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大桥斜拉索架施工技术

江村大桥斜拉索架施工技术

一、江村大桥斜拉索架设施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孟杰,陈晓虎,邓宇,赖亚平[1](2021)在《重庆土湾大桥主桥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土湾大桥为城市公轨两用桥,结合该桥建设条件,经比选,采用跨径布置为(95+90+690+90+95)m的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主桥中跨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桁架结构,边跨采用叠合混凝土桥面板桁架结构,钢-混结合段区域正交异性钢桥的U肋间增加了板式加劲肋进行刚度过渡。主桁标准节段长为15m,2片桁横向间距为14.7m,桁高13.19m。梁端设置混凝土主缆型钢锚固系统。大桥中跨中央225m范围内主桁由16对主缆吊索支撑,其余主桁由斜拉索(共28对)支撑。下部结构采用钻石形桥塔,塔高197m,圆端形承台接群桩基础。主桥边跨桁架采用顶推施工,中跨桁架采用临时拉索悬臂施工。主缆吊索区先施工直至主桁合龙,再通过体系转换完成主缆架设。

袁英珲[2](2020)在《基于零应力状态的拱桥无支架拆除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桁式组合拱桥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桥型,兼有梁桥与拱桥的受力特性。在上弦杆合适位置处设置断缝,使全桥杆件受力趋于均匀,配合爬杆架设施工,解决了小设备建大桥的问题,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快速推广。由于连接构件刚度较弱且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桥体产生大量裂缝,危及桥梁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桁式组合拱桥列入危桥行列,不得不进行拆除。目前国内对桁式组合拱的拆除技术研究很少,为此,本文依托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拱桥原桥位拆除重建综合解决方案研究(2020-123-018)”,以贵州花鱼洞大桥(主跨150m的桁式组合拱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以下研究工作:①结合原桥位重建采用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的特点,提出“钢管混凝土拱支撑拆除法”,即先建造钢管混凝土拱,尔后作为旧桥拆除的辅助支撑,在钢管拱和桁式组合拱桥间设临时扣挂,作为旧桥拆除的临时支撑。②对花鱼洞大桥进行了详细的拆除方案设计,进一步给出桥面系及主拱圈拆除方案;并借助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新桥-吊索-旧桥于一体的整体化模型,详细分析了拆除过程中新桥、旧桥拱圈的应力位移变化。③由于旧桥实际内力状态难以准确评估,且开拱过程难以通过有限元精确模拟,因此拱圈开拱存在施工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对开拱阶段拱圈内力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拱圈安全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其次通过计算确定吊索调整方案来控制拱顶截面内力,并对开拱前后的拱圈内力状态做了详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千斤顶辅助释放内力”的施工方案,给出详细的施工步骤,进一步保证开拱过程的平稳安全。④失稳破坏往往发生迅速,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也不可估量。因此本文对拆除过程中重要的施工阶段进行了全桥的稳定性分析,给出提高稳定性的施工措施;对拆除过程中对拉杆的设置时机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不设置、吊索一次张拉时设置、开拱前设置三种方案下拱圈的应力位移变化和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得出最优的设置方案。

彭晶蓉[3](2017)在《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与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桥梁结构的建设与发展,其结构形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日趋轻薄化。部分斜拉桥作为新的组合型桥梁结构形式,备受设计者关注。为研究该桥型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本文以收集的多座部分斜拉桥资料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斜拉桥的构造形式、关键参数范围、极限承载力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鉴于部分斜拉桥的常用体系为:半漂浮体系、塔梁固结体系与刚构体系,采用力学方法,推导了三种体系的索梁活载比简化计算公式,并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对公式进行了验证,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可为该类桥型设计的方案比选提供依据。(2)为研究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要构造形式的受力特点,在总结现有主要构造形式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体系不同构件形式的受力特点。计算表明:主塔刚度影响结构变位,且对半漂浮体系尤为敏感;曲线部分斜拉桥设置上横梁对减小塔顶偏位和塔底弯矩有明显效果,而弯曲半径较大或直线桥中无明显效果。对于变高度主梁梁底曲线,跨径越大,变截面箱梁梁底曲线次数越高,受力性能越优。(3)为确定部分斜拉桥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本文以不同体系的桥梁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部分斜拉桥半漂浮体系的支座反力、塔顶位移、跨中挠度、斜拉索索力及塔梁固结体系的斜拉索索力受边中跨比值影响较敏感,在选用较小k值时应对边支座处主梁进行压重以防支座脱空,选用较大k值时应防止跨中侧索力超限。建议两塔三跨的k取值范围宜为0.440.68,多塔多跨的k值宜为0.450.69;主塔高跨比宜为1/101/6;对于部分斜拉桥的三段无索区,塔根无索区长与主跨比值宜为0.150.20;跨中无索区长与主跨比值宜为0.20.35;边跨边支座无索区长与边跨比值宜为0.200.35。该部分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4)为对比三种体系在运营荷载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建立三种体系双重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比主梁及斜拉索关键断面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尺寸相同的三种体系其破坏荷载λ与破坏截面位置不完全相同,半漂浮体系的破坏荷载最小,且最易破坏位置为斜拉索或塔底截面;而塔梁固结体系与刚构体系破坏截面为跨中附近截面。(5)根据相似理论,对某部分斜拉桥进行缩尺模型试验,模拟实桥施工过程和成桥后运营荷载下的不同工况,通过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室内模型设计的精准性。试验模型反应了该结构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安全度较高,且超载工况结果对实桥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

汪开喜[4](2016)在《缆索吊装施工拱桥合龙方式对主拱圈内力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外建造的混凝土拱桥,主拱圈施工方法大致有支架现浇法、缆索吊装法、劲性骨架法、悬臂浇筑法和转体施工法。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缆索吊装法施工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研究,现已在混凝土拱桥、钢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悬索桥、斜拉桥中也有良好应用。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合龙方式有大节段合龙和设置合龙段两种合龙方式,但很少针对合龙方式对拱圈内力与变形影响开展过深入研究,缺乏对缆索吊装施工拱桥拱圈力学特征的了解。为此,本文开展如下研究工作:1针对少段吊和多段吊两种节段吊装方法,基于无应力状态合龙的思想,从理论上分析两种合龙方式对主拱圈内力与变形的影响。2理论研究与数值分析表明,在不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时,对于少段吊装的拱桥,受到扣索及悬臂曲梁自重的共同作用,最大悬臂端会发生弹性压缩变形,使合龙口长度大于合龙段无应力长度,通过降低节段高程来确保合龙口长度与合龙段无应力长度相等,同时保证悬臂端的曲率与合龙段端头的曲率一致,便能实现主拱圈的无应力合龙。3对于多段吊装的拱桥,拱顶合龙段通常设置在拱顶附近,只要在主拱安装过程中控制好合龙口的长度和最大悬臂端的转角,使合龙口长度等于合龙段长度,转角位移为零,满足曲率连续,实现主拱圈的无应力合龙。针对合龙口长度与转角位移不满足无应力合龙的要求,提出了只需调整两组扣索力的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索力调整影响矩阵。4选取五段吊的错开峡大桥(跨径75m)和十八段吊的海马大桥(跨径180m),利用MIDAS/Civil软件计算了两种合龙方式下的成拱内力,并与主拱圈一次落架成拱在自重作用下的内力与变形进行比较,验证了文中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赵艺程[5](2016)在《贵州乌江叠合梁斜拉桥非线性稳定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斜拉桥日益广泛的采用高强度材料和薄壁结构,朝着轻质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混凝土斜拉桥和钢斜拉桥而言,叠合梁斜拉桥具有自重轻,造价合理,施工进度快,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材料性能等特点,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的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全桥的荷载、约束、材料、结构体系等均在发生变化,结构的非线性问题变得突出。因此对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总结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以贵州乌江特大桥为工程依托,系统地研究了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的稳定性问题。论文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1)介绍斜拉桥及叠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及特点,总结归纳了稳定问题以及非线性问题的分析理论和处理方法。(2)基于乌江特大桥的施工顺序和施工特点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其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弹性和几何非线性静力稳定性。并研究施工过程和成桥运营阶段的失稳模态变化的机理,分析弹性稳定和几何非线性稳定计算结果的差异,参考几座同类型桥梁的稳定性研究,总结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稳定性的一般性规律。(3)根据稳定计算结果,分析了结构参数、约束变化、荷载参数对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的整体静力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桂许兰[6](2014)在《公路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及其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路桥梁的发展建设,桥梁结构的跨径不断增大,复杂性也随之增大,施工质量与安全更加受到重视,施工监控的重要性越显突出。从已有文献可知,由于结构的几何状态或受力状态出现较大的误差而引起的桥梁事故屡见不鲜。因结构各类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及管理、温度及收缩徐变等对结构的影响,必然会使实际状态与理论状态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所以设定一个合理的误差标准以便于施工中对结构更好的监控。然而桥梁施工监控技术发展至今,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施工控制误差标准。本文从以下方面对进行研究:①对国内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误差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归纳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②简述桥梁施工控制对可调变量误差修正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已有桥梁结构对各方法的应用,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为今后施工监控中误差分析提供参考。③对武江大桥关于合龙误差标准的分析,说明预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施调误差标准研究的必要性;通过收集已有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施工监控资料,介绍了各类型桥梁监控中应监测的参数,以统计的方法对各参数误差取值情况结合设计、相关现行规范综合分析,提出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过程中各重点监测参数的误差施调标准范围,为《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王嵬[7](2014)在《苏通大桥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公路桥梁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进度与质量协调控制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科学有效的组织施工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是现代桥梁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桥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协调控制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重要手段,更是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特大跨江跨海斜拉桥的施工技术特点,分析总结了斜拉桥主塔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型斜拉桥主塔施工质量和进度协调控制的具体解决方法和策略,即①超高高度的混凝土泵送的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②受风力影响的主塔施工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③混凝土耐久性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④爬模系统配备问题与选择;⑤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的要点。这些方法和策略对类似斜拉桥的主塔施工中进度和质量控制提出指导意义。其次根据斜拉桥主塔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的遇到的典型问题,提出将排队论引入斜拉桥主塔施工中,建立了斜拉桥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AB模型,并从①液压爬模系统提升速度和服务时间;②钢筋工程绑扎进度与质量监督;③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体积与养生时间这三方面对主塔施工系统的优化提出了意见。最后,依托苏通长江大桥工程主塔施工,验证斜拉桥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AB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从时间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

郑荣龙[8](2014)在《江顺大桥技术方案选择与项目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由受拉的、索承压的塔以及承弯的梁体组合,是一种使用拉索直接将主梁拉在桥塔上的桥梁。斜拉桥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江顺大桥工程为背景进行分析。首先,从路线方案与江门、顺德两地现有交通网络结合情况,桥梁与相邻大型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工程总造价等方面对南、北桥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北桥位能快速接入佛山市规划的干线公路网,且北桥位方案相邻西江特大桥、九江大桥距离均衡。推荐采用北桥位方案。其次,根据通航、水利要求及河床特征,桥梁主跨不小于700m;合适桥型为斜拉桥或悬索桥。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提出H型斜拉桥,倒Y形斜拉桥和悬索桥3个桥型方案,在对技术难度、航道及水利适应性、维修和养护成本、建筑景观等方面综合分析后,本文建议采用H型斜拉桥桥型。本文一并对江顺大桥的引桥与交叉工程方案近期、远期考虑的要素进行分析。再次,本文对江顺大桥项目的多方面进行评价。在项目土地利用方面,该项目可能占用了耕地和基本农田。在工程环境影响方面,大桥施工期产生噪音、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对水上交通干扰;而运营期主要有来自汽车尾气空气污染和公路通道噪声污染。在项目节能影响方面:桥梁运营期间的照明和公路的养护大修等对于电能和燃油均有一定的消耗,但是该能源消耗量相对于使用者的能源消耗量较小。在项目社会影响方面:本项目的建设需要在公路沿线征用一定的土地和实施有限的房屋拆迁,对一些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经分析,本项目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能减少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工程竣工后,将逐渐减小或消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区域能源供应造成不利影响,并且本项目建成通车后,缓解了通道交通压力;本项目在及时足额补偿支付拆迁款后,被拆迁的居民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来重建住宅,确保了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环境安定。该项目的研究对今后类似工程方案选择及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袁铭[9](2013)在《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类桥型承受了较大的恒载和活载,其受力比公路斜拉桥更加复杂。本文以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为依托工程,运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2010建立基于梁单元、板单元和桁架单元的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桥梁结构静力性能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选取最大双悬臂阶段、边跨合龙阶段以及成桥阶段这三个最不利施工阶段,对施工阶段结构主桁、桥塔以及斜拉索的位移和受力进行分析,并检验了施工阶段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其次,在运营阶段考虑了汽车荷载、列车荷载、温度变化、风荷载和支座沉降作用,计算分析了结构在各单独工况以及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并将计算结果同相关规范进行了比较,检验了结构的承载能力。最后,对影响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静力性能的荷载参数做敏感性分析,考虑结构整体温度变化、基准风速值和支座沉降量,将参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研究各参数变化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静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总结归纳了该类桥型的受力性能,并提出了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刘美铭[10](2013)在《桥梁事故分析》文中指出在桥梁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引起桥梁事故。论文通过收集国内外916起桥梁事故,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桥梁事故的防范措施。论文首先以人为失误和自然灾害作为基本原因分类方法,对桥梁事故的特点进行介绍。其中,人为失误主要包括设计、施工、管理、碰撞及其它人为原因;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水、地质、气象、地震等。结果表明:人为失误造成的桥梁事故比例较高,可由单个、两个或者多个原因引起,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避免此类事故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桥梁事故比例较低,事故原因由明确的环境因素决定,往往不易控制和预防。然后,论文收集了国内外916起桥梁事故,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从事故原因、结构类型、材料和用途、事故桥梁的损失、事故桥梁的时间和区域四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桥梁事故。最后,在桥梁事故的预防措施方面,论文提出了相关意见,为今后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管养提供参考。

二、江村大桥斜拉索架设施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村大桥斜拉索架设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土湾大桥主桥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桥型比选
    2.1 斜拉桥方案
    2.2 悬索桥方案
    2.3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
3 结构方案设计
    3.1 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总体设计
    3.2 钢桁架设计
        3.2.1 桁架布置
        3.2.2 桥面系布置
        3.2.3 桥面板钢-混结合段构造
        3.2.4 主缆锚固区构造
    3.3 桥塔与基础设计
    3.4 缆索系统设计
4 施工方案
5 结语

(2)基于零应力状态的拱桥无支架拆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桁式组合拱桥概述
    1.2 桁式组合拱桥构造与施工特点
        1.2.1 桁式组合拱桥构造特点
        1.2.2 桁式组合拱桥施工特点
    1.3 桁式组合拱桥服役现状
    1.4 旧拱桥拆除方法研究现状
        1.4.1 爆破拆除法
        1.4.2 支架拆除法
        1.4.3 无支架拆除法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既有拱桥拆除中拱圈零应力状态的实现方法
    2.1 既有拱圈拆除过程中的零应力状态
    2.2 既有拱圈零应力状态的实现方法
    2.3 既有拱圈零应力状态的扣索索力优化
        2.3.1 力矩平衡法
        2.3.2 零弯矩法
        2.3.3 零位移法
        2.3.4 影响矩阵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鱼洞大桥无支架拆除的仿真分析
    3.1 桥梁拆除施工的模拟方法
    3.2 既有桁式组合拱拱圈无支架拆除方法
        3.2.1 爆破拆除法
        3.2.2 钢管混凝土拱支承拆除法
    3.3 花鱼洞大桥拱圈拆除施工有限元模型
    3.4 开拱前拆除过程计算分析
        3.4.1 第一次张拉吊索索力计算
        3.4.2 应力计算结果
        3.4.3 位移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鱼洞大桥零应力开拱施工过程分析
    4.1 开拱方案设计
    4.2 开拱阶段敏感性分析
        4.2.1 吊索索力敏感性分析
        4.2.2 旧桥混凝土弹模敏感性分析
        4.2.3 温度变化影响敏感性分析
    4.3 开拱阶段计算结果
    4.4 开拱后拆除阶段计算分析
        4.4.1 应力计算结果
        4.4.2 位移计算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拆除过程拱圈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方法
    5.1 稳定性控制理论
        5.1.1 第一类稳定性问题
        5.1.2 第二类稳定性问题
        5.1.3 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
    5.2 对拉杆连接时机优化研究
        5.2.1 对拉杆设置对拱圈应力的影响
        5.2.2 对拉杆设置对拱顶位移及稳定性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与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部分斜拉桥体系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部分斜拉桥体系的分类
        1.2.2 部分斜拉桥体系国外研究现状
        1.2.3 部分斜拉桥体系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构体系与成桥过程分析
    2.1 部分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2.2 基于力法的部分斜拉桥分析方法
        2.2.1 不同体系的结构变形影响因素
        2.2.2 不同体系的索梁活载比公式
    2.3 成桥过程及受力特性分析
        2.3.1 对称悬臂现浇成桥过程分析
        2.3.2 对称悬臂拼装成桥过程分析
        2.3.3 满堂支架现浇成桥过程分析
        2.3.4 转体法施工成桥过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件构造形式及力学性能研究
    3.1 主塔构造形式及力学性能
        3.1.1 主塔顺桥向形式
        3.1.2 主塔横桥向形式
    3.2 主梁构造形式及力学性能
    3.3 斜拉索锚固区构造形式及力学性能
        3.3.1 索塔锚固形式
        3.3.2 索塔锚固区受力分析
        3.3.3 索梁锚固形式
        3.3.4 索梁锚固区受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参数及其优化分析
    4.1 边中跨比值分析
        4.1.1 边中跨比值的设计
        4.1.2 边中跨比值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4.2 主塔高跨比值分析
        4.2.1 高跨比值的设计
        4.2.2 高跨比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4.3 索面布置分析
        4.3.1 斜拉索无索区布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4.3.2 斜拉索索面形式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分斜拉桥运营荷载承载能力研究
    5.1 概述
    5.2 分析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5.2.1 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
        5.2.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5.2.3 运营荷载最不利工况
    5.3 部分斜拉桥运营阶段稳定性分析
        5.3.1 中跨跨中截面单幅加载极限承载力分析
        5.3.2 中跨跨中截面双幅加载极限承载力分析
        5.3.3 最大索力极限承载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部分斜拉桥模型试验研究
    6.1 概述
    6.2 试验模型设计原理及制作
        6.2.1 结构原型及室内模型参数
        6.2.2 室内模型设计原理
        6.2.3 室内模型制作工艺
    6.3 模型试验关键测试工况及测试系统
        6.3.1 模型试验的关键测试工况
        6.3.2 模型试验测试系统
    6.4 模型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6.4.1 施工阶段关键工序测试数据分析
        6.4.2 运营阶段关键工况测试数据分析
        6.4.3 超载作用关键工况测试数据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创新点
附录1 国内外部分斜拉桥统计表
    附表1.1 国内外部分斜拉桥设计参数统计表
    附表1.2 国内外部分斜拉桥构造类型统计表
附录2 模型试验各节段尺寸表
    附表2.1 模型桥截面参数表
    附表2.2 模型桥梁高参数表
附录3 模型试验照片
附录4 模型试验测试数据
    附表4.1 施工阶段应力测试数据
    附表4.2 施工阶段挠度测试数据
    附表4.3 施工阶段索力测试数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缆索吊装施工拱桥合龙方式对主拱圈内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拱桥发展概况
    1.2 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工艺发展概述
        1.2.1 支架施工法
        1.2.2 劲性骨架法
        1.2.3 悬臂施工法
        1.2.4 转体施工法
        1.2.5 缆索吊装法
    1.3 主拱圈合龙方式对其内力影响研究现状
    1.4 无应力状态法研究现状
        1.4.1 研究现状
        1.4.2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无应力状态合龙的施工控制研究
    2.1 无应力状态法的基本原理
    2.2 扣索力计算方法
        2.2.1 解析法
        2.2.2 数值法
    2.3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索长计算
    2.4 无应力合龙状态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少段吊装主拱圈合龙方式对内力影响研究
    3.1 概述
        3.1.1 项目概况
        3.1.2 材料参数值
    3.2 少段吊装拱桥无应力合龙理论研究
        3.2.1 缆索吊装法施工无应力状态控制目标
        3.2.2 建立数学模型
        3.2.3 利用影响矩阵法理论推导
    3.3 错开峡大桥有限元分析
        3.3.1 缆索吊装法施工有限元分析
        3.3.2 模拟计算结果
        3.3.3 基于一次落架来计算主拱圈内力及变形
        3.3.4 缆索吊装法施工与一次落架结果比较
    3.4 错开峡大桥主拱圈无应力合龙研究
        3.4.1 利用无应力合龙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
        3.4.2 模拟计算结果
        3.4.3 无应力合龙与一次成桥结果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段吊装拱桥主拱圈合龙方式对内力影响研究
    4.1 概述
        4.1.1 项目概况
        4.1.2 主要技术标准
        4.1.3 材料参数值
        4.1.4 主拱圈施工顺序和方法
    4.2 多段吊装拱桥无应力合龙理论研究
    4.3 海马大桥有限元分析
        4.3.1 节段安装计算结果
        4.3.2 一次成桥计算结果
        4.3.3 节段安装与一次成桥计算结果比较
    4.4 海马大桥无应力合龙研究
        4.4.1 无应力状态合龙的扣索力确定
        4.4.2“大阶段计算”扣索索力的反算
        4.4.3 模拟计算结果
        4.4.4 无应力合龙与一次成桥结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5.2 有待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5)贵州乌江叠合梁斜拉桥非线性稳定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斜拉桥的概述
        1.1.1 斜拉桥的发展
        1.1.2 斜拉桥的结构体系
        1.1.3 叠合梁斜拉桥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1.1.4 叠合梁斜拉桥的特点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斜拉桥非线性稳定理论研究概况
        1.3.1 斜拉桥非线性分析研究概况
        1.3.2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研究概况
    1.4 工程背景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非线性稳定分析理论
    2.1 稳定分析理论
        2.1.1 概述
        2.1.2 第一类稳定问题
        2.1.3 第二类稳定问题
    2.2 结构稳定性判别准则和评价方法
        2.2.1 结构稳定性判别准则
        2.2.2 结构稳定性评价方法
    2.3 非线性问题
        2.3.1 几何非线性分析理论
        2.3.2 材料非线性分析理论
    2.4 非线性求解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叠合梁斜拉桥静力稳定分析
    3.1 模型的建立
        3.1.1 建模分析
        3.1.2 施工方法
        3.1.3 作用荷载的考虑
        3.1.4 稳定分析计算工况的选取
    3.2 整体静力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路线
    3.3 弹性稳定分析
        3.3.1 弹性稳定安全系数分析
        3.3.2 失稳模态分析
    3.4 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叠合梁斜拉桥整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4.1 主梁刚度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1.1 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1.2 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2 主塔刚度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2.1 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2.2 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3 斜拉索刚度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3.1 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3.2 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4 主梁纵向约束刚度对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5 横向静风作用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5.1 弹性稳定性影响分析
        4.5.2 几何非线性稳定性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5.2 有待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公路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及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施工监控目的及意义
    1.2 桥梁施工监控发展及现状
    1.3 桥梁施工监控误差控制问题的提出
        1.3.1 误差控制的必要性
        1.3.2 误差控制的重要性
        1.3.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已有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调研分析
    2.1 概述
    2.2 国内桥梁施工监控误差研究现状
        2.2.1 梁式桥
        2.2.2 拱式桥
        2.2.3 斜拉桥
        2.2.4 悬索桥
        2.2.5 小结
    2.3 监控资料收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理论和方法
    3.1 概述
    3.2 设计参数识别和修正法
    3.3 卡尔曼(Kalman)滤波法
    3.4 灰色系统理论
    3.5 最小二乘法
    3.6 人工神经网络法
    3.7 分析比较
        3.7.1 各理论和方法分析比较
        3.7.2 各理论和方法在桥梁结构中的适用性
    3.8 工程实例
        3.8.1 工程概况
        3.8.2 计算模型建立
        3.8.3 最小二乘法在修正主要设计参数上的应用
        3.8.4 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3.8.5 卡尔曼滤波法修正的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梁施工状态误差标准研究
    4.1 概述
    4.2 施工误差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
        4.2.1 强制合龙模型建立
        4.2.2 各种合龙状态下的位移分析
        4.2.3 各种合龙状态下的应力分析
        4.2.4 小结
    4.3 桥梁结构施工监测参数
        4.3.1 梁式桥
        4.3.2 拱式桥
        4.3.3 斜拉桥
        4.3.4 悬索桥
    4.4 桥梁施工过程几何状态误差
        4.4.1 梁式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4.4.2 拱式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4.4.3 斜拉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4.4.4 悬索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4.5 桥梁施工过程受力状态误差
        4.5.1 混凝土、钢结构应力误差
        4.5.2 拱桥中系杆、吊杆索力误差
        4.5.3 斜拉桥拉索索力误差
        4.5.4 悬索桥主缆索力、吊索索力误差
    4.6 施工监控成果及要求
        4.6.1 线形控制标准
        4.6.2 应力、索力控制标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苏通大桥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进度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
        1.2.3 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特大跨江跨海斜拉桥施工技术的特点
    2.1 苏通大桥
        2.1.1 苏通大桥简介
        2.1.2 主要技术标准
        2.1.3 主塔设计施工技术特点、难点
    2.2 南京长江二桥
        2.2.1 南京长江二桥简介
        2.2.2 主要技术标准
        2.2.3 主塔设计施工技术特点、难点
    2.3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2.3.1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简介
        2.3.2 主塔设计施工技术特点、难点
    2.4 福州市青州闽江大桥
        2.4.1 福州市青州闽江大桥简介
        2.4.2 主塔设计施工技术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通大桥主塔施工及遇到的主要问题
    3.1 苏通大桥主塔概述
    3.2 苏通大桥主塔施工情况概述
        3.2.1 主塔施工关键线路
        3.2.2 主塔施工段的划分和具体施工步骤
    3.3 苏通大桥主要施工问题
        3.3.1 苏通大桥施工面临的客观条件挑战
        3.3.2 进度和质量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主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4.1 超高高度的混凝土泵送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4.2 受风力影响的主塔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3 混凝土耐久性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4 爬模系统配备问题与选择
    4.5 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的要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协调控制与AB模型的建立
    5.1 排队论简介
        5.1.1 排队过程一般表示
        5.1.2 排队过程的组成和特征
        5.1.3 排队问题的求解
    5.2 标准的M/M/1模型
    5.3 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AB模型建立
    5.4 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系统的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B模型在苏通大桥主塔施工中的应用与评价
    6.1 项目概述
        6.1.1 苏通大桥概述
        6.1.2 主塔结构概述
        6.1.3 主塔总体施工工艺
    6.2 AB模型在苏通大桥进度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6.2.1 苏通大桥主塔施工系统的结构与工艺要求
        6.2.2 AB模型在苏通大桥施工系统进度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6.2.3 利用AB模型对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系统的优化
    6.3 AB模型在苏通大桥进度与质量控制应用方面的评价
        6.3.1 时间效率方面
        6.3.2 经济效益方面
        6.3.3 社会效益方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江顺大桥技术方案选择与项目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起源
    1.2 概念的解释
        1.2.1 桥梁的概念
        1.2.2 桥梁的分类
    1.3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
        1.3.1 多塔斜拉桥
        1.3.2 部分斜拉桥
        1.3.3 跨径增大
    1.4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内容
        1.4.3 资料来源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顺大桥项目概述
    2.1 江门-顺德地区现有交通线路
        2.1.1 江门蓬江区潮连岛-荷塘镇-顺德区均安镇-杏坛镇-佛山顺德主干线
        2.1.2 滨江大道-九江大桥-佛山市干线路网
        2.1.3 滨江大道-江番高速-顺德区均安镇-顺德区干线路网
    2.2 项目建设理据
    2.3 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2.3.1 地理位置
        2.3.2 地形地貌
        2.3.3 气候
        2.3.4 水文、水文地质
    2.4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第三章 桥位技术方案比选
    3.1 桥位选择的原则
    3.2 桥位比选要素
        3.2.1 通航要求
        3.2.2 水文情况
        3.2.3 环保要求
        3.2.4 地质条件
        3.2.5 地方意见
    3.3 南、北桥位方案介绍
        3.3.1 南桥位路线起、终点
        3.3.2 南桥位方案主线技术指标
        3.3.3 南桥位方案特点分析
        3.3.4 北桥位方案概况
        3.3.5 北桥位方案主要技术指标
        3.3.6 北桥位方案特点分析
    3.4 桥位方案比选
        3.4.1 通航要求
        3.4.2 水文情况
        3.4.3 环保要求
        3.4.4 地质条件
        3.4.5 地方意见
    3.5 桥位方案优缺点汇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型技术方案比选
    4.1 桥型选择的原则
    4.2 桥型比选要素
        4.2.1 两岸控制点
        4.2.2 “通航净空”要求的影响
        4.2.3 河床断面形式及水文情况的影响
        4.2.4 防撞措施的影响
        4.2.5 防洪安全的影响
        4.2.6 抗风稳定性的影响
        4.2.7 桥梁景观的影响
        4.2.8 环保的影响
    4.3 跨径选择及桥跨布置
        4.3.1 主跨跨径选择
        4.3.2 桥型选择及桥跨布置
    4.4 方案概况
        4.4.1 斜拉桥方案
        4.4.2 悬索桥方案
    4.5 主桥方案分析
        4.5.1 推荐桥型方案一
        4.5.2 推荐桥型方案二
        4.5.3 推荐桥型方案三
    4.6 比选过程
        4.6.1 方案一的优、缺点
        4.6.2 方案二的优、缺点
        4.6.3 方案三的优、缺点
        4.6.4 网上有奖投票活动征求意见情况
    4.7 桥型方案综合比选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引桥与交叉工程方案分析
    5.1 引桥方案
        5.1.1 引桥的概念
        5.1.2 引桥的意义
        5.1.3 江顺大桥项目的引桥工程方案
        5.1.4 引桥结构形式拟定
    5.2 交叉工程
        5.2.1 杏坛互通立交(顺德岸)
        5.2.2 顺德岸交叉工程方案
        5.2.3 滨江北互通立交(江门岸)
        5.2.4 江门岸交叉工程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项目土地利用评价
    6.1 土地利用评价
        6.1.1 概念
        6.1.2 评价目的
        6.1.3 评价意义
    6.2 项目占用土地情况
    6.3 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分析
    6.4 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6.4.1 项目选址方面
        6.4.2 工程设计方面
        6.4.3 施工方案的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7.1 环境与环境保护
        7.1.1 环境的定义
        7.1.2 环境保护的定义
    7.2 环境影响评价
    7.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3.1 生态环境影响
        7.3.2 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7.4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7.4.1 空气污染
        7.4.2 水污染
        7.4.3 噪音污染
    7.5 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7.5.1 水土流失防护措施
        7.5.2 噪音污染防护措施
        7.5.3 水污染防护措施
        7.5.4 空气污染防护措施
        7.5.5 施工时防干扰水上交通措施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项目节能评价
    8.1 节能的概念
    8.2 节能评价的原则
    8.3 节能评价的方法
        8.3.1 采用“有无比较法”
        8.3.2 采用实物燃油量分析法
        8.3.3 车辆的单位燃耗随公路路况动态计算
    8.4 运营期节能分析
        8.4.1 车辆耗油影响因素分析
        8.4.2 道路条件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8.4.3 交通状况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8.5 主要节能措施
        8.5.1 设计期节能措施
        8.5.2 建设期节能措施
        8.5.3 运营期节能措施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项目社会评价
    9.1 社会评价的含义
    9.2 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9.2.1 社会影响分析
        9.2.2 互适性分析
        9.2.3 社会风险分析
    9.3 社会评价的“人”的因素
    9.4 本项目社会影响分析
        9.4.1 公路建设项目对社会的影响
        9.4.2 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9.5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9.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1.2 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静力性能研究现状
    1.3 依托工程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施工过程静力性能仿真分析
    2.1 概述
    2.2 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
    2.3 斜拉桥合理施工索力的确定
        2.3.1 合理成桥状态目标
        2.3.2 合理施工索力的确定
    2.4 最大双悬臂阶段结构分析
        2.4.1 主梁位移、受力性能分析
        2.4.2 桥塔、斜拉索受力性能分析
    2.5 边跨合龙阶段结构分析
        2.5.1 主梁位移、受力性能分析
        2.5.2 桥塔、斜拉索受力性能分析
    2.6 成桥阶段结构分析
        2.6.1 主梁位移、受力性能分析
        2.6.2 桥塔、斜拉索受力性能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运营阶段静力性能仿真分析
    3.1 概述
    3.2 活载作用受力性能分析
        3.2.1 支反力和主要构件位移
        3.2.2 主桁受力性能分析
        3.2.3 桥塔、斜拉索受力性能分析
    3.3 温度荷载作用受力性能分析
    3.4 静阵风荷载作用受力性能分析
    3.5 支座沉降作用受力性能分析
    3.6 荷载组合作用计算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静力性能荷载参数敏感性分析
    4.1 概述
    4.2 温度荷载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4.2.1 整体温度变化对塔偏的影响
        4.2.2 整体温度变化对主梁位移的影响
        4.2.3 整体温度变化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4.2.4 整体温度变化对桥塔应力的影响
    4.3 风荷载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4.3.1 基准风速变化对塔偏的影响
        4.3.2 基准风速变化对主梁横向变形的影响
        4.3.3 基准风速变化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4.3.4 基准风速变化对桥塔受力的影响
    4.4 支座沉降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4.4.1 最不利支座沉降工况的确定
        4.4.2 沉降量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桥梁事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桥梁事故概述
    1.3 国内桥梁事故概述
    1.4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桥梁事故分类研究
    2.1 桥梁事故的特征
    2.2 桥梁事故分类
        2.2.1 基于桥梁事故基本原因分类
        2.2.2 基于桥梁事故详细原因分类
        2.2.3 基于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分类
        2.2.4 基于事故发生的阶段分类
        2.2.5 其他分类方法
    2.3 人为失误造成的桥梁事故
        2.3.1 设计原因
        2.3.2 施工原因
        2.3.3 管理原因
        2.3.4 碰撞原因
        2.3.5 其它人为原因
    2.4 自然灾害造成的桥梁事故
        2.4.1 洪水灾害
        2.4.2 地质灾害
        2.4.3 气象灾害
        2.4.4 地震灾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桥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3.1 概述
    3.2 事故原因统计研究
        3.2.1 事故详细原因统计分析
        3.2.2 事故基本原因统计分析
    3.3 桥梁的结构类型、材料和用途统计研究
        3.3.1 结构类型
        3.3.2 材料
        3.3.3 桥梁用途
    3.4 事故桥梁的损失规律统计研究
        3.4.1 结构损伤
        3.4.2 结构损伤程度与事故原因的相关性
        3.4.3 人员伤亡
        3.4.4 死亡人数
    3.5 事故桥梁的时间与区域因素统计研究
        3.5.1 事故发生阶段
        3.5.2 事故发生区域
        3.5.3 事故发生区域与发生时间的相关性
        3.5.4 事故时间因素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桥梁事故防范措施
    4.1 深入科学研究
    4.2 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4.3 加大桥梁维护管理力度
    4.4 重视事故调查研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1 桥梁事故资料整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江村大桥斜拉索架设施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土湾大桥主桥方案设计[J]. 孟杰,陈晓虎,邓宇,赖亚平. 桥梁建设, 2021(01)
  • [2]基于零应力状态的拱桥无支架拆除方法研究[D]. 袁英珲.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与模型试验研究[D]. 彭晶蓉. 长安大学, 2017(06)
  • [4]缆索吊装施工拱桥合龙方式对主拱圈内力影响研究[D]. 汪开喜.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5]贵州乌江叠合梁斜拉桥非线性稳定分析研究[D]. 赵艺程.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6]公路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及其标准研究[D]. 桂许兰.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1)
  • [7]苏通大桥主塔施工进度与质量综合控制研究[D]. 王嵬.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4)
  • [8]江顺大桥技术方案选择与项目评价研究[D]. 郑荣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结构静力性能仿真分析[D]. 袁铭. 长安大学, 2013(05)
  • [10]桥梁事故分析[D]. 刘美铭.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江村大桥斜拉索架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