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TC207环境管理取得重大成就(论文文献综述)
谭卫国[1](2021)在《《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汉译英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国内汽车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企业英文简介的重要性。好的企业英文简介,不仅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还可充当中外企业合作与发展的桥梁。本文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相关文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项目做了系统的介绍,包括项目的内容、难点及其意义。接着分析文本特点,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指出重难点,包括专业术语及其它词汇难点、长难句和篇章结构的特点。随后描述翻译过程,即译前准备、理解与表达和译后校审三个阶段。然后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针对翻译重点和难点,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网络搜索引擎、在线词典、平行文本等,论证转变词性、增译法、减译法等翻译技巧用于词汇翻译的可行性;同时论证分译法、合译法、顺译法及混译法用于翻译长难句的有效性。最后,作者总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收获与不足。本文旨在为同类文本翻译的新手提供启示,使其能够了解该类文本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从而有助于他们提高翻译质量。
周小勇[2](2020)在《APQP在TP公司连接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欧美、日本的连接器市场开始放缓,而中国的连接器市场呈现了上升的趋势,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速最快的市场。连接器用于行业最多的是3C类消费电子、通讯、电器、汽车、航天、军工、工业等领域。其中,汽车连接器占全球连接器市场的23%左右,是连接器应用最大的市场;通讯连接器占全球连接器市场的21%左右,是第二大市场;消费电子、工业领域占比在10%以上,将成为连接器应用的第三大市场。因此,汽车行业对于连接器的需求潜力巨大,很多3C消费类连接器企业开始转型进入汽车类连接器的领域。TP公司是一家小型的3C消费类连接器企业,一直从事3C类产品的连接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组装、销售一条龙的连接器公司。随着公司不断的扩张与壮大,消费性电子行业已经不能满足公司未来发展。因此,经过公司调研与市场分析,公司决定调整业务战略,不仅仅要涉及电子行业,还加大步伐向汽车连接器领域进军。公司一直处于3C类消费行业,质量体系用的是IPD管理体系,而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产品先期质量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APQP与IPD的最大区别是:APQP进行先期完整的质量策划,而IPD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研发流程管理。所以,TP公司的新产品开发与质量策划非常薄弱。在先期新产品开发中,由于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设计与开发,产品先期质量策划的能力严重不足,在后期导致产品无法实现可制造性及可批量生产性。以至于在研发过程中,导致了很多汽车行业的客户流失与先期的投资全部付诸东流,给造成公司重大损失,影响公司声誉。如何确保TP公司先期质量开发,并在汽车连接器应用的市场顺利进行,将成为TP公司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以TP公司为例,将非汽车行业转型为汽车行业的企业,通过APQP方法论,项目管理理论,实现顺利转型。APQP将项目分为五个阶段:项目计划和确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的设计与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评定和纠正措施。APQP的质量核心工具: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统计过程控制(SPC);生产零件批准程序(PPAP)。项目管理的三种组织架构形式:职能式组织架构,项目式组织架构,矩阵式组织架构。通过项目管理的九大领域: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综合管理。通过以上理论,达成客户交期,成本,质量,工艺与技术等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先期质量的管理水平,顺利实现公司顺利转型。虽然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与项目管理在汽车行业应用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在非汽车行业应用非常少,对正在从非汽车类行业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在当前的学术界与企业界,在这方面的关注与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顺应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王玉[3](2016)在《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为代价的,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预计2030年建筑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社会排放量的25%。因此,建筑业的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而作为在改变生产方式上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然而,由于真正基于市场环境的、相对深入的工业化建筑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有针对性地相关节能减排研究还不充分甚至空白。在此背景下,针对工业化建筑的碳排放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碳排放基础研究、建筑碳排放研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低碳建筑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碳排放现状展开研究;其中,碳排放基础研究包括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能源碳排放因子,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以及碳排放计算软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包括生命周期划分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通过以上背景研究整理现有问题,并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针对本文的研究目标,从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和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两部分展开;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以及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而第二部分对传统建造方式下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汇总,构建碳排放时空矩阵核算模型,对碳排放来源进行盘查,明确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测算清单,汇总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减碳措施;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的建筑碳排放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在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碳排放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对比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结合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通过确定目标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基于全流程控制的、系统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之后具体分两部分展开: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分析评估;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库框架、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以及各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重新划分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评估针对具体碳源、影响因素提出关于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减碳措施。最后部分以轻型建造系统为例,对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碳排放核算、影响评价(LCIA)和针对具体碳源的低碳设计,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轻型建筑系统的低碳建筑碳排放评价指南及核算表格系统。本文构建了全新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实现了低碳建筑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可操作化,不仅为轻型工业化预制装配住宅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将为我国其他低碳建筑的健康、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崔金星[4](2014)在《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监测问题的实质,是为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可量化”的道路。同意可衡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行动,是《巴厘行动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气候制度谈判的核心。由于碳监测制度不仅可应用于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还可用于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它又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获得的支持之间平衡的核心。碳监测问题逐步发展成为气候谈判,尤其是国际气候减缓行动谈判中的关键问题。清晰地界定碳监测制度的内涵,是推动气候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对待国际气候义务承担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但双方的初衷确实一致的,都希望通过各自单独的,或者共同的努力,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大气环境维持在一个人类社会生活可以延续的状态,并自愿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际气候法原则的确立,发展中国家各自减缓目标和减缓行动的制定,都是这一共同意愿的生动体现。事实上,双方阵营对待碳监测问题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履行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的方式存在分歧。或者具体来说,是对各自采取的减缓行动、设定的减缓目标和选择的减缓路径上的分歧。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愿景一致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良好的制度设计,双方阵营完全可以在通向达成共同行动承诺的道路上,在局部领域取得共识和显着进展,并成为弥补二者差距、增加信心、促进共信的催化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碳监测界定为各国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上,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进行的测量、监测、报告、评估、审查与核证活动的总称。论文主体共包括八章内容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碳监测从技术议题发展到政治议题和法律议题,起源于国际社会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量化”国际机制的共识。本部分从国内外研究层次和分野展开,展现碳监测议题发展动向和法律化的途径与渠道。国内研究重点针对碳监测议题的政治化、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分析框架和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的MRV机制等展开。国外研究则从跟踪缔约方实现公约最终目标的进程和手段方面展开,并在迈向有效“碳治理”的社会网络和政策选择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开展了促进实现“气候正义”,构建有效“碳治理”的权利保障体系等领域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碳监测制度的理论分析,包括第二到第五章。分别从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碳监测概念演变和法律价值、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展开。从碳监测要素起源和概念演变角度考察,碳监测问题具有三个要素,测量/监测、报告、审查/核证。测量/监测是采用指标或数据直接测量排放、削减或其他形式的输出并对之进行测算的过程。其中,测量是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的温室气体变动的方式和路径进行观察、记录;监测是对具体气候变化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或碳汇量,采用一定的基准线和方法学进行实时记录、统计、汇总的过程。测量和监测针对的对象不同,但在碳监测概念体系中,发生的阶段是一致的。测量和监测都不涉及到评价问题。审查与核证是对减缓行动、减缓措施与气候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进行评价与评估的机制与过程。审查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产生之前,由具有资质的审查机构对被评价对象相关气候效益进行事先计算与预算,以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合格性或合规性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核证则是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气候效益产生之后,由具有资质的核证机构对被评价对象减排效益或碳汇效益真实发生情况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与事先设定的气候效益相吻合及吻合度的大小进行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测量结果和相关的分析结果进行的传输、提交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根据国际气候法或国内气候法的规定,或者自愿性减排联盟的协定,不同报告主体将自己设定的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和采取的减缓政策与措施及其经济社会影响、成本效益等,或实施的气候项目的气候效益及其影响,向特定机构或组织提交报告的机制与过程。报告的主体不同,报告的内容和程序也是不同的。报告可能是事先的,也可能是事后的。报告在碳监测的概念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测量或监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报告,采用的标准和方法学也是基于报告的形式要求;另一方面,审查或核证是对排放、排放削减,及其他测量和报告的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检查的过程。审查或核证的对象往往是依据被评价主体提交的报告进行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来源于履行国际气候义务和国内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加强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及统计的能力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证制度,强化与完善环保及气候变化应对行政主管部门在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行政管理中管理制度与监管平台,是世界各国履行后京都时代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参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协定,增强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企业因应“碳约束”的行动,也需要社会网络层面的制度供给。首先,在国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达成国际减排协议,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法的制度基础。只有透明、一致和可比较的碳排放的测量、监测、统计、核算标准达成以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担气候责任的协调意志才能达成。其次,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最后,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因此,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具有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企业减排义务三个维度。并应遵循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六大原则。第三部分为制度构建,包括第六到第八共三章内容。立基于当前碳监测的实践发展和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企业因应气候风险的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领域对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进行了解析、阐释。对应碳监测三个发展维度的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层面对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碳监测议题的第一个发展维度是国际气候法。在国际气候法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碳监测制度的使命有三:第一,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法律议题;第二,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法律程序),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义务;第三,准确界定、合理分担国际气候义务,实现国际气候法实施标准的“量化”,建立国际社会履行气候义务的“可量化”的标准,并促进国际气候协议的达成。协调、一致的温室气体测量和监测方式,是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量核查及数据比较的基础。统一、一致、可比的国际标准化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机制,可以降低国际间相关减量数据报告的误差,可作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选择不同排放减量策略时的依据,并协助各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减量方式,以降低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碳监测议题的第二个发展维度是国内气候法。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形成过程中,碳监测的使命有二:第一,将国际气候法确立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目标(法律愿景),转化为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义务;第二,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寻求一条量化的道路。为国内层面碳减排政策的创新,创造“可量化”的标准。建立整体经济领域的气候相关的评价标准,将更多的行业领域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现更具潜力的减排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当前碳减排政策及其实施工具,历经排放许可和排放标准相结合的命令控制型政策措施、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相结合的市场型政策措施发展阶段,当前尤以排放贸易为主,基本形成对大规模排放源实施排放贸易,对小规模排放源和消费领域实施碳税和能源税的共识。但是,无论是管制型下的排放标准、排放许可制度,还是市场型下的排放贸易、碳税、碳标识制度,都需要一套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碳排放及减排监测和统计报告制度,以使其具有可量化、可报告与可比较的属性。因此碳监测制度,是我国进行减排政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工具设计与创新的制度基础。监测议题的第三个发展维度是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碳管理制度。随着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议题由联合国对国家政治协商的层次,逐渐落实至政府对产业排放之行政管制,而再渐次扩展到企业间或非政府组织(ngos)对企业之间通过绿色供应链模式(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的发展趋势),或诸如碳揭露项目(carbondisclosureproject,简称cdp)与碳宣告(climatedeclaration)之模式,国际协定中减缓承诺的实现、国内碳减排管制的落实,都必然具体地呈现在企业的低碳发展实践中。碳减排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必然使得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的政策风险和成本,也面临来自国外碳关税和国际贸易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营风险,但同时,也迎来主动适应型碳管理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碳监测制度的实施,赋予碳减排额资产和信用的价值,使得企业主动适应性减排行动,获得的低碳产出效益转化为企业的资产。理论上,凡是可以监测的都是可以交易的,国内外蓬勃发展的自愿性碳交易正是企业主动适应性碳管理的结果。碳监测的法律价值,体现在对碳减排额资产属性的确认、碳减排额计量方法的法律化、碳资产会计准则的法定化等领域。因此,基于上述的基本判断,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在国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法律制度表现为履行公约框架下国际气候义务的能力建设问题。国际气候法维度下,碳监测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是由缔约方的报告义务发展延伸而来。鉴于国际气候协定履行的复杂化和科技属性,缔约国各国需要通过报告制度加强国际气候义务履行的透明度,增进国际气候义务履行与实施的国际互信。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需要科学、清晰界定国际气候法框架下报告义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分歧本质,在国家信息通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两年期更新报告,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我国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报告义务、科学识别国际气候公约框架下报告义务的构成要素,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度、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制度、企业温室气体报告与管理制度、国家适当减缓行动报告制度方面的履约压力与努力方向,构建我国国际气候法语境下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第二,国内气候法层面。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只有在合理界定国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识别碳监测制度在国内气候法中担负碳排放交易监管和碳减排制度创新的角色和职责,认识到面向碳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设计理念和构成要素,提出构建我国面向碳交易层面和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三,在企业碳管理的社会化制度层面,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就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管理而言,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为国际间企业层面广为重视的三项减排管理里程碑,目前已有相关国际标准、工具陆续支持其标准化、一致性的作法,并大大提升了各规范的可操作性。而就政府减排管理策略来看,其所提供的抵换/交易机制之良好设计是诱发企业早期自愿减排行动的手段。为了更好促进产业界的自愿减排行动,政府须建立透明度和一致性的企业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评估、碳中和的核实、核证规则与准则,及时对试行阶段出现的问题予以处理。维护碳盘查与减排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是推动企业自愿从事早期减排行动的关键和基础。因此,企业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制度,构成了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构建重点和核心内容。
崔向慧,卢琦[5](2012)在《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荒漠化防治标准化是林业建设、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成功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国内外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和我国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国在生态与环境恶化、荒漠化土地面积仍有可能继续扩展的背景下,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整体需求,提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发展目标、主要内容以及今后荒漠化防治领域应研究制定的关键标准;最后,从组织机构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和展望。
董建伟[6](2012)在《环境管理体系在深圳航空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1996年,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准化组织正式颁布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因此,全世界各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及评价有了统一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超过100多个国家的企业在贯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了国际贸易行为,其涉及领域早已超出了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目前,构建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相比较于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的企业往往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致力于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虽然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但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对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解,仍然局限在获得IS014000证书上,反而忽略了构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内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在对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作者结合参与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实施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2)阐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及在国内的应用,(3)介绍企业构建ISO14000体系的方法、过程和意义;(4)详细的介绍了环境管理体系在深航的建立过程,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明确了我国企业构建和运用环境管理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为我国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研究,企业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依据。
罗喜英,肖序[7](2009)在《ISO 14051物流成本会计国际标准发展及意义》文中认为ISO/TC 207/WG8正在进行ISO 14051标准《环境管理-物流成本会计(MFCA)-一般原则和框架》的开发工作。本文介绍了ISO 14000系列标准的概况、MFCA的产生和发展及ISO 14051的形成,并简要论述了MFCA的计算程序及在实务中应用取得的成就。提出用MFCA标准指导企业实务,可提高经济业绩、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元[8](2008)在《环境管理体系在3M中国的实践》文中指出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2004年推出新的版本,国际标准化组织要求2006年5月15日以后,所有ISO 14001的认证均须以ISO 14001:2004为认证规范。本文对ISO 14000系列标准和ISO 14001在全球的推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2004版的ISO 14001和1996版的ISO 14001进行了对比。通过新版版本的对比,以及对3M中国现有环境管理体系的分析,确定了3M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升版工作的重点:优化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研究中国环保法律法规的特点,并为合规性评价提供一个指导性纲要。本文对3M中国如何管理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了介绍,在废水处理的改进,厂界噪声的控制,废气的治理,废物的管理,能源管理等方面介绍了3M中国的成功经验。3M公司有良好的环保声誉,本文对3M公司特有的3P计划进行了介绍,还对3M公司的五年环保计划即实现情况进行了研究。3M公司的全球环境管理自我评价系统(GEMSA)是一个系统、有效的自我评价工具,本文对此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魏占魁[9](2007)在《汽车行业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发展至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已是各行各业健康发展乃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国内和国际贸易的不断长足而快速发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及其团体组织管理水平、生产一致性控制能力、产品符合规范的主要证实,乃至成为其形象和信誉、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表征,成为贸易中供需双方公认的共同接受的准则。汽车行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由于汽车产品开发、生产、消耗,以及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各方面利益,因此,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对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证和推进作用,尤其三位一体的认证在整个社会中发挥越练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结合我们认证公司认证的某一企业对实施三位一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进行了分析,从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可能性和必要性、管理文件编写、实施实践及其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行业及认证行业的发展,实施三位一体认证是大势所趋,必将给社会、组织及个人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三位一体认证健康、有效的发展。
李沛[10](2007)在《建筑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审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提高生存能力进而不断发展的基础,人类各种各样需要的满足都无一例外地来自环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产业更是突飞猛进,但由此暴露出来的建筑企业的建设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企业长期以来管理水平低,操作粗放,能源、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对于我国建筑企业来说,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国际贸易中消除“绿色壁垒”就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就企业的长远利益而言,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不但继承了传统环境管理的优点,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环境管理的新观念,它让我们意识到要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同时它不设绝对量标准,强调持续性的改进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资源循环再利用。因此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建筑企业更好的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同时再借助一些辅助措施保障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本论文在详细介绍了环境管理的概念以及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之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了ISO14000与ISO9000、清洁生产、BS7750、EMAS的异同;着重强调了建筑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指出了建筑企业在建立、实施和保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应避免的几种错误观念,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建筑企业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价,并考虑到建筑企业广泛性、地区性、超前性、社会性、目的同一性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企业实施ISO14001的具体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为国内的建筑企业建立、实施ISO14001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然后说明了建筑企业实施认证的程序,并考虑到建筑企业实施ISO14001的困难,提出了企业推行ISO14001的对策;最后提出了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管理思想并以东莞玉兰大剧院为例进行了说明以及利用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组织措施和环保技术措施和政府、公众的监督等方法来保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以提升建筑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二、ISO/TC207环境管理取得重大成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O/TC207环境管理取得重大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汉译英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介绍 |
1.1.1 投标文件英译项目简介 |
1.1.2 挑战和难点 |
1.2 项目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内容概述 |
第二章 文本分析与翻译过程 |
2.1 文本特点分析 |
2.1.1 词汇特点 |
2.1.2 句式特点 |
2.1.3 语篇特点 |
2.2 翻译过程 |
2.2.1 译前准备 |
2.2.2 理解与表达 |
2.2.3 译后审校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交际翻译理论在词汇层面的指导 |
3.1.1 词类转译 |
3.1.2 直译加注法 |
3.1.3 减译法 |
3.2 交际翻译理论在句子层面的指导 |
3.2.1 汉语主动句的翻译 |
3.2.2 长难句的翻译 |
3.3 交际翻译理论在语篇层面的指导 |
3.3.1 衔接性 |
3.3.2 连贯性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主要收获 |
4.2 不足之处 |
4.3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APQP在TP公司连接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APQP与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1 APQP管理体系理论概述 |
2.1.1 管理体系简介 |
2.1.2 管理体系五个阶段 |
2.1.3 管理体系质量核心工具 |
2.2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2.1 项目管理定义 |
2.2.2 项目组织架构形式 |
2.2.3 项目管理五大过程 |
2.2.4 项目管理九大方面 |
第三章 TP公司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TP公司现状 |
3.1.1 TP公司基本情况 |
3.1.2 TP公司质量策划现状 |
3.1.3 消费性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分析与对比: |
3.2 TP公司组织架构现状与分析 |
3.2.1 组织架构现状 |
3.2.2 组织架构问题分析 |
3.3 TP公司研发项目流程现状与分析 |
3.3.1 研发流程现状 |
3.3.2 研发流程问题分析 |
3.4 TP公司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现状与分析 |
3.4.1 研发质量管理现状 |
3.4.2 研发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TP公司项目管理的优化研究 |
4.1 TP公司组织架构优化 |
4.1.1 组织架构的优化研究 |
4.1.2 组织架构优化 |
4.1.3 项目经理的权限与职责优化 |
4.2 TP公司APQP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优化 |
4.2.1 项目阶段与节点的优化研究 |
4.2.2 项目阶段划分并明确项目的节点 |
4.2.3 加强过程策划与过程验证 |
4.2.4 在流程上设定每个阶段的评审 |
4.2.5 过程开发阶段增加样品验证确认 |
4.2.6 APQP新产品开发最终流程 |
4.3 项目阶段APQP质量管理的改善 |
4.3.1 质量策划与管理的优化研究 |
4.3.2 在项目计划与确认阶段质量的改善 |
4.3.3 在产品设计阶段质量的改善 |
4.3.4 在过程开发阶段质量的改善 |
4.3.5 在产品与过程验证阶段质量的改善 |
4.3.6 在量产阶段质量的改善 |
4.3.7 建立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 |
4.4 小结 |
第五章 TP公司实施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 |
5.1 TP公司项目管理的优化效果 |
5.1.1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
5.1.2 专业化APQP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 |
5.1.3 质量“零缺陷” |
5.1.4 降低成本 |
5.2 实施需要提高之处 |
5.3 TP公司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制度的保障 |
5.3.2 软件的保障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产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 |
1.1.2 建筑工业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
1.2 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研究 |
1.2.1 工业化建筑发展回顾及现状 |
1.2.2 工业化建筑碳排放现状研究 |
1.3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 |
1.3.1 碳排放基础研究 |
1.3.1.1 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 |
1.3.1.2 能源碳排放因子 |
1.3.1.3 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 |
1.3.1.4 碳排放计算软件 |
1.3.2 建筑(住宅、公建)碳排放研究 |
1.3.2.1 住宅 |
1.3.2.2 公建 |
1.3.3 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 |
1.3.3.1 碳排放生命周期划分 |
1.3.3.2 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 |
1.3.3.3 建筑碳排放核算 |
1.3.4 低碳建筑评价 |
1.3.5 问题整理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研究 |
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2.1.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概念和特点 |
2.1.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SETAC/ISO) |
2.1.3 全生命周期评价步骤与方法 |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 |
2.2.1 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建筑生命周期划分 |
2.2.3 建筑碳排放测算基本方法 |
2.2.4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框架 |
2.2.4.1 核算系统边界 |
2.2.4.2 评价功能单位 |
2.2.4.3 清单分析 |
2.3 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 |
2.3.1 建筑碳排放的CO_2当量计算方法 |
2.3.2 能源碳排放因子 |
2.3.2.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碳排放因子 |
2.3.2.2 电力碳排放因子 |
2.3.2.3 化石、电力碳排放因子选择方法 |
2.3.2.4 蒸汽、热水的碳排放因子 |
2.3.2.5 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
2.3.3 建材碳排放因子 |
2.3.3.1 建材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
2.3.3.2 部分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第三章 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
3.1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空矩阵模型 |
3.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 |
3.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3.2.2 建筑施工阶段 |
3.2.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
3.2.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
3.2.5 小结: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
3.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来源 |
3.4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措施 |
3.4.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3.4.2 建筑施工阶段 |
3.4.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
3.4.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
3.5 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
3.6 传统建造方式建筑碳排放模型问题整理 |
问题一:准确性 |
问题二:透明性 |
问题三:可操作性 |
第四章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的构建 |
4.1 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 |
4.2 研究对象——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 |
4.3 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 |
4.3.1 集成化(构件—组件—模块) |
4.3.2 工厂化(“现场—工厂”转移) |
4.3.3 循环的全生命周期 |
4.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划分 |
4.5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 |
4.5.1 确定目标和范围 |
4.5.2 清单分析 |
4.5.3 影响评价 |
4.5.4 结果解释 |
4.5.5 建立评价模型 |
4.6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
4.6.1 基础数据库框架 |
4.6.1.1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与结构设计 |
4.6.1.2 生命周期清单的计算与数据库建立 |
4.6.1.3 基础数据库升级 |
4.6.2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 |
4.6.2.1 参数库 |
4.6.2.2 清单库 |
4.6.2.3 运行数据库 |
4.6.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 |
4.6.3.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4.6.3.2 工厂化生产阶段 |
4.6.3.3 物流阶段 |
4.6.3.4 装配阶段 |
4.6.3.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
4.6.3.6 拆卸和回收阶段 |
4.6.4 小结1:工业化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对比 |
4.6.4.1 建造环节对比 |
4.6.4.2 两种建造方式碳排放量对比 |
4.6.5 小结2: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
4.6.6 小结3: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 |
4.6.7 小结4: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
4.7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
4.7.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4.7.2 工厂化生产阶段 |
4.7.3 物流阶段 |
4.7.4 装配阶段 |
4.7.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
4.7.6 拆卸和回收阶段 |
第五章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
5.1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预制装配建筑 |
5.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评价 |
5.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
5.2.1.1 碳排放核算 |
5.2.1.2 影响评价(LCIA) |
5.2.1.3 低碳设计 |
5.2.2 工厂化生产阶段 |
5.2.2.1 碳排放核算 |
5.2.2.2 影响评价(LCIA) |
5.2.2.3 低碳设计 |
5.2.3 物流阶段 |
5.2.3.1 碳排放核算 |
5.2.3.2 影响评价(LCIA) |
5.2.3.3 低碳设计 |
5.2.4 装配阶段 |
5.2.4.1 碳排放核算 |
5.2.4.2 影响评价(LCIA) |
5.2.4.3 低碳设计 |
5.2.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
5.2.5.1 碳排放核算 |
5.2.5.2 影响评价(LCIA) |
5.2.5.3 低碳设计 |
5.2.6 拆卸和回收阶段 |
5.2.6.1 碳排放核算 |
5.2.6.2 影响评价(LCIA) |
5.3 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
5.3.1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
5.3.2 组成部分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 |
5.3.3 长寿命碳排放分析 |
5.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碳排放模型正确性验证 |
5.4.1 数据来源 |
5.4.2 碳排放核算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和创新点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2 工厂化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3 物流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4 装配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5 拆卸回收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碳监测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碳监测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
一、碳监测问题的制度起源及其功能和价值研究 |
二、碳监测机制与制度内容方面的研究 |
三、在碳监测对象方面的研究 |
四、碳监测制度与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关联研究 |
五、后京都时代中国MRV政策选择研究 |
六、碳监测制度与碳减排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
七、碳监测能力建设对碳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支撑方面 |
八、国外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体系建设经验借鉴研究 |
九、企业碳排放管制、碳排放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联研究 |
第二节 碳监测问题国际和国外研究综述 |
一、与减缓议题MRV相关的研究 |
二、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气候正义相关碳监测议题研究 |
第二章 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 |
第一节 碳监测的核心要素及其概念起源 |
一、碳测量/碳监测 |
二、碳报告 |
三、碳核证/审查 |
第二节 当前气候法中的碳监测议题 |
一、温室气体清单 |
二、《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的排放单位的核算 |
三、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和措施 |
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 |
五、清洁发展机制 |
六、气候变化项目(非京都机制下CDM项目) |
第三节 未来气候法中碳监测议题的可能选项 |
一、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
二、排放目标 |
三、非靶标减缓行动(Non-Target Mitigation Actions) |
四、资金和技术支持 |
五、未来气候法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展望 |
第三章 碳监测的概念演变及其法律价值 |
第一节 碳监测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
一、碳监测概念肇始于UNFCCC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义务框架 |
二、碳监测内容的法律化发展于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国家清单编制指南 |
三、碳监测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奠基于巴厘路线图确定的MRV“三可”原则 |
四、碳监测法律制度发展新阶段:区域化、内国化 |
第二节 碳监测的法律价值 |
一、是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减排评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
二、是使碳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法律基础 |
三、是制定符合国情和国家利益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和创新政策工具的制度基础 |
四、是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和碳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前提 |
五、碳监测制度的法律价值,还体现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国家利益维护和国际碳减排标准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争夺上 |
第四章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碳监测制度发展的驱动力 |
一、碳监测制度发展驱动力的范围 |
二、UNFCCC和京都框架下报告义务要求 |
三、区域气候立法中的报告义务要求——以欧盟为例 |
四、国内碳减排和低碳发展决策过程的需求 |
五、“碳治理”结构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第二节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域外考察——以德国、美国制度需求为样本 |
一、德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监测能源转型的需要 |
二、美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第三节 中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一、UNFCCC和京都框架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
二、国内减排政策和措施发展的碳监测制度需求 |
第四节 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制度基础与方案选择 |
一、大力提升跟踪碳排放和减缓行动的能力,满足国际气候法报告义务的要求 |
二、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碳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目标的履行进度情况的监测,需要改进行政机关的协调能力,提升能源统计系统 |
三、为跟踪国家目标实现进度,中国需要在次国家层面的能源数据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跟踪上加大能力建设 |
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一个复杂而精巧的MRV体系,需要加强和推进当前碳交易体系中的MRV制度建设 |
五、“有效碳治理”结构需要合理界定气候行动者的权利义务界限,这依赖于对他们气候行动的准确测量和建立多层次的排放管理制度与机制 |
六、小结: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实践方案 |
第五章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
一、碳监测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 |
二、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
第二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
一、碳监测制度目标设定对制度设计产生的限制 |
二、碳监测制度跟踪和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对碳监测制度运行产生的影响 |
三、碳监测制度的运行受相关立法和协议的强制性程度影响较大 |
四、碳监测制度体系内部也是有强弱之分的 |
第三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透明度原则 |
二、可比性原则 |
三、可靠性原则 |
四、有效性原则 |
五、及时性原则 |
六、完整性原则 |
第四节 中国当前碳监测制度运行实践分析 |
一、碳监测制度运行透明度实践分析 |
二、碳监测制度运行可比较性实践分析 |
三、碳监测制度运行可靠性实践分析 |
四、碳监测制度运行有用性实践分析 |
五、碳监测制度运行及时性实践分析 |
六、碳监测制度运行完整性实践分析 |
第六章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一节 国际气候协定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概述 |
一、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产生 |
二、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框架的形成 |
三、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深化 |
第二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发展中国家碳监测制度的框架 |
一、公约框架下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 |
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
三、两年期更新报告(biennial update reports,BURs) |
第三节 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中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的结构与框架 |
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概述 |
三、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的管理要素 |
四、国家适当减缓行动与发展中国家MRV能力 |
第四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构建碳监测制度的国际背景和政治需求 |
二、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构建碳监测制度的任务和目的 |
三、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七章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一节 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 |
一、碳监测议题的国际气候法维度 |
二、碳监测议题的国内气候法维度 |
三、碳监测议题的企业减排义务维度 |
第二节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一、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任务 |
二、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原则 |
第三节 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碳监测制度在碳排放交易监管中的作用 |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三、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我国碳监测制度构建的法律思考 |
第四节 面向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一、碳减排项目概述 |
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
三、自愿减排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
四、构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八章 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
第一节 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认知态度变迁与碳减排路径的演进 |
一、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管理认知的提升 |
二、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管理标准化工作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建立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 |
一、以能源统计为基础统计和核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温室气体登记试点 |
三、构建全面的温室气体统计和核算制度 |
第三节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
一、强制性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
二、自愿性温室气体管理计划 |
三、建立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管理制度 |
一、企业温室气体盘查(Corporate GHG Inventory) |
二、企业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盘查 |
三、碳中和(Carbon Neutral)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 |
1.1 国际发展现状 |
1.2 中国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 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需求 |
2.1 中国林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需求 |
2.2 中国履行《公约》和贯彻《防沙治沙法》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需求 |
2.3 完善和构建中国林业标准体系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需求 |
3 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和主要内容 |
3.1 发展目标 |
3.2 主要内容 |
4 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
(6)环境管理体系在深圳航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管理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
1.1.2 企业社会责任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
1.1.3 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影响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应用 |
2.1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及发展 |
2.2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 |
2.3 ISO14000标准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PDCA |
2.4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
2.5 环境管理体系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
2.5.1 环境管理体系在国外应用情况概述 |
2.5.2 环境管理体系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
第3章 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流程和意义 |
3.1 企业对环境因素的识别 |
3.1.1 环境因素的含义 |
3.1.2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
3.1.3 环境因素识别的注意事项 |
3.2 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流程 |
3.2.1 准备阶段 |
3.2.2 初始环境评审 |
3.2.3 体系策划和编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3.2.4 体系试运行 |
3.2.5 内审和管理评审 |
3.3 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积极意义 |
第4章 深航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
4.1 环境管理体系在深圳航空的建立与实施 |
4.1.1 初始环境评审 |
4.1.2 体系策划及编写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4.1.3 管理体系试运行 |
4.1.4 内审及外审认证 |
4.2 深圳航空环境管理体系运用效果分析 |
4.2.1 环境效益 |
4.2.2 经济效益 |
4.2.3 社会效益 |
4.3 环境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3.1 存在问题 |
4.3.2 改进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环境管理体系在3M中国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世界环境问题和我国环境问题概述 |
1.2 关于3M公司 |
1.3 关于3M中国有限公司 |
1.4 关于作者 |
第二章 ISO 14001标准研究 |
2.1 ISO与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
2.1.1 ISO/TC 207的成立 |
2.1.2 ISO 14001系列标准简介 |
2.2 ISO 14001实施的作用和意义 |
2.3 ISO 14001在各国的推行现状 |
2.4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
2.4.1 标准概述 |
2.4.2 ISO 14001:2004版主要变化总结 |
2.4.3 3M原有环境管理体系的弱点 |
第三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
3.1 初始环境评审 |
3.2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
3.2.1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范围 |
3.2.2 需识别的环境因素的类别 |
3.2.3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
3.3 3M公司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
3.3.1 3M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说明 |
3.3.2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范例 |
3.3.3 3M中国的重大环境因素鉴定细则 |
3.3.4 3M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记录表范例 |
第四章 法律法规的研究、识别和评价 |
4.1 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综述 |
4.1.1 前言 |
4.1.2 环境保护法律综述 |
4.1.3 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与作用 |
4.1.4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4.1.5 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
4.2 ISO 14001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 |
4.2.1 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理解 |
4.2.2 我国主要的环保法律和标准 |
4.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 |
4.3.1 合规性评价的重要性 |
4.3.2 合规性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
第五章 3M中国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
5.1 废水管理 |
5.2 废气管理 |
5.3 废物管理 |
5.3.1 生活垃圾的处理 |
5.3.2 工业废弃物的处理 |
5.3.3 危险废物的处理 |
5.3.4 废物最小化 |
5.4 噪声管理 |
5.4.1 合理安排噪声源的位置 |
5.4.2 隔音和吸音改造 |
5.4.3 设备改造或替换 |
5.5 能源管理 |
5.5.1 能源管理概述 |
5.5.2 3M的能源管理思路 |
第六章 3M的环境管理工具 |
6.1 3P计划 |
6.1.1 3P项目的评价标准 |
6.1.2 3P计划推行的成绩 |
6.2 3M环境五年目标 |
6.2.1 3M环境五年目标简述 |
6.2.2 3M环境五年目标及其完成情况 |
6.3 3M的GEMSA |
6.3.1 GEMSA概述 |
6.3.2 GEMSA主要内容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3M中国内部环境管理成绩 |
7.2 3M中国参与的外部环保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3M中国有限公司ISO 14001认证证书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汽车行业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行业管理体系认证现状 |
1.2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管理体系认证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
2.1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族、ISO/TS16949)标准 |
2.1.1 ISO9000 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
2.1.2 ISO/TS16949 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
2.2 ISO14001 标准 |
2.3 OHSAS18000 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 章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论基础 |
3.1 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产生的背景 |
3.2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及其应用指南 |
3.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3.2.2 领导作用 |
3.2.3 全员参与 |
3.2.4 过程方法 |
3.2.5 管理的系统方法 |
3.2.6 持续改进 |
3.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3.2.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4.1 基本概念 |
4.2 为什么需要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
4.3 现有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4.4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
4.5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思路 |
5.1 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
5.1.1 初始管理评审 |
5.1.2 资源保证 |
5.1.3 体系文件 |
5.1.4 实施文件 |
5.1.5 实施监控活动 |
5.1.6 管理评审 |
5.2 建立、实施、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条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施实践 |
6.1 公司简介 |
6.2 质量手册 |
6.2.1 管理体系 |
6.2.2 管理职责 |
6.2.3 资源管理 |
6.2.4 产品实现和运行控制 |
6.2.5 测量、分析和改进 |
6.3 程序文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果分析 |
7.1 一体化管理体系取得的成绩 |
7.2 一体化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建筑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审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时代课题-建筑企业环境管理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环境管理综述 |
2.1 环境管理的概念 |
2.1.1 环境的含义 |
2.1.2 环境管理的概念 |
2.2 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
2.2.1 环境管理的内容 |
2.2.2 环境管理的特点 |
2.3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
2.4 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
2.5 环境管理的性质和基本原则 |
2.5.1 环境管理的性质 |
2.5.2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
2.6 可持续的环境战略 |
3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综述 |
3.1 ISO 和ISO/TC207 简介 |
3.1.1 ISO 简介 |
3.1.2 ISO/TC207 简介 |
3.2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与基础 |
3.2.1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
3.2.2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 |
3.3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和以及颁布的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简介 |
3.3.1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 |
3.3.2 已经颁布的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简介 |
3.4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特点 |
3.5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作用 |
3.6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与ISO9000、清洁生产、BS7750、EMAS 的比较研究 |
3.6.1 ISO14000 与ISO9000 的异同 |
3.6.2 ISO14000 与清洁生产的关系 |
3.6.3 ISO14000 系列标准与EMAS 和BS7750 的比较 |
4 建筑企业实施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4.1 我国环境与经济形势对企业实施ISO14000 系列标准有什么迫切需求 |
4.2 建筑企业为什么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
4.3 ISO14001 体系给我们带来的环境管理新观念以及实施ISO14001 体系对企业的益处 |
4.3.1 ISO14001 体系给我们带来的环境管理新观念 |
4.3.2 实施ISO14001 体系对企业的益处 |
4.4 企业实施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会达到什么效果 |
5 建筑企业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研究 |
5.1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特点 |
5.2 建筑业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
5.3 建筑企业在建立、实施和保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应避免的几种错误观念 |
5.4 中国建筑企业实施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利条件 |
5.5 建筑企业实施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 |
5.5.1 领导决策与准备 |
5.5.2 初始环境评审 |
5.5.3 体系策划与设计 |
5.5.4 EMS 文件编制 |
5.5.5 EMS 试运行 |
5.5.6 EMS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5.6 EMS 与QMS 管理体系结合的方式研究 |
5.6.1 按ISO9001 标准要求建立QMS |
5.6.2 在QMS 基础上生成EMS |
5.6.3 EMS 和QMS 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 |
5.7 建筑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例 |
5.8 中国建筑企业获得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
6 建筑企业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研究 |
6.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 |
6.2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和要求 |
7 提高建筑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
7.1 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管理思想 |
7.1.1 东莞玉兰大剧院工程简介 |
7.1.2 环境保护设计 |
7.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组织措施以及环保技术措施分析 |
7.2.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组织措施 |
7.2.2 环保技术措施 |
7.3 抓住重点,构建好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
7.4 做好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工作 |
7.5 适时进行环境绩效评估 |
7.5.1 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 |
7.5.2 实施环境绩效评估的效益 |
7.6 完善政府以及公众参与环境管理 |
7.6.1 完善政府环境管理的对策 |
7.6.2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对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附录B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
附录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ISO/TC207环境管理取得重大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汉译英实践报告[D]. 谭卫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APQP在TP公司连接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周小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王玉. 东南大学, 2016(01)
- [4]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D]. 崔金星.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8)
- [5]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J]. 崔向慧,卢琦. 干旱区研究, 2012(05)
- [6]环境管理体系在深圳航空的应用研究[D]. 董建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7]ISO 14051物流成本会计国际标准发展及意义[J]. 罗喜英,肖序. 标准科学, 2009(07)
- [8]环境管理体系在3M中国的实践[D]. 李元. 同济大学, 2008(06)
- [9]汽车行业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研究[D]. 魏占魁. 吉林大学, 2007(06)
- [10]建筑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审核研究[D]. 李沛. 重庆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