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辰洋[1](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钟国云[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作为有效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伟大创举,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有效解决党内矛盾与问题的重要手段。回顾历史,纵观党创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发挥了特殊而重大的关键作用。根据不同时代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党内集中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逐渐实现了由“运动模式”向“活动模式”的过渡与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之举。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对党建传统理论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教育理论的创造性实践。因此,在当前党要管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活动开展相关问题的学理性探讨,有利于深化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的内容,拓展党内教育实践的研究视野,不断丰富新时代管党治党理论研究的成果。论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为主线,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依据、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活动开展的实效性等方面的考察、梳理与分析,在总结活动取得的成绩和有效做法的同时,查找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而针对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主观与客观等多个维度,提出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的一些思考,从而为搞好新时代的党内教育提供参考。首先,论文围绕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全面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这是研究的前提基础。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文主要从理论依据、历史传统、现实要求等层面对活动开展的依据进行探究。其中,重点从党的无产阶级政党特性、党的独特政治信仰与价值追求、无产阶级政党相关教育理论等维度,集中阐述了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同时,对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且,从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出教育诉求、时代主题转换与社会转型、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的产生、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阐述了活动开展的现实要求。其次,论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任务、组织实施及其取得的进展,主要从宏观与中观层面进行横向梳理与探讨,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综合性手段,论文按照侧重于党的全面彻底整顿、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党的党性党风教育等维度,从而集中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侧重,并对相应的代表性活动个体进行典型剖析。同时,基于活动动员与发起方式、组织与领导策略、活动开展的原则及方法步骤,以及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模式”的新探索、特点与演进等方面的整体考察,集中探讨了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动员组织与实施。再次,论文针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进行研究,这是论文研究的关键部分。基于活动实效性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论文主要从活动发起时机的把握、党内主要矛盾的研判、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党组织的领导与执行力、外在因素对活动的冲击、“活动”本身存在的弊端等方面,对影响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同时,论文全面总结分析了历次活动开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活动开展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活动实效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等,从而对活动的实效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论文对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这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主要从五个层面提出了改进与提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对策建议:一是提出通过创新活动主题设置、拓展与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载体设计等途径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二是紧紧围绕党内主要问题的解决,从增进活动开展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活动中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创造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等层面,提出加强活动制度化建设的对策。三是从活动实效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层面,尝试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活动实效性评价体系。四是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两张皮”、“一阵风”、形式主义、走过场、“活动倦怠”、开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从“常态化”机制、组织领导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舆论宣传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等方面构建活动开展长效机制。五是活动开展应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三化”要求,以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健康有效开展。
刘晓川[3](2019)在《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在1949年3月23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时,在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对话中提出的、用以比喻我们党的执政实践的一个比喻性的重要思想论断。这一思想的提出,赋予了“赶考”的本意以政治的寓意,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中的“赶考”术语由文化语境向政党政治语境的转化。政党政治视域下的“赶考”,既表现为一种鲜明的实践形态和内涵,也表现为一种鲜明的精神形态和内涵,即既表现为我们党执政的一种实践进程,也表现为我们执政所彰显出了的一种精神风貌。因此,论文主张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突出史论结合、阐释与建构并举,围绕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础理论、“进京赶考”思想所蕴含的精神品格、党“赶考”七十年的基本历程及取得的优异成绩、中国共产党“赶考”七十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四个基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这一课题展开系统研究。从整体结构上看,论文主要分为六章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所呈现的是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这一选题的绪论和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础理论。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这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等基本问题,对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不同视角下“赶考”的基本内涵与系统阐释政党及政党政治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内在契合的层面论述了我们党将“赶考”的文化本意转化为执政寓意的可行性,进而对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本内涵做出了基本界定。第二部分,所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思想的提出背景以及我们党在“赶考”实践中所面临的“考纲”。论文从陈嘉庚之问、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两个务必”的思想动员和“进京赶考”的正式提出几个方面论述了“进京赶考”思想的提出背景;同时又从如何避免陷入历史周期率、如何巩固执政合法性、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等三个方面对我们党“赶考”的“考纲”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所呈现的是在“进京赶考”思想中所蕴含的我们党丰富的精神品格。在文化视域下,“进京赶考”中“赶考”,体现的是一种“追赶”、“接续推进”、“引领”、直面问题、迎接考验的精神风貌和坚强意志。我们党将这一词汇比作自己的执政实践,深刻彰显了其面对即将到来的长期执政实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进取精神、敢于直面问题、迎接考验的坚强意志、永葆执政地位的高度自觉、执政为民的价值情怀、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第四部分,所呈现的是我们党“赶考”的七十年历史进程以及我们党向人民交出的优异答卷。在“历史进程”方面,以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两个务必”、“决不当李自成”为第一个标志,我们党在建国之前就表明了永葆执政地位、巩固人民政权的坚定决心;以我们党在“文革”之后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为第二个标志,赋予了执政实践以全新内涵,开创了治国理政新实践;以我们党在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背景下重提“两个务必”为第三个标志,科学回答了在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时代背景下,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执政心态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赶考’远未结束”的动员令为标志,昭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永远在路上”的执政态度。在优异答卷方面,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路、创立了一套先进的理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引领和发展了一种先进文化。第五部分,所呈现的是我们党七十年“赶考”的基本经验。纵观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七十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透过七十年“赶考”成就,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推动自身执政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宝贵经验。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不忘执政初心、弘扬“赶考”精神、把握“赶考”方法、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四个宏观维度。
李洪峰[4](200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里程碑》文中研究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里程碑《江泽民文选》的出版,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刘起军[5](2006)在《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执政,即执掌国家政权。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危险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能保持执政地位。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在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攻克影响执政安全的障碍和难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本文首先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当前研究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现状以及它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基本框架。其次,分析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形成:一是从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执政党建设思想、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出发,揭示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理论渊源;二是从把握国外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反经验总结出发,揭示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三是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执政任务更为艰巨、自身的变化更为深刻等方面,分析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产生的现实条件;四是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形成过程的特点。再次,归纳总结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江泽民对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阐述;二是科学论述了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三是全面分析了影响执政安全的各种因素;四是明确提出了确保执政安全的战略举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执政基础,优化执政环境,提高执政能力,攻克反腐这一执政难题,造就一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和现代化正规化军队,为执政提供有力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并论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特色。即它的时代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最后,本文还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
王建文[6](2006)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空间正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全球化现象的经济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物质载体。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通讯手段和传播媒体的革命突破,为全球化扫除了空间和时间的障碍。正是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都在发生并即将发生极其深刻的革命性交革。社会主义是与全球化相伴而生,它最为关注全球化的进程,理所当然,执政能力的成长也将面临一场革命性的嬗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概念既反映了一般意义上的执政要求,又体现了我们党自身的执政特点。根据这一概念去深化执政理论研究,需要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7个方面进行探讨。据此,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和阐析。 (一) 执政经验与执政理论。主要是从中外执政党执政经验和理论的比较中,阐述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执政理念的新认识。 (二) 执政主体与执政资源。执政实际就是执政的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政治实践过程。执政主体是执政党在执政行为过程中执掌政权、领导国家建设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党组织、党的干部和党员,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研究执政主体,要重点研究其行为方式和内部机制。 (三) 执政风险和执政机遇。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强化执政风险意识。机遇往往是与挑战并存的,有机遇也就意味着有风险。全球化是一种机遇,可以提高我国的改革开放水平,但是它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全球化过程的起点低、条件差,处理不好风险就掩盖了机遇。一些国家之所以会发生大规模的反全球化运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跨国资本的垄断、流动和对他国资源的掠夺,从而拉大本国的贫富差距。所以,在纷繁复杂的风险面前,我们要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善于化风险为机遇。 (四) 执政资源与执政效益。执政资源是对执政资源的消耗并在执政过程中发生,执政效益是指执政成本投入或执政资源消耗后的产出或结果。从这个角度讲,执政就是政治、经
尹杰钦[7](2005)在《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我们党成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和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大考验,我们党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党的建设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五种能力的新要求,并进一步强调,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所以,研究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水平,就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 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和道德学说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理论为指针,以中国的社会环境、国情党情为研究背景,以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研究的基本动因,以中共党史学理论、中共党建理论、社会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政治学理论、领导科学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平台,以加强和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研究目的,以解析历史、构筑理论、服务现实为运思方向,认真借鉴国内外有关道德素质思想和道德建设的经验以及新兴学科(如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合理吸收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政治分析与生态分析相结合、矛盾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为研究方法,对植根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党情和独特的传统文化的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的基本概念、思想养料、理论沿革、内容体系、功能作用、现状成因、全新要求、基本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具有一定独到性和创造性的思路、见解和观点:
彭宏杰[8](2005)在《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其对历史、现实、未来的综合思考,因其丰富、深刻、科学的内涵,不但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讨论与认同,而且更引起了各实际部门的共鸣和实践。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既大大深化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而且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揭示了先进文化与党的自身建设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必然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由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相互影响、休戚相关、相互交融,发展到理论上的紧密结合。 先进文化,就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先进政治和先进经济,并为它们服务的文化。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史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史表明,五四时期的先进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也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同时开始了中国先进文化与党的自身建设之关系的共同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先进文化与党的自身建设之关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党的建设相互影响的阶段,社会主义新文化与党的建设休戚相关的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党的建设相互交融的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党的建设由实践中的紧密结合到理论上的紧密结合的阶段。 中国先进文化与党的自身建设之关系在20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因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而实现的理论上的紧密结合,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根据。二者的紧密结合,是基于对中国先进文化与党的自身建设之历史经验作的正确总结,是基于对世纪之交、千年之交国际国内党内的形势特别是文化形势作的科学分析,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世界局势、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的准确把握。二者必须紧密结合,是因为先进文化是政党的旗帜,是因为重视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因为先进文化对于党员的影响最持久有效,是因为先进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共同性。 历史已进入到21世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大力
王观松[9](2004)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的方向。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整体性上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论文由导言和五章以及结束语组成。 导言部分主要论述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大意义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地位。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他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面对新的历史条件的机遇和挑战,怀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经过长期的深入考验得出的重要结论。第二章主要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即“四个最”。(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三章主要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即对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作深入展开。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深刻的理论性、现实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丰富的历史性、严密的整体性等理论特色。第四章主要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题。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主题的不同看法,然后提出本人对主题的见解并作出论证。第五章主要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纪伟昕[10](2004)在《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文中认为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刻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治党治国治军的新鲜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丰富的历史经验,并根据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发展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任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应当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根本要求,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远指导意义,进一步澄清各种思想疑惑,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和未来的宽广眼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着重研究探讨了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体思路。全文除导论和结束语之外,主体部分由四篇共九章组成: 第一篇,从长期思考和准备、提出和基本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清晰、详实地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背景、国内发展的新条件和实践基础以及党的历史方位和党建新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第一、二章。 第二篇,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体地阐发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提出“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包括第三、四章。 第三篇,论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着重论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整体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包括第五、六章。 第四篇,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的独创性理论。以比较厚重的篇幅,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答“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重点突出理论创新的七个基本点。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出发,独特地回答了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必须进一步澄清的三个思想疑惑问题。包括第七、八、九章。
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人 |
1.5.2 人民 |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三、历史传统 |
四、现实要求 |
第二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一、活动主要任务与内容侧重 |
二、活动的动员与发起方式 |
三、活动的组织与领导策略 |
四、活动的原则与方法步骤 |
五、“活动模式”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三章 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评估 |
一、活动实效性的内涵与外延 |
二、影响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三、历次活动开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
四、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
五、活动实效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 |
第四章 优化与改进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
一、优化主题、拓展内容、创新载体 |
二、针对党内问题加强活动制度化建设 |
三、构建与完善活动的实效性评价体系 |
四、建立与健全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
五、服从服务于党建总体布局和“三化”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重点及难点 |
1.3.1 论文架构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尝试性创新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赶考”内涵的一般性解读 |
2.1.1 文化词源学视角下的“赶考” |
2.1.2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赶考” |
2.1.3 “赶考”要素视角下的“赶考” |
2.1.4 表现形态视角下的“赶考” |
2.2 政党政治视域下“赶考”的基础理论阐释 |
2.2.1 “政党”的基础理论分析 |
2.2.2 “政党政治”的基础理论分析 |
2.2.3 “赶考”与政党政治的契合之处 |
2.2.4 政党政治视域下“赶考”的内涵分析 |
2.3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理论源头及概念界定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赶考”的理论阐释 |
2.3.2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概念解析 |
第3章 “进京赶考”的提出背景及其“考纲” |
3.1 “进京赶考”的提出背景 |
3.1.1 陈嘉庚之问 |
3.1.2 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 |
3.1.3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 |
3.1.4 “两个务必”的思想动员和“进京赶考”的正式提出 |
3.2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本“考纲” |
3.2.1 避免陷入历史周期率 |
3.2.2 巩固执政合法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 |
3.2.3 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 |
第4章 “进京赶考”:蕴含了党丰富的精神品格 |
4.1 “赶考”:彰显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进取精神 |
4.1.1 彰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使命担当 |
4.1.2 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
4.1.3 彰显党执政的接续性和继承性 |
4.2 “赶考”:体现党直面问题、迎接考验的坚强意志 |
4.2.1 体现于我们党破解“考题”的艰巨性上 |
4.2.2 体现于执政过程对于我们党的深刻历练之中 |
4.2.3 体现于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要求的严格程度上 |
4.3 “赶考”:彰显党永葆执政地位的高度自觉 |
4.3.1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有品质 |
4.3.2 彰显于党的执政实践全过程 |
4.4 “赶考”:彰显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
4.4.1 强调根本宗旨不能变:明确执政为民的初心 |
4.4.2 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是否继续坚持为人民执政的问题 |
4.4.3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执政为民更加深刻的内涵 |
4.4.4 提出“以人为本”:“赶考”理念进一步向人民群众聚焦 |
4.4.5 提出新时代奋斗目标:吹响继续为人民执政的时代号角 |
4.5 “赶考”:蕴含党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高尚境界 |
4.5.1 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理想 |
4.5.2 代表了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学说 |
4.5.3 代表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实践 |
4.5.4 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历史进程及优异答卷 |
5.1 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治国理政伟大实践 |
5.1.1 提出“决不当李自成”:表明巩固人民政权的坚定决心 |
5.1.2 提出改革开放新决策:开创“赶考”新阶段 |
5.1.3 重提“两个务必”:强调苏东剧变之后保持良好执政心态 |
5.1.4 “‘赶考’远未结束”:昭示“永远在路上”的执政态度 |
5.2 中国共产党“赶考”七十年交出优异答卷 |
5.2.1 道路维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 |
5.2.2 理论维度:创立和发展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 |
5.2.3 制度维度:确立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
5.2.4 文化维度:引领和发展了一种先进文化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赶考”积淀宝贵经验 |
6.1 坚守执政初心:始终把人民当作“主考官” |
6.1.1 始终牢记“我是谁” |
6.1.2 始终牢记“为谁执政” |
6.1.3 始终牢记“靠谁执政” |
6.2 永葆“赶考”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
6.2.1 坚持在自我革命中推进执政实践 |
6.2.2 坚持在强化“四个意识”中推进执政实践 |
6.2.3 坚持在推进伟大斗争推进执政实践 |
6.3 把握“赶考”之方:聚焦“三个统一” |
6.3.1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
6.3.2 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
6.3.3 坚持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统一 |
6.4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6.4.1 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目标要求 |
6.4.2 始终把握党的建设科学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内涵 |
二、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
三、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形成 |
一、理论渊源 |
二、历史依据 |
三、现实条件 |
四、形成过程 |
第三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深刻阐述了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性 |
二、科学论述了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 |
三、全面分析了影响执政安全的各种因素 |
四、明确提出了确保执政安全的战略举措 |
第四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特色 |
一、鲜明突出的时代性 |
二、丰富完整的系统性 |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四、理实交融的实践性 |
第五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是江泽民党建思想的核心 |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三、初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系列重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6)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全球化进程的历史回望 |
二、领导、执政为民的关系:执政能力成长的中轴 |
三、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
四、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社会背景 |
第一章 全球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成长的历史维度 |
一、全球化内涵与外延的诠释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全球化视野 |
三、全球化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四、全球化的政治后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的主要经验 |
四、执政的创新:顾客满意度在政府行为中的实施 |
第三章 执政的合法性与党政关系的规范 |
一、政治合法性及其对政治统治性的价值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
三、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执政能力的辩证的相互作用 |
四、新时期党政关系的演进过程 |
五、从“党政分开”到“党政关系规范” |
六、新时期党政关系改革的基本经验 |
七、党政关系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与完善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整合功能与执政资源 |
一、思想整合: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成长的必然选择 |
二、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思想整合功能面临的挑战 |
三、政治合法性资源:悠关执政地位的重要资源和执政基础 |
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资源整合的价值取向 |
第五章 当代世界执政党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教训 |
一、世界上其他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 |
二、比较东西方政治制度 |
三、原苏联共产党对执政规律探索的经验教训 |
四、原南共联盟及东欧各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探索的经验教训 |
五、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建设与执政能力的成长 |
一、党的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 |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持久深入地开展反腐败任务 |
四、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先进性内在基础 |
第七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 |
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
三、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内含和践行 |
四、实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辩证统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主持、参加课题 |
后记 |
(7)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意旨 |
四、研究方法 |
五、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内涵与结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本质界定 |
一、道德与领导干部道德 |
二、素质与道德素质 |
三、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及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道德素质观: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思想养料 |
一、中国传统道德素质观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
二、中国传统道德素质观的思想架构 |
三、理性审视中国传统道德素质观 |
第三章 从马克思到胡锦涛: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的历史考察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 |
二、列宁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 |
三、毛泽东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 |
四、邓小平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 |
五、江泽民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 |
六、胡锦涛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观 |
第四章 功能与作用: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价值解析 |
一、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功能 |
二、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作用 |
第五章 问题及成因: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现状分析 |
一、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现状 |
二、影响少数领导干部道德素质低下的社会原因 |
第六章 目标与要求: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核心构件 |
一、树立现代道德理念 |
二、明确崇高价值目标 |
三、履行权力道德责任 |
四、提高道德自律能力 |
第七章 方法和途径: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基本对策 |
一、构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机制,提高领导干部道德认知 |
二、确立领导干部道德导向机制,陶冶领导干部道德情感 |
三、完善领导干部道德制约机制,砥砺领导干部道德意志 |
四、健全领导干部道德养成机制,修炼领导干部道德行为 |
结论 领导干部道德素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呼唤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提升 |
二、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道德保障 |
三、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8)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两种理解 |
二、对两种理解的评析 |
三、全面理解“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 |
四、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之研究的引出、意义、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
一、先进文化概述 |
(一) 文化、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内涵 |
(二) 先进文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
(三) 先进文化的特点 |
(四) 先进文化的类型 |
(五) 先进文化的当代社会作用 |
二、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先进文化与党的领导、使命及先进性 |
(二) 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之整体关系 |
(三) 先进文化与党的各项具体建设的关系 |
(四) 各种具体形态的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之关系的历史纵观 |
一、五四时期的先进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
(一) 五四时期的先进文化为党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
(二) 党的创立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的新局面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党的建设的相互影响 |
(一) 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党的建设的积极影响 |
(二) 党的建设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影响 |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的休戚相关 |
(一)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先进文化的性质与名称界说 |
(二) 社会主义新文化由得而失的变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 |
(三) 党的建设由正而误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影响 |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党的建设的相互交融 |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
(二) 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
五、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党的建设的紧密结合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党的建设在实践中的初步结合 |
(二)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标志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理论上的结合 |
第三章 世纪之交: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性思考 |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历史地位的发展 |
(一) 成为以“三讲”教育为主的党的建设的具体指导思想 |
(二)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三) 由经验总结到理论体系 |
(四) 由体系化的理论到写入党章成为根本指导思想 |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现实分析 |
(一) 正确分析国际形势特别是文化形势而提出的科学理论 |
(二) 正确认识国内形势而提出的科学理论 |
(三) 针对党的建设的现状而提出的科学理论 |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根据 |
(一) 先进文化是政党的旗帜 |
(二) 重视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 |
(三) 先进文化对于党员的影响最持久有效 |
(四) 先进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共同性 |
第四章 廿一世纪:以先进文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
一、党的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时代 |
二、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性 |
(一) 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命题缘起及内涵 |
(二) 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定位 |
(三) 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科学选择 |
(四) 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科学选择 |
三、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文化选择及其建设 |
(一)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元”指导 |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
(三) 坚持“双百”、“双重”和“双主”的“三双”方针 |
(四) 坚持先进文化内容上的“四以”标准 |
(五) 坚持文化建设中破、立、实、势、久的“五字”原则 |
四、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
(一) 有的放失,明确“推进”的目标 |
(二) 改善领导,增强“推进”的动力 |
(三) 稳步扎实,把握好“推进”的度 |
(四) 联系实际,创新“推进”的方法 |
五、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具体环节 |
(一) 创造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前提条件 |
(二) 抓住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三) 把握以先进文化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
(四) 以先进文化推进各个领域的党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大意义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
2.国内理论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
3.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意义 |
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方法论 |
1.把握课题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
2.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三个视角 |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地位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 |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根据 |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 |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2.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上的地位 |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 |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
1.关于党的思想路线 |
2.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3.勾画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蓝图 |
4.强调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 |
5.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 |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
7.关于国际战略 |
8.关于党的建设 |
9.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特色 |
1.强烈的时代性 |
2.深刻的理论性 |
3.现实的实践性 |
4.鲜明的阶级性 |
5.丰富的历史性 |
6.严密的整体性 |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题 |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主题的讨论 |
1.几种不同的学术观点 |
2.本人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题 |
1.主题的科学提法及其依据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回答的基本问题 |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精神实质 |
一、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
1.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3.坚持与时俱进的特征 |
二、坚持党的先进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要求 |
1.党的先进性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实践 |
2.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理论创新的全过程 |
3.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每一个代表中 |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
1.坚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
2.坚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
3.坚持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属性 |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新阐发 |
结束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级基础要求发展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基础要求发展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基础要求发展 |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群众基础要求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架构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形成过程 |
一、 长期思考和准备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2000.1) |
二、 提出和基本形成阶段(2000.2-2001.6) |
三、 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7-2002.11十六大) |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
一、 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背景 |
二、 国内发展的新条件和实践基础 |
三、 党的历史方位和解决党建新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
第二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阐发 |
二、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涵阐发 |
三、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阐发 |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及其精神实质 |
一、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
二、 “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 |
第三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第五章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
一、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
二、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
三、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
二、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
三、 整体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 |
第四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第七章 面向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的独创性理论 |
一、 “建设什么样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 |
二、 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最新概括 |
三、 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 |
第八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理论创新 |
一、 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
三、 从制度体系上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
四、 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
五、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养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人才 |
六、 “固本强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七、 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努力培育新的优良党风 |
第九章 进一步澄清思想疑惑,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为何还说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
二、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吸收私营企业主等新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是否意味着党的性质的蜕变 |
三、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建设纲领并写入党章总纲,是不是与社会民主党的纲领相混同 |
结束语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研究[D]. 钟国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D]. 刘晓川. 湖南大学, 2019(07)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里程碑[J]. 李洪峰. 了望新闻周刊, 2006(37)
- [5]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D]. 刘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2)
- [6]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D]. 王建文. 苏州大学, 2006(12)
- [7]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视角[D]. 尹杰钦.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
- [8]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D]. 彭宏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 王观松. 武汉大学, 2004(11)
- [10]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D]. 纪伟昕.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