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处理氯化铵废液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1](2016)在《氯化铵废水双极膜电渗析酸碱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氯化铵废水双极膜电渗析(BMED)酸碱再生技术进行研究,考察了初始盐溶液浓度、电流密度、盐室体积、膜材料、膜堆组成、离子竞争性迁移、膜污染物等对该双极膜电渗析体系中产酸与产碱浓度、单位能耗和电流效率等的影响,证明了氯化铵废水双极膜电渗析酸碱再生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并获得一些新的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氯化铵废水BMED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初始氯化铵溶液浓度越高,酸碱产量越高、电流效率越大、单位能耗越低。在电流密度为48 mA?cm-2时处理110 g?L-1的NH4Cl溶液,产生HCl和NH3?H2O的浓度可分别达到57.67 g?L-1和47.85 g?L-1。当盐室中的氯化铵浓度低于拐点浓度8000 mg?L-1时,会导致恒电流条件下的膜堆电压迅速增大,该体系能耗显着增加。因而低浓度氯化铵溶液不再适合采用双极膜电渗析体系处理。增大盐室的体积可提高最终产酸碱浓度,并增大电流效率,降低单位能耗。此外,增大酸室和碱室的原始酸或碱浓度,可提高酸碱最终产量,但其生产速率降低。同三室体系相比,由双极膜+阴膜构成的两室体系可以加快产酸速率、增大电流效率、降低单位能耗。(2)BMED体系中膜材料的性能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极膜BP-1E和FBM在膜堆电压、酸碱产量、电流效率和单位能耗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膜组合FAB-FBM-FKB的产酸/碱速率相对较快,AHA-(BP-1E)-CMB较其他两个膜组合单位能耗更低、电流效率较高。分别考察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在强酸和强碱溶液中的稳定性,发现在酸或碱浸泡后AHA在接触角和膜电阻方面变化较小,FKB在表面形貌、膜电阻和接触角方面都变化较小,因此认为这两种离子交换膜更适用于双极膜电渗析体系。(3)考察含氨氮混盐BMED体系中Cl-和SO42-的竞争性迁移情况,发现在反应的初始阶段Cl-的迁移占主导地位,而随着(NH4)2SO4浓度比例的增加,Cl-的迁移速率逐渐减小,SO42-迁移速率逐渐增大。随着盐室中NH4Cl含量的增加,产HCl的电流效率值增大、单位能耗降低。表明两种离子的竞争性迁移与离子浓度和离子价态密切相关。(4)探讨模型污染物对氯化铵废水双极膜电渗析的影响,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对阴离子交换膜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导致膜电阻增大,SEM照片发现其膜表面形成明显污染,能谱分析发现膜表面S含量明显升高。当废水中CaCl2浓度较低时对BMED体系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当其浓度增大到400 mg?L-1时,可使电渗析膜体系堆电压增大,而且阳膜表面Ca2+离子含量明显增大。因此,氯化铵废水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需要预脱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高价离子等杂质。
王磊,谭少鹏,邵晶晶,朱令之[2](2014)在《论氯化铵废水中铵根离子的处理方法》文中认为文章研究了氯化铵废水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危害,论证了氯化铵废水中铵根离子的现行处理方法与技术,总结了氯化铵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化肥工业和稀土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氯化铵废水,化学实验中也会差生一定量的氯化铵废水。目前氯化铵废水中铵根离子的现行处理方法和技术主要分为三种:化学法、有机胺法碳化反应、铜基离子交换树脂法。本文总结了氯化铵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电渗析技术和膜分离技术,两种方法都是基于膜上的对氯化铵进行浓缩,所以研究出性能更好、去污能力更强的膜材料势在必行。
张振忠[3](2013)在《高浓度钙法氯化铵分解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氨碱法是纯碱生产的主要方法,该过程在生产纯碱的同时,副产低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目前一般采取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使氯化铰分解生成氯化钙和氨,然后通过蒸氨工艺将氨蒸出,氨再返回纯碱系统,实现氨循环。但此法会产生大量的浓度约为10%的氯化钙废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生产纯碱的另一个工业方法是联碱法,该方法通过冷析、盐析等过程将氯化铵从系统中以固体的形式产出,从而避免了蒸氨废液带来的污染。固体氯化铵的主要用途是农用化肥,目前95%以上的氯化铵主要作为化肥使用。由于氯化铵是酸性含氯肥料,会造成瓜果类作物的甜度下降,口感不好,同时长期使用氯化铵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因此出现了氯化铵大量过剩,造成资源浪费鉴于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将氯化铵以固体形式或在高浓度下与氧化钙进行反应,在实现氨循环利用的同时,副产高浓度的氯化钙,可以直接作为产品用作融雪剂和其他用途。该方法既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纯碱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氧化钙/氢氧化钙干法分解氯化铵进行了小试实验,结果表明,以小型球磨机为反应设备,采用固固相反应,虽然氯化铵分解可达到99.5%以上,但经分析证实反应产物为碱式氯化钙。随后本文对碱式氯化钙的外貌、结构、水解性和碳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2)根据小试实验结果,本论文对干法氯化铵分解反应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在对中试实验装置-球磨型反应器进行了设计和计算的基础上,制造了直径为900mm,宽度为400mm的中试装置,并对耐磨球大小、卸料口和排气孔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干法中试实验装置存在放大效应,氧化钙法氯化铵的最大分解率只有80%左右。氢氧化钙法氯化铵的的最大分解率为88%左右。3)鉴于干法分解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对钙氧化钙/氢氧化钙法分解氯化铵进行了高浓度湿法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有水的存在下,氧化钙也不能将氯化铵完全分解,对反应前后的氧化钙通过扫面电镜对比发现,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氧化钙的表面被包裹,阻碍了反应的进行,造成了氯化铵不能完全分解。而采用干燥的氢氧化钙与饱和的氯化铵溶液,甚至更高浓度下,也可以使反应进行彻底,氯化铵完全分解,在实现气态氨回用的同时,得到高浓度的氯化钙。4)根据湿法高浓度小试实验结果,本文设计了用于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湿法反应的卧式内搅拌浆式中试反应器,开展了相关的中试实验研究,探讨了在中试条件下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分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法可以克服反应的放大效应,可以实现氯化铵的完全分解。
李俊[4](2012)在《白云石钙镁分离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白云石是地球上重要的钙镁资源,钙镁分离能极大的提高矿物产品的附加值。因此白云石钙镁分离研究具有重大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轻烧白云石尾灰为原料,分别采用两种方法使其钙镁分离。第一种以氯化铵为浸提剂,浸提时间为15min,浸提温度为50℃时,浸提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在0.14mol/L,碳化温度20℃,碳化时间13min,CO2流速为0.1L.min-1时,钙的提取率能达到95%,碳化完的液体继续浸提循环使用,而含镁固体用于碳化,氧化镁的最佳碳化工艺条件为碳化温度20℃以下,CO2流速为0.1L.min-1,碳化时间为1h。相同的工艺条件,相同的碳化时间,二次碳化能将碳化效率从36%提高到42%。热解实验显示:重镁水在50℃已经部分分解,最佳的热解温度为100℃条件。通过XRD分析指出制备的轻质碳酸钙为方解石型,轻质碳酸镁分子式为4MgCO3·Mg(OH)2·5H2O,并用热重分析两者的热分解情况。第二种以二正丁胺盐为浸提剂,以硫酸为沉淀剂沉淀钙,制备出高纯石膏;用还原出的二正丁胺为沉淀剂,制备了高纯度氢氧化镁粉体。探索有机胺沉淀镁离子的条件:镁离子浓度为0.2-0.7mol/L,温度在50-70℃时,能制备出片状结晶良好,过滤性能优良的氢氧化镁。并对有机胺沉淀氢氧化镁的热力学动力学进行研究。同时对制备出的样品用XRD、IR、TG等进行表征。
张涵[5](2008)在《沸石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海水提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沸石离子筛海水提取碳酸钾的新工艺,主要包括从海水中高效富集钾和从富钾液中分离碳酸钾等内容,以期实现为碳酸钾生产提供新的生产工艺。钾富集工序:比较不同工艺路线钾离子的富集效果,二次富集工艺所得富钾液中钾离子的平均浓度较一次富集工艺提高近一倍。一次富集阶段,采用常温海水吸附,高温饱和盐水洗脱得一浓液;二次富集阶段,常温下吸附一浓液,配制NH4+浓度为47g/L的碳酸氢铵溶液,在通入流量为80mL/min、25℃(室温)洗脱,可得到含K+浓度为19.42g/L的富钾液。分离工序:采用萃取法,将富钾液直接蒸发浓缩后冷却,以1:0.8的比例加入甲醇萃取,将萃取母液继续蒸发浓缩至51.6°Be’,低温碳化4h后,经过两次重结晶,煅烧,得到99.2%的碳酸钾;采用二次碳化法,将富钾液浓缩至K+浓度为2.8mol/L,碳化,滤去碳酸氢钠结晶,继续蒸发浓缩至52°Be’后冷却,低温碳化4h,结晶,煅烧后得到99.3%的碳酸钾。两种方法制得的碳酸钾均达到国家标准GB1587-2000,属于Ⅰ型优等品(≧99%)。
黄钦佩,靳凤民,康仕芳[6](2007)在《有机胺萃取法制备碳酸钾》文中认为有机胺萃取法生产碳酸钾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路线。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具有钾利用率高、工艺流程简单、能耗少及成本低等优点。采用低毒的高沸点胺代替低沸点胺,研究了有机胺种类、相比及温度等试验条件对萃取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三丁胺为萃取剂,正丁醇为稀释剂,相比在3.0~3.6的条件下,氯化钾的一次转化率较高。萃取了盐酸的有机胺用浓氨水再生,再生后的有机胺可以循环使用。
黄钦佩[7](2007)在《有机胺萃取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胺萃取法生产碳酸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发展的一条新工艺路线,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具有钾利用率高,工艺流程简单,能耗少、成本低等优点。本文采用低毒的高沸点胺代替低沸点胺,研究了有机胺和稀释剂的种类、相比、稀释比、搅拌转速、温度等实验条件对萃取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三丁胺为萃取剂,正丁醇为稀释剂,相比在33.6的条件下,氯化钾的一次转化率较高。萃取了盐酸的有机胺用浓氨水再生,再生后的有机胺可以循环使用。根据萃取碳化反应过程中盐酸在有机相和盐水相中的平衡关系曲线,计算得出萃取过程的理论级数为23级,设计并制作出可连续操作的带机械搅拌的两级立式萃取器。研究了萃取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持液量、多釜串联模型参数等流体力学性能,以及反应器的萃取性能,并模拟工业生产进行了连续试验。
姚瑞华[8](2006)在《纳米材料复合膜在处理高浓度氯化铵废水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NH4Cl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NH4+-N和Cl-的大量排放都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水体中NH4+-N浓度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同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Cl-的大量排放也会导致土壤结构改变,对农作物以及地下建筑带来很大危害。目前,我国高浓度化肥工业NH4Cl废水排放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经济有效地处理NH4Cl废水的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NH4Cl废水的处理研究现状,膜分离技术的使用现状及其分离机理进行全面的研究,结合山东省鲁南化肥厂废水实际情况,对于NH4Cl废水中NH4+-N浓度在13000mg·L-1以上,则可以借助现有回收工艺对其中的NH4Cl加以回用,生产不同标准的工业用和农业用NH4Cl化肥,利用实验室的专利产品——纳米材料复合膜,自主设计并组装了一台膜分离试验机。以模拟高浓度NH4Cl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膜分离试验机处理,优化得到最优工作条件:膜分离压力为5.5Mpa;温度为35℃;pH值为6。随着废水浓度的不断增大,出水水质和产水率有明显变化。对于NH4+-N浓度为1304mg·L-114071mg·L-1和Cl-浓度为3255mg·L-1 30152mg·L-1的废水,脱盐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而产水率则从48%降到13.1%。采用内插法分析最优条件下处理结果,利用三套同样的膜分离装置进行适当的串联和并联,构成循环型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山东鲁南化肥厂高浓度NH4Cl废水的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即:清水(产水率25.3%)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浓水(产水率74.7%),可以满足企业回收生产NH4Cl化肥的要求,清水水质好,直接可以用于二次生产,基本满足企业用水要求,无需再耗费新的水资源。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NH4Cl废水进行处理,获得大量翔实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回归分析系统——DRS公式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立脱盐率以及产水率随膜分离压力、进水浓度、pH值等工艺条件变化的经验关系模型。NH4+-N去除率(Y1%)、Cl-去除率(Y2%)和产水率(Y3%)的预测模型:
张仁伟,黄顺德,王远明[9](2003)在《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处理氯化铵废液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用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过程中存在大量氯化铵废液无法处理问题。用高沸点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和不需要加热的氨法再生工艺 ,可将碳酸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铵废液转化为反应原料NH4HCO3 ,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碳酸钾生产厂的氯化铵废液问题。此工艺适用于其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铵及氯化物废液
王兆中[10](1998)在《离子膜——流化床法生产碳酸钾综述》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一种先进的碳酸钾生产方法:离子膜一流化床法,以帮助读者对该产品有更深的了解。
二、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处理氯化铵废液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处理氯化铵废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氯化铵废水双极膜电渗析酸碱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化铵废水的来源 |
1.1.1 稀土行业 |
1.1.2 化肥行业 |
1.2 氯化铵废水的危害 |
1.2.1 氯化铵废水中氨氮的危害 |
1.2.2 氯化铵废水中Cl-的危害 |
1.3 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法 |
1.3.3 膜技术 |
1.4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 |
1.4.1 双极膜电渗析 |
1.4.2 双极膜电渗析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双极膜电渗析处理氯化铵废水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离子交换膜 |
2.2.2 实验装置 |
2.2.3 测试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 |
2.2.4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初始盐溶液浓度的影响 |
2.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2.3.3 盐溶液体积和酸碱初始溶度的影响 |
2.3.4 膜堆结构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膜材料对双极膜电渗析处理氯化铵废水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膜材料 |
3.2.2 实验装置和运行条件 |
3.2.3 实验操作过程 |
3.2.4 实验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双极膜对BMED处理氯化铵废水的影响 |
3.3.2 膜材料对BMED处理氯化铵废水的影响 |
3.3.3 膜材料的耐酸/耐碱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含杂盐氯化铵废水的BMED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膜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盐室初始溶液的配制 |
4.2.4 实验操作过程及条件 |
4.2.5 实验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3.1 不同比例的初始盐溶液对盐室电导率的影响 |
4.3.2 不同比例的初始盐溶液对产酸浓度的影响 |
4.3.3 不同比例初始盐溶液对膜堆电压的影响 |
4.3.4 不同比例初始盐溶液对产酸单位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Ca2+离子及有机污染物对氯化铵废水BMED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膜材料 |
5.2.2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设计 |
5.2.3 实验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阴离子交换膜的影响 |
5.3.2 Ca2+对阳离子交换膜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2)论氯化铵废水中铵根离子的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氯化铵废水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
1.1 氯化铵废水的产生 |
1.2 氯化铵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
2 氯化铵废水中铵根离子的现行处理技术 |
2.1 化学法 |
2.2 有机胺法碳化反应 |
2.3 铜基离子交换树脂法 |
3 氯化铵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4 结论 |
(3)高浓度钙法氯化铵分解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氨碱法废液的处理现状 |
1.3 固体氯化铵的分解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热分解法 |
1.3.2 金属氧化物法 |
1.3.3 酸式化合物法 |
1.3.4 有机物法 |
1.3.5 高浓度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氧化钙/氢氧化钙干法分解氯化铵小试研究 |
2.1 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2.2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分析方法 |
2.3 氧化钙和氯化铵分解小试实验研究 |
2.3.1 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的验证实验 |
2.3.2 实验内容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分解小试实验研究 |
2.4.1 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的验证实验 |
2.4.2 实验内容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氧化钙/氢氧化钙干法分解氯化铵中试研究 |
3.1 反应器的设计与搭建 |
3.2 氧化钙和氯化铵干法分解中试实验 |
3.2.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干法分解中试实验 |
3.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氧化钙/氢氧化钙湿法分解氯化铵小试研究 |
4.1 氧化钙和氯化铵湿法分解小试实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湿法分解产物 |
4.1.3 单因素实验 |
4.1.4 反应过程分析 |
4.2 氢氧化钙湿法分解氯化铵小试实验 |
4.2.1 单因素实验 |
4.3 正交实验 |
4.3.1 正交实验方案 |
4.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3.3 验证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氢氧化钙湿法分解氯化铵中试研究 |
5.1 中试反应器的设计 |
5.2 单因素实验 |
5.3 正交实验 |
5.3.1 正交实验方案 |
5.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5.3.3 验证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碱式氯化钙基本性质研究 |
6.1 物理性质分析 |
6.1.1 XRD分析 |
6.1.2 扫描电镜分析 |
6.1.3 热重分析 |
6.1.4 水解性分析 |
6.2 碳化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白云石钙镁分离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云石资源概述 |
1.2 白云石应用 |
1.2.1 冶金行业 |
1.2.2 建材行业 |
1.2.3 化工行业 |
1.2.4 其他应用 |
1.3 白云石钙镁分离的现状 |
1.3.1 碳化法 |
1.3.2 铵浸法 |
1.3.3 卤水白云石法 |
1.3.4 酸解法 |
1.3.5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轻烧尾灰的成分分析 |
2.1 轻烧白云石尾灰简介 |
2.2 筛分实验 |
2.3 白云石尾灰的成分与物相组成 |
第3章 铵浸-碳化法钙镁分离 |
3.1 实验原理 |
3.1.1 氯化钙碳化过程的原理及理论分析 |
3.1.2 氧化镁碳化及热解机理 |
3.1.3 实验流程图 |
3.1.4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 实验过程与讨论 |
3.2.1 实验设计 |
3.2.2 浸提过程 |
3.2.3 浸提液碳化过程 |
3.2.4 轻质碳酸钙表征 |
3.2.5 浸提液碳化实验小结 |
3.2.6 氧化镁碳化过程 |
3.2.7 重镁水热解过程 |
3.2.8 轻质碳酸镁的表征 |
3.3 小结 |
第4章 有机胺循环法实现钙镁分离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3 实验过程 |
4.4 氢氧化镁沉淀过程 |
4.4.1 镁离子浓度对胺沉淀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胺沉淀的影响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石膏的表征 |
4.5.2 氢氧化镁粉体的表征 |
4.5.3 氢氧化镁合成的热力学研究 |
4.5.4 氢氧化镁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
4.5.5 氢氧化镁的粒度与形貌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5)沸石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水化学资源概述 |
§1-2 基本原理 |
1-2-1 碳酸钾的性质 |
1-2-2 碳酸钾的质量标准 |
1-2-3 基本概念 |
§1-3 碳酸钾生产现状 |
1-3-1 碳酸钾主要生产方法和特点 |
1-3-2 碳酸钾生产概况 |
1-3-3 碳酸钾的消费 |
1-3-4 关于碳酸钾生产的几点思考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装置仪器 |
2-1-2 实验原料、药品及指示剂 |
§2-2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
2-2-1 试剂的配制方法 |
2-2-2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
§2-3 实验工艺原理及方法 |
2-3-1 沸石改型 |
2-3-2 实验工艺原理 |
第三章 制备富钾液工艺研究 |
§3-1 一次富钾工艺 |
3-1-1 工艺路线 |
3-1-2 海水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1-3 碳酸氢铵洗脱实验 |
3-1-4 氯化钠再生实验 |
§3-2 二次富钾工艺 |
3-2-1 工艺路线 |
3-2-2 一段富集的研究 |
3-2-3 二段富集的研究 |
§3-3 Na_2CO_3作为洗脱剂的研究 |
3-3-1 一浓液吸附,Na_2CO_3 洗脱实验 |
3-3-2 海水吸附,Na_2CO_3 洗脱的研究 |
第四章 富钾液分离制取碳酸钾工艺研究 |
§4-1 从富钾液回收碳酸氢铵的实验研究 |
4-1-1 富钾液的制取及其成分分析 |
4-1-2 沸点对碳酸氢铵蒸出率的影响 |
§4-2 萃取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 |
4-2-1 碳酸氢铵母液浓缩实验 |
4-2-2 浓缩液分离碳酸钠实验研究 |
4-2-3 萃取母液碳化实验 |
4-2-4 碳酸氢钾煅烧制取碳酸钾产品 |
§4-3 二次碳化结晶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 |
4-3-1 溶解度数据 |
4-3-2 浓缩结晶除去富钾液中的碳酸钠 |
4-3-3 碳化实验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6)有机胺萃取法制备碳酸钾(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应机理 |
1) 萃取碳化反应 (以NR3代表有机胺) |
2) 再生反应 (用氨再生萃取HCl后的有机胺) |
3) 煅烧反应 |
2 试验部分 |
2.1 应用的主要试剂 |
2.2 试验流程及分析方法 |
2.2.1 萃取碳化反应 |
2.2.2 有机相的再生反应 |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1 有机胺的种类对一次萃取转化率的影响 |
3.2 稀释剂的选择对一次转化率的影响 |
3.3 稀释比和有机相与盐水相体积比对一次转化率的影响 |
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5 搅拌速度的影响 |
3.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7 有机相的再生 |
4 结论 |
(7)有机胺萃取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碳酸钾工业的发展现状 |
1.2 碳酸钾的主要生产工艺 |
1.3 萃取机理研究和萃取剂 |
1.3.1 分配比、萃取率 |
1.3.2 相比、分离系数、萃取比 |
1.3.3 萃取体系的分类 |
1.3.4 萃取剂 |
1.3.5 稀释剂 |
1.4 萃取设备的现状和发展 |
1.5 反应萃取设备的选择 |
第二章 间歇操作萃取实验与结果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2 实验流程及分析方法 |
2.1.3 萃取平衡曲线的测定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有机胺的种类对一次萃取转化率的影响 |
2.2.2 稀释剂的选择对一次转化率的影响 |
2.2.3 稀释比和有机相与盐水相体积比对一次转化率的影响 |
2.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2.5 搅拌速度的影响 |
2.2.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2.7 有机相的再生 |
2.2.8 平衡曲线 |
2.3 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操作萃取实验与结果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流程 |
3.1.3 反应器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
3.1.4 反应器的萃取性能研究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流量对停留时间的影响 |
3.2.2 搅拌速度对停留时间的影响 |
3.2.3 多釜串联模型参数的计算 |
3.2.4 反应器分散相滞留量的测定及随反应器高度的变化 |
3.2.5 连续萃取试验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纳米材料复合膜在处理高浓度氯化铵废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氯化铵废水的产生量及其发展趋势 |
1.2 项目的选题依据 |
1.3 氯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
1.4 国内外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
1.5 膜分离方法 |
1.6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纳米材料复合膜分离装置设计 |
2.1 前言 |
2.2 膜分离试验机的工作原理与流程 |
2.3 纳米材料复合膜的制作 |
2.4 膜组件的构建 |
2.5 初级过滤器的设计 |
2.6 KDF 活性炭吸附过滤器 |
2.7 精过滤器的设计 |
2.8 动力驱动装置 |
2.9 其他附属部件 |
2.10 具体操作方法 |
第三章 利用膜分离试验机处理氯化铵废水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和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膜分离试验机处理氯化铵废水的经验公式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试验设计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5 经验模型建立 |
4.6 经验模型的验证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建议 |
数据回归分析系统——DRS 软件简介: |
附图 |
致谢 |
(10)离子膜——流化床法生产碳酸钾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碳酸钾产品简介 |
1.1 碳酸钾用途及市场 |
1.2 碳酸钾生产方法 |
1.3 我国碳酸钾生产现状 |
2 离子膜一流化床法生产碳酸钾的工艺流程 |
2.1 一次盐水精制 |
2.2 盐水过滤工序 |
2.3 二次盐水精制 |
2.4 电解 |
2.5 淡盐水脱氯 |
2.6 氯氢处理 |
2.7 蒸发及碳酸钾生产 |
3 主要设备的选择 |
3.1 离子膜电解槽 |
3.2 三合一流化床 |
4 离子膜一流化床法在我国推广实施的前景分析 |
(1) 投资基数大, 回收期长。 |
(2) 采用本法生产关键设备需要引进。 |
四、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处理氯化铵废液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氯化铵废水双极膜电渗析酸碱再生研究[D]. 李雅.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6(05)
- [2]论氯化铵废水中铵根离子的处理方法[J]. 王磊,谭少鹏,邵晶晶,朱令之. 广东化工, 2014(16)
- [3]高浓度钙法氯化铵分解实验研究[D]. 张振忠.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4)
- [4]白云石钙镁分离基础研究[D]. 李俊. 武汉工程大学, 2012(01)
- [5]沸石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D]. 张涵.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 [6]有机胺萃取法制备碳酸钾[J]. 黄钦佩,靳凤民,康仕芳.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7(04)
- [7]有机胺萃取法制备碳酸钾的研究[D]. 黄钦佩. 天津大学, 2007(04)
- [8]纳米材料复合膜在处理高浓度氯化铵废水中的应用[D]. 姚瑞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3)
- [9]有机胺法碳化反应处理氯化铵废液工艺研究[J]. 张仁伟,黄顺德,王远明. 无机盐工业, 2003(01)
- [10]离子膜——流化床法生产碳酸钾综述[J]. 王兆中. 海湖盐与化工,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