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恋——从柏拉图到痞子蔡(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友权[1](2020)在《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自由,不只关乎媒介变迁的技术认知,更蕴含着人文审美的艺术哲学。无远弗届的艺术传播自由、"拉欣赏"的艺术选择自由,以及"间性主体"的艺术交往自由,让赛博空间的文艺创作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但创作主体文艺创造力的限度、新型媒介的表达限度和文化资本之于艺术适恰性的商业限度,又让新媒体创作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并且,新媒体文艺的跨界与规制,创作者的自律与他律等,均彰显出创作自由与艺术规约之间的逻辑统一性与艺术必然性。
胡世华[2](2016)在《论蔡智恒网络小说的创作特征》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网络文学兴起,成就了大批“草根”作家。蔡智恒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就此成名,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第一人。此后,蔡智恒一直以一名业余作家、一名网络作家的身份,以一年一部小说的速度,坚持写作。截止目前,他一共发表了9部长篇小说,14部中短篇小说。在网络小说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的今天,网络小说从类型、写手、受众到载体都呈现百花争鸣的局势。网络小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小说被喻为“快餐文化”,许多网络作品都停留在了迎合大众口味、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点击量,甚至是哗众取宠的地步。而蔡智恒的网络小说,却十几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着简单自由的创作心态,坚持着以“情”动人的创作特征,坚持着文学创作的“真挚性”、“高尚性”原则,时刻在作品中传递出“正能量”和人文精神。本论文将从简单唯美的爱情、感人至深的亲情和永不磨灭的中华情等三个方面阐述蔡智恒网络小说以“情”动人的创作特征,并将其作品与当前文学网站上点击量较高的同类网络小说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创作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对网络小说是否该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该如何保持“文学性”和“人文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
刘欢[3](2014)在《同根同藤双生花 ——大陆与台湾网络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网络小说一出现,就伴随着各种声音。尽管对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则是:自从1991年4月26日发表于《华夏文摘》的小说《奋斗与平等》一出现,网络小说则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呈现愈发繁荣的态势。现有的研究繁多,或从文学理论出发,多个角度探讨网络文学的本源、影响、发展、未来走向以及与新媒体关系,或关注网络文学某一文学题材和某一相关文化现象,或关注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文学产业,但在网络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却还是空白。大陆与台湾近些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也互相影响,从网络文学的继其声气和嬗变也可见一斑。本文主要从相关文艺理论出发,以海峡两岸的网络小说为对象,将大陆和台湾的网络小说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其原因。论文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来论述:序言主要论述选题目的和选题理由、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以时间纵向入手,对大陆和台湾网络小说历史的交互嬗变进行梳理和界定。初步界定为:缓慢萌芽期(1992-1996),台湾新生期(1997-2002),继其声气期(2003-2007)和大陆主导期(2008至今)。通过对这四个时期海峡两岸网络小说作家作品和流行样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两岸网络小说的时期特征。第二章从平面横向出发,根据以往的研究,将网络小说分为言情类、想象类、解构类和文体探索类三个部分,分别比较大陆和台湾网络小说的异同,以期对二者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第三章主要分析造成大陆和台湾网络小说异同的原因: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社会与历史语境的差异等。余论主要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对大陆与台湾网络文学的现状和走向进行了展望,兼论大陆和台湾网络小说的文化意义。
张才刚[4](2011)在《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个体经验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类由此走向所谓的“数字化生存”。生存状态的改变,意味着人类在认识自我与理解世界的征程中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学艺术而言,遭遇数字化生存是挑战更是机遇,它预示着文学又一段新的旅程。在数字化生存的维度下讨论文学语言的流变,是数字时代文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厘清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基本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文学形象、文学意蕴以及文学价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基于这一目标,本文借鉴传播学的信息理论、社会学的观察视角以及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在现象阐述的基础上展开理论建构,最终形成一些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初步建立起自身的理论框架。当然,整个研究过程都建立在对数字化生存的认识和解读上。本文的主题“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为了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数字化语境中人类表意需求的拓展入手,探讨文学语言发生流变的根本原因,进而解读语言流变对文学实践带来的影响。这一研究路径,始终以“文学语言”作为核心,期待以此为辨析数字时代文学其他方面的特征建构一个基础性的平台。整个论文有三个主要研究目标,构成全文的理论框架:首先,寻找文学语言流变的根源。人类生存状态的不断变化,必定会产生越来越多新的意义表达需求,从而促使文学等艺术形式在表意策略上做出必要的调整,这就是文学语言流变发生的根源。数字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是空前的,这也就注定了数字时代文学语言流变速度的加快与流变规模的加大。找到文学语言流变的根源,对于解读数字时代文学的特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次,理清文学语言流变的脉络。数字时代文学语言的流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流变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本文选取了数字媒介、虚拟生存、数码艺术以及数字生活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它们对文学语言产生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涵盖了数字化生存的各个层面,也是促使文学语言流变发生的主要因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旨在描绘一条相对清晰的数字时代文学语言流变的基本路径。最后,观察文学语言流变的效应。这一部分将目光转向文学实践领域,首先观察网络语言的扩张对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网络语言扩张的动力、网络语言进入文学文本的基本条件以及网络语言对文学产生的负面效应等,借此辨析网络文学的发生程式。其次,观察传统作家在数字时代的语言策略,主要探讨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隐喻策略之间的关系,辨析传统作家在数字化语境中语言风格的形成,以及数字时代传统作家文学语言的基本趋向。文学语言的流变,不仅催生了轰轰烈烈的网络写作,也对传统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基本观点:数字时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推动了表意需求的全面拓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语言发生的流变,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图景。这一观点,已在数字时代文学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展现出人类生存状态对文学语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了这一基本立场,我们将能够更加清晰地描绘数字时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冒建华[5](2007)在《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选取当代城市小说的欲望与审美之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分时期进行论述:20世纪50—70年代是欲望的政治化与审美贫困化的时期。这部分主要从乡村审美经验围困城市欲望、意识形态化抑制城市人性欲望、集体意志的强化与个性欲望的消失、无性别的审美观念与无差别的人情世态四方面来进行论述。这是一个思想相对“封闭”与僵硬的时期,国家用计划经济来规划城市,而在城市经济建设中造成了对城市欲望的抑制。同时,城市一体化的发展又构成了对个性和人性的抑制。20世纪80—90年代是欲望的释放与审美调节的时期。这部分主要从物欲与情欲的狂欢、对于世俗的诗性叙事、城市现代生活的审美关怀、精英思想与平民意识的辩证互动四方面来进行论述。80年代是一个欲望释放与经济开放的年代,城市观念的调整,使得本来属于正常的变得不正常了,本来不正常的现在正常了。90年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欲望膨胀的年代,多有失范的年代。这时期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反常的。世纪之交则是社会转型与精神救赎的时期。这部分主要从重重矛盾中的精神挣扎、别无选择中的精神取向、道德“失范”与审美观照三方面来进行论述。人们面对种种精神困惑,这时期的城市小说主要写出了城市人痛苦的心理,写出了他们矛盾的、艰难的、可能性的选择过程。最后,本文从城市精神的生态平衡、欲望的审美化书写、城市小说精神的救赎三方面来论述寻找城市精神的救赎之道。本文认为,寻找城市精神的救赎之道是城市人理想化秩序的生长点。笔者从城市精神的高端来审视城市欲望的释放,探讨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同时也考量城市小说精神如何有秩序地生长,指出城市小说的救赎之道乃是解决高技术与高情感、竞争与公平、情感裂变与精神规约、人际关系冷漠与普遍关爱之间的平衡。本文还从城市小说的欲望与审美关系方面来观照,主要审视当代城市小说的精神缺失现象:在消费主义文化倾向下,城市小说侧重表现纯粹的欲望,缺乏责任和道德意识;价值多元、价值错位、文化意识与评价标准的迷惘导致小说精神的缺失与审美的迷失。最后,本文进一步探究小说中的深层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真善美的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等)、批判精神的获取(关注城市下层、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矛盾)等。全文对城市小说的欲望与精神力求做出客观分析和审美评价,立体地思索新世纪小说的出路问题与精神救赎。
姜英[6](2003)在《网络文学的价值》文中认为今天,没有人会怀疑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它对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所有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自身的认识与体验的不可避免的改变。网络作为一种基于现代科技发明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体,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带来了网络文学与传统纸媒体文学不同的诸多特点,如个人性、选择性、综合性、交互性、瞬时性、虚拟性、共享性等功能性特点。然而,当前从文艺学、美学的角度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给文学艺术造成的全面影响作深入、系统的专业研究却十分薄弱,不少研究将上述网络文学的功能性特点误认为是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致使此类研究局限于现象性描述,难于深入把握到网络文学的本质。 本文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一方面表现在文学形态上的显着差异,如:超文本、多媒体、交互式创作等,另一方面,更是表现在其价值倾向上的根本变革。中文网络文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海外少数非文学专业人士开始尝试创作,到今天在网上的蓬勃发展,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在“文学终结”的哀叹中,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长足的发展势头,这是值得文学研究者深思的课题。本文认为,网络文学发展的强劲势头彰显了其在价值倾向上的民间本位、对话平台、自由精神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网络文学的本质。这亦是本文的着眼点和创新点。 从理论上看,研究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对传统文艺学研究的学术超越和学理拓展,它将为建设文艺学当代形态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带来文艺理论研究的新突破,并进而创建网络文艺学的新形态。 从实践上看,研究网络文学的价值,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文学,把握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使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获得科学的理论解释和规范引导,让我国文学发展更好地适应全球化、高科技和大众审美文化的时代变迁。
振宇[7](2003)在《网恋——从柏拉图到痞子蔡》文中研究指明 一个幽灵在新世纪开始之后,就在中国的网络上徘徊,它就是网恋。 不容否认,网恋的发生与当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形态是密切相关的,但它同时也是人类古老的需求的—种自然延伸,只不过这个延伸是附着在—种最新的技术手段上而已。
二、网恋——从柏拉图到痞子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恋——从柏拉图到痞子蔡(论文提纲范文)
(2)论蔡智恒网络小说的创作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蔡智恒网络小说以“情”动人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简单唯美的爱情 |
第二节 感人至深的亲情 |
第三节 永不磨灭的中华情 |
第四节 创作原因分析 |
第三章 蔡智恒网络小说与文学网站网络小说的创作对比 |
第一节 爱情模式与恋爱主体的对比 |
第二节 小说情节与描写重点的对比 |
第三节 校园网络小说的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同根同藤双生花 ——大陆与台湾网络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研究目的与选题理由 |
1. 从文学理论出发的研究 |
2. 关于网络文学某一文学题材和某一相关文化现象的研究 |
3. 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文学产业研究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两岸网络小说的继其声气和嬗变 |
(一) 缓慢萌芽期(1992-1996) |
1. 海外华人小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2. 台湾早期网络小说模式化 |
(二) 台湾新生期(1997-2002) |
1. 新兴的台湾 bbs 小说 |
2. “榕树下”所带来的大陆创作的自觉期 |
(三) 继其声气期(2003-2007) |
1. 大陆小说题材的探索——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
2. 台湾:部落格写作和大陆玄幻的逆袭 |
(四) 大陆主导期(2008 至今) |
1. 大陆网络小说的产业化成熟 |
2. 耽美小说:台湾萌芽与大陆后高潮 |
3. 大陆穿越小说的台湾风靡 |
二、 大陆与台湾网络小说的比较 |
(一) 言情类 |
1. 大陆:强烈的现实映照 |
2. 台湾:浪漫的纯爱主义 |
(二) 想象类 |
1. 大陆:庞杂繁芜的宏大叙事 |
2. 台湾:不拘一格的行文手法 |
(三) 解构类与文体探索类 |
1. 大陆:去经典化的大众狂欢 |
2. 台湾:在先锋与媚俗之间 |
三、 大陆与台湾网络小说异同原因 |
(一) 同:民族和文化身份的认知 |
1. 对传统的依托和回归 |
2. 个人与历史的影响交叠 |
3. 儒文化的精义的推崇和古典诗意的渗透 |
4. 海峡两岸的“文化热” |
(二) 异:社会与历史语境的差异 |
余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远航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数字时代的文学存在与文学观念 |
二、数字时代的文化思考与文学研究 |
三、现代文学语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四、本文的基本研究路径与理论框架 |
第一章 数字化生存的哲学意义与人文价值 |
第一节 数字技术与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 |
一、人的自然生存与技术生存 |
二、数字技术对人的生存的基本影响 |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数字化生存的解读 |
一、尼葛洛庞帝眼中的"数字化生存" |
二、西方学者对数字化生存的哲学思考 |
三、西方学者对数字化生存的文化解读 |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
一、数字化生存是自我超越的延续 |
二、数字化生存是人化世界的重构 |
三、数字化生存是创造能力的延伸 |
四、数字化生存是个性展示的平台 |
第二章 数字化语境中的表意需求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数字化语境中人类表意需求的拓展 |
一、数字时代的信息环境与表意需求 |
二、数字时代的生存维度与表意需求 |
三、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与表意需求 |
四、数字时代的社会关系与表意需求 |
第二节 数字化语境中文学语言的表意优势 |
一、意义的生成过程以及语言表达 |
二、语言符号与人的生存的"诗意契合" |
三、文学语言在数字化语境中的表意优势 |
第三节 数字时代文学语言表意功能的延伸 |
一、数字传播技术与文学语言"互文性"的扩张 |
二、数字媒介环境与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加速 |
三、数字信息交流与文学语言"个性化"的突显 |
第三章 数字化语境中文学语言的流变 |
第一节 数字媒介与文学语言流变 |
一、文学活动中的媒介选择及其修辞效应 |
二、数字媒介修辞效应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
三、从"手机文学"看数字媒介的修辞功能 |
第二节 虚拟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
一、虚拟空间的身体存在与文学书写 |
二、虚拟生存与数字时代的艺术风格 |
三、从"玄幻小说"看虚拟生存对文学书写的影响 |
第三节 数码艺术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
一、图像与文学的基本关系辨析 |
二、图文互读与文学语言的图像化 |
三、从"剧本小说"看数码艺术对叙事风格的影响 |
第四节 数字生活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
一、数字技术与社会群体结构的改变 |
二、群体写作与"身体语言"的突出 |
三、从"韩白之争"看文学群体的话语冲突 |
第四章 网络语言的扩张及其文学效应 |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扩张动力和基本形态 |
一、网络语言扩张的基本动力 |
二、网络语言的生成过程 |
三、网络语言的主要形态 |
第二节 网络语言对文学生产的影响 |
一、网络语言进入文学文本的基本条件 |
二、网络语言对文学生产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发生及其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
一、网络文学的发生程式解读 |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
第五章 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的语言策略 |
第一节 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的隐喻策略 |
一、隐喻的生存与文学语言的隐喻功能 |
二、数字化语境中的隐喻及其对文学语言的影响 |
三、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隐喻方式的形成 |
第二节 数字化语境中传统作家的语言探索 |
一、传统作家对个性语言的追求:以王蒙为例 |
二、传统作家对语言技巧的探寻:以孙甘露为例 |
三、传统作家对底层话语的关注:以陈村为例 |
四、传统作家对古典语言的坚守:以贾平凹为例 |
第三节 数字化语境中传统作家的语言趋向 |
一、新闻化:信息环境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
二、影视化:数码艺术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
三、媚俗化: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
四、类型化:市场需求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当代城市文明与当代城市小说审美的流向 |
一、当代城市小说所关注的城市文明与文化 |
二、当代城市小说的内在特征 |
三、欲望统摄下当代城市小说的精神诉求 |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50-70年代: 欲望的政治化与审美的贫困化 |
第一节 乡村审美经验围困城市欲望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化抑制城市人性欲望 |
第三节 集体意志的强化与个性欲望的消失 |
第四节 无性别的审美观念与无差别的人情世态 |
第二章 80-90年代: 欲望的释放与审美的调节 |
第一节 物欲与情欲的狂欢 |
第二节 对于世俗的诗性叙事 |
第三节 城市现代生活的审美关怀 |
第四节 精英思想与平民意识的辩证互动 |
第三章 世纪之交: 社会转型与精神救赎 |
第一节 重重矛盾中的精神挣扎 |
第二节 别无选择的精神取向 |
第三节 道德“失范”与审美考量 |
第四章 寻找救赎之道 |
第一节 城市精神的生态平衡 |
第二节 欲望纳入审美化书写 |
第三节 城市小说精神的救赎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网络文学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网络文学综述 |
一、 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
二、 当前对网络文学的研究现状 |
三、 “网络文学”及其“价值观念”的界定 |
四、 建构网络文学价值观念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
第一章 网络文学价值的生态背景 |
第一节 信息科技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嬗变 |
一、 口语文化与口语传播 |
二、 古代文化与文字传播 |
三、 印刷文化与印刷传播 |
四、 大众文化与电子传播 |
五、 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 |
第二节 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文学审美观念的转型 |
一、 网络社会的兴起及其特征 |
二、 社会转型中文学审美观念的变革 |
第三节 网络时代高科技与人文艺术的整合 |
一、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
二、 科技创新对人文艺术的促进 |
第二章 网络文学的形态特征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形态的超文本化 |
一、 超文本文学的兴起 |
二、 中文网站中的超文本文学 |
三、 超文本创作的要点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化 |
一、 多媒体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二、 多媒体文学创作的关键构件 |
三、 多媒体网络文学的表现形态 |
四、 多媒体文学的发展前景 |
第三节 网络文学接受的交互化 |
一、 交互接受的全球性 |
二、 交互接受的多元化 |
第三章 网络文学的价值体现 |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文体学创新 |
一、 体裁的创新 |
二、 语体的创新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对话语权重建 |
一、 重建的可能 |
二、 话语空间的展现 |
第三节 网络文学对自由精神的复归 |
一、 网络对“中心”的消解 |
二、 虚拟空间所提供的自由平台 |
三、 网络文学的自由本性 |
第四章 网络文学价值的哲学追问 |
第一节 网络挑战文学--网络文学的本体追问 |
一、 文学的人文本位与网络的人道化本体追问 |
二、 网络文学的审美设定与网络技术理性批判 |
第二节 凡俗反叛经典--网络文学的本位追问 |
一、 展示价值替代膜拜价值 |
二、 当下体验消解理性精神 |
第三节 颠覆与重建--价值律成的审美导向 |
一、 互联网对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挑战 |
二、 坚守审美承诺,实现艺术提升 |
附录 |
一、 网络文学主要网站 |
二、 网络文学主要作品集 |
参考书目 |
一、 中文部分 |
二、 英文部分 |
三、 主要网站 |
后记 |
四、网恋——从柏拉图到痞子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J]. 欧阳友权. 社会科学, 2020(05)
- [2]论蔡智恒网络小说的创作特征[D]. 胡世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4)
- [3]同根同藤双生花 ——大陆与台湾网络小说比较研究[D]. 刘欢. 新疆大学, 2014(04)
- [4]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 张才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5]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之研究[D]. 冒建华. 兰州大学, 2007(05)
- [6]网络文学的价值[D]. 姜英. 四川大学, 2003(02)
- [7]网恋——从柏拉图到痞子蔡[J]. 振宇. 出版参考,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