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旱作农业与混农林业的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方燕,熊康宁,朱大运[1](2020)在《喀斯特山地混农林业水分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水分效应是混农林业研究的重点内容,对混农林系统结构优化配置与石漠化水土综合整治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从蒸散效应、土壤水分效应、水分利用效应及截留效应四个方面总结了混农林业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对石漠化治理中混农林业的水分效应进行了分析概述,阐明了石漠化治理区混农林发展的潜力,以及针对混农林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来源与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不清、耗水规律不明、水分利用效率低、混农林配置机理缺乏等问题,对未来混农林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实现混农林业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曹琦[2](2019)在《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滴灌条件下,为探索与干旱区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枣农间作模式,本课题从小气候角度出发,对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两种枣棉间作模式(M1、M2)和三种枣苜间作模式(P1、P2、P3)以及单作枣园(CK)、单作棉田(CK1)、单作苜蓿地(CK2),在水平方向上(枣棉间作为a1、a2、a3,枣苜间作为b1、b2、b3)和垂直方向上(冠底、冠中、冠顶、1 m处)开展了小气候、地温、土壤含水量、生长、产量等指标观测,对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影响为CK1>M1>M2,CK2>P3>P2>P1;水平方向上为CK1>a3>a2>a1和CK2>b3>b2>b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的趋势,均低于对照。2.各间作模式中日平均气温在水平方向均呈倒“V”形态。枣棉间作模式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表现为a3>a2>a1>CK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CK1>M1>M2,M2较CK1降温1.43℃;空气湿度表现为冠中>冠底>冠顶>1 m,M2>M1>C K1,M2较CK1高6.91%。枣苜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影响与枣棉间作模式的影响一致。3.各间作模式中地表面最高温度在各生育时期呈现CKI>M1>M2、CK2>P3>P2>P1的趋势,地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是M2>M1>CK1、P1>P2>P3>CK2。地温日变化整体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地温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不同时刻不同间作模式与风速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但是CK1明显大于M1、M2,CK2明显大于P1、P2、P3。风速的降低值与对照风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枣棉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略大于枣苜间作模式,但M1、M2之间,P1、P2、P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间作系统CO2浓度整体表现为M1>M2、P3>P2>P1,水平方向上a3>a2>a1、b3>b2>b1,垂直方向上1 m>冠顶>冠中>冠底。6.枣棉间作和枣苜间作各模式中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变大。7.间作苜蓿对枣树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会造成轻微减产,但是间作棉花会严重的影响枣树的产量。8.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整体高于单作模式,在枣棉间作模式中M1模式最优,在枣苜间作模式中P2模式最优。
周宣[3](2019)在《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节水调控效应研究 ——以苹果X大豆间作为例》文中认为为探求适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节水调控措施,于2017—2018年,在该地区选取了典型的幼龄苹果X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覆盖与调亏灌溉两种节水措施,分析了不同节水调控措施对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上限三水平:田间持水量的55%(W1,低水),70%(W2,中水)和85%(W3,高水),及两种覆盖材料:秸秆覆盖(M1)和地膜覆盖(M2)。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土壤含水量最大均出现在秸秆覆盖中,与CK0处理相比,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提高了 6.55%。覆盖、灌水和交互作用对土壤含水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覆盖的影响程度最大。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0—30 cm 土层土壤水分波动较大,而30—60 cm 土层则相对稳定。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中M1W1和M1W3保水效果较好,而地膜覆盖中为M2W2处理。从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来看,M2W2处理的耗水量可较W3组减少约 30—50 mm。(2)节水调控措施增加了苹果和大豆总根长密度,扩大了苹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根长分布。苹果根长密度与距树行距离呈负相关,而大豆则呈正相关,且均与垂直深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大豆鼓粒期土壤水分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先减后增,最小值为距树行1.5—2.0 m范围。聚类分析表明节水调控下苹果和大豆主要水分竞争区域为距树行0.5—1.5 m、垂直方向0—40 cm 土层范围内。M2W2处理苹果细根集中分布在20—40 cm 土层,大豆细根主要在0—20 cm 土层,根系错位分布缓解了种间水分竞争。(3)节水调控措施对植物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程度较弱,苹果和大豆叶绿素含量最大均出现在地膜覆盖处理。节水调控提高了苹果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最大值均为M2W2处理,该处理下苹果和大豆的Pn、LWUE可较其余调控措施提高12.42%—22.51%、2.13%—35.13%。大豆Pn和LWUE均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大豆SPAD含量与距树行距离之间无显着关系。地膜覆盖下W2、W3灌水组促进了苹果和大豆的生长。(4)M2W2处理具有最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综合2个生长季得出,该处理较 W1、W3 组增产 19.38%—72.91%,WUE 提高 17.63%—86.48%,较 CK1、CK2 处理增产 55.79%、28.76%,WUE 分别提高 41.38%、14.69%,与 CKO处理相比可增产52.93%,WUE可提高38.79%。净收益最大为M2W2处理,较W3组减少总投入30—650元.hm-2,净收益却可增加845.7—3890.0元.hm-2。秸秆覆盖的生产模式不利于提高净收益,M1W3处理的净收益达到最小甚至出现了亏本。本研究表明,覆膜结合中水灌溉的调控措施有效促进了苹果和大豆的生理生长,提高了间作系统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实现了节水、增产、高效和间作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最适于本研究区苹果×大豆间作的节水调控措施为:全生育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同时在分枝期和鼓粒期采用田间持水量的70%为灌水上限的灌溉制度,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提高水分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晋西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霍高鹏[4](2017)在《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枣树作为一种传统的耐旱经济物种在黄土丘陵区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为当地生态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但由于传统枣园为减少杂草等与枣树争水争肥现象多采用“清耕制”管理,从而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果园地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果实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实践证明,农林复合经营对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黄土丘陵区地处半干旱地区,降雨资源有限,地下水埋深大,非饱和带土壤水常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补充,因此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下生物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种间发生较为严重水分竞争,进而影响复合系统持续高效发展。研究植物土壤水分利用策略是目前判断农林复合系统是否发生水分竞争的重要方法。而氢氧稳定同位素(2H和18O)示踪技术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植物木质部水与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同位素组成,进而确定植物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以此分析两种复合系统种间水分竞争情况。本研究将黄土丘陵区主要经济作物黄花菜和外来经济物种饲料油菜间作种植在枣树行间,通过将土壤分层:浅层(0-20 cm)、中层(20-60 cm)、深层(60-200 cm),并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IsoSource模型分析了枣树-黄花菜间作系统和枣树-饲料油菜间作系统在不同季节的土壤水分利用及种间水分竞争情况。得到结论如下:(1)研究区降雨分布不均,春季是枣树需水关键期但降雨稀少,需适当补水。夏季、秋季降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可以增加对地表径流的拦蓄,有利于枣园土壤水分恢复和补充。由δD和δ18O拟合出的土壤水线截距和斜率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说明当地雨水蒸发强烈,植物木质部水稳定同位素围绕土壤水线分布,但少许处于土壤水线左侧,说明植物所需水分大部分来自土壤水的同时还有可能利用一部分较为贫化的其他水源,包括残留冠层的雨水、早晨的雾水(研究区晨雾现象较为严重)等。(2)该地区0-20 cm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剧烈,难以长期保持稳定,并不利于植物吸收利用,大雨在3-5天内可以入渗到土壤60 cm处的作物根系密集层,极易被吸收利用,6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逐月降低,且雨水很难入渗到该层,土壤水分很难得到及时有效补充。单从土壤水分补给来看,枣树和饲料油菜对水分使用形成时间错位,较枣树-黄花菜复合系统更加适合在当地种植。(3)枣树在较为干旱的5和7月主要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在降雨充沛的8和9月主要使用中层土壤水,整个生育期对浅层土壤水的使用较少。黄花菜和饲料油菜在干旱时期主要吸收利用中层土壤水,其中黄花菜表层根系对有效降雨反应灵敏,进入雨季两者对浅层土壤水使用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是饲料油菜对大雨的使用比黄花菜保守。枣树与黄花菜、饲料油菜水分利用策略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较为干旱的5和7月对中层和深层土壤水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水分竞争。
李浩[5](2008)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特殊困难。如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如何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写作主要围绕着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点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宁夏的地理位置和农村的实际调研情况,对宁夏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宁夏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该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显着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第三章主要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所分析的特殊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吕世勇[6](2008)在《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毕节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落后的社会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双重制约。这些地方不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苦,而且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很差。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区域——毕节地区为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为全面推进毕节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毕节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该地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业结构不合理;(2)农产品加工率低,经济效益低;(3)人地矛盾尖锐,耕地过度开垦;(4)人口总体素质低下;(5)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消费水平低;(6)生态环境恶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生态农业是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毕节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具体思路,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体系构成,包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调控体系以及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同时指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调节好四大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的关系;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就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相关措施建议。
白思敏[7](2007)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然而随着发展压力的增大,农业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和由该生命系统提供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资源的存续、发展的功能更加突出和重要。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新疆现已成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在棉花、粮油、油料、畜牧业、能源和原材料等产业开发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资源替代区,并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因此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分析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和特点,全面研究农业发展中主要制约因素,并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农业发展学、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在借鉴国内外区域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立足区情、农情,希望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王刚[8](2007)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综合治理开发,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协;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后,会推动生态建设发展,加大水土保持投资,增加对水土保持的认识。本论文主要是立足于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互动机制的剖析,在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开发评价系统,并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典型地区进行评价和相关分析。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理论探讨,研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关系作出定性评价,并具体分析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对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定量评价研究方面,共完成四项工作:首先是利用实地考察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基本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水土保持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其中对所选择的五个典型地区,即定西,固原、延安、榆林和咸阳进行了重点的数据采集,为后面建立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和进行评价奠定基础;其次是以定西地区为例探讨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的评价基本理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计算过程,实际上是采用手工方式对一个地区进行了完整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为使用计算机建立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进一步做好准备;第三是在建立基本数据库和手工评价的基础上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最后主要是使用已建立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对五个典型区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具体的量化对比分析找出该地区水土保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论文最终形成两点认识,三项成果,还有部分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认识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得到三个结论。一、尽管贫困区的人类活动会在一定程度加剧水土流失,但贫困不是导致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二、虽然在不同的农村经济模式中,水土流失对于农村实际年收入的直接影响有较大差别,但水土流失确实是严重水土流失区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三、采用人均产值来评价贫困更为合理,在评价贫困时考虑固定资产变化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二:总结了水土保持活动对农村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基本模式,有六点结论。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二、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四、退耕还林还草导致人均粮食减少;五、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成果一: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数据库,数据库数据量大,信息内容较全面,数据来源可靠,可为专业研究和效益评价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成果二:开发完整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主要简化了手工评价中复杂的手工计算过程,并实现了不同地区评价因子的可选择性和评价因子权重的可选择性,即所谓的开放式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成果三:使用开发的评价系统分析评价了5个典型流失区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纵横向对比研究,发现目前水土保持活动的一些共性规律,如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普遍性;提高农民收入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是提高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等等。在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水土保持动态数据库和开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方面论文都有所创新,特别是建立的数据库和开发的评价系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论文在以下两方面有待继续研究:一是数据库的数据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加;二是如果用于更广泛地区评价,评价系统现有的可选指标较少,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张青峰[9](2002)在《渭北旱塬混农林业水分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近十几年的事。目前,关于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绝大多数是针对纯农田或纯林地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研究还很少,且大都局限于探讨土壤含水量对林木生长、作物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等。为此,我们应用土壤水动力学的一些方法对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分生态要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近两年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根系在0~120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呈“V”字型,垂直分异明显,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水平分布范围为0~250cm,随根系的水平延伸呈阶梯状分别,其中在0~150cm范围内为其根系水平分布集中分布区,根重占总根重的70%。花椒根长密度与根干重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越靠近林缘吸水根系根长密度L越大。垂直方向上绝大部分集中在0~60cm土层内。林缘处0~60cm土层内根长密度L占0~120cm土层内L的95.9%,其中20~40cm土层内所占分额较大,在40%~56%之间,是L密集区。 2.农林复合系统中林带附近小麦根系分布主要特点是:靠近林带处根系减少,垂直方向上根系密集区在0~20cm,越靠近林带其密集程度越大。影响小麦根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林带遮荫和林带根系的作用。 3.对黄土高原中部旱区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地带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通过测定资料,采用非线形参数拟合方法,求得了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土壤层位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各模型参数拟合精度较高。 4.农林复合系统不同层位土壤水扩散率D(θ)随土壤含水量θ的变换趋势基本一致,D(θ)随夕的变化可分为明显的两段,其转折点在θ=40%左右,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指数关系。农林复合系统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变化于0~3.5之间,并受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影响,而土壤孔隙度及其分布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5.对农林复合系统中蒸散耗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期至乳熟期间,林带吸水以消耗农田土壤水分为主;林带根系吸水范围由林带区和农田中0.5H~1.5H范围组成,该区为林带根系和冬小麦根系的交织区,在农林争水过程中,小麦吸水占优势。从林带和冬小麦根系吸水的比例关系来说,在拔节至乳熟期间,小麦耗水是农林复合系统耗水的主要特征。林带蒸散耗水以蒸腾方式为主,农田蒸散水平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6.在农林复合模式耗水特征中,根据土壤水量平衡方程,提出对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农区,分层土壤水量平衡方程。
金广清,吴广兴[10](2001)在《城郊型林业建设模式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
二、我区旱作农业与混农林业的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区旱作农业与混农林业的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山地混农林业水分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农林业的水分效应 |
1.1 水分利用效应 |
1.1.1 水分利用策略 |
1.1.2 水力作用 |
1.2 蒸散效应 |
1.2.1 土壤蒸发 |
1.2.2 植物蒸腾 |
1.3 土壤水分效应 |
1.3.1 正效应 |
1.3.2 负效应 |
1.4 截留效应 |
1.4.1 正效应 |
1.4.2 负效应 |
2 混农林业在石漠化区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
2.1 植被用水策略以及对干旱环境适应策略的研究 |
2.2 混农林治石的关键技术研究 |
2.3 混农林系统水分运移机制的研究 |
2.4 农艺、工程节水技术与保墒技术的研发 |
3 结语 |
(2)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间作的概念和增产机理 |
1.4 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
1.4.1 间作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 |
1.4.2 间作对防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
1.4.3 间作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研究 |
1.4.4 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
1.4.5 间作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效应的研究 |
1.4.6 间作复合系统中CO_2 浓度的研究 |
1.5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6 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
1.7 不同间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地枣树生长情况分析 |
3.2 枣农间作系统生育时期调查分析 |
3.3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
3.3.1 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3.3.2 不同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3.3.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4 不同间作模式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
3.3.5 不同间作模式对CO2 浓度的影响 |
3.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1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的影响 |
3.5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
3.5.1 间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2 间作对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5.3 间作对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6 经济效益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效应的调节和改善 |
4.1.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探讨 |
4.1.4 试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4.2 结论 |
4.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气候的影响 |
4.2.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2.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节水调控效应研究 ——以苹果X大豆间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林复合系统节水调控研究 |
1.2.2 农林复合系统耗水规律研究 |
1.2.3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 |
1.2.3.1 地上部分种间关系 |
1.2.3.2 地下部分种间关系 |
1.3 研究内容 |
1.3.1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和耗水量的影响 |
1.3.2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苹果和大豆细根分布的影响 |
1.3.3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
1.3.4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覆盖与灌水量设定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 |
2.3.2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3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贮水量计算 |
2.4.2 土壤水分亏缺度 |
2.4.3 耗水参数的计算 |
2.4.4 水分利用的计算 |
2.4.5 生产成本与经济收入计算方法 |
2.4.6 多指标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 |
2.4.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
3.1 研究区域气象因子分析 |
3.2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 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特征 |
3.4 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特征 |
3.5 土壤贮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6 土壤水分亏缺度 |
3.7 耗水参数的变化特征 |
3.8 小结与讨论 |
3.8.1 小结 |
3.8.2 讨论 |
4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苹果和大豆细根分布的影响 |
4.1 节水调控对苹果细根分布的影响 |
4.2 节水调控对大豆细根分布的影响 |
4.3 根长密度与距树行距离和土层深度的相关性 |
4.4 苹果X大豆间作系统土壤水分主要竞争区域 |
4.5 节水调控对大豆鼓粒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5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5.3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蒸腾速率的影响 |
5.4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大豆生理指标与距树行距离的相关性 |
5.6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生长指标的影响 |
5.7 小结与讨论 |
5.7.1 小结 |
5.7.2 讨论 |
6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6.2 间作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6.3 不同处理的综合评价值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小结 |
6.4.2 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4)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1.2.1 农林复合系统的定义和现状 |
1.2.2 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3.2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简介 |
1.3.2.1 稳定同位素技术概况 |
1.3.2.2 同位素效应 |
1.3.2.3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水分来源原理 |
1.3.2.4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水分来源方法 |
1.3.3 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植物水分来源中研究进展 |
1.3.4 农林复合系统水分利用策略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 |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验地选取与布设 |
2.3.2 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植物木质部水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降雨量及温度变化 |
3.2 植物木质部水及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分布规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及其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
4.1 枣树-黄花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及其δ~(18O)垂直分布特征 |
4.2 枣树-饲料油菜复合系统不同季节土壤水分及其δ~(18)O垂直分布特征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 |
5.1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 |
5.2 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竞争情况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工程措施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6.1 结论 |
6.2 工程措施 |
6.3 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2.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
2.2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 |
2.3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现状 |
第三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 |
3.1 宁夏农村生产发展的特殊性 |
3.1.1 南部山区农村生产发展中特有的困难 |
3.1.2 银川及周边地区农村生产发展问题 |
3.1.3 银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的特殊性 |
3.2 宁夏农民贫困问题中的特殊性 |
3.2.1 宁夏南部山区农民贫困问题的特殊性 |
3.2.2 银川及周边地区农民贫困问题分析 |
3.2.3 银北地区农民贫困问题分析 |
3.3 宁夏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
3.3.1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3.3.2 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
3.4 宁夏农村村容整洁规划的特殊性 |
3.4.1 宁夏农村村容整洁规划的必要性 |
3.4.2 宁夏农村村容整洁建设的特殊问题 |
3.5 宁夏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殊性问题 |
3.5.1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宁夏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
3.5.2 管理民主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
4.1 宁夏农村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1 南部山区农村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2 消除二元结构加快银川及周边地区生产发展的建议 |
4.1.3 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银北地区生产发展 |
4.2 宁夏农民脱贫致富的对策建议 |
4.2.1 宁南山区消除生态贫困与反贫困措施 |
4.2.2 银川及周边地区脱贫致富的对策建议 |
4.2.3 银北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
4.3 宁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 |
4.4 宁夏农村村容规划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
4.5 宁夏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论文评阅人意见(一) |
论文评阅人意见(二) |
致谢词 |
(6)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毕节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动态 |
1.3.2 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2 现代农业相关理论基础 |
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
2.2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世界几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1 资源优势型的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2 资源劣势型的日本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3 农业农村结合型的韩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4 各种发展模式的有益借鉴 |
3 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
3.1 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特点 |
3.2 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
3.2.1 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喀斯特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3.3 生态农业是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实选择 |
3.4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
3.4.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3.4.2 生态农业的特点 |
4 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4.1 毕节地区概况 |
4.1.1 毕节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4.1.2 毕节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4.2 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4.2.1 农业产业结构 |
4.2.2 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
4.2.3 农业物质投入水平 |
4.2.4 农业科技水平 |
4.2.5 农业产业化水平 |
4.2.6 农业生态环境 |
5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毕节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5.1.2 农产品加工率低,经济效益低 |
5.1.3 人地矛盾尖锐 |
5.1.4 人口总体素质低 |
5.1.5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下 |
5.1.6 生态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5.2 毕节地区农业经济落后原因分析 |
5.2.1 农业投入不足 |
5.2.2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5.2.3 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农业发展 |
5.2.4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
5.2.5 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
6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
6.1 毕节地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具体思路 |
6.2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体系构成 |
6.2.1 生态农业模式 |
6.2.2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
6.2.3 生态农业调控体系 |
6.2.4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建设重点 |
6.3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布局 |
6.3.1 西部喀斯特高原区 |
6.3.2 中南部喀斯特中山区 |
6.3.3 中北部喀斯特中山区 |
6.3.4 东部喀斯特丘陵区 |
6.4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 |
6.4.2 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的关系 |
6.4.3 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
6.4.4 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
6.5 毕节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
6.5.1 结合地区资源特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
6.5.2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
6.5.3 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力度 |
6.5.4 加快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
6.5.5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
6.5.6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第二章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新疆概况 |
一、新疆生态系统 |
二、新疆农业自然资源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状况 |
一、新疆农业的结构 |
二、新疆农业技术发展情况 |
三、农村人力资源 |
第三章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客观因素 |
一、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二、土地后备资源丰富,但是质量差,开发难度大 |
三、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 |
四、生态环境恶化,危害到生物多样性,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主观因素 |
一、落后的观念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二、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
四、制度与政策的缺陷和不完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一 建设生态防护林,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 |
二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
三 防治耕地沙漠化、盐碱化,大力保护耕地,优化土壤 |
四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绿洲生态农业 |
五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帮助农民克服短期行为 |
六 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
七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八 引导推广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立题依据 |
1.1 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加大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的难度 |
1.2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区域贫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2.1 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互动作用 |
2.2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科学评价是水土保持决策的重要依据 |
2.3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将推动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预期结果 |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分类 |
1.1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
1.2 分级效益 |
1.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1.4 原生效益和衍生效益 |
第二节 国内外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关系研究进展 |
2.1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的基本情况 |
2.2 水土保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
2.3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
2.4 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
3.1 加大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理论研究力度 |
3.2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 |
第三章 水土流失与贫困 |
第一节 严重水土流失县与国家级贫困县 |
1.1 严重水土流失县的界定 |
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界定 |
1.3 水土流失严重县与国家级贫困县的祸合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与地区贫困的关系 |
2.1 水土流失诱因分析 |
2.2 贫困诱因分析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严重水土流失区内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现阶段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 |
2.1 基本农田建设 |
2.2 退耕还林还草 |
2.3 坝系工程建设 |
第三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1 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
3.2 水土保持措施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
3.3 农田和坝系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
3.4 退耕还林还草导致人均粮食减少 |
3.5 退耕禁牧后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
3.6 退耕禁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 |
3.7 结论 |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粮食安全的定义 |
4.2 粮食安全标准 |
4.3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4.4 黄土高原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4.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安全态势分析 |
4.6 水土流失区人均粮食变化分析 |
第五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基本数据库 |
第一节 资料收集及典型区的选取 |
第二节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六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 |
第一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
第三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
3.1 综合评价体系各因子评价标准值及评价指数 |
3.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第四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
第七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 |
第一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第二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因子体系 |
第三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
3.1 综合评价体系各因子评价标准值及评价指数 |
3.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第四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第八章 开放式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 |
第一节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1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2.2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2.4 报表输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三节 关于系统的补充说明 |
3.1 数据库中没有的部分数据(表5、表6、表7) |
3.2 恩格尔系数的确定 |
3.3 经济指标的确定 |
第四节 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结论 |
第九章 典型区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及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定西地区 |
1.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3、表4、图1) |
1.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5、表6、图2) |
第二节 固原地区 |
2.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7、表8、图3) |
2.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9、表10、图4) |
第三节 榆林地区 |
3.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1、表12、图5) |
3.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3、表14、图6) |
第四节 延安地区 |
4.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5、表16、图7) |
4.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7、表18、图8) |
第五节 咸阳地区 |
5.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9、表20、图9) |
5.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21、表22、图10) |
第六节 5个典型区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分析和对策研究 |
6.1 水土保持政策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显着影响 |
6.2 提高农民收入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 |
6.3 粮食安全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 |
6.4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是提高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
6.5 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 |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和相关研究成果 |
(9)渭北旱塬混农林业水分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混农林业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混农林业水分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3.2 试验地概况 |
第四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复合体系中林木及作物根系分析 |
§5.1.1 花椒带根系分布 |
§5.1.1.1 花椒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
§5.1.1.2 花椒根系水平布特征 |
§5.1.2 冬小麦根系分布 |
§5.1.2.1 花椒附近冬小麦根系分布 |
§5.1.2.2 不同生育期内根系分布 |
§5.1.2.3 林带附近花椒根系和小麦根系的混合分布 |
§5.2 农林复合体系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
§5.2.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5.2.2 土壤扩散率 |
§5.2.3 土壤导水率 |
§5.3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5.3.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取点数与测量精度的关系分析 |
§5.3.3 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
§5.3.4 农田系统、人工林系统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比较分析 |
§5.3.4.1 不同系统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5.3.4.2 不同系统土壤含水量的水平分布特征 |
§5.3.5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化特征 |
§5.3.6 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分析 |
§5.4 土壤容重的测定结果 |
§5.5 农林复合体系的吸水量特征分析 |
§5.5.1 农林复合体系的根系吸水量 |
§5.5.1.1 花椒林带根系吸水量 |
§5.5.1.2 冬小麦根系吸水量 |
§5.5.2 农林复合体系根系吸水关系 |
§5.6 农林复合体系蒸散耗水特征 |
§5.6.1 农林复合系统的蒸散耗水量 |
§5.6.1.1 花椒林带蒸散量 |
§5.6.1.2 农田蒸散量 |
§5.6.1.3 农林复合系统蒸散耗水关系 |
§5.6.2 林带对农田土壤水分影响程度及范围 |
§5.7 农林复合系统耗水特征的数值模拟 |
§5.7.1 农林复合模式土壤分层水量平衡模型的建立 |
§5.7.1.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5.7.1.2 平衡分量的确定与计算 |
§5.7.2 方程的求解 |
§5.7.3 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
§5.8 农林复合体系作物群体结构特征 |
§5.8.1 农林复合体系作物干物质生产 |
§5.8.2 农林复合体系生物生产力及经济生产力 |
§5.8.3 农林复合型体系光能利用率及能量固定 |
§5.9 农林复合体系水分生产力特征 |
§5.9.1 农林复合体系水分生产力特征 |
§5.9.2 影响水分生产力的因素 |
§5.9.3 提高农林复合体系水分生产力的途径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作者简介 |
四、我区旱作农业与混农林业的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山地混农林业水分效应的研究进展[J]. 何方燕,熊康宁,朱大运. 中国饲料, 2020(07)
- [2]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曹琦.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3]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节水调控效应研究 ——以苹果X大豆间作为例[D]. 周宣.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D]. 霍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5]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D]. 李浩. 西北民族大学, 2008(06)
- [6]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毕节地区为例[D]. 吕世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08(09)
- [7]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白思敏. 新疆大学, 2007(06)
- [8]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 王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9]渭北旱塬混农林业水分生态研究[D]. 张青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10]城郊型林业建设模式的初步探讨[J]. 金广清,吴广兴. 内蒙古林业, 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