.2.1 气温条件 |
3.2.2 生态环境质量 |
3.2.3 污染治理情况 |
3.3 人文社会环境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社会保障水平 |
3.3.3 居民生活水平 |
3.3.4 交通便捷水平 |
3.3.5 教育医疗水平 |
4 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4.1 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4.1.1 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的原则 |
4.1.2 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4.2 评价分析指标说明 |
4.2.1 熵值法 |
4.2.2 TOPSIS评价法 |
4.3 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 |
5 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
5.1 城市宜居性时间演变特征 |
5.2 城市宜居性空间演变特征 |
5.2.1 城市宜居性水平分析 |
5.2.2 城市宜居性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
5.2.3 城市宜居性空间冷热点分析 |
5.3 城市宜居性单项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6 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6.1 区位因素 |
6.2 自然环境因素 |
6.3 经济因素 |
6.4 基础设施因素 |
6.5 社会历史因素 |
7 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7.1 重视宜居城市的先期规划和后期的可持续发展 |
7.2 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经济 |
7.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舒适度 |
7.4 注重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升文化丰富度 |
7.5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环境更优美 |
7.6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升社会和谐度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包头市万郡大都城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课题来源 |
2 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特点 |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理论 |
2.2.1 全寿命周期 |
2.2.2 全寿命周期成本 |
2.2.3 成本效益理论 |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1 生态成本 |
2.3.2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2.4 蒙特卡罗方法 |
2.4.1 蒙特卡罗方法及特点 |
2.4.2 蒙特卡罗模拟基本步骤 |
2.5 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效益分析 |
3.1 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分析 |
3.1.1 生态成本界定 |
3.1.2 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分析 |
3.2 装配式建筑生态效益分析 |
3.2.1 经济效益 |
3.2.2 环境效益 |
3.2.3 社会效益 |
3.3 小结 |
4 实证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项目生态成本效益测算 |
4.2.1 项目生态成本测算 |
4.2.2 项目生态效益测算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包头市“十五”及2015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丹. 兰州大学, 2021(09)
- [2]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D]. 史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孙晓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2)
- [4]呼包鄂榆城市群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黄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包头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探究[D]. 张碧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无废城市“11+5”试点固废管理现状[J]. 丁宁,刘琪. 城乡建设, 2019(14)
- [9]华北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锐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包头市万郡大都城装配式建筑生态成本效益研究[D]. 王会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