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穴电特性反应肝癌病变特异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敬萱,王锐卿,张子迪,贾春生[1](2020)在《中国耳针不同流派比较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整理近60年的耳针相关文献,将其理论基础、针刺方法及优势病种等进行归纳比较,提出了3大耳针流派,即法国诺吉尔耳针派的中国化耳针流派,分为黄氏耳针派、管氏耳针派及陈、许氏耳针派3个支流;由中国古典耳针继承与发展而来的轩辕耳针派;中西医理论相结合且异于诺吉尔耳针派胚胎倒置理论的尉迟氏耳针派。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耳针流派的理论来源、耳穴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特色等的异同,以期对今后耳针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及国家标准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刘吟宇[2](2020)在《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耳穴综合诊断法观察临床胰腺癌患者右耳耳廓相关耳穴的特异性变化,探讨耳穴诊断法对于辅助诊断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及后续研究价值。方法:根据既往相关文献与理论基础,选取了右耳耳穴胃、胰胆、脾、内分泌、肿瘤特异区Ⅰ、Ⅱ、Ⅲ共7个耳穴,采用耳穴望诊法、耳穴触诊法及耳穴电测定法联合的综合诊断法,对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的61例胰腺癌患者以及60例不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的非胰腺癌健康者进行观察。耳穴电测定法运用南京小松XS-100A耳穴探测仪。根据观察及测定结果,记录下相关耳穴在颜色、形态及电反应上的变化,采用SPSS 23.0软件将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右耳耳穴胃区出现色素沉着、肿瘤特异区Ⅱ出现充血红润、耳穴内分泌区出现隆起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右耳耳穴胰胆区和耳穴脾区出现色素沉着、右耳耳穴胰胆区和耳穴内分泌区出现隆起,以及右耳耳穴内分泌区出现毛发增生具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员的电测定在右耳耳穴胰胆区、脾区、内分泌区以及肿瘤特异区Ⅱ的测定结果具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此外,胰腺癌患者组的中晚期(Ⅲ期、Ⅳ期)患者相比早期(Ⅰ期、Ⅱ期)患者更易发生耳穴颜色与形态阳性反应,而早期患者在电测定上表现得更为敏感;接受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及接受纯中药治疗(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者表现出了更高的耳穴异常变化比例;接受放疗患者在耳穴电测定上出现较高比例的阳性反应,胰头癌患者在耳穴电测定法中表现出了较低的阳性比例而电测定阳性比例较高;胰体尾癌患者在耳穴电测定法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阳性比例而电测定阳性比例较低。结论:胰腺癌患者在相关耳穴的颜色形态以及电测定结果上均与非胰腺癌患者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分期、接受过不同治疗、生长于不同部位胰腺癌患者的右耳耳穴观察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故耳穴检测在临床上对于辅助诊断胰腺癌具有一定价值和较高的可行性,对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镜[3](2019)在《脾肾阳虚型与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耳穴阳性反应点的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便秘患者脾肾阳虚型、肺脾气虚型两型的耳穴阳性反应点个数和分布,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耳穴阳性反应点的分布规律,为耳针治疗脾肾阳虚型和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耳穴探测对象来源于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脾胃科病房的脾肾阳虚型和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各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选用XS-100A耳穴探测器探测耳穴阳性反应点,分别记录其耳穴阳性反应点的个数,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脾肾阳虚组、肺脾气虚组与对照组耳穴阳性反应点经Pearson?2检验,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大肠、脾、直肠、胃、肾、皮质下、角窝中、肛门、神门9个耳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大肠、脾、直肠、角窝中、三焦、交感、肺、内分泌、腹、十二指肠10个穴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脾肾阳虚型和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分别相关的耳穴在左右耳阳性耳穴分布方面经Pearson?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阳性反应点对诊断脾肾阳虚型与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具有特异性。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耳穴神经分布、生物全息律学说、细胞生物电学说等西医理论,是辅助诊断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杨有为[4](2018)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压痛阈敏化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痛阈值测定及热敏灸的方式,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痛敏点、热敏点的分布规律,比较敏化点的分布规律差异;揭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痛敏化、热敏化的规律,为针灸临床选穴治疗提供新思路,同时为针灸临床选取治疗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病例,随机分为痛敏观察组与热敏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痛敏观察组通过痛阈值的测定,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痛敏点的分布;热敏观察组以热敏灸的形式确定热敏点的分布。比较两组敏化点分布的位置差异,分析热敏组敏化类型的差异,分析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痛敏点、热敏点的分布差异。结果:(1)两组受试者,腧穴型敏化点、非腧穴型敏化点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热敏观察组中,不同种类热敏类型的发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痛敏组腧穴型敏化点、非腧穴型敏化点与热敏组腧穴型敏化点、非腧穴型敏化点差异明显,但两组两类敏化点神经节段的分布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1)痛敏组与热敏组,均出现显着的敏化现象,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在敏化点的位置分布上,均以腧穴分布为主,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敏化点的分布以腧穴型敏化点为主。(2)支气管哮喘患者痛敏点与热敏点不具有明显相关关系。(3)痛敏点与热敏点均主要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在手太阴肺经的敏化点分布中,痛敏点的出现频次明显高于热敏点,且分布位置更为广泛;两者重合部分在背部腧穴明显。
贾婷婷[5](2017)在《胃癌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耳穴望诊、触诊及电测三种方法对临床胃癌患者双耳耳廓相关耳穴特异性变化进行观察研究,进行耳穴诊断胃癌相关性、相符率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通过耳穴辅助诊断胃癌提供参考。为临床早期发现胃癌提供简便、安全、经济、可靠的初步筛查诊断方法。方法:根据既往研究经验与耳穴诊断理论选取双耳耳穴口、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脾、皮质下、肾上腺、肿瘤特异区(M1、M2、M3),共14个穴位。分别采用耳穴望诊法、触诊法以及电测法,对39例胃癌术前患者,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36例健康者耳廓进行相关穴位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与检测。记录相关耳穴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并用相机采集照片,然后用Adobe photoshopCS6对照片进行处理后,进行色差分析。分别用XDM-III型耳穴探测仪和CLRH-A型耳穴探测器共同检测胃癌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及健康人双耳耳穴的低电阻阳性反应点,并加以记录。然后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胃癌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健康人之间耳廓的相关耳穴差异性。结果:1.胃癌组与健康人组比较:在颜色、形态以及电测上两组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性。(1)颜色上,尤其在耳穴胃区和肿瘤特异区II(M2)改变最为明显,胃癌组耳穴胃区与健康组相比颜色晦暗无光,部分患者出现褐色斑点,肿瘤特异区II出现暗灰色或棕褐色色斑,胃区与肿瘤特异区改变与健康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P<0.01),经色差分析比较,存在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1)。(2)形态上,胃癌组大多数患者胃区出现结节改变,与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电测上,胃癌组贲门、胃、十二指肠、脾、皮质下、肿瘤特异区(M1、M3)出现大量阳性反应,与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比较:(1)颜色上,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出现较多例数胃区呈棕褐色或暗灰色改变以及肿瘤特异区II(M2)呈暗灰色或棕褐色色斑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通过色差分析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2)形态上,胃癌组胃区出现结节改变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明显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3)电测上,胃癌组耳穴胃、皮质下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出现低电阻阳性反应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特异区(M1、M3)出现大量阳性反应,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健康组比较:(1)颜色上,在胃区和肿瘤特异区II(M2)颜色改变上无统计学差异。但通过色差分析,健康组与萎缩性胃炎组在胃区和肿瘤特异区II(M2)存在色差差异(P<0.05,P<0.05)。(2)形态上,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出现胃区结节改变,与健康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电测上,胃癌组与健康组比较在贲门、胃、十二指肠、脾、皮质下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特异区(M1、M3)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比较,在耳廓相关耳穴的颜色、形态以及电测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充分说明耳穴诊断法对胃癌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在胃癌的普查中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与推广。
徐妍,董勤,朱伟坚[6](2014)在《耳穴在肿瘤诊治中临床应用述要》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近30年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对耳穴在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概要进行了总结论述。分析认为,临床能运用多种耳穴探查法获得特异性信息,这对于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采用耳穴按压或针刺等刺激方法能有效防治肿瘤相关病症,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化疗后引起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癌性疼痛具有良好作用。
朱伟坚[7](2012)在《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初步观察食管癌患者耳廓相关区域出现的特异性变化,探讨其对辅助诊断食管癌的价值,为探索耳穴辅助诊断食管癌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按食管癌诊断标准选取4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和记录两组左右耳耳穴口、食道、贲门等27个耳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并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耳廓皮肤的照片,其次配合运用CLRH-A型耳穴探测器测定上述两组耳穴的低电阻反应点,然后对所有记录的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耳穴有多个区域出现多方面的病理变化:如在色泽方面观察组耳穴食道区出现棕褐色或暗红色变化;肿瘤特异区Ⅱ出现点片状暗灰色或棕褐色斑等阳性反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形态方面发现观察组耳穴食道区出现不规则的结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部分病例耳穴肝区出现结节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测量结果显示口、食道、贲门等13个耳穴低电阻反应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耳穴眼区低电阻反应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析耳穴肿瘤特异区Ⅱ皮肤颜色时使用Adobe photoshop7.0软件与自身耳穴眼区皮肤相比较进行色差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在相关耳穴会出现色泽、形态、低电阻反应等相对特异性变化,耳穴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食管癌的意义。
戚沁园,王频,陈长青[8](2012)在《人体经穴电学特征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认为通过对近年来人体经穴电学特征探测研究的回顾,总结了目前研究关注的研究热点,并重点分析了经穴电阻抗特征研究、经穴多变量电学特征研究、经穴伏安特性研究等领域的理论成果,提出了现阶段经穴电学特征探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朱伟坚,王茵萍,仲远明[9](2011)在《耳穴电信息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运用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耳穴电测定在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发现耳穴电信息有反应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此种方法具有无创、灵敏、快速、操作简易、适用性广和相对较便宜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制定出科学的、标准的耳穴诊断方法并开发出现代化的耳穴智能诊断仪器和系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希望此文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赵卫梅[10](2010)在《多元耳穴电信息反应胃癌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文摘要目的:用新研制的耳穴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耳穴的TDV(Three-Dimension-Variable)三维变量[1][2](电位变量J、电阻变量K、电容按量L)进行识别,来研究耳穴电特性反应胃癌的特异性,分析耳穴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临床应用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耳穴电信息采集系统,检测30例胃癌术前患者,31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主)和32位健康者的6个耳穴(食道、贲门、胃、肝、肿瘤特异区1、肿瘤特异区3)的TDV三维电信息,J=Ea/Eb,K=Rb/Ra,L=Ca/Cb。其中Ea,Ra和Ca分别是耳穴a与参考点C之间测量值。Eb,Rb,和Cb,分别为基准点b(另一侧手腕)与参考点C之间测量值[1][2]。并对所测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6个耳穴的所有变量在三组之间都存在差异。耳穴食道﹑贲门、胃、肝、肿瘤特异区3(简称M3)的三个变量,肿瘤特异区1(简称M1)的(K、L)变量在胃癌组和健康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有穴位TDV三变量在胃癌组和胃癌前病变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耳穴胃、肝、M1、M3的J变量,贲门、M3的K变量在胃癌前病变组和健康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耳穴TDV在胃癌与癌前病变及正常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了该系统具有反映胃癌与胃癌前病变、正常人之间所存在的某种明显不同的生物电信息,在胃癌的临床辅助诊断中可能有应用价值。
二、耳穴电特性反应肝癌病变特异性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耳穴电特性反应肝癌病变特异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耳针不同流派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耳针形成历程 |
1.1 古代 |
1.2 现代 |
2 耳针流派比较 |
2.1 耳针流派分类说明 |
2.1.1 诺吉尔耳针派的中国化耳针流派 |
(1)黄氏耳针派 |
(2)管氏耳针派 |
(3)陈、许氏耳针派 |
2.1.2 尉迟氏耳针派 |
2.1.3 轩辕耳针派 |
2.2 耳穴分布定位比较 |
2.3 理论基础及针刺手法、部位比较 |
3 耳针各流派的相似与不同 |
3.1 相似之处 |
3.2 不同之处 |
(1)分布规律不同 |
(2)针刺手法不同 |
(3)相同病症取穴和治疗方法不同 |
(4)优势病种不同 |
4 讨论 |
(2)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耳穴诊断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耳穴诊断的理论基础发展 |
3. 耳穴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方法的研究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观察资料 |
1.2 观察方法及工具 |
1.3 统计方法 |
2 临床观察结果 |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纳入人员右耳耳穴颜色形态变化比较 |
2.3 两组纳入人员右耳耳穴电测定比较 |
2.4 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比较 |
2.5 不同治疗手段对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影响比较 |
2.6 不同肿瘤部位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比较 |
讨论 |
1 相关理论基础探讨 |
1.1 中医学与全息生物学 |
1.2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
1.3 耳廓的现代解剖基础 |
1.4 耳穴的“同侧效应理论”与“对侧效应理论” |
1.5 耳穴诊断的临床价值讨论 |
2 耳穴观察方法相关讨论 |
3 胰腺癌右耳耳穴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1 胰腺癌右耳耳穴颜色形态变化特异性分析 |
3.2 胰腺癌右耳耳穴电测定特异性分析 |
3.3 胰腺癌右耳耳穴特异性相关群分析 |
3.4 胰腺癌右耳耳穴内分泌区毛发增生现象分析 |
3.5 胰腺癌右耳耳穴肿瘤特异区Ⅱ的特异性分析 |
3.6 胰腺癌右耳耳穴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 |
3.7 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分析 |
3.8 不同治疗对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影响分析 |
3.9 不同肿瘤部位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胰腺癌TNM分期(2017 AJCC 第八版)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脾肾阳虚型与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耳穴阳性反应点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入组 |
2.2 耳穴的筛选策略 |
2.3 耳穴阳性反应点探查方法 |
2.4 耳廓探测路线顺序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2.7 研究要求及注意事项 |
3.研究结果 |
3.1 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3.2 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特异性分析 |
讨论 |
1 耳穴的基本认识 |
1.1 耳穴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
1.2 古代对观耳诊病的认识 |
1.3 近代医学对耳穴诊疗的认识 |
2.祖国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3.结果分析 |
4.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理论基础 |
4.1 中医理论基础 |
4.2 西医理论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耳穴诊治疾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压痛阈敏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内容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实验器材 |
2 研究方法 |
2.1 操作方法 |
2.2 测量步骤 |
2.3 观察指标 |
3 结果分析 |
3.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统计分析 |
3.2 痛敏点与热敏点统计分析 |
3.3 热敏组热敏类型统计分析 |
3.4 痛敏观察组与热敏观察组组间差异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腧穴敏化的认识 |
1.1 腧穴是什么 |
1.2 中医学对腧穴病理反应的阐释 |
2 西医学对腧穴敏化的认识 |
2.1 腧穴形态敏化 |
2.2 腧穴痛敏化 |
2.3 腧穴热敏化 |
2.4 腧穴电敏化 |
2.5 腧穴光敏化 |
3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3.1 中医病因病机 |
3.2 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 |
4 支气管哮喘患者腧穴痛敏化与热敏化比较 |
4.1 支气管哮喘患者敏化现象分析 |
4.2 腧穴热敏化类型分析 |
4.3 支气管哮喘患者敏化点位置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5)胃癌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纳入及排除准准 |
3.观察方法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情况比较 |
1.1 三组性别比较 |
1.2 三组年龄的比较 |
2.三组颜色及形态比较 |
2.1 颜色变化比较 |
2.2 形态变化比较 |
3.电测比较 |
讨论 |
一、耳穴诊断疾病原理的探讨 |
二、胃癌耳穴变化的特性变化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三、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耳穴在肿瘤诊治中临床应用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耳穴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
2耳穴在肿瘤相关病症防治中的应用 |
(7)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理论基础研究 |
1. 我国古代耳诊的中医基础 |
1.1 耳与经络的联系 |
1.2 耳与脏腑的联系 |
2. 我国现代耳诊的解剖基础 |
2.1 耳廓的形态 |
2.2 耳廓的组织结构 |
3. 耳诊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
3.1 望诊、触诊(包含压痛法) |
3.2 电测定法 |
3.3 电特性三变量检测法 |
3.4 肿瘤普查 |
临床观察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标准和排除标准 |
2. 观察方法 |
2.1 观察材料 |
2.2 望诊 |
2.3 颜色采集与分析 |
2.4 触诊 |
2.5 电阻测定 |
3. 统计方法 |
4. 观察结果 |
4.1 两组耳穴色泽、形态变化 |
4.2 两组耳穴肿瘤特异区Ⅱ色差比较 |
4.3 两组耳穴电测定比较 |
5. 讨论 |
5.1 食管癌耳穴色泽、形态的特异性 |
5.2 食管癌耳穴肿瘤特异区Ⅱ的特异性 |
5.3 食管癌耳穴低电阻反应的特异性 |
5.4 食管癌耳穴特异性变化的综合分析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人体经穴电学特征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穴电阻抗特征研究 |
2 经穴多变量电学特征研究 |
3 经穴伏安特性研究 |
4 存在问题 |
(9)耳穴电信息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运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耳穴电特性反应病变的实验研究 |
2 耳穴检测肿瘤仪器的发展 |
3 诊断肿瘤的特异性耳穴的发展 |
4 运用耳穴电信息探测肿瘤的临床观察 |
4.1 肿瘤普查 |
4.2 临床验证和对比观察 |
5 小结 |
(10)多元耳穴电信息反应胃癌特异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内容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2. 观察方法 |
2.1 观察指标 |
2.2 测量方法 |
2.3 观测穴位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5.1 耳穴的 TDV 分析 |
5.2 耳穴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改进 |
5.3 耳穴的相关群 |
5.4 胃癌术前与术后的耳穴电特性变化 |
5.5 统计方法的选择 |
5.6 耳穴 TDV 三变量与癌胚抗原 |
5.7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耳穴电特性反应肝癌病变特异性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耳针不同流派比较与分析[J]. 刘敬萱,王锐卿,张子迪,贾春生. 中国针灸, 2020(12)
- [2]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D]. 刘吟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脾肾阳虚型与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耳穴阳性反应点的规律研究[D]. 李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压痛阈敏化的临床观察[D]. 杨有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胃癌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研究[D]. 贾婷婷.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1)
- [6]耳穴在肿瘤诊治中临床应用述要[J]. 徐妍,董勤,朱伟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1)
- [7]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D]. 朱伟坚. 南京医科大学, 2012(02)
- [8]人体经穴电学特征研究现状与进展[J]. 戚沁园,王频,陈长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12(04)
- [9]耳穴电信息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运用概述[J]. 朱伟坚,王茵萍,仲远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1(08)
- [10]多元耳穴电信息反应胃癌特异性的临床研究[D]. 赵卫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