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胡琦[1](2021)在《基于租户数据分析的A银行公租贷项目贷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公租房运营管理中的专业人员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等日益凸显的问题,公租房市场化运营已拉开帷幕。B区政府为进一步盘活公租房资产,提升政府公租房供给品质,发挥公租房具有经营性的特性,为符合享受公租房政策的低收入家庭提供高品质住房及物业服务,将B区60余万方公租房租金收益权从公租房管理所转让给市场化公司----D物业公司运营,而D物业公司为向B区公租房管理所支付租金收益权转让价款特向B区A银行进行项目融资,由此公租贷这个贷款品种产生。随着B区公租贷项目贷款的投放,对该项目的贷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通过将B地区公租贷项目贷后管理的对象从贷款企业本身延伸到公租房租户身上,分析得到租户缴纳租金违约率是影响贷款项目的重要因素。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租户缴纳租金违约率的租户性别、年龄、入住人数、教育程度、就业单位类型、家庭收入和家庭必要支出占比等因素,得到租户的入住人数、教育程度、就业单位类型情况这三个因素对租户缴纳租金违约风险具有显着影响,而租户的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和家庭必要支出占比则对租户缴纳租金违约风险无显着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对项目贷后管理提出:租户受理前逐步优化对不同层级租户的风险评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对申请人的评估之中;租户申请时,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制度要求落实,利用互联网监测技术对租户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对不同层级租户实行差异化的风险管控;租户租住后,改善内部流程使其适合租户租住后的风险监测,建立起技术完备、数据充实、信息全面的租户数据库等措施建议,以保障银行贷后管理达到较好预期。本文将以往的贷后管理从企业本身延申到了企业所涉及的租户上,让贷后管理措施更提前一步,并探讨运用数据建模的形式分析租户各因素对租金缴纳违约概率的影响情况,对今后银行类似项目贷后管理提供积极参考意义。
陈璐璐[2](2021)在《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影子银行在我国主要是对传统信贷的替代与补充,主是实现融资功能。数据显示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占当年GDP总值比例高达86%,同比增速为高达16%,而当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仅为3.9%。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与影子银行业务间联系日益密切,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化必然受到影子银行规模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二者在资金规模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从功能角度来说它是商业银行信贷的补充与替代;能通过对金融经济的作用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产生积极影响。明确影子银行规模扩张与收缩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带来的影响的重要性如下:首先对商业银行体系而言可在长短期采取不同策略来降低对自身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影响,这对规范商业银行体系行为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保障体系的平稳发展。其次对信贷市场来说可以建立对应冲击的缓冲机制,降低影响程度,进一步地促进信贷市场的均衡发展,提高运行效率。最后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可以提高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了解与监控,增加对影子银行规模的监测意识,防范风险从影子银行体系转移至商业银行体系,促进金融稳定。本文针对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影响这一问题,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原因与主要业务发展现状。接着建立本文的理论基础,从三个不同层面来分析影子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信贷的关系,并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长短期影响机制。其次本文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基于影子银行整体规模与不同类别规模的影响区别,二是基于时点与时期动态影响的角度。本文主要选取2007-2020年间影子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数据,先构建VECM模型利用EVIEWS软件细化研究整体规模与不同类别业务规模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长短期影响。再构建TVP-VAR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分析时点与时期动态影响,还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在长短期内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信贷均存在着替代效应,并且替代效应的长期效果大于短期。(2)长期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影响效果的减弱是因为影子银行能通过对金融积极增长的作用而间接地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产生推动作用。(3)不同类别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不同,其中委托贷款这类业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较大,相比于信托贷款与未贴现票据这两类业务规模的影响而言。最后本文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目前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分别针对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陶文喆[3](2020)在《新常态下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愈加缓慢,国内银行业也从过去十多年的发展规模、利润飞速提升的扩张期逐步转向“新常态”,具体表现为规模与利润的增长速度放缓,呈中高速增长趋势,未来较长时间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增加改革开放的力度、建构完善的经济结构、继续提升发展新动能的速度,让我国的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的区间,成为主要任务。在新常态下,金融改革持续深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制定一系列新的监管策略,政策内容主要集中于防控金融风险、优化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银行业改革开放等方面,使监管制度更加趋于完善,上述政策的出台,大力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管理制度的建构、完善和改革,有效监管、规避重点领域存在的潜在信用风险,大力推进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力度,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性。Q银行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城信社改制而来,虽然经过多年发展,经营规模、盈利水平一直名列前茅,但在新的环境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迎来大发展机遇的同时,Q银行在管理提升特别是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方面遭遇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结合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结合、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优化的思路,提升Q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引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借助该理论分析Q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新环境剖析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作为一家城商行在新常态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风险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重点针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控,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法,即提出了通过大数据、流程再造等方式提升信用风险管控,通过使用新的工具和策略提升操作风险管理质效等先进方式,总结、综合理论分析及问题分析所得,对症下药,提出可行性对策并制定实施方案,该研究是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有益的补充,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通过对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不足进行研究,提出主要面临的问题有:风险文化不够成熟,风险管控效果欠佳;信用风险压力不减、风险管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未能建设有效且适用于Q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各类风险交互发生、应接不暇,管控压力巨大。本文针对Q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分析原因、提出优化对策,包括:引导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理顺公司治理机制,健全风险治理框架;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建立金融科技驱动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开展流程再造实现提质增效,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策略,创新应用基于行为特征的数据分析;坚守各类风险底线,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徐铮[4](2020)在《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股票市场在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制度建设、市场规模、投资者的素质等,各方面均不断完善成熟。股票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各类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无论是在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股价还是宏观层面的整体市场指数,都在发生频繁的变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随股价变化的自身市值变化也传递了公司经营以及未来预期的信号,会引起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关注;而对于整体股票市场,近几年也曾多次出现过剧烈波动甚至股灾的情况,如2008年的股市暴跌,2015年的股市剧烈波动,2018年的股票质押危机等,上述事件都引起了监管层以及全市场的巨大关注。股票市场自身的高风险特征,是否会传染或者影响其他市场的稳定性,并最终积累或引发整个系统的金融危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话题。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基础与信用传导的中枢,银行业稳定对于我国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既有区隔,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为货币市场主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在发挥其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作用,为企业与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股票市场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联系。首先,在资金流动方面,银行的资金流与股市的资金流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股市的暴涨暴跌对流动性具有重大影响,从而会影响到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状况;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上市公司,银行要为众多上市公司提供存贷款金融服务,上市公司运行状况的变化会对银行业的资金流动与安全造成影响;另外,很多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这些商业银行的股价水平与波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价值变动与资本性融资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与金融界,对作为整个金融市场重要组成的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已有高度共识,对于股票市场的高波动风险会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影响也没有重大分歧。本文拟研究的主题,就是更深入、更系统地探究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与具体路径。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从资产规模和融资体量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还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但股票市场的运行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作用,并不因为规模和体量的差异而有所减弱。首先,截至2019年末,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377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66万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已经覆盖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它们的股价变化对其资产、负债、融资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而后者与银行的运行息息相关;其次,股票市场具有大大超越银行信贷市场的波动性风险;股市的剧烈波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资产与财富价值的变动,其风险传染效应会将风险从股市传导到银行市场;再次,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其资产价值与财务状况也与股价高度关联,随股价的波动而波动。最后,针对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上述关联,当股市面临大幅波动事件时,很可能会通过风险传染造成银行体系的剧烈波动,从而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乃至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本文根据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基于DSGE模型研究了股票价格冲击对银行稳定的内在影响机制。并结合目前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上市公司市值与企业贷款、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以及股市泡沫破灭三个角度,研究股市内部循环或外部冲击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渠道。通过上述研究,为防范股市的高波动性对银行信用体系运行产生影响,保持银行业稳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针对股票价格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内在机制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包括代表性家庭、企业家、零售商、银行家和货币当局等五类经济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银行信贷约束假设为经济系统的内生问题。通过引入金融摩擦,讨论股票价格、银行稳定和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探究股票价格冲击、银行资产不良率冲击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冲击下对于银行稳定相关要素的影响效果。第二,基于上市公司市值变化引起自身信贷成本变化视角,讨论股市波动情况下,上市公司市值变动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借鉴Bernanke等学者关于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思路,提出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将通过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互动,最终通过银行信贷质量的下降影响银行稳定。在上市公司市值急剧下降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摩擦,上市公司的信贷成本会随着市场价值的下降而提高,并进一步使得上市公司减少贷款规模,从而影响下一期的产出,进而通过产出预期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上述影响过程表明,股价的初始冲击可能会通过对信贷的影响以及未来产出的循环反馈,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产出能力,进而影响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管理难度;当银行面临较大范围或巨额贷款损失的情况下,自身的稳定性将受到直接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市值与贷款成本、贷款规模以及下一期市值的相互反馈效应。在不同的假设检验中,分别使用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贷款规模以及市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该类上市公司的市值、融资利率以及上一期的贷款规模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经过实证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的融资利率受到自身市值变化的反向影响;(2)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受到上市公司市值的同向影响;(3)上市公司的市值会受到上一期贷款规模的同向影响。验证了上市公司市值变动与自身信贷成本、贷款规模以及下一期市值的持续互动关系,证明了上市公司市值金融加速器效果的存在。第三,基于股票质押的质押物价值变动视角,借鉴Kiyotaki和Moore(1997)从抵质押品价值约束角度研究经济周期的思路,以上市公司股东的股票质押融资作为切入点,对股市波动通过股票质押融资需求变化、上市公司自身借贷以及供应链风险传染三种渠道最终影响银行稳定的过程开展研究。股票质押融资是指上市公司股东以质押一定比例的股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业务。当股价持续下跌到预警线时,质押人需要采取归还部分借款或追加质押物等方式维持质押比例,而如果股价持续恶化且股东最终无力继续补充质押物时,金融机构将对股票进行平仓处置,而股票的大量抛售会进一步压低股价,最终导致股东陷入财务危机,股票质押贷款的本金安全也将受到影响。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后,实质上将股权的处置权转让给外部金融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大股东也有动机采取一系列方式维护股价。过往研究已证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激进投资、粉饰财务表现、提升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等方面的影响,上述都会使得上市公司在面临股市波动时,受到自身信贷环境变化与潜在控制权变更的双重影响,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的偿还贷款能力。此外,当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面临财务危机时,风险也会进一步经由供应链传导至其他公司,造成更大范围的风险传染,在更广泛的层面影响银行稳定。本文选取2014年以来的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分别使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比例、贷款规模、融资成本等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上市公司市值、股票质押虚拟变量、股票质押比例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对股票质押行为以及上市公司信贷的循环影响,发现:(1)上市公司股东股票质押比例受到上市公司市值的同向影响;(2)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受到股东开展股票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开展股票质押的上市公司相对更难获取银行贷款;(3)股票市场价格水平越低,银行贷款中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银行的贷款中的不良率越高。上述结论验证了上市公司股东股票质押行为对于股东自身、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以及银行贷款的影响,证明了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股票质押渠道的存在性。第四,基于股市泡沫破灭冲击银行稳定的视角,研究了股市暴跌对于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法律不允许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但是实际上仍然有部分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间接进入股市。增量的信贷资金进入会催生股市泡沫,而当股市的泡沫破灭导致股市迅速下跌,形成抛售与股市进一步下跌的负向反馈,最终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整体银行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关于银行稳定性的界定,Z值是一项学术界用来衡量银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Z值分值越高,说明银行越稳定。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主要上市银行年度数据,通过计算各家银行的Z值作为其年度稳定性的被解释变量,同时根据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针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分组检验。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市值越高,其稳定性指数Z值越高。综上,本文首先对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内在机制与冲击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影响的三种具体渠道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对避免股市波动造成金融系统性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本文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以往关于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基于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宏观视角,将股票与房地产、生产性资产等统一纳入资产范围,各类资产的特点、性质以及在金融体系中的形式均有不同。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基于股票价格波动通过企业财富以及价值变动,最终影响银行稳定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包括代表性家庭、企业家、零售商、银行家和货币当局等五类经济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讨论股票价格冲击、银行资产不良率冲击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机制;讨论股票质押融资作为外生冲击影响银行稳定的传导路径。这一逻辑路线在现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新意。(二)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梳理了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不同渠道。同时由于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以及股市波动情况下,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冲击途径以及效果可能不同,过往也曾出现过不同情况下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涵盖了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几次大的波动冲击,如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2018年股票质押危机等事件的原因与潜在影响;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途径以及股票质押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在不同市场情况以及机制下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的影响路径,为精准评估股市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与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三)本文以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之一,使本文的讨论具有微观基础。过往关于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定影响的研究文献,其关注点大多是股市大幅下跌产生的市场恐慌以及流动性紧缩等宏观层面,而较少关注在股市波动情况下企业与银行在信贷资金获取方面微观行为的变化。本文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信贷需求以及银行的信贷决策作为分析基础,借鉴金融加速器的思路,研究股市波动情况下企业信贷需求以及银行信贷决策的变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可能面临的不同融资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对银行稳定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对股票质押风险的蔓延与演化、股票质押融资影响银行稳定的潜在途径进行了具有新意的研究,为银行防范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提供参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应将稳定股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研究发现股市波动会对银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股市波动不再仅仅是一种次生风险,其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系统性风险源头,是导致市场不稳定的导火索之一。在此情况下,我们建议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应该将股市的稳定作为一个直接考虑因素。第二,建议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则与透明度。根据研究,银行信贷资金是股市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的重要渠道,建议在明确信贷资金的进入规范后,同时也应加强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使得监管部门或者市场机构可以更加清晰的判断目前信贷资金的进入情况,也便于相关监管措施的采用。第三,建议循序渐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目前我国股市融资占社会总融资的比例仅占3-4%,较英美等发达国家仍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未来增长的前景广阔。第四,建议构建长效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即使是上市民营企业这类民企中的尖子生,也在融资能力上,与国有企业存在显着差距。为防止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和共鸣,建议下一步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适度放松微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使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真正实现通过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进行融资。第五,证券业和银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建议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银保监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合作互助机制,促进不同市场的互联互通,以降低沟通成本,维护市场稳定。
田凤兰[5](2020)在《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进入科学社会主义新阶段,现代经济要求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协调。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银行在金融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同时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传统业务,发放贷款就会产生信贷档案,因此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当代经济局势下,要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发展。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管理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对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业银行来说,普遍关注度低,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中国经济新模式的要求,迫切需要更新信贷档案管理的模式。现代经济对企业的改革转型进行了严峻的考验,当经济处于下行期,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企业不适应现代经济的新局势,导致难以经营,无力偿还商业银行贷款,导致商业银行内部不良贷款率的攀升。而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专业性决定了信贷档案的特殊性,信贷档案记录着贷款的重要信息,是决定是否授信和内外部检查的参考依据,同时信贷档案的原始凭证作用,对处理金融风险案件,打击金融犯罪,维护商业银行的自身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先从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认识为出发点,对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认识进行层层展开,逐步介绍了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定义、种类、特点和作用,进而深入研究M商业银行的信贷档案管理现状,找出对信贷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工作体制不健全、潜在的价值开发不足、电子化程度低、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引用档案外包公司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重点针对M商业银行在信贷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M商业银行的信贷档案管理对策和建议。
郭子增[6](2020)在《资产证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8年,吉利美(Ginnie Mae,即美国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开全球资产证券化之先河,发行了史上第一单资产支持证券(ABS)。随后半个多世纪,资产支持证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作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Buser和Mcconnell,2011),资产证券化已经在金融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为金融机构转移风险、释放资本、改善盈利、补充流动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帮助工商企业拓展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此外,资产支持证券(ABS)还有效的丰富了证券市场,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关于资产证券化,我国监管当局一直持谨慎态度,时至2005年,才开始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资产证券化受到各界的广泛批评。基于审慎考虑,我国监管当局立即暂停了资产证券化试点。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了配合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我国又于2012年正式重启了资产证券化试点。近年来,我国ABS市场实现了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ABS产品的发行规模一举突破了 2万亿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ABS市场。在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资产证券化被寄予厚望,成为备受瞩目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潜藏着危害。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充分昭示我们,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过程中“潜藏的问题”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在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过程中,监管当局如果不能紧密监控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并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就很可能酿成难以预计的损失。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虽然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ABS市场的发展速度极快。目前,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金融市场,乃至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那么,银行作为我国ABS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在ABS市场上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参与ABS市场的动因是什么?对自身风险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银行参与ABS市场的现状和动因,进而从运营稳健性、盈利波动性、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共计8个章节:第1章,导论。该章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本文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说明;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说明。第2章,文献综述。总结梳理了与银行有关的资产证券化文献:首先,归纳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微观层面的驱动因素涉及改善流动性、转移风险和稳健经营、改善盈利性、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宏观层面的驱动因素涉及金融监管、宏观经济的、市场环境、利率市场化、金融结构变迁。其次,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从“运营稳健性”、“盈利波动性”、“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最后,对现有文献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第3章,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现状分析与动因探索。该章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对我国ABS市场现状以及银行参与情况进行分析。首先,从业务模式、发行规模、存量分布方面对我国ABS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我国银行开展信贷ABS、企业ABS、资产支持票据的情况;再次,通过区分基础资产和银行类型,分析了我国银行开展信贷ABS的情况;最后,分析了我国银行的ABS参与度和ABS竞争情况。其二,对我国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原因进行动因探索,发现: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改善盈利能力、改善资产质量,是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动因;同时,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以及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净利差收窄,也驱动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第4章,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运营稳健性与盈利稳定性。运营稳健性与盈利稳定性概括性的反映了“商业银行是否在稳健、安全的经营”。该章在考虑“自选择”问题的基础上,从运营稳健性和盈利波动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的影响。结果发现:(1)运营稳健性方面,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银行,运营稳健性较低;未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银行,运营稳健性较高。可以说,资产证券化减弱了我国银行的运营稳健性。(2)盈利波动性方面,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银行,盈利波动性较高;未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银行,盈利波动性较低。可以说,资产证券化加剧了我国银行的盈利波动性。第5章,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信用风险的视角。该章通过研究资产证券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发现:(1)从“业务类型”来看,我国银行作为“发起人”开展资产证券化,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作为“承销人”开展资产证券化,则没有影响自身的信用风险。(2)从“基础资产”来看,我国银行以“企业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以“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则没有影响自身的信用风险。(3)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的,资产规模越大、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对其信用风险的正向影响越小。第6章,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视角。该章通过研究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发现:(1)从“业务类型”来看,我国银行作为“发起人”开展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自身的系统性风险;作为“承销人”开展资产证券化,则没有影响自身的系统性风险。(2)从“基础资产”来看,我国银行以“企业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降低了自身的系统性风险;以“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则没有影响自身的系统性风险。(3)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的,资产规模越大的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系统性风险造成的负向影响越小;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系统性风险造成的负向影响越大。第7章,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流动性风险的视角。该章通过研究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发现:(1)从“业务类型”来看,我国银行作为“发起人”开展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自身的流动性风险;作为“承销人”开展资产证券化,则没有影响自身的流动性风险。(2)从“基础资产”来看,我国银行以“企业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降低了自身的流动性风险;以“消费贷款和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则没有影响自身的流动性风险。(3)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自身的流动性风险,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的,杠杆水平越大的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流动性风险的负向影响越小;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流动性风险的负向影响越大。第8章,该章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朱梦捷[7](2020)在《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在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它们也成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助力。中小企业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同时也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和社会创新。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营所需的周转资金难以获得是其当下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入,包括农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也在寻求转型。现在中小企业普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融资一般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银行所能做的不仅仅是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而且也能够拓展业务的范围。同时也能够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应对。S农商行自从开展了“信贷工厂”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策略。这样即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现状,概括了文章内容和研究中使用到的方法,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然后简要介绍了S农商行的基本情况、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情况以及经营情况,分析了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客户群特点,最后指出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当前存在的问题。接着对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框架、流程以及应用效果做了介绍,再详细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几大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提出要从促进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理手段、设计高效的业务流程、增强人员保障这四个方面来优化S农商行的“信贷工厂”模式。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信贷工厂”模式在S农商行的应用前景。
李玉[8](2019)在《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经济离不开金融业,金融业离不开银行业,银行在开展金融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银行的业务非常的广泛,这些业务支撑着银行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因为中小型企业的不断产生和壮大,使得中小型企业在银行中的信贷业务已然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信贷业务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具有许多不可预知风险。所以需要专业的银行从业人员来对此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因为一旦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或者是管理系统有故障或者是错误发生,一方面会给银行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会给整个银行业带来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银行想要有效的规避金融风险,及时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就是重视信贷风险管理,对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或者是不断的完善。一个成功的商业银行必然是一个风险管控体系较为完善的机构,会对银行的信贷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分析、计量和监测,这四个方面不仅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任务并且也是他们的挑战,在这方面上许多银行执行的力度不够,并且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近几年不良贷款率的连续攀升引起了人们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关注。枣庄银行荣获2015年“最佳商业银行”荣誉称号,但在实际操作上枣庄银行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风险管控能力仍有待提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与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枣庄银行风险管理业务的特点,当前各方面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来分析当前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指出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首先信贷风险管理区域化;信贷风险管控预警措施不够;信贷风险行业集中度高,不良贷款比率增加;个人征信系统不够完善,应用水平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正,同时也为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大多数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的,而从银行内部来进行研究的文章相对而言比较少,笔者本次研究主要是从枣庄银行内部来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的成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其成果可能只适用于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不具有普遍性。笔者深入银行工作之中,对银行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仔细分析,其掌握的数据具有真实说服力。该文以地方性银行枣庄银行为例进行研究,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开展分析。
付宏珉[9](2019)在《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资产质量是保证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而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在金融产品与服务快速更新迭代的同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也逐渐暴露更多的风险点,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于新时代快速、灵活、多样的发展需要。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突破,金融行业也逐渐向智能化金融时代过渡,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手段的金融科技,在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大幅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等方面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是金融创新不可或缺的动力,助力银行转型发展。新时期、新使命、新任务,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愈加重要与紧迫的当下,商业银行将金融科技的优点应用到风险管理,建立“全面、智能、主动、前瞻”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银行是风险经营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产品的可获得性与普惠性,而金融科技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那么如何合理利用金融科技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赋能是推动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关键,从这一角度出发,文中首先给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以及金融科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其次从当前信贷业务发展与管理现状入手综合分析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强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引入金融科技的必要性;再次,通过对金融科技应用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合理化对策与建议与大家商榷。
朱沣[10](2019)在《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银行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L银行面临着严峻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逐年升高的不良贷款率。截止2017年年末L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且还在呈上升趋势,关注类以上贷款总额占总贷款额的25.58%,占总贷款额的四分之一,在所有贷款逾期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76.74%。不良贷款的高发背后反映的是L银行较严重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L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L银行很难实现其风险管控的目标。通过先期调研,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回收分析,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三个角度对L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贷前调查主要涉及贷前调查无法准确掌握企业信息、信贷客户集中于某个行业这两个问题。贷中审查主要的问题是贷中审查无法有效识别信贷风险。贷后管理主要涉及的问题有:贷款发放后无法有效追踪贷款流向、贷款发放后难以实时掌握企业信息、高危贷款企业难以实现有效退出、不良贷款处置时间过长。通过归纳和整理可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银企信息不对称;2、缺乏专业的授信队伍;3、科技水平落后;4、缺少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5、缺乏有效客户准入及退出机制;6、相关信贷制度和产品设计不合理。针对L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发展有效的关系型借贷;2、完善考核机制;3、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系统设计;4、引入“信贷工厂”模式;5、建设专业化的信贷队伍。本文基于相关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L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给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对L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提升信贷质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租户数据分析的A银行公租贷项目贷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银行贷后管理研究 |
1.2.2 数据分析在贷后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银行贷后管理的概念及理论 |
2.1.1 银行贷后管理的概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内部控制理论 |
2.1.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 银行贷后管理现状 |
2.2.1 银行贷后管理制度 |
2.2.2 银行贷后管理流程 |
2.2.3 目前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数据分析概念 |
2.3.2 回归分析法 |
2.3.3 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
2.3.4 决策树分析方法 |
第3章 A银行公租贷项目情况介绍 |
3.1 A银行简介 |
3.2 公租贷项目情况简介 |
3.2.1 公租贷项目介绍 |
3.2.2 目前项目贷后管理现状及问题 |
3.3 公租贷项目贷后风险指标分析 |
3.3.1 公租房出租率 |
3.3.2 市场租金和公租房租金差额 |
3.3.3 租户租金交纳违约概率 |
3.3.4 物业管理经营收入 |
3.4 影响租金收取违约概率的租户因素 |
3.4.1 租户性别 |
3.4.2 租户年龄 |
3.4.3 租户家庭结构 |
3.4.4 租户教育程度 |
3.4.5 租户单位类型 |
3.4.6 家庭收入情况 |
3.4.7 家庭支出情况 |
第4章 公租贷项目租户数据分析 |
4.1 模型的选取 |
4.2 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 |
4.2.3 模型构建 |
4.2.4 租户数据分析 |
4.2.5 结果分析 |
第5章 基于分析结果对项目贷后管理的建议 |
5.1 租户受理前风险评估 |
5.1.1 分层次进行风险评估 |
5.1.2 完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
5.1.3 使用大数据技术预测评估 |
5.2 租户申请中加强风险管控 |
5.2.1 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
5.2.2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跟进租户违约风险 |
5.2.3 实行差异化的风险管控 |
5.3 租户租住后保持风险监测 |
5.3.1 银行内部流程改革 |
5.3.2 依托金融科技建立动态租户信息数据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B地区公租房租户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2)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子银行概念相关研究 |
2.1.1 影子银行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
2.1.3 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 |
2.2 影子银行规模的相关研究 |
2.2.1 影子银行规模的测算方法 |
2.2.2 影子银行规模发展的影响 |
2.3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发展的原因探究 |
3.1.1 信贷供给端:金融中介机构的成本最小化选择 |
3.1.2 信贷需求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等融资需求扩张 |
3.1.3 宏观环境:利率双轨制与监管行为的双重作用 |
3.2 我国影子银行主要业务规模的发展现状 |
3.2.1 银行理财业务规模 |
3.2.2 委托贷款规模 |
3.2.3 信托贷款规模 |
3.2.4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 |
3.2.5 小额贷款公司规模 |
第四章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影响的理论基础 |
4.1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信贷关系的理论分析 |
4.1.1 资金来源层面 |
4.1.2 实际功能层面 |
4.1.3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层面 |
4.2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1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短期影响机制 |
4.2.2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长期影响机制 |
第五章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基于整体规模与不同类别规模影响的实证设计 |
5.1.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变量的选取 |
5.1.3 模型的设定 |
5.2 基于整体规模与不同类别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
5.2.3 协整检验 |
5.2.4 VECM的构建和分析 |
5.2.5 Granger因果检验 |
5.2.6 稳健性检验 |
5.3 基于时点与时期动态影响的实证设计 |
5.3.1 初步分析 |
5.3.2 构建实证模型 |
5.4 基于时点与时期动态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估计结果 |
5.4.2 时期脉冲响应分析 |
5.4.3 时点脉冲响应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短期影响 |
6.1.2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长期影响 |
6.1.3 影子银行不同类型业务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 |
6.2 相关建议 |
6.2.1 对商业银行的建议 |
6.2.2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3)新常态下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创新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表现 |
2.1.2 金融新常态内涵及表现 |
2.1.3 银行新常态内涵及表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与风险管理内涵 |
2.2.2 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Q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Q银行基本情况 |
3.1.1 Q银行简介 |
3.1.2 Q银行组织架构 |
3.1.3 Q银行主营业务及经营业绩 |
3.2 Q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
3.2.1 面临的主要风险 |
3.2.2 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 |
3.2.3 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开展情况 |
3.3 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3.1 主要问题 |
3.3.2 原因分析 |
第4章 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4.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总体思路 |
4.2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重点环节 |
4.2.1 加强战略导向、匹配合理架构 |
4.2.2 信用风险管理优化 |
4.2.3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策略 |
4.2.4 坚守各类风险底线 |
4.3 营造全面风险管理所需的内外部环境 |
4.3.1 内部环境优化 |
4.3.2 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 |
4.4 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优化的系统实施及保障 |
4.4.1 实施步骤 |
4.4.2 保障措施 |
4.4.3 落地实施情况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股市波动 |
1.3.2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市值 |
1.3.3 银行稳定 |
1.3.4 信贷渠道 |
1.3.5 股票质押渠道 |
1.3.6 价格泡沫渠道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可能的创新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股市波动及其衡量方法的文献 |
2.1.1 波动率衡量股市波动 |
2.1.2 市值变化衡量股市波动 |
2.2 关于银行稳定的基础理论文献 |
2.2.1 银行稳定的内涵界定 |
2.2.2 银行稳定的界定方法 |
2.2.3 银行稳定的影响因素 |
2.3 股市波动与银行稳定的研究文献 |
2.3.1 基于企业角度 |
2.3.2 基于银行角度 |
2.3.3 其他研究角度 |
2.4 文献评述 |
2.4.1 股市波动的研究评述 |
2.4.2 银行稳定的研究评述 |
2.4.3 股价波动与银行稳定的研究评述 |
3.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设定 |
3.2.1 代表性家庭 |
3.2.2 企业家 |
3.2.3 零售商 |
3.2.4 银行家 |
3.2.5 货币政策 |
3.2.6 市场出清条件 |
3.3 模型估计 |
3.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3.2 参数校准 |
3.3.3 参数估计 |
3.4 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 |
3.4.1 方差分解 |
3.4.2 脉冲响应分析 |
3.5 小结 |
4.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信贷渠道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4.2.1 股市金融加速器理论 |
4.2.2 信贷渠道的具体机制 |
4.3 实证研究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小结 |
5.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股票质押渠道 |
5.1 引言 |
5.2 相关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5.2.1 关于质押物价值的理论研究 |
5.2.2 股票质押渠道的具体机制 |
5.3 实证研究 |
5.3.1 研究设计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价格泡沫渠道 |
6.1 引言 |
6.2 理论与具体机制分析 |
6.2.1 股市泡沫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 |
6.2.2 价格泡沫渠道的具体机制 |
6.3 实证研究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稳定股市应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 |
7.2.2 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则与透明度 |
7.2.3 循序渐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 |
7.2.4 构建长效机制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
7.3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信贷档案概述 |
2.1.1 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定义 |
2.1.2 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来源原则 |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2.2.3 管理方格理论 |
第三章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1 M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3.1.1 M商业银行简介 |
3.1.2 M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
3.1.3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业务介绍 |
3.2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的现状 |
3.2.1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数量和内容不断增加 |
3.2.2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利用程度不断加强 |
3.2.3 M商业银行对信贷档案库房的空间需求越来越大 |
3.2.4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的电子化正处于摸索阶段 |
3.3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对信贷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
3.3.2 信贷档案管理各项工作体制不健全 |
3.3.3 对信贷档案的潜在价值开发不足 |
3.3.4 信贷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程度低 |
3.3.5 信贷档案管理人力、物力配备不到位 |
3.3.6 引用档案外包公司缺乏科学性 |
第四章 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的对策 |
4.1 提高相关人员对信贷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 |
4.1.1 相关员工要加强学习 |
4.1.2 提高管理层对信贷档案管理的认识 |
4.2 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 |
4.2.1 完善信贷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 |
4.2.2 对信贷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监督 |
4.3 加强对信贷档案的开发利用 |
4.3.1 提高开发利用信贷档案的思想意识 |
4.3.2 组建信贷档案开发研究团队 |
4.4 提高信贷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程度 |
4.4.1 建立先进的信贷档案管理系统 |
4.4.2 实行集约化的管理模式 |
4.5 加大信贷档案管理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
4.5.1 培养信贷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
4.5.2 加大信贷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 |
4.6 科学引用档案外包公司 |
4.6.1 严格档案外包公司的准入标准,提高档案外包的质量 |
4.6.2 对档案外包公司实行监督制度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信贷档案的电子化方面 |
5.2.2 完善信贷档案管理的制度方面 |
5.2.3 信贷档案管理的研究领域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资产证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2.2.1 微观层面的研究 |
2.2.2 宏观层面的研究 |
2.3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2.3.1 对运营稳健性的影响 |
2.3.2 对盈利波动性的影响 |
2.3.3 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
2.3.4 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
2.3.5 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
2.4 现有文献的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现状分析与动因探索 |
3.1 引言 |
3.2 现状分析 |
3.2.1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 |
3.2.2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参与情况 |
3.2.3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ABS: 区分基础资产 |
3.2.4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ABS: 区分银行类型 |
3.2.5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ABS: 参与度与市场竞争程度 |
3.3 动因探索 |
3.3.1 变量与数据 |
3.3.2 研究设计 |
3.3.3 面板VAR模型的实证结果 |
3.4 动因探索的稳健性检验 |
3.4.1 模型介绍 |
3.4.2 研究设计 |
3.4.3 稳健性检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运营稳健性与盈利波动性 |
4.1 引言 |
4.2 研究设计 |
4.2.1 资产证券化的度量方法: 对比与分析 |
4.2.2 变量与数据 |
4.2.3 模型设定 |
4.3 资产证券化的“自选择”问题 |
4.4 对运营稳健性的影响 |
4.5 对盈利波动性的影响 |
4.6 PSM分析 |
4.6.1 方法介绍 |
4.6.2 检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信用风险的视角 |
5.1 引言 |
5.2 变量与数据 |
5.2.1 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类型”与“基础资产” |
5.2.2 变量选取 |
5.3 研究设计 |
5.4 实证分析 |
5.4.1 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区分“业务类型” |
5.4.2 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区分“基础资产” |
5.4.3 信用风险的结果分析 |
5.4.4 对信用风险的异质性影响 |
5.4.5 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考虑“自选择”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系统性风险的视角 |
6.1 引言 |
6.2 变量与数据 |
6.2.1 系统性风险 |
6.2.2 变量选取 |
6.3 研究设计 |
6.4 实证分析 |
6.4.1 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区分“业务类型” |
6.4.2 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区分“基础资产” |
6.4.3 系统性风险的结果分析 |
6.4.4 对系统性风险的异质性影响 |
6.4.5 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考虑“自选择”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7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变量与数据 |
7.3 研究设计 |
7.4 实证分析 |
7.4.1 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区分“业务类型” |
7.4.2 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区分“基础资产” |
7.4.3 流动性风险的结果分析 |
7.4.4 对流动性风险的异质性影响 |
7.4.5 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考虑“自选择”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建议 |
8.1 本文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农村商业银行的概念 |
2.1.1 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义 |
2.1.2 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模式 |
2.1.3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
2.2 “信贷工厂”模式定义及特征 |
2.2.1 “信贷工厂”模式定义 |
2.2.2 “信贷工厂”模式特征 |
2.3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2.3.1 流程银行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
2.3.4 集群融资理论 |
第三章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
3.1 S农商行简介 |
3.1.1 S农商行基本情况 |
3.1.2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情况 |
3.1.3 S农商行经营情况 |
3.2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客户群分析 |
3.2.1 丰富金融产品和拓宽融资渠道 |
3.2.2 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
3.2.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信贷工厂”模式在S农商行的应用分析 |
4.1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 |
4.1.1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框架 |
4.1.2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流程 |
4.1.3 “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效果 |
4.2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应用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第五章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优化策略 |
5.1 总体优化思路 |
5.2 调整行业选择 |
5.2.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5.2.2 层次分析判定矩阵的确定 |
5.2.3 S农商行行业选择分析 |
5.3 设计高效的业务流程 |
5.3.1 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 |
5.3.2 采取同步操作模式 |
5.3.3 借助外部专业机构 |
5.3.4 强化“批量化”与流程的融合 |
5.4 应用展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贡献与不足 |
1.5.1 研究贡献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基本概念 |
2.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别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2.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
2.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 |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 |
2.3.1 经济资本管理法 |
2.3.2 多维度分析法 |
2.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 |
2.4.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 |
2.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等级评判 |
2.4.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应对 |
第3章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
3.1.1 枣庄银行简介 |
3.1.2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现状 |
3.1.3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等级评判现状 |
3.1.4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应对现状 |
3.1.5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现状 |
3.2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 |
3.2.1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控技术的问题 |
3.2.2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问题 |
3.2.3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等级评判问题 |
3.2.4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的应对问题 |
3.2.5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问题 |
第4章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风险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
4.1.1 “重业绩、轻管理”问题突出 |
4.1.2 风险管控机制缺失 |
4.1.3 内控管理体系不完整 |
4.2 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 |
4.3 信贷风险等级评判体系不完善 |
4.4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不科学 |
第5章 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
5.1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
5.1.1 完善枣庄银行授权授信制度 |
5.1.2 加强枣庄银行贷前调查制度 |
5.2 建立枣庄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5.2.1 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信息体系 |
5.2.2 加强货款信息的识别与评估体系 |
5.3 完善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等级评判体系 |
5.3.1 建立适合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 |
5.3.2 遵循企业信用评级原则 |
5.4 引进和创新信贷风险管理方法 |
5.4.1 采取科学的经济资本管理法 |
5.4.2 运用多维度信贷风险分析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 |
1.4.2 本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金融科技相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区块链 |
2.1.3 人工智能 |
2.1.4 云计算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
2.2.1 信贷风险管理定义 |
2.2.2 信贷风险管理意义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信贷配给理论 |
2.3.3 信贷悖论理论 |
第3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金融科技的必要性 |
3.1 信贷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现状 |
3.1.1 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3.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信息获取与核实难度大 |
3.2.2 缺乏有效的风险计量模型 |
3.2.3 抵押物风险 |
3.2.4 动态性风险监测能力较差 |
3.2.5 贷后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
3.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引入金融科技的必要性 |
3.3.1 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
3.3.2 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形势 |
3.3.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转型是信贷业务转型的基础 |
3.3.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依靠技术创新 |
第4章 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
4.1 国内外利用金融科技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应用案例 |
4.1.1 美国Capital One大数据风控 |
4.1.2 农业银行建立智慧风控体系 |
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用金融科技的优势分析 |
4.2.1 弱化信息不对称风险 |
4.2.2 为贷款审批提供量化决策建议 |
4.2.3 有效辨别及落实抵押物 |
4.2.4 简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
4.2.5 提供多渠道贷款催收方式 |
4.2.6 赋能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优化与创新 |
4.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用金融科技的挑战探析 |
4.3.1 传统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对海量数据适应性与辨识性较差 |
4.3.2 法律及信息安全风险 |
第5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用金融科技的对策建议 |
5.1 搭建风险管理数据平台 |
5.2 构建全方位客户信息视图 |
5.3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优化业务流程 |
5.3.1 优化信用评级评分模型 |
5.3.2 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模型 |
5.3.3 加强贷后催收管理 |
5.3.4 反欺诈识别 |
5.4 构建全面数据安全保护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框架 |
第二章 L银行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环境 |
2.1 L银行基本情况 |
2.2 L银行经营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和风险管控情况概述 |
3.1 L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概述 |
3.2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概述 |
3.3 L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L银行对公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4.1.2 调查问卷的分析 |
4.2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
4.2.2 贷中审查中存在的问题 |
4.2.3 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3.1 银企信息不对称 |
4.3.2 缺乏专业的授信队伍 |
4.3.3 科技水平落后 |
4.3.4 缺少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
4.3.5 缺乏有效客户准入及退出机制 |
4.3.6 相关信贷制度和产品设计不合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
5.1 发展有效的关系型借贷 |
5.2 完善考核机制 |
5.3 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系统设计 |
5.4 引入“信贷工厂”模式 |
5.5 建设专业化的信贷队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租户数据分析的A银行公租贷项目贷后管理研究[D]. 胡琦.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D]. 陈璐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新常态下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 陶文喆. 山东大学, 2020(02)
- [4]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D]. 徐铮.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M商业银行信贷档案管理研究[D]. 田凤兰. 河北大学, 2020(08)
- [6]资产证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影响研究[D]. 郭子增.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7]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梦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8]枣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玉.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D]. 付宏珉.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L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