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9失灵,是谁惹的祸?(论文文献综述)
蒲杰[1](2017)在《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立了包括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用地转用许可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等在内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基于巨量人口基数的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上级政府下达的规划用地指标被各种借口、各种方式突破,导致耕地面积过速减少,“双保”(保耕地和保发展)压力巨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在2011年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2011年我国大陆人口总数约13.47亿),到2050年将超过70%。这意味着,按照不变人口计算(事实上,我国在2033年前后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15亿1),在未来30年内,我国城镇人口还会增长约2.7亿,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集约用地措施,我国城镇现有土地都绝对无法容纳下这如此庞大的人口。怎么办?路径只有一条:向农村要地。从国土面积看,尽管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四大的国家2,但我们的耕地数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存在总量严重偏低、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耕地区域分布严重不均以及耕地质量快速恶化等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国家规定农民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最高限值为150平方米,但实际却达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最高限值的45.3%,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课题组通过对典型村庄整治调研后发现,通过对村庄废弃土地进行整治可以挖掘村庄潜力46%至54%,净增耕地面积13%到15%3。而另一份调研数据则显示,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人数达到2.53亿,导致了“空心村”的比例达到30%。上述两个方面说明,要持续实现粮食安全战略,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必须“开源”和“节流”并举。一方面,要严格限制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节流”;另一方面,不仅要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而且要对利用粗放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整治,补充建设占用的耕地,实现“开源”。这是我国实现耕地保护和补偿的必由路径。文章是按照这样一条路劲和逻辑展开的:首先研究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接着梳理了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考察了其运行效果,再对成、渝两地的地票(建设用地指标)制度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然后考察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最后落脚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和革新上。除绪论和结论外,文章的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研究,分三节。第一节是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耕地的现状,反映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耕地总量严重偏低、人均耕地面积1.47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1/3、耕地后备资源人均仅有0.105亩、耕地区域分布严重不均以及耕地质量快速恶化;二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布局凌乱、布局无序、使用粗放以及闲置严重等问题;三是我国城镇化占用耕地对保护耕地带来了严峻挑战。第二节是揭示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耕地面积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快速减少;二是耕地质量严重恶化;三是土地利用低效、囤地现象严重;四是市场机制导入不充分、行政管理失灵。第三节是占用耕地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通过梳理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制度内涵,揭示出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共同构成了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两个重要抓手,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实现耕地保护制度的价值和目标至关重要。第二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和运行效果,分三节。第一节是梳理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根据制度演进的时间逻辑,文章将我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立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8-1985年的无法可依期,二是1987-1997年的概念提出期,三是1998-2004年的发育形成期,四是从2005年至今的发展完善期。第二节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即,“占多少、垦多少”的数量平衡制度、补充耕地和占用耕地的质量相当的质量平衡制度、先补后占制度、缴纳耕地开垦费代替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禁止跨省占补平衡制度、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按等级折算和以质抵量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制度以及异地补充耕地制度(含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域内交易和补充耕地国家统筹两个方面)。第三节是对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运行效果考察,包括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运行效果,尤其是考察了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制度革新的建议做铺垫。第三章是典型样本考察,分四节。第一节是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第二节是重庆地票,对其产生背景、立法演进、运作流程、特点和价值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第三节是成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对其形成背景、立法演进、制度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第四节是比较分析,包括对增减挂钩制度与成、渝两地实践样本进行比较,以及对重庆地票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的运行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制度的优劣,为提出制度完善建议和革新服务。第四章是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借鉴,分二节。第一节介绍美国、英国等六个国家和台湾地区在占用耕地补偿方面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第二节是启示和借鉴,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占用耕地保护补偿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建立土地分区管制制度、制订科学用地评估办法;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严谨、耕地保护严格科学;三是土地产权清晰、使用权保护到位;四是保护补偿机制以经济激励为核心,大力开发整理和复垦耕地,减轻城镇化对占用耕地的压力;五是引入市场机制、遏制征地冲动,主要是明确征地目的、严格征地程序、按照市场标准进行征地补偿。第五章是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与革新,分五节。第一节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了指标交易对象的开放、交易方式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开放、土地整治融资渠道的开放、指标交易收益的返还以及在复垦耕地保护上引入市场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二节是对占用耕地补偿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物权法理,首先澄清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属于“一种财产性权利”的定义,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做出了“一种新的物权类型”的界定,并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提出新增耕地指标的权利属于投资人或者从约定,以及应按照不动产的登记方法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进行物权登记。第三节是对“质量平衡”的重新认识。文章挖掘了“质量平衡”的内涵,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出发论证了以“产能平衡”代替“质量平衡”的必要性,研究了耕地质量折抵面积的方法。提出以“产能平衡”代替“质量平衡”,建立统一的耕地复垦质量标准制度。第四节是研究异地补充耕地的相关问题,首先研究了政府调控对异地补充耕地的保障作用,接着论证了补充耕地指标是异地补充耕地的合理载体,建立补充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机制反映不同区域土地的生产效率,目前的补充耕地的价格未全面反映补充耕地的价值,以及应确认建设用地指标省域内交易的合法性等问题。
许剑峰[2](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梁晓君[3](2011)在《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文中指出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坛非常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跨越了“十七年”、“文革”和新时期三个不同的阶段。他不仅创作了《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山水情》等多部中长篇小说,还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和儿童文学作品问世。浩然一度在海内外的读者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在“文革”时期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密切关系,他也成为当代文坛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本文认为,浩然的作品,无论是从创作理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还是语言风格来说,都体现了强烈的本土性特征。而浩然的成长和创作一方面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另一个方面又与他对文学的理解和个人性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包括绪论、结语在内共7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五章。第一到三章主要从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作品中的阶级斗争话语和乡村叙事三个角度考察浩然创作的本土性特征,第四、五章在回顾浩然评价史的基础上,对浩然作为一位作家的产生和创作进行尽可能客观的评价。本文以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主,并结合文化研究、比较研究、传记批评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浩然的创作及评价史进行分析。绪论部分首先对浩然的创作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划分,并简要回顾了浩然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认为浩然其人其文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仍然具有分析研究的理论价值。第一章探讨了浩然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文学为了宣传”、“永远歌颂”和“写农民,给农民写”三个方面。从浩然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过程两个角度来看,浩然终生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矢志不渝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二章主要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为例分析浩然作品中的阶级斗争话语。首先,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文学作品中阶级斗争的叙事话语是随着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丁玲等人的创作一方面奠定和规范了这类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另一方面,也完成了乡土文学到农村题材的转换。通过分析《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两部作品中主要英雄人物、中间人物、日常生活细节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浩然小说中阶级斗争的话语逐渐强势的过程。第三章从乡村风情、人伦情感、农民文化和本土化的语言四个方面分析了浩然对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浩然的创作细致生动地再现了富于地方特色和乡村情趣的华北农村日常生活场景,而《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两部作品所表现的矛盾和冲突都与阶级斗争有关,但作品中温暖的人伦情感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浩然作品中大量本土化的农民语言,如对绰号、口语和俗语的运用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既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也增加了作品的乡土文学特质。第四章首先梳理了过去50多年来对浩然的评价。浩然评价史以新时期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政治化”的评价是一个共有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政治化”的批评并没有追究批评自身的责任;其次,它忽略了浩然创作中的某种“真实性”,他曾以自己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他曾经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读者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第五章从时代契机和作家自身两个角度探讨了浩然的成长道路和创作理念。浩然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当时的时代,尤其是对“工农兵作者”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创作方法也是有时代共性的。但是浩然创作中的问题也有他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通过与赵树理的对比,可以看出,主导浩然创作的并不是实际的生活体验,而是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浩然之所以无条件地服从主流政治话语,完全地融会于集体意识的一个原因。本章还探讨了浩然性格上的好胜心和虚荣心对他的人生和创作经历的影响,这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一个更丰富、更完整的浩然。此外,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对新世纪以来的11年中浩然研究的新成果就能行了梳理和分析。结语部分认为浩然的一生都与时代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曾经是浩然投身文学创作的原始动力和后续推进力,然而也曾经极大地限制和损害了他的创作。当然,任何人,包括作家在内的知识分子都不可能超越身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浩然本人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高度认同,对一度流行的创作观念的无条件接受,对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方式都需要反思。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对浩然和他的创作有更加清醒客观的认识。
王海鸰[4](2011)在《成长》文中认为第一章有这样一种家庭纠纷:起因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吵了骂了打了,偃旗息鼓之后,即使交战双方愿意坐在一块儿同心同德一点一点往前捋,都回忆不出这场交恶的起因是为了什么,只见乱麻纠缠一团,找不到头儿。找不到头儿就是一种头儿,那头儿就是,家庭成员矛盾的根深蒂固。父子不睦已久,动手是头一回。最初的一秒,田海云都没能认出同丈夫彭湘江对峙的那人是她儿子:个头比一米八的湘江还要猛,双手死死攥住湘江的手腕使两双手臂在两人头上方弯成了弓,两道眉毛紧拧,两
袁榆林,袁小芳[5](2008)在《你好,1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公路朝阳给公路抹上一层金辉。奔流的车辆。一辆110巡警车沿公路行驶。一美丽女郎对着远去的巡警车深情地:"你好,110。"
殷树林[6](2006)在《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总论和分论两编,对现代汉语反问句作句法、语义、语用的多维立体研究。文章力图将描写的全面性和解释的深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对现代汉语反问句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 总论部分探讨了反问句的性质特指、定义和范围、询问句和反问句句法结构、反问的应答系统、反问句的语用价值、反问句的理解等5个问题。文章提出了反问句的3个基本特征:无疑而问、不需要回答、表示否定。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反问句下的定义是:反问句是对其形式有所否定的无疑而问的问句。文章对询问句与反问句句法结构的差异作了总结,询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主要有两类,反问句特有的结构有17大类。文章主张区分隐性应答和显性应答。隐性应答是由反问句诱发的受话人的心里反应,从受话人识别问句到利用各种语境信息推论出问句的意思(答案)为止。隐性应答是反问句固有的特点。显性应答是受话人或说话人实际作出的应答。反问语力简单地理解就是说话人通过发问施加的要求受话人联系语境推断出说话人原意的约束力。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定义了两种不同的显性应答:回答句和回应句,前者指应答者未能识别出反问语力或故意取消反问语力而作出的显性言语应答句,后者指应答者针对反问语力而作出的显性言语应答句。除了显性言语应答,还有显性非言语应答。就断言类反问句而言,非言语应答是一种辅助应答,一般不独立使用;而就指令类反问句而言,由于它关注的是对方的动作,对方的动作应答有较重要的地位,是必须作出的,而且和言语应答可以剥离。至于反问句的语用价值,文章提出了3条:诱导、提醒、礼貌。反问句的理解包括反问句的识别和句意重构两个过程。文章认为利用语境识别反问句是个根本的办法,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反问句在语音、句法结构、意义、语篇上的一些特点来帮助识别。句意重构包括意义的重构和隐含意义的重构。前者对反问句而言是必需的,后者不是。 分论部分共有4章:是非型反问句、特指型反问句、选择型反问句和正反型反问句、几种特殊的反问句,对反问句的各具体类型作了分析。
王彩焕[7](2004)在《正月祸灾——"2·15"吉林、海宁两市特大火灾特别追述》文中研究表明[上篇]吉林中百商厦的悲情第一章 是谁惹了祸 2004年2月15日,农历甲申年的正月还没过完,虽然日温仍处于零下10℃左右,但这是个星期天,中国人大多数还沉浸在刚刚过去的春节的喜庆气氛中,于是就想出门走走,逛逛商店,位于吉林市长春路和解放路交叉路口的中百商厦就成了当地许多人的首选。 这是一家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有商业企业,其前身叫吉林市第八百货商店。商厦一共是四层,每层面积1100平方米,商厦的一层和二层是商场,三层为浴室,四层则是一家舞厅和台球
汪孝宗[8](2004)在《汽车猛于虎——素质阴影下的行车安全》文中提出2004年1月5日,一辆大货车高速行驶在北京南四环路面上,“开车人在没有向其它车辆发出任何警告和提示的情况下,突然违章转向逆行道”,刹时9车相撞,当场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4辆汽车报废,其中两辆从外表已看不出来像一个汽车了,汽油掺杂着血水沿着路面缓缓流动。不少人开着霸王车在道路上横冲直闯,超速行驶,强行超车;在市区街道上行车时遇有人行横道线不减速,碰到红灯不停车,转向或掉头不开转向灯等;晚上不需要用喇叭的时候却常常按着高音喇叭一路狂奔……在中国所有的法规里面,交通法规可能是最没有权威、最容易被人漠视的一种法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触犯它,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犯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和开车人数量迅猛增长,但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道路交通违章、肇事问题突出,开车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颜雨彬[9](2003)在《索赔的路有多远?——一件《焦点访谈》极力关注的火灾赔偿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者手记: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个案例本刊以《119失灵是谁惹的祸?》进行过报道。但时隔4年,本案的主人公熊志君仍在苦苦奔波和期待…… 1999年6月4日凌晨1时56分许,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村民熊志君经营的个体影剧院,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造成29.4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在起火的过程中,受害者熊志君及其前来参与抢救的许多邻居纷纷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但话筒里头不是盲音就是电脑回音说拨的是空号。直到凌晨2时26分许,也就是说起火半个小时以后,才由一个姓陈的邻居用自己家的电话打通了石公桥电信支局值班室电话报火警,接警后,支局长冯燕用手机向119(常德市消防支队指挥调度中心)报出第一个火警。事故发生以后,熊志君愤怒不已,认为如果不是119久拨不通,报警被延误,就不会造成自己如此严重的损失。因此,他决定找有关部门讨个说法……
颜雨彬,张磊[10](2000)在《119失灵,是谁惹的祸?》文中提出电影院半夜起火,“119”久拨不通,报警被延误,致使火灾损失严重,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电信局称,电信部门对农村以及农村集镇没有开通“119”的责任和义务。受害人怒不可遏:这场官司要永远打下去,直到我打赢为止──
二、119失灵,是谁惹的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9失灵,是谁惹的祸?(论文提纲范文)
(1)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基本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路线和方法 |
五、论文可能的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
第一节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
一、我国耕地现状 |
二、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现状 |
三、城镇化占用耕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
第二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耕地面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快速减少 |
二、耕地质量严重恶化 |
三、土地利用低效、囤地现象严重 |
四、市场机制导入不充分、行政管理失灵 |
第三节 占用耕地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 |
一、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内容 |
二、占用耕地补偿在耕地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第二章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制度内容和运行效果 |
第一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演进 |
一、无法可依期:1978-1985 年 |
二、概念提出期:1987-1997 年 |
三、发育形成期:1998-2004 年 |
四、发展完善期:2005 年至今 |
第二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数量平衡:占多少、垦多少 |
二、质量平衡:质量相当 |
三、缴纳耕地开垦费:占补平衡的替代方案 |
四、先补后占:落实占补平衡的关键 |
五、禁止跨省占补平衡 |
六、等级折算和以质抵量 |
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
八、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 |
九、异地补充耕地 |
第三节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运行效果观察 |
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运行效果 |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运行效果 |
第三章 典型样本考察 |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制度内容 |
一、前提:规划和批准 |
二、运行:严控地点、严控规模、封闭运行、到期归还 |
三、目的:“一减一增” |
四、出发点:帮助农民脱贫 |
第二节 重庆地票 |
一、重庆地票的产生背景 |
二、重庆地票的立法演进 |
三、重庆地票的运行流程 |
四、重庆地票的特点和价值功能 |
五、重庆地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 |
一、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形成背景 |
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立法演进 |
三、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特点 |
四、成都建设用地指标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对典型样本的比较分析 |
一、增减挂钩与典型样本的比较 |
二、重庆地票和成都建设用地指标的比较 |
第四章 域外耕地补偿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耕地补偿制度介绍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法国 |
四、德国 |
五、荷兰 |
六、日本 |
七、韩国 |
八、台湾地区 |
第二节 启示和借鉴 |
一、土地分区管制、科学用地评估 |
二、土地利用规划严谨、耕地保护严格科学 |
三、农地产权清晰、使用权保护到位 |
四、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
五、开展土地整理、大力补充耕地 |
六、引入市场机制、遏制征地冲动 |
第五章 耕地补偿制度的完善与革新 |
第一节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耕地补偿制度 |
一、指标市场:向民间开发 |
二、交易方式:符合市场机制 |
三、交易价格:充分竞争 |
四、土地整治:民间资本参与竞争 |
五、指标交易收益:全部返还 |
六、耕地保护: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
第二节 指标的定义、法律属性、权属和登记 |
一、指标的定义:一种财产性权利 |
二、指标的法律属性:一种新的物权类型 |
三、指标的权属:“谁投资、谁所有” |
四、指标的登记:不动产物权登记方法 |
第三节 对质量平衡的重新认识 |
一、质量平衡的真正内涵 |
二、质量平衡的重新定义 |
三、耕地质量折抵面积的方法 |
第四节 异地补充耕地 |
一、政府调控:异地补充耕地保障 |
二、耕地指标:易地补充耕地的合理载体 |
三、耕地指标跨省交易: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方式 |
四、政府定价:一种隐藏补充耕地价值的计划经济手段 |
五、省内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显化建设用地指标价值的合理方式 |
六、民间资本:提高土地整治融资效率之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浩然创作分期 |
第二节 浩然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践行者 |
第一节 文学为了宣传 |
第二节 “永远歌颂” |
第三节 “写农民,给农民写” |
第四节 虔诚的信念 |
注释 |
第二章 阶级斗争的文学诠释——以《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为例 |
第一节 不断激进的阶级斗争话语 |
第二节 浩然的“人物”与阶级斗争 |
第三节 从“观念”到日常生活 |
注释 |
第三章 乡村风俗画面 |
第一节 乡村风情 |
第二节 “观念”难以超越生活 |
第三节 农民文化 |
第四节 本土化的语言 |
注释 |
第四章 浩然评价史(一)——“政治化”的浩然 |
第一节 “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肯定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褒贬毁誉之间 |
第三节 政治化批评的局限 |
注释 |
第五章 浩然评价史(二)——“文学史”的浩然 |
第一节 时代的产儿 |
第二节 文学观的问题 |
第三节 人性的弱点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的浩然研究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0 绪论 |
0.1 汉语反问句研究发展概况 |
0.2 选择现代汉语反问句作为研究课题的依据 |
0.3 本文的研究对象 |
0.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5 本文的组织框架 |
0.6 语料来源 |
总论编 |
第1章 关于反问句 |
1.1 反问句的性质特征和定义 |
1.1.1 代表性观点 |
1.1.2 反问句的性质特征 |
1.1.3 反问句的定义 |
1.2 反问句的范围 |
1.2.1 关于无疑而问 |
1.2.2 关于不需要回答 |
1.2.3 关于否定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询问句和反问句的句法结构 |
2.1 询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 |
2.2 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问句的应答系统 |
3.1 答句研究及其相对滞后性 |
3.2 反问句的应答系统 |
3.2.1 已有研究 |
3.2.2 隐性应答 |
3.2.3 显性言语应答 |
3.2.4 显性非言语应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问句的语用价值 |
4.1 已有研究评介 |
4.2 我们的观点 |
4.2.1 诱导 |
4.2.2 提醒 |
4.2.3 礼貌 |
4.3 关于“强调”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问句的理解 |
5.1 关于“理解” |
5.2 有研究 |
5.3 反问句的识别 |
5.3.1 语境和反问句的识别 |
5.3.2 反问句的特点和反问句的识别 |
5.4 句意的重构 |
5.5 本章小结 |
分论编 |
第6章 是非型反问句 |
6.1 “难道”类反问句 |
6.2 “岂”类反问句 |
6.3 “还”类反问句 |
6.4 “又”类反问句 |
6.5 “就”类反问句 |
6.6 “也”类反问句 |
6.7 “不”、“没有”类反问句 |
6.8 “不是”类反问句 |
6.9 “以为+陈述小句”类反问句 |
6.10 “V得C”类反问句 |
6.11 “好意思”类反问句 |
6.12 无标记是非型反问句 |
第7章 特指型反问句 |
7.1 “哪”类反问句 |
7.2 “哪里”、“哪儿”类反问句 |
7.3 “谁”类反问句 |
7.4 “什么”类反问句 |
7.5 “何”类反问句 |
7.6 “怎么”类反问句 |
7.7 “干什么”类反问句 |
7.8 “为什么”类反问句 |
7.9 “多少”类反问句 |
7.10 “几”类反问句 |
7.11 “焉”类反问句 |
7.12 “凭什么”类反问句 |
7.13 “怎么着”类反问句 |
第8章 选择型反问句和正反型反问句 |
8.1 选择型反问句 |
8.2 正反型反问句 |
8.3 “是不是”类反问句 |
第9章 几种特殊的反问句 |
9.1 “A叫BX”反问兼语句 |
9.2 肯定条件类反问假设复句 |
9.3 确指类反问假设复句 |
9.4 “不X,还不Y?”类反问让步复句 |
9.5 肯定前项类反问选择复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使用授权声明 |
四、119失灵,是谁惹的祸?(论文参考文献)
- [1]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 蒲杰.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2]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3]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D]. 梁晓君. 吉林大学, 2011(05)
- [4]成长[J]. 王海鸰. 长篇小说选刊, 2011(03)
- [5]你好,110[J]. 袁榆林,袁小芳. 电影文学, 2008(20)
- [6]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 殷树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7]正月祸灾——"2·15"吉林、海宁两市特大火灾特别追述[J]. 王彩焕. 上海消防, 2004(03)
- [8]汽车猛于虎——素质阴影下的行车安全[J]. 汪孝宗. 商业时代, 2004(04)
- [9]索赔的路有多远?——一件《焦点访谈》极力关注的火灾赔偿案[J]. 颜雨彬. 时代消防, 2003(08)
- [10]119失灵,是谁惹的祸?[J]. 颜雨彬,张磊. 时代消防,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