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对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1](2021)在《观光休闲农业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以苏中地区赏花型休闲农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前几年的存量型发展,国内产生了不少赏花型观光休闲农业,苏中地区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粗放型、同质化尤为严重的"赏花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前赏花型观光休闲农业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只有通过城市群通力合作,观光休闲农业与文旅产业相结合,协同发展,才能再遇最美的"赏花经济"。
朱令[2](2020)在《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文中指出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良好模式,国内外的乡村旅游普遍囊括了一产和三产,日、法等发达国家甚至加入了二产。乡村旅游活动地主要集中在近郊、远郊或其他乡村,发展地理空间广阔。乡村旅游是一种到城市周边地区感受郊外的悠闲与宁静,获得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体验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健康经济。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延伸农业生产与再加工产业链;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农村文化;有利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使农民增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增长迅速,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包括乡村旅游的旅游业规模小,行业收入增长缓慢,处于南通市乃至江苏省发展的洼地。同时通州区部分农村居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发展乡村旅游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成效不明显。本文首先梳理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综合比较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在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走访后,系统总结了南通市以及下属通州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梳理了区域内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研究了克服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路与做法,重点围绕“旅游吸引力”,以“乡村旅游+”的全域旅游理念为核心,结合通州区“1+4”重点工作体系,对其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五入三性”工作方法,建议通过“文化融入”、“项目导入”、“品牌引入”、“活动植入”、“党建深入”破解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以“人才柔性”、“门票弹性”、“政策特性”破解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保障难题,聚焦解决通州区乡村旅游“为什么游、游什么、怎么游”的问题,为通州区乡村旅游长效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助推通州区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周明星[3](2020)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宝应县射阳湖镇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回到农村,释放生活压力,获取身心休闲。同时,休闲农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为研究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情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休闲农业产业是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的重要支柱产业,该镇凭借着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不断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江苏地区打造出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去引导推动,需要我们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去思考研究。那么应该如何真正将基层政府职能落到实处,通过时间的积累,科学有效地把射阳湖镇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再登上一个台阶,在全省的比拼中保位争先,这已经是射阳湖镇及宝应县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这篇论文专注于基层政府职能研究,作者以射阳湖镇发展休闲农业为例,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客观记述了射阳湖镇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发展规划、市场引导、财政支持、公共服务、宣传推广五个方面的政府职能情况,重点分析了射阳湖镇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规划不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二是产业定位缺乏差异、农民收益难以保障,三是资源配置不足、生产要素较为短缺,四是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发展环境尚需改善,原因是认知缺位、管理体制不畅、规划缺乏科学性、人才培养引进不足、资金渠道有限。最后,借鉴国内外政府发展休闲农业的优秀经验,结合射阳湖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开发引导和市场监管能力、加快政府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和宣传推广、优化资金和人才配置五个方面的对策。
崔鲜花[4](2019)在《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使农村三产紧密相连、协调发展,并且带动资源、技术、要素、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经营方式,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增强农村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和制造、开发乡村旅游、农家乐村庄、扩大产地直销等途径,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将农业产业链前后延伸,将其领域扩展到工业和服务业,试图解决农民收入单一、收入低下、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通过将近60年的实践,韩国已进入到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中国近年来为应对“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我国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然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融合深度和层次不高、要素瓶颈约束、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效果较弱、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等问题。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起步较早且成效显着。因此,总结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对构建和丰富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论文以交易费用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构建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体系。第一,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生产互补互促、农村与市场互联互通、要素与技术融合创新、体制协同创新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业态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方面;第二,考察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演变历程。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于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附加值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展历经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年的农工并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积极促进农村收入源开发和改善农村产业结构阶段、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农村产业培育转换阶段、以及2010年至今的农业“六次产业化”和“农村融复合产业化”阶段。第三,分析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动力。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驱动、农业多功能性诉求和获得范围经济效应是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并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规划、构建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出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方案则成为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外部推动力。第四,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包括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以及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且结合典型案例对四种融合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突出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深入探讨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多元化等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第五,分析了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总结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得出对中国的启示,并提出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市场范围狭小、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协调性较差、相关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差异化的管理策略以及对经营主体权益的有效保障是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中国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快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开展深层次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农村地区要素瓶颈制约、在农户与企业间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张浴微[5](2019)在《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黄河旅游,山西省也提出打造黄河旅游板块。吕梁是资源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吕梁黄河经济带包括吕梁市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县。四县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共同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自然景观秀丽,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深厚,发展农旅产业能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能产生旅游价值,丰富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旅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学术动态后,经过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出吕梁黄河经济带基本情况及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旅产业发展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沿黄四县目前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四县发展农旅产业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提出构建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沿黄特色农业建设;沿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沿黄农业旅游综合开发;品牌建设。并对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组织保障、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打造品牌、培训人才、水利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徐姣[6](2019)在《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农业旅游对于增强县域活力、带动农民致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形象、满足游客旅游需求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也正成为注重生活体验的游客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宝应县域积极探索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以实现县域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但是,宝应县域农业旅游的整体发展状态不佳,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存在内容雷同、资源利用率低下、品牌竞争力欠缺、游客体验感知薄弱等问题。在此形势下,宝应县域必须增强农业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与管理能力、探索县域农业景区提升游客体验价值的路径、深度开发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特色。因此,本文在深入剖析影响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游客体验价值因素的基础上,探寻游客农业旅游的体验需求,希冀对促进宝应县域农业旅游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游客体验价值与农业旅游产品相关文献基础上,以Mathwick顾客体验价值维度为参照,确定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游客体验价值评价体系。基于游客体验价值视角,本文选取射阳湖镇荷园和泛水镇金绿健农庄两类农业旅游产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对比,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游客体验价值维度特征与差异情况。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游客对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价值感知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美感、游客旅游收获、旅游服务优越性、旅游项目趣味性4个方面。(2)游客不同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在游客体验价值各维度具有显着差异。(3)游客意愿后续行为评价与游客体验价值四维度的回归方程显着,尤其是旅游资源美感与游客旅游收获两个维度与游客意愿后续行为有非常显着的影响关系。(4)不同的调研案例地在游客体验价值各维度方面,具有显着差异,并且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最后,综合问卷调查以及对政府人员的深度访谈两方面结果,提出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游客体验价值视角,分别就丰富模式与细分游客体验市场、创新旅游体验活动设计、提升游客旅游收获的体验、完善旅游体验设施建设、营造和谐的旅游体验环境、构建与体验相关联的营销系统六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提升策略。
丁虹娟[7](2018)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的交叉型乡村旅游涌现出来,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趋势明显。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即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不仅为乡村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为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旅游产业的融合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更是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补充。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全域旅游”模式,正确指导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剖析当前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并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对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归纳出当前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弱势因素。其次,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者消费行为转变、缓解农村供需失衡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从社会、条件、政策、经验等方面探讨了全域旅游视域下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最后,从产业融合和地域融合两个方面,构建了全域旅游视域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整合扬州市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理论体系;为加快扬州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实现扬州市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陈宇峰[8](2013)在《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居民对休闲农业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我国的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趋势。而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还大多是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和探讨,滞后于实践发展,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目前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虽然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对企业、消费者、农民、政府和学者会起到诸如降低成本、提高整体效用、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和方便深入研究等良好的效应,但是根据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和我国学者关于制造业和流通行业等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成果,休闲农业的过度集聚也可能会使集聚区的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加大,社会关系紧张,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产生负面效果。基于这些背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征如何?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条件下,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是什么?在供需平衡的分析视角下,对于某一个城市而言,其郊区的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发展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的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是:(1)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测度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2)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证检验。(3)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判断与分析。(4)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的理论探讨、模型构建和实际运用。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导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对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进行阐述,归纳研究中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对休闲农业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并做出了分析和评述,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最后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和界定。第三章:休闲农业产业现状及集聚测度。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比较了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E-G指数、区位熵和θi指数这六种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一口径,本文选择区位熵和θi指数两种方法分别对全国省市层面和江苏省县域层面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证明了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象的真实存在。第四章:理论研究。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休闲农业的实际特点,构建了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休闲农业集聚形成的内在机制、影响因素和集聚效应,并在目前休闲农业项目主要集聚在城市郊区发展这一背景下,对其合理集聚度做出了理论探讨。第五章: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空间相关性的判断与分析。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Moran’s I才旨数、Moran散点图和局部空间联系指标LISA,从全局和局域两个角度对我国和江苏省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得出了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的结论,为后文在研究中考虑空间因素奠定了基础。第六章: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在前面章节的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的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相应分析。第七章: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的实证研究。在以上章节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的理论模型,并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本章也以南京市为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郊区休闲农业项目的空间结构,最后计算了南京市城市郊区的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第八章: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针对各章节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于θi指数和区位熵这两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现象很明显,不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江苏省县域层面,休闲农业的整体集聚程度都很高。但江苏省的休闲农业整体集聚程度在20092011年间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休闲农业趋于均匀分布。从相对角度来看,四川省、北京市和上海市是全国层面上休闲农业相对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而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和镇江市周边一直都是江苏省休闲农业相对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苏北大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相对集聚程度目前虽然最低,但发展迅速,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我国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是由市场需求和休闲农业相对回报率双重因素所驱动,在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特点和循环累积的作用下最终形成的,市场规模、交通条件、旅游基础、农业资源、政府政策和空间溢出效应是影响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虽然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对企业、消费者、农民、政府和学者都会起到良好的效应,但是过度集聚也可能会使集聚区的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加大,社会关系紧张,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产生负面效果。城市郊区的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有“总量适合度”和“内部协调度”这两层含义。“总量适合度”是指城市郊区休闲农业的集聚应该与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协调,“内部协调度”是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各种项目应该找到自己最优单体规模,优化投入,内部协调发展。(3)空间相关性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存在着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随着距离的增加,这种空间关联性逐渐减弱,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在江苏省县市之间的影响范围在180km以内。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局域空间差异性也很明显,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和云南省是我国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热点区域”,不仅自身发展水平较高,跟周边省份也有良好的互动,整体呈现出比较高的集聚程度。南京市郊和溧水县是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领跑者,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市场规模、交通条件和旅游基础因素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都有着显着的正向作用。农业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因素对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有着显着正向影响,而农林牧渔总产值与休闲农业集聚度负相关,这也证明了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在某个地区的形成并不是由于该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所致这一理论。同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地区自变量市场规模、交通条件和旅游基础等因素的变化除了会对本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产生作用外,对邻近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也有着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但除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变量外,其他自变量的间接效应大都不显着,这也说明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的“本地化”:即主要客源来自于当地。(5)在相应的假设条件下,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土地面积对休闲农业游客数量都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是距离因素在本文的研究中也显示出正向作用。这是因为休闲农业项目数量在城市郊区的分布是先逐步增加,在距离市中心30km范围处形成一个密集带,此后才开始逐步下降。考虑空间效应的时空引力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邻近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本地区的休闲农业游客数量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但整体作用并不显着。对南京市休闲农业的分析和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南京市郊区的休闲农业项目还有进一步集聚发展的空间。在研究与其他省市接壤的某个城市的郊区休闲农业时,也必须考虑来自外省市的影响。例如,苏州市郊区的休闲农业应该受到苏州市和上海市这两个“中心城市”的共同作用,游客中既有苏州市本地居民,也有上海市的居民,存在着叠加效应。苏州市郊区的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必须同时考虑苏州市和上海市。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本文提出了针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五条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第一,深化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科学引导其发展;第二,完善管理机制和支撑体系,做好数据统计工作;第三,与邻近地区协作互补,形成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第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优化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的环境;第五,以农为本,协调处理当地农民与工商资本的关系。
魏家星,姜卫兵,翁忙玲,韩键[9](2012)在《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旅游农业园区是具有明确地域界限的,以开展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服务活动为目的,集农业、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本研究以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为对象,通过实例评述、比较分析,对当前旅游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旅游农业园区项目的开发对策,为今后旅游农业园区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惠梓航[10](2012)在《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调研及规划建设评价》文中指出旅游农业项目是指在乡村环境背景中,以农业景观为特色、以农事活动为内容、以农耕文化为灵魂开展的观光休闲项目。论文研究的对象特指位于南京市域范围内,有具体建设主体、有明确用地范围的一类旅游农业园区。南京市旅游农业建设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南京市旅游农业走上飞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南京市乡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然而数量的增长并不代表质量的提高,目前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的规划建设水平良莠不齐,既没有掌握其整体实际建设水平,也缺乏针对其规划建设的评估、完善机制。文章整合旅游农业规划建设相关理论,充分结合南京地区实情,通过对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的实地调研,掌握其规划建设状况的一手资料,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评价南京旅游农业项目的规划建设情况,并创建旅游农业项目的规划建设评价体系,提出其可持续的发展策略。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归纳法、综合系统整治法和案例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旅游农业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下,对“旅游农业”、“旅游农业项目”、“旅游农业园区”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旅游农业项目的概念、内涵、特征,系统论述了他们的产生因素、分类方法、发展意义,同时阐述分析国内外旅游农业发展状况及问题。第二,在研究南京市地域概况、农业概况、旅游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南京市发展旅游农业项目的优势以及目前暴露的问题,从宏观上总体评估与统计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发展情况,并尝试找出其发展规律。第三,根据类型、面积、空间布局、发展方式的不同选择南京地区12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农业项目对其规划建设水平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园区建设背景、园区选址、园区主题与发展定位、园区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园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景观特色、园区旅游活动策划、园区主题文化、园区后期运营10个方面,分析每个项目的规划建设情况。第四,结合前期理论与实践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学的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评价体系,并对上述重点调研的12个旅游农业项目进行综合打分,进而从定量、定性的角度研究南京市旅游农业的规划建设水平第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的优化模式,包括主题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优化、旅游活动策划优化、景观特色优化以及运营模式优化五个方面。
二、扬州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对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州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观光休闲农业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以苏中地区赏花型休闲农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区赏花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赏花有条件,项目显同质 |
2.2 赏花有市场,IP地位不稳固 |
2.3 赏花重眼球经济,产业链不完善 |
3 赏花型观光旅游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 |
3.1 政府高度重视,协同发展有保障 |
3.2 借势城市战略,协同发展有优势 |
3.3 城市声名在外,协同发展有潜力 |
4 赏花型观光休闲农业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路径 |
4.1 政策引领,区域合作,协同发展 |
4.2 深挖地方文化,产业协作,做亮“赏花IP” |
4.3 精耕细作赏花旅游产品,拓展产业链,延长“赏花经济”生命周期 |
(2)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乡村旅游的内涵 |
1.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1.1.2 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1.2 乡村旅游的模式 |
1.2.1 欧美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国家乡村旅游模式 |
1.2.1.1 法国乡村旅游模式 |
1.2.1.2 意大利乡村旅游模式 |
1.2.1.3 西班牙乡村旅游模式 |
1.2.1.4 美国乡村旅游模式 |
1.2.2 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工业国家乡村旅游模式 |
1.2.2.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2.2 韩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3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3.1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3.2 中国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4 国内外乡村旅游模式小结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2.1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2.2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3 南通市通州区概况 |
2.4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配套政策 |
2.5 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3.1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3.2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3.3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建议——“五入三性”工作法 |
3.4.1 “五入”工作法的内涵 |
3.4.1.1 文化融入 |
3.4.1.2 项目导入 |
3.4.1.3 品牌引入 |
3.4.1.4 活动植入 |
3.4.1.5 党建深入 |
3.4.2 “三性”工作法的内涵 |
3.5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应用 |
3.5.1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要点 |
3.5.2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展望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宝应县射阳湖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3.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休闲农业 |
2.政府职能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产品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政府干预理论 |
(三)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基层政府职能定位 |
1.发展规划 |
2.市场引导 |
3.财政支持 |
4.公共服务 |
5.宣传推广 |
二、射阳湖镇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和政府职能情况 |
(一)射阳湖镇休闲农业发展基础 |
1.镇域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
2.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捷 |
3.农业特色明显,经济发展迅速 |
(二)射阳湖镇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情况 |
1.编制休闲农业优先发展规划 |
2.引导休闲农业规范运行 |
3.出台相关财政政策 |
4.积极提供民生服务 |
5.组织农业品牌宣传 |
三、射阳湖镇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1.发展规划不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
2.产业定位缺乏差异,农民收益难以保障 |
3.资源配置不足,生产要素较为短缺 |
4.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发展环境尚需改善 |
(二)原因分析 |
1.认知缺位 |
2.管理体制不畅 |
3.规划缺乏科学性 |
4.人才培养引进不足 |
5.资金渠道有限 |
四、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一)国内经验 |
1.苏州市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 |
2.兴化市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 |
(二)国外经验 |
1.日本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 |
2.美国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 |
(三)国内外政府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职能发挥的启示 |
五、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
1.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
2.强化法律法规制定 |
(二)提升开发引导和市场监管能力 |
1.重视市场研究和品牌打造 |
2.强化市场监管和农民利益保障 |
(三)加快政府管理体制建设 |
1.加强政府内部协调 |
2.合理利用政府编制 |
(四)加强公共服务和宣传推广 |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2.注重宣传方式的转变 |
3.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五)优化资金和人才配置 |
1.拓宽投融资渠道 |
2.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研究 |
1.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研究 |
1.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研究 |
1.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研究 |
1.3.5 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定量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般分析及相关理论 |
2.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般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 |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2.1.4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其历程 |
3.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
3.1.2 农业附加值增长缓慢 |
3.1.3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
3.1.4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 |
3.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 |
3.2.1 农工并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
3.2.2 促进农村收入源开发和改善农村产业结构阶段(20世纪80 年代到90年代) |
3.2.3 农村产业培育转换阶段(21世纪第一个十年) |
3.2.4 农业“六次产业化”和“农村融复合产业化”阶段(2010年至今) |
第4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动力 |
4.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
4.1.1 降低交易成本 |
4.1.2 创新驱动 |
4.1.3 农业多功能性的诉求 |
4.1.4 获得范围经济效应 |
4.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
4.2.1 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4.2.2 制定和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相关规划 |
4.2.3 构建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 |
4.2.4 出台韩国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方案 |
第5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5.1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5.1.1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
5.1.2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
5.1.3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的特征 |
5.1.4 产业链条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5.2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 |
5.2.1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
5.2.2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
5.2.3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特征 |
5.2.4 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5.3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 |
5.3.1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
5.3.2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
5.3.3 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的特征 |
5.3.4 农村产业技术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5.4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 |
5.4.1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的内涵 |
5.4.2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
5.4.3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模式特征 |
5.4.4 地区单位主导农村产业融合趋向型发展案例 |
第6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 |
6.1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
6.1.1 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
6.1.2 农业新业态涌现 |
6.1.3 农业多功能性充分发挥 |
6.1.4 农业创新技术升级 |
6.2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
6.2.1 农村三产协同发展 |
6.2.2 农村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
6.2.3 农业盈利能力提高 |
6.3 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多元化 |
6.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主体增多 |
6.3.2 农户的非农收入快速增长 |
6.3.3 农业新业态主营收入增多 |
6.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
6.4.1 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
6.4.3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评价与分析 |
第7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
7.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7.1.1 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
7.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范围相对狭小 |
7.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够健全 |
7.1.4 中央和地方二元支持体系协调性不高 |
7.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
7.2.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可持续性较差 |
7.2.2 经营主体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支持 |
7.2.3 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户老龄化程度高 |
7.2.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8章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8.1.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
8.1.2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8.1.3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8.1.4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8.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 |
8.2.1 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
8.2.2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
8.2.3 差异化管理策略 |
8.2.4 保障经营主体权益 |
8.3 对中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
8.3.1 对中国的启示 |
8.3.2 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旅产业 |
2.1.2 产业融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耦合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现状 |
3.1 吕梁黄河经济带基本情况 |
3.1.1 区域概况 |
3.1.2 自然地理 |
3.1.3 资源条件 |
3.1.4 经济发展条件 |
3.2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1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业发展情况 |
3.2.2 吕梁黄河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情况 |
3.3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的意义 |
3.3.1 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3.3.2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
3.3.3 提升旅游资源价值 |
3.3.4 实现全域脱贫攻坚 |
3.3.5 引领黄河流域开发建设 |
4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
4.1 沿黄四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
4.1.1 农业产业发展的一致性 |
4.1.2 农民收入仍以农业为主,但比重下降 |
4.1.3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
4.1.4 产业融合不断推进、提升 |
4.2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
4.2.1 区位交通优势 |
4.2.2 特色产业优势 |
4.2.3 纯农的生态环境 |
4.2.4 具有优势的潜在旅游形象 |
4.2.5 政策优势 |
4.3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与问题分析 |
4.3.1 缺少整体全面规划 |
4.3.2 旅游资源同质、产品不丰 |
4.3.3 投入资金不足 |
4.3.4 人才缺乏 |
4.3.5 基础设施不完善 |
4.3.6 脱贫攻坚仍需持续发力 |
5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
5.1 沿黄特色农业建设 |
5.1.1 沿黄四县优质红枣经济带建设 |
5.1.2 绿色有机杂粮标准化基地建设 |
5.1.3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
5.2 沿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
5.2.1 沿黄退耕还林还草 |
5.2.2 沿黄绿道经济建设 |
5.3 沿黄农业旅游综合开发 |
5.3.1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
5.3.2 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
5.3.3 农业产业带(园)+精品旅游线 |
5.3.4 打造三类节点:观光节点+体验节点+停留节点 |
5.4 品牌建设 |
6 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6.1 强化组织保障 |
6.2 加大政策扶持 |
6.3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
6.4 创新规划打造品牌 |
6.5 积极培训人才 |
6.6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
6.7 保护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游客体验价值 |
二、农业旅游 |
三、县域旅游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游客体验价值的研究 |
二、农业旅游的研究 |
三、农业旅游产品的研究 |
四、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 |
五、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顾客价值理论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第三章 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环境基础 |
一、地理与交通区位 |
二、自然环境 |
三、历史文化 |
第二节 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基础 |
一、宝应县域农业旅游资源体系 |
二、宝应县域特色农业旅游资源 |
第三节 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产业基础 |
一、经济基础 |
二、旅游业发展 |
第四章 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调研案例地选取与概述 |
一、调研案例地的选取 |
二、调研案例地概述 |
第二节 游客体验价值维度设计的依据 |
一、游客体验价值维度的定义 |
二、游客体验价值维度的应用 |
第三节 调查设计 |
一、量表的确定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五章 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调研统计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宝应农业旅游游客体验价值影响因子分析 |
三、游客体验价值差异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四、游客体验价值与游客意愿后续行为的关系 |
第二节 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访谈研究 |
一、深度访谈的内容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的具体情况 |
第三节 问卷调研与访谈结果小结 |
一、问卷小结 |
二、访谈小结 |
第四节 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成效与不足 |
一、开发成效 |
二、开发不足 |
第六章 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
第一节 丰富模式,细分体验市场 |
一、拓展多样化农业旅游模式 |
二、注重“亲”与“子”互动设计 |
三、增加适合不同群体的互动体验 |
第二节 创新旅游体验活动设计 |
一、提高体验项目的知识含量 |
二、开辟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新路径 |
三、丰富旅游节庆类活动 |
第三节 提升游客旅游收获的体验 |
一、重视对游客情感体验的投入 |
二、开发物超所值的购物类体验项目 |
三、提升涉农景区服务质量 |
第四节 完善旅游体验配套建设 |
一、改善外部交通,优化内部游线 |
二、完善景区解说系统 |
三、丰富纪念品种类,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
第五节 营造和谐的旅游体验环境 |
一、提供游客原生态体验的自然环境 |
二、保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整洁度 |
三、实现传统建筑的食宿体验需求 |
第六节 构建与体验相关联的营销系统 |
一、产品打造体验 |
二、事件激活体验 |
三、传媒扩大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宝应农业旅游产品的游客体验价值调查问卷(荷园/金绿健农庄) |
附录2 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管理主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 |
1.1.2 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旅游市场的热点 |
1.1.3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成为行业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全域旅游 |
2.1.2 乡村旅游 |
2.1.3 旅游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灰色关联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
3.1 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 |
3.1.1 乡村旅游融合形式日趋多样 |
3.1.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3.1.3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
3.2 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问题 |
3.2.1 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
3.2.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
3.2.3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 |
3.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潜力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3.2 扬州市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潜力分析 |
3.3.3 扬州市旅游产业与农业领域相关产业的融合潜力分析 |
第4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4.1.1 全域旅游区创建的必要途径 |
4.1.2 游客消费行为变化的必然要求 |
4.1.3 缓解农村供需失衡的必然选择 |
4.2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
4.2.1 社会可行性 |
4.2.2 条件可行性 |
4.2.3 政策可行性 |
4.2.4 经验可行性 |
第5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5.1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 |
5.2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5.2.1 乡村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
5.2.2 乡村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
5.2.3 乡村旅游业与养生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
5.3 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地域融合发展模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休闲农业的基本理论 |
2.1.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1.2 休闲经济和体验经济理论 |
2.1.3 环城游憩带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对本文的启示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4 对本文的启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有关休闲农业的研究 |
2.3.2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2.3.3 空间计量经济的相关研究 |
2.3.4 对本文的启示 |
2.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 休闲农业产业现状及集聚测度 |
3.1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
3.1.1 产业规模 |
3.1.2 产业类型 |
3.1.3 存在的普遍问题 |
3.2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 |
3.2.1 行业集中度 |
3.2.2 赫芬达尔指数 |
3.2.3 空间基尼系数 |
3.2.4 空间E-G指数 |
3.2.5 区位熵 |
3.2.6 产业区域集聚θi指数 |
3.3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分析 |
3.3.1 全国省市层面的分析 |
3.3.2 江苏省县域层面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研究 |
4.1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形成机制研究 |
4.1.2 影响因素分析 |
4.2 休闲农业的集聚效应分析 |
4.2.1 企业角度 |
4.2.2 消费者角度 |
4.2.3 农民、政府和学者角度 |
4.3 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空间相关性的判断与分析 |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5.1.1 基本理论 |
5.1.2 空间权值矩阵的选择 |
5.1.3 空间相关性的检验方法 |
5.2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与分析 |
5.2.1 全国省市层面的分析 |
5.2.3 江苏省县域层面的分析 |
5.3 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与分析 |
5.3.1 全国省市层面的研究 |
5.3.2 江苏省县域层面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 |
6.1.1 空间截面计量模型 |
6.1.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6.1.3 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
6.1.4 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
6.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空间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的实证研究 |
7.1 理论模型构建 |
7.2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模型估计 |
7.3 案例分析 |
7.3.1 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7.3.2 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的空间结构分析 |
7.3.3 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的实证分析 |
7.4 叠加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2 政策建议 |
8.2.1 深化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科学引导其发展 |
8.2.2 完善管理机制和支撑体系,做好数据统计工作 |
8.2.3 与邻近地区协作互补,形成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
8.2.4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优化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的环境 |
8.2.5 以农为本,协调处理当地农民与工商资本的关系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
(9)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现状 |
2 主要特点 |
3 存在问题 |
3.1 忽视旅游农业项目的本质, 农味乡味不足 |
3.2 功能设置与分区欠合理, 缺乏科学规划 |
3.3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趋同, 缺少内涵特色 |
3.4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 建筑风格混乱 |
3.5 基础设施建设水准较低, 城市化倾向明显 |
3.6 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参与型项目较少 |
4 规划设计对策与思路 |
4.1 旅游农业项目的前期策划研究 |
4.1.1 科学进行园区选址 |
4.1.2 明确园区发展定位 |
4.1.3 测算合理园区容量 |
4.2 旅游农业园区的规划要素 |
4.2.1 功能分区规划 |
4.2.2 农业产业项目规划 |
4.2.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4.2.4 基础设施规划 |
4.3 技术经济指标测算 |
(10)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调研及规划建设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旅游农业发展综述 |
2.1 内涵与概念 |
2.1.1 农业 |
2.1.2 旅游 |
2.1.3 旅游农业 |
2.1.4 旅游农业项目 |
2.1.5 旅游农业园区 |
2.1.6 其他相近概念辨析 |
2.2 旅游农业的产生因素 |
2.2.1 高速城市化的产物 |
2.2.2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 |
2.2.3 都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不断增强 |
2.2.4 政府的扶持与倡导 |
2.3 旅游农业项目的类型 |
2.4 旅游农业项目的发展意义 |
2.4.1 发展旅游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
2.4.2 发展旅游农业可以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 |
2.4.3 发展旅游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加快农民致富 |
2.4.4 发展旅游农业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
2.5 国内外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问题分析 |
2.5.1 国外旅游农业发展概况 |
2.5.2 国内旅游农业发展进展 |
2.5.3 国内旅游农业现状问题总结 |
第三章 南京市旅游农业发展概况调研 |
3.1 南京市区域概况 |
3.2 南京市农业基础状况 |
3.2.1 南京市农业概况 |
3.2.2 南京市农业适宜发展休闲农业的原因 |
3.3 南京市旅游农业发展背景 |
3.3.1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
3.3.2 客源市场丰富 |
3.3.3 城乡统筹发展 |
3.3.4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
3.4 南京市发展旅游农业的优势 |
3.4.1 资源优势 |
3.4.2 市场优势 |
3.4.3 基础条件优势 |
3.5 南京市旅游农业发展概况 |
3.5.1 发展历程简介 |
3.5.2 存在的问题 |
3.6 南京市市域范围内旅游农业资源统计与分析 |
3.6.1 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统计 |
3.6.2 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特征 |
第四章 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典型案例调研总结 |
4.1 山田牛奶文化园 |
4.2 千盛农庄 |
4.3 六顺生态农艺园 |
4.4 傅家边农业科技观光园 |
4.5 万成生态园 |
4.6 雨发生态农业园 |
4.7 艳阳金牛湖农庄 |
4.8 三星湖桃花岛 |
4.9 平山森林公园 |
4.10 银林山庄 |
4.11 林大农业生态园 |
4.12 龙泉山庄 |
第五章 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评价 |
5.1 旅游农业项目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模糊数学的概念 |
5.2 旅游农业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
5.2.3 评价体系的确立 |
5.2.4 指标权重的确立 |
5.2.5 综合模型的建立 |
5.3 旅游农业项目研究案例的评价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的优化对策 |
6.1 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条件 |
6.1.1 优越的区位交通 |
6.1.2 丰富的资源条件 |
6.1.3 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6.1.4 鲜明的特色 |
6.2 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原则 |
6.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
6.2.2 突出特色,彰显文化 |
6.2.3 立足生态,拓展旅游 |
6.2.4 统筹开发,分步实施 |
6.3 旅游农业项目规划建设优化模式 |
6.3.1 旅游农业项目的主题定位模式 |
6.3.2 旅游农业项目的空间规划模式 |
6.3.3 旅游农业项目的旅游活动策划模式 |
6.3.4 旅游农业项目的景观规划模式 |
6.3.5 旅游农业项目的运营模式 |
6.4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6.4.1 主要结论 |
6.4.2 创新点 |
6.4.3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扬州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对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观光休闲农业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以苏中地区赏花型休闲农业为例[J]. 陈云. 南方农机, 2021(24)
- [2]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D]. 朱令. 苏州大学, 2020(02)
- [3]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宝应县射阳湖镇为例[D]. 周明星. 长安大学, 2020(06)
- [4]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崔鲜花. 吉林大学, 2019(02)
- [5]吕梁黄河经济带农旅产业发展研究[D]. 张浴微.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6]基于游客体验价值的宝应县域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徐姣. 扬州大学, 2019(02)
- [7]全域旅游视阈下扬州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 丁虹娟.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8]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D]. 陈宇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9]江苏省旅游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魏家星,姜卫兵,翁忙玲,韩键.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1)
- [10]南京市旅游农业项目调研及规划建设评价[D]. 惠梓航.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