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葛佳鑫[1](2021)在《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文中指出跨国并购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推向了高潮。然而跨国并购过程复杂、风险丛生,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文章以汤臣倍健跨国并购LSG为例,追溯了汤臣倍健从2018年高溢价收购LSG到2019年受到电商法冲击,公司业绩因计提巨额商誉减值惨遭"滑铁卢"的全过程。分析汤臣倍健首次海外并购所遭遇的行业政策风险以及控制措施,旨在为其他有意跨国并购的企业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建议。
刘梦丹[2](2021)在《信息化赋能下企业“业财融合”管理实践研究 ——以TCL科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现代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人类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基于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大数据爆炸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极速跨界正在推动着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财务产业结构的快速变革,对企业财务人员如何实现跨界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自2013年以来,我国就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快速进步发展的关键阶段。2015年国家政府提出“互联网+”发展战略,使得人们的财产生活和日常工作行为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对我国社会实体经济、企业的整体生产力和经营管理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导致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效率进展过慢,造成日常业务上的财务预算决策时间延迟,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在组织经营管理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做到将组织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与其他业务管理相关工作活动进行有机地相结合,从而能够不断优化整体企业内部组织财务管理,提升企业财务资源整合利用力度的根本推动作用,为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稳步提升发展起到有力的经济推动效果。随着当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创新应用,赋能相关理论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已深入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再造构建中,其特有的有效性、便捷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进行财务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探究信息化赋能下TCL科技实施“业财融合”为重点,通过网络、报刊、图书馆等资料来源渠道,同时利用百度百科、谷歌学术、社会科学院等网络信息系统,从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文献查询地址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文献查阅,进而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信息化赋能和“业财融合”的研宄现状进行总结,尝试通过具体案例研究对“在当今信息赋能条件下,如何深度探索实施‘业财融合’进行具体分析了解。通过对TCL科技“业财融合”的案例研究,探究信息技术驱动下企业财务转型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随着企业的财务转型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企业财务、业务流程也随之变化,企业信息能力的进步促进了集团业务财务的深度融合,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专业指导作用。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本文对TCL科技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具体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集团实施“业财融合”的实际情况,从而总结出TCL科技财务转型的经验启示,归纳总结集团公司实施“业财融合”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企业能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更好地落实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并有效推动其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为其他公司作有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借鉴参考,推动自身“业财融合”一体化发展,在实际运营中能更好地合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先天性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创新集团公司实施“业财融合”的管理机制,优化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管淑慧[3](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费祎[4](2020)在《基于财务共享的J公司财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建筑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建筑企业急需通过内部的管理提升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财务流程优化是企业内管提升的重要一环。J公司作为传统的建筑企业,其财务战略及流程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财会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对于存在历史久、组织层级多、员工人数多、业务手续复杂、参与市场竞争时间短等问题的J公司,优化形势更为严峻。本文梳理业务流程优化的动因、可行路径以及实践应用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三维结构理论、价值链理论以及财务共享理论,选择J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筑企业如何通过财务流程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利用实地记录、访谈员工等手段对J公司的财务流程进行调研了解,构建了测度公司整体财务流程质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方法实证地分析了不同财务流程对整体财务流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对财务整体绩效影响程度最大的4个典型财务流程(费用报销流程、采购付款流程、销售应收流程和总账核算流程),分析了J公司中这4个流程的现状,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问题的原因。为了保障公司资金正常周转、实现数据共享优化财务职能,本文基于财务共享设计了费用报销流程、采购付款流程、销售应收流程和总账核算流程的优化方案,并预计优化流程将会从运营效率、公司数据质量、公司财务体系变革以及满意度等方面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后从提高技术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财务流程优化的建议。本文的研究以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切入点,以财务共享和流程优化理论为指导,运用AHP等方法为J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优化提出了设计方案,力图构建一个技术性审核健全、专业咨询到位、决策基础完善、执行关联度高的具备资源整合能力、支持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的全新而统一的财务管理流程总体框架,期望促进J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向财务共享转变,并为其他同类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初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牟文梅[5](2020)在《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蓬勃发展,并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水电行业是国家基础建设的支柱性产业,水电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目前的水电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僵化,管理效率较之民营企业相对低下。而在企业的管理中,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提高水电国有企业的财务控制效率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H工程局的财务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目前的财务控制现状,找出H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过程的漏洞。根据财务控制相关理论及借鉴国内外企业财务控制的成功经验,针对H工程局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控制环境和内控活动的对策,希望改善其财务管理中的不良状况,强化其财务内部控制,提高其管理水平。
刘晓昳[6](2020)在《国有企业的柔性能力对创新战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在推动经济增长、培育新兴产业、服务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国有企业在复杂政治经济形势中稳定宏观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更重,面临的冲击更大,其抗冲击的柔性能力和摆脱西方压制实现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处于转型的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重任在肩,需要不断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引领者和践行者。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基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情境进行,但中国国有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柔性能力具有显着的特异性。本文基于中国国情研究国有企业,对不同创新战略类型的国有企业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借鉴整合创新战略、柔性理论、绩效反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归纳我国国有企业创新战略类型实施的规律以及国有企业柔性能力的特征。在Miles&Snow战略类型框架下,将国有企业柔性能力因素引入到战略与绩效的作用关系之间,基于战略匹配视角及适应性观点,分析战略决策柔性在四种战略类型之中的差异,探讨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针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分别检验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以及财务柔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分析谈判柔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战略类型的国有企业所取得的技术创新绩效及战略决策柔性的开放性具有显着差异,国有企业战略决策柔性开放性和递归性两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不同,发现了战略决策柔性的开放性在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对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非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对经济绩效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外部战略柔性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在谈判策略上保持较高的谈判道德标准,谈判柔性较低。研究拓展了企业柔性能力的研究,为后续基于战略层面研究国有企业组织特性及其对绩效的影响,奠定微观知识基础。对于实施探索型、分析型、防御型以及响应型战略类型的四家典型国有企业进行案例研究,进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多途径收集文献资料、档案记录,调研走访获取案例企业战略实施、柔性能力和绩效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半结构化面谈的方式对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了解企业实施创新战略过程中管理者的态度与实践、战略决策过程,剖析表象背后的原由,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通过案例内研究,发现不同战略类型国有企业的特征和规律;通过跨案例对比研究,对四家典型企业在战略类型、柔性能力特征和绩效结果等方面的表现横向进行对比并提炼总结,应用案例研究结果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基于实证和案例研究结果,从多个视角提出针对国有企业增强战略实施有效性的管理策略建议,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实践者和监管层更好地理解实施战略、构建国有企业柔性能力提供理论实证证据,助力我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应当加强探索型及分析型战略的实施,注重工程领域和行政领域匹配于创业领域。为国有企业构建柔性能力提供了策略建议,国有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积极提高战略决策柔性的开放性水平,鼓励企业管理者从外部积极引进新观点、新理念,倡导重视新思路、新想法,避免过度依附以往决策和企业制度,鼓励内部跨职权决策,在跨职权协作中相互汲取新思想,避免战略决策的僵化;国有企业应当基于产权特性,科学有效控制财务柔性,强化财务资金管理使用,以促进其对于目标战略的支持。为我国企业的变革、转型、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任义忠[7](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分支,报业产业曾长期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引起了传播方式、媒介形态和市场格局的颠覆式变革,互联网新兴媒体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传媒产业的重要市场主体,报业传媒企业这一传统平台型企业陷入了受众和广告双重流失的经营困境,互联网产业变革情景下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互联网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性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与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过程等方面的框架性研究明显不足,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部分学者开始从价值网络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但由于过于侧重网络嵌入的关系视角,而缺乏对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决定性变量的必要关注,从而陷入了“嵌入性悖论”,未能构建起两者关系的完整框架,并因关系视角的过度抽象而使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价值。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纳入价值网络理论体系,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系统整合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探索性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并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目前,学者多从产品、技术、组织和企业家特质等一个或多个因素研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从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出发,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纳入价值网络重构的统一框架,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本研究认为,内部价值网络重构是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变量,网络关系的强弱联结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企业核心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及企业价值网络的阶段性周期特征密不可分,网络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向因企业核心产品及所在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征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从而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第二,研究揭示了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内在机理,价值网络重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既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又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交易方式和交易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中,既存在着直接效应,也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揭开了三者之间关系的黑箱。第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以及报业产业的双边市场和平台经济模式特征,提出了报业传媒企业通过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传统平台型企业向互联网新型平台型企业转变的模式路径。对于核心产品处于衰退期的报业传媒企业而言,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已存在明显的“效率边界”,而以新媒体产品为中心的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更有利于提升报业传媒企业长期绩效,报业传媒企业亟待实现从效率型创新主导模式向新颖型创新主导模式和从“二次销售”向“多次销售、多元变现”的战略性转变。
叶洛君[8](2020)在《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研究 ——以S资产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在资本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高校所属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省属地方高校所属的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他们是高校企业“大军”中的重要成员。自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出台《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2号)起,成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已不再是重点高校所进行的试点建设,而是作为高校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的唯一方式。省属地方高校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成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改革中,虽然努力的尝试改变,但是仍旧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行政影响严重、财务管控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组织结构和岗位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导致企业财务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差,同时也导致执行和监督重合,财务管控职能单一等严重后果。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从企业和事业单位两个不同组织类型的视角归纳与总结了财务管控体系的理论。通过路径构建的方式指导企业重建财务管控体系,为省属地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构建财务管控体系搭建理论基础,并对关键环节进行说明。使用案例分析法,选取S资产公司作为案例单位,该公司是高校企业体制改革省级示范单位S大学成立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访谈调查和自身工作总结的形式,对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然后根据构建路径和理论基础的方法对其财务管控体系进行重建,包含财务管控目标的整理、财务管控职能的说明、组织结构的重建等,并通过流程设计的方式对重点环节流程进行构建。本文从完整的、系统的角度去了解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将高校管控方式和现代化的财务管控理念有效结合,借助计算机技术,利用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建立共享核算中心,将核算与管理分离,通过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将业财融合的方式贯穿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去,从而实现财务管理职能向管理会计的转变。为S资产公司构建现代化企业,防止行政事业化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监督控制,为企业决策提供财务依据,让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改革创新中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防火墙”作用、协调高校产业集团资源、确保经营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张文祥[9](2020)在《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应用研究 ——以GL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通常把算账的人统称作为“账房先生”。要想“账房先生”向企业“企业军师”角色转变,不仅要帮助企业管好账,更需要主动地帮助企业去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在企业管理升级方面加快步伐,追赶世界发达国家,财政部近年来陆续下发了一系列具有指引性的文件。这几年管理会计如雨后春笋似的在我国推展开,给财务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业财融合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核心部分,对企业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业财融合”目前作为一个较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在“业财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者的管理需要,财务管理体系急需变革。但是想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进行变革,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探索出一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具有适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长久的发展。本文以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进行分析。基于目前国内市场的行业背景,本文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从业财融合与财务管理二者的关系入手。首先介绍业财融合的概念和二者的联系;其次阐述业财融合对传统财务管理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表明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最后根据目前的学术研究论述实现业务与财务融合的理论框架分析,为第二部分的案例分析打下理论基础。随后,第二部分对GL集团的业财融合的个体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涵盖了GL集团财务管理的演变、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以及财务管理的建设目标,着重于分析GL集团实施业财融合的具体措施。从业财融合的四大维度对GL集团实现的业财融合进行探讨与总结,目的是找出业财融合实施后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后续完善的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集团对业财融合后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提高集团业财融合的水平,使集团财务朝着精细化、无边界化、战略化方向稳定发展。同时,也为国内集团化公司实施业财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郭梦琪[10](2020)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改善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HNDL公司的财务战略转型是建设三型企业中的重要一环,其从2018年逐步启动了公司财务战略地转型升级,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一系列的转型措施进行深度融合,以保障财务战略转型地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和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财务战略转型的理论基础,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于战略转型实施的重要性。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国家电网战略调整的背景,归纳和分析了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总结了公司期望实现的转型目标,为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转向价值管理型财务模式、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并总结了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实施路径。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探索与建设,财务战略转型对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效果明显。进一步分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公司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和内部建设中面临的管理、系统、人员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借助于财务管理创新手段,建立一个适应政府监管要求,更加精益、高效、自动化的财务运作体系,以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流通。本文通过对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过程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启示:HNDL公司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价值管理、流程创新、财务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推进财务战略转型;给处于变革中的其他电力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更好地推动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策略落地。
二、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案例介绍 |
1.1 并购双方简介 |
1.2 并购动因 |
1.3 并购过程 |
1.4 并购后业绩变脸 |
2 政策风险控制分析 |
2.1 电商法的颁布对汤臣倍健跨国并购所带来的行业政策风险 |
2.2 汤臣倍健未能成功防范行业政策风险的原因 |
2.3 汤臣倍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
3 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应如何应对行业政策风险 |
3.1 跨国并购前密切关注与标的企业相关行业政策 |
3.2 签订对赌协议 |
3.3 加强并购整合 |
4 结束语 |
(2)信息化赋能下企业“业财融合”管理实践研究 ——以TCL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及创新不足 |
一、技术路线 |
二、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业财融合”的文献综述 |
一、“业财融合”定义研究 |
二、关于“业财融合”的研究 |
第二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业财融合” |
二、信息一体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化理论 |
二、资源配置理论 |
三、流程再造理论 |
第四章 企业“业财融合”理论框架与实践 |
第一节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目标和条件 |
一、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
二、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条件 |
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目标 |
第二节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机理分析 |
一、建立与“业财融合”匹配的信息技术 |
二、企业“业财融合”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机理 |
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路径 |
第五章 TCL科技“业财融合”案例分析 |
第一节 TCL科技情况简介 |
一、基本情况 |
二、业务情况 |
三、财务情况 |
四、“业财融合”转型变革背景 |
第二节 TCL科技“业财融合”管理实践 |
一、“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组织设计 |
二、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改造财务流程 |
三、完善业务财务BP职能,改造业务流程 |
四、发掘业务增值点,提升企业价值 |
五、加强风险管控,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
六、产融结合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
第三节 TCL科技“业财融合”财务转型效果分析 |
一、分析指标选择 |
二、偿债因子分析 |
三、盈利因子分析 |
四、营运因子分析 |
第四节 TCL科技“业财融合”经验启示 |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造“业财融合”的文化氛围 |
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助力财务转型 |
三、保证资金来源,创新资金管理 |
四、具体流程再造推动“业财融合” |
五、以制度为抓手,依托预算是有效的“业财融合”切入点 |
六、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业财融合”财务转型的关键 |
第六章 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建议 |
第一节 “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相应环境建设 |
二、业财目标不一致 |
三、信息化水平较低 |
四、“业财融合”人才短缺 |
第二节 “业财融合”优化建议 |
一、基于“业财融合”理念创造相应的环境基础 |
二、统一业财目标,加强沟通 |
三、加强内部协同,加快信息技术建设 |
四、转变财务职能,提高“业财融合”质量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4)基于财务共享的J公司财务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5.1 内容创新 |
1.5.2 方法创新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1.1 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
2.1.2 业务流程转变的演化路径 |
2.1.3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财务流程优化:财务价值的理性回归 |
2.2 三维结构理论 |
2.2.1 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基本要素 |
2.2.2 三维结构模式下企业财务流程系统集成 |
2.3 价值链理论 |
2.3.1 波特价值链理论基本内涵 |
2.3.2 企业财务价值链管理过程中财务流程优化 |
2.4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 |
2.4.1 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
2.4.2 财务共享服务的特征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5.1 企业财务流程优化的动因 |
2.5.2 企业财务流程优化的可行路径:改进与再造 |
2.5.3 财务流程优化的实践应用 |
2.5.4 研究现状评述 |
3 J公司财务管理流程现状分析 |
3.1 J公司经营基本情况分析 |
3.1.1 J公司简介 |
3.1.2 J公司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
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J公司流程优先级 |
3.2.1 选取财务流程评价指标 |
3.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3.2.3 评价比较分析 |
3.3 J公司财务流程现状 |
3.3.1 费用报销流程现状 |
3.3.2 采购管理流程现状 |
3.3.3 销售收款管理流程现状 |
3.3.4 总账核算管理流程现状 |
3.4 J公司财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4.1 J公司财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
3.4.2 J公司财务流程存在问题的成因 |
4 J公司财务流程优化 |
4.1 财务流程优化原则及目标 |
4.1.1 财务流程优化原则 |
4.1.2 财务流程优化目标 |
4.2 J基于共享的J公司财务流程具体优化设计 |
4.2.1 费用报销管理流程优化 |
4.2.2 采购管理流程优化 |
4.2.3 销售收款管理流程优化 |
4.2.4 总账核算管理流程优化 |
4.3 基于共享的J公司财务流程优化后预期效果 |
4.3.1 利用ERP系统提升流程效率 |
4.3.2 提升公司整体的数据质量 |
4.3.3 推动公司财务变革 |
4.3.4 提高满意度 |
5 财务流程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 |
5.1 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
5.2 强化财务部的执行与其他部门的配合 |
5.3 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引进与后续管理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
二、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理论 |
二、控制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H水利水电工程局概况 |
一、H水利水电工程局简介 |
二、H水利水电工程局发展历程 |
三、H水利水电工程局组织机构 |
第二节 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
一、财务组织结构控制现状 |
二、预算管理现状 |
三、内部审计控制现状 |
四、资金管理控制现状 |
五、财务信息化水平控制现状 |
第三节 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一、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
二、预算体系与执行不到位 |
三、内部审计质量不高 |
四、资金管控不严 |
五、企业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
第四节 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
一、财务专业人员委派制度不健全 |
二、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
三、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弱化 |
四、资金管理制度不规范 |
五、企业对财务信息系统重视程度不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外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经验 |
一、国外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经验 |
二、国内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外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启示 |
一、建立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能提高财务控制效率 |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
三、创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内部控制环境优化对策 |
一、制定财务主管委派管理制度 |
二、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 |
第二节 财务内控活动优化对策 |
一、建立工程局全面预算体系 |
二、提高工程局内部审计质量 |
三、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及强化财务控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国有企业的柔性能力对创新战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战略理论 |
1.3.2 柔性能力 |
1.3.3 创新战略与柔性能力及绩效间的关系 |
1.3.4 国有企业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概念界定及国有企业特征分析 |
2.1 理论概念界定 |
2.1.1 战略类型 |
2.1.2 柔性能力 |
2.1.3 企业绩效 |
2.2 国有企业战略类型的特征 |
2.2.1 国有企业战略的特殊性 |
2.2.2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战略特征分析 |
2.3 国有企业柔性能力的特征 |
2.3.1 国有企业柔性能力的特点 |
2.3.2 不同战略类型国有企业柔性能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1 研究假设提出 |
3.1.1 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
3.1.2 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的关系 |
3.1.3 战略决策柔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
3.1.4 战略决策柔性在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3.1.5 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
3.1.6 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与经济绩效关系间的作用 |
3.1.7 人格特征与谈判柔性的关系 |
3.2 概念模型 |
3.2.1 概念模型构建 |
3.2.2 研究假设汇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与实证研究 |
4.1 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
4.1.1 问卷设计 |
4.1.2 变量测度 |
4.1.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4 样本获取 |
4.1.5 问卷结果分析 |
4.1.6 实证检验 |
4.2 财务柔性与创新战略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2.2 变量设计与测度方法 |
4.2.3 实证检验 |
4.3 人格特征与谈判策略的关系 |
4.3.1 数据获取及变量测度 |
4.3.2 实证检验 |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4.1 实证结果汇总 |
4.4.2 战略类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
4.4.3 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的关系 |
4.4.4 战略决策柔性在战略类型对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
4.4.5 不同行业战略决策柔性的差异分析 |
4.4.6 非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对经济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
4.4.7 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在战略类型对经济绩效间的调节作用 |
4.4.8 人格特征与谈判策略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企业的案例检验 |
5.1 国有企业案例研究设计 |
5.1.1 典型案例企业的选择 |
5.1.2 数据信息收集渠道 |
5.1.3 深度访谈框架 |
5.2 国有企业案例对比分析结果 |
5.2.1 战略类型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 |
5.2.2 柔性能力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 |
5.2.3 企业绩效层面的案例分析结果 |
5.2.4 案例间对比研究结果分析 |
5.3 案例研究结果对实证研究结果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企业增强战略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
6.1 管理策略建议的分析路径 |
6.2 国有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管理策略建议 |
6.2.1 国有企业内部 |
6.2.2 政府宏观环境政策 |
6.3 国有企业柔性能力建设的管理策略建议 |
6.3.1 战略决策柔性 |
6.3.2 财务柔性 |
6.3.3 谈判能力柔性 |
6.3.4 知识与技术能力柔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战略类型与战略决策柔性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案例企业情况介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报业传媒企业 |
1.2.2 价值网络 |
1.2.3 商业模式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理论 |
2.1.2 价值网络理论 |
2.1.3 双边市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2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3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4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2.2.4.1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运行机理 |
2.2.4.2 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 |
2.2.4.3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 |
2.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我国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1.2 网络嵌入对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3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
3.1.4 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5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6 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过程之中的中介效应 |
3.2 变量测量 |
3.2.1 价值网络重构 |
3.2.2 商业模式创新 |
3.2.3 企业绩效 |
3.2.4 网络嵌入 |
3.2.5 环境不确定性 |
3.2.6 控制变量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 |
3.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3.3.2 防止偏差的控制 |
3.3.3 样本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4.1 价值网络重构 |
3.4.2 商业模式创新 |
3.4.3 企业绩效 |
3.4.4 网络嵌入 |
3.4.5 环境不确定性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假设检验 |
3.6.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作用的检验 |
3.6.2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6.3 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7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7.1 假设检验结果 |
3.7.2 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1 内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2 外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3 网络嵌入的调节效应 |
3.7.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3.1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3.2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4 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7.4.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4.2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分析 |
4.2.2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 |
4.3 案例讨论 |
4.3.1 价值网络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4.3.2 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与企业绩效的显着性差异 |
4.4 案例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研究 ——以S资产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研究 |
1.2.2 中小企业财务管控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财务管控体系理论基础 |
2.1 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理论基础 |
2.1.1 企业财务管控目标 |
2.1.2 企业财务管控建设原则 |
2.1.3 企业财务管控内容 |
2.1.4 企业财务管控手段 |
2.2 高校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体系理论基础 |
2.2.1 高校事业单位财务管控目标 |
2.2.2 高校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建设原则 |
2.2.3 高校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内容 |
2.2.4 高校事业单位财务管控手段 |
第三章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 |
3.1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介绍 |
3.2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发展概况 |
3.2.1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任务 |
3.2.2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特征 |
3.2.3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问题分析 |
3.3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3.3.1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建设的总体介绍 |
3.3.2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3.4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详细介绍 |
3.4.1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目标 |
3.4.2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3.4.3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构建模式 |
3.4.4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内容 |
3.4.5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手段 |
3.4.6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职能和组织结构设计 |
3.4.7 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实施重要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体系分析 |
4.1 S资产公司简介 |
4.2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状况简介 |
4.3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问题及分析 |
4.4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体系重建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体系重建 |
5.1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目标的明确 |
5.2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内容、职能和组织结构设计 |
5.2.1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内容和职能设计 |
5.2.2 S资产公司财务组织结构优化 |
5.3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手段 |
5.3.1 资金集中管理,集团协调调动 |
5.3.2 会计集中核算,提高工作效率 |
5.3.3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进行 |
5.3.4 下属企业财务人员委派制,保证独立性,实现业财融合。 |
5.4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体系重要环节流程设计 |
5.5 S资产公司财务管控体系实施保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应用研究 ——以GL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业财融合相关概述 |
2.1 业财融合的定义与发展 |
2.1.1 业财融合的定义 |
2.1.2 业财融合的发展 |
2.2 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
2.2.1 总体和局部的关系 |
2.2.2 主被动之间的关系 |
2.2.3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 |
2.3 业财融合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冲击 |
2.3.1 业财融合促使财务精细化管理 |
2.3.2 业财融合要求财务无边界化管理 |
2.3.3 业财融合需要财务战略化管理 |
2.4 实现业务与财务融合的理论框架分析 |
2.4.1 以财务会计作为共享中心 |
2.4.2 以生产运营作为数据基础 |
2.4.3 以市场管理作为发展方向 |
2.4.4 以公司战略作为实施目标 |
第三章 GL集团业财融合的案例分析 |
3.1 GL集团概况 |
3.2 GL集团业务与财务的概述 |
3.2.1 业务管理概述 |
3.2.2 财务管理概述 |
3.3 GL集团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
3.3.1 推动企业财务转型的进程,适应精细化财务管理 |
3.3.2 打破企业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快多部门协同合作 |
3.3.3 提升企业战略化融合管理,满足经营层管理需求 |
3.4 GL集团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关注点 |
3.5 GL集团实施业财融合的具体措施 |
3.5.1 搭建财务共享中心,提供财务管理平台 |
3.5.2 优化业务流程节点,保障数据精确同步 |
3.5.3 深入调查市场需求,把控业务发展方向 |
3.5.4 参与集团战略管理,提升管理决策质量 |
3.5.5 推动财务职能转型,适应财务管理需求 |
第四章 GL集团业财融合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GL集团业财融合的实施成效 |
4.1.1 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网络逐渐健全 |
4.1.2 财务与业务的数据实现精确共享 |
4.1.3 集团部门的职能正向多元化发展 |
4.1.4 企业运营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提升 |
4.2 GL集团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财务管理并未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 |
4.2.2 财务与业务的数据缺乏准确的过滤 |
4.2.3 业财融合的相关规章制度尚未健全 |
4.2.4 忽视业财融合与其他管理工具的有效融合 |
第五章 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应用的优化改善建议 |
5.1 加强团队建设和员工业财融合的意识 |
5.2 优化信息平台系统性能 |
5.2.1 制定业务数据与财务对接的筛选规则 |
5.2.2 引入XBRL个性化财务分析系统 |
5.3 建立健全业财融合配套的相关规章制度 |
5.3.1 制定与绩效考核的激励制度 |
5.3.2 完善业财融合工作流程制度 |
5.3.3 补充业财融合监督管理制度 |
5.4 科学建立财务管理新体系 |
5.4.1 推动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的有效结合 |
5.4.2 加快业财融合与内部控制的有效结合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 |
2.1.2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 |
2.2 财务战略理论的内容与分类 |
2.2.1 财务战略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财务战略的分类 |
2.3 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战略转型的关系 |
2.3.1 信息技术进步引发财务变革 |
2.3.2 信息技术助力财务战略转型 |
2.3.3 信息技术促进财务战略转型的具体表现 |
第3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和目标 |
3.1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
3.1.1 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 |
3.1.2 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 |
3.1.3 管理者的创新与推进 |
3.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目标 |
3.3.1 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 |
3.3.2 完善财务集约化,形成价值导向型财务管理体系 |
3.3.3 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支撑点 |
第4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路径和转型效果分析 |
4.1 HNDL公司立足价值管理实践,开拓财务战略转型路径 |
4.1.1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1.2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财务业务融合 |
4.1.3 施行多维精益化变革,优化会计核算体系 |
4.1.4 部署战略预算体系,加强财务管控能力 |
4.1.5 强化资金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4.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效果分析 |
4.2.1 会计核算管理效果 |
4.2.2 信息系统建设效果 |
4.2.3 预算管理效果 |
4.2.4 资金管理效果 |
第5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5.1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中存在问题 |
5.1.1 宏观环境带来的财务管理压力 |
5.1.2 公司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5.1.3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
5.1.4 财务共享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优化建议 |
5.2.1 优化价格管理机制,巩固电价改革成果 |
5.2.2 以创造和管理价值为核心,推进运营提质增效 |
5.2.3 凝聚创新资源,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
5.2.4 优化人员评价体系,建设财务人才队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国并购的行业政策风险控制分析——以汤臣倍健并购LSG为例[J]. 张强,葛佳鑫. 当代会计, 2021
- [2]信息化赋能下企业“业财融合”管理实践研究 ——以TCL科技为例[D]. 刘梦丹.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4]基于财务共享的J公司财务流程优化研究[D]. 费祎.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5]H水利水电工程局财务内部控制研究[D]. 牟文梅.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国有企业的柔性能力对创新战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晓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任义忠. 山东大学, 2020(12)
- [8]中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研究 ——以S资产公司为例[D]. 叶洛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9]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应用研究 ——以GL集团为例[D]. 张文祥.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10]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D]. 郭梦琪.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