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得耳布尔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王利中[2](2020)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述论》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制订了各项规划,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到1965年为止,不仅在当地建成了森林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促进了林区城镇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
岳永杰,苏志成,韩君,格日乐高娃,乌云珠拉[3](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典型森林群落进行了植物多样性研究,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典型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探讨了纬度变化对森林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部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然后是西北部地区,物种多样性最低的是东部地区。不同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蒙古栎林Ⅱ>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蒙古栎林Ⅰ>樟子松林。各群落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Alatolo均匀度指数大于灌木层和乔木层。随着纬度的降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逐渐增大趋势。β多样性显示,樟子松林与同区域蒙古栎林Ⅰ差异最小,与其他森林群落β多样性差异均较大;白桦林与樟子松林、蒙古栎林Ⅰ和蒙古栎林Ⅱ相异性系数均较高,但与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的相异性系数较小,说明地带性植被典型群落间β多样性差异明显。
玮丽斯[4](2019)在《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转岗职工家庭生计问题研究 ——以根河林业局为例》文中认为保护森林和生态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重要任务。国有林区是我国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的战略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因国有林区管理制度不完善,过度的开发森林资源,导致民生问题较突出,严重制约了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及全面停止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确定和全面停止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国有林区必须要进行的一次新的发展方式转型。随着这种转型,国有林区职工的角色从“伐木人”转变成了“护林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林区职工的生活相对落后,并且由于大部分林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再加上近几年林业产品的替代品增加等原因,相关林业企业的收入减少,林区职工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有力的提升,林区职工家庭生活、发展出现困境。原以林木采伐的收入来维持生计的国有林区转岗职工将以怎样的生计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什么因素会影响他们的生计问题。本文以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研究根河林业局职工家庭生计问题。之后,在相关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国有林区改革后转岗职工家庭的实际情况,了解根河林业局职工家庭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以及生计现状,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国有林区转岗职工家庭生计问题的影响因素(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提出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保障措施。本文在综合前文研究内容和根河林业局职工家庭生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了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都对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和兼业经营生计策略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与单一工作岗位(是指只有一个工资性收入来源)是呈现负相关关系的,而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与单一工作岗位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因为政策原因和地区的特殊性所以自然资本几乎没有差异,所以自然资本不计入模型当中。最后,总结相关文献中和结论对国有林区转岗职工家庭可持续生计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牟操[5](2019)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蒙古根河市国土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资源持续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等生态问题,多数地区的国土空间呈现出了无序的开发状态。在人口数量激增、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突出的背景下,国土空间优化成为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三者之间的有效方法,对管控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区域的国土空间优化无疑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为前提,要综合考虑自然地貌、资源、环境、人口等多种因素对此进行研究。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地区北段西北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属典型的森林资源型城市。本文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合根河市实际情况,将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和支撑系统承载力。首先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借助Arc10.2软件,选取五种因子对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进行叠置分析,并对叠置的结果进行五种等级划分;其次以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在“资源-环境-经济”三个方面选取九个指标因子对资源环境支撑系统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三种等级划分。采用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将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和支撑系统承载力的划分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根河市国土空间进行六种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通过对六种功能区的定位与功能分析将根河市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结果显示,生态空间是根河市最为主要的国土空间,占地18007.71平方公里,为根河市总面积的90.00%;生活空间的用地面积最小,为72.50平方公里,仅占根河市总面积的0.36%;生产空间占地1929.79平方公里,为根河市总面积的9.64%。最后,结合根河市国土空间开发现状对“三生”空间提出发展建议与优化措施,实现根河市国土空间的优化。
张少伟[6](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既是林业调查的核心工作,也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森林资源状况和动态变化信息是我国制定国家生态安全规划、林业发展规划以及可持续生产经营措施的重要依据。从森林资源变化因子来看,森林类型是森林资源调查的第一基础要素;植被覆盖度是林区植被覆盖状况的直观体现,是森林植被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功能的重要指标;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森林生产力则定量反映了森林植被的固碳能力。这四个参数均是衡量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重要因子,也是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大区域研究实验区,以研究区内所属的根河森林保护区为重点实验区用于验证分析,研究在前期森林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主要的遥感数据源评价和测试分析,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主、被动遥感数据,以及其他辅助的观测手段,试图解决大区域森林类型、植被覆盖度、AGB以及生产力等森林资源参数遥感监测等关键技术瓶颈。本文研究创新点在于融合多源观测数据,利用时空连续的森林资源信息多模式遥感监测技术与机理模型,建立多源一体化监测方案,提高区域森林资源变化信息精准监测精度与时效性,为更加深入分析森林资源的变化规律提供保障。本研究具体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以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相结合开展林业地类快速动态精细监测研究分析了两期土地覆盖类型(包括林地细分类型)和整个区域类型变化。基于多种参考资料数据(包括外业调查数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及高分辨率星载多光谱、机载CCD影像等)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像元尺度上,基于随机森林(RF)的林业地类精细识别结果精度优于支持向量机(SVM),且GF-1数据(总体精度:88.06%;Kappa系数:0.87)略优于TM数据(总精度:84.44%;Kappa系数:0.83),两者均能够有效进行地类识别。监测结果表明:从2009年到2014年,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的面积都有增加,疏林地则略有减少。林地(特指本研究识别的阔叶林地、针叶林地、混交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总和)面积从961.997万公顷增加到973.688万公顷,增加了11.691万公顷;乔木林面积增加了9.422万公顷(1.215%)。(2)GF-1数据对森林植被覆盖度快速监测优于TM数据基于2009年TM以及2014年GF-1数据,构建了适用于大区域的像元二分法模型,实现森林植被覆盖度反演,并以植被覆盖度调查样地数据验证了2014年反演结果,R2=0.766,均方根误差RMSE=0.051。针对两期结果进行分析监测区域植被覆盖度(分等级、分林地类型)变化反演结果表明:2009年覆盖度均值为72.73%(中等级的植被覆盖度占79.75%);2014年为82.78%(较高等级的植被覆盖度占森林区域的面积最高,为44.60%)。与环境等因子分析发现,两期覆盖度均显示出与地形高程因子相关,2009、2014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30、0.914。从监测效果来看,GF-1数据在提取植被覆盖度方面,非常有优势,可以作为一体化监测手段的重要数据源。(3)k-NN算法可以实现森林地上生物量快速预估基于植被覆盖度等特征信息及两种光学与P-波段SAR数据(2009年ALOS-1PALSAR、2014年ALOS-2 PALSAR),通过优化学习机(k 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重点解决最优特征融合快速提取技术,完善了适用于大区域、特征维度高的多源数据的森林AGB反演方法。结果表明:在样地尺度上,2009年的AGB反演结果R2=0.56,RMSE=25.95 t/ha;2014年R2=0.64;RMSE=24.55 t/ha。2009年反演均值较样地计算结果均值偏高(预测:81.59 t/ha,实测:78.64 t/ha);而2014年反演均值较样地计算结果偏低(预测:79.63 t/ha;实测:82.48 t/ha)。从区域尺度来看,2009年平均森林AGB为88.33 t/ha;2014年的为94.61 t/ha;平均AGB增长量为6.28 t/ha。(4)Biome-BGC模型能够准确模拟NPP的变化在基于Biome-BGC模型和长时间序列(从2003年到2012年)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在进行了模型参数化方案优化,对森林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进行了模拟,并以空间分布的树芯数据进行了NPP模拟结果验证。结果表明:Biome-BGC模型能够准确的模拟NPP的变化。研究区NPP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差异,中东部由于受森林火灾的影响,NPP均值较低。不同森林类型NPP值差异明显,NPP年平均值大小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生长季植被NPP年际变异对温度、太阳辐射量的响应程度高于对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响应;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生长季森林类型NPP与各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可知,温度是对研究区NPP变化趋势起主导作用的气候因子;而针叶林的主导因子是太阳辐射量。本研究利用多种遥感数据和观测数据,针对森林的面积变化、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和森林NPP四个重要参数,构建了快速、全方位的多源遥数据一体化监测的初步方案,达到了高效、准确的监测结果,为林业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关键参考方案。
张雪[7](2018)在《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及其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对其森林资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及2013年2017年林业局统计数据,对根河林业局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5年)前后的森林资源变化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更清楚了解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前后的森林资源情况并为根河林业局转型后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提供相关建议。根河林业局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总经营面积大约55.6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5208.6万m3,平均蓄积94.89m3/hm2。森林覆盖率88.05%,森林的郁闭度0.62;本研究通过分析根河林业局天然林占明显优势;按不同龄组划分,根河林业局以中龄阶段树种占绝对优势,幼龄与过熟林处于劣势;2012年2013年森林资源面积有着明显增加,2015年后森林面积有轻微增加,2012年2017年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呈持续增长的状态。森林的郁闭度(0.62)与覆盖率(88%左右)基本保持稳定。依据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建议加强林业发展的精细化管理;建议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建议建立适合根河林业局发展的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议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韩胜利[8](2016)在《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是寒温带森林主要建群树种,长期发育形成了独特的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是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用材树种。结构决定功能,兴安落叶松林分结构特征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定量分析研究,进而探讨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对于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物生产力、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杜香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藓类落叶松林、柴桦落叶松林5种林型,分别龄组研究了林分结构特征、生长规律、林分结构调整技术以及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优化设计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杜香、杜鹃、草类、柴桦、藓类落叶松5种林型幼龄林株数径阶均呈反“J”型分布;中龄林中,杜香、杜鹃、草类、柴桦落叶松林各有1块标准地株数径阶呈“正偏山状”分布,其余均呈反“J”型分布;近成过熟林株数径阶均呈反“J”型分布。幼龄林中,杜香、杜鹃落叶松林株数树高呈“正偏山状”分布,草类落叶松林株数树高分布呈“负偏山状”分布;中龄林中,草类、柴桦落叶松林各有1块标准地株数树高呈“负偏山状”分布,其余均呈“正偏山状”分布;近成过熟林中,杜香、杜鹃、柴桦株数树高呈反“J”型分布,草类、藓类落叶松林株数树高分布呈“正偏山状”分布。(2)通过模型拟合筛选,兴安落叶松5种林型幼、中、近成过熟林胸径、树高株数分布均为三参数Weibull函数分布,R2在0.9以上,各林型之间尺度参数b和形状参数c不同。(3)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对分布最广的3种林分类型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其结果为,杜香落叶松林混交度0.190、角尺度0.549、大小比数0.503;杜鹃落叶松林混交度0.306、角尺度0.552、大小比数0.505;柴桦落叶松林混交度0.057、角尺度0.577、大小比数0.508。(4)利用常用的生长规律模型,逻辑斯蒂克、坎派兹、理查德、苏玛克、二次曲线、指数分布、幂函数、S曲线等模型拟合5种林分类型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规律,拟合度较好,最终筛选出最优生长模型。杜香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e(-be-ct)(R2=0.972)、y=ae(-be-ct)(R2=0.993)、y=a/(1+be-ct)(R2=0.865);杜鹃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1-e-bt)c(R2=0.994)、y=a(1-e-bt)c(R2=0.994)、y=a(1-e-bt)c(R2=0.978);草类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e-b/(t+c)(R2=0.972)、y=a/(1+be-ct)(R2=0.962)、y=ae(-be-ct)(R2=0.998);柴桦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1-e-bt)c(R2=0.997)、y=ae(-be-ct)(R2=0.998)、y=a/(1+be-ct)(R2=0.990);藓类落叶松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分别为y=a(1-e-bt)c(R2=0.971)、y=ae(-be-ct)(R2=0.994)、y=a(1-e-bt)c(R2=0.996)。(5)依据林分结构特征、生长过程分析及密度效应理论,模拟间伐草类落叶松林(I地位级,24a),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够增加林分总生产量。通过3次对草类落叶松林抚育间伐,间伐强度分别为44%、38%、33%,间隔期分别为7a、9a、12a。间伐期末(51a),间伐林分胸径为19.6cm,林分蓄积量为264.4m3/hm2,对照林分胸径为16.5cm,林分蓄积量为246.2m3/hm2。抚育间伐与对照林分总生产量的比值是1.6以上,间伐产量占间伐林分总产量的39%。固定样地两次实测验证表明,间伐林分蓄积量大于对照林分蓄积量。(6)建立线性规划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设计“人机交互式”抚育间伐方案优化方案。通过标准地调查,利用OFFICE的EXCEL中的“规划求解”选项,求解抚育间伐林分的各径级林木的间伐株数,并结合生产经验,通过人机交互、修正方案,使间伐后林分结构最好、间伐期末的林分总生产量最大。本研究的森林抚育间伐方案与现行的抚育间伐设计技术相比,设计效率可提高50%以上,使森林总生产量提高10%以上。
李京华[9](2016)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佟美玲[10](2016)在《阿尔山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国家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以更好的管理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研究自1999年以来,阿尔山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分析了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树种组成结构、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找出森林资源变化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研究结论:1.运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1999年以来阿尔山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2.本次调查,林业局经营面积是比1999年减少了335.7hm2,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02885.8hm2、2.82×107m3和79.5%。面积比1999年增加42646.8hm2,活立木蓄积量比1999年经理期增加6.77×106m3,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经理期增加了8.2%。3.在龄组结构中,进入成熟林比例很小,不利于实现合理安排,合理的轮伐,应该提高幼龄林的比重,这样随着森林成熟的采伐,才有足够的幼龄林向中熟林转移,龄组结构才能合理。树种组成结构中,针叶树种的比重大,阔叶树种的比重小,为了提高林分的质量,必须要优化现在拥有的树种结构,提高阔叶树种的面积,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4.给出以下经营对策:(1)降低林业用地中无立木林地和非林地数量,提高林业用地绿化率,并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2)真正实现停止采伐和削减到位,严格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要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同时抓好“封山育林”工作。(3)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推进家庭生态林场建设步伐。把林地按林班分区划块给承包者。分散经营,即承包者在承包的林地自主选择经营活动。
二、内蒙古得耳布尔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得耳布尔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的历史背景 |
(一)丰厚的资源基础 |
(二)林区建设的构想和规划 |
二、 大兴安岭林区的建设历程 |
三、 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影响 |
四、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设的历史经验 |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物种多样性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 |
3.2 群落垂直层次物种多样性 |
3.3 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 |
3.4 β多样性比较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转岗职工家庭生计问题研究 ——以根河林业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有林区改革相关研究 |
1.2.2 生计相关研究 |
1.2.3 全面停伐对生计的影响研究 |
1.2.4 林业经济发展对生计的影响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国有林区转岗职工 |
2.1.4 家庭生计 |
2.1.5 家庭收入 |
2.1.6 林下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2 林区职工林业经济行为理论 |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3 国有林区改革概述 |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主要内容和特点 |
3.1.1 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主要内容 |
3.1.2 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特点 |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进展 |
4 根河林业局概况及调查样本情况分析 |
4.1 根河林业局概况 |
4.1.1 地理环境 |
4.1.2 森林经营情况 |
4.2 调查内容 |
4.3 数据来源 |
4.4 样本的基本特征 |
4.4.1 户主的基本特征 |
4.4.2 职工家庭的基本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根河林业局转岗职工家庭生计状况案例分析 |
5.1 根河林业局职工转岗安置现状 |
5.2 根河林业局转岗职工家庭对改革政策和收入满意度分析 |
5.2.1 转岗职工对全面停伐政策的满意度 |
5.2.2 转岗职工家庭对收入满意度分析 |
5.3 根河林业局转岗职工收入现状分析 |
5.3.1 收入特征分析 |
5.3.2 国有林区转岗职工家庭支出情况 |
5.4 国有林区转岗职工家庭生计现状 |
5.5 季节性工作职工和非季节性职工的参与林下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5.6 存在的问题 |
6 国有林区转岗职工家庭生计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6.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 |
6.1.1 模型含义 |
6.1.2 模型评价指标 |
6.2 模型构建 |
6.2.1 提出模型研究假设 |
6.2.2 变量选择 |
6.2.3 可持续模型构建 |
6.3 模型信度,效度检验 |
6.3.1 信度检验及结果 |
6.3.2 模型效度检验 |
6.4 实证模型结果及分析 |
6.4.1 模型验证 |
6.4.2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国有林区职工民生改善方面的保障政策 |
7.2.2 多途径提高林区职工生计资本存量 |
7.2.3 抓好生态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职工家庭生计多样化 |
7.2.4 提供林业产业相关技术培训 |
7.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蒙古根河市国土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2 研究进展与理论支撑 |
2.1 研究进展 |
2.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2.1.2 国土空间优化研究进展 |
2.1.3 小结与评述 |
2.2 理论支撑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地域分异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自然资源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特征 |
3.2.3 水文状况 |
3.2.4 资源条件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3.2 社会经济发展 |
3.3.3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
3.4 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4.2 结构特点 |
3.4.3 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分析 |
4 根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根河市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评价 |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2 评价方法和指标约束等级的划分 |
4.4.3 各项指标的分级与赋值 |
4.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5 评价结果 |
4.5 根河市资源环境支撑系统承载力评价 |
4.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2 评价方法 |
4.5.3 单项因子分析与评价 |
4.5.4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的计算结果 |
4.5.5 评价结果 |
5 根河市国土空间优化研究 |
5.1 根河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 |
5.1.1 根河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划定 |
5.1.2 各类国土空间功能区定位与发展建议 |
5.2 根河市“三生”空间优化研究 |
5.2.1 根河市“三生”空间划定 |
5.2.2 根河市“三生”空间发展建议与优化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基于多源数据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关键科学问题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区及数据 |
2.1 实验区概况 |
2.1.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
2.1.2 内蒙古根河重点实验区 |
2.2 实验数据 |
2.2.1 实验数据总体情况 |
2.2.2 卫星遥感数据 |
2.2.3 森林样地结构参数调查数据 |
2.2.4 森林生产力调查数据 |
2.2.5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 |
2.2.6 植被覆盖度 |
2.2.7 林业地类调查 |
2.2.8 其他辅助数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林业地类精细识别及变化监测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支持向量机(SVM) |
3.2.2 随机森林(RF) |
3.3 模型训练 |
3.3.1 训练样本选取 |
3.3.2 训练样本分离度 |
3.3.3 模型参数化 |
3.4 林业地类精细识别结果 |
3.4.1 根河森林保护区 |
3.4.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
3.5 类型变化监测及分析 |
3.5.1 根河森林保护区 |
3.5.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植被覆盖度估算及变化监测 |
4.1 数据预处理 |
4.2 研究方法 |
4.2.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4.2.2 像元二分模型 |
4.2.3 NDVIsoil与 NDVIvege参数确定 |
4.3 覆盖度估算结果 |
4.3.1 根河森林保护区森林植被覆盖度估算 |
4.3.2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覆盖度估算 |
4.4 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及分析 |
4.4.1 根河森林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变化 |
4.4.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被覆盖度变化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及变化监测 |
5.1 数据预处理 |
5.1.1 SAR影像预处理 |
5.1.2 影像配准 |
5.1.3 遥感特征提取 |
5.1.4 样地数据抽取 |
5.2 研究方法 |
5.2.1 快速迭代特征选择的k-NN方法 |
5.2.2 KNN-FIFS优化 |
5.3 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
5.3.1 根河森林保护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
5.3.2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
5.4 森林地上生物量时空变化格局 |
5.4.1 根河森林保护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 |
5.4.2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时间序列森林净生产力动态模拟 |
6.1 Biome-BGC模型 |
6.1.1 模型简介 |
6.1.2 模型主要过程及作用 |
6.1.3 模型驱动参数 |
6.1.4 模型运行 |
6.2 时间序列NPP模拟 |
6.2.1 NPP整体动态变化 |
6.2.2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乔木林动态变化 |
6.2.3 研究区森林NPP验证 |
6.3 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6.3.1 总体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6.3.2 各植被类型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6.3.3 研究区NPP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资源的调查研究 |
1.3.2 林业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概况 |
2.1.2 气候水文土壤 |
2.1.3 人文社会资源 |
2.1.4 植物与动物多样性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数据来源 |
3.3 技术规程 |
3.4 技术路线 |
4 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 |
4.1 森林资源的总量 |
4.2 森林资源的分类 |
4.3 林组构成 |
4.4 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森林资源年动态变化分析 |
4.4.1 不同龄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4.4.2 森林总量动态变化的分析 |
5 根河林业局发展对策 |
5.1 推行精细化管理 |
5.2 改善民生,提高林业局职工幸福指数 |
5.3 生态效益补偿体系的建设 |
5.3.1 根河林业局生态效益补偿现状 |
5.3.2 根河林业局森林生态补偿效益体系的建立 |
5.4 产业结构调整 |
5.4.1 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壮大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
5.4.2 抓好苗木培育和销售,开拓园林绿化市场 |
5.4.3 积极开拓路桥工程外部市场,安置更多企业富余职工 |
5.4.4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其它转型产业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 |
6.1.2 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的转型对策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林分生长结构研究现状 |
1.3.1 林分组成结构特征 |
1.3.2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
1.3.3 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演替 |
1.3.4 林分生长模拟研究进展 |
1.3.5 兴安落叶松林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植被条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3.4 标准地基本情况及数据来源 |
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径阶、树高分布及预测 |
4.1 林分径阶和树高结构分布 |
4.1.1 林分径阶分布 |
4.1.2 林分树高分布 |
4.2 直径树高分布预测 |
4.2.1 林分直径Weibull分布拟合 |
4.2.2 林分树高Weibull分布拟合 |
4.2.3 直径Weibull分布的预测 |
4.2.4 树高Weibull分布的预测 |
4.3 Weibull分布拟合林分胸径和树高分布 |
4.3.1 林分胸径分布 |
4.3.2 林分树高分布 |
4.4 小结 |
5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5.1 兴安落叶松幼龄林林分空间结构 |
5.1.1 林分混交度分析 |
5.1.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5.1.3 林分角尺度分析 |
5.2 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林分空间结构 |
5.2.1 林分混交度分析 |
5.2.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5.2.3 林分角尺度分析 |
5.3 兴安落叶松近成过熟林林分空间结构 |
5.3.1 林分混交度分析 |
5.3.2 林分大小比数分析 |
5.3.3 林分角尺度分析 |
5.4 小结 |
6 林分生长规律模拟 |
6.1 分级木 |
6.1.1 幼龄林分级木分布 |
6.1.2 中龄林分级木分布 |
6.1.3 近成过熟林分级木分布 |
6.2 兴安落叶松林生长模型 |
6.2.1 最优生长方程的筛选 |
6.2.2 生长模型的拟合 |
6.2.3 胸径生长的模拟 |
6.2.4 树高生长的模拟 |
6.2.5 材积生长的模拟 |
6.3 小结 |
7 林分结构调整 |
7.1 林分目标结构 |
7.1.1 林分结构 |
7.1.2 分级木比例 |
7.1.3 林分径阶分布和树种组成 |
7.2 林分结构调整技术 |
7.2.1 结构调整依据 |
7.2.2 森林结构调整方法 |
7.3 抚育间伐指数研究 |
7.3.1 抚育间伐指数 |
7.3.2 指标选取及各指标权重 |
7.4 兴安落叶松林抚育间伐对象的选择 |
7.4.1 标准地数据调查 |
7.4.2 间伐指数计算 |
7.5 结构调整体系 |
7.5.1 结构调整阶段 |
7.5.2 结构调整 |
7.6 森林结构调整过程 |
7.7 小结 |
8 基于林分总生产量的抚育间伐模拟研究 |
8.1 研究背景 |
8.2 研究基础 |
8.2.1 林木分级木之间转换 |
8.2.2 抚育间伐保留密度与伐后郁闭度关系式 |
8.2.3 抚育间伐与林分总生产量关系研究 |
8.2.4 林木分级标准 |
8.3 模拟抚育间伐的基本模型研究 |
8.3.1 单株材积与胸径关系研究 |
8.3.2 林分立木冠幅直径与胸径的关系研究 |
8.3.3 林分年龄、胸径、密度三者间相互关系表达式 |
8.3.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 |
8.3.5 间伐林分株数拥挤度 |
8.3.6 间伐林分胸径生长动态 |
8.3.7 间伐间隔期确定 |
8.4 间伐与对照林分总生产量模拟研究 |
8.5 间伐与对照林分蓄积量实测验证 |
8.6 小结 |
9 抚育间伐优化设计方案研究 |
9.1 研究目标 |
9.2 研究背景 |
9.3 理论基础 |
9.4 研究方案 |
9.5 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方案优化设计技术指标主要模型 |
9.6 抚育间伐优化设计实施方式 |
9.7 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优化设计实施举例 |
9.8 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讨论 |
10.2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福利经济学 |
2.1.2 发展经济学 |
2.1.3 新制度经济学 |
2.1.4 区域经济学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国有林区 |
2.2.2 国有林区的贫困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贫困的内涵 |
2.3.2 贫困的成因理论 |
2.3.3 贫困的测量 |
2.3.4 国有林区贫困 |
2.3.5 文献综述评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 |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概况 |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
3.2.1 森林资源未开发阶段(1898年以前) |
3.2.2 森林资源疯狂掠夺阶段(1898年—1945年) |
3.2.3 森林资源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年—1978年) |
3.2.4 森林资源危机阶段(1979年—1997年) |
3.2.5 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阶段(1998年—) |
3.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与特点 |
3.3.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 |
3.3.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 |
4.1.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宏观原因分析 |
4.1.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微观因素分析 |
4.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2.1 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
4.2.2 贫困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
4.2.3 贫困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 |
5.1.3 指标的筛选与表达 |
5.2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
5.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5.2.3 因子分析步骤 |
5.2.4 因子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意义 |
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5.3.2 面板数据贫困综合评价 |
5.4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综合贫困度分析 |
5.4.2 各公因子分析 |
5.4.3 分析结果讨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视角 |
6.1 调研地选择 |
6.2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
6.3 内蒙古国有林区家庭贫困特征 |
6.3.1 人均收入低 |
6.3.2 生活居住条件差 |
6.3.3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测量 |
6.4.1 收入贫困测量 |
6.4.2 多维贫困测量 |
6.4.3 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
6.5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1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收入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2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
7.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 |
7.1.1 中央及地方政府帮扶政策 |
7.1.2 企业自身探索 |
7.1.3 林区职工自身的发展与探索 |
7.2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
7.2.1 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 |
7.2.2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7.2.3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
7.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7.3.1 政策涵盖范围窄 |
7.3.2 各层级目标不统一 |
7.3.3 仍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
7.4 本章小结 |
8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
8.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背景分析 |
8.1.1 气候变化 |
8.1.2 经济新常态 |
8.1.3 生态功能区划定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
8.1.4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
8.1.5 国有林区改革 |
8.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
8.2.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
8.2.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
8.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
8.3.1 政府导向机制 |
8.3.2 市场导向机制 |
8.3.3 国有林区参与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
9.1.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匮乏产生的 |
9.1.2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
9.1.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程度较高 |
9.1.4 非林产业发展、森林资源量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区域贫困影响最大 |
9.1.5 就业是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口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
9.1.6 反贫困需要政府、市场、国有林区的共同努力 |
9.2 政策建议 |
9.2.1 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石 |
9.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国有反贫困注入新的活力 |
9.2.3 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是国有林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
9.2.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反贫困同时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
9.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阿尔山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 |
1.2.1 森林资源动态概述 |
1.2.2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现状 |
1.3 森林资源结构研究综述 |
1.3.1 森林资源概述 |
1.3.2 森林资源结构概述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气候 |
2.1.2 土壤 |
2.1.3 植被 |
2.1.4 水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内容 |
3 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
3.1 各类土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
3.1.1 有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 |
3.1.2 疏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 |
3.1.3 灌木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 |
3.1.4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 |
3.1.5 苗圃地面积变化与分析 |
3.1.6 无立木林地与宜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 |
3.2 林种结构动态变化与分析 |
3.3 龄组结构动态变化与分析 |
3.4 树种结构动态变化与分析 |
3.5 各类林木蓄积量变化分析 |
3.5.1 有林地单位蓄积量 |
3.6 本章小结 |
4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策研究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对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内蒙古得耳布尔林业局森林分类经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述论[J]. 王利中.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岳永杰,苏志成,韩君,格日乐高娃,乌云珠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4]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转岗职工家庭生计问题研究 ——以根河林业局为例[D]. 玮丽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蒙古根河市国土空间优化研究[D]. 牟操.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多源数据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监测研究[D]. 张少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7]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及其发展对策[D]. 张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8]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D]. 韩胜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3)
- [9]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10]阿尔山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及经营对策研究[D]. 佟美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