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运移方面的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薛楠,吕修祥,朱光有,韦佳启,汪瑞,李峰,贺涛,吴郑辉,陈晓,欧阳思琪[1](2022)在《油气成藏定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史研究中,油气运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遗留下的踪迹较少,难以对其进行模拟,又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油气运移路径示踪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中的难题。油气运聚成藏定位技术,即对油气运移的示踪以及聚集空间分布的预测,是研究油气从生烃、运移、聚集及保存等一系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无论是对优选勘探目标、重建油气藏形成演化过程、预测油气富集区,还是对丰富与深化油气成藏理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油气运移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中部分示踪方法的研究仍是石油地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前人的一些主要成果,对油气成藏定位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认为油气成藏定位主要经历2个阶段,从定性描述阶段发展到定量刻画阶段,并尝试将油气运移示踪的方法分为4个大类。
周晨曦[2](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丛富云[3](2021)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深层勘探的热点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油气成藏过程与分布规律极为复杂。受深层油气成藏过程特殊性及其复杂的动力学机理影响,深层油气成藏运聚机理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塔北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之一,含油气层位多,其中奥陶系石油储量最大,成藏问题也最复杂。本次研究通过对塔北隆起中西部三个典型地区,即于奇-艾丁-托甫台地区、哈拉哈塘地区和顺北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精细解剖,揭示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建立深层油气富集模式。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有机地球化学、包裹体定量荧光光谱和测温、同位素地球化学,从烃源岩生烃史、原油性质空间变化和原油充注历史分析入手,总结了塔北隆起中西部奥陶系油藏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研究所得结论和认识如下:(1)识别了塔北隆起及顺托果勒低隆起由二叠系岩浆活动导致的背景热异常事件。本次研究将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Δ47)与方解石U-Pb定年相结合,利用已有的团簇同位素固相重排动力学模型对塔北隆起和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深埋碳酸盐岩层段进行热历史正演模拟,并结合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的Easy%Ro模拟结果,揭示了塔北、顺北和顺托地区于二叠纪存在一个短暂的背景热异常事件。基于恢复的最高古地温推算剥蚀量及古地温梯度,认为二叠系地幔柱活动可能是造成产生背景热异常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二叠系岩浆活动导致的热异常期间最高埋藏古地温的实际温度区间仍需要结合更多方法和证据进行确定。但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进行塔里木盆地热历史恢复和生烃史研究中,二叠系岩浆活动的热效应应予以重视。(2)对塔北隆起中西部三个典型地区,即于奇-艾丁-托甫台地区,哈拉哈塘地区和顺北地区进行一维和二维热史、生烃史模拟,同时辅以原油Re-Os同位素定年,限定了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生烃历史。结果显示,塔北隆起中西部原地烃源岩存在三个主要的生烃时期,包括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是烃源岩的主生烃期,生烃量最大、生烃范围最广。南部和北部烃源岩成熟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北部烃源岩成熟度低于南部。(3)对于奇-艾丁-托甫台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原油物性和成熟度存在由北向南渐变的原油性质的空间变化与海西晚期埋深导致的生物降解程度差异以及原地烃源岩成熟度差异导致的原油成熟度差异密切相关,同时断裂活动差异导致的原油垂向充注期次及强度差异,影响了部分地区,如YQX1井轻质油藏原油性质的突变。总体三到四期充注,包括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燕山中-晚期和喜山期。艾丁和于奇地区奥陶系储层中,海西晚期充注分布最为广泛,海西早期和燕山中-晚期充注主要分布于艾丁地区,喜山期充注在艾丁和于奇地区均有识别。(4)对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哈拉哈塘油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可以总结为“断裂控富、原地生烃、垂向运移、多期充注”。原油成熟度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局部地区成熟度变化趋势存在波动。分析认为海西晚期是烃源岩主生烃期及储层主充注期,原地烃源岩成熟度差异可能导致了原油成熟度大范围的空间变化。原油充注时期包括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充注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是主充注期。断裂带的分段性及断裂不同部位活化强度差异可能控制了不同井位油气充注期次及各期充注强度,从而造成局部原油性质的波动。(5)对顺北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顺北油田的成藏机理可以总结为“早期生油,早期充注,深埋熟化,晚期调整”。顺北地区的现有钻井主要分布在NNE向的顺北1号和NNW向的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周围。顺北1号带原油密度、粘度、含硫量及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均低于顺北5号带,原油成熟度则在顺北1号带更高。顺北5号断裂带现今原油于加里东晚期充注,顺北1号断裂带原油充注时期最早始于海西晚期,持续至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是主充注期。区域应力场方向导致的两条断裂带的差异活化是造成原油差异充注的主因,直接决定了两条断裂带上原油性质的差异性。(6)综合三个典型地区的油气成藏历史,塔北隆起中西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可以总结为“烃源岩原地供烃、原油垂向充注、多期充注成藏、走滑断裂控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地生烃。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由于埋深不同,烃源岩成熟度存在差异,且南部烃源岩成熟度较北部更高。烃源岩总体存在三期生烃,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为主生烃期,生烃量最大。由于烃源岩成熟度空间差异,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充注的原油也存在成熟度差异,并且表现为南部地区充注的原油成熟度高于北部地区。原油成熟度存在空间差异,总体上表现为由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原油充注期次总体存在三期,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喜山期。不同地区充注期次及各期充注强度存在差异。走滑断裂的差异活化控制了原油垂向运移,从而决定了不同地区原油性质的差别。
周肖肖[4](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孔丽姝[5](2020)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油的成因类型判识已成为深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期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300~8000m埋深奥陶系鹰山组以及一间房组轻质油藏的发现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本文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轻烃分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以及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地区深层原油的成因特征,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顺北地区深层原油为轻质油-凝析油阶段成烃产物,生物标志化合物总体分布面貌与塔河原油具有可比性,二者可能具有一致的烃源。(2)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未受热裂解作用的寒武系生源端元油相比偏重2~4‰,系热成熟作用导致的碳同位素分馏,揭示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可能源自寒武系烃源岩。(3)构建了基于烷基苯和烷基萘的源与成熟度判识图版。虽然顺北1井区和顺北5井区已发现油气藏具有统一的源,但不同断裂带之间、甚至在顺北1号断裂带内部原油成熟度都存在显着差异。(4)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及邻区原油苯系物分布特征及甲基环己烷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根据C2-B/nC8和C3-B/nC9比值以及C3-B/nC9 v.s.δ13CMCH判识图版,提出顺北地区不同井区的原油在后生成因上存在一定差异性。顺北1井区、顺北2井以及顺北5井区原油属于正常干酪根热降解成烃产物,未受显着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3井原油可能受轻微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7井原油甲基环己烷具有重碳同位素,同时具有低的芳构化特征,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谭雯靖[6](2019)在《顺北奥陶系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充注方向示踪研究》文中指出对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17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原油族组分分离、饱和烃气相色谱、饱和烃/芳烃色谱-质谱、金刚烷色谱-色质、全油气相色谱和碳同位素等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油物性特征、原油族组分特征、芳烃化合物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等特征。1.根据甾烷、藿烷、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的色谱峰特点,认为原油保存条件良好,未受到或很少受到生物降解或次生水洗作用。C27-C28-C29甾烷图版显示生烃母质都是来自于开放性海洋环境,绝大多数样品三环萜烷呈现出C23>C21<C20的山谷型特征,这指示出这些原油的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一种盐度较高的海水环境。饱和烃和芳烃馏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而非烃、沥青质及全油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相对较大一些。2.应用n-C17/Pr与n-C18/Ph的关系图、C29甾烷异构体参数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的关系图、烷基萘比值参数DNR与MNR的关系图、甲基菲与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的关系图得出,原油样品均处于高成熟阶段。对35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分析及全烃气相色谱分析,从中选取有效烃源岩来进行油源对比,在对比中利用三芳甲藻甾烷和三芳甾烷参数图版,显示顺北原油既有下寒武统烃源岩贡献,也有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输入。3.通过筛选有效示踪参数,最终选取4,6-/(1,4+1,6)-DMDBT、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C21-/C22+和甲基菲指数等来进行油气运移示踪。示踪结果显示为可能主要存在四条充注路径:从SHB1-5H井向SHB3井、SHB1-7H井向SHB1-8H井、SHB1-6H井向SHB1-9井以及从SHB1-3CH井向北方向。推测研究区的烃源灶方位主要位于满加尔凹陷及顺托果勒低隆起部位,且顺北地区奥陶系油藏大致上存在由南向北的运移充注趋势。
詹兆文[7](2016)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地球化学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研究现状,指出造成目前油源对比和混源解析的认识不一致的主要问题是油源对比指标和混源解析时端元油的选择引起的。相对常规的一元或二元分析方法,以多元统计学为基础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同时处理几乎所有的地球化学参数,可以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地质样品。三端元人工混配实验证实:不同类型的原油混合会导致原油性质和组成的复杂变化,混源油中化合浓度随端元贡献率成线性关系,而化合物比值与之成非线性关系。与比值参数相比,浓度数据更适合用于解析混源油。混源油中端元油的个数、端元油贡献率和组分组成可以通过生物标志物浓度数据的交替最小二乘法(ALS-C)分析得到,端元油的生标比值可以通过ALS-C计算的组分数据间接得到。ALS-C解析结果与实验情况相符,误差小于5%,其可靠性与混源油样品集(数据集)中端元油数据的存在与否无关,而主要与混源油的样品数和比例分布有关,可避免从自然样品中预先假定端元油的不确定性。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证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古生界海相原油是来自于不同烃源岩、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源油。对41个参数(包括全油碳同位素和40个生物标志物浓度数据)ALS分析,计算出三个端元油的贡献比率和化合物组成。端元油组成分析与烃源岩抽提物的相关参数对比认为:端元油1是塔北海相混源油的最小贡献端元,来自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烃早期至生烃高峰阶段,是经历了两期混合和降解的残余物;端元油2是次要贡献端元,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生烃早期形成的原油,经历了两期混合和一期降解;端元油3是主要贡献者,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高成熟阶段形成的原油,经历了一期混合作用和其它诸如蒸发分馏等次生作用。对来自塔河油田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52个原油样品分析,认为其是海相不同沉积相带烃源岩、不同成熟阶段生成原油的混合油。选取原油中38个生物标志物浓度参数,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计算得出三个端元油的贡献比率和组分组成。在实际地质背景基础上,对比分析原油样品与计算端元油组成,认为端元油1来自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而端元油2和3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端元油3的成熟度高于端元油2。地质-地化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原油是三期原油充注形成的混合油,第一期充注发生于加里东中晚期,随后发生生物降解;第二期原油充注发生于海西晚期,并与第一次残余油混合后再次经历地壳抬升而受到破坏,第三期原油充注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并与前两期的残余油混合。第二期和第三期原油充注方向有两个,即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运移,北部或西北部是油气充注的指向区。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原油主要作横向或短距离纵向运移后混合;而东部地区第三期原油主要作纵向上的长距离运移后混合,早期下部奥陶系储层的混源油藏可能被破坏后向上部储层运移聚集,也有可能是第三期原油与前期原油混合并且发生差异聚集。对比塔河油田混源油与塔北隆起带其它构造混源油的解析结果认为,各自计算的三个端元油具有较好的对应性。有机质类型参数表明两者的端元油1具有相似的生烃母质类型;而两者端元油2和3在生烃母质类型上也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在某些反映沉积环境的萜类生物标志物参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烃源岩沉积相带的差异和原油经历的生物降解等次生作用的程度不同。总之,这两区域混源油的解析结果,具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如海相生烃母质、三期充注、两期混合和降解等);在局部存在差异(如端元油的源岩沉积环境相不完全一致)。
方镕慧[8](2016)在《多环芳烃与非烃地球化学:油藏充注途径的示踪标志》文中研究表明含硫多环芳烃(二苯并噻吩、苯并萘并噻吩)是石油和沉积有机质中一类重要的含杂原子多环芳烃化合物。由于其高电负性和硫原子外环存在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所以硫原子和疏导介质中的氢原子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二苯并噻吩类及苯并萘并噻吩参数可以作为有效的分子示踪参数。本论文所研究的哈拉哈塘凹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部,勘探前景良好。通过精细的剖析该地区典型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油-油对比的研究,进而划分原油族群,在此基础上,研究典型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选定示踪油藏运移的分子参数,示踪油气藏的运移方向与路径。并结合典型油藏的地质条件,对研究区的油气运移方向、充注途径和成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本次论文共采集了哈拉哈塘及周缘地区共78口井80件奥陶系原油样品,通过对这些原油样品进行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发现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油藏的原油样品属于同一原油族群,并与周缘塔河油田样品具有很好的对比性。表明该地区奥陶系原油源自于同一烃源层/灶,并且具有相似的充注/成藏历史。通过对3口典型井的储层包裹体观测和测温、结合一维数值模拟重建的单井地层埋藏史-热历史曲线,确定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藏存在着两期成藏,相应的成藏时间为:第一期420410Ma,相当于中—晚志留世;第二期成藏时间为206Ma,相当于中新世时期。利用筛选出的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多环芳烃分子参数(4-/1-甲基二苯并噻吩,4,6-/(1,4+1,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2,6+3,6)-/(1,4+1,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2,4,6-/(1,4,6+1,4,8+3,4,6)-三甲基二苯并噻吩,(2,4,7+2,4,8)-/(1,4,6+1,4,8+3,4,6)-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及苯并萘并噻吩参数)对哈拉哈塘及周缘托甫台、艾丁及跃进区块奥陶系油藏进行了连片示踪,结果表明该区奥陶系油藏整体由南向北运移,推测出该地区烃源灶位于哈拉哈塘凹陷南部的满西低凸起上。并结合该地区的油气运移方向、优势运移通道与缝洞发育情况,原油的产量分布情况之间的关系,发现分子地球化学参数示踪得到的优势运移通道均位于缝洞系统上,且优势运移通道上均为油气产量的高产区。通过对分子地球化学示踪参数结合地质特征、油藏分布特征综合分析,推断出哈拉哈塘凹陷南部区域可能是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指向区。
罗正宇[9](2015)在《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位于轮南低凸起,主要产油气层位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地层,是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轮古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局部出现油气水分异,且埋藏深,具多期次油气充注等特点。本文将以轮古中部斜坡带奥陶系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原油族组成、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包裹体、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对该地区的成藏特征进行研究,获得如下结论与认识:1、中部斜坡带地区主要包括轮古7、轮古2和桑南西三大井区,整个区块位于轮南古潜山的隆起高部位,裂缝及岩溶十分发育。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主要为油、气、水三者共存。轮古地区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导致轮古中部斜坡带奥陶系产层主要为奥陶系中下统的鹰山组地层。2、中部斜坡带鹰山组储层岩石类型以泥晶灰岩为主,其次为粒屑灰岩。其储层基质为低孔、特低渗范畴,主要储集空间为构造及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溶蚀孔、缝和溶洞。3、轮南地区主要发育有轮南西部地区哈拉哈塘凹陷的奥陶系烃源岩和轮南东部地区草湖凹陷的寒武系烃源岩。其中奥陶系烃源岩现今Ro值在1.2%~1.6%,进入了生油高峰时期,寒武系烃源岩现今1.6%~2.4%,进入生气阶段。4、轮古油田奥陶系具有相同的油气来源,具有寒武系烃源岩和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混原油的特征,且至少存在三期油气的运移与充注,轮古7井区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轮古2井区和桑南西井区存在三期包充注,并且轮古7地区和桑南西地区第一期油的充注时期较早,且发生了较强烈的生物降解,后期油气充注的多少决定原油性质的好坏。5、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断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油气运移的方向为两个方向,分别为南北向以及东西向充注过程
张志荣[10](2014)在《不同类型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精细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标志物是石油地质样品中的分子化石,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油气勘探开发应用研究和地球化学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科学家们碰到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其中的生物标志物应该如何去分析并应用,成为了领域研究的前缘与热点。本文展开了5方面的探索研究,具体包括对低成熟烃源岩中的可溶有机质、干酪根、高成熟的固体沥青、烃源岩,以及储层油气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手段,包括分子筛、单体烃碳同位素、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激光微裂解-色谱-质谱以及激光剥蚀单体油气包裹体分析等。(1)低成熟的油页岩是进行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研究的良好对象,桦甸油页岩具有成熟度低、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适合于进行湖相藻类烃源的深入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含有L属葡萄球藻以及湖相浮游鞭毛藻的重要贡献;高含量的藿烯具有明显偏负的碳同位素,可能直接来源于甲烷氧化菌,有机质主要来自于分层明显的较深湖体中的微藻,而正构烷烃分布显示其可能来源于水生植物。(2)根据两个桦甸油页岩干酪根的热解-色谱-质谱分析,结合对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的研究,发现生烃能力主要来自于微藻。而HD-20样品中相对更高含量的芳烃化合物可能来自于其中低丰度的高等植物镜质体以及底栖宏观藻。首次从油页岩干酪根热解产物中直接检测到了 C40单芳环番茄红素衍生特殊生物标志化合物,可以直接明确指示其中的葡萄球藻为L属。根据正构双烯烃以及1-烯烃的相对分布,也可能反映有另外一种无法用常规有机岩石学方法鉴定的微藻存在。(3)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两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以及加氢热解分析,发现饱和烃产物中以低分子量的正构烷烃为主,同时具有明显的烷基环己烷产出,两者分子量分布范围具有很高的可比性,反映其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芳烃化合物分析发现,寒武系烃源岩与奥陶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而前者的成熟度相对后者更高。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烃源岩为库克型,具有以粘球形藻占主导的有机质组成;而奥陶系烃源岩为稀释的库克型,粘球形藻对有机质具有较大贡献。此外,粘球形藻对寒武系烃源岩的贡献更大。(4)应用两种基于色谱-质谱分析的热解技术(Pyroprobe和激光微裂解)对四川盆地寒武系的固体沥青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yroprobe的分析产物中以芳烃化合物为主,而激光微热解产物中以脂肪烃类为主。两种热解方式的脂肪烃类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均显示出具有藻类来源的母质以及类似的饱和烃/烯烃比值。对于固体沥青样品,激光微裂解的分析手段更为有效。(5)在总结油气包裹体分析技术现状的基础之上,应用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样品池,以及对传输系统的不断改进,开拓探索了单体油气包裹体的分析技术及其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目前已经能够获取单(个)体油气的成分范围为i-C4-n-C33,突破了此前此项技术C20左右的技限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单体包裹体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油田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早期捕获的黄色荧光包裹体油源可能来自于∈1-O1优质烃源岩,运移距离较长;晚期蓝色荧光包裹体油源应主要来自03碳酸盐烃源岩。
二、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运移方面的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运移方面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成藏定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藏定位 |
1.1 流体势指示油气运移方向 |
1.2 传统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示踪油气运移 |
1.2.1 油气组成与物理性质示踪油气运移 |
1.2.2 生物标志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 |
1.2.3 含氮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 |
1.2.4 含硫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 |
1.2.5 碳同位素示踪油气运移 |
1.3 原油微量金属元素及同位素示踪油气运移 |
1.3.1 原油微量金属元素 |
1.3.2 Pb同位素 |
1.3.3 稀有气体同位素 |
1.4 地层水矿化度及同位素示踪油气运移 |
1.4.1 地层水矿化度 |
1.4.2 碘同位素 |
2 结语 |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
1.1.5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
1.4.2 烃源岩TOC分析 |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评价 |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
4.2.1 原油样品 |
4.2.2 烃源岩样品 |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
4.3.1 原油样品 |
4.3.2 烃源岩样品 |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
6.1.1 原油样品 |
6.1.2 烃源岩样品 |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层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2 沉积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深层油气勘探现状 |
1.2.4 深层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构造分区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断裂发育特征 |
2.1.4 沉积充填特征 |
2.1.5 岩浆活动特征 |
第三章 区域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研究 |
3.1 岩浆活动背景热异常事件研究 |
3.1.1 岩石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 |
3.1.2 团簇同位素和镜质体反射率热史恢复 |
3.1.3 背景热异常的构造-热解释 |
3.2 区域热史、生烃史研究 |
3.2.1 托甫台-艾丁-于奇地区区域热史、生烃史 |
3.2.2 哈拉哈塘地区区域热史、生烃史 |
3.2.3 顺北地区烃源岩热史、成熟史 |
第四章 托甫台-艾丁-于奇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
4.1 油气性质及空间变化 |
4.1.1 原油物性特征 |
4.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2 油气充注历史 |
4.2.1 流体包裹体 |
4.2.2 方解石U-Pb定年 |
4.3 区域油气成藏过程 |
第五章 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
5.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变化 |
5.2 油气充注历史 |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充注期次 |
5.2.2 原油充注时期 |
5.3 区域油气成藏过程 |
第六章 顺北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
6.1 油气性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1 原油物性特征 |
6.1.2 原油成熟度差异 |
6.1.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2 油气充注历史 |
6.2.1 原油多期混合 |
6.2.2 油气充注时期 |
6.3 区域油气成藏过程 |
第七章 塔北隆起中西部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实验测试流程 |
2.方解石原位微区U-Pb定年方法流程 |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
1.2.2 油气源对比 |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取样及实验 |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分布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构造演化特征 |
2.1.4 断裂特征 |
2.2 油气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组合特征 |
2.2.3 油气藏分布 |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
3.1 烃类相态分类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原油物性特征 |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
4.2.1 模拟实验 |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3.1 烃类气体来源 |
4.3.2 非烃气体来源 |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
5.2 气侵作用 |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
5.2.4 气侵来源 |
5.3 生物降解作用 |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
5.5 油气充注期次 |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
6.1.1 塔中地区断裂 |
6.1.2 古城地区断裂 |
6.1.3 盖层 |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
6.3.1 塔中地区储层 |
6.3.2 古城地区储层 |
6.4 油气成藏过程 |
6.5 油气成藏模式 |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与烃类热稳定性 |
1.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
1.1.2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烃类热稳定性 |
1.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1.3.1 储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
1.3.2 圈闭及油气藏特征 |
1.3.3 断裂带分布特征 |
1.3.4 油源研究 |
1.3.5 存在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样品基本特征与实验 |
2.1 原油基本物性特征 |
2.2 原油分离与仪器测试 |
2.2.1 族组成分离 |
2.2.2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分析 |
2.2.3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2.4 全油轻烃及正构烷烃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 |
3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2 萜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3 甾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2 原油轻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 原油芳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1 烷基苯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2 烷基萘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3 烷基菲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4 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4 小结 |
4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 原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1 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2 轻烃分子组成与单体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
4.2 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3 小结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顺北奥陶系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充注方向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规地球化学指标及指示意义研究 |
1.2.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
1.2.3 油气充注方向示踪研究现状 |
1.2.4 塔里木奥陶系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地层划分与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5 实验方法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三章 顺北奥陶系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 |
3.1 原油物性特征 |
3.2 族组成特征 |
3.3 饱和烃馏分的组成特征 |
3.3.1 链烷烃系列 |
3.3.2 萜烷系列 |
3.3.3 甾烷系列 |
3.4 芳烃馏分的组成特征 |
3.4.1 萘系列化合物 |
3.4.2 菲系列化合物 |
3.4.3 “三芴”系列化合物 |
3.4.4 其他芳烃系列化合物 |
3.5 全油及馏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3.6 原油成熟度 |
3.6.1 甾烷成熟度参数 |
3.6.2 藿烷类成熟度参数 |
3.6.3 甲基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 |
3.7 油源对比 |
3.7.1 顺北地区有效烃源岩的识别 |
3.7.2 分子指纹油-岩精细对比 |
第四章 顺北地区油气充注方向研究 |
4.1 阿瓦提-满加尔地区充注特征 |
4.2 分子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油藏充注的理论依据 |
4.3 分子示踪参数的优选 |
4.4 顺北地区原油充注途经示踪 |
4.4.1 野外显示与原油密度示踪 |
4.4.2 二苯并噻吩类示踪结果 |
4.4.3 甾烷类示踪结果 |
4.4.4 甲基菲参数示踪结果 |
4.4.5 C_(21-)/C_(22+)比值示踪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地球化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纲要及工作量 |
一、论文纲要 |
二、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混源油的分类与研究 |
一、混源油分类与形成 |
二、混源油研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演化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一、烃源岩形成环境及分布 |
二、沉积有机相 |
三、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
四、烃源岩演化 |
五、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节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油源识别 |
一、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化学计量法解析混源油的方法验证 |
第一节 化学计量法简介 |
一、主成分分析(PCA) |
二、层次聚类分析(HCA) |
三、交替最小二乘法(ALS) |
第二节 实验设计及过程 |
一、实验目的及步骤 |
二、仪器分析 |
三、重现性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
一、混源油中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 |
二、混源油分类对比 |
三、混源油端元解析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解析 |
第一节 塔北隆起石油地质背景 |
一、塔北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 |
二、塔北地区海相油藏地质研究 |
三、塔北地区海相油油源研究 |
第二节 样品与实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样品与实验 |
第三节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一、原油宏观组成 |
二、原油链烷烃组成与分布 |
三、生物标志物组成与分布 |
四、芳烃化合物分布与组成 |
第四节 原油混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
一、25-降藿烷与原油色谱指纹 |
二、不同类型的成熟度参数 |
三、全油与族组成碳同位素 |
四、PCA因子分布图 |
第五节 混源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
一、塔北混源油解析 |
二、端元油的特征 |
三、端元油的地质意义 |
第六节 三期充注、两期混合和降解的地质模型 |
第七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塔河油田混源油解析 |
第一节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
一、构造-沉积演化 |
二、石油地质特征 |
三、主要的石油地质问题 |
第二节 样品与实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样品分布 |
三、实验分析 |
四、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塔河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一、原油宏观组成特征 |
二、原油色谱指纹特征 |
三、生物标志物组成与分布 |
四、芳烃化合物组成与分布 |
五、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
第四节 塔河原油地球化学解析 |
一、生烃母质 |
二、成熟度 |
三、生物降解与混合 |
四、混源比例计算 |
五、端元油解析 |
第五节 塔河油田混源油形成 |
一、充注及混合时间分析 |
二、端元贡献程度及分布 |
三、原油充注运移方向 |
四、混源油形成模式 |
第六节 塔北隆起与塔河油田原油的讨论 |
一、原油地球化学性质的异同 |
二、端元油组成比较 |
三、端元油贡献比较 |
四、原油混合模式比较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认识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多环芳烃与非烃地球化学:油藏充注途径的示踪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塔北地区地质背景 |
1.3.2 塔北地区石油地质-油气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2.1.1 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多环芳烃化合物在油藏地球化学中应用研究进展 |
2.1.2 (?)、甲基(?)系列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2.2 原油成藏期次研究 |
2.2.1 流体包裹体测温+单井数值模拟方法 |
2.2.2 同位素测年方法确定油气成藏期次 |
2.2.3 利用分子地球化学研究油气成藏期次 |
第3章 哈拉哈塘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族群划分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区域构造演化 |
3.1.2 石油地质特征 |
3.1.3 实验样品及分布 |
3.2 原油物理性质 |
3.3 原油族组成 |
3.4 原油轻烃组成特征 |
3.4.1 C5-C7轻烃组成 |
3.4.2 庚烷值-异庚烷值 |
3.5 原油链烷烃组成特征 |
3.5.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3.5.2 直链类异戊间二烯烃分布特征 |
3.6 原油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
3.6.1 C_(19)~C_(25)三环萜烷系列 |
3.6.2 原油中 25-降藿烷系列 |
3.6.3 规则甾烷类分布特征 |
3.7 芳烃系列组成特征 |
3.7.1 "三芴"系列 |
3.7.2 三芳甾烷、三芳甲藻甾烷系列 |
3.7.3 (?)和甲基(?)系列 |
3.7.4 芘和甲基芘系列 |
3.8 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3.9 原油族群划分小结 |
3.10 原油成熟度评价 |
3.10.1 庚烷值-异庚烷值 |
3.10.2 饱和烃成熟度参数 |
3.10.3 芳烃成熟度参数 |
第4章 哈拉哈塘及周缘油气运移方向与充注途径示踪研究 |
4.1 示踪研究范围 |
4.2 油气运移/充注参数的优选 |
4.2.1 分子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油藏充注的理论依据 |
4.2.2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油藏充注的理论依据 |
4.2.3 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参数优选及示踪机理探讨 |
4.2.4 分子示踪参数优选 |
4.3 哈拉哈塘及周缘奥陶系油气藏充注途径示踪研究 |
4.3.1 哈拉哈塘地区断裂系统发育与分布特征 |
4.3.2 分子参数Ts/(Ts+Tm)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油藏充注途径 |
4.3.3 分子参数 4-/1-MDBT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4.3.4 分子参数 4,6-/(1,4+1,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和(2,6+3,6)-/(1,4+1,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4.3.5 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参数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4.3.6 分子参数[2,1]BNT/([2,1]BNT+[1,2]BNT)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4.4 烃源灶方位预测及有利勘探方向 |
第5章 哈拉哈塘及周缘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与时间 |
5.1 塔里木盆地构造沉积背景及地热历史演化过程 |
5.2 哈拉哈塘地区沉积构造背景 |
5.3 热普7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和时间 |
5.3.1 热普7井流体包裹体产状 |
5.3.2 热普7井流体包裹体测温 |
5.3.3 热普7井地层埋藏史?热历史重建 |
5.3.4 热普7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与时间厘定 |
5.4 金跃4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和时间 |
5.4.1 金跃4井流体包裹体产状 |
5.4.2 金跃4井流体包裹体测温 |
5.4.3 金跃4井地层埋藏史?热史重建 |
5.4.4 金跃4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与时间厘定 |
5.5 跃满5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和时间 |
5.5.1 跃满5井奥陶系样品岩石学特征 |
5.5.2 跃满5井流体包裹体产状 |
5.5.3 跃满5井流体包裹体测温 |
5.5.4 跃满5井地层埋藏史?热史重建 |
5.5.5 跃满5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与时间厘定 |
5.6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成藏史综合分析 |
5.6.1 哈拉哈塘地区成藏时间对比 |
5.6.2 新垦区块新垦7井第3期油气充注 |
5.6.3 油气成藏期次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 |
第6章 哈拉哈塘奥陶系油藏成藏特征综合分析 |
6.1 哈拉哈塘奥陶系原油物性平面变化特征 |
6.2 奥陶系原油化学性质平面变化特征 |
6.3 奥陶系油藏保存条件及其与原油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关系 |
6.4 奥陶系油藏充注方向与断裂系统分布关系 |
6.5 优势运移通道与石油产量关系 |
第7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地层分布特征 |
2.4 断裂特征 |
2.5 勘探开发现状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
3.1 寒武系烃源岩 |
3.2 奥陶系烃源岩 |
第4章 潜山储层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4.3 储集空间特征 |
4.3.1 宏观孔、洞、缝 |
4.3.2 微观储集空间类型 |
4.4 储层类型 |
第5章 油气成藏特征 |
5.1 石油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
5.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2 油气源特征 |
5.3 油气成藏时期 |
5.3.1 储层沥青特征 |
5.3.2 流体包裹体 |
5.4 油气运移方向 |
5.4.1 天然气运移方向 |
5.4.2 原油运移方向 |
5.5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不同类型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精细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低成熟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精细分析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样品地质背景 |
2.3 样品信息及实验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及展望 |
第三章 低成熟烃源岩干酪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热解-色谱-质谱分析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样品及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及展望 |
第四章 高-过成熟烃源岩(干酪根)中生物标志物的加氢热解分析技术 |
4.1 引言 |
4.2 加氢热解(HyPy)技术介绍 |
4.3 样品背景及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五章 固体沥青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5.1 引言 |
5.2 样品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油气包裹体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及其应用 |
6.1 引言 |
6.2 单体油气包裹体激光剥蚀—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的研发 |
6.3 塔里木盆地含油包裹体激光剥蚀—色谱—质谱分析结果 |
6.4 油气包裹体古温度、古压力计算(以塔河油田为例) |
6.5 Pyroprobe群体油气包裹体分析方法 |
6.6 单体油气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应用(塔河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及其油源分析) |
6.7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七章 取得的主要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
四、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运移方面的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成藏定位研究进展[J]. 薛楠,吕修祥,朱光有,韦佳启,汪瑞,李峰,贺涛,吴郑辉,陈晓,欧阳思琪.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01)
-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D]. 丛富云.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孔丽姝. 浙江大学, 2020(02)
- [6]顺北奥陶系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充注方向示踪研究[D]. 谭雯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地球化学解析[D]. 詹兆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 [8]多环芳烃与非烃地球化学:油藏充注途径的示踪标志[D]. 方镕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9]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罗正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10]不同类型样品中生物标志物精细分析及应用[D]. 张志荣. 南京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