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方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琼[1](2021)在《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晓东[2](2021)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刘雪泥[3](2021)在《肯尼亚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笑梅[4](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肖珍珍[5](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朱振华[6](2021)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域名是一种网络标记,其功能是用具象的字符替代抽象的IP网络地址,方便用户访问互联网资源。域名是应对接入互联网节点不断增多而开发的技术产物。而商标是特定符号构成的用于区分产品与服务的商业标记。两者都具有标识符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商业化带来域名需求的剧增,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凸显,这种由技术催生的数字资源与商标这种传统商业资源之间因相似性而产生了冲突,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域名资源的集体行动。对于美国来说,把商标权引入网络空间以治理域名资源,既有技术可行性,也能服务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目的。技术上,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为数不多的需要执行中心化管理的节点。美国对域名系统的技术垄断,以及域名的垂直管理架构,为美国控制域名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在政治经济层面,以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为契机,用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不仅能够维护美国大商业集团的利益,为它们在开拓网络边疆的过程中建立有利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能服务于美国同时期的全球信息技术战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美国是如何利用商标权来实现对域名资源的控制?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历史分析方法,对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以及在网络空间建立商标权保护制度的过程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域名的技术治理时期。在技术治理时期,因为域名的商标价值不大,对传统商业集团带来的冲击有限,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商业化后,域名资源的商业价值凸显,域名与商标冲突开始不断加剧,引发了围绕域名资源的集体博弈,并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注意。在第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也为了阻止域名治理走向国际化,不惜违反相关的行政法规,开始动用国家的行政力量,建立了私营性质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划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使其成为了美国的“私有资源”。在界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之后,美国以ICANN为起点,不断强化网络空间的商标权保护制度,通过建立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反对与争议解决程序、商标信息交换中心、预注册权限和注册通知服务、域名的统一快速终止程序、商标授权后争议解决程序等制度,用以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基于上述考察,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三方面的发现。一、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减少了美国商业资本在开拓网络边疆过程中对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它们创造收益、积累财富的动力,从而提升了经济绩效。二、美国在网络空间建立的商标权保护力度远甚于现实世界,大幅节约了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交易成本,使得前述的预期收益得以强化。三、美国以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增大了其对网络空间的政策制定权。美国主导的解决域名与商标纠纷的制度成为了全球准则,为美国商业资本迅速地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美国在互联网全球治理中的霸权地位。国际社会虽然对此进行长期抗争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传统以主权国家主导的抗争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的治理需求,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微观的商标权入手去研究互联网的全球治理问题,为认识美国把控互联网全球治理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提出互联网的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联并就此进行了解释,但未能建立量化模型,揭示域名技术、商标权保护制度与美国数字经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将成为后续研究的方向所在。
张斯[7](2021)在《C市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研究》文中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引领下,政府部门一直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方便公民和企业进行办事创业。国家税务总局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要求各地税务机关按照“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的原则,聚焦纳税人、缴费人的新需求新期盼,不断创新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在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市级税务部门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和缴费人,提升纳税人和缴费人的满意度和遵从度,为税收事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将新公共服务作为理论基础,以C市税务局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纳税服务基本工作内容出发,通过对C市纳税服务工作的问题分析,在税收宣传、办税方式、服务质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于提高C市的纳税服务工作、优化C市税务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全文除绪论外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详细说明C市纳税服务工作的调研情况。第四部分详细的对C市纳税服务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对C市的纳税服务工作提出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对策。
张瑞[8](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在理论上积极探索、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凝练出一套体系结构完整、逻辑层次明晰、内容覆盖丰富的青年教育思想体系,并对它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理论,已然成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本文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渊源与传承、内生逻辑以及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受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领导人有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结合习近平青年时期的锤炼,融入自己对青年教育的独特见解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论述,该论述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中重要一部分,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本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历程,拟采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学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巨大意义,试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研究综述部分,在此部分针对青年教育这个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梳理与分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非常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工作,并且科学提出一系列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初步形成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打下坚实基础。国外研究理论重视青年教育思想中对道德和培养批判性思维、青年责任观等相关理念的培养。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保障,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第二章分析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论述的渊源与传承。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思想的产生都有其内生逻辑与成长轨迹。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论述的形成有着其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观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力量支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就已经认识到了青年在革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贯穿我党发展始终,几代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年教育的重要作用;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核心是源自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渊源,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因子,这些观念始终贯穿在青年教育工作中,也成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论述中重要一部分。第三章梳理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也经历了漫长的总结与摸索阶段。总的来说,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是对历史的正确审视,来源于国家领导人的历史自觉、青年价值观的历史沉淀、青年教育策略的历史借鉴。其形成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最突出的就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与当代青年工作融为一体,青年要为之接续努力奋斗;习近平青年教育形成的实践基础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作用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伟大实践,源自于习近平自身青年工作实践经验,是对个人成长足迹的总结和凝练,也是对当前现实需要所做出的正面回答。习近平青年重要论述系统科学、内涵丰富,充分彭显出论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方法。第四章总结概述了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任务与基本特征。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自身独具一格的生成逻辑,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由文化渊源、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和时代诉求四个方面组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任务注重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引领、品格塑造、自我提升三方面。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青年本质论、青年价值论、青年教育论、青年发展论四个方面。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系统科学内涵丰富,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成长成才要坚持他育与自育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榜样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论述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第五章探究了习近关于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意义。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奠定了当代青年的前进方向、充实了当代青年的知识内涵、明确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指明了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明确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目标。论述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发展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理论,丰富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资源,完善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方法,明确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育人目标,对指引我国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思想通过阐明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新时代青年成才的科学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拓宽了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的主要路径和方法,有力的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能力强、坚定“四个自信”、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六章探析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首先,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强的逻辑关系,党的领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内核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是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微观反映。其次,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制度,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类受众;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宽严相济的教育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尊重不同的教育受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发展,为当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崔晓龙[9](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周爱春[10](2021)在《《人民日报》抗“疫”公益广告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民日报》抗“疫”期间刊登的众多公益广告中,多次出现身体意象、建筑意象、道具意象、自然环境意象、人文意象等元素,对这些广告元素从符号学相关理论中抽丝剥茧进行研究。以符号修辞与解码为主线,通过逐一或组合分析平面广告,意图找到意象蕴含着的广告主体独特思想和情感。本文首先梳理了平媒公益广告的符号学原理、主体间性美学思想、以及媒介批评理论范式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以受众体验方式为中心,分析《人民日报》疫情期间平面广告文本的物象符号修辞与解码过程,然后对《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物象与意象进行蝉联,从哲学的角度将意识形态以意象的方式宣泄出来,建构一个完整的广告研究分析体系。研究《人民日报》的“物象”隐喻和“尽意”思辨的生产内容,目的是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表达意象的完整内涵。研究认为,抗“疫”期间《人民日报》的平面公益广告意象是基于广告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的构思和想象。《人民日报》通过客体境域的体验,主体审美心胸的孕育,主客体意识形态的澄明与交融。凸显了商品与生活的叙事,普通人与英雄的正面人物形象,文化意义建构的自我认同,以此来营造意象的文化内涵——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信心,呈现璀璨的生命之美。《人民日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介。一方面,广告的呈现形象能简化宣传内容,传达防疫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走向。另一方面,传统媒介对图像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内涵更具哲理性并引人思考,传递价值。意象的作用就是推动《人民日报》抗疫广告最终实现从“沧海一粟”到“恒河沙数”。进而言之,作为疫情期间广告的典型文本,《人民日报》广告版面诠释了它背后的意象逻辑。从内容上看,身体意象是处于外化使用自我意识的一种工具;建筑意象结合了历史底蕴与现代化技术;自然意象赋予了生命的意义;道具意象具有内生作用;人文意象是广告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从广告蕴意来看,广告从写实、传神、造境;从具体的有限物象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意象遮蔽到意识形态的澄明,实现艺术本体的审美范畴。同时广告意象也在警醒当下的人们,激发人们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思考。某种程度而言,广告回归最本身的读图时代,用表象和被制造的方式来遮蔽受众存在的本质,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融入到抗疫公益广告作品中无疑是成功的。《人民日报》抗疫广告借助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在受众心目中获得了地位,在疫情期间以公正客观的形象获得人们的认可。同时,利用广告传播主题,使得权力意志操作话语,用意象表露广告主体的情绪,通过倚重意图意义,使广告的解释意义达到好的接收效果。受众享受视觉盛宴,广告主谋求商业地位,最终实现双赢局面。
二、中西方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方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4)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有待改善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理论 |
(三)制度供给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2.3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
1.3.1 劳动 |
1.3.2 叙事 |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 选题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
4.1.1 坚守者的无奈 |
4.1.2 归来者的气魄 |
4.1.3 外来者的使命 |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理论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
二、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
三、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
四、法学视角的研究 |
五、存在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
第三章 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背景 |
一、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技术背景 |
二、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政治经济背景 |
第四章 美国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 |
一、域名资源的技术治理 |
二、商业化环境下域名治理的权利争夺 |
三、美国国家角色的回归 |
第五章 ICANN及其域名资源商标权保护制度 |
一、ICANN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
二、后ICANN时代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
三、ICANN制度的争议及其实质 |
第六章 国际社会与美国域名资源治理霸权的博弈 |
一、把抗争纳入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 |
二、建立常态化的互联网治理论坛使抗争制度化 |
三、推动《国际电信规则》的修订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问题的回答 |
二、思考和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附录 相关英文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7)C市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纳税人 |
二、纳税服务 |
第二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C市调研结果的详细情况 |
第一节 C市税务系统基本情况 |
一、税收政策宣传工作 |
二、办税方式推广应用工作 |
三、服务质效管理工作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
一、税收政策的宣传情况 |
二、纳税人选择办税方式的情况 |
三、提供服务的质效情况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
第四章 C市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宣传未实现应有效果 |
二、办税方式的利用不够充分 |
三、服务质效的管理还存在欠缺 |
第二节 税收宣传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宣传方式的用户粘性不足 |
二、宣传内容无法引起共鸣 |
三、宣传效果考核不完善 |
第三节 办税方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办税服务厅的办税感受无法满足纳税人需求 |
二、纳税人对于网上办税方式的利用程度还不够 |
三、自助办税方式的推广存在瓶颈 |
第四节 服务质效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从个体因素角度分析 |
二、从组织因素角度分析 |
三、从社会因素角度分析 |
第五章 C市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税收宣传方面 |
一、使用易于纳税人接受的宣传平台 |
二、宣传内容贴合公共利益需求 |
三、不断完善税收宣传的考核 |
第二节 办税方式方面 |
一、优化办税服务厅的服务管理 |
二、提升网上办税的利用程度 |
三、建设适用的自助服务模式 |
第三节 服务质效方面 |
一、提高税务人员服务素质 |
二、持续加强组织保障 |
三、不断探索社会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纳税服务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8)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青年教育发展的历史溯源与传承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3 列宁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
2.2.1 毛泽东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2 邓小平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3 江泽民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青年教育思想 |
2.3.1 重视国家利益,强调责任担当 |
2.3.2 推崇仁爱原则,培养家国情怀 |
2.3.3 强调德行修为,重视敬业奉献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
3.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3.1.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历史审视 |
3.1.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1.4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3.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 |
3.2.1 萌芽时期—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期 |
3.2.2 发展时期—插队结束至党的十八大之前 |
3.2.3 成熟时期—党的十八大之后 |
3.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3.3.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3.3.3 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
3.3.4 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 |
4.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
4.1.1 文化渊源 |
4.1.2 理论依据 |
4.1.3 实践基础 |
4.1.4 时代诉求 |
4.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任务 |
4.2.1 注重立德树人 |
4.2.2 注重思想引领 |
4.2.3 注重品格塑造 |
4.2.4 注重自我提升 |
4.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
4.3.1 青年本质论 |
4.3.2 青年价值论 |
4.3.3 青年教育论 |
4.3.4 青年发展论 |
4.4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方法 |
4.4.1 他育与自育相结合 |
4.4.2 内化与外化相结合 |
4.4.3 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4.4.4 榜样与示范相结合 |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功能与意义 |
5.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功能 |
5.1.1 奠定了当代青年的前进方向 |
5.1.2 明确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目标 |
5.1.3 充实了当代青年的知识内涵 |
5.1.4 明确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 |
5.1.5 指明了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 |
5.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意义 |
5.2.1 明确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目标 |
5.2.2 发展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理论 |
5.2.3 丰富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资源 |
5.2.4 完善了我国新时代青年教育的方法 |
5.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5.3.1 阐明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
5.3.2 指出了新时代青年成才的科学道路和正确方向 |
5.3.3 拓宽了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
5.3.4 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
第六章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启示 |
6.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关系 |
6.1.1 党的领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 |
6.1.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内核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
6.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微观反映 |
6.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 |
6.2.1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
6.2.2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制度 |
6.2.3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类受众 |
6.3 习近平青年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
6.3.1 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
6.3.2 宽严相济的教育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
6.3.3 尊重不同的教育受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人民日报》抗“疫”公益广告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意象表征阐释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平面媒介呈现 |
一、绘画呈像 |
二、摄影呈像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意象阐述 |
一、《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意象空间 |
二、《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意象元素 |
三、《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意象表达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的意象渗透 |
一、“实象”与“虚象”相融互通 |
二、“体验”与“思辨”会通始终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物象”符号修辞与解码 |
第一节 公益广告中物象符号的修辞运用 |
一、隐喻:公益广告意义的隐藏 |
二、转喻:公益广告关系的转化 |
三、系列化:公益广告视觉的成熟 |
四、互文性:公益广告理念的深入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中物象符号元素解码 |
一、塑造角色的身体意象 |
二、突出主旨的建筑意象 |
三、营造氛围的自然意象 |
四、寓意多元的道具意象 |
五、触碰泪点的人文意象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物象”与“意象”的蝉联 |
第一节 境生象外:塑造《人民日报》广告客体的境域体验 |
一、再生物境:《人民日报》“新闻”与“广告”形似虚实相生 |
二、情境:《人民日报》广告场景传递真挚情感 |
三、意境:《人民日报》广告人、物与环境的语境交融 |
第二节 澄怀味象:蕴藉《人民日报》广告主体的审美意象 |
一、澄明自洽:“人心营构之象” |
二、神韵意趣:“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三、凝练含蓄:“一墨大千,一点尘劫” |
第三节 镜中之象:映射《人民日报》广告主客体意识形态交融 |
一、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人民日报》抗“疫”企业性广告 |
二、神话与历史的建构:《人民日报》抗“疫”政治性广告 |
三、消费与艺术的转化:《人民日报》抗“疫”社会性广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西方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D]. 林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
-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 李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肯尼亚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D]. 刘雪泥.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5]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
- [6]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D]. 朱振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C市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研究[D]. 张斯.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8]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D]. 张瑞.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9]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10]《人民日报》抗“疫”公益广告意象研究[D]. 周爱春.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