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迷惘的历史认识——“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走出迷惘的历史认识——“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一、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宋声泉[1](2013)在《民初作为方法—本土视域中的文学革命》文中指出“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不多见的“大转折处”;且在文学的现代演进中,始终作为需要被对话的核心事件。对文学革命的深入理解不但具有学术价值,亦有现实意义,可以为当下文学的发展走向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然而,在文学革命研究中,对其所处身的具体环境,即民初(民国初年的简称)的评价一直偏于负面。对民初文学界的理解很长时间停留在视其主要由堕落的南社文人、反动的清遗民诗文、逆历史潮流的鸳鸯蝴蝶派与黑幕派构成的认识水平。本论文则尝试以“共和语境”理解民初,借此反观晚清与“五四”,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论文并非要在本体论意义上研究民初文学,而是力求探析作为方法的民初。“民初作为方法”,不仅是要将民初作为研究对象,更希望通过研究这个时段,重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历史图景:把研究对象放回到当时的语境中,重新思考它的历史,尤其是民初时段走向文学革命的契机。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考察作为历史话语的“民初”在文学革命史上被书写时的角色转换。“文学史”发轫之时,“民国元年”已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文学史的时间意识和叙述框架。在民国视阈中考察新文学发生的文学史理路,是北洋时期着史者的共同体认,即使在国民政府时期亦十分常见,但此时受政治环境、文艺思潮、学术风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学史中的“民元”记忆开始消逝。1949年以后,知识界整体上对“民元”的认识统一在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内,其文学史形象沦为单一的政治想象。近二十年来,个别文学史对“民元”的认识已有所改观,但对“民元”界标之于新文学价值予以肯定的复归之路,仍在艰难行进。第二章,以小说这个最能表征现代中国的文体为切入口,借以呈现文学革命前的“民初”所具有的原点性的意义及其为新文学的发生积蓄的文化资本。在清代主流社会舆论里,小说被鄙夷的程度空前绝后;尽管晚清“小说界革命”受到知识界欢迎,但对民间士人力量的估计不宜过高。民国建立,国体由帝制变为共和,小说的创作、出版、购买与阅读在整体上实现了合法化;“小说”既被国文教科书采纳,也成为“文学史”观照的对象;女性破天荒地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并为掌控民初文坛的男性文人所接纳,使女性创作小说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接受。“小说是文学”观念的知识化与女性小说创作权的获得,都为日后的文学革命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第三章,以文学革命发生最重要的载体《青年杂志》及其更名后的《新青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展示出文学革命的开启过程本身便置身于“民初”时段之中。《青年杂志》自创刊时就没有设立刊登旧体诗文的文苑栏,凸显出其与《甲寅》等民国初年政论类报刊的不同;虽亦发表过三篇旧体诗,但背后蕴含着编者求变的文学关怀;其对写实主义的译介与提倡是文学革命最原初的根基。现行的文学史对文学革命开端年的叙述,受制于新文学家的自我陈述,形成了十分固定的模式,造成了对方孝岳等所谓“折衷派”的压抑。1917年的文学革命,不仅没有形成赞同派、折衷派、反对派这样的格局,也不存在所谓的“改良”与“革命”两种路径的差异。第四章,侧重探讨新文学在民初时期是如何“运动”起来的。首先重估文学革命对民初文坛的批判。《新青年》同人批判的“鸳鸯蝴蝶派”专指民初以徐枕亚、吴双热等为代表的骈体言情小说;而民初小说家们同样对“四六体”言情小说及黑幕小说不满,可见,民初文坛与新文学的诉求之间并非没有融合之处。其次,剖析民初的“共和语境”之于新文学合法性建立的意义。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对文学革命的正面意义不大,亦未直接引出林纾的出场。1918年夏秋之际,文学革命在公共舆论中崭露头角;年末之时,已然声势日隆。但真正让《新青年》名声大震的关键时刻便是1919年春初的那场围剿林纾时的“新旧之争”,通过分析民初舆论界的态度,可以看到林纾败北的根源在共和话语。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了以民初作为方法对重写文学革命史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并对可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予以展望。

孙强[2](2013)在《晚清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晚清文学现代性的发现与阐释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引发的文学史研究肇始。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性"理论的明确提出,以及李欧梵和王德威的影响,对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讨论也达到了高潮。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认识和研究是近30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变化和收获之一,也是从现代文学学科建立以来,最富变革性的研究成果。

祝宇红[3](2011)在《读解志熙《考文叙事录》》文中研究指明15年前,樊骏在《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一文中,对于现代文学学科的年轻学者寄予厚望,他特别指出198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具有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的新型学者"中的三位代表:陈平原、汪晖与解志熙。

解志熙[4](2001)在《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民初作为方法—本土视域中的文学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只有晚清,何来“五四”?
    二、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相关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 消逝的界标:“民元”在文学史叙事中的百年浮沉
    第一节 早期文学史中“民元”的“缺席”与“在场”
        1.1.1 “文学史”的发轫及其书写限制
        1.1.2 “国朝”的隐退与“民元”的在场
    第二节 民国视阈中的“文学革命”
        1.2.1 “民元”界标的初生
        1.2.2 民国视阈的流行
    第三节 渐行渐隐的“民元”记忆
        1.3.1 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与历史遮蔽
        1.3.2 “民元”解构的背后
    第四节 一元史观下的“民元”批判
        1.4.1 新民主主义史观的注入
        1.4.2 遗忘的迅速与复归的艰难
第二章 共和初肇:小说走向现代的制度性支持
    第一节 从帝制到共和:小说文运兴起的官方背景
        2.1.1 “小说”成为禁忌
        2.1.2 “闸门”的开放
        2.1.3 国文教科书中的“小说”
        2.1.4 文学史课堂里的“小说”
    第二节 历史浮出的背后:民初文坛与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
        2.2.1 鼓励与扶助
        2.2.2 推介与标榜
        2.2.3 域外新知的输入与启迪
        2.2.4 质疑之音与女子新声
第三章 回到原点:重构文学革命的“生成”
    第一节 《青年杂志》与“新”文学
        3.1.1 独树一帜的《青年杂志》
        3.1.2 一样的旧体与不一样的心情
        3.1.3 写实主义与文学革命
    第二节 1917:文学革命的发难与响应
        3.2.1 新文学家的现身说法与历史压抑的生成
        3.2.2 为“折衷”正名——以白话文学的讨论为中心
        3.2.3 “改良”与“革命”的纠葛
第四章 “运动”的由来:新文学合法性建立的再审视
    第一节 重估《新青年》同人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4.1.1 漂浮的能指:作为概念的“鸳鸯蝴蝶派”
        4.1.2 普遍的不满与共同的诉求
        4.1.3 美丽的“帽子”与历史的误会
        4.1.4 一概而论的误区
    第二节 “林纾败北”前后的文学革命
        4.2.1 被神话的“双簧戏”
        4.2.2 重访林纾与《新青年》同人的结怨之路
        4.2.3 成为公共舆论的“文学革命”
        4.2.4 共和话语:“林纾败北”的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晚清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四、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初作为方法—本土视域中的文学革命[D]. 宋声泉. 南开大学, 2013(07)
  • [2]晚清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J]. 孙强.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读解志熙《考文叙事录》[J]. 祝宇红. 文学评论, 2011(01)
  • [4]走出困惑的历史理解力——《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J]. 解志熙. 文学评论, 2001(01)

标签:;  ;  ;  ;  ;  

走出迷惘的历史认识——“嬗变”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