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自清论“百读不厌”(论文文献综述)
张蓬[1](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乔静[2](2020)在《朱自清散文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浩珂[3](2020)在《人格与文学 ——朱自清形象建构的演变》文中认为朱自清是伴随着“五四”风雨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以多面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是新文学写作的先驱,积极参与新诗、小说与散文创作,最终作为散文家享誉文坛;他自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国文教师和清华中文系教授,毕生躬耕于语文教育领域,是语文教育的大家;他深入古典文学领域,积极参与新文学批评,是一位兼容包并的学者。他一生处于“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人与文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他生命最后的“变”又使他以“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斗士形象在大众中广为传播。这些形象并非同步形成,而是在渐次发展中不断充实、丰富。朱自清的形象自其登上文坛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作为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形象演变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知识分子的运命,而参与他形象建构的多重话语力量,也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题的注脚。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视野出发,围绕朱自清形象建构中的外部话语,结合他自身的言语,研究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公众视野中的主流形象和演变历程,还原一个过程化的“朱自清”,并通过朱自清的形象演变,研究不同话语力量对作家形象建构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历史时间为分期,分三个时间段展开讨论。第一个时间段是1919年到1948年,集中于朱自清登上文坛到他逝世前,同时代的作家、学者、批评家和读者依据其新文学创作的业绩,多层次肯定他新文学家的身份。第二个时间段是1948年到1977年,集中于朱自清逝世到“文革”结束。建国前后是这一时期朱自清形象建构的多产期,朱自清的逝世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忆念活动,在这一时期面世的忆念文章,从朱自清本人、工作与创作业绩、思想道路等多方面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朱自清形象。这一时期朱自清形象建构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革命话语的强有力言说,将朱自清塑造为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士,由此鼓励民主自由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改造,加之由毛泽东做出的“盖棺论定”,使斗士成为了这一时期公众视野中流传最广的朱自清形象,其后《背影》被质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他的评价。第三个时间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文艺界意识形态解绑后,朱自清形象建构呈现了回归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趋势,学界开始尝试从纯文学的角度阐释其散文家形象,同时又从文化视角凸显他古典文学学者的形象。纵观朱自清登上文坛近百年的形象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他的形象是在多重力量参与中被逐步建构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形象因为主流话语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而被不断重构,其中规律的探寻也有利于同时期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
王木青[4](2019)在《论朱自清对鸳鸯蝴蝶派趣味的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让历史告诉未来"是朱自清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他从文学史的动态发展中揭示出严肃与消遣、趣味高低与雅俗标准的相对性,阐明了鸳鸯蝴蝶派趣味文学在文化传承、读者接受、文学普及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示了尊重传统、关怀现实、放眼全局的气魄与胸襟。在当时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精英文学歧视民众文学的批评潮流中,朱自清能坚持独立而清醒的批判精神,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正确把握历史动向,表明其具有深刻的洞见。他的思想认识对拓展理论视野,建构深层次学术研究格局有着永久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周曼琪[5](2019)在《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探究及其教学矛盾与突围》文中研究表明如今,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就是解读文本。福建师大文学院的孙绍振教授在多年对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中创立了孙氏文本解读学,为文本解读做出了重要贡献。孙绍振教授在操刀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其核心就在于以还原作家创作过程与创作心理的“解写论”为依据,并在此基础所形成的具体的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具体包括矛盾法、错位美法、还原法等七种。笔者选择本论题进行研究,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理论自身的研究价值及重要性。他的文本解读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二,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与此同时提升教师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基于文本解读理论本身的特殊性,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一定能完全融入,甚至会与实际教学产生矛盾。在文本解读成为主流的今天,从矛盾中突围并找到解决措施显得十分有必要。笔者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分析方法,发现在教学中孙绍振先生的解读理论与实际语文教学具有矛盾与差异,但由于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矛盾中突围是十分有必要的。以此为基础,笔者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入手,细化措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从促进孙氏解读理论更好地融入教学实践,为教学提供借鉴。
陈玙[6](2016)在《20世纪文学教育理论初探 ——以七位语文教育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从教科书的编写情况看,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从这里可以推论出语文课堂上文学教育的客观存在。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学教育不等于语文教育。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讨论分析了20世纪夏丐尊、吴研因、黎锦熙、胡适、叶圣陶、朱自清、张志公这七位语文教育家的文学教育思想,从中概括出文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对当今文学教育的启示。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文学教育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其中把文学教育简单定义为在中小学课堂上把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材进行教学的一种活动,这个定义为后文论述七位语文教育家的文学教育思想提供了基础和范围。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文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对待文学教育的内容上,语文教育家主要对“读经讲经”“鸟言兽语”、白话小说进行了讨论,指出“读经讲经”不宜成为中小学生的课程内容,“鸟言兽语”、白话小说因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应当进入语文教材,并且提出了文学作品的选材标准。在对待文学教育的方法上,语文教育家从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和课外读物的教学方法。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文学教育的特点和对当今文学教育的启示。从语文教育家论文学教育的观点中,概括出文学教育的特点。从学习者看文学教育具有全民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从教学方法看文学教育具有可朗诵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对当今文学教育的启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对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对文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启示。
郭文元[7](2015)在《1946—1947年赵树理小说在解放区外的传播与回响》文中提出1946—1947年,赵树理小说传播到解放区之外,但国统区对赵树理小说的最初评论,与解放区的评论是不完全同步的。郭沫若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借之证明创作自由在解放区的实现;茅盾则依据其现实主义理想突出其对解放区阶级斗争温和性的反映;邵荃麟、朱自清等人坚持文艺标准,对其的赞扬中又有批评;而一向活跃的胡风选择沉默,沈从文的片言只语却透露出一种别样理解。这一切,都从不同侧面,突出了不同评论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不同理解。
黄科安[8](2015)在《标准与尺度:论朱自清现代散文理论之构建》文中认为朱自清关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构建与批评,贯穿他标举的"标准"与"尺度",这是一种将原则性与灵活性融通统一的"经达权变"思想。首先,在创造现代的白话语体文方面,他有自己独到的坚持和权变,走过"欧化"、"口语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矛盾、承续与圆融,体现其逻辑思维的盘旋上升,而非固步自封;其次,在散文观念的现代演进方面,他从"意在表现自己",再到提倡"客观写作",最后归依于"雅俗共赏",走过一条彰显自己,沉潜自己,乃至走向大众的心路历程,从而推动现代散文理念的持续转换;再者,在散文类型的转型路径方面,他从"散文学"、"纯文学",再到"杂文学"的提出,体现了对散文类型、散文理论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郭万金[9](2015)在《经典:民族精神家园的当代守护》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当代文明的物质演进及其消解一切的征服模式,人类的不安与焦虑与日俱增,便捷舒适的便利生活不断消磨着人类的反思精神与道德修养,愈来愈重的物质追求挤压、扭曲着人类的价值关怀和理想追寻。面对文明的失落、现代的焦虑、家园的荒芜,深刻的自我反省已是必须。经典作为千百年的智慧积累,具有令人信服的导引力量。本文从经典的权威、路径、指向、境界四个方面探讨经典对于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意义。
刘涛[10](2014)在《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发掘出1947、1948年北平《世界日报》上有关朱自清的几则珍贵史料,它们分别是讲演《"好"与"妙"》、《文学考证与批评》及佚文《谈个性》。这几则史料对研究朱自清去世前的文学创作与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二、朱自清论“百读不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自清论“百读不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3)人格与文学 ——朱自清形象建构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一、 朱自清生前作家形象 |
(一) 新文学的健者 |
1. 新诗写作的先锋 |
2. 昙花一现的小说家 |
3. 散文创作的代表 |
(二) 白话文教材中的典范作家 |
(三) 品貌·言行 |
二、 朱自清身后三十年形象 |
(一) 最完美的人格 |
(二) 多面的知识分子 |
1. 新文学的创业人与守业人 |
2. 拳拳之师 |
3. 兼容包并的学者 |
(三) 革命语境中的政治符号 |
1. 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典型 |
2. 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牺牲品 |
3.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斗士 |
(四) 蒙尘的背影——阴翳的小资产阶级 |
三、 新时期以来朱自清的形象 |
(一) 政治形象的束缚与挣脱 |
(二) 文学史视野中的散文重镇 |
(三) 文化视野中的古典学者 |
(四) 更加还原生命与深入灵魂的传记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探究及其教学矛盾与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孙式解读学的建构与发展 |
第二节 孙式解读学对理论及实践的贡献 |
第三节 孙式文本解读方法探究 |
一、矛盾法 |
二、还原法 |
三、错位美法 |
四、替换法 |
五、比较法 |
六、文献资料调研法 |
七、形象三维组合分析法 |
小结 |
第二章 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教学矛盾 |
第一节 与课文解读的差别 |
第二节 与主流解读的出入 |
第三节 教师解读能力的欠缺 |
一、浅表滑行的无效解读 |
二、依赖教辅的非自主解读 |
三、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功利化分析 |
四、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
第四节 对多元解读的错位理解 |
第五节 机械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
第六节 学生阅读能力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在矛盾中突围的有效性探究 |
第一节 新课改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文本解读理论的有力依托 |
一、新课改的背景提供了环境支持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供了有力依托 |
第二节 文本解读是当今语文界研究的主流方向 |
一、大批专业学者的研究 |
二、诸多名师的倡导与实践 |
第三节 理论本身的可操作性强 |
一、经典作品是细读理论的物质基础 |
二、解读方法为课文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第四节 应试教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
小结 |
第四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在矛盾中突围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对学生的意义 |
第二节 对文本的意义 |
第三节 对教师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突围之路 |
第一节 教师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 |
一、多元有界,文本中心 |
二、落实方法,微观分析 |
三、巧用“解写”,还原创作 |
第二节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途径 |
一、注重真实的阅读情境与独特的阅读体验 |
二、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鉴赏能力与文化修养 |
三、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培养文本感知能力 |
四、提问讲求策略,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20世纪文学教育理论初探 ——以七位语文教育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章 文学教育的内容和选文标准 |
第一节 文言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 |
一、五四以前文学教育的内容 |
二、五四以后关于“读经”的讨论 |
第二节 白话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育 |
一、“鸟言兽语”进入小学语文教材 |
二、白话小说进入中学语文教材 |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选文标准 |
一、小学国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文标准 |
二、中学国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文标准 |
第一章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教育的方法和特点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
一、黎锦熙“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 |
二、俞子夷“自学辅导法” |
三、吴研因“自然主义教学思想”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
一、文言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
二、白话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课外读物的教学方法 |
一、课外读物的选择 |
二、课外读物的鉴赏方法 |
三、阅读之后的指导 |
第四节 文学教育的特点 |
一、从学习者看文学教育的特点 |
二、从教学方法看文学教育的特点 |
第二章 小结 |
第三章 对当今文学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对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
二、对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
第二节 对文学教育的方法的启示 |
一、朗诵法 |
二、自学为主,讲解为辅的教学法 |
三、课外阅读指导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1946—1947年赵树理小说在解放区外的传播与回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6—1947年赵树理小说在解放区外的传播 |
二郭沫若:创作精神与环境的“自由”及其他 |
三茅盾:“斗争”主题与“民族形式”认识的错位 |
四邵荃麟、朱自清等人的赞扬与批评 |
五胡风的沉默与沈从文的只言片语 |
(9)经典:民族精神家园的当代守护(论文提纲范文)
经典的权威:历史洗练与人文担当 |
经典的路径:百读不厌与无限阐释 |
经典的指向:心灵走向与君子人格 |
经典的境界:知人论世与万世太平 |
(10)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论文提纲范文)
在北京大学讲《“好”与“妙”》 |
“好”与“妙”———朱自清昨在北大“文学讲座”讲演 |
讲演《文学考证与批评》 |
文学考证与批评———朱自清昨在师范学院讲 |
佚文《谈个性》 |
谈个性 |
四、朱自清论“百读不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朱自清散文中学阅读教学研究[D]. 乔静. 深圳大学, 2020
- [3]人格与文学 ——朱自清形象建构的演变[D]. 王浩珂.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论朱自清对鸳鸯蝴蝶派趣味的认识[J]. 王木青. 社会科学, 2019(06)
- [5]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探究及其教学矛盾与突围[D]. 周曼琪.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20世纪文学教育理论初探 ——以七位语文教育家为例[D]. 陈玙.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7]1946—1947年赵树理小说在解放区外的传播与回响[J]. 郭文元.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1)
- [8]标准与尺度:论朱自清现代散文理论之构建[J]. 黄科安. 文学评论, 2015(05)
- [9]经典:民族精神家园的当代守护[J]. 郭万金. 名作欣赏, 2015(10)
- [10]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J]. 刘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