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

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

一、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1)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起,我国在40多年时间内迅速地经历了规模宏大的城市化和城镇化过程,建设工程不但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公共安全和社会利益关系密切甚至会对社会稳定性造成重大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建筑设计标准经历了多次更新水平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技术难度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对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进行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为研究背景,研究对象聚焦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首先,总结了集宁区政府对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现状,多角度地剖析了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中的问题:未能落实全面质量监督、监督工作模式缺乏主动性、质量监督水平有待提高、政府质量监管的行政依据不足、质量监督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不足等。其次,根据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矛盾的特殊性理论、普遍联系理论和客观实际,寻找问题的根源。原因主要有: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集宁区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组织建设不足、没有完善的机构设置、缺乏多元化的社会监督等。最后,根据剖析出的具体原因,参考中外先进理论方法并且借鉴成功经验,提出了优化建议对策:完善涉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法规法律,强化监督部门内部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手段多渠道等。本文分析了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现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为集宁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提供了思路。希望从某种程度上本文研究能够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更好的监管建设工程质量提供参考借鉴,帮助政府提高监管效率,促进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曹骁文[2](2021)在《SH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保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远远高于自然环境本身的修复能力。因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国家内循环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在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成为了2021年的首要工作任务。同时,未来环评趋势只会越来越严苛。很多传统锅炉、厂房因为不符合地方环评标准,不得不选择迁厂移址甚至选择关厂歇业,寻找一种改良方法帮助其重获生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节能环保产业恰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历史机遇。本选题旨在推广在现有技术领域领先的工业锅炉节能辅助设备,迎合当下刚需。相较于生产节能锅炉或另行改造,工业锅炉节能辅助设备更具有优势,既在一定程度节约相应改造成本和不影响原有产能,又可以实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双重节能的目的。即能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30%-40%,减少污染物排放,又提高成品率和优质品率约10%。本文首先对政策行业背景进行综述,并用PEST理论、波特五力模型、SWOT等相关工具进行分析,得到项目投资外部环境及市场分析结果,确定市场定位,并用4P营销理论制定营销策略。对投资成本控制、未来收益分析、项目财务预测、财务报表等进行分析,对项目在未来施行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应对计划。由于项目没有太多可参考案例和数据,所以在施行中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但可以通过有效措施来提前规避和防范已知风险;且财务预测数据显示,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在一定时间内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护城河相对较高。结合政策发展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增量有一定确定性且利润波动性相对较小,有投资价值。本文作为商业计划书,以工业锅炉节能设备作为项目核心产品,顺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为未来工业节能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赵雪[3](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庞文欣[4](2020)在《煤制合成氨装置的环境污染源分析与治理技术》文中指出化肥生产不但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而且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因此做好环保措施对于化肥生产极为重要。合成氨涉及较为复杂生产工艺,不同原料需要采用不同生产工艺,即便是相同原料,不同处理环节采用的处理工艺也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污染源及对环境污染程度也有着较大差别。为了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文章以煤制合成氨工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合成氨化肥装置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相关防治措施。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柯文捷[6](2019)在《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某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在近十年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雾霾天气增多,空气质量每况愈下。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信息,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重灾区,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普遍在5天以上。据相关报道显示,中国排名靠前的500个城市中,只有极个别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深度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对社会、经济等重大问题产生影响。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扬尘治理的决心。造成城市扬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建筑扬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颗粒性扬尘,因此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和有效管理是在源头上控制城市扬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将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调查研究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判断各项措施和费用以及重要性,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参考。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二章构成;第二部分由第三、四、五章构成;第三部分由第六章构成。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理清研究思路,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析,针对不用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最终形成本文的技术路线。然后再对本文需要利用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自制问卷的形式对广东、广西四个城市的200位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建筑扬尘污染状况及治理情况。针对调查结果和相关问题,整理出诸如政策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环保意识淡薄、现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措施。第三部分主要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以某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对引起建筑工程扬尘的各项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然后利用价值工程理论,确定各项措施的价值。最后通过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对建筑工程的扬尘治理提出建议,并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

王成[7](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指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曾奕群[8](2014)在《水泥清洁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也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现在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今后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为推进水泥清洁生产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李勇[9](2012)在《复杂网络视角下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工业)共生网络隶属于产业生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面对工业进程破坏生态文明的强烈攻势,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建立生态产业共生系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生态产业(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 EIP)应运而生,建设生态产业园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及产业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而生态产业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则是研究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co-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EISN)的成长。研究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成长机制对于理解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原理以及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工具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成长机制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了产业共生网络形成原因、影响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因素、弱化状态下的目标抗毁性策略、网络成长的治理机制,并以鲁北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为案例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比较两者之间内在的共性与差异可以得出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的一种类似食物链的网络结构模式。在整个系统内部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产业生态学、经济学等相关内容为理论基础,界定了产业共生网络的内涵及其应用范围,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共生网络的三种表现形式以及四种运作模式,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于产业共生网络具有开放性、复杂性、进化性以及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从复杂网络视角去研究产业共生网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从产业共生网络的经济性、生态性以及网络自身演化的复杂性出发,定性分析了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动力机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生产企业渴望购买原材料的成本降低,同时也希望副产品的处理费用处于最低状态,这就促使了成本推动动因的形成;由于企业衍生、集群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立于个体的经济效益,使得整体效益增加,经济效益因素推动产业共生网络的成长;企业集聚的过程可以节约一大笔潜在的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的降低会促使各节点企业进行合作,共生关系随之出现;随着国家对环境破坏处罚力度的加大,企业对于副产品处理成本的投入逐渐增加,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种背景迫使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而选择共生,通过共生保证副产品处理费用极小化;网络自身演化的动力也不容忽视,通过自增长和择优选择等机制实现网络规模的递增。3.针对产业共生网络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不稳定因素(噪声因素)干扰,为了维护网络的稳定性,发挥网络的整体效率,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加权局域网络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由于噪声的影响导致网络稳定性出现威胁的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对噪声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噪声因素传播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弱化理论的目标抗毁性策略,有效的阻止噪声的传播,维护网络的整体效率及稳定可持续发展。4.为了更好的维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持续性,本文研究了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治理机制。主要以影响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稳定性的风险危机为出发点,围绕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治理环境、治理对象、治理目标进行研究,给出了包含市场治理机制、双边治理机制、三边治理机制和一体化治理机制的网络稳定性治理机制,并提出了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5.以鲁北生态产业园为案例对产业共生网络成长机制进行分析。首先对鲁北生态产业园进行简单介绍,接着构建鲁北产业网络成长拓扑结构图并对其成长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网络成长的复杂性测度、网络成长的稳定性以及鲁北产业园相关治理措施的一些建议。

赵盟[10](2009)在《北京市奥运期间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评估》文中认为空气质量问题是北京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2008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严格控制奥运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了评估保障方案中各项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性,需要对北京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的污染物减排量进行科学分析。本研究综合利用污染源调查法与排放因子法,基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北京市2006年2008年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分别建立了北京市2007年7月、2008年6月(奥运前)以及奥运期间的SO2、NOx、PM10、CO和VOC分部门排放清单,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并采用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模拟奥运前以及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2007年7月,北京市SO2、NOX、PM10、CO和VOC的日均排放量分别为147.4 t、519.0 t、410.8 t、3496.6 t和927.2 t。通过严格控制电厂、工业源、移动源和无组织扬尘源的污染物排放,2008年6月北京市上述五种主要污染物的日均排放量分别削减了43.5 t、90.5 t、48.1 t、27.4 t和37.2 t。奥运期间(7月20日8月6日、8月10日27日),关停建材企业可使其SO2排放量减少85%;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可使其排放的NOX、CO和VOC等污染物减少46%~57%;施工扬尘控制和工业源排放控制分别占奥运期间PM10总减排量的35%和34%;VOC的控制主要来自机动车限行和无组织VOC减排。奥运期间北京市的SO2、NOx、PM10、CO和VOC的日均排放量分别为61.6 t、229.1 t、164.3 t、1703.7 t和381.8 t,比2008年6月下降了41%、47%、55%、51%和57%。开幕式期间(8月7日9日),由于放假等强化措施的实施,五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1%、14%、9%、19%和15%。基于上述排放清单,利用CMAQ模型对奥运前和奥运会期间北京市PM10/PM2.5、NO2和O3的浓度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监测值的比较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大气污染源清单和减排效果评估结果是可信的。

二、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一、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概况及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机构概况
        1.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概况
        2.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机构概况
    (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
        1.工程质量政府监督行政管理体系
        2.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3.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对象、内容和职责
        4.工程质量监管流程
        5.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成效
    (三)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全面监管落实不到位
        2.监督工作模式固化、监督缺乏主动性
        3.质量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4.政府质量监管的行政依据不足
        5.质量监督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
        6.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不足
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1.没有形成“普法、学法、用法”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2.部分工程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或存在表述的模糊性
        3.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颁布和更新存在滞后性
        4.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对奖惩标准的设计不合理
        5.政府对出台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不足
    (二)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组织的内部管理建设不到位
        1.机构的自身建设不到位
        2.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
    (三)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机构组织体系不完善
        1.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构权责不对等
        2.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明确
    (四)缺乏多元化的社会监督
        1.第三方监理的监督作用弱化
        2.群众监督缺位
        3.媒体关注度不够
三、可资借鉴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一)可资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1.国外经验--以美国工程管理模式为例
        2.国内经验--以北京工程管理模式为例
    (二)几点启示
        1.美国工程管理模式给予的启示
        2.北京工程管理模给予的启示
四、加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1.打造“普法、学法、用法”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2.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体系
        3.积极推进政府对出台文件的合法性审查
    (二)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组织的内部管理建设
        1.加强机构自身建设
        2.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三)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机构组织体系
        1.赋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与其责任相匹配权力
        2.明确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
    (四)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手段多渠道
        1.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2.发挥行业协会监督作用
        3.发挥立业主监督作用
        4.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5.采用随机监管模式和先进监管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SH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PEST理论
        1.2.2 波特五力模型
        1.2.3 SWOT分析法
        1.2.4 4P营销理论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项目简介
    2.1 项目简介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建设内容及团队
    2.2 产品介绍
        2.2.1 产品简介
        2.2.2 产品优势
3 外部环境分析与发展战略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竞争者分析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3.2.3 替代品威胁
        3.2.4 客户议价能力
        3.2.5 供应商议价能力
    3.3 项目SWOT综合分析
        3.3.1 项目优势(Strength)分析
        3.3.2 项目劣势(Weakness)分析
        3.3.3 项目机会(Opportunity)分析
        3.3.4 项目威胁(Threat)分析
4 运营规划
    4.1 生产方案
        4.1.1 总体生产技术
        4.1.2 产品标准
        4.1.3 生产方法
    4.2 运行管理
        4.2.1 生产运营管理
        4.2.2 人员培训
        4.2.3 劳动定员
        4.2.4 员工职责
    4.3 实施进度计划
        4.3.1 实施原则
        4.3.2 项目实施计划
5 市场分析与营销计划
    5.1 市场分析与预测
    5.2 企业STP战略分析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选择
        5.2.3 产品市场定位
    5.3 4P营销战略
        5.3.1 产品策略
        5.3.2 定价策略
        5.3.3 渠道策略
        5.3.4 促销策略
6 财务分析
    6.1 投资
        6.1.1 固定资产
        6.1.2 流动资金估算
    6.2 资金筹措
        6.2.1 资金来源
        6.2.2 借款偿还计划
    6.3 融资计划
    6.4 财务预测与评价
        6.4.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6.4.2 财务报表
        6.4.3 财务评价
7 项目风险预测及计划
    7.1 研发风险及应对
    7.2 生产风险及其应对
    7.3 经营风险及应对
        7.3.1 市场风险及应对
        7.3.2 政策风险及应对
        7.3.3 销售风险及应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辞

(4)煤制合成氨装置的环境污染源分析与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合成氨装置相关概况
2 合成氨装置生产工艺及污染源分析
3 合成氨装置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3.1 粉尘治理
    3.2 放空气、闪蒸气污染治理
    3.3 气体净化过程废气治理
    3.4 NH3排放控制
4 合成氨装置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4.1 煤气化产生的灰水污染治理
    4.2 工艺冷凝液污染治理
5 固体污染物治理措施
6 其他相关措施
    6.1 对厂区平面布置进行优化
    6.2 加强CO2气体回收利用
    6.3 增设中水回用装置
7 结语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某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大气扬尘
        2.1.2 建筑工程扬尘
    2.2 理论基础
        2.2.1 主成分分析法
        2.2.2 价值工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调查
    3.1 调查目的与方法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方法
    3.2 抽样方式
    3.3 问卷设计
        3.3.1 问卷设计
        3.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3.4 问卷发放与回收
        3.4.1 问卷发放
        3.4.2 问卷回收
        3.4.3 调查对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主成分分析
    4.1 扬尘控制基本情况分析
    4.2 扬尘控制主成分分析
        4.2.1 政府部门的扬尘控制主成分分析
        4.2.2 建设单位的扬尘控制主成分分析
        4.2.3 施工单位的扬尘控制主成分分析
        4.2.4 监理单位的扬尘控制主成分分析
    4.3 扬尘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部门原因
        4.3.2 建设单位原因
        4.3.3 施工单位原因
        4.3.4 监理单位原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的对策建议
    5.1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目标
    5.2 政府部门扬尘控制的对策建议
        5.2.1 加强扬尘控制审批
        5.2.2 加强监管力度
        5.2.3 加强宣传力度鼓励群众举报
    5.3 建设单位扬尘控制的对策建议
        5.3.1 加强合同管理提高要求
        5.3.2 加强扬尘控制资金的管理
    5.4 施工单位扬尘控制的对策建议
        5.4.1 提高认识加强意识
        5.4.2 组织观摩学习
    5.5 监理单位扬尘控制的对策建议
        5.5.1 加强监管力度
        5.5.2 完善上报机制
    5.6 多方共同作用效果分析
        5.6.1 多方职能间的联系
        5.6.2 多方职能间的影响
        5.6.3 多方共同作用效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工程规模
        6.1.2 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6.1.3 管理目标
    6.2 扬尘控制措施
    6.3 扬尘监测
        6.3.1 扬尘检测仪
        6.3.2 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6.4 扬尘控制措施成本分析
        6.4.1 成本计算
        6.4.2 成本系数分析
    6.5 重要性分析
        6.5.1 结果反馈
        6.5.2 结果分析
    6.6 价值分析
    6.7 控制措施的量化分析
        6.7.1 扬尘监测
        6.7.2 监测结果分析
        6.7.3 控制效果与目标对比分析
    6.8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结论
    (三)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附件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水泥清洁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清洁生产的概念
2 我国水泥清洁生产的现状
3 水泥清洁生产的技术发展趋势
    3.1 石灰石破碎与水泥粉末节电技术
    3.2 发展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3.3 对可燃废料的回收再利用
    3.4 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
    3.5 节水技术发展
4 结语

(9)复杂网络视角下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产业生态学
    2.2 产业共生网络
    2.3 复杂网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动力机制
    3.1 成本推动机制
    3.2 经济效益拉动机制
    3.3 交易费用机制
    3.4 环境成本机制
    3.5 复杂网络演化影响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稳定性与抗毁性
    4.1 问题描述
    4.2 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加权局域网络模型
    4.3 噪声影响下的网络成长稳定性分析
    4.4 噪声影响下的网络成长抗毁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治理机制
    5.1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基本内容
    5.2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投机行为分析
    5.3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治理机制分析
    5.4 产业共生网络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北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案例分析
    6.1 鲁北生态产业园概况
    6.2 产业共生网络成长机制分析
    6.3 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复杂性分析
    6.4 产业共生网络成长的稳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10)北京市奥运期间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进展
        1.1.2 奥运会空气质量目标
        1.1.3 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1.3.2 空气质量模型发展和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北京市2007 年7 月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1 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1.1 计算方法
        2.1.2 活动水平数据
        2.1.3 排放因子的选取
        2.1.4 固定源排放的时空分布
        2.1.5 北京市2007 年7 月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2.2 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2.1 计算方法
        2.2.2 活动水平数据
        2.2.3 排放因子选取
        2.2.4 北京市2007 年7 月流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2.3 无组织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3.1 无组织VOC 排放清单
        2.3.2 无组织扬尘源排放清单
    2.4 北京市2007 年7 月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十四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减排效果评估
    3.1 固定源
        3.1.1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固定源污染控制措施
        3.1.2 固定源减排效果
    3.2 移动源
        3.2.1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移动源污染控制措施
        3.2.2 移动源减排效果
    3.3 无组织源
        3.3.1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无组织源污染控制措施
        3.3.2 无组织源减排效果
    3.4 北京市第十四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
        3.4.1 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
        3.4.2 减排效果分析
    3.5 北京市奥运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减排效果评估
    4.1 固定源
        4.1.1 奥运期间固定源污染控制措施
        4.1.2 固定源减排效果
    4.2 移动源
        4.2.1 奥运期间移动源污染控制措施
        4.2.2 移动源减排效果
    4.3 无组织源
        4.3.1 奥运期间无组织源污染控制措施
        4.3.2 无组织源减排效果
    4.4 奥运、残奥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减排效果
        4.4.1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减排效果
        4.4.2 残奥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减排效果
    4.5 分时段污染物减排量分析
        4.5.1 SO_2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4.5.2 NO_x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4.5.3 PM_(10)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4.5.4 CO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4.5.5 VOC 分时段减排效果分析
    4.6 北京市奥运、残奥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减排效果模拟验证
    5.1 空气质量模拟
        5.1.1 模拟域和模拟时段
        5.1.2 MM5 模型设置
        5.1.3 CMAQ 模型设置
        5.1.4 排放清单输入
    5.2 MM5 模拟结果验证
    5.3 空气质量模拟结果验证
        5.3.1 国控点NO_2、PM_(10) 日均值
        5.3.2 PM_(2.5) 小时均值
        5.3.3 O_3 小时均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研究[D]. 王鹏.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SH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 曹骁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煤制合成氨装置的环境污染源分析与治理技术[J]. 庞文欣. 化工管理, 2020(17)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某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D]. 柯文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8]水泥清洁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 曾奕群.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2)
  • [9]复杂网络视角下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成长机制研究[D]. 李勇.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0)
  • [10]北京市奥运期间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评估[D]. 赵盟. 清华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中小型水泥企业粉尘治理的几项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