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雄的背影将笼罩2003年(论文文献综述)
肖洒[1](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成仁[3](2021)在《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解决敖德斯尔研究当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目的,运用文本研究方法,重新解读敖德斯尔小说,试图拓展蒙古族作家研究领域。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互文性研究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中的各种互文现象进行了探讨。论文围绕自涉互文性、与汉文学的互文性以及与后续文学之间的互文性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的复杂构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一节,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再现等问题,具体呈现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第二节,以敖德斯尔的《撒满珍珠的草原》与《创业史》为典型案例,从故事情节的构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第三节中主要从故事情节的互文性,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敖德斯尔小说与萨仁托娅的《远去的战马》之间的互文性。第二章主要就敖德斯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胡仁乌力格尔和连环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现象,使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的三种文本转移以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问题。第一节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变化、影像转码和空间转换等问题,以电影《骑士的荣誉》为例,从剧本小说转变成电影的过程进行了探究。第二节分别从内容增减、文化的再建构和人物形象差异等三个方面对胡仁乌力格尔《阿力玛斯之歌》进行了分析。第三节主要从连环画脚本的改编、艺术形式的转变和不同脚本的对比等三个方面对连环画《骑士的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从文本发生学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的创作发生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以敖德斯尔小说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和手稿修改等问题对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的创作发生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别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等方面讨论了《骑兵之歌》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第二节分别从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和手稿修改问题等两个方面探索了《骑兵之歌》的发生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敖德斯尔小说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尽管敖德斯尔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研究领域尚待开发:例如,敖德斯尔电影文学研究、敖德斯尔作品译介研究和敖德斯尔小说版本研究等。
康蕾[4](2021)在《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以中央美术学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以下简称“马训班”)与罗工柳油画研究班(以下简称“罗研班”)的教学与创作思想为研究中心。主要涉及建国初期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处境、“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四个方面。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素材、记录性文字、学员作品,试图梳理“马训班”与“罗研班”的前因后果、教学思想、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等等。文章希望通过对比“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理念、教学成果,重新建构对新中国初期油画教学和美术教育的认知。一方面,“马训班”与“罗研班”导师身份的差异,表明新中国美术教育开放学习和自我革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两班学生的学术成果延续与发展其导师的教学理念。“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实践,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等方面具体体现为从“规训”、“研习”到“创新”之转变。
侯一凡[5](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刘秀珍[6](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董晓霞[7](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贺海锋[8](2020)在《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潇湘八景—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为研究对象,对两宋时期“潇湘八景”的产生及内在文脉图像脉络,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创作者对这一“母题”不同的表达,以及“潇湘八景”横跨宋代这个特殊时代与新儒家主义的结合及其意义,文学情怀的追溯,图像意义的隐喻,空间规律的遵循等问题进行集中探讨。本文的研究发现,“潇湘八景”这一作品群跨时较长,所涉范围涵盖东亚文化区域,参与其间的画家较多,且画家所属阶层也较为多样,但其共同点是遵循“潇湘八景”所涉的诗意命题和各自运用这些诗意命题进行自由组合,这些组合的特点遵循着自董源以来“南方”地域性视觉创造,这种视觉创造遵循着以董源为主的几件可靠作品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指向地域性山水风格的“源代码”。其中一脉由宋迪—王洪—马远—夏圭指向董源、巨然,甚至更为广大的北宋传统;另一脉由米芾—米友仁—牧溪—舒城李氏指向董源、巨然。这两条线索关于“潇湘八景”中“潇湘”的地域性在山水中有不同内容呈现,当然本文也涉及对郭熙《树色平远》和赵斡、王诜等人的作品分析。对这些作品群的分析是想通过比较研究,找到有关“士大夫”们是怎样依据中国更为深远强大的文化资源,达到创作者对宇宙秩序的认识,以此作为山水文明形态的精神依托,从而揭示“潇湘八景”作品群创作的内在动力与文化逻辑。山水画的文明形态相对于其他文化文明形态更为年轻,山水所依赖的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用“地域性”的概念知识来诠释山水画的文明也是遵循着在这块“地:域”上更为综合的文化脉络。无论是通过“地域”承载的所有文化生发的实体空间,还是通过携带了这一特定“地域”性文化特性的实体空间反作用于新的文化内容上,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恰恰是关于这一问题诠释的开端”。
康昱泽[9](2019)在《自然的意义—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研究》文中指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一位画家,同时也是19世纪最重要的风景画家,他消解了传统风景画的母题,让我们率先看到了视觉艺术中的现代性。弗里德里希几乎一生都生活在德累斯顿,作为风景画家,他不像同时代的画家那样,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他的足迹几乎没有离开过德国。虽然没有壮丽的视觉奇景,但他却赋予了寻常之物可以让人沉思的魔力,即使他同时代的公众鲜有能了解他艺术的人,但在之后的现代艺术中,却开花结果,形成一种精神性的呼应与回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弗里德里希风景艺术的重要母题与形式特点,以及“俄耳甫斯式态度”——艺术作为探索自然奥秘的一种途径,在其作品当中的体现,期望能理解弗里德里希画中自然的意义,并找到一条理解弗里德里希艺术的线索。
张咏絮[10](2019)在《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文中指出当下无论是关于“十七年”艺术领域的研究还是关于男性形象的研究都已获得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仍存在诸多尚待丰富的研究内容,这就可以从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与拓展。现有的对“十七年”艺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了文学、电影、戏曲、美术、建筑、音乐、舞蹈等门类,其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和中间人物等角度,并多存在于对传统文学文本的讨论和研究层面上,而对于男性形象的关注尤其是将其放入视觉领域的研究则较少;同时以男性气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领域多见于西方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对于国内视觉艺术的研究则更鲜有涉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一套崭新的视觉体系和审美逻辑以示自身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然性。男性英雄人物则被赋予了书写这一历史话语的权利,既形成了毛泽东时代关于理想男性的视觉景观,又为解读这段历史的提供了新视角。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十七年”视觉艺术(本文主要涉及电影和美术)中男性英雄形象,既打破了单一艺术门类限制的藩篱,又将男性形象尤其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形象作为研究主要内容。旨在借助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来解读意识形态如何进入艺术,进而左右现实中男性形象的气质构建并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影响。这一时间维度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它既承继了三四十年代以来的现实主义原则、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会议精神,又为“文革”时期艺术的“三突出”原则埋下了伏笔。因此,本文将“十七年”视觉艺术中男性英雄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不以线性的时间作为索引,而是在具体问题的推进下抽茧剥丝,由历史文化语境到现象表征再到构建手段,层层展开论述。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出发,揭示男性英雄形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对具体类型的男性英雄形象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作为第二章的延续,解答视觉艺术以何种手段将内在气质与精神外化为可视可感的形象,即分别从面相、服饰和表演三个维度展开;第四章将极致化“革命浪漫主义”的视听冲击来分析构建男性英雄形象的视听手段。第五章作为本论文的落脚点和研究该问题带来的现实意义,借以男性英雄人物进行过去和现在的双向对话与思考。因此,对“十七年”男性英雄形象的研究既是对这一历史时段的艺术研究的一次补充,也是对当下男性形象进行反思的一个契机。
二、英雄的背影将笼罩2003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雄的背影将笼罩2003年(论文提纲范文)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
一、选题缘起 |
二、术语阐释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运用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总体构思 |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
致谢 |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敖德斯尔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
第一节 敖德斯尔小说的自涉互文性 |
一、人物再现的互文 |
(一)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互文性 |
(二)党的好干部形象的互文性 |
(三)民族儿童形象的互文性 |
二、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一)社会主义竞赛情节的互文性 |
(二)收养孤儿情节的互文性 |
(三)爱情故事的互文性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自然景物描写 |
(二)草原春节的描写 |
第二节 敖德斯尔小说与汉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三、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新力量:娜仁斯其格/梁生宝、高增福和徐改霞 |
(二)中间人物:梁三老汉/老希力莫 |
(三)旧势力:莎木腾/三大能人(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 |
第三节 敖德斯尔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义士:义德尔/苏克 |
(二)党在骑兵支队的代表:哈达巴图/青克尔 |
(三)反动叛匪:扎拉森、何富贵/宾巴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静态画面——没落破败的王府 |
(二)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
第二章 敖德斯尔小说文本转移研究 |
第一节 从“剧本”到电影 |
一、从语言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一)故事情节 |
(二)人物及其人物关系 |
二、影像转码:隐喻 |
(一)戏剧性的隐喻 |
(二)意识形态的隐喻 |
三、从抽象场景到具体场景 |
(一)选择场景展现空间 |
(二)骑兵训练的场景 |
(三)热闹非凡的召庙村 |
第二节 从小说到胡仁乌力格尔 |
一、内容的变化 |
(一)内容的增加与删减 |
(二)内容的细化 |
二、驯马程式的转变 |
三、传统搏克文化的淡出 |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
第三节 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 |
一、从剧本小说到连环画脚本 |
二、从文字艺术到图像艺术 |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
(二)连环画中的蒙古元素 |
(三)骑兵“再现” |
三、连环画《骑士的故事》两种版本之间的对比 |
(一)对初版本脚本的删减和添加 |
(二)脚本的修改 |
第三章 敖德斯尔小说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前文本”的创作经验研究 |
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 |
(一)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的对应 |
(二)人物形象的原型 |
二、作家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和吸收 |
三、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其经历 |
第二节 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骑兵之歌》现存手稿基本信息 |
(二)现存手稿与印刷作品的文本校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作品 |
参考论文 |
采访调研 |
后记 |
(4)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章 众力合一: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处境 |
第一节 培养与转型: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的师资组成 |
第二节 引进来,历史的需要:马克西莫夫与“马训班”的产生 |
第三节 学回来,历史的选择:罗工柳与“罗研班”的产生 |
第二章 从规训到研习:“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 |
第一节 系统化与正规化:“马训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第二节 正规化与民族化:“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第三节 重视基础与鼓励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异同 |
第三章 从研习到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 |
第一节 选送报考与择优录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招生情况 |
第二节 新中国的现实主义:“马训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
第三节 油画探索的民族性:“罗研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
第四节 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再创造:两班学生对教学理念的延续与演绎 |
第四章 价值与省思:“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意义 |
第一节 油画教学体系化与油画创作中国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 |
第二节 包容、独立与演进: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口述史的访谈与整理 |
附录二:靳尚谊先生访谈录 |
附录三 杜键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5)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绪论) |
一 选题缘起、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有关《潇湘八景》研究的基本信息 |
第一章 何谓潇湘 |
第一节 潇湘的地理传承及变迁 |
第二节 上古有关“潇湘传说 |
第三节 先秦的潇湘诗文传统 |
第四节 唐宋以来的“潇湘诗文传统” |
小结 |
第二章 宋迪的“潇湘八景”文图旨意及上下文关系 |
第一节 宋迪生平及师承 |
第二节 宋迪与苏东坡 |
第三节 宋迪随复古思潮上求杜甫 |
小结 |
第三章 在时空中流动的“潇湘” |
第一节 “士大夫的觉醒”——上下求索中得以体现 |
第二节 “潇湘作为文化”母题其诗文意象的历史背影 |
第三节 “潇湘”画意的影射 |
第四节 “潇湘八景”的新演绎 |
小结 |
第四章 牧溪与潇湘八景 |
第一节 牧溪生平 |
第二节 牧溪绘画的师承,其作品形式及流转 |
第三节 牧溪山水的绘画风格及其禅宗思想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潇湘八景在南宋的其他衍变出新 |
第一节 “潇湘八景”在南宋的几种可能 |
第二节 夏圭与“潇湘八景” |
第三节 马远的“潇湘八景” |
小结 |
第六章 潇湘八景地域性风格形成与演变 |
第一节 精神归处的潜在动力 |
第二节 有关“潇湘八景”笔墨造型性因素的内在延续及表现 |
第三节 “潇湘八景”绘画语言在“皴法”上的表现及主题元素的呈现 |
第四节 “潇湘画意”的绘画元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9)自然的意义—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弗里德里希的肖像 |
1.1 殉道者 |
1.2 《台岑祭坛画》的争论 |
1.3 与弗里德里希相关的浪漫主义思想 |
第二章 在自然与超自然之间 |
2.1 早期的多愁善感风格 |
2.2《雾》 |
2.3 弗里德里希的体系 |
第三章 自然作为祭坛 |
3.1 《台岑祭坛画》的象征 |
3.2 十字架的母题 |
第四章 风景是我们与世界的相遇 |
4.1《徘徊在云海上的旅人》 |
4.2 背影 |
第五章 艺术作为探索自然奥秘的一种途径 |
5.1 俄耳甫斯式态度 |
5.2 《海边修道士》 |
结语 |
图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十七年”视觉艺术中男性英雄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 |
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
二、一元化的思想改造 |
三、政治运动中的视觉艺术 |
第二节 文艺思潮与文艺理论为塑造英雄形象定调 |
一、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人民性”的探讨 |
二、从题材规划到“三结合”的创作方法 |
三、从“创造新的英雄典型”到“典型性”的探讨 |
第三节 外交环境的风云诡谲 |
一、苏联文艺思想与男性英雄形象建构之关联 |
二、清算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事实上的悖论 |
第二章 “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被神化了的主要男性英雄形象类型 |
第一节 英雄主义形象: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
一、革命英雄与男性气质的天然联系 |
二、身份的转换:从普通农民到革命者 |
三、崇高的“身体”:肉体的受难与精神的道德化 |
四、性爱的遮蔽:从革命伴侣到去性化 |
第二节 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英雄 |
一、从现实走向艺术:劳模艺术呈现的动因 |
二、从苦难走向幸福:劳模艺术形象的演变 |
三、现代化景观下的劳动身体 |
第三章 意识形态规训下的男性英雄形象的构建手段与悖论 |
第一节 面相:微观政治 |
一、中国“面相术”视阈下的完美男性面孔 |
二、苏联影响下的“社会主义新人”面孔 |
三、从天然的面容到意识形态的面具 |
第二节 服装:权利外衣 |
一、干部装:政治身份的象征 |
二、军装:坚定意志的标记 |
三、工装:被模糊了的性别意识 |
第三节 程式化的红色表演美学 |
一、模式化的英雄神态 |
二、戏剧化的肢体动作 |
三、革命化的英雄气质 |
第四章 极致化的“革命浪漫主义”视觉冲击与被夸张的画面语言 |
第一节 单一化的构图与强烈的色彩对比 |
一、公式化与表现形式单一的构图 |
二、光线运用中的阶级性倾向 |
三、夸张的暖色调与强烈的色彩对比 |
第二节 镜头与场面调度 |
一、苏联式的蒙太奇处理 |
二、为革命主题服务的场面调度 |
三、特写镜头与“富有阶级特征的脸” |
第三节 来自各种声音中的政治询唤 |
一、革命化的音乐主旋律 |
二、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歌词、对话与独白 |
第五章 对“十七年”视觉艺术中男性英雄形象构建的反思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男性形象的塑造与博弈 |
一、被限制的想象力:单一的审美标准 |
二、强化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社会主义男女同化” |
第二节 男性英雄形象的现状与当代审美价值 |
一、阴柔男性气质的“霸屏”:对男性形象女性化的反拨 |
二、被消费的“男色”:改写“十七年”时期男英雄形象 |
三、寻找“荷尔蒙”:重建男性英雄气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英雄的背影将笼罩2003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D]. 成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D]. 康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5]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8]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D]. 贺海锋.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9]自然的意义—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研究[D]. 康昱泽.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D]. 张咏絮.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