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安系统专用的固态继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沈金权[1](2021)在《基于ZigBee的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农业发展逐步趋向于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食用菌是宁夏贺兰县“银川市永久性蔬菜基地”的主要产品,该基地因环境调控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食用菌产量并不理想。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课题结合ZigBee技术,开发一套可实时监控食用菌生长环境的系统,以减轻菌棚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在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应用方面具有实际价值。本文结合物联网特点,将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首先,为更加有效地对食用菌基地进行多棚监控,将系统感知层分为主控制端和现场控制端。主控制端以STM32F407ZGT6作为控制器,其通过与ZigBee协调器通信实现与现场控制端的数据交互,并驱动SD卡保存菌棚环境数据,驱动TFTLCD屏实现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驱动ESP8266实现与oneNET云平台的数据交互。现场控制端利用ZigBee节点搭建无线传感网络,各节点均以CC2530作为控制器,一方面驱动相关传感器采集现场环境数据,然后通过ZigBee网络将该数据上传至主控制端。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主控制端的控制指令,驱动现场执行设备,调节棚内的环境因子。其次,利用oneNET云平台和ESP8266搭建网络层,实现主控制端与手机APP之间的通信。最后,在应用层设置手机APP,用户能够在APP上实时监测食用菌棚内的环境数据,并通过APP发布指令,远程调控现场设备作业。系统完成了对食用菌棚环境因子的采集、显示、存储与控制等功能,经测试,基本满足无线化与智能化的需求,实现了对食用菌棚的网络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完成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利用ZigBee模块搭建传感网络,进行多棚独立调控作业;(2)利用oneNET云平台,实现对食用菌棚内环境因子远程监控功能,使系统的控制方式更加灵活;(3)采用食用菌生长周期分段控制策略,构建食用菌最适宜的温度环境;(4)引入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进行温度调控,并通过MATLAB对模糊PID和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
沈家勇[2](2020)在《面向玻璃化保存的射流降复温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把微射流技术运用到玻璃化保存方法中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的玻璃化保存方法中换热效率低、样品载量有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这种技术需要将降复温工质主动作用于样品或者载体上,在应用这种技术进行玻璃化保存时需要设计制作相应的射流式降复温装置;但现有的微射流降复温装置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过程复杂、过程控制一致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综合机械电子工程原理和技术设计并开发具备自动化功能的玻璃化保存降复温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方案设计。分析现有的射流降复温装置的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射流系统的开发需求,分析系统需要哪些功能,提出先进行功能模块化设计,再从结构和控制两个方面进行集成设计。(2)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通过AMEsim软件仿真研究得出气压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指导元件的选型以及工质驱动模块的控制;根据GB150-2011进行罐体容器设计。将自增压罐的手动调节阀改装为步进电机调节阀,实现自增压罐的调节阀自动控制。利用comsol仿真指导酒精加热模块的设计;选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酒精加热过程的温度控制。结合动力学分析,了解装夹过程的平稳性以及运动情况,完成对自动装夹模块的设计;根据实验腔的功能需求完成对实验腔的设计。(3)系统集成设计。根据每个功能模块的结构组成,根据水气电分离和空间利用率尽可能高的原则,从整体上确定这些结构的安装分布情况;设计铝型框架完成结构件的安装,设计用于密封实验腔的密封条和密封门,实现系统结构集成。选用PLC一体机作为控制器,设计出每个功能模块的控制电路,汇总得出系统详细电路图,实现系统的硬件设计;按照降复温实验的操作步骤,得出完整的系统控制流程,实现系统软件设计。(4)利用搭建的降复温系统进行功能模块测试,以评估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快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开展大量无细胞溶液降复效果测试,证明本文设计的射流降复温系统的高效性,稳定性,一致性。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提高了生物材料低温保存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王兴全[3](2020)在《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的四川受制于丘陵山区的土地现状,在目前大中型喷药机技术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却受喷药机体积和配套动力装置的制约而不适用与四川省内丘陵山区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种植的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迟滞,部分地区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对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的农艺和植保防治机械化的规划。目前,高枝农作物或果树喷药是以背带式、脚踏式喷雾器为主。随着果园面积的日益扩大,喷施农药的工具也由手动工作方式转换为机动工作方式,喷头也换为高压喷头。而今喷雾器大都是采用机动喷雾器为主,其功能灵活、覆盖面积大,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劳作时间。但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农药喷雾必然是朝着低污染、高精度、环保化与安全化方向发展。那么用于高枝农作物或果树喷药的喷雾器由电动型取代机动型或手动型,电动型喷雾器是其发展趋势;而微型电动喷药机不仅省力轻便,而且更符合环保要求。为此,本文立足四川丘陵山区地块单片面积小、土地分散、起伏不平的土地现状,以简单、实用、好用为目的,低成本和高性价比为核心,力求通过对现有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进行分析、改进,设计出一款与农艺紧密结合的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与传统的喷药方式相比,具有减少作业程序,省时省力,价廉物美、安全环保等优点,可有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因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主要工作如下:1)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总体设计(喷药方式、总体布置)。2)主要工作部件(喷药杆、喷药管、喷头、电动泵、储药箱等)的选择与设计。3)关键零部件(喷药杆、电动泵、蓄电池、电动泵等)的设计、计算。4)蓄电池(锂电池)控制器的设计、计算与调试。本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钓杆式伸缩喷杆实现了喷雾高度,利用高压喷头实现了雾化效果,利用三组蓄电池供电提高了续航能力;本设计样机在四川一贝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试用过程中,验证了全部技术参数及功能,表现良好,受到好评。
周厚平[4](2020)在《基于ARM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燃气报警器是一种燃气泄漏监测装置,当泄漏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在家用燃气使用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燃气监测领域各项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燃气使用方更倾向于通过智能手机远程获取燃气泄漏数据,并且在燃气泄漏时能够及时在智能手机上接收到监测装置发出的准确远程预警信息,以及联动处理装置运行的状态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自动处理解决方案,用于实现燃气远程实时监测、泄漏自动联动处理和发布预警信息三大核心功能。为了实现上述三大核心功能,本文基于ARM+Linux框架研究了嵌入式设备端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基于Qt框架研究了智能手机端燃气远程监控软件,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研究了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嵌入式设备端的硬件系统以S3C2440A芯片为处理器,以Linux为操作系统,选用了甲烷采集模块、GPRS模块、网卡模块、存储器模块和联动装置相关模块,设计了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电路、网卡电路、串口插座电路和JTAG逻辑调试电路,设定了防爆方案和存储方案。嵌入式设备端的软件系统中移植了U-Boot,按需裁剪了Linux内核,使用Busy Box工具构建了根文件系统,设计了逻辑处理程序、燃气采集程序、数据包封装程序、存储程序、网络传输程序和紧急预警程序。智能手机端燃气远程监控软件中搭建了跨平台Qt开发环境,使用QML语言设计了登录验证界面、燃气信息监测页面和历史信息检索页面。灰色预测算法中确定了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精度检验方法,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联动装置和紧急报警装置组成的多阈值预警系统,其中联动处理装置包括声光报警模块、燃气电磁阀和排风扇,紧急报警包括短信和电话两部分。嵌入式设备端使用JXM-CH4模块实现了燃气数据实时采集,使用JSON工具实现了燃气数据包封装,使用了My SQL工具实现了数据存储与检索,使用TCP协议实现了嵌入式设备端到智能手机端的点对点广域网可靠传输。预警系统根据实际采集数据建立了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实现了联动处理装置运行的控制和状态信息反馈、燃气泄漏短时预测和相应等级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出。智能手机端燃气远程监控软件实现了燃气浓度信息、联动装置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实现了历史燃气数据信息检索和紧急预警信息接收。通过测试与分析,本文建立了燃气远程监测及自动处理系统,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有效解决了燃气泄漏远程实时监测问题、泄漏联动自动处理问题和准确接收预警信息与联动装置状态信息问题,完成了预期设计目标。
白云龙[5](2017)在《测试炉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测试炉在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测试炉可以将里面的被测产品进行升温,然后按照对产品的要求,进行温度控制。作为工业装置,测试炉的恒温低温控制在检测、喷涂、汽车、轻纺、矿山、冶金等几乎所有的工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次设计是为了测试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在150°C时,传感器功能是否存在失效设计测试炉的温度控制系统。测试炉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首先,阐述了测试炉恒温控制的基础技术,包括恒温控制方式、升温装置、散热装置、PLC及变频器等部件的相应工作原理。其次,对测试炉恒温控制的硬件设计做了系统描述。对整个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及设计。主电路部分进行了驱动装置、加热装置、控制装置、传感器等电路的设计,并且给出了相应参数的计算。控制电路主要由西门子300系列的PLC来完成,在采样电路中用到了温度传感器Pt100作为反馈元件。在人机接口中采用到西门子触摸屏SIMATIC。然后,设计了传动系统,传动方式为变频器来控制三相电动机。电动机为驱动装置来拖动整个链条进行移动,通过对电动机的启停控制,实现炉内链条的运转与停止。最后,采用T形图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了温度控制及传动控制。本文设计的测试炉温控系统,当炉内温度低于150°C时,通过反馈闭环控制炉温自动升高,炉温高于150°C时,则停止加热,启动排风装置将多余的热量散发,从而控制炉内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50°C。
甄红帅[6](2014)在《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立体车库目前是仓储车辆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我国城市中轿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大中型城市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立体车库的出现就方便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立体车库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最大限度的停放车辆,已然成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解决停车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一款低成本,高稳定性,自动化程度高的立体车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各部分结构进行研究,包括:钢结构部分,载车板部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防护措施等;然后,根据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结构特点,确定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创新的提出嵌入式开发方式,采用基于ARM920构架的S3C2440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335为系统的辅助控制器;接着,论文对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包括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信模块,电机选择等;为提高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存取效率,系统采用矢量控制对升降电机进行调速,详细的介绍了调速方案,并达到了良好的调速效果;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面,系统以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其源代码开放、内核小、可移植。采用μC/GUI,编程完成了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针对用户任务展开,着重对数据采集任务,存车任务和取车任务进行设计。运用Visual Studio完成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在硬件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灵活,便于检修;软件方面,以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实现了立体车库的高效运转。
韩新斌[7](2014)在《包装机械中自动定量计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定量包装食品的需求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这种态势促进了自动食品包装机械的快速发展。定量计量系统作为自动食品包装机械中必需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包装机械的食品包装速度和精度。我国对于自动定量计量装置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在种类、自动化程度、计量精度和速度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首先对现有包装机械中的计量装置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定量计量系统采用间歇式动态称重的计量方式,根据混合态具有一定粘稠度食料的物理属性,系统中使用了螺旋给料装置和称重斗的供料计量机械结构方案。其次通过对动态称重相关技术的分析总结,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控制系统使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结合动态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输出驱动模块构成硬件平台。在硬件基础上对软件整体结构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每个模块的工作流程的分析,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案。本文最后对计量系统中存在的计量误差进行分析,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和采用定量控制方法,验证了系统方案的计量精度。同时,通过对系统方案的物料适用性、硬件抗干扰和软件可靠性进行分析,结合软硬件方案中相应的处理措施,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系统方案基本达到了设计需求。
何涛[8](2014)在《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轨道交通向高速、重载、大运量、高密度的方向发展,对于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效率的联锁系统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锁系统的全电子化可使系统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综合成本更低,维护更简便,系统的生命周期更长。全电子化联锁系统作为新兴事物,在理论上进行详细的研究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在尚未大量推广应用的情况下,其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指标无法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按照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流程,从系统的风险分析、需求分析、结构设计、详细设计以及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安全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系统分析。本文综合应用故障树分析、原因分析、后果分析、共因失效分析、接口隐患分析等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风险分析列表,发现了系统的潜在危险状态和风险源,得到了各个风险源引起的原因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主要技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构建了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结构和部件之间的信息模型,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功能和容许危险率(THR)进行了分配和验证;通过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分析计算,首次获得了影响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性指标的关键因素,并综合采用了二取二组合式故障-安全、闭环检测等反应式故障-安全、动态电路等固有式故障-安全技术,建立了系统的电路结构模型,使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安全指标;以可靠性工程为基础,建立了温备切换、并联等不同结构下的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并定量计算了继电联锁、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在不同结构下的RAMS指标以及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最后还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在考虑工程化应用后的RAMS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在实现工程化应用后整体的RAMS指标没有显着变化。论文成果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也可为今后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制定改造和资金计划、制定运营管理维护规程、制定维修策略、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论文成果也可为正在或将要研究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其他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RAMS性能预测,主要用于发现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源,避免安全隐患。
王鹏橙[9](2013)在《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力供电系统中,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和人类对电能利用的可靠性,人们采取很多应对措施,在整个系统无功充足的条件下,其中利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压的有载加载自动调压是稳定电压的一种有效方法。本论文利用实验室模拟,以单片机PIC16F877A为主控制芯片,通过传感器监测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的值,经内部程序计算后,得出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导通状态,从而控制一次侧变压器的匝数,进而实现有载自动调压功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论述了电力电子技术的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发展状况,系统的开发背景,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系统设计的实际意义。论述了本系统设计所涉及到的技术和电力电子器件,包括对PIC16F877A的简介和选型,固态继电器的特性分析和选型,达林顿管的分析和选型。详细论述了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设计过程,包括启动机构方案选取、启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启动机构的整体设计、控制电路的整体设计、光电耦合器的合理选择、独立单元实验、模拟实验、现场装机运行实验。最后以实际试验模拟来验证系统运行的状况,并收集相关数据以对系统进行优缺点的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本系统所设计的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能够满足同等级电网作业要求。并且能够准确地、稳定地、快速地进行自动有载调压。系统会自动检测电压波动,当检测到有载电压波动在正负10%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节有载电压的变化,使其波动范围变为5%的稳定运行状态。
白金朋[10](2013)在《高精度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及其观测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壳应力的状态变化是引起褶皱、断裂及地震等地表变形及破坏发生的根本因素,发生在地壳表面的各种地质灾害都与地应力的作用息息相关。钻孔应变观测是将观测仪器安装在钻孔下数十米至数百米的基岩中精确的观测地层内部应力-应变状态变化,以研究分析应变异常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这种技术是研究地壳应力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地震前兆观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积式钻孔应变观测仪力学原理简明清楚,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与高灵敏度,仪器受地面观测干扰因素小,易于取得较为可靠的观测资料,在全球的应变观测仪数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文研究了液压式高精度体应变仪的研制过程,开展了仪器安装孔地应力绝对测量的研究工作,同时通过资料收集,研究了体应变仪观测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体应变映震能力和研究了体应变曲线的同震前兆异常,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与研究,取得了以下初步进展和认识:1.TY系列高精度体积式钻孔应变仪易于装配、运输与安装,系统稳定,使用寿命长。观测精度优于1×1011ε,不作调零时,系统的动态范围达±2×101以上,超过±86dB。2.介绍了高精度体应变仪的力学、电学及其关系设计,对比分析研究了TY系列体应变仪的数据采集、放大电路、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技术压力传感器、电磁阀等仪器研制过程中选用的技术与设备: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该型号体应变仪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达到1000m深度安装要求,并提出了高精度体应变仪的选址规范、安装钻孔技术指标、仪器安装流程规范,研制了仪器安装过程中的水泥投放器。3.深孔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仪可用于深孔体应变仪器安装地点的应力解除测量,该仪器是一种将应变仪、应力计、电子罗盘、压力传感器、温度计等集成于一体的无电缆微型探头,该仪器不破坏所测点位钻孔环境,不影响后续仪器安装及应变观测,使用该仪器在张江应变观测孔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张江观测孔365m处地应力水平最大主应力为8.5~9.0MPa,方向为93°~96°即近EW向,与附近震源机制解获得结果基本一致。4.研究了体积式钻孔应变仪的观测影响因素。得到了体积式应变观测的固体潮公式,固体潮汐是体应变日波、半日波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钻孔体应变观测影响的气压干扰模型,推导了应变气压干扰公式及气压系数公式。降雨通过大地负载效应渗入岩体孔隙中,引起孔隙压力增加导致地壳应变变化,降雨和水位变化对体应变的影响与应变观测台站所处地区裂隙发育情况息息相关,水位变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岩体应变才会发生相应变化。5.TY系列体应变仪能清晰观测到1600格值(单位)的应变固体潮,精度优于1011ε。推导了山丹体应变仪观测台站的映震能力公式以及该台站震级与应变地震波、震中距的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可通过应变地震波最大振幅和震中距来求地震震级,计算表明山丹体应变观测台站能够记录到地球上任意位置Ms6.5级以上的地震。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和日本本州9.0级地震同震应变异常,山丹台站记录到了汶川地震明显的同震应变阶跃,而代家坝台站记录到的日本本州东海岸9.0级地震体应变异常曲线中却没有以往大震都有的应变阶跃异常,这可能是由地震发震机理不同造成的;同时日本大地震引起了代家坝观测台站固体潮日漂趋势的下凹异常。山丹和代家坝体应变台站都记录到了地震引起的周期为600~1200s的地球自由震荡。
二、保安系统专用的固态继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安系统专用的固态继电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ZigBee的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ZigBee技术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环境分析及系统相关技术 |
2.1 环境分析 |
2.2 环境控制相关方法 |
2.3 系统相关技术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 主控制端 |
3.3 现场控制端 |
3.4 硬件电路总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控制策略研究 |
4.1 增量式PID控制 |
4.2 模糊PID控制 |
4.3 基于Simulink的模型仿真 |
4.4 环境调控策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环境 |
5.2 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 |
6.1 ZigBee网络通信测试 |
6.2 数据采集测试 |
6.3 环境数据存储、显示、查询测试 |
6.4 执行设备模式切换测试 |
6.5 温度分段控制测试 |
6.6 oneNET云平台数据收发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面向玻璃化保存的射流降复温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玻璃化保存方法研究 |
1.2.2 降复温系统研究 |
1.3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背景 |
2.1.1 常规玻璃化保存方法 |
2.1.2 基于微射流原理玻璃化保存方法 |
2.1.2.1 现有降复温装置的组成及原理 |
2.1.2.2 现有降复温装置的不足 |
2.1.3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2.2 系统的集成设计 |
2.2.3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3.1 工质驱动与控制模块 |
3.1.1 方案设计 |
3.1.2 工质驱动仿真 |
3.1.3 元件选型 |
3.1.4 自动控制方法 |
3.1.5 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作 |
3.1.5.1 液氮罐的设计与制作 |
3.1.5.2 酒精罐的设计与制作 |
3.2 酒精自补与加热模块 |
3.2.1 方案设计 |
3.2.2 补液系统设计 |
3.2.3 加热系统设计 |
3.2.3.1 加热仿真 |
3.2.3.2 PWM工作原理 |
3.2.3.3 控制算法选择 |
3.2.3.4 模糊控制的实现 |
3.2.4 自动控制 |
3.3 液氮自补模块 |
3.3.1 方案与模块设计 |
3.3.2 自动控制方法 |
3.4 自动装夹模块 |
3.4.1 方案设计 |
3.4.2 装夹机构设计 |
3.4.2.1 动力学分析 |
3.4.2.2 元件选型 |
3.4.2.3 自动控制方法 |
3.4.3 定位接头与连接板设计与制作 |
3.5 实验腔 |
第四章 系统集成 |
4.1 结构集成 |
4.1.1 总体结构方案 |
4.1.2 结构框架设计与制造 |
4.1.3 钣金件设计与制作 |
4.1.3.1 密封门设计与制作 |
4.1.3.2 其他钣金件的设计与制作 |
4.1.3.3 钣金件的装配 |
4.1.4 实验腔密封设计与制作 |
4.2 控制系统集成 |
4.2.1 总体控制方案 |
4.2.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2.1 控制器的选型 |
4.2.2.2 各模块控制电路 |
4.2.2.3 系统详细电路图 |
4.2.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3.1 主程序设计 |
4.2.3.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模块功能测试 |
5.2 降复温效果测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步骤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不足 |
6.3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第一章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总体方案确定 |
1.1 高枝农作物喷药机现状 |
1.2 喷药机的总体方案分析 |
1.2.1 电动无人机喷药方案 |
1.2.2 电动喷药机+松风筒方案 |
1.2.3 电动喷药机+钓竿式撑杆方案 |
1.3 喷药机的主要部件选型 |
1.3.1 喷药泵的选型 |
1.3.2 蓄电池的选型 |
1.3.3 喷药杆的选型 |
1.3.4 喷头的设计与选型 |
1.3.5 蓄电池控制器盒的设计 |
1.4 喷药机的工作原理 |
1.5 本章总结 |
2 第二章喷药机控制电路的总体方案确定 |
2.1 喷药机控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2.1.1 现有喷药机控制电路与特点 |
2.2 喷药机控制器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
2.3 喷药机控制器电路电源选型 |
2.3.1 LM7812-0.5A三端集成稳压电源 |
2.3.2 LM2596-12V-2A开关型稳压电源 |
2.4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2.4.1 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
2.4.2 检测电路的设计与试验 |
2.5 逻辑运算电路设计 |
2.5.1 逻辑运算电路功能特点分析 |
2.5.2 逻辑运算电路设计 |
2.6 控制器驱动电路设计 |
2.6.1 光控固态继电器(SSR)驱动方案 |
2.6.2 电磁继电器驱动方案 |
2.7 本章总结 |
3 第三章喷药机试验 |
3.1 喷药机控制器试验 |
3.1.1 光控固态继电器(SSR)驱动控制电路试验 |
3.1.2 电磁继电器驱动控制电路试验 |
3.2 喷药机喷射性能试验 |
3.2.1 喷药机喷射射程、高度性能试验 |
3.2.2 喷药机喷射喷量性能试验 |
3.3 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ARM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预测理论研究与总体设计 |
2.1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介绍 |
2.1.1 系统组成 |
2.1.2 系统工作过程 |
2.2 嵌入式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 |
2.2.1 ARM架构介绍 |
2.2.2 选用S3C2440A处理器 |
2.2.3 选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2.3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架构 |
2.3.1 硬件系统架构 |
2.3.2 软件系统架构 |
2.4 燃气泄漏预测理论研究 |
2.4.1 灰色系统理论 |
2.4.2 燃气泄漏灰色预测模型 |
2.4.3 检验灰色预测模型精度 |
2.5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方案 |
2.5.1 防爆方案设计 |
2.5.2 存储方案设计 |
2.5.3 预警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1 嵌入式设备端相关模块选型 |
3.1.1 甲烷采集模块选型 |
3.1.2 GPRS模块选型 |
3.1.3 以太网接口芯片选型 |
3.1.4 存储器选型 |
3.1.5 联动装置相关模块选型 |
3.2 硬件连接方式及端口地址 |
3.2.1 相关模块的连接方式 |
3.2.2 端口地址确定 |
3.3 硬件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电路设计 |
3.3.2 复位电路设计 |
3.3.3 SDRAM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4 NAND Flash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5 NOR Flash存储器电路设计 |
3.3.6 网卡外围电路设计 |
3.3.7 串口插座电路设计 |
3.3.8 JTAG逻辑测试电路设计 |
3.4 控制寄存器计算与配置 |
3.4.1 系统时钟配置 |
3.4.2 内存控制器配置 |
3.4.3 NAND Flash控制器配置 |
3.4.4 UART和联动装置接口配置 |
3.5 串行数据传输格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气监测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Qt开发环境搭建 |
4.1.1 Qt on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
4.1.2 Qt on IOS开发环境搭建 |
4.2 嵌入式系统移植 |
4.2.1 U-Boot移植 |
4.2.2 Linux内核裁剪及移植 |
4.2.3 构建根文件系统 |
4.3 嵌入式端应用程序设计 |
4.3.1 逻辑处理程序 |
4.3.2 燃气数据采集程序 |
4.3.3 存储与检索程序 |
4.3.4 紧急预警程序 |
4.4 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定义、封装和解析 |
4.4.1 数据传输定义 |
4.4.2 数据传输封装 |
4.4.3 数据传输解析 |
4.5 智能手机燃气远程监控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燃气监测处理系统 |
5.1 ARM端实验环境构建 |
5.1.1 系统装置安装及工作原理 |
5.1.2 烧写和运行U-Boot |
5.1.3 Linux内核启动初始化 |
5.1.4 下载和启动Linux内核 |
5.2 燃气远程监测功能测试 |
5.2.1 获取和处理燃气采集数据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浓度预测值预警模型测试 |
5.3.1 建立燃气泄漏灰色预测GM(1,1)模型 |
5.3.2 检验模型精度 |
5.3.3 预测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S3C2440A系统时钟发生逻辑 |
附录2 S3C2440A芯片复位后的内存地址映射关系 |
附录3 本文用到的相关寄存器配置清单 |
(5)测试炉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测试炉恒温测试的发展 |
1.1.1 测试炉的应用背景 |
1.1.2 测试炉工作模式 |
1.2 测试炉的结构 |
1.3 设计任务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测试炉恒温控制系统控制方案 |
2.1 测试炉的恒温控制总体方案 |
2.1.1 测试炉的分类 |
2.1.2 对流传导性测试炉工作原理 |
2.1.3 测试炉的恒温加热方式 |
2.2 测试炉恒温控制原理 |
2.2.1 测试炉自动调节 |
2.2.2 恒温控制方式 |
2.3 测试炉恒温控制系统组成 |
2.3.1 人机界面 |
2.3.2 西门子PLC |
2.3.3 固态继电器 |
2.3.4 变频器的选择 |
2.3.5 温度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单元电路设计 |
3.1 主电路设计 |
3.1.1 主电路的组成 |
3.1.2 执行电路设计 |
3.1.3 安全电路设计 |
3.2 I/O接口电路设计 |
3.2.1 模拟量AI/AO的接口 |
3.2.2 数字I/O接口电路设计 |
3.3 系统的电源及其他电路设计 |
3.3.1 直流电源 |
3.3.2 报警电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算法及软件设计 |
4.1 反馈控制原理 |
4.2 PID控制算法 |
4.3 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现与实验测试结果 |
5.1 设计实现 |
5.2 实验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自动化立体车库发展的概况 |
1.3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分类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2.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简介 |
2.2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车位形式 |
2.3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监控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
2.4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监控系统主控制器简介 |
2.5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监控系统辅助控制器简介 |
2.6 升降横移电机的选择 |
2.6.1 升降电机的选择 |
2.6.2 横移电机的选择 |
2.7 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模块 |
2.8 监控系统串口通信接口电路 |
2.8.1 辅助控制器与主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
2.8.2 上位机与主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
2.9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载车板防坠装置 |
2.10 横移电机控制输出模块 |
2.11 监控系统人机交互模块 |
2.12 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模块 |
2.13 监控系统的电源模块 |
2.1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电机控制系统的算法及实现 |
3.1 监控系统问题的提出 |
3.2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升降电机矢量控制 |
3.3 升降电机控制的两相坐标系的状态方程 |
3.4 按升降电机的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及解耦控制 |
3.5 升降电机的矢量控制总体结构 |
3.6 升降电机的转速检测 |
3.7 升降电机的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4.1.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选择 |
4.1.2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2 在监控系统主控制器上移植μC/OS-II 实时操作系统 |
4.2.1 μC/OS-II 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要求 |
4.2.2 设置与编译器相关的数据类型 |
4.2.3 设置开关中断的方法 |
4.2.4 设置主控制器堆栈增长方向 |
4.3 μC/OS-II 操作系统移植要编写的函数 |
4.4 监控系统任务设计 |
4.5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各模块程序设计 |
4.5.1 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任务 |
4.5.2 监控系统存车任务 |
4.5.3 监控系统取车任务 |
4.5.4 监控系统图形化软件μCGUI 在主控制器上的移植 |
4.5.5 监控系统的触摸屏输入 |
4.5.6 监控系统 RS485 通信函数 |
4.6 升降横移式监控系统辅助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4.6.1 监控系统辅助控制器的串行中断程序 |
4.6.2 监控系统辅助控制器的 PWM 中断服务程序 |
4.7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7)包装机械中自动定量计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定量计量技术发展状况 |
1.2.1 国内外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定量计量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自动包装机械中计量装置方案设计 |
2.2 定量计量装置相关技术 |
2.3 定量计量装置的计量标准 |
2.4 定量计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4.1 定量计量系统的组成 |
2.4.2 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及下章简介 |
第三章 定量计量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3.2 数据采集模块 |
3.2.1 传感器模块 |
3.2.2 A/D转换电路 |
3.3 主控模块 |
3.3.1 STM32F103ZET6简介 |
3.3.2 主控模块硬件电路 |
3.4 人机交互模块 |
3.4.1 液晶显示器单元 |
3.4.2 触摸屏单元电路 |
3.4.3 其他单元硬件电路 |
3.5 存储模块 |
3.6 其他单元模块 |
3.6.1 电源模块电路 |
3.6.2 串口通信单元电路 |
3.6.3 输出驱动模块电路 |
3.8 本章小结及下章简介 |
第四章 定量计量控制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4.1 开发环境介绍 |
4.2 软件整体结构设计 |
4.2.1 软件整体结构 |
4.2.2 STM32系列微控制器固件库 |
4.3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1 初始化程序设计 |
4.3.2 主程序设计 |
4.4 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
4.5 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
4.5.1 SD卡驱动程序设计 |
4.5.2 FatFs文件系统 |
4.6 其他模块软件设计 |
4.6.1 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
4.6.2 输出驱动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及下章简介 |
第五章 系统方案分析与验证 |
5.1 计量误差分析 |
5.1.1 系统静态误差 |
5.1.2 系统动态误差 |
5.1.3 三阶给料定量控制 |
5.2 靠性分析验证 |
5.2.1 物料适用性 |
5.2.2 硬件抗干扰 |
5.2.3 软件可靠性 |
5.3 本章小结和下章简介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1.1 工作内容总结 |
6.1.2 本文创新之处 |
6.1.3 不足及改进 |
6.2 研究内容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外轨道交通联锁系统概况 |
1.2 国内轨道交通联锁系统概况 |
1.3 传统联锁系统的不足 |
1.4 全电子化联锁的概念 |
1.5 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技术要素 |
1.5.1 电力电子开关技术 |
1.5.2 安全分析技术 |
1.5.3 安全设计技术 |
1.5.4 安全通信技术 |
1.5.5 国际轨道交通电子系统安全标准 |
1.6 论文主要工作 |
2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风险分析 |
2.1 风险接受准则 |
2.2 风险源识别与分析 |
2.2.1 故障树分析 |
2.2.2 原因分析 |
2.2.3 后果分析 |
2.2.4 共因失效分析 |
2.2.5 接口隐患分析 |
2.3 系统安全目标的确定 |
2.4 安全目标的分解 |
2.5 小结 |
3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需求分析及体系架构 |
3.1 全电子联锁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 |
3.2 全电子联锁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1 联锁关系逻辑运算功能 |
3.2.2 道岔控制和状态采集功能 |
3.2.3 信号机控制和状态采集功能 |
3.2.4 轨道电路状态采集功能 |
3.2.5 联系电路控制和采集功能 |
3.3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
3.3.1 转辙机接口 |
3.3.2 信号机接口 |
3.3.3 轨道电路接口 |
3.3.4 开关量驱动采集接口 |
3.3.5 邻站联锁系统接口 |
3.3.6 与调度指挥系统的接口 |
3.3.7 与维护监测系统接口 |
3.3.8 系统内部接口 |
3.4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结构设计 |
3.4.1 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分析 |
3.4.2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结构模型 |
3.4.3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信息流 |
3.5 系统需求分配和 THR 分配 |
3.6 小结 |
4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安全性设计技术 |
4.2 基础设计数据计算 |
4.2.1 元器件基本失效率计算 |
4.2.2 考虑失效模式的元器件失效率 |
4.3 关键单元模块设计 |
4.3.1 道岔模块结构设计 |
4.3.2 道岔模块表示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3.3 道岔模块动作电路设计 |
4.3.4 道岔模块与联锁计算机的通信设计 |
4.3.5 三相交流动作电源鉴别电路 |
4.4 关键单元模块的可靠性分析 |
4.5 关键单元模块的安全性计算 |
4.6 关键单元模块的测试和验证 |
4.7 小结 |
5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 RAMS 分析与验证 |
5.1 传统联锁系统的 RAM 分析 |
5.1.1 继电联锁系统的 RAM 指标 |
5.1.2 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的 RAM 指标 |
5.2 执行层单机情况下系统的 RAM 分析 |
5.2.1 单机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 |
5.2.2 单机情况下的系统维修性 |
5.2.3 单机情况下的系统可用性 |
5.3 采用温备切换方式单元模块的 RAM 分析 |
5.3.1 温备切换方式单元模块的可靠性 |
5.3.2 温备方式单元模块的可用性分析 |
5.4 采用匹配单元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 RAM 分析 |
5.4.1 单元模块采用并联方式后的可靠性 |
5.4.2 单元模块采用并联方式后的可用性分析 |
5.5 采用直接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 RAM 分析 |
5.5.1 采用直接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可靠性 |
5.5.2 采用直接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可用性分析 |
5.6 采用冗余方式后的系统 RAMS 分析 |
5.6.1 采用冗余方式后的系统安全性分析 |
5.6.2 采用冗余方式后的系统 RAM 分析 |
5.7 小结 |
6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 |
6.1 与电码化的结合 |
6.1.1 与电码化的结合需求 |
6.1.2 与电码化设备以接点方式接口 |
6.1.3 与电码化设备以通信方式接口 |
6.2 与多机牵引道岔的结合 |
6.2.1 与多机牵引道岔结合的原理 |
6.2.2 与多机牵引道岔结合的安全性分析 |
6.3 与闭塞的结合 |
6.3.1 与半自动闭塞的结合 |
6.3.2 与计轴站间闭塞的结合 |
6.3.3 与移频自动闭塞的结合 |
6.4 与集中监测系统的结合 |
6.5 全电子化区域联锁模式研究 |
6.5.1 系统组成 |
6.5.2 全电子化区域性联锁系统的 RAMS 分析 |
6.5.3 全电子化区域性联锁系统技术特点 |
6.6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
6.6.1 系统特点 |
6.6.2 系统的 RAMS 分析 |
6.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本元件失效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发展概况分析 |
1.1.1 我国智能电网概况 |
1.1.2 后劲十足的智能变电站 |
1.1.3 电能信息采集设备需求不断增加 |
1.1.4 智能配电产业增速较高 |
1.1.5 特高压期待政策出手 |
1.2 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选题背景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和电子器件的选择 |
2.1 PIC单片机的选型 |
2.2 固态继电器选型 |
2.3 ULN2003的选型 |
第3章 系统启动机构的设计 |
3.1 主接线的设计 |
3.1.1 基于固态继电器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主线方案 |
3.1.2 固态继电器的应用 |
3.1.3 主接线的设计 |
3.1.4 保护电路的设计 |
3.2 启动机构的设计 |
3.2.1 启动机构方案的选择 |
3.2.2 主电路的设计 |
3.2.3 启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
3.2.4 光电耦合器的选择 |
3.3 模拟实验 |
3.3.1 独立单元实验 |
3.3.2 装机运行实验 |
第4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设计的总流程图 |
4.2 系统设计的详细原理 |
4.2.1 信号调理及采样保持电路 |
4.3 检测电路与触发电路 |
4.4 电源部分设计 |
4.5 变压器二次侧降压设计 |
4.6 A/D采集的变化电压的设计 |
4.7 控制系统复位电路的设计 |
4.7.1 上电复位POR |
4.7.2 上电定时器PWRT |
4.7.3 掉电复位锁定BOR |
4.8 一次侧电压过零监测电路的设计 |
4.9 软件设计 |
4.9.1 主程序的设计算法 |
4.9.2 驱动固态继电器的算法 |
第5章 耐压措施的研究 |
5.1 提高整体分接开关耐压的措施 |
5.1.1 极间障的引入 |
5.1.2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
5.2 提高变压器油油质绝缘耐压的措施 |
5.2.1 理论分析 |
5.2.2 变压器油绝缘耐压实验 |
5.2.3 改进措施 |
第6章 系统实验 |
6.1 实验方案的整体设计 |
6.2 实验数据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高精度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及其观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钻孔应变观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积式钻孔应变观测技术 |
2.1 钻孔应力应变弹性理论 |
2.2 体应变的观测原理 |
2.3 体应变的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精度体积式钻孔应变仪的研制 |
3.1 该高精度体积式钻孔应变仪的新特性 |
3.2 高精度数字体应变仪测量单元设计 |
3.3 系统原理框图 |
3.4 力学设计 |
3.5 电学设计 |
3.6 高精度传感器 |
3.7 高精度体应变仪的数据传输 |
3.8 体应变仪的安装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钻孔地应力绝对测量仪 |
4.1 体应变观测钻孔的绝对应力测量 |
4.2 钻孔应变观测孔地应力测量方法的确定 |
4.3 深孔空心包体法地应力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精度体应变仪观测影响研究 |
5.1 固体潮与体应变观测 |
5.2 气压对仪器影响研究 |
5.3 降雨及水位对体应变观测影响研究 |
5.4 体应变观测的其它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Y系列高精度体应变仪的地震观测研究 |
6.1 TY系列高精度体应变观测系统 |
6.2 TY系列高精度体应变仪的地震效应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公式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保安系统专用的固态继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ZigBee的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沈金权.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2]面向玻璃化保存的射流降复温系统设计与开发[D]. 沈家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3]高枝农作物或果树电动喷药机研究[D]. 王兴全. 成都大学, 2020(08)
- [4]基于ARM的家用燃气远程监测及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 周厚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测试炉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白云龙. 长春工业大学, 2017(12)
- [6]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研发[D]. 甄红帅. 青岛理工大学, 2014(04)
- [7]包装机械中自动定量计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韩新斌.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8]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D]. 何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9]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研究[D]. 王鹏橙. 华北电力大学, 2013(01)
- [10]高精度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及其观测影响研究[D]. 白金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