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定目标——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定目标——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预定目标——在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蓝建淮[1](2020)在《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原有后勤保障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改善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后勤服务面临的重大挑战。论文在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整体情况基础上,以F职业技术学院的后勤服务外包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实施监督、外包服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外包公司的服务质量等层面,分析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的实施现状。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取得了提高服务受众满意度、降低了学院的运行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了学校后勤服务用工风险等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F职业技术学院也存在着诸如高校的公益性与物业外包公司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外包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晰;服务外包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等问题。本文运用服务外包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高职院校与外包商的服务理念冲突;物业管理部门制度不完善、职责界限不够清晰;外包公司缺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维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更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后勤服务外包的目标与方向、加强后勤集团内部管理、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通过市场化选人、用人提高核心竞争力。

梅是菲[2](2020)在《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杨德广是我国着名高等教育学者,至今出版专着4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先后承担1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有3项获全国第一、二、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他思想开放,学术眼光敏锐,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许多重大的高等教育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杨德广从教以来,一直与时俱进地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问题,很多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杨德广用他校长、教师与学者的多重身份,以其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高等教育理念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通过查阅、梳理大量文献以及对杨德广本人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分析了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阐释了杨德广有关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观点;凝练出杨德广在改革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启示。本研究认为:杨德广在人生成长阶段经历了苦难的岁月,在磨练中发愤图强,锻炼了坚韧的品质,为他之后在倡导改革时那种逆流而上、不畏阻力的精神提供了心灵上的支撑。通过杨德广的工作经历以及他的研究脉络来看,他的研究领域和时任工作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往往理论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工作实践,又回归到实践以解决问题。成长、工作经历、一些教育家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都是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因素。杨德广认为高等教育要主动去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研究与实践的出发点都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中,那些过时的、陈旧的管理政策、方法,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去改革,以解决目前产生的问题,以达到高等教育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探索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第一部分聚焦杨德广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及实践,主要涉及他对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的改革理念。在办学体制方面,杨德广提出多元化办学的主张,并且强调一定要通过各渠道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高等教育市场理念上杨德广主张高校要走进市场,这是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部分研究杨德广有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以及后勤管理方面的改革理念与具体实践。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杨德广的主要理念包括校长要树立服务意识,要能够调动整个管理层的积极性,要运用管理学知识来管理学校,要坚持民主等;在教学管理方面杨德广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因材施教等理念,并且在实际管理中采取“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改革实践;在人事管理方面,杨德广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考核机制,致力于提高教师地位,同时也强调高校教师的来源需要多样化;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杨德广秉持“德育为先”的德育观,并且他也是最早一批提倡毕业生分配需要改革的学者之一;在后勤管理方面,杨德广最主要的观点就是高校后勤必须要社会化,同时他还非常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总结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和实践,可以发现其理念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先导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并且杨德广勇于面对质疑和压力的魄力、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思维模式、扎实的学术功底、提倡吸收国外先进观点的开放性理念,都是一名管理者和改革者所应该具备的重要人格特性,对所有管理者和改革者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李静[3](2018)在《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总结认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高校后勤部门也由行政型向社会经济型转变,产生了一批综合实力较强、专注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社会企业。但因为改革思想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后勤管理机制未能完全转型、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及外部环境及高校自身的缺陷等使得我国民办高校并未进行彻底性的后勤改革。因此,如何促进民办高校后勤平稳发展,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各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改革的道路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在对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后勤服务、服务外包等概念,分析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成功的案例和国内有关专家对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相关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政府、学校两个维度提出了提升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最后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的现状以及其后勤服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系统性总结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的经验与启示。

石磊[4](2018)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肇始于李岚清副总理任职期间,解决了当时因政府投入不足,学校后勤发展滞后,师生不满意带来的诸多问题。改革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后勤社会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变,师生对于后勤服务水平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故本研究课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为研究目标,希望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进而解决问题。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一章通过搜集、整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国内外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方向。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二章将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和政策变革的行程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供给模式(1951年---1978年),建国初期在大的环境背景下,供给式后勤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的促使下,供给模式也暴露除出了不少问题。第二个阶段为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年---2000年),承包责任制是在市场经济提出后我国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三个阶段为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年---至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文章用大量的篇幅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第三阶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分析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沿革、相关政策、成绩与问题等。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与第五章,归纳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分析出现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数据分析,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议,主要从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3个环节来进行阐述。政策文本的完善: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和明确监督监管责任;政策执行的完善包括引进社会化企业参与、强化对政策本身的认识、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等;政策监督的完善包括完善各种监管制度、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和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研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如果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之路奉献绵薄之力,则不胜荣幸。

韦广全[5](2016)在《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日益发展,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行了二十余年。全国高校经过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模式。但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后勤社会化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校后勤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原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情况下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近些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呼声已经不再强烈,不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出徘徊和停滞的局面,部分高校甚至走了“回头路”。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政策,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和新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个过程和当前所处的后社会化阶段的现状,总结出“苏大模式”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校办学成本大幅下降,后勤职工结构明显优化,后勤服务品质和保障力显着增强,后勤实体苏大教服集团成功做大做强。然而,苏州大学后勤后社会化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想有动摇,原后勤事编制职工仍将长期存在,学校对社会服务企业掌控力不够和后勤服务企业的公益性难以保证。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要的解决,会严重制约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路径: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政府依然要占据主导地位;苏州大学要将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后勤实体要拓宽发展思路,向市场迈进。

廖巍[6](2009)在《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学校后勤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其改革的预期目标贯穿整个改革的过程。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就是事先设计好的改革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完全达成,实现的改革与预期的改革有差距。目标偏离又可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改革实践中预期目标偏离、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对建国后历次高校后勤改革的预期目标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借鉴了政策学、公共政策学和教育政策学的视角。建国后我国经历了6次高校后勤改革,其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都被偏离了,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导致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偏离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后勤改革的性质、预期目标自身的科学性、高校后勤改革的实施以及改革评价的缺失及失真等,都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应对改革持有一种乐观的、理性的态度,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对待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偏离的基本策略包括:第一,建立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决策机制;第二,制定科学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第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执行计划;第四,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第五,健全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实施保障体系;第六,规范我国高校后勤评价机制。

金浩[7](2008)在《社会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公寓中党建工作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寓的社会化改革又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公寓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结合学生公寓的新情况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学生社区,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公寓中党建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分别叙述了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进程、社会化管理等高校学生公寓中党建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在于论述社会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公寓中如何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进程,主要论述了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模式演变,并指出了新管理模式下尚存的问题。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公寓实现社会化管理势在必行,社会化管理后的高校学生公寓从管理模式上说,虽然比原来的宿舍管理模式更适合时代的发展,有其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诸如公寓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等问题。针对社会化管理的学生公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接下来论述了党建工作进公寓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并阐述了高校学生公寓中党建工作开展的现状,从公寓社会化管理与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协调、公寓管理队伍的现状、公寓开展党建工作的文化氛围、硬件设施等方面剖析了开展党建工作这一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本文最后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从建立高校学生党建与后勤物业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方面,联系高校学生工作者和公寓管理者的角度,对“党建工作进公寓”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等进行深入剖析,并尝试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指出的是,党组织的基层建设问题历来是国内党史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发展,走向社会化的高校学生公寓中如何更好的开展党建工作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问题,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总之,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根据大学生住宿公寓化的新特点、新情况,及时拓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积极探索大学生公寓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有利于学生公寓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

王毅华[8](2007)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对解决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的“瓶颈”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这场巨大的变革也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象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观念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研究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达到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析,强调立足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嬗变,借助后勤社会化改革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迎接挑战,确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拓展新载体,营造新环境,从而构建适应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运作模式。

薛爱萍[9](2006)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后勤形成了行政事业型管理体制。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弊端日益显现,并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办学模式转变的一个“瓶颈”。于是,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改革已势在必然。 本论文主要有五部分: 第一部分,即为导言;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本论文研究缘起或背景;二是对本文所要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作简要说明和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变迁进程进行一个历史梳理,描述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三部分,尝试对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解析,既有理论认识方面的,也有实践运作过程中的。 第四部分,介绍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践与经验,既有对国内部分在后勤管理走在前列高校的模式探索的介绍与分析,也有对部分外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经验介绍和分类总结。 在以上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桂玲玲[10](2005)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供给型、福利型”高校后勤体系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党和国家的这一政策为高校后勤改革指明了方向。 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后勤社会化推动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减轻了高校负担,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抓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虽然高校后勤社会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对于其他部门的改革,高校后勤改革仍然是滞后的,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完善。鉴于此,笔者选择高校后勤社会化作为论文选题,力求运用政策分析方法剖析高校改革,探索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有效途径。 本文首先概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基本内容及理论基础,随后对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笔者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传统后勤体系,旨在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传统后勤体系在运行和功能方面的不足。在高校后勤管理方面,也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所以笔者对中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 文章对现有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目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相关政策缺失,没有配套的政策法规,后勤改革的终极目标无法实现,本文介绍了政策缺失的表现并分析了深层次的机制方面和利益方面的原因。政策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政策过程中,政策的有效性会受到影响产生偏差,文章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文章最后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建议:提出通过拓宽政策功能;加强制度建设;找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有效途径;提升政策执行能力。

二、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预定目标——在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预定目标——在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线路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服务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二、高校后勤
        三、后勤服务外包
    第二节 后勤服务外包的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服务外包理论及适用性
        二、交易费用理论及运用
    第三节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的发展历程与供给模式
        一、后勤服务发展历程
        二、后勤服务供给模式
第三章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现状
    第一节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合同外包的原因
        一、成本原因
        二、效率原因
    第二节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合同执行过程
        一、合同订立过程
        二、合同招投标邀请过程
        三、服务合同执行过程
        四、承包商的内部管理方式
        五、委托方的监管制度与考核办法
    第三节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成效分析
        一、外包前期调研
        二、服务受众对后勤服务外包的评价
        三、服务外包总体成效分析
第四章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公益性与物业外包公司逐利性之间的矛盾
        二、外包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晰
        三、服务外包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
    第二节 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与外包商的服务理念冲突
        二、物业管理部门制度不完善、职责界限不够清晰
        三、外包公司缺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维
第五章 完善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对策
    第一节 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目标与方向
        一、完善后勤外包考核标准
        二、严把招标环节实现优存劣汰
    第二节 加强后勤集团内部管理、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建立衡量后勤工作的评价标准
        二、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三、充分利用师生诉求资源
    第三节 市场化选人用人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改善高职院校后勤用工制度
        二、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
        三、建设核心企业文化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个人简历

(2)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
        (二)杨德广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实践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访谈设计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
    一、杨德广生平经历对其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
        (一)杨德广的学生时代
        (二)杨德广的工作阶段
    二、国内外教育家的影响
第四章 杨德广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
    一、办学体制改革理念
        (一)建立一主多元所有制的改革理念
        (二)国家调控、高校自主、市场引导的领导体制改革理念
    二、高等教育市场理念
第五章 杨德广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
    一、高校内部体制管理理念
        (一)职权观念
        1.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工作
        2.校长要树立服务观念
        3.校长要充分调动整个管理层的积极性
        (二)科学管理观念
        1.管理学校需要运用管理学知识
        2.决策要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3.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三)管理者素质观
        1.有能力、精力、魄力、效力
        2.关注小事细节
        3.眼光好、视野高
    二、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一)建立奖学金制,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我国的学分制需要有中国特色
        (三)奖励与淘汰并存的学籍管理理念
        (四)高等学校整体教育理念
        1.素质教育
        2.创新教育
        3.充实教育
        4.因材施教
        (五)根据时代发展更新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三、高校人事管理理念
        (一)促进师资流动,加强教师考核
        (二)重视教师发展,不滥用人才
        (三)提高教师地位,尊重、激励教师
        (四)打破“近亲繁殖”,确保教师来源多样化
    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
        (一)高校德育观
        1.从“三育并举”到“德育为先”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二)学以致用、优才优用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理念
    五、高校后勤管理理念
        (一)高校后勤必须社会化
        (二)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第六章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总结
    一、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的特点
    二、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一般理论
    2.1 后勤服务外包
        2.1.1 后勤服务的界定
        2.1.2 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概念和原则
    2.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要素分析
        2.2.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主体
        2.2.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决策
        2.2.3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流程
        2.2.4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风险评估
    2.3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异同
        2.3.1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相同之处
        2.3.2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不同之处
    2.4 相关的基础理论
        2.4.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4.2 分工理论
        2.4.3 木桶理论
第3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
    3.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兴起与成效
        3.1.1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历程
        3.1.3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新发展与成效
    3.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3.2.1 外包后勤服务缺位
        3.2.2 外包决策机制欠妥
        3.2.3 监督管理机制失衡
第4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服务外包基础薄弱
    4.2 决策沟通流程欠佳
    4.3 专业监管人员缺乏
第5章 完善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建议
    5.1 挖掘服务深度
    5.2 加强决策流程建设
        5.2.1 提高决策者的认知能力
        5.2.2 制定有效的决策制度与流程
        5.2.3 做好决策准备与分析
        5.2.4 加强决策沟通过程
    5.3 建全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
        5.3.1 建全科学的监督管理指标
        5.3.2 建立专业监督管理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
        1.4.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1.4.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点
        1.4.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企业化的区别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1.5.1 社会分工理论
        1.5.2 市场经济理论
        1.5.3 新公共管理理论
    1.6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过程
    2.1 供给模式阶段(1951 年...1978 年)
        2.1.1 供给模式的背景
        2.1.2 供给模式的内容
        2.1.3 供给模式的利与弊
    2.2 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 年...2000 年)
        2.2.1 承包责任制的背景
        2.2.2 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2.2.3 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2.3 社会化改革阶段(2001 年...至今)
        2.3.1 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2.3.2 社会化改革主要内容
第三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3.1 改革政策文本
        3.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1.2 《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2012..至今)
    3.2 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
        3.2.1 总体目标
        3.2.2 第一阶段目标
        3.2.3 第二阶段目标
    3.3 改革政策的内容和方法
        3.3.1 改革内容——高校后勤社会化
        3.3.2 改革重点——学生生活后勤改革
        3.3.3 改革方法——统一组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
    3.4 改革政策要解决的问题
        3.4.1 通过社会化改革打破后勤瓶颈,为高校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3.4.2 通过社会化改革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升了后勤服务层次
        3.4.3 通过社会化改革引入后勤竞争机制,优化了后勤资源配置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问题分析
    4.1 政策自身不完善
        4.1.1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
        4.1.2 相关政策不配套
        4.1.3 政策中监督监管责任不落实
    4.2 政策执行不到位
        4.2.1 政策执行进展不平衡
        4.2.2 政策执行中虚多实少
        4.2.3 对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
        4.2.4 政策执行机构不健全
        4.2.5 政策执行者素质有待提高
    4.3 监督环节不健全
        4.3.1 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4.3.2 缺乏权责明确的监管主体
        4.3.3 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第五章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完善的建议
    5.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本身的完善
        5.1.1 出台可持续性的优惠扶持政策
        5.1.2 完善政策中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1.3 政策中明确监督监管责任
    5.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执行的完善
        5.2.1 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推进政策执行
        5.2.2 提高对政策本身的认识水平,推进政策执行
        5.2.3 健全政策的执行机构,推进政策执行
        5.2.4 提高执行者的专业素养,推进政策执行
    5.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监督的完善
        5.3.1 完善监管制度
        5.3.2 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人
        5.3.3 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估体系
    5.4 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与产权研究
        (二)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济与管理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六、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校后勤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及阶段性成果
    一、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过程
        (一)“小机关、多实体”改革阶段(1999-2001)
        (二)“小机关、大实体”阶段(2002-2004)
        (三)体制转型阶段(2004-至今)
    二、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学校办学成本大幅下降
        (二)学校后勤职工结构明显优化
        (三)学校后勤服务品质和保障力显着增强
        (四)后勤实体苏大教服集团成功做大做强
第三章 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职工改革的思想有所动摇
        (二)原后勤事业编职工仍将长期存在
        (三)学校对社会服务企业掌控力不够
        (四)后勤服务企业的公益性难以保证。
    二、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指导不足
        (二)学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不统一
        (三)后勤职工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解不充分
第四章 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政府继续发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导作用
        (一)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指导
        (二)营造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化氛围
        (三)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配套
    二、学校要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完善校园市场经济体制
        (二)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
        (三)制定后勤服务监管制度
    三、后勤实体要拓宽发展思路走向市场
        (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完善内部科学管理机制
        (三)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四)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
        (五)树立坚持姓“教”的企业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学校后勤
        二、高等学校后勤改革
        三、目标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历次高等学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实现
    第一节 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49年-1965年)
        一、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一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二节 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66年-1976年)
        一、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二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三节 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79年-1983年)
        一、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三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四节 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84年-1991年)
        一、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四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五节 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92年-1998年
        一、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五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六节 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1999年-今)
        一、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的提出
        二、第六次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实现的分析
第三章 导致高校后勤改革实际效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后勤改革的性质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复杂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路径依赖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后勤改革的艰巨性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制定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改革预期目标设计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预期目标本身的因素影响目标实现
        三、改革目标的现实基础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 预期目标实施阶段的原因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决策体制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实施的环境条件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三、改革执行者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四、理论研究的滞后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五、信息交流缺乏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四节 高校后勤改革评价的缺失及失真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第一节 坚持改革的方向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决策机制
    第三节 制定科学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
        一、融合的价值取向
        二、公平的利益分配
        三、可行的现实基础
        四、明确的文本表达
    第四节 设计合理的高校后勤改革执行计划
    第五节 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
    第六节 健全高校后勤改革目标实施保障体系
        一、加强改革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
        二、提高实施主体的素质及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优化高校后勤改革实施的环境
    第七节 规范我国高校后勤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社会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公寓中党建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概况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简介
    1.2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模式演变
        1.2.1 高校学生公寓原管理模式与社会化管理后的模式比较
        1.2.2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后的新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2章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进程中党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2.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2.1.1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发展与壮大
        2.1.2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开展现状
    2.2 高校学生公寓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公寓社会化管理与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协调
        2.2.2 公寓管理队伍的现状分析
        2.2.3 公寓党建工作的文化氛围
        2.2.4 公寓开展党建工作的硬件设施
第3章 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实践与探索
    3.1 加强公寓的党建工作
        3.1.1 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意义
        3.1.2 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途径
    3.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公寓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形成社会化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新机制
        3.2.1 加强公寓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公寓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3.2.2 建立公寓管理部门与公寓各学院支部工作有机结合的工作方式
    3.3 立足公寓平台,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育人机制不断完善
        3.3.1 加强公寓党建工作组织建设,开辟宣传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3.3.2 加强公寓党建工作的文化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氛围
        3.3.3 不断加强高校学工管理部门与公寓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新形势下社会化学大生公寓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8)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价值
导言
第一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内涵及其发展阶段概述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概述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涵义
        (二)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特征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二、传统高校后勤工作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 高校后勤工作者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范畴
        (二) 传统高校后勤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大学生思想观念嬗变
        (一) 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二) 大学生角色意识增强
        (三) 大学生消费意识增强
        (四) 大学生贫富意识增强
        (五) 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
        (六) 大学生信息意识增强
第三章 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 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质保证
        (二) 扭转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 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四)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五)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六)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后勤社会化影响的挑战
        (一) 学生思想观念变迁突显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滞后
        (二) 学生成长环境社会化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 传统的大学生班级管理模式面临分化
        (四) 校园文化建设的溃乏制约素质教育的深化
        (五) 管理不完善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环境
        (六) 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重新安排
        (七) 开放式校区管理容易引发学生的集群行为
        (八) 物化管理的经济性降低了学生对思政工作的认同感
第四章 构建后勤社会化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二)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
        (三)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一) 以组织建设为载体
        (二) 以规范管理为载体
        (三)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四) 以咨询服务为载体
        (五) 以校园网络为载体
    三、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一) 培育浓厚的大学校园精神
        (二) 提升良好的校区育人氛围
        (三) 营造和谐的社区周边环境
    四、构建适应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模式
        (一) 构建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二) 建设融服务与教育管理为一体的后勤队伍
        (三) 建立点、面、线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几个基本概念的简单说明
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
    (一) 高校后勤旧管理体制的形成
    (二)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解析
    (一) 对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理论认识不足
    (二) 高校后勤行管部门职能转换滞后
    (三) 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问题
    (四) 配套制度建设和政策出台滞后
三、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践及经验
    (一)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探索
    (二)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运作的经验
四、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 坚持“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
    (二) 发挥政府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三) 转变高校后勤行政部门的职能
    (四) 加快并完善后勤服务实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五) 深化高校后勤财务体制改革
    (六)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七) 完善人员分配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概述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及基本内容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的理论基础
    1.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的形成历程
2 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政策比较分析
    2.1 传统高校后勤政策与社会化政策比较分析
    2.2 中外高校后勤政策比较分析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 现有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 影响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执行的有效因素
4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4.1 高校后勤改革政策建设的原则
    4.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建设的内容
    4.3 建设和完善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预定目标——在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蓝建淮. 华侨大学, 2020(01)
  • [2]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D]. 梅是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D]. 李静. 湖南大学, 2018(06)
  • [4]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研究[D]. 石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5]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D]. 韦广全. 苏州大学, 2016(01)
  • [6]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D]. 廖巍.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
  • [7]社会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公寓中党建工作的研究[D]. 金浩.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8]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D]. 王毅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9]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薛爱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10]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研究[D]. 桂玲玲. 郑州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努力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定目标——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