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松刺槐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符冲[1](2021)在《黄土沟壑区典型人工林地及草地植被需水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地区,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典型的半干旱区域,更是全球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情况使得该地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治理措施时需要考虑所选植被需水量级以及需水能否能得到满足的问题,同时伴随着混交林地开始在植被恢复中占据一定地位,对其进行需水评价也是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本研究以黄土沟壑区的典型小流域南小河沟流域为例,根据野外实地观测与调研结果,首先对试验期(2018、2019、2020年)不同降雨年份进行水文年份划分,接着对单双源ET0计算模型在黄土沟壑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对精度不高的模型进行优化使其精度符合要求,然后利用双作物系数原理来进行刺槐、侧柏、油松乔木纯林及刺槐-侧柏、刺槐-油松、油松-侧柏混交林地、忍冬灌木林地、天然荒草地和人工苜蓿地的生长季日尺度植被需水量推求,最后在利用模型计算有效降雨的同时,引入水分盈亏指数对不同植被地类的需水满足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适用于黄土沟壑区的旱涝指标评价体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单源模型分析时,以P-M模型模拟值作为标准值而言,未优化的H-S模型在不同水文年总量方面模拟偏大,纳什效率系数NSE、一致性系数d、均方根误差RMSE计算结果均显示其模拟值不符合精度要求。将H-S模型通过逐月线性回归进行优化,系数a分布于-0.061~0.908之间,常量b分布于0.318~3.726之间,枯水年到丰水年优化后的H-S模型的NSE增加到0.77、0.73、0.71;d增加到0.93、0.92、0.91;RMSE则减小到了0.50、1.05、0.90。总量上对标准值的偏离程度大幅减小到2%左右(1.70%~2.18%)。不同水文年P-T模型的NSE、d、RMSE计算结果显示P-T模型已经达到精度要求,但是模拟值总量是偏大的。对P-T模型的系数α进行调整,最终调整结果为α=1.122,从枯水年到丰水年优化后的P-T模型的NSE 增加到了0.86、0.95、0.95;d则变化为0.86、0.99、0.99;均方根误差减小到0.31、0.18、0.38。总量上对标准值偏离程度不超过8%(4.69%~7.85%)。整体来看,优化后的P-T模型的模拟精度高于H-S模型。(2)S-W双源模型和P-M模型基本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先增加后减小),对生长季蒸散量来说,从枯水年到丰水年,ET0-SW分别为533.29mm、703.77mm、754.38mm,表现出潜在蒸散出量在逐年增大但占比在逐渐减小的趋势。从枯水年到丰水年,S-W模型的NSE分别为0.52、0.57、0.56;其 d 分别为 0.85、0.88、0.89;RMSE分别为1.03、1.65、1.34。ET0-SW分别为 688.79mm、887.64mm、1050.29mm,相对于 ET0-PM分别偏大6.70%、3.75%、4.02%。综合来看,S-W模型模拟精度不高,意味着S-W模型在黄土沟壑区适用性不强。(3)从枯水年到丰水年均表现出生长季内6、7月份需水最大,占比都超过了 40%。纯林需水量分布在427.68mm~845.61mm;混交林需水量分布在432.91mm~801.00mm;草地需水量分布在371.2mm~730.98mm,草地需水量明显小于林地。(4)不同水文年,刺槐-侧柏混交林需水量均小于刺槐、侧柏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在枯水年需水量大于任一纯林地的需水量,平水年处于两纯林之间,丰水年则小于任一纯林;油松-侧柏混交林地需水量都低于侧柏高于油松。不同水文年不同林草地需水量结果不尽相同,所以将过往50年的丰平枯水年发生频率作为不同水文年需水量权重,从大到小分别为侧柏>刺槐>刺槐-油松>油松-侧柏>油松>忍冬>刺槐-侧柏>苜蓿>荒草。(5)各纯林在枯水年表现出中度干旱的状态,在平水年和丰水年处于轻度干旱状态。各混交林在枯水年均处于中度干旱状态,平水年和丰水年均处于轻度干旱状态。总体来说,草地需水满足程度最高,灌木林地次之,乔木林地最低。乔木林地中,刺槐-侧柏混交林需水满足度最高,侧柏最低,其中纯林表现出需水满足度油松>刺槐>侧柏,混交林表现出刺槐-侧柏>油松-侧柏>刺槐-油松。(6)整体而言,所有林地和草地在生长季初期均评以干旱等级,这表明植被在生长季初期的需水都得不到满足。从具体的水分盈亏指数来看,需水满足度生长季末期>生长季中期>生长季初期,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未来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该优先选择进行种草,造林时推荐以混交林代替纯林来进行植被恢复,混交林种植时推荐以刺槐-侧柏混交林为主。
霍佳[2](2021)在《辽宁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改良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海防护林能够改善沿海地区的环境条件,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及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选择了7种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海防林样地,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以及植物和草本群落的多样性,建立沙质海岸防护林的土壤评价体系并不同类型土壤做出质量评价,筛选出最佳的土壤改良类型,为沙质海岸防护林的进一步提升和改造提供合理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榆树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白腊混交林与对照样地的土壤含水率为7.12%~11.42%,土壤容重为1.23~1.64 g/cm3,毛管孔隙度为18.19%~31.25%,非毛管孔隙度为4.69%~8.17%;沿海防护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各样地土壤酶活性也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依次为72.11~209.14 ug/g、0.61~3.2 ml/g、6.1~25.36mg/g;油松榆树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白腊混交林中,植物的树高和冠幅为0.72~5.3m和1.35~2.52m;沙质海岸防护林6块样地草本层盖度、数量和高度依次为72%~91%、110~231棵、17.8~32.33 cm,其中的优势草本为碱蓬、狗尾草和蒿;本研究共筛选出13个评价指标,建立沿海防护林土壤评价体系,松榆树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油松白腊混交林和对照样地的评价结果表明,其评价综合指数依次为0.5214、0.5126、0.4955、0.4732、0.4460、0.4391、0.4553,得到油松榆树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土壤质量评价综合指数较高,土壤改良效果较好,适宜种植。该文论有图23幅,表4个,参考文献75篇。
康洪志[3](2021)在《半干旱区露天矿刺槐种群生态恢复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是矿区修复的重要手段,研究种群恢复动态特征对揭示半干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演替规律和物种共存维持机制至关重要,同时对进一步优化植被生态恢复配置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半干旱区平朔露天煤矿生态恢复区不同恢复模式的刺槐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法连续监测,研究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种群结构和群落伴生种的生态位及空间分布动态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刺槐种群初期栽植密度与后期存活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恢复22年时,存活率表现为S1>S3>S4>S2,恢复27年时表现为S3>S1>S4>S2。刺槐×油松组合的S1和S3中刺槐整体树高和胸径最大,在恢复22年时最先进入生长缓慢阶段。刺槐纯林S4和刺槐×榆树×臭椿组合的S2中刺槐生长较差且均处于生长期。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中径级和中高度级个体占比最多,整体的胸径和高度结构均向更高的径级和高度级过渡,大径级与高度级个体占比均表现为S1和S3>S2>S4。各样地刺槐整体的年龄结构均处于增长状态。S1、S2、S3样地刺槐种群年龄结构增长潜力大,未来的种群结构趋于合理。S4样地中低龄刺槐个体逐渐减少,刺槐种群的更新维持较为困难,未来可能会表现为衰退型种群。总体来看,刺槐在刺槐×油松针阔混交林长势良好且种群存活较好,刺槐阔叶纯林的表现最差。(2)分析乔木层优势种空间分布动态特征可知,刺槐在S1样地成长速度较快,率先进入随机分布阶段,S2和S3为均聚集分布,S4中为随机分布过渡至聚集分布。榆树(Ulmus pumila)在S2和S3均表现为聚集分布,S1和S4中为聚集与随机分布交替。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均表现为随机分布。臭椿(Ailanthus stinkella)则表现为聚集与随机分布交替。其中,刺槐和榆树的聚集强度较高。总体来看,各种群空间分布的变化均有不同,大部分种群在恢复17年时空间分布类型表现趋于稳定,小部分种群表现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的动态特征。(3)分析乔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可知,S1和S3和S4样地内,刺槐均为群落的优势种,优势度略有下降。在S2样地中,刺槐优势度大幅度下降,在恢复22年时被榆树取代成为群落优势种。从生态位特征可知,刺槐、榆树、油松和臭椿的资源利用能力较广,且资源位重叠度和相似性较大。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各样地中刺槐生态位宽度最大且最稳定,与其他树种对资源利用的重叠也最高。总体来看,刺槐种群在各样地内的优势度和生态位宽度值皆有良好的表现,表明复垦地环境中刺槐有具较强的适应性,入侵种榆树由于其耐旱性强,在恢复过程中表现较好,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马在昊[4](2021)在《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陕北地区不同时期的造林工程对风沙土和黄绵土两种土壤类型下土壤性质和肥力质量状况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陕北防风固沙区(榆阳区和神木市)和水土保持区(米脂县和靖边县)不同建设年限防护林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风沙土和黄绵土上植被变化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评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的变化,并探讨土壤质量对防护林建设时期的反馈特点,旨在科学地评估陕北防护林地土壤环境效应,从而为陕北地区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防护林的建设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土壤容重在风沙土区林地平均高出黄绵土区林地23.14%,含水量和团聚体含量在风沙土区分别较黄绵土区低64.88%和8.30%。在风沙土区种植20年防护林使土壤容重降低11.03%,使含水量提高41.39%;种植13年防护林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174.25%;在风沙土区,樟子松的影响较沙柳和小叶杨大。在黄绵土区,防护林建设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影响不大,但在米脂地区种植37年油松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升了28.70%。(2)防护林的建设使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防护林建设37年后土壤p H值分别升高了15.08%和17.42%;在黄绵土区随防护林建设时间的延长土壤p H值略有降低;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37年林地土壤电导率分别较裸沙地提升430.97%和690.84%;黄绵土区的电导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养分指标在风沙土区多以20年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37年林地最高,小叶杨的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较樟子松和沙柳更大。榆阳和神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37年分别较裸沙地高553.49%和190.37%;全氮含量分别在37年和29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45.03%、776.30%;全磷含量分别在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56.58%和621.50%;铵态氮含量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69.67%和67.48%;速效磷含量均在13年达到峰值,裸沙地高3613.59%和1238.99%。黄绵土区多以撂荒地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20年最高,即黄绵土区刺槐、油松混交林的建设较其他单一树种的建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更大。米脂和靖边地区有机质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29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61%、6.35%,米脂地区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8%;全磷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49%和4.22%,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5%,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0.42%;速效磷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24.01%和39.76%,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2.6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8.98%。但全氮含量在37年分别较撂荒地降低36.93%、28.56%,米脂地区37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变化-2.9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3.57%;造林对铵态氮的影响在黄绵土区差异较大,米脂地区造林使铵态氮含量降低,但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为1.69%,靖边地区造林提高了铵态氮含量,29年林地较撂荒地高81.69%,但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1.44%。总体上防护林生长对两种土质土壤有机质、全磷以及个别速效养分都有提升作用,只是在黄绵土区,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的提升相关性不大,而在风沙土区,防护林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含量大都呈正相关关系,防护林建设对风沙土养分含量提高程度较大。(3)防护林建设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有所不同,但各生物学指标均在种植3年、13年处于相对较低并稳定的水平,而在种植20年后显着的增加,至37年达到峰值。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尤其体现在各指标受造林工程影响更大的风沙土区,建设37年的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风沙土区是黄绵土区的82.45倍。(4)榆阳地区防护林土壤速效磷、铵态氮、有机质等指标在多数时期仍处于较缺乏水平,神木地区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有机质、电导率等指标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的水平,米脂地区铵态氮、容重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靖边地区土壤脲酶活性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风沙土区防护林的种植能够在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提升,榆阳地区土壤质量指数于20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67%,神木地区于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6.64%。虽然因三北防护林建设初期在榆阳地区选择的林种可能不适合当地的环境,使防护林后期出现了退化的情况而影响了土壤质量状况,但造林37年的土壤质量仍较裸沙地提升了7.81%。黄绵土区造林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下降,提升效果不如自然恢复,但经过20年种植后,防护林的表层土壤质量高于自然恢复,经过37年防护林的生长,土壤质量较3年林地提升了24.16%。
甄倩,王百田,赵耀,王旭虎,马保明,高海平[5](2020)在《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晋西黄土区人工林质量评价》文中指出探索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相关性,评价该地区人工林质量,为晋西黄土区人工混交林营造及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以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研究油松纯林、刺槐纯林和油松×刺槐混交林3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关系,并选择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2个指标层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林分的质量。结果表明:1)灌木层重要值较高的是黄刺玫(50.32),草本层重要值较高的是铁杆蒿(27.41)、败酱(23.63),林下植物多样性整体表现为油松×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2)油松×刺槐混交林在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全磷质量分数上显着高于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和刺槐纯林在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上显着高于油松纯林。3)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密度、土壤总孔隙度呈显着相关(P <0.05),与土壤毛管孔隙度极显着相关(P <0.01);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总孔隙度、全磷质量分数呈显着正相关(P <0.05),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全氮质量分数极显着相关(P <0.01)。4)不同林分人工林质量综合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油松×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因此,晋西黄土区营造水土保持林首先考虑针阔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维持植物多样性的效果,其次营造纯林考虑阔叶纯林刺槐。
袁坤宇[6](2020)在《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永寿县人工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该区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以地处渭北黄土高原的永寿县5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森林的水文效应、土壤理化性质、生物量与生产力、植物理化性质、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核算了人工林的6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的实物量和价值量,阐明了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林龄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人工林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对不同龄组刺槐人工林而言,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成熟林>过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范围为35935.8~45202.3元hm-2·a-1。随着林龄增加,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随着林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固碳释氧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先上升在中龄林时期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中龄林时期最低,成熟林时期最高。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近熟林时期最高。(2)对相同生长年限的五种不同类型人工林而言,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山杨混交林>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范围为35970.9~50660.4元hm-2·a-1。油松纯林的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高,刺槐+山杨混交林的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低。保育土壤功能价值以刺槐+油松混交林最高,侧柏纯林最低。固碳释氧价值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均以刺槐+山杨混交林最高,侧柏纯林最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以刺槐+油松混交林最高,侧柏纯林最低。净化大气环境价值以侧柏纯林为最高,刺槐+山杨混交林最低。(3)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109272.1万元·a-1,单位面积价值为4.021万元hm-2·a-1。永寿县典型人工林主要发挥的六项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按不同森林类型来划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表现为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山杨混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森林类型和面积分布有直接联系。(4)冗余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枯落物厚度与坡度的影响较大。在森林经营工作中,从森林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应根据实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对不同林分的抚育有所偏重。在满足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林分密度,引种低耗水树种或耐旱灌木、乡土草本,提高整体效益。
赵冰清[7](2019)在《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植被的生长变化及恢复状况可以表征矿区土地复垦的程度与质量。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对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自然资源部矿区土地复垦——山西朔州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为依托,分析了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配置模式的植被演替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的研究方法,基于样地两次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17年和22年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地树种组成较为稳定,胸径1 cm以上的独立个体数增加量为SⅢ样地(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SⅣ样地(刺槐×油松(Pinus tabuliformis))>SⅠ样地(刺槐×油松)>SⅤ样地(刺槐纯林)。每年死亡率为SⅢ样地>SⅠ样地>SⅣ样地>SⅤ样地,每年增补率为SⅢ样地>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死亡量和增补量最大的分别是刺槐和榆树。胸高断面积净增加量为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SⅢ样地,刺槐的损失量和新增量最多。各样地的径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径级个体死亡量较大。除了榆树以外,刺槐、油松和臭椿的平均胸径均增加。刺槐和臭椿种群普遍减小,油松种群基本维持原有规模,榆树种群快速增长。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长势良好,刺槐纯林模式长势相对较差。(2)采用多项指标对4种配置模式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利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草本层物种总体关联性和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调查期间,各样地以多年生和中生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复垦年限增加,1年生或1、2年生及中生植物重要值下降,多年生和旱生、中旱生植物的重要值有所增加。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增加。草本层物种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群落结构逐渐趋向于稳定。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等,群落稳定性最高,刺槐纯林模式草本层物种表现为显着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3)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土壤养分和地形)对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生长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胸径是影响人工复垦植被生长最重要的因素,乔木指标(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和冠层开阔度)和土壤因子(表层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共同对复垦22年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4)基于BEF(Biodive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实验,比较了15种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的存活和生长以及草本层植物自然侵入特征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演替早期(复垦5年)影响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刺槐×油松和油松×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林模式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他配置模式。4个实验树种的存活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为油松>刺槐>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配置模式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对75%的树种存活无显着影响。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对演替早期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着。(5)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与传统样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途径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5年修复,15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的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组成较为相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无显着差异,均低于原地貌,短期内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改良作用相对较为有限。经过22年修复,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已超过原地貌,前者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已接近或超过原地貌的90%,而后者植被恢复较为缓慢,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仅为原地貌的68.50%,且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乔灌草的复合结构。
魏曦[8](2018)在《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以晋西黄土区典型刺槐、油松纯林和刺槐X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山杨X栎类次生林为对照,通过对林分结构(水平、垂直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因子的解析,借助结构方程定量分析不同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功能导向型的林分结构调控和优化措施配置,为黄土高原林分密度调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黄土高原林分结构改造及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协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林分结构特征。刺槐林、油松林、刺槐X油松混交林和山杨X栎类次生林的胸径和树高的分布均呈现单峰曲线,冠幅分布随冠幅区间增大而逐渐减小。林分密度与林木竞争指数相关性强;混交林的郁闭度普遍高于其他三种林分;林分长势总体较均匀,其中,混交林和次生林林内的林木大小比数差异较小,纯林林内的林木大小比数差异较大;在区域内大多呈现出团状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仅存在少量随机和均匀分布;叶面积指数和林层指数越大,林分垂直结构越复杂。(2)林分水土保持功能。混交林的涵养水源功能优于其他林分;次生林和混交林的保育土壤和拦沙减沙功能优于刺槐和油松纯林,但刺槐在保持土壤养分方面有一定优越性;次生林和纯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优于混交林。(3)基于结构方程的林分结构及其功能耦合模型。刺槐、油松和混交林的水土保持功能主要为拦沙减沙和涵养水源。受结构因子影响比较敏感的水土保持功能因子主要为产流、产沙和林冠截留等。影响水土保持功能的适宜调控结构因子分别为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中低竞争强度)、角尺度(均匀分布)、大小比数(林木长势均匀、差异小)、林层指数和叶面积指数。此外,地形因子(坡度、坡向、海拔)对林分结构与功能耦合过程有显着作用。(4)林分结构定量优化措施配置建议。采用间伐、择伐、补植油松或刺槐等林木抚育措施调整现有林分,其中密度至1600株/hm2、郁闭度至0.7(抚育期不小于0.6)、角尺度至[0.375,0.475)、大小比数至约0.5、林木竞争指数<1.41。同时按照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调控目标采取的近自然经营措施,将现有林分逐渐改造为林层大都分布在两层(林层指数>0.37)、叶面积指数至[2.29,5]、针阔比为6:4至7:3的异龄复层刺槐×油松混交林,以显着增强各项水土保持功能,从而解决黄土高原林分结构改造的技术难点,为水土保持的协调管理提供借鉴。
刘青柏[9](2016)在《辽西低山丘陵缓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土壤水分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的主导因子,研究林地土壤供水与林木需水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对于提高森林植被的稳定性和生产力、加快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西低山丘陵缓坡林地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纯林、刺槐纯林、西伯利亚杏纯林为试验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和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水分动态、林木耗水特性和林地植被承载力的研究。试验在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进行,设置了4种林分类型固定试验地,以无林地为对照,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水分、树干液流及气象因子等;布设油松、刺槐和西伯利亚杏盆栽试验,测定各树种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水分生理及光合生理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相关物理性状。总体看,在0-20 cm和20~40 cm两个土层内油松刺槐混交林持水性、渗透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d<0.01 mm的粒级含量高于各类型纯林,纯林高于无林地,油松刺槐混交林为该地区水土保持林的最优林分类型。采用指数模型θ=ae-bs模拟了4个林分类型和无林地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确定了各林分类型的土壤萎蔫系数,分别为:油松刺槐混交林3.95%,油松纯林4.30%,刺槐纯林4.70%,西伯利亚杏纯林4.00%和无林地4.80%。(2)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时间动态特征。土壤水分日变化方面,在晴天的夜间,土壤0-20 cm土层含水量保持较高数值,白天呈“V”字形变化;阴天时,变化趋势与晴天相似,但程度上大幅减弱。土壤含水量日变化与大气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根据森林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特点,将其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土壤水分消耗期(4月至5月),土壤含水量低、变化幅度较小;土壤水分恢复期(6月至8月),土壤含水量高,波动较大;土壤水分消退期(9月至10月),土壤含水量由高转低逐渐消退;土壤水分稳定期(11月至翌年3月),土壤冻结,土壤水分变幅很小。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有降水天气条件下气象因子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季节变化的关联度:林内温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分别为0.88、0.81、0.77和0.72;无降水天气条件下:风速>相对湿度>林内温度>大气温度,分别为0.92、0.86、0.74、0.61。构建了4种林分类型和无林地0-20 cm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的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1)。(3)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布特征。总体看,土壤剖面自然含水量大小排序为:油松刺槐混交林>西伯利亚杏纯林、油松纯林>刺槐纯林>无林地。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无林地>油松纯林>刺槐纯林>西伯利亚杏纯林>混交林;构建了4个林分类型和无林地的以0-10 cm、10~20 cm和20~30 cm三个土层含水量估算30~100 cm剖面土层含水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将大幅降低观测工作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土壤剖面划分为三个水分变化特征层次:土壤水分速变层(0-30 cm),特点为土壤含水量均值较高,全年变异系数较大;土壤水分稳定层(60-100 cm),土壤含水量均值较高,变异系数较小;土壤水分过渡层(30~60 cm),土壤含水量均值低,变异系数处于前两者之间。采用半方差函数模型描述了土壤含水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4)不同树种耗水特性。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进行了树干液流观测,油松、刺槐和西伯利亚杏树干液流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的液流密度极小甚至降至为0,白天晴天时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呈宽峰型单峰曲线,阴天呈锯齿状多峰型,雨天基本上无液流活动。生长季各月份晴天时液流密度日均峰值为:油松>刺槐>西伯利亚杏;采用时间序列模拟了3个树种液流密度的季节变化;空气温度、光照强度、水汽压亏缺与树干液流呈显着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与树干液流呈显着负相关,构建了基于环境因子变化的3个树种树干液流预测模型。(5)土壤水分对林木树干液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对不同树种树干液流密度影响差异较大:在0-100 cm土层深度内,对于油松和刺槐,有较深层次土壤水分与树干液流关联度大的趋势;对于西伯利亚杏,0-60 cm土壤各层次水分状况与树干液流关联度大。土壤水分对林木光合指标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各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大,当土壤含水量到达一定的阈值以后,Pn和WUE又逐渐减小。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土壤水分有效性进行了分级,划分为高产高效水、中产中效水、中产低效水和低产中效水4个等级。(6)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建立了3个树种生长期内各月份的树干日液流量(y)与树干直径(x)关系的指数模型,估算了3个树种不同径阶单木耗水量。对试验林土壤水分有效性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林在土壤水分恢复期内林地土壤水分可达到中效水和高效水范围,在土壤水消耗期和消退期,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但高于萎蔫系数,为决定植被承载力的关键时期。提出了以现有试验林密度为基础,以土壤水分消耗期的有效水分储量和土壤水分消退期、消耗期的单木耗水量为依据确定密度的增减,进而确定最大承载力的方法。估算了油松、刺槐和西伯利亚杏不同径阶的最大保留密度,分别为:油松径阶在10-22cm范围内承载力1621~294株·hm-2,刺槐径阶在10-24cm范围内承载力2069~287株·hm-2,西伯利亚杏径阶在6-14cm范围内承载力4186~1059株·hm-2。为辽西地区林分密度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综上,本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域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和剖面分布规律,划分了4个土壤水分时间动态时期和3个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层次,明晰了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量化了林木需水定额;提出了林地土壤水分生产力分级标准,为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提供了依据;提出了林地植被承载力的估算方法,估算了油松、刺槐和西伯利亚杏不同径阶的最大保留密度。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林地土壤水分高效利用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茜[10](2013)在《黄土高原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人工纯林由于物种组成单一,层次结构简单加之复杂的自然条件原因而出现了林木老化、更新困难、土壤衰退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当地林地的稳定性和林业的可持续经营。通过研究不同树种的种间关系来营造科学合理的混交林是解决人工纯林问题的有效途径。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探讨是种间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枯落叶作为养分的基本载体,是连接林木与土壤的中间体,在维持土壤肥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枯落叶的分解影响着林地土壤的生物学和化学性质,进而影响着林木的种间协调性和森林的可持续性。因此,研究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及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可以为林木种间关系的探索和科学营造混交林提供依据。该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常见的13个树种枯落叶进行单独和混合分解试验,探讨了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在对土壤性质影响中是否存在相互促进或抑制作用,同时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判断了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13个树种枯落叶单独混土分解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脲酶(油松54%~柠条110%)、脱氢酶(樟子松85%~紫穗槐288%)和磷酸酶(白桦81%~柠条301%)活性,增加了有机质(沙棘29%~白桦55%)和碱解N(樟子松11%~柠条49%)含量。同时,这13种枯落叶单独分解后土壤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和速效K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树种枯落叶单独分解对土壤速效P和CEC的影响差异较大,油松、刺槐、白桦、辽东栎、白榆、旱柳、柠条和紫穗槐枯落叶单独分解后土壤速效P含量均有显着增加,而落叶松、侧柏、小叶杨和沙棘均显着减少。除小叶杨和辽东栎外,各个树种枯落叶单独分解均使土壤CEC显着降低。柠条和紫穗槐枯落叶进行单独分解对土壤性质的改善作用最明显。(2)针叶树种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的研究表明:油松分别与沙棘、刺槐、小叶杨和紫穗槐枯落叶成对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综合表现为相互促进,而与柠条、落叶松、白桦、辽东栎和侧柏枯落叶成对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综合表现为相互抑制,与白榆枯落叶作用不明显;樟子松分别与白桦、刺槐、白榆和柠条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与小叶杨、沙棘、紫穗槐、侧柏和辽东栎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与落叶松枯落叶无明显作用;落叶松分别与刺槐、紫穗槐和白桦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分别与柠条、侧柏、白榆、辽东栎、小叶杨枯落叶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与沙棘枯落叶无明显作用;侧柏分别与紫穗槐、白桦、柠条和沙棘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与小叶杨、白榆、刺槐和辽东栎枯落叶则相反。(3)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的研究表明:小叶杨与白榆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与柠条、紫穗槐、沙棘和辽东栎枯落叶则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分别与刺槐、白桦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影响的作用不明显;刺槐分别与白桦和沙棘枯落叶分解对土壤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与辽东栎和柠条枯落叶则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刺槐与白榆枯落叶分解相互作用不明显;白桦分别与沙棘、紫穗槐和柠条3种灌木树种枯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分别与辽东栎和白榆相反;辽东栎分别与柠条和沙棘枯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分别与紫穗槐和白榆相反;白榆分别与沙棘和旱柳枯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分别与紫穗槐和柠条相反;旱柳分别与沙棘和紫穗槐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与柠条枯落叶分解则相反。(4)灌木树种沙棘、柠条和紫穗槐枯落叶两两混合分解后,沙棘与紫穗槐枯落叶、柠条与紫穗槐枯落叶两种组合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综合表现为相互促进作用,而沙棘与柠条枯落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综合表现为相互抑制。沙棘、柠条和紫穗槐这3种固氮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并不总是对土壤氮素和其他养分的影响产生促进作用,可能与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有关。(5)不同类型枯落叶混合分解后存在两大情况,一种是对土壤性质作用的叠加效应,也称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s),本文中表现为不同枯落叶混合分解后土壤性质实测值与预测值无明显差异,即对土壤性质无明显相互作用,占全部作用结果的少数部分;另一种是非加性效应(nonadditive effects),表现为不同枯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存在相互促进或抑制作用,占全部结果的大多数。产生促进作用的原因是枯落物混合为分解者提供更为有利的微环境,使得微生物数量、活性和群落结构更加完善,同时,高质量的枯落叶通过分解者将有效养分通过被动扩散和菌丝桥转移给了质量较低的枯落叶,从而加快了混合枯落叶的分解速度和土壤养分的提高。而抑制作用是因为不同枯落叶在混合分解过程中释放了一些次级化合物,如单宁酸、多酚类,它们能抑制枯落物的分解,影响养分的输入。
二、油松刺槐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松刺槐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沟壑区典型人工林地及草地植被需水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研究进展 |
1.2.2 植被需水研究进展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布设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布设 |
2.3 试验设计及数据收集 |
2.3.1 气象数据的测定与收集 |
2.3.2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2.3.3 土壤蒸发量的测定 |
2.3.4 植被参数的测定 |
2.3.5 植被截留的测定 |
2.3.6 土壤物理参数的测定 |
3 基于单双源模型的潜在蒸散发ET_0模拟 |
3.1 单源模型 |
3.1.1 Penman-Monteith模型 |
3.1.2 Hargreaves-Samani模型 |
3.1.3 Priestley-Taylor模型 |
3.2 双源模型 |
3.3 模型评价标准 |
3.4 结果及分析 |
3.4.1 降雨年型划分 |
3.4.2 单源模型模拟效果分析 |
3.4.3 双源模型模拟效果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基于双作物系数原理的植被需水量动态模拟 |
4.1 双作物系数法 |
4.1.1 基础作物系数 |
4.1.2 土壤蒸发系数 |
4.2 纯林需水量动态特征 |
4.2.1 刺槐 |
4.2.2 侧柏 |
4.2.3 油松 |
4.2.4 忍冬 |
4.2.5 不同纯林需水量变化分析 |
4.3 混交林需水量动态特征 |
4.3.1 刺槐-侧柏 |
4.3.2 刺槐-油松 |
4.3.3 油松-侧柏 |
4.3.4 不同混交林需水量变化分析 |
4.4 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需水量动态特征 |
4.4.1 苜蓿 |
4.4.2 荒草 |
4.5 不同林地和草地需水量变化研究 |
4.6 讨论 |
4.7 小结 |
5 降雨与植被需水耦合关系研究 |
5.1 降雨量动态变化 |
5.2 有效降雨量计算 |
5.3 有效降雨量和植被需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
5.3.1 植被水分盈亏指数及旱涝指标体系建立 |
5.3.2 供需平衡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辽宁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沙质海岸防护林地上植被多样性 |
3.1 不同样地林木生长指标特征 |
3.2 不同样地林下植物群落特征 |
3.3 不同样地林下物种丰富度及重要值 |
3.4 小结 |
4 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特性 |
4.1 不同样地土壤物理性质 |
4.2 不同样地土壤化学性质 |
4.3 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特性 |
4.4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分析 |
4.5 小结 |
5 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5.1 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5.2 土壤特性相关系数与权重的确定 |
5.3 土壤评价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验附图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半干旱区露天矿刺槐种群生态恢复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半干旱区植被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恢复种群动态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植被生态恢复中刺槐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地调查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平朔矿区概况 |
2.1.2 样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方调查 |
2.2.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刺槐种群动态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增补率、死亡率及种群大小变化率 |
3.1.2 种群年龄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分析 |
3.1.3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群数量动态 |
3.2.2 径级结构动态 |
3.2.3 高度结构动态 |
3.2.4 年龄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定量分析 |
3.2.5 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乔木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动态 |
4.1 研究方法 |
4.1.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 |
4.1.2 种群空间分布强度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动态 |
4.2.2 种群空间分布强度动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乔木优势种生态位动态 |
5.1 研究方法 |
5.1.1 重要值计算 |
5.1.2 生态位测度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重要值动态 |
5.2.2 生态位宽度动态 |
5.2.3 生态位重叠动态 |
5.2.4 生态位相似性动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4)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 |
1.2 防护林建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2.1 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防护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1.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1.4 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1.5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区样地选取 |
2.3.2 野外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2.3.3 土壤、防护林生长指标的测定和获取 |
2.3.4 数据处理 |
2.3.5 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
3.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3.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
3.1.4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p H值的变化特征 |
4.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
4.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4.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 |
4.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磷的变化特征 |
4.1.6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铵态氮的变化特征 |
4.1.7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特征 |
4.1.8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2 讨论 |
4.2.1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环境指标的影响 |
4.2.2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全量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3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指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生物学性质变化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 |
5.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特征 |
5.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6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的相关性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质量状况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及其敏感度分析 |
6.1.2 土壤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单因素评价 |
6.1.4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及形成过程 |
1.2.2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林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2.2.2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2.2.3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设置 |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3.3 室内处理与测定 |
2.4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评估方法 |
2.4.1 涵养水源功能 |
2.4.2 保育土壤功能 |
2.4.3 固碳释氧功能 |
2.4.4 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
2.4.5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
2.4.6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
2.4.7 社会公共数据 |
2.5 数据处理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林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3.1 不同龄组刺槐林涵养水源功能 |
3.1.1 刺槐人工林水文分析 |
3.1.2 刺槐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
3.2 不同龄组刺槐林保育土壤功能 |
3.2.1 刺槐人工林固土能力分析 |
3.2.2 刺槐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2.3 刺槐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
3.3 不同龄组刺槐林固碳释氧功能 |
3.3.1 刺槐人工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 |
3.3.2 刺槐人工林固碳释氧功能评价 |
3.4 不同龄组刺槐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
3.4.1 刺槐人工林分营养元素分析 |
3.4.2 刺槐人工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评价 |
3.5 不同龄组刺槐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
3.6 不同龄组刺槐林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
3.6.1 刺槐人工林吸收污染物质实物量 |
3.6.2 刺槐人工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估算 |
3.7 小结 |
第四章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4.1 不同类型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 |
4.1.1 不同类型人工林水文分析 |
4.1.2 不同类型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
4.2 不同类型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 |
4.2.1 不同类型人工林固土能力分析 |
4.2.2 不同林型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4.2.3 不同类型人工林保育土壤功能评价 |
4.3 不同类型人工林固碳释氧功能 |
4.3.1 不同类型人工林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 |
4.3.2 不同类型人工林固碳释氧功能评价 |
4.4 不同类型人工林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
4.4.1 不同类型人工林分营养元素分析 |
4.4.2 不同类型人工林积累营养物质功能评价 |
4.5 不同类型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
4.6 不同类型人工林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5.1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汇总 |
5.2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汇总 |
5.3 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构成分析 |
5.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性分析 |
5.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课题支撑 |
1.3 国内外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1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物种适宜性筛选研究 |
1.3.2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
1.3.3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
1.3.4 露天煤矿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研究 |
1.3.5 露天煤矿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土地复垦 |
2.1.2 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 |
2.1.3 死亡率、增补率和种群大小变化率 |
2.1.4 物种多样性 |
2.1.5 种间关联与种间相关 |
2.2 生态恢复的相关理论 |
2.2.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2.2.2 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 |
2.2.3 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五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2 平朔矿区概况 |
3.3 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复垦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树种组成变化 |
4.2.2 死亡和更新动态 |
4.2.3 胸高断面积变化 |
4.2.4 平均胸径变化 |
4.2.5 径级结构变化 |
4.2.6 种群大小变化 |
4.3 讨论 |
4.3.1 树种组成变化 |
4.3.2 死亡和更新动态 |
4.3.3 胸高断面积变化 |
4.3.4 平均胸径变化 |
4.3.5 径级结构变化 |
4.3.6 种群大小变化 |
4.3.7 人工复垦植被的经营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然侵入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调查方法 |
5.1.2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变化 |
5.2.2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5.2.3 草本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分析 |
5.2.4 草本层植物种间关联与相关分析 |
5.3 讨论 |
5.3.1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变化 |
5.3.2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 |
5.3.3 草本层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复垦植被与自然侵入植被和立地环境的关系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地调查方法 |
6.1.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6.1.3 林下光环境测定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养分含量总体特征 |
6.2.2 人工复垦植被生长影响因素 |
6.2.3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6.3 讨论 |
6.3.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2 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
6.3.3 林分、土壤和地形因子对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EF实验的人工复垦植被与自然侵入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样地调查方法 |
7.1.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生长状况 |
7.2.2 不同配置模式草本层植物侵入特征 |
7.2.3 不同配置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7.2.4 不同配置模式树种存活影响因素 |
7.2.5 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7.3 讨论 |
7.3.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7.3.2 不同配置模式各树种存活和生长差异 |
7.3.3 不同配置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分结构研究 |
1.2.2. 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1.2.3.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研究 |
1.2.4.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2.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研究区实验条件 |
3.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标准样地设置 |
3.2.2. 研究区内资料收集 |
3.2.3. 外业调查和数据预处理 |
3.2.4. 室内实验和数据预处理 |
3.2.5.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林分结构分析 |
4.1. 刺槐林林分结构分析 |
4.1.1. 刺槐林林分水平结构 |
4.1.2. 刺槐林林分垂直结构 |
4.1.3. 刺槐林分结构综合分析 |
4.2. 油松林林分结构分析 |
4.2.1. 油松林林分水平结构 |
4.2.2. 油松林林分垂直结构 |
4.2.3. 油松林分结构综合分析 |
4.3. 刺槐×油松混交林林分结构分析 |
4.3.1. 混交林林分水平结构 |
4.3.2. 混交林林分垂直结构 |
4.3.3. 混交林林分结构综合分析 |
4.4. 山杨×栎类次生林林分结构分析 |
4.4.1.次生林林分水平结构 |
4.4.2.次生林林分垂直结构 |
4.4.3.次生林林分结构综合分析 |
4.5.四种林分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4.5.1.胸径分布 |
4.5.2.冠幅分布 |
4.5.3.郁闭度 |
4.5.4.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 |
4.5.5.林分密度和林木竞争指数 |
4.5.6.树高分布 |
4.5.7.叶面积指数 |
4.5.8.林层指数 |
4.6.不同林分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
4.6.1.不同林分结构的相似性 |
4.6.2.不同林分结构差异性 |
4.7.小结 |
5.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
5.1.水土保持功能因子指标 |
5.2.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 |
5.2.1.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因子分析 |
5.2.2.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 |
5.3.油松林的水土保持功能 |
5.3.1.油松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因子分析 |
5.3.2.油松林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 |
5.4.刺槐×油松混交林的水土保持功能 |
5.4.1.混交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因子分析 |
5.4.2.混交林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 |
5.5.山杨×栎类次生林的水土保持功能 |
5.5.1.次生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因子分析 |
5.5.2.次生林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 |
5.6.四种林分的水土保持功能对比分析 |
5.6.1.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
5.6.2.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
5.6.3.拦沙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
5.7.水土保持功能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
5.7.1.不同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的相似性 |
5.7.2.不同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的差异性 |
5.8.小结 |
6.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耦合关系分析 |
6.1.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建模及数据准备 |
6.1.1.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构建 |
6.1.2.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刺槐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模型分析 |
6.2.1.刺槐林建模数据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 |
6.2.2.刺槐林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2.3.刺槐林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6.2.4.刺槐林结构方程结果分析 |
6.3.油松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模型分析 |
6.3.1.油松林建模数据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 |
6.3.2.油松林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3.3.油松林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6.3.4.油松林结构方程结果分析 |
6.4.刺槐×油松混交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模型分析 |
6.4.1.混交林建模数据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 |
6.4.2.混交林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4.3.混交林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6.4.4.混交林结构方程结果分析 |
6.5.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之间耦合关系对比解析 |
6.5.1.潜变量路径对比 |
6.5.2.观测变量的路径系数对比 |
6.6.小结 |
7.林分结构优化措施配置 |
7.1.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措施配置 |
7.2.油松林林分结构优化措施配置 |
7.3.混交林林分结构优化措施配置 |
7.4.黄土高原典型林分结构优化模式建议 |
7.5.小结 |
8.结论与讨论 |
8.1.结论 |
8.2.讨论 |
8.3.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辽西低山丘陵缓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2.3 森林植被蒸腾耗水研究概况 |
1.2.4 林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特征 |
2.1.3 植被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地利用特征 |
2.2 试验布置 |
2.2.1 野外定位观测试验 |
2.2.2 盆栽试验 |
2.2.3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相关物理性状分析 |
3.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及孔隙状况 |
3.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机械组成 |
3.3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质 |
3.4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持水性能 |
3.5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渗透性能 |
3.6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3.7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分布特征 |
4.1 不同林分类型表层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 |
4.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剖面水分季节变化 |
4.3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影响要素灰色关联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布特征 |
5.1. 不同季节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
5.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
5.3 不同土层含水量相关性及深层次土壤含水量预测 |
5.4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聚类分析 |
5.5 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半方差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树种林木耗水特征 |
6.1 不同径阶西伯利亚杏、油松、刺槐树干液流日变化 |
6.2 典型天气树干液流日变化 |
6.3 树干液流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6.4 西伯利亚杏、油松和刺槐树干液流季节变化 |
6.5 西伯利亚杏、刺槐和油松树干液流时间序列 |
6.6 树干液流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6.7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土壤水分动态与林木水分生理和光合生理的关系 |
7.1 土壤水分动态与林木树干液流的关系 |
7.2 土壤水分对林木光合生理的影响及土壤水分有效性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估算 |
8.1 不同径阶油松、刺槐、西伯利亚杏耗水量估算 |
8.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10)黄土高原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混交林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1.2.2 枯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和枯落物对土壤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2.4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室内混合分解试验 |
2.2.3 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13 种树木枯落叶单独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 枯落叶单独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2 枯落叶单独分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 枯落叶单独分解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针叶树种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 油松与其他针阔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4 综合效应分析 |
4.2 樟子松与其它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2.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2.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4 综合效应分析 |
4.3 落叶松与其它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4 综合效应分析 |
4.4 侧柏与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4.1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4.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4.4 综合效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不同类型油松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5.2 不同类型樟子松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5.3 不同类型落叶松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5.4 不同类型侧柏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五章 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 小叶杨与其他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1.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4 综合效应分析 |
5.2 刺槐与 5 种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2.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2.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4 综合效应分析 |
5.3 白桦与 5 种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4 综合效应分析 |
5.4 辽东栎与 4 种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4.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4.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4 综合效应分析 |
5.5 白榆与 4 种阔叶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5.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5.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5.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5.4 综合效应分析 |
5.6 旱柳与 3 种灌木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6.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6.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6.3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6.4 综合效应分析 |
5.7 小结与讨论 |
5.7.1 不同类型小叶杨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7.2 不同类型刺槐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7.3 不同类型白桦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7.4 不同类型辽东栎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7.5 不同类型白榆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7.6 不同类型旱柳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六章 灌木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1 灌木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2 灌木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 灌木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 不同灌木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综合效应分析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枯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相互作用及加性与非加性效应 |
7.2.2 枯落叶质量及枯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影响作用的原因 |
7.2.3 关于混合分解实验的探讨 |
7.3 主要的创新点 |
7.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油松刺槐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沟壑区典型人工林地及草地植被需水量研究[D]. 符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辽宁沙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改良效果研究[D]. 霍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3]半干旱区露天矿刺槐种群生态恢复动态研究[D]. 康洪志. 山西大学, 2021(12)
- [4]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D]. 马在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晋西黄土区人工林质量评价[J]. 甄倩,王百田,赵耀,王旭虎,马保明,高海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0(04)
- [6]永寿县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D]. 袁坤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D]. 赵冰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耦合关系研究[D]. 魏曦.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9]辽西低山丘陵缓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 刘青柏. 沈阳农业大学, 2016(10)
- [10]黄土高原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李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