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链双β二酮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英[1](2021)在《具有AIE功能的β-二酮基稀土超分子的发光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有机超分子材料在主客体识别、生物探针、日常照明以及3D显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构筑光功能的稀土超分子现存在合成困难以及功能化修饰有限等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通过超分子自组装的方式设计了两个系列的稀土超分子并展开了如下研究: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四苯基乙烯(TPE)修饰的以联苯为间隔基的双-β-二酮配体L1,并通过双-β-二酮配体与Eu3+自组装构筑了双核四链螺旋产物(HNEt3)2[Eu2L41]。通过光谱表征结合半经验优化计算证明了双核稀土螺旋体的形成。由于TPE强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在390 nm紫外光的激发下,稀土螺旋体实现了在固态颜色由浅白色到青色的可调发射。在与聚合物杂化后,制备了CIE坐标为(0.322,0.332)的白光杂化材料,其发光量子产率可达16.9%。本文设计并合成了TPE、甲基修饰的以三苯胺为骨架的具有C3对称的三-β-二酮配体L2和L3,并通过调控配体与稀土离子的摩尔比(L2/L3:Ln3+=4:4)成功构筑了六个四核面式四面体笼Ln4(L2)4(Ln=La,Eu,Gd)和Ln 4(L3)4(Ln=La,Eu,Gd)。通过一系列光谱的表征并结合半经验理论计算,证实了稀土配位四面体笼的成功构筑。此外,在紫外光的激发下,Eu4(L2)4配合物的固态粉末展现出特征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范子垚[2](2020)在《直链胍基化合物与喹啉基N,O-双齿镁配合物在催化环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面临的三大挑战主要包括饮用水、清洁能源和安全食品的持续供应。这些领域中的科学家,特别是化学家、化学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能够并且应该致力于研究解决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许多技术问题。聚合物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鉴定和设计新材料以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专门知识。为了使这些新材料与目前主导工业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不可降解聚合物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具有竞争力。其中嵌段聚合物结构在生产有用的可再生和可降解材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些用于高容量应用的包装材料将有助于解决真正的塑料污染问题。虽然用于这些应用的一些聚合物是可再生的和可降解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材料则是更为重要的。这通过使用从石化原料中分离出的最有效生产单体烃聚合物来实现,并且在促进可持续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在充分调研科学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有机催化剂和金属配合物,并将它们应用于环酯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中,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催化机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塑料产业的发展历史及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且在化学可回收方向的应用;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各类含氮、氧、硫和磷等元素的有机催化剂和含碱金属、镁、铝、锌、钙和钛等元素的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科学探索。第二章以直链胍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引发剂作用下,分别对单体ε-己内酯和丙交酯(rac-LA和L-LA)进行可控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能够有效地催化上述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化合物的结构对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且引发的聚合反应均属动力学一级反应,符合配位-插入机理;通过对所选用化合物自身结构的分析以及聚合实验结论的佐证,提出了直链胍基化合物实际催化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并对其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结构进行了预测。第三章设计合成了一系列β-喹啉基烯胺酮式配体及其相应的镁配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后续聚合实验初步发现这些金属镁化合物对单体ε-己内酯以及外消旋丙交酯(rac-LA)的催化活性均不高,使催化聚合反应达到完全所需的实验条件尚在摸索中。
殷祥凯[3](2020)在《基于二氟化硼β-二酮衍生物有机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发光性质调控》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红光以及近红外荧光染料在生物荧光成像、光电显示、荧光探针、信息防伪与加密传输等应用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与其他荧光染料相比,由于有机荧光染料的生物相容性好、分子结构灵活多变易于调整、价格低廉等独特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相比其他波长的荧光染料,有机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发光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研发高效的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咔唑为电子给体,二氟化硼β二酮基团为电子受体,苯基、乙烯基或乙烯基苯基为π桥,直链结构的十二烷基为咔唑N-烷基取代基,通过改变π桥与咔唑给体的连接方式及π桥的结构,调控分子共轭程度和扭曲程度,合成了D-π-A型和A-π-D-π-A型红光到近红外有机荧光染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瞬态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分析荧光染料在溶液和聚集态的光物理性质,溶液中的性质包括溶剂化效应,聚集态的性质包括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刺激(力、温度)响应发光性质。对分子带隙及聚集态的发光性质调控结果如下:(1)聚集诱导发光/荧光淬灭性质在DMSO/H2O、THF/H2O和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中,荧光染料随着不良溶剂的增加逐渐聚集。具有适度扭曲的分子BF2PNCZ、BF2VPNCZ、DBF2VPCZ和SBF2VPCZ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的性质。具有平面骨架结构的分子DBF2VCZ和SBF2VCZ表现出聚集诱导荧光淬灭的性质。(2)聚集态发光性质随着分子带隙的减小,固态发光实现了从红光到近红外的调控。此外,三组荧光染料还表现出了刺激响应发光性质。经机械力研磨以后,π桥连接在咔唑N-位的分子表现出刺激响应发光红移;π桥连接在咔唑芳香环上的分子表现出刺激响应发光蓝移。经加热以后,π桥连接在咔唑芳香环上的分子表现出热刺激响应发光蓝移。
李婷婷[4](2019)在《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及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植物表皮蜡质通常覆盖于陆生植物的地上部位的最外层,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保护屏障,对植物适应陆地环境,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胁迫具有重要意义。表皮蜡质主要是由一类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烷烃合成是表皮蜡质形成的核心步骤之一,而烷烃合成酶基因CER1在烷烃合成途径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本研究中:首先,我们利用SSR和SNP分子标记,构建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小麦HL群体F6代重组自交系(Heyne×Lakin,145家系)旗叶蜡质性状进行初步定位;随后,选取小麦不同蜡质表型品种(高蜡品种W87和低蜡品种中国春)为试验对象,对其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部位蜡质的组成特点及蜡质晶体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结合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获得3个小麦烷烃合成相关基因,并进一步利用亚细胞定位、qRT-PCR、转基因等手段,系统分析3个候选基因的表达特性和基因功能,验证其在小麦烷烃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HL群体F6代重组自交系开花期旗叶表皮蜡质多年多点表型鉴定,结合HL群体已构建遗传图谱,得到控制小麦白霜状的蜡质表型为2个加性QTLs。主要QTL位点定位于3AL染色体(QFlg.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1831和IWA8374之间,遗传距离为4.4 cM,可解释17.50-37.8%表型变异;次要QTL位点仅在2014年杨凌数据中检测到,定位于2DS染色体(QFlg.hwwgr-2DS),介于IWA1939和Xgwm261之间,可解释11.3%的表型变异。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鉴定出与表皮蜡的三种主要组分相关的主要QTL区域,初级醇成分定位于3AL染色体(QAlc.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8162-IWA4298之间,遗传距离为6.3 cM,可解释27.40%表型变异;烷烃成分定位于3AL染色体(QAlk.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8374-IWA8162之间,与来自’Heyne’的有利等位基因仅有1.5cM,可解释26.8%表型变异;二酮成分定位于3AL染色体(QDik.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8162-IWA4298之间,遗传距离为6.3 cM,可解释46.30%表型变异。2.选取2个蜡质表型显着差异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它们在不同发育时期、组织部位的蜡质组分和晶体结构特征,发现不同发育阶段各组织蜡质含量和晶体结构显着不同,但是W87与中国春具有相近的蜡质积累变化,主要表现为苗期叶片表皮蜡质含量较少,且主要以初级醇为主;随着小麦生长,初级醇含量逐渐减少,烷烃积累增加;在开花期,小麦穗颖壳二酮和烷烃占主导地位。3.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W87苗期叶片、开花期的旗叶和穗部颖壳基因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筛选获得3个TaCER1候选基因在烷烃丰富部位显着活跃表达;随后,于穗中成功克隆到各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合基因结构和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3个候选TaCER1基因均具有典型CER1功能域,包括3个保守组氨酸簇和C-端WAX2结构;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3个候选TaCER1基因与及其它植物已克隆的烷烃合成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表明3个候选TaCER1基因可能在小麦烷烃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通过小麦基因组数据库预测候选Unigene所在染色体位置,TaCER1-6A定位于6AL,而TaCER1-1A定位于1AL,TaCER1-2D定位于2DL,并进一步利用小麦缺四体材料验证了该结果;亚细胞定位显示,TaCER1-GFP融合蛋白与内质网标记载体SP-seCFP-HDEL在拟南芥的原生质体中为共定位,表明3个TaCER1蛋白定位于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内质网上。5.利用qRT-PCR对候选基因在不同组织、ABA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小麦的不同发育时期,3个TaCER1基因在各组织都有一定的表达;在小麦的苗期,TaCER1的表达量较低,并且其表达量随着小麦的生长而不断提高,在成熟的叶片、叶鞘和颖壳中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ABA、干旱、PEG和低温处理均能诱导TaCER1基因的表达,在短时间内,基因表达量都有一定量的增加,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又逐渐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甚至更低,3个TaCER1基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只是变化的幅度有所不同。6.在拟南芥和水稻中异源超表达3个TaCER1基因,结果发现,拟南芥T2代转基因植株蜡质总量显着高于对照,且蜡质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的增加;不同碳链的烷烃都有一定的增加,其它组分有微弱的变化;水稻T1代转基因植株蜡质总量也有显着提高,蜡质组分中烷烃有一定量的提高,其它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3个TaCER1基因都参与了蜡质烷烃的合成。水稻转基因株系叶片的失水率和叶绿素浸提速率降低,角质层的通透性降低,植株的抗旱性提高。综上,本研究对小麦蜡质不同组分时空分布特性进行系统评价,并利用RILs群体完成各组分QTLs初定位,最终克隆并证实3个TaCER1s基因在小麦烷烃合成、干旱或其它胁迫响应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可为后续探索烷烃合成基因调控以改良(育种)小麦抗旱性提供参考。
张子涵[5](2019)在《可见光敏化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NIR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近红外成像,光纤通讯和医学诊断等领域。由于近红外光对生物组织可穿透性,因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目前,近红外发光所用的激发光源大多位于紫外区。紫外光对细胞和组织具有损伤作用,如果利用波长更长的可见光激发可以很好地减少这种伤害。因此,将激发波长延至可见区对于NIR发光材料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为了实现可见光敏化稀土离子NIR发光,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三个具有“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功能的双β-二酮配体,4,4′-二(4,4′,4′′三氟-1,3-丁二酮基)-三苯胺(DTTA),4-(N,N-二甲基氨基)-4′,4′′-二(4,4′,4′′-三氟-1,3-丁二酮基)-三苯胺(NTDA)和N,N-二甲基-3,5-二[4-(4,4′,4′′-三氟-1,3-丁二酮基)-苯基]苯胺(NDPA),并与几种稀土离子合成了一系列四股双核螺旋体,(HNEt3)2[M2(DTTA)4][M=Yb(1),Y(2),Gd(3),Eu(4),Nd(5)(HNEt3)2=三乙胺)];(HNEt3)2[M2(NTDA)4][M=Yb(6),Y(7),Gd(8),Nd(9)];(HNEt3)2[M2(NTDA)4][M=Yb(10),Y(11),Gd(12),Nd(13)]。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并结合相关光谱的表征,证实了配体具有ILCT性质。配体结构的改变来影响了配体电荷转移程度,实现了吸收波长不同程度的位移。用蓝光激发后,三个镱配合物在900-1100 nm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NIR发光性质,具有优异的发光量子效率。总之,基于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LCT)性质的配体的双核螺旋体的合成,是实现可见光激发稀土离子NIR发光有价值的方法。
牛玉英[6](2018)在《新型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产业和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液晶等相比,OLED因其响应快、成本低、柔韧性好、视角广、亮度高等优点而成为显示技术界的佼佼者。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OLED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国家对OLED领域的投资也随之增大,预计35年内,全球在OLED领域的投资可达到300到500亿美元。目前OLED的发展尚未成熟,无论是原材料的开发还是器件的工艺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未来几年OLED行业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激子复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OLED发光材料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两大类。相比于荧光材料,磷光材料因其优异的三重态发光性能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而在磷光金属配合物中,铱(III)配合物由于激发态寿命较短、热稳定性好、量子效率高、发光颜色多样等优点在OLED中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铱(III)配合物发光材料,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以3-(2-吡啶)-香豆素为第一配体(L),设计合成了三种新型β-二酮配体(1L,2L,3L)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三种新型绿光配合物Ir(L)2(1L)、Ir(L)2(2L)和Ir(L)2(3L);并对三种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量子产率、循环伏安、热稳定性等性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辅助配体的不同,使其相应的量子产率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Ir(L)2(1L)、Ir(L)2(2L)和Ir(L)2(3L)的量子产率分别为4.64%、10.54%和11.48%。为了评估三种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用溶液旋涂法分别制作了三种材料的多层器件,结果表明,三种材料的最大亮度分别为4450、3646和9275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3.764、3.316和5.497%。第二部分,分别以3-(2-吡啶)-香豆素和2-(1-萘基)-苯并噻唑为第一配体,又设计合成了一种双β-二酮配体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双核铱配合物,并对两种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量子产率、循环伏安、热稳定性等性能做了研究。这种双β-二酮配体与单β-二酮配体相比结合位点多、活性高、且相应的配合物发光效率高,是很好的OLED发光材料。第三部分,以2-苯基-6-(三氟甲基)苯并噻唑为第一配体,1-(6-溴-9-丁基-9H-咔唑-3-基)庚-6-烯-1,3-二酮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橙光铱配合物。之后,对这种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量子产率、循环伏安、热稳定性等性能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其量子产率为16.1%,比文献报道的相同dimer的铱配合物的量子产率提高了。在此基础上将蓝光的香豆素荧光材料嫁接在磷光材料的分子上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磷光-荧光杂化材料。这种在一个分子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发光团的杂化材料目前还比较少见。将此新型杂化材料用于WOLED既可以减少传统WOLED器件的复杂流程,简化器件结构,又避免了掺杂所引起的相分离现象。
张莉[7](2018)在《β-酮亚胺型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乙烯及苯乙烯的聚合》文中认为我国聚烯烃行业发展迅速,伴随着行业中低档产品产能的过剩,急需高档聚烯烃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而催化剂决定了聚烯烃性能。我们结合β-酮亚胺三齿钛配合物的配位环境开阔、催化性能易调控的优点和双金属钛配合物的协同作用,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桥联的β-酮亚胺双金属配合物Ti2L1-Ti2L4,并研究其催化性能,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桥联双-β-酮亚胺三齿配体及对应双核钛配合物Ti2L1-Ti2L4。配体及相应的双核钛配合物经过核磁氢谱、碳谱以及红外表征确认。β-酮亚胺型三齿双核钛配合物在MMAO作用下,均能以106 g/(molTi.h.atm)以上的高活性催化乙烯聚合。配合物边臂的大小明显影响着催化性能,随着边臂硫原子上烷基链的增长及位阻增大,该系列双核催化剂聚合活性下降明显,且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边臂位阻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除了含丙硫基边臂的双核钛配合物外,其他双核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均较窄,与单核配合物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相近,都在3左右,基本为单活性中心催化剂,说明该系列β-酮亚胺型三齿双核钛配合物可能具有对称结构。2、研究了双-β-酮亚胺双核钛配合物Ti2L1-Ti2L4催化乙烯与α-烯烃、降冰片烯或极性单体9-癸烯-1醇的共聚性能。.双核钛配合物能以106 g/(molTi.h.atm)以上的极高活性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共聚时配合物表现出明显的正共单体效应,即随着共聚单体用量的增大,催化活性提高,最高活性达乙烯均聚活性的两倍以上;随着边臂硫上取代基由甲基至丙基和辛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共聚活性及共聚单体插入率均有所降低;双核钛配合物Ti2L1与对应单核钛配合物TiL相比,所得共聚物中1-己烯插入率更高,说明双核钛配合物中存在一定的双金属协同作用。双核钛配合物也能以较高活性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或者极性单体9-癸烯-1-醇的共聚;说明双核钛配合物对大位阻的共聚单体和极性单体有一定的容忍性,边臂硫上的烷基对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活性影响较大,而对乙烯与9-癸烯-1-醇共聚活性影响不明显,说明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时位阻效应明显,而乙烯与9-癸烯-1-醇共聚时主要受配合物电子效应的影响。3、研究了双核钛配合物催化苯乙烯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的性能。所得聚合物为间规度接近100%的间规聚苯乙烯。苯乙烯本体聚合的活性明显高于溶液聚合,而所得聚合物的间规度稍有所降低,但仍达98%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本体聚合的活性也逐渐升高,但是聚合物的熔点和间规度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苯乙烯插入活性中心的速率提高,使得活性中心控制链立构规整度的能力下降,同时温度升高使得链转移和苯乙烯自由基聚合也加快。双核钛配合物与对应的单核钛配合物相比,催化苯乙烯本体聚合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所得聚合物具有更高的间规度。
高兴瑞[8](2018)在《联苯桥联的双β-二酮Dy螺旋体的合成及磁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结构新颖的双β-二酮配体4,4’-双(4,4,4-三氟-1,3-二氧代丁基)联苯(BTB)、3,3’-双(4,4,4-三氟甲基-1,3-二氧代丁基)1,4二苯基苯(BTTB)、4,4’-双(4,4,4-三氟甲基-1,3-二氧代丁基)1,4二苯基苯(BTPB),三种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反应,得到15个螺旋稀土有机配合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联苯为原料合成以联苯桥联的4,4’-双(4,4,4-三氟-1,3-二氧代丁基)联苯(BTB)及其稀土配合物Ln2(BTB)3(DME)2(Ln=La,Ce,Pr,Eu,Dy,Ho,Yb)。通过红外,紫外,核磁,质谱等技术对配体及相应配合物进行了的表征。证明获得产物为目标产物。单晶衍射分析显示BTB稀土配合物三螺旋结构,单分子由三个配体分子和两个乙二醇二甲醚(DME)分子组成,磁学测试显示,BTB稀土Dy(III)配合物是单分子磁体,并具有良好的单分子磁体性质。2.以1,4-二溴苯和3-乙酰基苯硼酸为原料合成了配体3,3’-双(4,4,4-三氟甲基-1,3-二氧代丁基)1,4二苯基苯(BTTB)及其稀土配合物(C6H16N)2Ln2(BTTB)4(Ln=Ce,Eu,Dy)以及(C6H16N)2Ln2(BTTB)3(phen)2(Ln=Eu,Dy),并进行了表征。证明获得产物为目标产物。配合物的磁学性质显示BTTB稀土Dy配合物有单分子磁体性质,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显示BTTB配体能够有效的敏化Eu(III)离子发光。辅助配体的引入提高了其发光性质。3.以1,4-二溴苯和4-乙酰基苯硼酸为原料合成了配体4,4’-双(4,4,4-三氟甲基-1,3-二氧代丁基)1,4二苯基苯(BTPB)并合成了三个稀土配合物(C6H16N)2Ln2(BTPB)4,(Ln=Ce,Eu,Dy)。磁学性质研究显示BTPB稀土Dy配合物有单分子磁体性质,光学性质研究显示BTPB配体能够有效的敏化Eu(III)离子发光。
王旋[9](2017)在《偶氮苯桥连的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热响应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β-二酮配合物是一类最受广泛研究的稀土配位化合物的分子基材料。这主要基于β-二酮配体作为一种经典的螯合配体,通过烯醇式与稀土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可以螯合形成稳定的六元环而赋予动力学活性的稀土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由于β-二酮配体中具有高摩尔吸收系数,能与中心稀土离子之间发生高效能量传递,使得配合物当有紫外光照射时能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从而稀土 β-二酮类配合物在荧光器件材料、磁学材料、催化、分子识别与吸附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新型稀土 β-二酮配合物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双β-二酮配体中引入具有光响应性质的偶氮苯基团,构建具有光响应性质的双核稀土 β-二酮配合物,期望开发出具有多功能性质的稀土 β-二酮配合物。本论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从单/双β-二酮配体两个方面阐述稀土 β-二酮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举例介绍了 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重要应用,介绍了新型的偶氮苯衍生的稀土 β-二酮配合物的基本概况,并给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设想和意义。第二章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偶氮苯基团桥连的双β-二酮配体4,4’-(4,4,4三氟-1,3-丁二酮)偶氮苯(L),并用该配体与Eu3+,Gd3+,Tb3+三种稀土离子合成了相应偶氮苯桥连的三个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Ln2L3(DMSO)4。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XRD等实验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纯度,用热重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获得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证明了其双核三螺旋的结构。第三章主要讨论了配体4,4’-(4,4,4三氟-1,3-丁二酮)偶氮苯(L)及三个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Ln2L3(DMSO)4在乙醇和乙腈两种溶剂中的光致异构化行为,通过方程得到了光异构化速率常数和光量子产率,讨论了它们的热致异构化性质及其配体和配合物在高分子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中的光响应性质,最后讨论了这三个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不发光的理论原因。第四章对本论文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展望。
蔡文娟[10](2015)在《几种双β-二酮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文中指出β-二酮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有机配体,不论是在配位化学的研究还是在发光领域的应用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双β-二酮由于其自身配位形式的优越性能,越来越得到科学工作者的青睐,目前双β-二酮的配体合成以及其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本论文以β-二酮的合成方法为背景,综述了β-二酮的制备、修饰和衍生等的研究进展。利用2,3,5,6-四甲基-1,4-二溴亚甲基苯和2,3,5,6-四氟-1,4-二溴亚甲基苯为中间体,分别与不同的单β-二酮反应,制备出8种新型的双β-二酮化合物(L1-L8),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进行了表征。在室温下,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培养出L4、L6、L8的单晶,通过单晶衍射仪的测定得到了双β-二酮L4、L6、L8的晶体结构。该系列双β-二酮化合物的合成为以后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配体选择。
二、直链双β二酮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链双β二酮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AIE功能的β-二酮基稀土超分子的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有机超分子的概述 |
1.2.1 双核稀土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
1.2.2 四核稀土四面体的研究进展 |
1.2.3 其他多核结构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概述 |
1.3.1 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简介 |
1.3.2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具有AIE功能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构筑及发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配体L~1的合成 |
2.1.3 配体L~1的表征 |
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1 配合物Ln_2(L~1)_4的合成 |
2.2.2 配合物Ln_2(L~1)_4的表征 |
2.3 配合物Ln_2(L~1)_4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
2.3.1 配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研究 |
2.3.2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AIE功能的三-β-二酮稀土四面体的构筑及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配体L~2和L~3的合成 |
3.2.3 配体L~2和L~3的表征 |
3.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1 配合物Ln_4(L~2)_4和Ln_4(L~3)_4的合成 |
3.3.2 配合物Ln_4(L~2)_4和Ln_4(L~3)_4的表征 |
3.4 配合物Ln_4(L~2)_4和Ln_4(L~3)_4的发光性质 |
3.4.1 配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研究 |
3.4.2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直链胍基化合物与喹啉基N,O-双齿镁配合物在催化环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塑料产业及可降解材料 |
1.1.1 塑料的历史及发展 |
1.1.2 可降解材料 |
1.1.3 化学回收 |
1.2 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在环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2.1 含氮化合物催化体系 |
1.2.2 含氧化合物催化体系 |
1.2.3 含硫化合物催化体系 |
1.2.4 含磷化合物催化体系 |
1.3 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环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3.1 碱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 |
1.3.2 镁配合物催化体系 |
1.3.3 锌配合物催化体系 |
1.3.4 铝配合物催化体系 |
1.3.5 钙配合物催化体系 |
1.3.6 钛配合物催化体系 |
第二章 胍基化合物催化环酯开环聚合的性能研究 |
2.1 引论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化合物2.1-2.5 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
2.2.2 化合物2.1-2.5 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
2.2.3 N-H键活化、氢键作用的讨论 |
2.2.4 聚合反应机理的讨论 |
2.3 本章结论 |
2.4 实验部分 |
2.4.1 所用试剂及测试仪器 |
2.4.2 典型聚合实验的用量及方法 |
第三章 喹啉基N,O-双齿配位镁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环酯开环聚合中的研究 |
3.1 引论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体L1-L7 的合成 |
3.2.2 化合物3.1-3.12 的合成 |
3.2.3 化合物3.1-3.11 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
3.2.4 化合物3.1-3.11 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
3.2.5 化合物3.1-3.11 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
3.3 本章结论 |
3.4 实验部分 |
3.4.1 所用试剂及测试仪器 |
3.4.2 配体L1-L7 的合成及表征 |
3.4.3 化合物3.1-3.12 的合成与表征 |
3.4.4 典型聚合实验的用量及方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基于二氟化硼β-二酮衍生物有机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发光性质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概述 |
1.2 有机红光、近红外荧光染料的结构 |
1.2.1 纯有机深红/近红外荧光染料 |
1.2.2 元素有机红光/近红外荧光染料 |
1.3 有机荧光染料分子的溶剂化效应 |
1.4 有机荧光染料聚集态发光行为 |
1.4.1 聚集诱导荧光淬灭 |
1.4.2 聚集诱导发光 |
1.4.3 机械刺激响应发光 |
1.4.4 热刺激响应发光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BF_2NCZ的 D-π-A型咔唑衍生物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2.2.3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3.2 理论计算 |
2.3.3 光物理性质 |
2.3.4 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 |
2.3.5 机械刺激响应发光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F_2VCZ的 A-π-D-π-A与 D-π-A型咔唑衍生物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的合成路线与结构表征 |
3.3.2 理论计算 |
3.3.3 光物理性质 |
3.3.4 聚集诱导荧光淬灭效应 |
3.3.5 机械刺激响应发光性质 |
3.3.6 热刺激响应发光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F_2VPCZ的 A-π-D-π-A与 D-π-A型咔唑衍生物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4.2.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物的合成路线与结构表征 |
4.3.2 理论计算 |
4.3.3 光物理性质 |
4.3.4 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4.3.5 机械刺激响应发光 |
4.3.6 热刺激响应发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及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表皮蜡质研究概况 |
1.1.1 植物表皮蜡质的组分及结构 |
1.1.2 植物表皮蜡质的生物学功能 |
1.2 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及运输 |
1.2.1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
1.2.2 长链脂肪酸的延伸 |
1.2.3 植物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 |
1.2.4 植物表皮蜡质的运输 |
1.2.5 蜡质合成与运输的生物学调控 |
1.3 植物表皮蜡质在抗旱中的作用 |
1.4 小麦蜡质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1 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的技术路线 |
1.6.2 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TaCER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第二章 小麦旗叶表皮蜡质的QTLs定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植物表皮蜡质提取 |
2.3.2 植物表皮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3.3 植物表皮蜡质晶体的显微结构观察 |
2.3.4 小麦旗叶表皮白霜(Flag Leaf Glaucousness,FLG)性状观察方法 |
2.3.5 连锁图谱构建和QTL鉴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HL群体亲本Heyne和 Lakin叶片表型和蜡质晶体结构分析 |
2.5.2 HL群体亲本Heyne和 Lakin叶片蜡质组分分析 |
2.5.3 145个F6 代的重组自交系表型观察及白霜状表型QTL定位分析 |
2.5.4 RIL群体旗叶蜡质成分的表型变异 |
2.5.5 3AL染色体上旗叶表皮蜡质成分的主要QTL定位 |
2.5.6 3AL染色体上旗叶蜡质含量QTL区域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6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蜡质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试剂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植物表皮蜡质的提取 |
3.3.2 植物表皮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3.3 植物表皮蜡质晶体的显微结构观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小麦各组织蜡质扫描电镜观察 |
3.4.2 小麦各组织蜡质组成分析 |
3.4.3 中国春叶片烷烃动态变化 |
3.5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Ta CER1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2.3 主要试剂 |
4.2.4 引物序列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目的基因的筛选 |
4.3.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4.3.3 候选基因序列分析 |
4.3.4 DNA提取方法 |
4.3.5 荧光定量PCR |
4.3.6 亚细胞定位的载体构建 |
4.3.7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方法 |
4.3.8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3.9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3.9.1 拟南芥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3.9.2 水稻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3.10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拟南芥和水稻 |
4.3.11 转基因植株获得 |
4.3.12 转基因植株叶片蜡质提取和分析 |
4.3.13 转基因水稻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提速率测定 |
4.3.14 小麦苗期的胁迫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TaCER1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的信息分析 |
4.4.2 TaCER1 基因的定位和表达分析 |
4.4.3 TaCER1 基因在拟南芥和水稻中的异源超表达分析 |
4.4.4 转基因株系的蜡质成分分析 |
4.4.5 水稻转基因株系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提速率分析 |
4.4.6 小麦TaCER1 基因在各种逆境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5 讨论 |
4.5.1 TaCER1-1A、TaCER1-2D、TaCER1-6A参与小麦烷烃的生物合成 |
4.5.2 表皮烷烃的积累会影响表皮特性并增强植株的耐旱性 |
4.5.3 小麦多倍化与蜡质生物学合成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可见光敏化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NIR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 |
1.2.1 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简介 |
1.2.2 近红外发光稀土配合物的概述 |
1.3 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材料 |
1.3.2 离子液体和离子凝胶 |
1.3.3 上转换材料 |
1.3.4 电致发光材料 |
1.3.5 太阳能转换 |
1.4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配体的合成 |
2.2.1 4 ,4′-二(4,4′,4′′三氟-1,3-丁二酮基)-三苯胺(DTTA)的合成 |
2.2.2 4 -(N,N-二甲基氨基)-4′,4′′-二-(4,4′,4′′-三氟-1,3-丁二酮基)-三苯胺(NTDA)的合成 |
2.2.3 N,N-二甲基-3,5-二[4-(4,4′,4′′-三氟-1,3-丁二酮基)-苯基]苯胺(NDPA)的合成 |
2.3 配合物的合成 |
2.3.1 DTTA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3.2 NTDA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3.3 NDPA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TTA和 NTDA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1 配体DTTA的合成 |
3.2.2 配体NTDA的合成 |
3.2.3 配体DTTA和 NTDA的表征 |
3.2.4 配体(DTTA)的时间依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2.5 配体的ILCT态性质研究 |
3.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1 DTTA和 NTDT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3.3.2 DTTA和 NTDT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3.4 DTTA和 NTDT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 |
3.4.1 DTTA和 NTDT稀土配合物的NIR研究 |
3.4.2 配合物的发光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NDPA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4.2.1 配体NDPA的合成 |
4.2.2 配体NDPA的表征 |
4.2.3 配体(NDPA)的ILCT态性质研究 |
4.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1 NDPA配合物的合成 |
4.3.2 NDPA稀土配合物配合物的表征 |
4.4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 |
4.4.1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4.4.2 配合物的发光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型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概述 |
1.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定义及特点 |
1.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应用与进展 |
1.1.3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1.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1.2 OLED材料 |
1.2.1 电极材料 |
1.2.2 注入层、传输层材料 |
1.2.3 发光材料 |
1.3 磷光发光材料在OLED方面的应用 |
1.3.1 电致磷光的发光机理 |
1.3.2 磷光器件主体材料 |
1.3.3 磷光客体材料 |
1.4 β-二酮配体及配合物的发展 |
1.4.1 单β-二酮配体及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2 双β-二酮配体及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 WOLED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2 单核绿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核磁和高分辨质谱分析 |
2.3.2 Ir(L)_2(~1L)的晶体结构分析 |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 |
2.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2.3.5 配合物的寿命衰减曲线 |
2.3.6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TG) |
2.4 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2.4.1 Ir(L)_2(~1L)材料器件性能分析 |
2.4.2 Ir(L)_2(~2L)材料器件性能分析 |
2.4.3 Ir(L)_2(~3L)材料器件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双核磷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合成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核磁和高分辨质谱分析 |
3.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 |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3.4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TG) |
3.3.5 配合物的寿命衰减曲线 |
3.4 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3.4.1 Ir_2(RL)_4(Cz-d-L)材料器件性能分析 |
3.4.2 Ir_2(GL)_4(Cz-d-L)材料器件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荧光磷光杂化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核磁和高分辨质谱分析 |
4.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3 荧光发射光谱 |
4.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β-酮亚胺型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乙烯及苯乙烯的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烯烃聚合物生产研发进展 |
1.1.1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1.1.2 聚苯乙烯 |
1.2 催化剂发展历程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茂金属催化剂 |
1.3 双核钛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的一些进展 |
1.3.1 茂金属双核钛配合物 |
1.3.2 非茂双金属配合物 |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及思路 |
第二章 苯基桥联三齿双核钛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乙烯聚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试剂的预处理 |
2.2.3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2.4 催化乙烯聚合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3.2 乙烯的聚合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乙烯共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催化乙烯共聚 |
3.2.3 聚合物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乙烯与α-烯烃共聚 |
3.3.2 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 |
3.3.3 催化乙烯与9-癸烯-1醇共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核钛配合物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苯乙烯溶液聚合 |
4.2.3 苯乙烯本体聚合 |
4.2.4 聚合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苯乙烯溶液聚合 |
4.3.2 苯乙烯本体聚合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联苯桥联的双β-二酮Dy螺旋体的合成及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螺旋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 |
1.4 β-二酮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BTB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BTB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1 配体BTB的合成 |
2.3.2 BTB的表征 |
2.4 BTB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4.1 BTB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4.2 BTB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2.4.3 BTB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5 配合物5的磁性研究 |
2.5.1 配合物5的磁性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BTTB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3 BTTB的合成与表征 |
3.3.1 配体BTTB的合成 |
3.3.2 BTTB的表征 |
3.4 BTTB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4.1 BTTB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3.4.2 BTTB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3.4.3 BTTB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3.5 BTTB稀土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5.1 BTTB稀土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 |
3.5.2 BTTB的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BTPB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的仪器与试剂 |
4.3 BTPB的合成与表征 |
4.3.1 配体BTPB的合成 |
4.3.2 BTPB的表征 |
4.3.3 BTPB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4.3.4 BTPB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4.4 BTPB稀土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 |
4.5 BTPB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4.5.1 BTPB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4.5.2 BTPB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寿命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偶氮苯桥连的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热响应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单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相关概述 |
1.1.2 双β-二酮类配体的相关概述 |
1.1.3 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相关研究 |
1.2 有关含有偶氮苯基团的稀土β-二酮配合物的研究 |
1.3 有关偶氮苯的光致异构化的机理、性质研究和应用的概述 |
1.4 本论文的主要构思、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偶氮苯桥连的双β-二酮配体及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合成路线 |
2.3 实验主要用到的试剂和仪器 |
2.3.1 实验主要用到的试剂 |
2.3.2 实验所用仪器 |
2.4 合成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5.2 红外光谱分析 |
2.5.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2.5.4 晶体结构分析 |
2.5.5 XRD分析 |
2.5.6 热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偶氮苯桥连的双β-二酮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光/热响应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试方法 |
3.3 配体L和配合物Ln_2(L)_3(DMSO)_4的光异构化行为研究 |
3.3.1 配体L的光异构化行为 |
3.3.2 配合物[Ln_2L_3(DMSO)_4]的光异构化行为 |
3.3.3 配体L和配合物[Ln_2L_3(DMSO)_4]在PMMA膜中的光异构化行为 |
3.3.4 配体L和配合物[Ln_2L_3(DMSO)_4]的光异构化的暗回复行为 |
3.3.5 配体L和配合物[Ln_2L_3(DMSO)_4]的热响应行为 |
3.4 配体L和配合物[Ln_2L_3(DMSO)_4]的异构化量子产率 |
3.4.1 光异构化量子产率和光异构化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
3.4.2 配体和配合物的光异构化量子产率和光异构化速率常数 |
3.4.3 配体和配合物的热异构化速率常数 |
3.4.4 配合物荧光性质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几种双β-二酮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合成的配体的结构式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β-二酮的合成研究 |
1.2 β-二酮配体的研究进展 |
1.2.1 单 β-二酮配体的研究进展 |
1.2.2 双 β-二酮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引出 |
第2章 双β-二酮的合成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试剂及处理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中间体的合成 |
2.2.1 2,3,5,6-四甲基-1,4-二溴亚甲基苯的制备 |
2.2.2 2,3,5,6-四氟-1,4-二溴亚甲基苯的制备 |
2.3 双β-二酮的合成 |
2.3.1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甲基丙二酮的制备 |
2.3.2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甲基-3,3,3,-三氟丙二酮的制备 |
2.3.3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苯基-3,3,3,-三氟丙二酮的制备 |
2.3.4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苯基-丙二酮的制备 |
2.3.5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甲基3苯基-丙二酮的制备 |
2.3.6 2,2'-(2,3,5,6-四氟-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基丙二酮的制备 |
2.3.7 2,2'-(2,3,5,6-四氟-1,4-二亚甲基苯撑)-二1甲基3苯基丙二酮的制备 |
2.3.8 2,2'-(2,3,5,6-四氟-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苯基丙二酮制备 |
第3章 双β-二酮的表征与结果及讨论 |
3.1 结构与表征 |
3.1.1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甲基丙二酮的结构 |
3.1.2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甲基-3,3,3,-三氟丙二酮的结构 |
3.1.3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苯基-3,3,3,-三氟丙二酮的结构 |
3.1.4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苯基-丙二酮的结构 |
3.1.5 2,2'-(2,3,5,6-四甲基-1,4-二亚甲基苯撑)-二1甲基3苯基丙二酮的结构 |
3.1.6 2,2'-(2,3,5,6-四氟-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甲基丙二酮的结构 |
3.1.7 2,2'-(2,3,5,6-四氟-1,4-二亚甲基苯撑)-二1甲基3苯基丙二酮的结构 |
3.1.8 2,2'-(2,3,5,6-四氟-1,4-二亚甲基苯撑)-二-1,3-二苯基丙二酮的结构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双β-二酮的晶体结构 |
4.1 双 β-二酮HL4的晶体结构 |
4.2 双 β-二酮HL6的晶体结构 |
4.3 双 β-二酮HL8的晶体结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直链双β二酮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AIE功能的β-二酮基稀土超分子的发光性质研究[D]. 李雨英.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直链胍基化合物与喹啉基N,O-双齿镁配合物在催化环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研究[D]. 范子垚. 山西大学, 2020(01)
- [3]基于二氟化硼β-二酮衍生物有机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发光性质调控[D]. 殷祥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及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D]. 李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5]可见光敏化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NIR性质研究[D]. 张子涵.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6]新型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牛玉英.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β-酮亚胺型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乙烯及苯乙烯的聚合[D]. 张莉.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8]联苯桥联的双β-二酮Dy螺旋体的合成及磁性研究[D]. 高兴瑞.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9]偶氮苯桥连的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热响应性质研究[D]. 王旋. 厦门大学, 2017(07)
- [10]几种双β-二酮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D]. 蔡文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