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规则的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桂彦[1](2021)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意义与规则》文中认为
陈常燊[2](2020)在《遵守规则与“维特根斯坦式寂静主义”》文中认为围绕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遵守规则议题,近来的"寂静主义解读"对传统的"标准解读"展开了猛烈的批判。麦克道尔的"维特根斯坦式静寂主义"表明,遵守规则具有非语义性、非意向性和非规范性特征,而不管是独断论的还是怀疑论的解读,都带有后期维特根斯坦所拒斥的理智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种寂静主义理解为一种实践整体论观点:一方面,我们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规则的意义;另一方面,行动与规则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此外,寂静主义也是一种"消极观点":遵守规则悖论的解决出路在于看到规则既没有外部标准,也没有内部标准。
魏宏宇[3](2020)在《维特根斯坦哲学观探析》文中提出本文试从语言哲学的视野出发,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形成原因和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和梳理。进一步的对其影响、意义和限度进行研究考察。本文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超越了古代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的哲学观,是现代语言论哲学观,尤其是英美分析的语言哲学观的重要代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不仅包含对哲学自身的基本定位,而且还包括对哲学与科学、宗教和美学界限的基本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理解和建构哲学。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就是语言分析,不仅包含逻辑语言分析,而且也包含日常语言分析,通过语言分析能够治疗哲学的病症;哲学与科学的界限在于哲学不是科学,哲学的研究不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在于宗教是不可言说的,宗教是哲学所不能表达的领域。后期维特根斯坦把宗教回归到实践之中去理解。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与美学的界限在于美学是不可说的,美学是哲学所不能表达的领域。后期维特根斯坦把美学融入到实践之中去理解。同时,哲学即哲学实践,哲学实践不仅局限于语言分析实践,更是一种广泛的生活实践,哲学实践对传统形而上学所产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哲学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显现,把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哲学误解问题进行消解。维特根斯坦哲学观对语言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意义在于,不仅强调了逻辑对于哲学的意义,而且推动了哲学向实践的回归。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限度在于,过分注重逻辑分析和语言描述,消解了哲学的批判本性和终极关怀。
吴一迪[4](2019)在《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脑游戏正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境,诸如对游戏暴力行为的鼓励、对玩家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损害。本文力图从哲学上探究如何设计一款功能完善的电脑游戏,以应对这些挑战。但是,当前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存在基本概念不一致、理论框架不完备、学科范式不成熟等问题。基于以往的理论成果,本文通过厘清和建构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有关概念和研究框架,旨在帮助电脑游戏哲学研究尽快完善其学科范式。通过研究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基本概念可知:电脑游戏的四元架构模型(技术—规则—游玩—文化)不仅是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结构和分类依据,也是对它们进行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电脑游戏的哲学意义在于它揭示出玩家“在游戏世界中存在”的生存状况;只有在介入游戏世界后,玩家才能在四大类游戏设计所分别实现的主要功能之帮助下实践多种游戏活动,并最终过上“美好生活”。由于该哲学意义预设了玩家已经介入游戏世界的状况(这意味着游戏设计所实现的功能只有对处于该状况的玩家起效),因此本文将先探究玩家是如何介入游戏世界的;再分别以四个子架构为切入点,选取合适的哲学理论,从哲学上考察这四类游戏设计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有侧重地实现各自的功能并最终实现上述哲学意义的。首先,分析玩家“在游戏世界中存在”的生存状况以及玩家是如何介入游戏世界的问题,这是电脑游戏各种功能起效的前提。运用知觉现象学,从具身和交互性是充要条件、“身体图示”的意向性投射是动力、沉浸和临场感是结果四个方面围绕“信息技术身体”对上述问题进行解释,重点解读了为何VR游戏与传统电脑游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然后,在“技术”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设计电脑游戏技术而实现其道德功能。利用道德物化思想的“技术调节论”分析了电脑游戏的玩家—设备—游戏世界的复杂关系和重叠现象,并探究了电脑游戏对玩家体验、行为和参与世界方式的技术调节及其具体表现。再根据“技术的道德化”中的非人本主义论证逻辑,从三方面(意向性、自由和道德施动者)证明了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道德相关性。设计师应肩负起电脑游戏所无法承担的部分责任:“预测”、“评估”和“铭刻”。在“规则”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设计电脑游戏规则与本质上是遵守规则行为的游戏活动,从而实现其娱乐功能。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论述,提出了电脑游戏版本的遵守规则悖论。其成因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电脑游戏的操作/隐含规则对基本规则的表达使后者被隐藏了,导致玩家对基本规则进行多种因果解释,并据此做出不同的行为,悖论发生了。其规避方式是:模拟规则使操作/隐含规则的表征内容结构化,形成了虚构场景,从而帮助玩家遵守规则。通过引入该悖论,设计师增加了行为符合规则的不确定性及其所派生出来的趣味性,从而实现了游戏的娱乐功能。在“游玩”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把电脑游戏世界设计成严肃游戏,以此实现除娱乐外的更多功能。严肃游戏的本质是通过仿真技术模拟出一个高度人工可控的虚拟实验室,利用游戏的娱乐功能吸引玩家自愿参与到实验中,在此过程中玩家被“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通过“评分概念”和标准来判断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基于信息与计算机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对三方面(“精确度标准”、“虚拟的真实体验”及其“TEP原则”)的反思来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严肃游戏也是一间伦理的实验室。在“文化”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设计电脑游戏文化而实现社交功能。首先对作为“文化文本”的电脑游戏进行了七种解读,它们“反映”出之前架构所论及内容和现象的文化涵义。玩家的“创造性玩法”形成了“文化阻力”,从而“重塑”了既存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惯例。再根据社群主义诠释了游戏社群及其对成员玩家的影响,最终对游戏社群所组织起来的“电子竞技”及其“青年亚文化”现象与“局域网派对”及其社交功能进行了论述。最后,纵览上述四个子架构,对暴力电脑游戏这一社会热点及其道德困境进行综合应用研究。该道德困境指的是暴力电脑游戏很可能使参与其中的玩家在现实中也实践相应的暴力行为。根据米格尔·西卡特的模型,其形成机制是“程序梯度”上的玩家的“工具性玩法”(只遵守基本规则)与暴力内容的相遇及其后果(脱敏效应)。而基于“语义梯度”就可从三方面超越该困境:设计师的“伦理游戏设计”、玩家的“伦理游戏玩法”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此外,通过增加“技术梯度”揭示了该困境形成及其超越的更内在的基础条件与核心机制。通过对电脑游戏及其设计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本文就从哲学上解释了 一些由电脑游戏引起的现象和挑战,揭示了电脑游戏设计实现各个功能的原理和机制,解决了如何利用这些功能去应对这些挑战的难题。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脑游戏及其设计在创建美好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还能帮助这一学术领域尽快完善其学科范式。
蔡祥元[5](2019)在《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悖论的根源与出路——在决定论与怀疑论之间》文中提出维特根斯坦有关遵守规则悖论的探讨是为了进一步展示其意义使用论的要义。对于此悖论的解读,学界主要有两类看法:一类持怀疑论的态度,也就是通过引入群体一致性来解决在孤立个人情况下无标准可言的局面;另一类是决定论主张,也就是认为规则作为有含义符号已经内在地决定了相应的应用,因此规则如何决定应用的问题是一个假问题。本文认为,这两类方案都是成问题的。怀疑论没有看到遵守规则悖论是由一个"误解"引起的,因此,悖论的出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问题的消解。而决定论过快地跳过了引发悖论的决定性问题,从而不能充分显示出遵守规则悖论的哲学要义。维特根斯坦引入遵守规则悖论是为了更彻底地显示出意义在使用中构成的思想,悖论的出路在于如何理解"使用"不仅仅是意义的来源,同时也是意义的判据。
张思琪[6](2019)在《黄永砅艺术观念研究(1980—1995)》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末,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社会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刺激下,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崇尚自我表现的前卫艺术家,他们凭借个人对艺术的直观感悟,对视觉经验的传统以及审美方式的习惯提出了挑战。在活跃于八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家中,黄永砅是西方“达达主义”在中国土壤上最早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并且以“达达精神”作为思想观念的载体引领了“厦门达达”运动,构成了“’85新潮”时期最具激进表现的艺术家群体。作为“厦门达达”主要成员,黄永砅与八十年代同期的前卫艺术家们在观念上有着共同的现实批判与文化倾向,同时,他对待国内的艺术现象与前卫艺术的发展,又有着独立的判断与思考,因此,在“厦门达达”群体创作活动外,黄永砅个人的创作与思想观念也自成一条独立线索,其艺术思想观念贯穿于其各个创作阶段的艺术作品与评论文章之中。黄永砅在艺术创作自我延续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后将其创作过程注入“偶然”的观念;另一方面受到东方哲学“道”与“禅”的深刻启示,重新对“达达”观念给予界定和阐释。由此,本文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社会背景及“’85新潮”的文化背景,分别就黄永砅在“厦门达达”时期的群体活动及个人独立创作活动,对其在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品、文章及活动参与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以此为基础,对黄永砅艺术思想观念的形成背景、理论建构及表达方式的整体把握与评价。
张远林[7](2019)在《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很清楚,维特根斯坦哲学可简单地划分为前期哲学、后期哲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要与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分析学派、人工语言学派有关,后者主要与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学派有关。罗素、摩尔分别是这两种风格的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形成都发生了关键影响。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强调本质主义的,这与倡导语言游戏、意义即用法的后期哲学有着鲜明的不同。当然,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某些思想线索也并非全然是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维特根斯坦在前期着力论述的不可说的东西这一重要思想对象。起初,在最早的逻辑笔记、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不可说的东西主要意指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命题、语言以及事实、世界共有的东西。因为命题和事实同构,即它们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所以命题可以通过成为事实的逻辑图像而图示事实。后来,在战时笔记、逻辑哲学论中,不可说的东西仍然包括所谓逻辑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此时不可说的东西之内涵有了增添。也就是说,不可说的东西此时也包括神秘的东西、伦理学与美学等内容。特别是神秘的东西,具有鲜明的超验色彩。于是,不可说的东西,开始主要关涉着逻辑形式这经验世界中的存在,维特根斯坦强调逻辑形式是不可说但可显示的,虽不完全等同于经验但毕竟是合乎经验的、与经验密切相关的,逻辑形式是经验的前提条件。可见,不可说的东西之意义前后并非始终如一。开始时不可说的东西仅仅是经验世界中非神秘的存在。后来,不可说的东西的内容增加了超验与神秘的成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思想转变。不可说与神秘二者之间是不可简单地划等号的。神秘的东西是不可说的,但不可说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神秘的。这一思想变迁,意味着维特根斯坦哲学观、形而上学思想发生了关键的变化。其中反映的是两种迥异的本体论与抽象形而上学概念系统。文章的核心工作便是考察这一重大的思想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上层形而上学的内涵之转变。进而,促成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这种内部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需要予以寻觅、论述的。维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学阵营内部首次明确把握了语言的本体性而且对语言的表述功能给予了逻辑图像论式的充分解答,文章皆会对这些内容进行正面的澄清与呈现。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独特形而上学是意蕴丰富的,我们对它的考察将会得到不乏启发性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维特根斯坦不是完全拒斥形而上学的人,他对不可说但可显示的形而上学即关于神秘的东西的形而上学是极为珍视的。这与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等人对形而上学的看法显然是有差异的。
韩旭泽[8](2018)在《哈贝马斯论言语行为的规范性及其要求》文中研究说明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片面追求利益使得功能主义的“合理化”成为主流,进而工具理性成为唯一的指导原则。这样所导致的异化问题需要用交往理性解决,而不是依靠纯粹的意识形态批判。于是,他提出交往行为理论试图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其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础在于言语行为理论,即注重言语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规范语用学特征为言语行为规范性要求研究提供了三个研究角度,但同时必须结合“规范性”的含义对该研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主要特征来源于对奥斯汀和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批判。哈贝马斯言语行为是在符合有效性基础前提下,通过语言的使用进行一个动作,产生一定协调效果。他通过规范语用学对经验语用学的批判提出其语用学特征主要是规范性、主体间性及目标性,从对特征的内容总结可以获取研究言语行为规范性要求的三种角度,即对参与者、目标及语境背景的规范性要求研究。其次,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包含四种含义:人们认同的一致性规则、具有原则和价值两个维度的规范力、有效性前提和目标趋向性。规范性不仅存在于人们在生活世界的约定俗成中,还存在于人、世界和语言准先验结构之中。它一方面源于有效性前提,另一方面又被要求贯彻有效性条件从而达成一定的目标,并且对言语行为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规范力。最后,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规范性要求涉及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参与者及其之间关系、能力和各自所处视角的规范性要求;言语行为的行为过程和目标的规范性要求;言语行为的双重语境背景的规范性研究。总之,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是建立在批判与继承前人言语行为理论和规范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对言语行为核心内容的要求、约束和导向,服务于实现人与人之间顺利交往和达成共识的最终目标。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要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但存在理论预设及内容过于理想化,且对实践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林云柯[9](2018)在《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斯坦利·卡维尔是美国着名的日常语言学家,在哲学领域他主要以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独特解读而闻名,并被视为美国“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时,卡维尔还是第一个力图拓展日常语言哲学在文艺理论中应用的哲学家,其兴趣范围之广在同时代的美国学者中可以说无人能及。卡维尔不仅是较早的将电影作为主要写作课题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公认的莎士比亚悲剧的卓越解读者。在文学方面他通过重新阐释爱默生及爱伦·坡等美国本土作家的思想,重新激活了美国“超验论”及“至善论”的传统。因此,与当时其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家将日常语言思想导向科学主义不同,卡维尔力图通过日常语言哲学重新激活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并发掘其中原初性的变革能动性。本文将通过两个层次介绍和解析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及其文艺理论方面的应用。第一个层次将聚焦于卡维尔日常语言思想的基本原则,即一种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在卡维尔的思想中,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关系到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日常语言的“蕴涵义”,即为什么日常语言中的语词表达在其字面义与蕴含义的指涉之间有其“必然性”。在卡维尔看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并不是掌握“词语的意义”的过程,而是掌握这种蕴涵义之“必然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发生在语言学习者与客观存在的“词语的意义”之间,而是发生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行为之中。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学习原初状态描述的再解读,卡维尔指出这种语言的“在地性”是通过学习者与教授者在试探与回应之中展开的“世界建构”行为而达成的,“言必所指”指的是我之所做必能得到他人的回应,反之亦然。由此,卡维尔澄清了日常语言的有效性基础并不来自于一种逻辑实证主义所标榜的可经验的客观对应物,而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奠基,因此卡维尔认为日常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回复审美“共通感”的途径,其基础性词汇是与美学、文学以及道德范畴所共享的日常词汇:爱、承诺、负责以及拒绝等等。由此卡维尔以这种日常生活形式的“世界建构”来理解表演性艺术,也就是电影和戏剧。在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中,电影的本体论意义并不仅仅如巴赞所说,是通过技术发展强化了反映现实的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驱逐了人为的影响。在卡维尔看来,电影的本体论意义恰恰在于它与人类在现实之中通过日常语言建构“世界”的运作方式是相同的,它并不受制于某种基于“反映”的现实“转译”机制,而是一种承诺了“世界”之可进入性的“自动投射”,电影在这种“世界建构”的行为中与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既有的日常语言的理解相同调。在对莎士比亚悲剧的解读中,卡维尔继续运用相同的本体论原则指出,悲剧的根源在于一种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他者怀疑论,即将人本身的有机生命表征分裂为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截然对立,从而造成了整个“生活世界”的分崩离析。卡维尔通过对《科里奥兰纳斯》、《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等剧的分析,阐释了悲剧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破败所导致的人道灾难及诸世界冲突,这一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基于悲剧人物善恶之别的“道德主义”视角。在本文第二个层次中,卡维尔被置于当时日常语言哲学一个广义的问题意识当中,即通过对于康德哲学的批判阐释,力图使日常语言哲学成为这个时代的批判哲学。日常语言哲学在这个问题上针对康德对于“物自体”的设定,反对通过某种“不可知论”来奠基有限性认知的批判哲学思路,而是通过对一种对无限性和一般性的预先承认恢复一种对于外部事物的直接性理解,亦即将浪漫主义从一种由可知向不可知的超越视角,转化为一种为超验之物提供日常理解条件的恢复性视角。由此,卡维尔通过对于爱默生、艾伦·坡、柯尔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的解读,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智识的基础性语言,文学语言由此就不是与哲学语言相对立的,正相反,哲学语言只有在向文学语言的返还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通过对爱默生“自立”概念的解析,卡维尔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具身化行动的动源所在。文学语言的功能就是让认识主体在创作中主动地脱离庸常的固定化的生活,将自己置于未定的状态当中,重建关于自身日常生活的普遍性命题。这意味着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将自我投入到与外物的原初建构性关系中的行为,因此文学语言就是一种由私人性引导公共性、由文学的个人性引导哲学之普遍性的机制。这其中隐藏着一种斯多亚式的语言观以及斯宾诺莎式的道德观,卡维尔称之为文学的“至善”。
刘畅[10](2018)在《维特根斯坦与含混性问题》文中提出含混性作为一个跨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问题,在近几十年来成为英美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含混性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本质特征是拥有边界情形。因此,由于日常语言的几乎所有语词能应用的情形与不能应用的情形之间没有清晰边界,所以日常语言就是一种含混语言。含混性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含混语词的外延没有确切边界,描述边界情形的含混语句就没有确定真值,还会导致堆垛悖论(着名的堆悖论和秃头悖论就是典型例子),最后还会引起含混语言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指称之谜。目前关于含混性问题的研究已吸引不同领域的许多哲学家的关注,并形成许多关于含混性的解释理论,如三值理论、模糊理论、超赋值论、认知主义、语境主义等等。这些理论相互竞争、彼此批评,但对于含混性问题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解决方案。作为对语言的本性做出深刻洞察的重要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无疑对我们理解、澄清和解决含混性问题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早期维特根斯坦跟随弗雷格和罗素,追求一种清晰的理想语言。在这种理想语言中,每个语词都是定义完备的,因而有着精确的意义,不会产生堆垛悖论。按照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这种语言还有着精确的逻辑结构,并与世界的结构是一一对应的。对比这种清晰的理想语言,日常语言的含混性就表现为一种逻辑的缺陷,需要被拒斥。然而,早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对含混性的解释存在许多问题。日常的含混语言有其自身的意义,拒斥含混性违背了我们的直觉。不仅如此,追求语言的清晰和确定的意义实际上也使语言的意义脱离了我们现实的语言实践和日常生活,经典逻辑的效力也大受限制。后期维特根斯坦扭转了早期对语言的看法。他提出“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性”等理论,反对把语言的意义仅仅归结为指称事物。后期维特根斯坦主张意义的使用论,强调语言没有单一的、确定的意义,而是在现实活动的不同使用中有不同的用法,进而获得不同的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回归到日常语言,并承认语言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际上也承认了含混性的普遍存在和合法性。按照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含混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堆垛悖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但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含混性问题的解决同样存在一些困难。含混语词的意义似乎不能完全等同于其用法,否则会导致含混语句的真值无法判定以及语言描述世界功能的部分丧失。本文最后立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尝试提出含混性问题的一种可能的维特根斯坦式解决方案。正如维特根斯坦在后期思想中所表示的,含混性问题的确是合法的,并且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中,在理论上含混性的存在是可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去无止境地追求无限步骤,所以堆垛悖论不会产生出来。含混性问题不能够变得确切。我们能够知道在堆垛悖论上存在一个切割点,但是却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找到它。堆垛悖论中,单独拆开每一小节前提,其真值都为真,而当所有这些连锁的前件串联起来时,整个前提便是假的。因此在处理含混性问题上,我们应该将逻辑维度与现实维度区分开来,忽略理论上追求精确真值的欲望,而及时停止无限延伸的前提。
二、论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规则的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规则的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2)遵守规则与“维特根斯坦式寂静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寂静主义与实践观点 |
二、生活游戏与“遵守规则悖论” |
三、独断论与怀疑论的对抗 |
四、结语 |
(3)维特根斯坦哲学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方哲学观的源流与语言论哲学观的兴起 |
第一节 古代本体论的哲学观 |
一、本体论哲学观的概况 |
二、本体论哲学观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
第二节 近代认识论的哲学观 |
一、认识论哲学观的概况 |
二、认识论哲学观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
第三节 现代语言论的哲学观 |
一、语言论哲学观对本体论哲学观和认识论哲学观的超越 |
二、欧陆的语言哲学观 |
三、英美分析的语言哲学观 |
四、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哲学即语言分析 |
一、逻辑语言分析哲学观 |
二、日常语言分析哲学观 |
三、通过语言分析治疗哲学 |
第二节 哲学与科学、宗教、美学的界限 |
一、哲学与科学的界限 |
二、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
三、哲学与美学的界限 |
第三节 哲学即实践 |
一、作为语言分析的哲学实践 |
二、作为生活形式的哲学实践 |
三、哲学实践与形而上学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影响、意义与限度 |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影响 |
一、对语言分析哲学观的影响 |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 |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意义 |
一、强调了逻辑对于哲学的意义 |
二、推动了哲学向实践的回归 |
第三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的限度 |
一、过于注重逻辑分析消解了哲学的终极关怀 |
二、过于注重思想描述消解了哲学的批判本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架构 |
第一节 电脑游戏的内涵、结构和意义 |
一、电脑游戏的外延界定 |
二、游戏与电脑游戏的“父子类”关系与电脑游戏的定义原则 |
三、电脑游戏的内涵定义:电脑游戏的差异特征和定义方法 |
四、电脑游戏的差异因子 |
五、电脑游戏的各要素与四元架构模型 |
六、电脑游戏的哲学意义 |
第二节 电脑游戏设计的方法、流程与功能 |
一、电脑游戏设计的方法:以玩家为中心的游戏设计 |
二、电脑游戏设计的一般流程、任务和原则 |
三、电脑游戏设计的类别及其所实现的功能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从知觉现象学看玩家对游戏世界的介入 |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与具体化 |
一、现象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论述 |
二、人(玩家)介入(游戏)世界的结构和方式 |
三、身体、技术身体与信息技术身体 |
第二节 电脑游戏设备的具身趋势与游戏世界的本体论定位 |
一、电脑游戏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玩家身体的融合趋势 |
二、关于游戏世界的奎因式整体主义本体观 |
第三节 信息技术身体与游戏世界的介入与交互 |
一、梅洛-庞蒂对身体的现象学描述 |
二、“具身”是必要基础 |
三、交互性是充分条件 |
四、身体图示的意向性投射是驱动力 |
五、沉浸和临场感是结果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道德意蕴——电脑游戏技术设计及其道德功能 |
第一节 道德物化思想: 技术调节论与技术的道德化 |
一、技术调节论的两种路径 |
二、技术道德化的非人本主义论证逻辑 |
第二节 玩家—设备—游戏世界关系的分析 |
一、电脑游戏中的玩家—设备关系及其表现 |
二、玩家—设备的复杂关系和重叠现象 |
三、玩家—设备的复合关系 |
第三节 电脑游戏对玩家体验、行为和参与方式的技术调节及其表现 |
一、电脑游戏对玩家感官知觉的调节及其表现 |
二、电脑游戏对玩家行为的调节及其表现 |
三、电脑游戏对玩家参与世界方式的调节及其表现 |
第四节 电脑游戏技术和设备的道德维度 |
一、电脑游戏及其技术具有意向性 |
二、电脑游戏及其技术具有自由 |
三、(玩家-)电脑游戏及其技术是道德施动者 |
第五节 电脑游戏设计的道德意蕴与设计师的责任和任务 |
一、“预测”电脑游戏及其技术调节的具体实现方式 |
二、“评估”电脑游戏所可能引起的道德影响或后果 |
三、将预期的调节方式或价值“铭刻”到电脑游戏及其技术中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遵守规则悖论及其在电脑游戏中的形态和功效——电脑游戏规则设计及其娱乐功能 |
第一节 理论背景: 维特根斯坦对遵守规则悖论的论述 |
一、遵守规则悖论是什么 |
二、遵守规则悖论的成因分析 |
三、遵守规则悖论的规避方式 |
第二节 遵守规则悖论在电脑游戏中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
一、电脑游戏版本的遵守规则悖论是什么 |
二、电脑游戏版本的遵守规则悖论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电脑游戏规避其遵守规则悖论的方式 |
一、电脑游戏的模拟规则及其对虚构场景的建构 |
二、电脑游戏的虚构场景在遵守规则上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
第四节 遵守规则悖论在电脑游戏中的功效:电脑游戏娱乐功能的实现方式 |
一、引入遵守规则悖论来增加不确定性 |
二、对评判结果的延迟反馈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把游戏世界建构为虚拟和伦理的实验室——电脑游戏游玩设计及其严肃功能 |
第一节 什么是严肃游戏 |
一、严肃游戏的概念辨析 |
二、严肃游戏的本质 |
第二节 严肃游戏的实现原因及其优势 |
一、严肃游戏作为具有人工可控环境的虚拟实验室 |
二、基于VR技术的严肃游戏之差异与优势 |
第三节 严肃游戏的实现手段及其特征 |
一、关于“第一人称视角”和“三维”画面 |
二、关于“可交互性” |
三、关于“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 |
第四节 伦理的实验室: 对严肃游戏的现实考量 |
一、越真实是否越好 |
二、交互越多、越沉浸是否越好 |
三、可控性越强是否越好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文化视域下的电脑游戏及其相关活动和现象——电脑游戏文化设计及其社交功能 |
第一节 游戏反映文化: 作为文化文本的电脑游戏及其七种解读方式 |
一、作为文化文本的电脑游戏与萨顿-史密斯的游戏解读理论 |
二、电脑游戏的七种具体解读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
三、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电脑游戏的内部要素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游戏重塑文化: 电脑游戏亚文化现象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
一、玩家的三种DIY形式及其所创造的“文化阻力” |
二、游戏社群及其对玩家社交的促进和影响 |
三、基于玩家社群的相关社交活动: 电子竞技和局域网派对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暴力电脑游戏的道德困境及其超越——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综合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暴力电脑游戏的道德困境及其研究范式的转换 |
一、暴力电脑游戏及其道德困境 |
二、研究范式的转换: 旧方法的缺陷与新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暴力电脑游戏道德困境的形成机制 |
一、电脑游戏的规则及其对工具性玩法的强制和限定 |
二、工具性玩法与暴力内容的相遇及其后果 |
第三节 对暴力电脑游戏道德困境的超越 |
一、伦理的游戏设计及其原则、合理性与策略 |
二、伦理的游戏玩法与作为“生态人”的玩家 |
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对电脑游戏文化的监管 |
第四节 对西卡特模型的批判与改进 |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电脑游戏与美好生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与致谢 |
(5)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悖论的根源与出路——在决定论与怀疑论之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种典型的解读及其问题 |
二、悖论的根源:语言图画论 |
三、悖论的出路:意义构成论 |
(6)黄永砅艺术观念研究(1980—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一章 八十年代的文化选择与艺术表达 |
第一节 审美观念流变背后的文化选择 |
一、打破传统观念 |
二、“五四精神”再叙 |
第二节 艺术精神与时代表达方式 |
一、“星星美展”现象 |
二、“’85新潮”现象 |
第二章 黄永砅艺术思想观念的构架 |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实验 |
一、“工业喷枪”实验阶段 |
二、“生布泼染与实物拼贴”实验阶段 |
第二节 来自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的启示 |
一、谈论“表达”的局限 |
二、转盘制作与“非表达绘画” |
第三节 “达达主义”的借用与衍生 |
一、“达达主义”与“厦门达达” |
二、“禅宗即达达”:西方禅学的“反哺” |
第三章 黄永砅对于艺术观念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绘画的死亡”的探讨 |
一、对“绘画的死亡”的前思考 |
二、“死亡的绘画”与“未亡的绘画”:对“绘画”的两种界定方式 |
三、“绘画的死亡”:艺术权势的消解 |
第二节 对于“非表达”观念的阐释 |
一、“非表达”:与主观对立的“形式” |
二、“非表达”:与主观对立的“独立事件” |
第三节 对艺术语言的逻辑悖论问题的探讨 |
一、艺术语言的语义“空项” |
二、艺术语言的语用悖论 |
第四章 当代社会语境之下的观念困境 |
第一节 进退于“刑”与“名”之间的艺术困境 |
第二节 观念的承启与延伸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箴言与献诗 |
1 导论 |
1.1 引子 |
1.2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目的意义 |
1.3 关于文本 |
1.4 研究综述 |
2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及此前的文本发展线索 |
2.1 《逻辑笔记》(1913年) |
2.2 《向摩尔口述的笔记》(1914年4月) |
2.3 《1914-1916年笔记》(《战时笔记》) |
2.4 冯·赖特编号体系中的手稿104号 |
2.5 《逻辑哲学论》阶段及其他 |
3 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物:前期维特根斯坦深层哲学观念变迁 |
3.1 前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最初的理解与变化 |
3.2 从“不可说的”东西到“神秘的”东西:从逻辑形式的观点看 |
3.2.1 《逻辑笔记》与《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的不可说的东西 |
3.2.2 《战时笔记》与《逻辑哲学论》中的不可说的东西与神秘之物 |
3.3 从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到关于神秘的东西的形而上学: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 |
3.3.1 《逻辑笔记》与《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的形而上学 |
3.3.2 《战时笔记》与《逻辑哲学论》中关于神秘之物的形而上学 |
4 促成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转变的主要因素之分析 |
4.1 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之转变:初步分析 |
4.2 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之转变:逻辑分析视角 |
4.3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之逻辑分析方法的主要渊源略探 |
4.4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其他理论来源之初步探究 |
4.5 相关性的附录与补遗 |
5 结语 |
附录一: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 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 |
二、摹状词理论的主体内容 |
三、亲知的知识与摹状的知识 |
四、斯特劳森等的批评与商榷 |
五、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意义 |
附录二之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1、维特根斯坦着作中文文本 |
2、外文参考文献 |
3、其他参考着作 |
4、国内期刊以及硕博士论文 |
致谢 |
(8)哈贝马斯论言语行为的规范性及其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研究 |
1.2.2 规范性内涵的研究 |
第二章 言语行为的界定 |
2.1 言语行为的含义 |
2.1.1 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说 |
2.1.2 塞尔言语行为意向说 |
2.1.3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规范说 |
2.2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理论特征 |
2.2.1 普遍性的建立——同奥斯汀比较 |
2.2.2 内在约束性的吸收——同塞尔比较 |
2.2.3 规范性的确立——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特征 |
第三章 规范性概念界定 |
3.1 规范性的概念 |
3.1.1 规范的含义 |
3.1.2 语言哲学中的规范性 |
3.2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中规范性的定义 |
3.2.1 言语行为的规则性规范 |
3.2.2 言语行为的有效性规范 |
第四章 言语行为的规范性要求 |
4.1 言语行为参与者的规范性要求 |
4.1.1 对言者的规范性要求 |
4.1.2 对听者的规范性要求 |
4.1.3 对说话者和听话者两者共同的规范性要求 |
4.2 言语行为行为目标的规范性要求 |
4.2.1 言语行为的行为含义 |
4.2.2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目标的规范性要求 |
4.3 言语行为语境背景的规范性要求 |
4.3.1 言语行为的语境背景 |
4.3.2 言语行为语境背景的规范性要求 |
第五章 言语行为规范性要求的价值与局限性 |
5.1 言语行为规范性要求的价值 |
5.1.1 理论价值 |
5.1.2 现实价值 |
5.2 言语行为规范性要求的局限性 |
5.2.1 理论预设的理想化 |
5.2.2 对语言的实践性基础认知不足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斯坦利·卡维尔、早期分析哲学与日常语言哲学文学批评应用的可能性 |
斯坦利·卡维尔与日常语言哲学 |
卡维尔对早期分析哲学方法论的继承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上编:日常语言审美“共通感“视野下的电影及戏剧艺术 |
第一章 日常审美“共通感”的恢复: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 |
导言、卡维尔思想的缘起:实证主义美学危机 |
一、言必所指?:日常语言的“在地性”与“必然性” |
1、日常语言理解的“直接性”基础:语言“在地性”原则 |
2、日常语言“意义”获得的必然性:超越“语义”与“语用”二分 |
二、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有效性:“规则”与“唯我论”的日常方式 |
1、对于玻尔“语言规则”观的驳斥:“规则”的非对象性 |
2、隐含的路径:“规则”、“唯我论”与“现象主义” |
三、日常语言的获得:“实指定义(解释)”与伦理的“在地性”奠基 |
1、关于“意义用法论”的争议:日常语言的“意义”与“词语的意义” |
2、“实指定义(解释)”与语言习得:日常语言的“意义” |
第二章 作为“共同感”的艺术:《看见的世界》与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
导言、电影的两种“现实主义”:爱森斯坦与巴赞之间的卡维尔 |
一、《看见的世界》中的“电影本体论”:艺术媒介与“审美共通感” |
1、电影作为“媒介语法”:媒介比较中的日常语言思想 |
2、日常语言下的艺术“本体论”的界定:“去中介化”与“同调性” |
3、“本体论”的承诺机制:“可进入”而“不可转译”的媒介 |
4、媒介“自动作用”的日常语言来源:“语词投射”与“世界”的描绘 |
二、电影戏剧中的“共通感”政治:好莱坞喜剧中的“复婚”主题 |
1、日常共通感视野下的婚姻内涵:《费城故事》中的“离异”与“复婚”主题 |
2、电影喜剧的激进政治:日常“共通感”对实证与解构主义的超越 |
第三章 日常语言视角下的“戏剧化”行为:卡维尔论莎士比亚悲剧 |
导言、实证主义的“非人性化”:他人心灵与怀疑主义 |
一、作为“生活形式”的有机系统隐喻:《科利奥兰纳斯》中的“食欲”主题 |
1、“食欲”作为日常的“欲望”:戏剧中的有机形式与无机形式 |
2、悲剧的本体论内涵:戏剧化行动中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
二、个人心灵与悲剧中的诸“世界”冲突:卡维尔论《哈姆雷特》与《李尔王》 |
1、实证主义压抑下的“我思”:《哈姆雷特》中的“剧中剧” |
2、实证主义危机下的荒诞性与悲剧性:《李尔王》中的“世界”冲突与“爱的弃绝” |
下编:日常语言作为批判性思想与浪漫主义诗学 |
第四章 日常语言作为一种批判性美学思想:卡维尔论“怀疑主义”与“日常”的共生性 |
导言、语言之“先验”与“基础”反思转向:一种可能的“批判”的日常语言 |
一、对“先验”的反思:日常语言视野下的“物自体”与审美直接性 |
1、问题的转化:“先验哲学”的语言学维度 |
2、雅各比问题与“理论”的虚无主义:日常语言哲学视野下康德与斯宾诺莎 |
3、基础信念的在日常语言中的发现:日常语言批判的合理性 |
二、日常语言的内部机制:卡维尔论怀疑主义 |
1、问题的转化:从逻辑的真到日常语言的真 |
2、判断与“标准”(Criteria):日常语言的“调值” |
3、“Criteria”的认识论地位:怀疑主义与日常语言的共生性 |
三、“常识”与主体性权威批判:卡维尔视野下的摩尔与奥斯汀问题 |
1、“常识”作为“强立场”:反“怀疑主义”与摩尔的“零和游戏” |
2、认识主体的指向:对早期奥斯汀的批判及“一般对象”(genericobject) |
3、反对“强立场”:对怀疑主义的“低估”与“高估” |
第五章 文学语言中的“至善论”与“事物”:卡维尔论浪漫主义的日常性 |
导言、实用主义或其他?:卡维尔与美国本土美学思想 |
一、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卡维尔论文学的“自我”与“至善” |
1、日常语言的斯多亚主义因素:卡维尔文学“至善论”的潜在思想基础 |
2、从“我思”到“自立”:“文学语言”作为“哲学语言”的奠基与实现 |
3、“日常”的文学理论对“解构”的超越;“自白”作为文学与哲学的咬合 |
二、“文本”与“事物”:日常语言视野下的阅读与阐释 |
1、“物自体”作为“世界之死”:“超验论”的经验面相与《古舟子咏》 |
2、浪漫主义对日常的恢复:华兹华斯的“日常之光”与文学语言的述行 |
结语:“欧陆”与“英美”哲学的“危机”意识合流:卡维尔日常语言阐释的时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维特根斯坦与含混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的问题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含混性问题及主要理论进路 |
2.1 含混性现象及其哲学问题 |
2.1.1 日常语言中的含混性现象 |
2.1.2 含混性产生的哲学问题 |
2.2 逻辑语义学方案 |
2.2.1 三值理论 |
2.2.2 模糊理论 |
2.2.3 超赋值理论 |
2.3 认知主义方案 |
2.4 语境主义方案 |
第三章 早期维特根斯坦与含混性问题 |
3.1 早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思想 |
3.1.1 语言图像论 |
3.1.2 语言与世界的同构 |
3.1.3 理想语言的目标 |
3.2 早期维特根斯坦对含混性问题的解决 |
3.2.1 含混命题的无意义性 |
3.2.2 堆垛悖论的不相关性 |
3.2.3 含混语言与世界之间的一对多关系 |
3.3 困难与问题 |
3.3.1 违背直觉 |
3.3.2 逻辑受限 |
3.3.3 描述功能受挫 |
第四章 后期维特根斯坦与含混性问题 |
4.1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思想 |
4.1.1 意义使用论 |
4.1.2 家族相似性 |
4.1.3 实指定义 |
4.2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含混性问题的解决 |
4.2.1 含混性的普遍存在 |
4.2.2 含混语词的意义与用法 |
4.2.3 堆垛悖论的消解 |
4.3 困难与问题 |
4.3.1 含混语言使用规则的不明确 |
4.3.2 含混语词的意义不完全等于用法 |
4.3.3 忽视了含混语言意义的其他要素 |
第五章 含混性问题的一种可能的维特根斯坦式解决方案 |
5.1 “原型”理论 |
5.2 “堆垛悖论”的解决 |
5.3 含混性的合理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论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规则的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意义与规则[D]. 桂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遵守规则与“维特根斯坦式寂静主义”[J]. 陈常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20(04)
- [3]维特根斯坦哲学观探析[D]. 魏宏宇.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D]. 吴一迪. 东南大学, 2019(07)
- [5]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悖论的根源与出路——在决定论与怀疑论之间[J]. 蔡祥元. 现代哲学, 2019(03)
- [6]黄永砅艺术观念研究(1980—1995)[D]. 张思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D]. 张远林. 海南大学, 2019(06)
- [8]哈贝马斯论言语行为的规范性及其要求[D]. 韩旭泽.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D]. 林云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维特根斯坦与含混性问题[D]. 刘畅.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