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症证病结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琴,鲁玉辉[1](2021)在《温疫学派综合临证辨治模式探讨》文中提出传统温疫学派学术思想驳杂而有失系统化。文章通过挖掘吴又可、戴天章、刘松峰、杨栗山、余师愚等温疫大家临证对辨症、证、病、舌、体质、病因论治的应用,从辨症论治急治标、辨证论治重病位、辨病论治鉴寒温、辨舌论治知应下、辨体论治明常变、审因论治捣病源6个方面,论述总结温疫学派代表医家的多元辨治思维,尝试探讨并建立"症-证-病-舌-体-因"一体化的温疫综合辨治模式,以期为中医临床辨治温疫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苗艳敏[2](2021)在《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岭南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土卑地湿,湿热蕴蒸,易致痿证多发。独特的地理环境亦富产对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的的岭南草药。历代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论治不乏真知灼见,有研究价值。本研究尝试整理历代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经验,挖掘治痿岭南草药,以期为痿证的现代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理论评述与数据挖掘法相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资料查找、鉴别和整理。将搜集到的一手资料拍照保存,整理成word文档,按照历史阶段汇编整理。本研究方法着重阅读的是相关古籍原着。现代痿证论治则以知网和图书馆搜集医案医论为主。理论述评:采用传统阐释、病证分析、追根溯源、横纵向对比、归类总结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认识痿证历程和痿证论治学术源流进行梳理,探索其学术内涵及临床价值。数据挖掘:对临床诊治痿证患者的一手资料,整理筛选,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进行多维分析,挖掘用药特点,分析痿证治疗的临证经验。结果:共查阅古籍约121本,与痿证相关的岭南医籍共42本。明以前主要有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李珣《海药本草》、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澹寮集验方》、明·盛端明《程斋医抄秘本》等。清代医着最多,占29本,主要有叶茶山《采艾编翼》、刘渊《医学纂要》、何梦瑶《医碥》、郭元峰《脉如》、黄岩《医学精要》、邓友凤《虚痨立卓》、潘名熊《叶案括要》、陈耀辰《南医辨论》、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民国时期主要有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论文第一部分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主要从痿证病名病位认识、病因病机、治疗及治痿南药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如下:1.病名和病位: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晋唐时期痿证有其候无其名,宋代首见痿证之名,清代见痿证分类命名。对痿证相近疾病鉴别始于明代,首鉴痿和厥;清代鉴别种类渐增,清后期曾超然率先将痿证与脚气病进行区分。病位方面,综合元·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募原偶记》中关于筋膜等同于募原的解析、《内经》关于筋、筋膜和募原的相关理论、清·陈珍阁《医纲总枢》关于卫筋位置、形状和功能的描述,以及痿证的临床表现,推知“筋膜”联络大小粗细不同的“筋”成一张网,密布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受血气滋养,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则发病。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2.病因病机: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认识日益复杂。晋唐宋元时期以内虚不足为主;明代受李东垣、朱丹溪等着名医家影响,病因主要为脾胃不足及湿热浸淫;清代随引进医家增多,病因更加丰富,有内虚、气机不畅或经络失调等。痿证整体以内虚为主,有内伤虚损、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肺热叶焦和湿热浸淫也较为多见。3.痿证治疗: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晋唐宋元时期主要为补虚损和补肝肾;明代重视脾胃,祛湿热,调气机;清代新增清肺热、分经论治、调情志等治法,尤以补法丰富。痿证治疗整体以补虚为主,其次为清肺热、除湿热和调脾胃等治法。元代释继洪在补虚方面提出很多精辟的观点,并在岭南后世医家中印证。如补虚应合脏腑之宜,脾肾双补谨防燥肾和濡脾。清代则出现分脏补益的趋向,如刘渊分补肝、脾、肾三脏之虚;邓友凤将损分为上中下分别补之等。释继洪指出精髓虚损,黄芪当归鹿茸地黄,未必滋补,多损胃气。岭南医家补肝肾精血,虽多用血肉有情之品,但常加苁蓉、巴戟或附子等温热之药,茯苓、牛膝等祛湿通脉之品;或加舶茴香温中理气,重视温通,通补兼施,以顾护胃气。释继洪还指出,补药不宜久服。针对痿证病程长的特点,邓铁涛及其学术传承人刘小斌治疗痿证时,在保持核心治法不变的前提下,常开具2~3个处方,对核心处方之外的补益之药适时调换,轮换使用,以减少药之偏性。外伤致失血过多可用十全养荣汤。内伤气虚血弱可用大补卫筋汤,其中马钱子为治痿痹的传统有毒中药,现代研究显示其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治疗痿证。现代临床常配伍甘草减毒增效。岭南医家治痿亦重视调畅气机,如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焦升降失常;肺热叶焦,清肃失调,可用熟地、知母、黄柏滋阴清肺热;或用麦门冬、沙参、石斛等养肺胃之阴,桑叶、杏仁、生石膏等清泄肺热,清润并举,或参“大气论”用薏苡仁、百合、淮山、桑白皮等甘寒退热之剂等;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除用桂枝温通外,亦可参“心病须心性医”,效仿慧能尊者,观见自身心性等。岭南气候常以湿热为患,多用东垣清燥汤、羌活汤清热燥湿,调畅气机;若湿热伴阳虚,清热燥湿之时,亦加川乌、肉桂等温经通络;湿热较重亦可用小胃丹攻之。但肝肾素虚,亦可见风寒侵袭致痿,治宜用麻黄、独活之类,或豨莶草、桑叶等先祛风寒之邪,再行补益。4.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特点主要表现为选病用药结合岭南地域特征,如明盛端明抄录孙思邈论治脚气;清·何梦瑶学宗王肯堂,用药又兼顾岭南气候特征,慎用祛风、除湿或温补之药;清·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等。另一特点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如清·邓友凤将喻嘉言的大气论用于痿证治疗;民国卢觉愚借助中西药理知识,创造性运用越婢加术汤治愈伴热象之痿证。5.岭南三部草药着作中,仅“十大功劳”明确标注可治痿证。根据痿证临床特征,“强腰脚”、“壮筋骨”等类药亦可用于痿证治疗。经整理此类药物共有31味,其中卖木子早在《开宝本草》中已有记载;清·潘名熊率先将千年健用于足痿的治疗;邓铁涛治疗痿证常加五爪龙、牛大力等南药。十大功劳、辣椒头、走马箭等可制成痿证食疗方。第二部分采用医案医论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探索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医案医论主要用于分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痿证治疗经验。经查询,陈金声、陈典周、邓铁涛、沈炎南、杨文辉、李任先等10位医家有痿证论治经验记载。其痿证论治特点可归纳为:病名与西医接轨。痿以虚为多,治以补为主;若因虚致实,可用姜黄行气活血消滞;或丹皮、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若因虚引动内风,可用僵蚕、全蝎、蜈蚣等熄风除颤。注重南药的应用,如用五爪龙协黄芪益气升阳,补而不燥。现代岭南痿证论治传承出现融合多个医家思想的特点,如邓铁涛融合补中益气汤和补阳还五汤的之痿证论治思想,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重用黄氏,加南药五爪龙以治痿证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结果显示,常用药物为升举阳气(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甘草、五指毛桃、白术、茯苓)、补肾填精(山萸肉、熟地黄、杜仲)和理气行滞(陈皮)等之品。性味归经方面,温性和平性药物使用最多,微寒和微温次之;甘味药物使用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辛味和苦味药物;药物多入脾经。以上用药特点反映痿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始终顾护脾胃,补而不峻的思想。对“西医疾病-中药”社团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社团重叠区域较多,反映不同神经肌肉病异病同治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出痿证治疗核心处方,按平均剂量大小排序为:黄芪(50.54)、五指毛桃(50.18)、党参(25.84)、山萸肉(13.47)、白术(13.43)、柴胡(8.68)、升麻(8.68)、当归(8.65)、甘草(5.06)、陈皮(5)。此核心处方为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方加一味山萸肉组成。由于痿证久病及肾,故在强肌健力饮中加补肝肾之山萸肉,是对强肌健力饮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用药规律,和刘小斌临床实践用药极其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论治的文献古籍梳理,以及采用医案医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岭南医家对痿证论治存在精辟的认识和真知灼见,比如释继洪关于补益的思想以及陈珍阁关于卫筋病的阐述等,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晋唐至今岭南医家对痿证治疗多表现为补内虚、调气机和通经脉等方面。多脏同补须兼顾各脏之宜,用药配伍须给予更多的重视,以防出现燥肾濡脾之类而影响疗效。情志疾病最伤气机,治疗时给予患者心理更多关注,调畅情志,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清代及以前岭南着名医家多为客籍,或多以引进医家思想为主治疗痿证,较少有南药使用的记载。而千年健、五指毛桃、牛大力以及豨莶草等南药在现代痿证治疗中发挥了较佳的作用,故现代岭南医家可以尝试将更多南药运用于痿证治疗或研究中。第三,关于痿证病位,文中经过推测可知“筋膜”联络“筋”成一张网,密布缠绕周身、五官四肢、脏腑内外,具有主肢体关节运动和屏障血气的功能,为痿证病位所在。根据其所伤位置不同,痿证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气虚血弱,筋和筋膜虚痿是发病的内在原因,故使气机升降正常、血气充盈,并使脉络畅通为痿证治疗的一个主要法则。历代岭南医家治疗痿证亦可多见此治法的体现。
张怡[3](2019)在《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将从病症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涉医简帛文献与传世汉以前医籍中的“瘕”,比较它们的异同,明确简帛文献与传世医籍中“瘕”各自的定义与特点,以及不同时代其含义继承与发展状况。并进一步探讨秦汉时期对瘕病认识上的发展历程,与其背後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以简帛文献中的“瘕”为比较的主体,对简帛、传世传世中共见的“瘕”,辨析其异同;再分别分析简帛文献、传世医籍中单见的瘕病,以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区别与联系;对比简帛文献中的“瘕”与传世医籍中与之相应的相似病症。从而归纳“瘕”的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除了传世医籍外,传世非医文献中也包含了许多与“瘕”相关的内容,作为研究的重要辅助资料。另外,魏晋隋唐时期的传世医籍,也大量传承了汉以前的学术思想,故在具体分析病症时作为参考。结果:一共比较了通名“瘕”简帛文献5处,传世医籍6处;简帛文献和传世医籍中共见的亚类“瘕”5种,分别为“唐瘕”“血瘕”“气瘕”“水瘕”“它瘕”;仅见於简帛文献的亚类“瘕”有15种,其中部分可以在传世医籍中找到相似病症;仅见於传世医籍中的亚类“瘕”有9中,其中以“疝瘕”“症瘕”最为多见。简帛文献中的“瘕”病位在心胸和腹部;症状多见痛、腹胀或肤胀、腹大、二便异常,诸多瘕病见与动物相关的体征。简帛文献对病因病机描述较少,病因与虫和鬼祟相关;部分瘕病的病机为有积,而积的形式表现为有形结块、气、血、水以及未知名的邪气积聚;在积的病机过程中,也体现出气机厥逆的特点。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病症状描述较少,病机描述较多。症状描述中,以腹部症状最为多见,具体涉及腹痛、腹热、腹中痛无定处、肿聚无常、腹大如怀等,也涉及二便异常;病因涉及:风寒入侵、运气偏胜、感染寄生虫、饮食不当、经脉为病、久病不瘥等;病机涉及:气血受寒、太阳受寒、小肠移热于大肠、脾失运化、阴阳之气不能相过、肝木克土水液停聚、恶血衃留等,其中病机有寒也有热,并体现出了阴阳、气血、脏腑辨证的观念。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存在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差异。简帛文献中“瘕”分布于心胸至腹部,而传世医籍中的“瘕”主要分布在腹部,心胸部的瘕病很少。症状的共同点在於都有腹痛、腹大、腹热、二便异常等特点;不同在於传世文献中少有症状为腹胀的瘕病,也较少用动物特征作为修辞。结论: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文献对瘕病病因的认识都涉及虫,所不同的是传世医籍中瘕病的鬼祟因素不明显,传世文献中还认识到有外感寒邪、运气偏胜、内伤久病、饮食、房劳等原因,对病因认识更为丰富。在病机方面,简帛和传世医籍都认识到瘕病有积和气机厥逆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传世医籍涉及寒热、阴阳、经脉、脏腑等多方面的病机解释。古人对“瘕”的认识集中体现在“虫”和“有物借居”两个方面。简帛文献中古人就意识到某些瘕病与“虫”有关,《内经》中“虫瘕”明确了致病之虫是真实有形的;汉末隋唐时期的医籍中,古人善於将腹中有形的瘕病与动物发生联想,病推测其病因也与动物相关,这里的“虫”不一定是真实的,其中掺杂着一些神仙、志怪思想。“瘕”的本义为“有物借居体内”,病机体现为体内邪气久留不去,渐成积聚。从简帛文献和早期传世医籍来看,诸多瘕病都涉及胸腹中有气、水、血、结块、燥屎、寄生虫等积聚类病理产物的描述。由於在瘕病的病程中常存在正气虚弱的特点,故瘕病同时也是一种久病;与此同时,妇人病在汉末隋唐时期瘕病中的占比较多,故“瘕”的含义有女病之义。
王伟斌[4](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王安然[5](2019)在《基于数学属性原理探讨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瘿病是以颈前肿大为特征的一类颈部疾患,泛指现代医学的甲状腺疾病。虽然中医古籍中历代医家着作对于治疗瘿病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单一甲状腺病种的治疗指导作用尚未有系统总结。“六经钤百病”,现代医家运用六经辨证及经方治疗甲状腺疾病,疗效显着,但目前对于六经辨治瘿病的学术思想研究尚不充分。本课题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对于瘿病的基础研究,结合现代中医医案、临床研究类资料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完成一项从古到今、从理论到临床大跨度的研究,明确瘿病证治源流,并梳理当代医家六经论治瘿病的治疗经验,采用以经络、脏腑等为基础的六经辨证分类方法,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例,基于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及数学属性偏序原理,总结、提取六经证型症状特征及病机特点,并将时方纳入六经辨证体系,丰富六经辨证体系的内容,以此作为探讨六经辨治瘿病的文献研究开端,也可为今后研究六经辨治复杂性疾病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自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至今现代中医文献,完成文献综述,探讨六经辨证的内涵,系统总结历代医家对于瘿病的辨治以及六经辨治瘿病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收集中医古籍,基于频数统计和数学属性偏序原理系统总结历代医家治疗瘿病的方药,总结归纳治疗用药的性味、归经特点及组方规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通过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现代中医文献及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药及相关症状、病机,运用以经络、脏腑为基础的六经辨证理论,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病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症状、病机,并结合数学属性偏序原理挖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方药的组方规律,总结归纳六经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病机、方药等特点,拟建立一个症状—病机—方药完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辨证体系。第五部分,深入讨论古代瘿病治疗经验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指导作用以及基于六经辨证体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证治特点。成果:1.《伤寒论》六经是基于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和功能基础,包涵手足十二经及其所系脏腑的气血、阴阳、津液等内容。瘿病典型症状虽局限于颈前,但其全身性临床表现涉及多脏腑、经络,可针对六经经络、脏腑病位归类方法,融入六经辨证体系。现代医家不乏运用六经辨证及经方治疗瘿病,疗效较为显着,提示六经辨证及经方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较大的治疗优势。2.中医古籍瘿病的典型症状为颈前肿大,有关伴随症状多集中于咽喉部及心胸部,如咽喉肿、心胸不利等,全身性伴随症状描述较少。病因多围绕六淫邪气、水土失宜、脏腑功能失调、情志不畅、体质差异、调摄适宜等,且有关病机较为分散,脏腑多涉及肝、脾。治疗中药的功效多为化痰类、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性味多以寒性、辛味、苦味为主。中医古籍治疗瘿病的主药为海藻、昆布、海蛤壳、松萝、半夏、龙胆等化痰、清热类药物。3.通过对现代中医434例病例文献研究,共得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关症状139个症状,除心悸、颈粗、手颤、消瘦等典型症状外,较多的伴随症状、舌脉象有目胀、目眩、发热、自汗、口干、口苦、性急、易怒、失眠、心烦、月经量少、月经后期、大便溏薄、腹泻、尿黄、舌红、苔少、苔薄黄、苔黄、细数脉、弦数脉、弦细脉、弦细数脉、弦脉等。共得到有关病机32个,常见病机有肝郁化火、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肝阳上扰、阴虚、痰热、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气互结。常用治疗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类药味为主,药性多为寒性中药,味辛、苦中药较多。得到典型六经证型有阳明热盛、气阴两伤证、少阳失枢、胆(肝)火内郁证、太阴脾虚、寒湿内盛证、少阴热化证、少阴寒化证、厥阴上热下寒证。4.通过对临床病例249例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共得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关症状122个症状,除心悸、颈粗、手颤、消瘦的典型症状外,较多的伴随症状、舌脉象有皮肤瘙痒、汗多、恶热、恶寒、口干、口苦、脘痞、纳呆、口渴多饮、失眠、神疲、乏力、梦多、心烦、性急、易怒、月经量少、大便溏薄、舌红、舌淡、舌淡红、苔薄白、苔白、苔白腻、沉细脉、弦脉、弦细脉等。共得到治疗经方35个,常用经方有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汤、理中汤等。得到典型六经证型有太阳经证、阳明经证、少阳经证、太阴经证、少阴寒化证、厥阴寒热错杂证、厥阴热证、厥阴寒证、中焦寒热错杂证、太阳少阳合病、太阳太阴合病。5.通过综合医案、临床研究类文献及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病证分型有太阳受风、营卫不和证,阳明热盛、气阴两伤证,少阳失枢、肝(胆)火内郁证,太阴脾虚、寒湿内盛证,少阴热化证,少阴寒化证,厥阴寒热错杂证,厥阴热证,厥阴寒证以及中焦寒热错杂证。结论:1.结合中医古籍瘿病治疗的特点,分析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指导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适宜使用海藻、昆布、海蛤壳等含碘类中药和动物甲状腺体之品,但可选用其他非碘类的化痰类药物,如松萝、半夏、贝母,并配合连翘、龙胆、白蔹等清热药物,肉桂、人参、当归、炙甘草等补虚药物,陈皮、木香、槟榔、青皮等理气药物。2.风邪致病存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中,风邪主动、飘摇不定、善动不居、数变及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致病特点,契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抖、舌颤、皮肤瘙痒、头痛、合并目疾等表现。从风邪致病的角度论治,皮肤瘙痒症状多见于太阳经证或合并太阳经证,治疗可选用防风、蒺藜、荆芥穗、川芎等风药。目疾多出现于少阳经证,目的正常功能有赖少阳经气的流注传输,出现少阳经证兼有目疾时,可选用柴胡、桔梗、连翘、牛蒡子、夏枯草等风药。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存在腹泻、神疲、乏力、水肿等虚损症状及相关虚损病机,且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甚。食欲不振、腹泻、神疲、乏力、水肿等虚损症状与气虚、阳虚、阴虚等虚损病机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患者均会出现虚损症状,较多仍为虚实夹杂证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虚损病机中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较早出现,随着病程进展,阴虚渐重,阴损及阳,最终致阴阳俱虚。但也不可忽视其气滞、痰浊、瘀血等标实。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为淡漠型症状者,可从太阴、少阴经论治。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除涉及肝脏之外,仍与脾、肾、心、肺、胃、胆等脏腑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肝论治,常见病机有肝火亢盛、肝郁气滞、肝风内动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脾论治,常见脾气虚及脾阳虚等病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肾论治,多见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两虚等病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肺论治,与痰密切相关,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或因肺气受损影响心血运行,出现心悸、汗出、倦怠乏力等气阴两虚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胃论治,关键病机在于胃火,有胃火炽盛或胃阴虚等病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胆论治,常兼情志类症状,如焦虑、抑郁等,并易受惊吓,多见胆气虚等病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非独从肝论治,尚涉及脾、肾、心、肺、胃、胆等脏腑,这也为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太阳经证,病机为太阳受风、营卫不和证者,典型症状有恶风、咳嗽、痰多、头晕、胸闷、皮肤瘙痒、肩臂痛等,治疗多选用桂枝汤加减。阳明经阳明胃热、气阴两伤证者,典型症状有消谷善饥、消瘦、眼突、恶热、口渴多饮等,治疗多选择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少阳经证,少阳失枢、肝(胆)火内郁证者,典型症状有头痛、目胀、目赤、口苦、胸闷、胸胁胀痛、性急、易怒、喜叹气、焦虑等,治疗多选用柴胡疏肝散或小柴胡汤加减。太阴经证,太阴脾虚、寒湿内盛证者,典型症状有纳呆、下肢水肿、神疲、乏力、腹泻、大便溏薄等,治疗多用理中汤加减。少阴热化证,阴虚、心肝阴虚或气阴两虚者,典型症状为心悸、手足心热、失眠或夜寐不安等,治疗方剂多为生脉散、天王补心丹、当归六黄汤加减。少阴寒化证,脾肾阳虚者,典型症状有眼花、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治疗多用真武汤、附子汤。厥阴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者,典型症状有咽干、口渴多饮、纳呆、神疲、乏力、月经量少、腹泻等,治疗多用逍遥散、四逆散、乌梅丸等加减。厥阴热证,肝经湿热者,典型症状为热利,甚至里急后重,胁肋胀痛等,方剂选用白头翁汤加减。厥阴寒证,肝经寒凝者,典型症状有手足冷,头痛,干呕,吐涎沫等,方剂可选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中焦寒热错杂证的典型症状为口渴多饮、脘痞、腹胀、大便溏结不调,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田景振,杨振宁[6](2018)在《中医药抗病毒研究思路、理论创新与基本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在分析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三个必须"的基本取向和总体思路:中医药抗病毒实践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统领,全面保持中医药的科学内核;中医药抗病毒临床必须建立"证病结合"诊疗体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必须合理引入现代生物科学,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在长期开展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以"证毒协辨,证病双应,药药协同,复方创新"为核心的"证毒协辨"理论。该创新理论既以中医辨证为主,坚持中医的主体地位,又注重将现代医学的辨病毒结合进来,辨证与辨病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在详细论述创新理论内涵的同时,阐明了该理论的应用路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朱克俭[7](2017)在《“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床与科研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证为主、证病结合"是以辨证论治为主,适当结合患者所患疾病立法选方、择药论治的证病结合方式,是古今中医临床最常用、最能体现中医特色的方式。"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科研设计,应立足于证、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临证知常达变,既强调治病求本,又能灵活运用标本治则。临床科研设计和总结分析必须以目标主治证候为核心,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设计、观测、总结分析纳入疾病与证候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相关性。掌握运用这种证病结合模式,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医临证特色,保证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对于完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和证候实质研究思路亦不无裨益。
陈学君[8](2017)在《基于临床证据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推荐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初步构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病机-证治体系。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文献纳入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Rveman5.0软件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需治疗病人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文献494篇,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益气法、滋阴活血法等治法,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统计分析临床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需治疗病人数,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均数差,并计算95%置信区间。结论: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滋阴补肾法、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活血法可以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推荐治法。本研究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芪参益气滴丸、参芪地黄汤;推荐的滋阴补肾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汤加减;推荐的活血化瘀方药为银杏叶制剂、灯盏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合用丹参注射液、灯盏花制剂、丹红注射液等;推荐的祛湿化痰方药为肾康注射液、尿毒清颗粒;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合用丹参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加减、通心络胶囊、黄芪注射液合用川芎嗪注射液等。在评价临床证据,筛选推荐治法和推荐方药基础上,可以认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肾阴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血瘀证、气虚内热证可发生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据此,本研究提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虚性病机、实性病机和虚实夹杂病机,并初步构建糖尿病肾病早期基于基本病机的病机—证治体系。
张琴[9](2017)在《基于关联规则的《伤寒论》症—药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从医药发展史来看,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发端于用某种药物(或针砭)等治疗方法去除某种症状的生活经验,随着这种经验的不断积累形成了中医药学体系。这种朴素的经验即为症-药关联关系最原始的形式,如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以某药物治疗某种症状的形式来描述,之后的历代中医本草着作均保留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古代医籍以及现当代医家着述中,关于"若有某症,则加(减)某药"的临床经验论述更是比比皆是。可见症-药关联关系在理论及临床实践上始终为中医学家认同并广泛使用。其中尤以《伤寒论》最为经典。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理法方药体系中,方剂主治及配伍加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症-药关联关系总结并发展而来。如何将这些林林总总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指导临床的理论工具,是症-药关联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把握症-药关联规律,对于中医师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实现临床的精准用药,并最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具有卓越的理论及临床应用价值,《伤寒论》条文所描述的症状极具代表性,且遣方用药尤为精当。研究《伤寒论》症-药关联关系,对于探索如何从中医医案医籍中总结提取临床用药经验,以及深入发掘药物临床功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亦或启迪。目的: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症状的特点及分类,为症-药关联关系的深入挖掘建立基础;利用关联规则挖掘《伤寒论》症-药关联关系,发现《伤寒论》症-药关联知识;探索关联规则应用于症-药关系研究的方法适用性。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症状的特点与分类,以及症-药关系在中医学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以《伤寒论》中方症齐全的条文为数据来源,提取症状及药物信息,并应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在R语言下,采用经典的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算法,挖掘《伤寒论》中症状关联规律及症-药关联性;以《伤寒论》出现频率TOP5的症状为例,应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借助SPSS Modeler软件,结合文献研究,举例探讨《伤寒论》症-药关联关系。结果:《伤寒论》出现频率TOP10的症状为:发热、烦躁、下利、呕吐、汗出、大便难、心下痞、腹胀、渴、恶寒,设定最小支持度=1%,最小置信度=20%,关联性较强的症状组有:烦躁-小便不利-渴、汗出-下利-厥逆、小便数-身痛-大便难、下利-呕吐等,提示这些症状有共同的病因病机,亦或属于同一病证,亦常因疾病的传变而发生合病、并病时出现;设定最小支持度=2%,最小置信度=20%,由症-药关联分析得出:与渴-身痛这一症状组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猪苓、泽泻,与大便难-发热这一症状组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厚朴、枳实,与呕吐-下利这一症状组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柴胡,与烦躁-汗出这一症状组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厚朴,与厥逆-下利这组症状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附子、干姜,与大便难-谵语这组症状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厚朴、枳实,与胸满-胁满这组症状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柴胡、黄芩,与呕吐-心下痞这组症状关联性最强的药物是半夏等,提示该类药物对相应症状(组)或具有特异性的治疗作用。以《伤寒论》出现频率TOP5的症状为例,深入挖掘症-药关联关系发现,关联分析结果与同时期的本草着作《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对药物的功效记载基本对应,且与《名医别录》的记载更为吻合。如与烦躁一症关联性较强的药物有甘草、桂枝、大枣,而《名医别录》中亦有治疗烦躁的相应记载,如甘草可治疗"烦满"、桂枝可"止烦"、大枣"除烦闷"。再如与下利一症关联性较强的药物有干姜、附子,而《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温中"、治"肠澼下痢",附子可"温中",《名医别录》谓干姜主治"寒冷腹痛"、"肠澼下痢",附子治"心腹冷痛"、"下利赤白"。提示关联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信度。结论:《伤寒论》中出现的高频单性症状是现代中医临床问诊的主要内容;通过参鉴基于关联规则得出的高关联症状组以及症-药关联关系,有助于临床把握关键诊断信息,从而高效诊断,精准用药;症-药关联分析有助于发现治疗特定症状的特异性药物;对比关联分析结果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对相关药物的主治功效发现,关联分析结果具有本草学的依据,提示《伤寒论》中存在较为明确的症-药关联关系,且关联规则一定程度上适用于症-药关系的挖掘;症-药关系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症状的研究,以及探索更系统、更科学的研究方法。
张宸[10](2013)在《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的思路与研究》文中提出仲景“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写《伤寒杂病论》,其方剂谓之经方。《伤寒杂病论》方剂具有组方灵活的特点,辨证论治具有可拓展性,可为百病立法,经方囊括中医各科常见证型,治疗的现代疾病种类也多种多样。目的:通过搜集文献及病例,总结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的思路及经验,提出经方新用的理论基础,分析仝小林教授经方验案。方法:1.文献研究:从cnki网站、万方数据网站查找仝小林教授相关文献,采用关键词检索。2.病案研究:从仝小林教授门诊病例中检索运用经方治疗现代疾病的病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及讨论:1.仝小林教授继承《伤寒杂病论》的传统思想,创新性的提出“以症为靶、以证为基、以病为参”的症-证-病结合的临床诊疗思维,并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提出经方新用较完善、有效的理论基础。首先,证是疾病的基本矛盾,对于一个个体,可同时存在多种症状与病种,但证候只有一个,故证是治疗患病个体的基础和主线。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最具特色的特点,它可以把握疾病的整体。其次,主要症状是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治疗的靶点,确定了疾病治疗的主攻方向;辨症治疗针对性强,对于指导临床“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也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临床越来越关注的理化检查指标也可引申为“症”的范畴,拓展了中医治疗范围。第三,自古中医重视辨病,专病专方也是经方新用的一个特点;我们所说的辨病治疗应理解为辨西医之病。第四,临床治疗是对疾病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过程,也就是从症→证→病的认识过程;在经方运用中,症、证、病应看作为点、面、体的三维结构,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五,现代药理对中药的研究应用于临床便尤为重要。仝师倡导以经方为主体,证-症-病理论体系为原则,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将中药药理的基础研究转化到中药临床运用的实际效果,成为经方新用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2.总结经方新用治疗糖尿病及多种临床疾病经验。3.运用症-证-病结合的思维模式对大柴胡汤、生姜泻心汤治疗现代临床疾病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仝小林教授指出大柴胡汤集辛开苦降、开郁清胃、苦酸制甜为一体,常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胃肠实热证者,以及胆系急性感染、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急腹症。生姜泻心汤可以用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腹泻,尤其治疗脾胃虚寒、寒热错杂、肋、下有水气之腹泻。
二、论症证病结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症证病结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温疫学派综合临证辨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瘟疫与温疫、中医疫病的关系 |
温疫类疾病辨治方法的应用现状 |
温疫学派医家对综合辨治模式的应用 |
小结 |
(2)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痿证的古代认识 |
1.2 痿证的现代认识 |
1.2.1 现代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
1.2.2 现代中医学对痿证的认识 |
第二章 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文献古籍梳理 |
2.1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病名病位沿革 |
2.1.1 晋唐时期:具痿证外候,无痿证之名 |
2.1.2 宋元时期:首见痿证之名 |
2.1.3 明代:新增肉痿、骨痿和痿邪等病名 |
2.1.4 清代至民国:痿证见分类命名 |
2.1.5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名病位小结 |
2.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痿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1. 内伤虚损致痿 |
2.2.2 肝肾亏虚致痿 |
2.2.3 脾胃虚弱致痿 |
2.2.4 肺热叶焦致痿 |
2.2.5 湿热浸淫致痿 |
2.2.6 内生热邪致痿 |
2.2.7 经络失调致痿 |
2.2.8 气血失调致痿 |
2.2.9 气机不畅致痿 |
2.2.10 饮食不节致痿 |
2.2.11 情志失调致痿 |
2.2.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病因病机认识小结 |
2.3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治疗特点 |
2.3.1 补虚益损 |
2.3.2 补益肝肾 |
2.3.3 通补兼施 |
2.3.4 治从阳明 |
2.3.5 清肺热 |
2.3.6 除湿热 |
2.3.7 清内热 |
2.3.8 治从气血 |
2.3.9 分经论治 |
2.3.10 益气消痞 |
2.3.11 调畅情志 |
2.3.12 晋唐至民国岭南痿证治疗小结 |
2.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的争鸣 |
2.4.1 痿证可治愈性 |
2.4.2 补中益气汤与补肾 |
2.4.3 补阳还五汤与痿证 |
2.4.4 痿证是否兼痛 |
2.4.5 痿证是否可作风治 |
2.5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对引进学术思想的传承 |
2.5.1 盛端明: 选病结合岭南气候 |
2.5.2 刘渊:崇景岳之法,开自己之药 |
2.5.3 何梦瑶: 治痿兼顾岭南气候 |
2.5.4 黄岩: 宗景岳之法,筛景岳之药 |
2.5.5 邓友凤: 使理论更贴实践 |
2.5.6 潘名熊: 承叶氏思想,依岭南变通 |
2.5.7 黄恩荣:参王肯堂,分经论治痿证 |
2.5.8 卢觉愚: 中西汇通活用越婢加术汤 |
2.5.9 其他医家: 多直接引用 |
2.5.10 晋唐至民国时期对引进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特点小结 |
2.6.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痿证其他简便治法 |
2.6.1 练功法 |
2.6.2 针灸疗法 |
2.6.3 简便廉验方 |
2.6.4 治痿成药 |
2.7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整理 |
2.7.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
2.7.2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 |
2.7.3 胡真《山草药指南》 |
2.7.4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治痿草药小结 |
2.8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讨论与小结 |
2.8.1 痿证病位在筋和筋膜的探讨过程 |
2.8.2 晋唐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学术经验 |
3.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特点 |
3.1.1 陈金声 |
3.1.2 陈典周 |
3.1.3 李藻云 |
3.1.4 邓铁涛 |
3.1.5 沈炎南 |
3.1.6 关国华 |
3.1.7 杨文辉 |
3.1.8 李任先 |
3.1.9 何世东 |
3.1.10 卓权 |
3.1.11 现代岭南医家论治痿证小结 |
3.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小斌治疗痿证用药特点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案例举隅 |
3.2.6 刘小斌对岭南医家痿证论治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3.3 现代岭南痿证论治特点及传承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简帛文献中病症情况概述 |
2.“瘕”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3.研究目的与方法 |
1.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概述 |
1.1 简帛文献中“瘕”的概况 |
1.2 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的概况 |
1.2.1 《内经》中“瘕”的概况 |
1.2.2 其他汉代医籍中“瘕”的概况 |
2.瘕病分类辨析 |
2.1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通名“瘕” |
2.1.1 简帛文献中的通名“瘕” |
2.1.2 传世医籍中的通名“瘕” |
2.2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同见的“瘕” |
2.2.1 唐瘕 |
2.2.2 血瘕 |
2.2.3 气瘕 |
2.2.4 水瘕 |
2.2.5 它瘕 |
2.3 仅见於简帛文献中的“瘕” |
2.3.1 牡瘕 |
2.3.2 膏瘕 |
2.3.3 心腹(?)瘕、承瘕 |
2.3.4 匈瘕 |
2.3.5 蚀瘕 |
2.3.6 腹瘕 |
2.3.7 肌瘕 |
2.3.8 勇瘕 |
2.3.9 字瘕 |
2.3.10 痔瘕 |
2.3.11 矢瘕 |
2.3.12 白瘕 |
2.3.13 蚏瘕 |
2.3.14 蛊瘕 |
2.3.15 与“瘕”相关的其他病症 |
2.4 仅见於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 |
2.4.1 疝瘕 |
2.4.2 大瘕 |
2.4.3 石瘕 |
2.4.4 虙瘕 |
2.4.5 虫瘕 |
2.4.6 症瘕 |
2.4.7 固瘕 |
2.4.8 乳瘕 |
2.4.9 与“瘕”相关的其他病症 |
3.讨论 |
3.1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特点 |
3.1.1 简帛文献中“瘕”的特点 |
3.1.2 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特点 |
3.2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瘕”的比较 |
3.2.1 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的“瘕”在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方面的异同 |
3.2.2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的同名瘕病 |
3.2.3 简帛中瘕病的相似病症 |
3.2.4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瘕”的命名特点 |
3.3 “瘕”中“虫”的因素 |
3.4 胸腹中邪气积聚是“瘕”的本质特点 |
3.5 结论 |
3.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帛文献中病症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释《内经》中的“瘅” |
参考文献 |
参加学术会议记录 |
(4)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3 文献调研 |
3.1.4 数据检索 |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
3.4. 数据规范 |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
3.5.1 数据挖掘方法 |
3.5.2. 数据挖掘工具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
4.3.2.1 肝气郁结证 |
4.3.2.2 气郁化火证 |
4.3.2.3 痰气郁结证 |
4.3.2.4 心神失养证 |
4.3.2.5 心脾两虚证 |
4.3.2.6 心肾阴虚证 |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数学属性原理探讨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六经辨证文献研究概况 |
一、《内经》六经内涵 |
二、《伤寒论》六经内涵 |
三、《伤寒论》六经与《内经》的关系 |
四、《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内涵及特点 |
第二节 中医瘿病的文献研究概况 |
一、瘿病病名源流 |
三、瘿病分类及症状特征 |
四、瘿病的经络辨治及五脏辨证论治 |
第三节 六经辨证瘿病的研究概况 |
一、六经辨治瘿病的理论基础 |
二、现代医家六经辨证瘿病(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 |
第二章 中医古籍六经辨治瘿病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古籍六经证治规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医古籍的瘿病证治规律结果分析 |
一、中医古籍规范化处理 |
二、中医古籍数据频数统计分析 |
三、中医古籍瘿病的六经病证分布分析 |
四、中医古籍瘿病证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
第三节 中医古籍的瘿病证治规律研究小结 |
一、中医古籍的瘿病症状特点 |
二、中医古籍的瘿病病机特点 |
三、中医古籍的瘿病方药特点 |
四、中医古籍的瘿病六经病证分布特点 |
五、中医古籍的瘿病组方规律 |
第三章 现代中医文献六经辨治规律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中医文献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六经证治规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现代中医文献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六经证治规律研究结果 |
一、现代中医文献规范化处理 |
二、现代中医文献数据频数统计分析 |
三、现代中医文献六经病证方药频数统计分析 |
四、现代中医文献六经病证治规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五、现代中医文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六经证治组方规律 |
第三节 现代中医文献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六经证治规律研究小结 |
一、现代中医文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特点 |
二、现代中医文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特点 |
三、现代中医文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药特点 |
四、现代中医文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病证分布特点 |
五、现代中医文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病证特点 |
第四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六经辨治的临床病例研究 |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六经论治规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六经论治规律研究结果 |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历资料规范化处理 |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数据频数统计分析 |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六经方药频数统计分析 |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六经病证治规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六经证治组方规律 |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六经论治规律研究小结 |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的症状特点 |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的治疗方药特点 |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病例的六经病证特点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基于古代瘿病探讨对现代甲状腺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 |
一、瘿病的狭义与广义概念 |
二、古代瘿病与现代甲状腺疾病的对应关系 |
三、古代瘿病治疗特点及对现代医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影响 |
第二节 风邪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风性症状 |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风邪致病特点 |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风药治疗 |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虚损病机探讨 |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虚损症状 |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虚损病机特点 |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非独从肝论治的探讨 |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肝论治 |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脾论治 |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肾论治 |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心论治 |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肺论治 |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胃论治 |
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胆论治 |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辨证体系探讨 |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发病机制探讨 |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证治要点分析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中医药抗病毒研究思路、理论创新与基本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对病毒性疾病认识的中医学理论内涵 |
1.2 中医药抗病毒现代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基本取向和总体思路 |
2.1 中医药抗病毒实践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统领, 全面保持中医药的科学内核 |
2.2 中医药抗病毒临床必须建立“证病结合”诊疗体系, 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 |
2.3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必须合理引入现代生物科学, 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
3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证毒协辨”理论 |
3.1 中西医药抗病毒研究有机融合的切入点 |
3.2“证毒协辨”理论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
3.3 对“证毒协辨”内涵的阐释 |
3.3.1 关于“辨证” |
3.3.2 关于“辨毒” |
3.4 关于“证病双应, 药药协同, 创新复方” |
4“证毒协辨”理论的应用路径 |
4.1“证毒协辨”理论的应用方式 |
4.2“证毒协辨”应用的技术支撑体系 |
5“证毒协辨”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应用前景 |
5.1 开启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无缝隙融合的新途径 |
5.2 为抗病毒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新药的发现与评价、中成药的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
5.3 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新模式 |
(7)“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床与科研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证的概念及其与病、症的相互关系 |
2 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证诊疗思路 |
3 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床科研思路 |
(8)基于临床证据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研究现状 |
2 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选择 |
3 文献筛选 |
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学方法 |
7 效应指标 |
第三部分 临床证据分析 |
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2 扶正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 |
2.1 以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的方药 |
2.1.1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1.2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1.3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1.4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1.5 以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的中药汤剂自拟方 |
2.2 以益气为主要治法的方药 |
2.2.1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2.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2.3 虫草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3 以滋阴补肾为主要治法的方药 |
2.3.1 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2.3.2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分析 |
2.4 以温阳补肾为要治法方药 |
3 祛邪为主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Meta-分析 |
3.1 以活血祛瘀法为主要治法方药 |
3.1.1 丹参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2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3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4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5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6 水蛭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7 灯盏花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9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10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11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12 灯盏花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1.13 其它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2 以清热利湿法为主方药 |
3.2.1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3 以祛湿化痰法为主方药 |
3.3.1 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3.3.2 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 扶正及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 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治法的方药 |
4.1.1 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2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3 金水宝合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4 黄芪注射液合用丹参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5 黄芪注射液合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6 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1.8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2 以清热益气为主要治法的方药 |
4.2.1 金芪降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Meta-分析结果 |
4.3 其它治法方药 |
第四部分 推荐方药筛选及病机证治体系构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推荐治法筛选 |
1.2 各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糖尿病肾病早期病机证治体系构建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可能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因素 |
1.1 纳入研究质量 |
1.2 发表性偏倚 |
1.3 临床异质性 |
1.3.1 判效指标异质性探析 |
1.3.2 临床研究异质性探析 |
1.4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2 后续研究展望 |
2.1 持续更新临床证据 |
2.2 更新临床判效指标 |
2.3 更新研究方法,获取更多临床证据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 纳入中成药文献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表2 纳入中药汤剂文献基本特征一览表 |
(9)基于关联规则的《伤寒论》症—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基于文献计量的《伤寒论》研究重点分析 |
2 以药量-疗效为核心的研究 |
3 以方-证关系为核心的研究 |
4 《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伤寒论》症状的特点及分类 |
1.1 《伤寒论》中的"症"与"证" |
1.2 《伤寒论》症状描述特点 |
1.3 《伤寒论》症状分类 |
1.4 《伤寒论》症状研究的意义 |
2 《伤寒论》对症-药关系的认识 |
2.1 中医学的症-药相关思想 |
2.2 《伤寒论》症-药关联研究的探讨 |
2.3 《伤寒论》症-药关系举隅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症-药关系挖掘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基于R语言的关联分析结果及讨论 |
3.4 基于SPSS Modeler的症-药关联关系深入挖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的思路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经方源流 |
1.1 《伤寒杂病论》源于《汤液经法》 |
1.2 《伤寒杂病论》与《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同源 |
1.3 《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即为经方 |
1.4 小结 |
2. 经方新用的可行性探究 |
2.1 组方灵活 |
2.2 拓展辨证论治 |
2.3 伤寒与杂病,囊括百病 |
2.4 涵盖中医各科常见证型 |
2.5 治疗多种临床疾病 |
2.6 小结 |
第二部分 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辨治理论研究 |
研究目的 |
研究思路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及讨论 |
1. 症-证-病结合辨治思路研究 |
1.1 以症为靶 |
1.2 以证为基 |
1.3 以病为参 |
1.4 症-证-病结合 |
1.5 小结 |
2. 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经验 |
2.1 经方治疗糖尿病 |
2.2 经方新用列表21例 |
3. 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医案举隅 |
3.1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医案举隅 |
3.2 仝小林教授运用生姜泻心汤医案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论症证病结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疫学派综合临证辨治模式探讨[J]. 郭玉琴,鲁玉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8)
- [2]岭南医家痿证论治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 苗艳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D]. 张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5]基于数学属性原理探讨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六经辨治规律研究[D]. 王安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中医药抗病毒研究思路、理论创新与基本路径[J]. 田景振,杨振宁. 山东中医杂志, 2018(06)
- [7]“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床与科研思路[J]. 朱克俭. 湖南中医杂志, 2017(10)
- [8]基于临床证据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D]. 陈学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7)
- [9]基于关联规则的《伤寒论》症—药关系研究[D]. 张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仝小林教授经方新用的思路与研究[D]. 张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