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前景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前景

一、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沈娜[1](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沈丁心[2](2021)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9月,安倍晋三内阁闪电辞职,菅义伟接任,日本政治从此开启了“后安倍时代”。安倍晋三两次执掌日本政坛,创下了日本战后政治家最长执政记录。安倍时代已去,但却为日本政坛留下了诸多政治遗产,其中,安倍有关经济外交的构想、政策行动与成效,对日本政治、外交以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依然深远广泛。“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外交将向何方,格外引人注目。因此,从了解菅义伟政府外交政策取向和展望未来日本外交发展趋势的意义上,回顾与总结安倍执政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自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渐趋展现为相对积极的态势。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促动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存的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同时,逆全球化的趋势,亦在相当程度上与全球化共生同行,在相当复杂的国际战略互动中展现出突出的影响。在上述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下,日本经济外交的内涵与外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在日本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实行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经济外交相关变量之间的耦合与交叉互动等问题上,通过这项研究以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在新时代的现状与变化,把握其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对日外交乃至我国外交的发展与未来方向塑造等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以日本官方数据和政府资料等为主要基础数据,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分析以安倍政府(第二次执政)时期为核心的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构想、实施内容、外延变化、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本文由绪论(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分析)、正文(五章)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构成。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内生变化与外在变迁等作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明确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前提,为其后展开的有关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构想、具体政策实践、政策实施的模式建构和发展趋势研究等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一章以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与释义为核心内容,通过对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外交研究的相应理论解读来建构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解读,不仅意在充实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认知,而且能为解读21世纪日本经济外交发展的指导理念提供更为明晰的线索与方法。如何有效评估日本经济外交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关系理论和经济外交研究理论的指引作用。本文第二章以时代演变中的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为主题,梳理与解读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厘清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内涵,特别是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内涵。从纵向的视角分析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构想、布局的变化及其五大支柱(对外贸易、经济援助、对外投资、经济制裁、经济合作)的基本内涵与进展,以及与安倍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实施日本经济外交的具体战略构想与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日本在经济外交的各个领域具体实施经贸外交、投资外交与援助外交,乃至制裁外交,例如签署CPTTP、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等等过程的分析,阐释经济外交与日本政治、经济与社会等的交互作用,展现日本经济外交在日本国家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第三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扩大为主题,通过对“大阪轨道”构想及其实施过程的全面分析和东日本大地震后危机外交公关的经济外交实施案例的实证分析,具体阐述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是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而实现自身理念与政策实践升级的过程。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解读,是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章中对于“大阪轨道”的关注与研究,是针对日本外交整体实践中,基于主场外交与经济外交的关联性互动,阐释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研究。同时,针对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专门性案例研究,以“谣传损害”背景下的经济外交作为分析案例,从另一个侧面充实了有关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论证过程。同时,本章对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比较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通过对比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阐释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本文第四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动因、特点与评价为主题。对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研究,本文的关注不单局限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本身,更注重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产生的动机与深层原因等问题方面。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战略的双重视角,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变化特点等问题。本文第五章以“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题,在综合分析日本经济外交嬗变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对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构想、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展望,是分析、研究与评价日本外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之一。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从国家治理到外交实践的相关构想与政策实践,而且与日本面临的外在国际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依据上述分析考察,本文尝试在结论部分提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本文尝试建构新的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通过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个维度,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政策及其属性嬗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方位地考察日本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实践与发展变化,转变现有日本外交研究的思维定势,实现日本外交研究的理论创新。本文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研究,是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优化与拓展。第二,日本经济外交的内在构成与自身的逻辑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本国内外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日本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断地完善内涵,适时地扩展外延的有机整体。应对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巨大变化,安倍政府重新认识和调整经济外交的价值与作用,是其现实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最明显体现。第三,本文在研究中特别关注了经济外交内涵变化与外延扩大的问题。诸如经济外交中的文化属性问题、公共外交与国际文化传播与经济外交政策的交叉融合问题等,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独立的思考。本文认为,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在21世纪日本国家外交实践中的延续,也是安倍政府在和平主义外交与文化产业立国等治国理念指导下,主动顺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外交实践过程。第四,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对日本经济外交特别是安倍经济外交提供了基本的理念基础和政策动力,同时也决定了日本经济外交的特性与发展困局。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既给日本振兴经济与国际合作,重振国家自信提供了助力,同时也无法避免受到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国际认知等等的局限与约束,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无法摆脱既有的发展思路与框架,无法完全回应日本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后安倍时代”的日本经济外交能否摆脱困局,在日本经济与日本外交、日本国家转型与国际社会发展等等交汇过程中,继续发挥有效的链接与平衡作用,为日本的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持续观察。

周冲[3](2021)在《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世纪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就一直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先后实行了古典自由主义、发展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发展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实行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新自由主义、新发展主义等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历经200多年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拉美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先行者,依然未能迈进发达国家行列。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阻碍经济、社会进步的问题特别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探索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考察生产要素、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立足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以时间为主线,较全面地、系统地梳理了拉丁美洲自民族独立后至今的经济发展模式演变过程,详细分析了每个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从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到21世纪以来出现的激进左翼政府执政国家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温和左翼政府执政国家的新发展主义模式,在拉美经济发展模式演变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外向—内向—外向”转变,形成了钟摆式运动。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且都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就。随着每种发展模式的长期推行,在某些方面甚至形成了某种极端,导致两种模式的转换往往是“断裂的”,即后一种模式往往是对前一种模式的否定和政策的大转向。在每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拉美国家的发展战略总会错过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当危机来临却实行180度大转弯,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变往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剧烈冲击。经济的“钟摆式”发展导致经济增长并不连续,加剧了拉美经济的脆弱性,也使得拉美国家依然无法摆脱依附性地位。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上,各国政府的做法往往极端化。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信奉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实行自由贸易,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只需做好“守夜人”角色即可。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下,又过分强调政府干预经济,实行计划经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完全的市场化,但快速激进的私有化改革引发一些国家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问题,伤害了民众的利益。步入新千年后,拉丁美洲新上台的一些左翼政权,又重新强调政府的作用,改变新自由主义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完全由市场导向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也表明不能完全放弃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这说明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国家,都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拉美经济发展的钟摆现象造就了拉美经济的脆弱性,“资源诅咒”、“中等收入陷阱”都成为拉丁美洲鲜明的标签。拉丁美洲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裕的地区,拥有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矿产、能源资源以及各类农、林、畜、渔产品。然而具有丰富资源的拉丁美洲,外向的经济发展并未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富足的生活,反而出现了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收入分配极不平等、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内战频繁等一些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现象。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拉美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某种或少数几种自然资源出口,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出现了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工业增长的乏力、收入分配的明显差距、城市化的过度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殖民历史的传统和不利的制度条件都导致拉美迈过“贫困陷阱”后,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究其根源,是拉丁美洲继承了殖民时期的制度遗产,在独立后的两百年间其政治、经济制度虽几经转变,但依然未改变“攫取性”的政治、经济制度,无法确保竞争性民主机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闫晓燕[4](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赵嗣远[5](2021)在《日韩贸易争端对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韩两国在2019年起持续进行的贸易对抗是两国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冲突,其影响已越出经济领域,成为影响地区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日韩关系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在多个领域龃龉不断,不仅导致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还将损害全球贸易供应链并对中日韩经济合作造成消极影响。本文研究日韩贸易争端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对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影响,为中国在新环境下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参考。日韩关系自2016年起持续恶化,日韩贸易争端的暴发是日韩关系长期恶化趋势的新谷底而非稳定关系的转折点。日韩关系仍然受到殖民时代的负面遗产影响,日韩两国对历史的认识存在根本区别,目前不具备和解的基础。日韩两国合作关系的维持依赖美国的维护,但美国处理三国间关系的方式存在结构性不公正,难以遏制日韩关系的恶化趋势。日韩间的对抗和摩擦不仅局限于贸易和历史问题,更涵盖改了政治、安全和军事等领域。未来,日韩贸易争端将持续并扩大,但不会剧烈升级。本轮日韩关系恶化中韩国政府的反应和对日本采取的措施有着深刻的国内背景,虽然这些因素在以往的韩国对外战略中蔽而不彰,此次却是理解冲突逻辑的关键。这些因素包括韩国政坛的权威主义和人物中心主义传统、韩国的政党文化、韩国的财阀经济模式及韩国左翼复兴带来的进步诉求等。长期来看,经济因素是日韩关系变化的结构性原因。韩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综合国力提升导致了日韩力量对比的变化。韩国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一直在追赶日本,这种卓有成效的追赶使得近年来两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实力接近,两国经贸合作即将迎来新时代。未来日韩间的同质化竞争将愈演愈烈,而中国在这些领域虽然进步明显,较日韩仍将保持一定差距。中国的产业结构与日韩互补性强且中国在未来将成为日韩产品最重要的市场,日韩贸易关系的变化将对中日韩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中日韩经济合作符合中日韩三国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最终都会回到前进的道路上。目前,中日韩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受到众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中日韩三国间合作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合作,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需要重视经济对其它领域的溢出效应。在日韩贸易争端背景下,中日和中韩贸易关系维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日韩经贸关系平行化和贸易竞争激烈化的新环境中,在中韩、中日贸易关系等距化且地位上升的现实面前,中国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以补全产业链环节提升在东亚价值链地位和建设东亚主要商品市场为抓手,以加快推进地区经济整合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为路径,推动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贸易格局的转变。

刘洋[6](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魏永艳[7](2019)在《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地处东亚地区,是东亚国家的重要成员,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与中国休戚相关,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探索东亚安全共同体蓝图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也是践行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需要。“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外交蓝图对21世纪中国国家繁荣与稳定,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区域安全宏观建构的重要转向,强化东亚安全共同体之中国构想的学术研究,对于思考将东亚经济共同体迈向东亚安全共同体的路径和可行性,破解东亚安全困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1世纪初,东亚区域力量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区域秩序与区域安全框架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区域内生的共同体秩序与域外同盟秩序形成对比,区域秩序的多元化建构正在形成。以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理论与东亚区域安全一体化进程相结合,中国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与区域共同发展需求的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中国应以建构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作为破解东亚安全困局的现实选择。本文对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特征、理念、目标及功能进行了多维探索,试图为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搭建结构性框架。在对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区域资源依托和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路径。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东亚区域秩序的建构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东亚力量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的区域现实在安全共同体的秩序框架内能够实现平等协商与合作共赢,以期实现东亚走出“体系引导型安全困境”与“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叠加的安全困局。建设东亚安全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为东亚安全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实现路径。在日韩对东亚区域安全建设助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与东盟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与东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在实施,争取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区域典范。2018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公布,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显。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的路径选择上,以中国+东盟为核心驱动力,遵循中国+东盟+X的扩展模式,实现中国+东盟+蒙俄与中国+东盟+朝韩的两翼合围,在可以推进的领域进行共同安全利益的务实合作,重拾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优势空间。传统的观点认为10+3(中日韩)是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国家,其中10+2(中韩)的阻力略小,如果日本加入东亚安全共同体变得遥遥无期,10+3(中俄韩)也可以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核心国家的替代选项。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针对客观时局的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布局,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有实现东亚区域安全的总体建构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的繁荣与稳定。

黄德凯[8](2018)在《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地区集团化的深入发展,地理相邻空间范围内的整合进一步加强。然而,依据一种什么样的规则或秩序来进行有效整合,它既不能损害该地区国家行为体的任何利益,达到共同受益的效果,同时也具有长期稳定的特性,是目前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区域合作摸索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所在。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正从一个地区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而任何一个大国要实现国家对外战略,都是首先从周边地区开始的,中国也不例外。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区域次区域合作,营造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周边环境,是中国经营周边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适应中国周边地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现实需求。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进程中,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主要是基于地缘条件构建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但实际上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区域合作的进程,甚至决定着合作的成败。在区域政治权力结构系统中,存在不同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按照行为体实力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强-强模式、强-弱模式和弱-弱模式。不同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对行为体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则主要是强-强模式、强-弱两种模式。在“强-强”模式中,大国关系是区域合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涉及中印两个大国,是典型的“强-强”模式。由于印度强烈的地缘政治担忧,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乃至“一带一路”倡议逐渐采取模糊甚至抗衡的态度,导致了该经济走廊建设的停滞不前。而在上海合作组织建设过程中因中俄两个大国基于共同的利益尤其是政治安全利益协商一致都有意推进区域合作,合作就较为顺利。而在“强-弱”模式中,大国不仅是区域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在这种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下,区域合作所推进的效率是比较快的。如2016年3月由中国在三亚牵头成立的“澜湄合作机制”,使中国成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主导者,进而推动澜湄合作快速高效的开展。对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来说,主要的启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在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影响下,通过经济合作增大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上的依存度、并以此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关系发展的“以经促政”战略的效应已出现递减,而政治互信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因此在推进经济合作时,需要从“以经促政”转向“政经兼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以政促经”。二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强的经贸合作固然会提升其对中国的依存度,但周边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地缘政治关切和安全疑虑也在不断销蚀经贸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在推进周边区域合作时,通过安全合作及其向经济、政治领域的“外溢”,才能实现区域合作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中国在在推进周边区域合作时应根据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不同模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路径和相应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政策组合,以减小合作的阻力和实现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丑则静[9](2018)在《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研究 ——基于权力与影响力的分析视角》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权力消长、全球与地区层面的机制博弈、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念分化等现象,使得当今世界正朝着阿米塔·阿查亚笔下所描述的“没有历史先例的情况发展”。带有明确美国烙印的战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正在非“大战胜利之后”,这一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转折点”上,呈现出明显的转型、变革趋势。背衬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秩序之中,全球性国际秩序的创立与维系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显复杂,在这种情势下,地理范围较小、域内历史沿革、文化观念较一致的地区,就秩序问题达成共识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本国的稳定、发展等核心战略利益置于地区背景中,地区秩序开始不再那么适合服务于美国的权力和目的,而是更多反映着本地区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利益与关切。显然,若以权力资源作为衡量标尺,美国无疑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权力最大的国家,但这种权力并未有效转化为对现有国际和地区秩序的有效领导,表现为:美国需要寻求参与并领导国际制度合作,并愿意在相应制度框架下约束、调整其行为;围绕某些具体的国际地区议题,美国也积极求助于相关国家的支持与协助,且在与有关涉事国家互动的过程中,也常伴随着抵制与反对。国际秩序与地区领域存在的上述现象均表明,以权力为核心遵循的现实主义有关国际秩序的观点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充分的,在全球化时代,制度建设与观念互动对国际秩序走向的影响同样深刻,国际秩序研究呼唤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由普通大国与超级大国的关系上升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秩序议题日渐成为两国博弈的重要领域。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之间的绝对权力差距显着,且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在地区,东亚已然成为中美权力竞争的前沿阵地,地区秩序二元化趋势明显。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旨在揭示:东亚秩序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竞合焦点,而中美两国在东亚秩序领域是围绕权力进行强制与制衡,还是围绕影响力更多地注重制度构建与观念互动,必将对东亚乃至全球的稳定与繁荣产生深刻影响。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首先,对国际与地区秩序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勾勒了目前国际与地区秩序转型的时代面貌;其次,具体分析虽然东亚秩序问题在过去并未作为中美关系的阶段性核心议题,但随着中美关系定位的不断变化,在今后一个时期中美两国在东亚秩序领域所展开深度的竞争与合作;再次,引入影响力概念,使国际秩序的建构与变革不再仅围绕权力的制衡与强制,而是更多地注重制度性构建与观念性互动,并搭建“权力+影响力”综合分析模式,提升对当前秩序领域诸多问题的解释力;最后,将“权力+影响力”的分析模式引入地区秩序研究领域,并以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东亚秩序形成与变革中的实践活动为例,意图证明在地区范围内主要大国在议程设置、制度建构与观念塑造等事项上态度与投入的变化,将极其深刻地影响到地区秩序的构建。在东亚秩序领域既保留大国权力争夺传统基因,又同样孕育着大国合作共治的可能性;东亚秩序问题作为现阶段中美关系的竞合焦点,既可能成为中美两国相争的试验场,也有希望充当两国扩大共识合作的利益汇合点。目前,中国在东亚地区范围内倡导地区命运共同体、新型地区关系,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建设,在地区议程设置、制度建构与观念塑造等领域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鉴于上述地区合作事项均是以权力为基础,并同时兼顾制度建设与观念互动等影响力因素,必将为中美在东亚地区事务上提供广阔的良性互动空间,使中美关系有望从权力争夺走向影响力共建。

冯传禄[10](2016)在《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当代中国为何以及如何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战略性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厘清当代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和崛起进程中的世界大国,其“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背景、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运作以及印度洋安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尝试在地缘战略研究框架下给出相关学术回应。中国地处亚太,背靠亚欧大陆腹地而东接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就其地缘战略或海洋战略而言,过去印度洋方向并不构成中国重要战略方向。鉴于周边安全态势、地理限制以及自身力量局限,中国地缘战略向来以亚太为重心,而以往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关注相对集中于邻近自身的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客观现实以及相应的战略资源分配状况,本身有其内在必然性,更也有充分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战略新姿态,在继续重视西太平洋的同时,中国也将印度洋地区纳入视野,并初步勾画出一个海陆相撑共进的战略大轮廓。以巴基斯坦为例,2015年中巴正式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然而,锐意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西印度洋上经(?)瓜德尔港,这都不过只是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战略新姿态已体现出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不过这却也已经将自身置于全球瞩目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别有用心者,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正在进行力量投射、资源掠夺、经济殖民等进行大肆炒作。这一类言论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恶化了中国在印度洋的生存环境。在美、印一些战略家看来,所谓“国强必霸”便是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所谓“珍珠链”战略就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对相关国家的港口援建以及民事应用就是中国向西扩展以及围堵印度的战略构件。更殊为严峻的是,近年里“印太”概念勃兴之下,印度洋地区同亚太地区已渐被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空间,纳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战略视野和前沿部署。尤其是美国“再平衡”战略已向印度洋方向扩展,而美印关系出现明显的战略接近,使印度洋方向的美中印战略三角已形成一种并不利于中国的扁平化趋势。此外,印度洋相关海域以及环印度洋的诸多地区本身交织着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素来被世人普遍视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相当危险”的区域。可见,对中国而言,印度洋地区绝非可以轻松自如存在的等闲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中国并非印度洋国家,而从中国沿海出发西进印度洋的最近航线也有数千公里,中国想要在印度洋地区有效存在,显然无法像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存在那般便利(无论如何还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陆权)。与此同时,考察当代印度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玩家,中国显然是后到者——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中国拓展自身在印度洋的存在,不可避免对区域既有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会产生相关影响,无论在现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势必都会造成一定冲击。故而,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西进”印度洋,面对着复杂的战略环境、立场各异的行为主体,而自身又处于相对地理劣势,势必会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比较棘手的“印度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使自身在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相关挑战时面临双线受压的风险。鉴于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按理中国应继续对印度洋敬而远之。然而,如今中国在印度洋却是日益积极进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中国会出于怎样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考量,要把以往并不构成自身重要战略方向的印度洋,纳入国家大战略的视野,甚至作为中国海洋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生长点呢?这实际上就是本文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已体现出中国决策层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而“西进”堪称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精髓。于中国“西进”视野之下,南亚和印度洋无疑正是“一带一路”沿陆、海西向进发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地区和主要海洋公域。厘清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根本动因和战略逻辑,不仅是中国谋划自身印度洋战略的前提,更也是破除“珍珠链”之说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在综合分析了印度洋战略环境(第一章),以及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第二章)后,本文认为,在21世纪里,鉴于印度洋的地理联通性、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的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复杂局势等因素,今日印度洋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能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乃至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和平崛起都有了密切而特殊的战略关联。无论就外部压力或内在动力,当代中国已经不可忽视印度洋战略方向而单从东亚或太平洋视角来探讨现在的发展及未来的命运。中国“西进”印度洋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正当性、机遇性和战略性。本文第三章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对的风险和所迎来的机遇之后,指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新姿态或者说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印度洋之危险又或者因为所谓的印度洋的全球竞争的“中心舞台”地位,事实上反倒是中国当前“西进”印度洋具有了相关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并迎来历史性机遇,因此在战略成本和战略收益视角下,“西进”印度洋可望以较小的战略成本带来巨大战略利益——这构成了当代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的根本性动因,又或者说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知与行的核心逻辑。因此,“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主要并不是为了应对印度洋风险,更不是为了争夺印度洋霸权,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把握历史机遇的地缘战略布局。本文的第三章同时还指出,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进”印度洋构成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中国海洋战略的“生长点”以及中国探索和平崛起路径、体现自身大国作为的“试验田”。现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拥有了一些有利主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可盲目乐观。机遇性与战略意义,都并不能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事实上,要把握历史机遇和实现“西进”潜在的战略意义,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战略阻力和尽可能地化解潜在风险因素,换言之,需要通过巧妙的地缘政治运作来实现恰当的战略目标。客观而言,现在,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或者说怎样“经略”印度洋的相关问题,已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及区域战略的重要关切,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新注目点,进而也构成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而新兴的战略性议题,并不断促进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奋发有为和学界研究的学术自觉。然而,今日印度洋,在许多国外战略学者和相关国家战略决策者眼中,已然被视为21世纪大国战略角逐的新兴舞台,而中国因素已然被视为一个对印度洋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不容否认,鉴于中国强劲的崛起势头,现在中国和外界之间,除了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一面之外,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势已悄然形成。对体系霸权国和地区大国而言,防止中国影响力在印度洋方向扩散,也是与中国博弈和竞争的重要环节。此外,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在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于是,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无疑成为大家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正式成文的印度洋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尤其在军事力量前沿存在方面,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依然还殊为有限。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西进”印度洋稳健而恰当的战略谋划,以维持和拓展自身的有效存在。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当务之急。固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手段始终有相关局限性。在经济上分享由中国因素带来的红利,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在政治、安全上对华保持适当距离,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诋毁中国、“要挟”中国。鉴于此前中国在印度洋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存在,为把握机会和化解风险,当代中国当需要慎重而深入地考虑在印度洋如何应对大国博弈和参与地区事务这一类地缘政治运作的问题,更也需要密切关注印度洋安全动态,主动参与和塑造以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架构。为此,本文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以较大精力分析了“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和相关战略挑战(第四章),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第五章),巴基斯坦战略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因素(第六章),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的相关主张。本文所主张的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构成了本文关于中国“西进”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和海洋安全层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战略支柱,更也是本文对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问题,或者说中国如何“经略”印度洋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回应。

二、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延展
第二章 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时代嬗变
    第二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设想与实践
    第三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五大支柱与“三大经贸合作协定”
第三章 日本经济外交的外延扩大
    第一节 “大阪轨道”:日本经济外交的话语构建
    第二节 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日本经济外交的变异
    第三节 应对“谣传损害”的危机公关:日本经济外交的新范式
第四章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特点与局限性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国内外动因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局限性
第五章 “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演变趋势与困境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
        1.2.2 关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原因
        1.2.3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
        1.2.4 关于“拉美化”
        1.2.5 关于拉美“贫困化”
        1.2.6 简评
    1.3 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经济发展的内涵
    2.2 经济发展原因的一般解释
        2.2.1 经济发展分工论
        2.2.2 经济发展要素论
        2.2.3 经济发展制度论
        2.2.4 经济发展关系论
    2.3 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2.3.1 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2.3.2 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2.4 经济发展模式的划分
    2.5 拉美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的界定
第3章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3.1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3.2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的形成
    3.3 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下的经济表现
        3.3.1 出口经济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3.3.2 工业化初步发展
        3.3.3 城市化发展加速
        3.3.4 收入分配不均衡
    3.4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的没落
    3.5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的评价
第4章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
    4.1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4.1.1 凯恩斯理论
        4.1.2 二战后西方主流经济发展理论
        4.1.3 拉美结构主义
    4.2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及调整
        4.2.1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形成
        4.2.2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调整阶段
    4.3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经济绩效
        4.3.1 经济增长
        4.3.2 现代工业发展
        4.3.3 城市化的迅速扩张
    4.4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评价
        4.4.1 国内市场保护过度,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4.4.2 国际收支持续恶化
        4.4.3 对外资依赖性日益增强
        4.4.4 不重视农业发展,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
        4.4.5 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寻租活动盛行
第5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5.1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5.2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5.2.1 贸易自由化改革
        5.2.2 金融自由化改革
        5.2.3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5.2.4 税制改革
        5.2.5 劳工和养老金制度改革
    5.3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绩效
        5.3.1 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经济恢复阶段
        5.3.2 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控制
    5.4 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评价
        5.4.1 贸易开放度加深,但贸易失衡严重
        5.4.2 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
        5.4.3 收入分配不均,人均收入差距加大
第6章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特点
    6.1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
        6.1.1 “激进左派”政府的经济发展道路探索
        6.1.2 “温和左派”政府对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6.1.3 “右翼”政府的经济发展道路探索
    6.2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趋势
        6.2.1 “激进左派”政府面临巨大挑战
        6.2.2 “温和左派”政府和“右翼”政府政策逐渐融合
    6.3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特点
        6.3.1 发展模式的转换呈“断裂式”、“钟摆式”变化
        6.3.2 拉美经济依然“脆弱”
        6.3.3 拉美国家的依附地位依然未改变
        6.3.4 拉美发展模式的演变追求“理论先行”、“整体推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度变迁角度下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原因分析
    7.1 制度变迁理论
    7.2 拉美国家选择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的制度分析
        7.2.1 制度调整的内部原因
        7.2.2 制度调整的外部原因
    7.3 拉美国家选择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制度分析
        7.3.1 制度调整的外部原因
        7.3.2 制度调整的内部原因
    7.4 拉美国家选择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制度分析
        7.4.1 债务危机爆发迫使拉美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模式
        7.4.2 债务危机的调整方案迫使拉美国家进行应急性政策调整
        7.4.3 其他国家的示范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社会影响
    8.1 “中等收入陷阱”始终无法跨越
        8.1.1 拉美地区“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经济表现
        8.1.2 拉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
    8.2 收入分配不均与贫困化程度高
        8.2.1 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高
        8.2.2 贫困化程度高
    8.3 经济自由化背景下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8.3.1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8.3.2 实证结果分析
        8.3.3 主要结论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9.1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经验
        9.1.1 坚持不懈进行减贫工作
        9.1.2 养老金制度改革
    9.2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教训
        9.2.1 过度城市化导致城市贫困化及边缘化现象严重
        9.2.2 不重视农业及农民利益
    9.3 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9.3.1 理论创新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9.3.2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政治条件
        9.3.3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9.3.4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次区域合作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合作特征
    2.2 府际治理
        2.2.1 理念演进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2.3 地域分工理论
        2.3.1 中心—外围理论
        2.3.2 地缘区位论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2.3.4 经典博弈理论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3.1.3 战略推力(Thrust)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3.2.1 有限理性概念
        3.2.2 群体策略选择
        3.2.3 演化稳定策略
        3.2.4 合作博弈机制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4.1.1 合作成效
        4.1.2 存在问题
    4.2 阶段特征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4.3 重点合作区域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4.3.5 境外合作区
    4.4 主要合作领域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4.5 问题与瓶颈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4.5.3 交通瓶颈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5.1.1 泰国利益诉求
        5.1.2 缅甸利益诉求
        5.1.3 越南利益诉求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5.1.5 老挝利益诉求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6.1.1 实施前稳态
        6.1.2 策略扰动者
        6.1.3 实现路径
        6.1.4 模型设计
        6.1.5 策略模拟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6.2.1 实施前稳态
        6.2.2 策略扰动者
        6.2.3 实现路径
        6.2.4 模型改进
        6.2.5 策略模拟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6.3.1 辐射中心策略
        6.3.2 策略模拟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6.4.2 府际合作领域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7.1 府际合作路径
        7.1.1 促进互联互通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7.1.5 促进贸易畅通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7.2.1 要素流动保障
        7.2.2 企业主导保障
        7.2.3 政府推动保障
        7.2.4 辐射功能保障
        7.2.5 改革赋权保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5)日韩贸易争端对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日韩贸易争端的发展历程
    (一)日韩贸易争端的背景
    (二)日韩贸易争端的暴发
    (三)日韩贸易争端的持续
二、日韩贸易争端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恩怨:以韩国为视角的日韩贸易争端原因分析
    (二)安全威胁:以日本为视角的日韩贸易争端原因分析
    (三)政治痼疾:日韩贸易争端的外部根源
    (四)经济调整:日韩贸易争端的内生动力
三、日韩贸易争端影响下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形势分析
    (一)贸易争端背景下日韩两国内部的变化对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影响
    (二)贸易争端背景下日韩周边国家的调整对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影响
四、日韩贸易争端影响下中日韩经济合作的策略分析
    (一)日韩贸易争端背景下中日韩经济合作的现状
    (二)日韩贸易争端背景下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困难
    (三)日韩贸易争端背景下中国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核心概念的厘定
    四、论文逻辑思路
    五、研究方法说明
    六、论文结构安排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背景
    一、中国东亚安全环境的审视
        (一)东亚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二)东北亚面临的安全困境
        (三)东南亚安全局势复杂多变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考量
        (一)东亚安全秩序的历史反思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现实困境
        (三)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角色
    三、中国东亚安全战略新思维
        (一)从零和博弈到共同安全
        (二)从军事安全到综合安全
        (三)从武力对抗到合作安全
        (四)从短期安全到可持续安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目标
    一、形态目标: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一)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
        (二)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特征
        (三)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对传统安全共同体的超越
    二、理念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原则设想
        (一)开放包容的认同原则
        (二)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
        (三)合作安全的共享原则
    三、结构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设想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包容性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多样性
        (三)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互惠性
    四、功能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功能设想
        (一)东亚经济安全的保障功能
        (二)东亚非传统安全的保障功能
        (三)东亚政治安全的保障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资源依托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内在资源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
        (二)中国军事发展的维和效应
        (三)中国外交发展的政治效能
        (四)中国文化内涵的和合效应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外在资源
        (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坚实基础
        (二)东亚共同安全面临的挑战
        (三)东亚安全机制的积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制约因素
    一、东亚领土争端的隐患
        (一)东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二)东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二、大国战略博弈的掣肘
        (一)中美战略竞争
        (二)中日战略抗衡
        (三)美俄战略博弈
    三、信任赤字的负面效应
        (一)东亚国家对中国和平诚意的疑惧
        (二)东亚国家对中国实力的疑惧
        (三)东亚国家对中国构想的疑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东盟安全核心机制的建构
        (一)经济合作促动政治安全合作
        (二)以东盟为核心凝聚东亚安全架构
        (三)以中国为动力推动“小马拉大车”
    二、中国+东盟+X安全扩展模式的推进
        (一)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启动:中国+东盟+蒙俄
        (二)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中国+东盟+蒙俄+朝韩
        (三)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中国+东盟+蒙俄+朝韩+日
    三、中美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中的合作
        (一)非传统安全上的合作机制
        (二)传统安全上的协调机制
        (三)东亚整体安全架构的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区域合作是中国推行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的重要路径
        (二) 中国周边地区国际体系处于变动时期
        (三) 周边区域合作面临巨大挑战
        (四) 地区治理发展趋势的结果
    二、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理论
        (二) 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
        (三) 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现状、目标及前景
        (四) 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
        (五) 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路径
    四、研究重点、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思路及框架
        (三)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困难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的困难
第一章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理论溯源及含义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理论来源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含义
    第二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特征与形成机制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特征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方式
        三、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机制
    第三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及特征
        一、强-强模式
        二、强-弱模式
        三、弱-弱模式
    第四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区域合作
        一、区域合作的内涵及类型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区域合作的特征
        三、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不同类型下的区域合作
第二章 “强-强”模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困境与前景
    第一节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历程及现状
        一、中印缅孟地区合作时期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时期
        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及其特征
        一、孟中印缅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强-强模式”的构建历程
        二、孟中印缅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的构成特点及互动特征
        三、孟中印缅地区权力结构体系的前景
    第三节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根源
        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成效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问题的根源
    第四节 重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合作是唯一出路
        二、新型国际关系下孟中印缅的合作原则
        三、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
第三章 “强-强”模式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效及其经验
    第一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
        二、上海合作组织设立的缘由及发展历程
        三、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特点
    第二节 “强-强模式”下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转与调试
        一、主导大国间的互动
        二、主导大国与成员国之间的互动
        三、引入新成员保持活跃
        四、构建多层级立体式合作框架机制
    第三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效分析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风险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与成功经验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强-弱模式”:澜湄合作发展迅速
    第一节 澜湄地区合作秩序的形成
        一、澜湄地区秩序重塑的缘由
        二、澜湄地区秩序的重建历程
        三、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意义
    第二节 澜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特点及运行机制
        一、澜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强-弱模式”
        二、澜湄地区权力结构体系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快速发展
        一、三大支柱
        二、五个优先领域
        三、3+5+X合作框架
    第四节 “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的前景
        一、澜湄合作的前景
        二、“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的挑战及困难
        三、“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的应对策略
第五章 地缘政治视角下推进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思考
    第一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意义
        一、周边区域合作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阶段
        三、周边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推进周边区域合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周边区域环境复杂多变
        二、周边区域合作的实际合作程度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三、遭到某些国家的抵制和反对
        四、域外力量的介入与阻扰
    第三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推进周边区域合作的路径
        一、周边地区体系的长期分散且碎片化是根本原因
        二、重塑新时代地缘政治中国与周边国际体系的机遇
    第四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思考
        一、国际体系的内在属性将给区域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范式
        三、“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原则提升积极性
        四、中国周边区域合作将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五、中国周边区域合作体系将更具开放包容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三、主要网站
致谢

(9)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研究 ——基于权力与影响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际秩序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与观点:概念、转型、变革
    二、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分析视角与核心观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主要论点 第二章 转型与变革:国际与地区秩序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国际秩序、世界秩序、全球秩序
    二、地区、地区一体化、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
第二节 国际秩序转型走向“深水区”
    一、东方与西方:权力结构深入调整
    二、全球与地区:制度博弈日趋激烈
    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念分化难以弥合
第三节 东亚秩序的历史沿革与当代转型
    一、东亚与地区秩序
    二、东亚地区秩序的历史沿革
    三、发展变化中的东亚地区新秩序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东亚秩序”问题:中美关系的竞合焦点
第一节 美国东亚政策与中国的历史相关性
    一、中国朝贡制度的终结与美国东亚政策的最初尝试
    二、新中国的成立与“遏制型”的美国东亚政策
    三、中国改革开放与“复合型”的美国东亚政策
第二节 中国地区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一、冷战时期的中国地区政策:思想与实践
    二、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地区政策:双边与多边
    三、新时期的中国地区战略:系统性与针对性
第三节 东亚秩序问题与中美关系
    一、阶段性核心议题与中美关系的发展
    二、东亚秩序与中美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权力与影响力:理解国际秩序的钥匙
第一节 权力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一、权力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
    二、权力与国际关系现实的拓展
    三、国际秩序构建中的权力因素
第二节 影响力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一、权力与影响力
    二、国际秩序构建中的影响力因素
第三节 :权力+影响力:国际秩序问题的分析新机理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权力+影响力”分析模式下的地区秩序建构:—以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秩序实践为例
第一节 “权力+影响力”分析模式与地区秩序的构建
    一、主导地区议程设置
    二、领导地区制度构建
    三、塑造地区观念认同
第二节 美国与东亚地区秩序:从影响力到权力
    一、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投射
    二、东亚地区秩序转型与美国权力政治回归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中美关系与东亚秩序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难点
第一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战略环境
    第一节 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特性
        一、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二、突兀的南亚次大陆
        三、规律性的印度洋季风和洋流
        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第二节 环印度洋的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
        一、印度洋地区的范围和国家组成
        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生态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国际战略地位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一、“印太”概念勃兴
        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快速上升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
    第一节 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及当前战略新姿态
        一、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
        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新姿态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顶层设计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重心的调整
        二、“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新布局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西进”印度洋的“错误知觉”
        一、“错误知觉”相关表征
        二、“错误知觉”的现实背景
        三、“错误知觉”之批判
        四、相关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
        一、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利益
        二、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环境
        三、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机遇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能力和理念
    第二节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义
        一、“西进”印度洋: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二、“西进”印度洋:中国海洋战略(海权战略)的生长点
        三、“西进”印度洋: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经济转型的新布局
        四、“西进”印度洋: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及大国作为的“试验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及相关挑战
    第一节 南亚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一、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
        二、“一家独大”的地区政治经济格局
        三、一种复杂的地区安全局面
        四、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及一条明显的区域裂痕
    第二节 南亚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一、南亚是“一带一路”战略图景中的海陆交汇地带
        二、南亚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三、南亚是中国大西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地缘依托
    第三节 当前中国在南亚周边面临的相关挑战
        一、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印度相关博弈动态令中国承压
        三、美国对华“再平衡”在“印太”空间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一、相关动态与学者策论
        二、研究评析和相关问题
        三、“季风计划”及其内在局限性
        四、印度的“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
        五、印度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
        六、印度的“制衡者”和“监管者”角色
    第二节 现阶段中印新型强邻关系的定位
        一、中印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二、在中印关系多重属性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互为强邻的地缘政治属性
        三、对印政策应有的整体性战略思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进”视野下的巴基斯坦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
        一、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第三节 对瓜达尔港的相关思考
        一、中国与瓜达尔港的历史渊源
        二、对中国而言,瓜达尔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战略价值
        三、对瓜达尔港的几点看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进”视野下中国“陆海相撑共进”战略路径探讨
    第一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合小稳大”的南亚融合战略
        一、促进地缘意义上中国与南亚的多个维度融合
        二、中国的南亚战略诉求应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三、中国的南亚战略取向不应“合小攻大”却要“合小稳大”
    第二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
        一、对印度洋战略环境两种认知误区
        二、当前中国在印度洋安全合作局面及其成因
        三、印度洋安全架构新构想:协治安全
        四、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
        五、中国促成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初步思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四、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D]. 沈丁心. 外交学院, 2021(10)
  • [3]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研究[D]. 周冲. 吉林大学, 2021(02)
  • [4]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日韩贸易争端对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影响研究[D]. 赵嗣远. 吉林大学, 2021(01)
  • [6]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7]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D]. 魏永艳. 吉林大学, 2019(10)
  • [8]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研究[D]. 黄德凯. 云南大学, 2018(04)
  • [9]中美关系中的东亚秩序问题研究 ——基于权力与影响力的分析视角[D]. 丑则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D]. 冯传禄. 武汉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