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失业保险事业 服务改革稳定大局(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特[1](2021)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较为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公平统一”作为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公平实现普惠性特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比较了不同公平观的特点与区别;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思想,比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平理念;通过回顾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发展,阐释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变化特点;通过总结成就与问题,把握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解读,明确了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定位、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选择、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三个问题入手,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社会公平视角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读,既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也定位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分类:纵向来看,关于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念探索阶段、共识形成阶段以及新时代以来的理念定型阶段;横向来看,相关的研究又可以划分为规范性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以及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视角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在概念界定的章节,明确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也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依据公平观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可分为完全自由主义模式、重视公平的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公平观下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次,阐明了文章的的理论基础: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持有的公平观可以总结为经济公平。福利经济学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旧福利经济学将公平视为效用的均等化,同时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国民财富必须均等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在公平的问题上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倾向。罗尔斯的公平观有着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超越。罗尔斯将公平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不同于上述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孕育出真正的社会公平。此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险思想、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理论。第三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论述与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特点的变化,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公平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得社会公平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重要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标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差距。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平等。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被视为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时还将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建设,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这都使得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公平观,开始由经济公平向社会公平转变,由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向实质公平深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向度。公平可持续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继续坚持的方向。习近平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具象化为“底线公平”。“底线公平”的提法,突出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基本定位,也调和了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矛盾。第四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由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变革。本章以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为主线,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共3个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时期。(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公平性矫正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保障水平尚不发达,保障覆盖存在薄弱环节,但总体来看,由于实行均等化原则因而公平程度较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改革的阶段性与非同步特征,客观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现。在第三个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先后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补足。另一方面,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公平性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确立以及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社会保障公平性进一步提升,由“全面覆盖”开始走向“全民覆盖”。此外,本章还以公平性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历史演进特点:在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国家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绝对公平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弱化了其公平内涵。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又被强化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成熟。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就成为了社会公平的具象化体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总而言之,从理念、实践两方面进行把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有着如下特点:在理念层面,社会保障首先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起点公平,让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并在十八大前后再度向社会公平复归;在实践层面,由统一的国家保障,转变为带有城乡分立特点的自助与共济相结合,并在新时代以来随着制度实践的不断补足,向着提供均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弥合化方向发展。第五章首先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内涵。其次,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建设取得的成果: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过脱贫攻坚专项计划,完善了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领域,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立问题;整合了城镇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现状。在社会福利领域,社会福利由狭义制度向广义制度拓展,由特殊性制度向普惠型制度扩充。最后,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的公平问题:其一,社会保障存在身份公平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准入资格是以职业、收入、户籍归属等要素差别化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地以国民身份作为前提。其二,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区域公平问题既包括各省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协调问题,也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实际待遇水平的均衡问题。其三,在老龄化加剧,人口出生率减少的背景下,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出现的代际问题风险,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需要面对另一重大课题。本章还就身份公平问题、区域公平问题、代际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理念、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共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引领。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最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适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上基本内容从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对象、责任主体、保障水平、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这其中,兜底线”通过完善底线性、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底线公平;“织密网”侧重于调节非均等公平;“建机制”通过法制化与体系化共进并举,体现规则公平;“覆盖全面”、“城乡统筹”保障主体公平;“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助力代际公平的实现;“权责清晰”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协议公平。
鄂义强[2](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李鹏[3](2020)在《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研究 ——以L监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服刑人员是指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审判后投入到看守所或者在监狱进行改造的人员。法律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然会剥夺其人身自由权,但是其合法的民事权利仍然享有。民事权利是平等主体之间以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内容的权利,民事权利与服刑人员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联系最为直接、紧密,涉及服刑人员的多个方面,服刑人员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社会保险权等合法民事权利。社会保险是在政府管理之下的一种保障制度,以国家为负责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则,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对公民在遭遇或者预防年老、疾病、失业以及其他灾难发生时给于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险是一种稳定社会、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安全机制。社会保险保障基本要求是人道主义,覆盖范围是全体社会成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出现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服刑人员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事关服刑人员切身利益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在1994年才颁布实施,且经过多年,仅有细微修改。服刑人员社会保险权益作为事关服刑人员切身长远利益的重要环节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定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地方,服刑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也是论文写作的初始原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作为执法者更应该看到所管理人员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的现状。从立法看我国的服刑人员同样享有社会保险权利,但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服刑人员的社会保险权利往往被社会忽视而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笔者从法律和实践出发,剖析服刑人员社会保险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当前国情提出合理合法的建议,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实践方面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以期达到保障服刑人员社会保险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王寒[4](2020)在《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及其现实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保障”问题始终都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但决定着党能否赢得民心以保持长期有效执政,同时还和我国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问题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历史发展经验以及当前总体情势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当前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理论体系,并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能稳定我国社会发展大局,促进社会和谐。从人民共和国70年风雨征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之治”的一个重要密码,也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局面的宣言书。为了切实推动“中国之制”走向“中国之治”,本文基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宏观视野,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范式,旨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以及症结问题,系统阐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归纳整理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从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历程中汲取经验,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社会背景和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理性思考,进而探究新时代条件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建设新探索的现实走向,找寻基本的科学遵循。全文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分析。本部分通过厘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狭义和广义上的内涵,明确社会保障的强制性、公平性、互济性以及福利性等基本特征,提出社会保障所具备的调节、保护、稳定以及促进等基础功能,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管理主体、社会保障基金的四项构成要素。并且梳理与追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建设的思想渊源,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以及“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社会保障理论”等,从而奠定我国社会保障思想理论体系建设和实践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前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历史回眸。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56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致力于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1957—1965艰辛探索调整阶段,主要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显现的问题进行调整;1966—1976曲折探索阶段,由于政治原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停止,原有的责任主体由国家变为企业。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但由于受“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干扰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处于徘徊局面,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一时难以有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呈现出城乡分立、高福利化、身份差别待遇、社会化程度不足等方面的特点,导致社会保障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建设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启了全新的建设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起步阶段、重构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全面建立。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呈现出由地方自发到全国统筹、部分保障到惠及全体、单一建设到整体推进、服务经济到独立发展等的制度建设的特点。第四部分:经过新中国70年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体制观念、建设理念、制度模式发生转变,形成了多层、多元、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建立能够覆盖全体民众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发展理念,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坚持公平、共享以及可持续的基本理念,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确立社会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障功能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面领导,我们要把取得的建设经验切实运用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落实落细。第五部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结构分化不断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们要正视当前在保障水平、保障资金、保障责任、体系层次、制度落实、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地认识到产生这些问题主要在于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资金筹集渠道狭窄、保障责任模糊、监管体系不完善、保障立法相对落后等原因。第六部分:新时代条件下党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走向思考。本部分重点从五个层面提出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展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回应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制度建设中要遵循发展共享的社会保障发展理念,以公平统筹优质为指导思想,坚持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从养老、医疗、福利、救助、脱贫、监管、信息保障等方面加快完善具体制度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发展成果。
汪洪溟[5](2019)在《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现代工业社会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安全网”与“稳定器”作用,从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意义上来说,无疑应视之为公民所应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多方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并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与巨大的进步。2016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包括“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实现基金的安全可持续运行”的具体发展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综合当前的经济与社会总体形势来看,当前我们仍然正处于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对照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方面,尤其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依然不充分和不均衡的现实,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有着较多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在研究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社会保障资金及其待遇支付等作为维系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其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以及整个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是不能不深入考虑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必须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等因素的经济效应加以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例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是否如理论预期的那样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可以依据相关的理论进行定性的分析,但是同时无疑也需要有相关的实证分析结果来作为必要的支撑。为此,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覆盖”宏伟目标的具体实施步骤之际,本文即以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分析为主要内容,来对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以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分析为视角,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的研究,在理论上,本文可以弥补已有大量研究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不足所带来的缺憾,所做的实证分析能够深化我们对相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的认识,同时也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丰富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本文对建国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的分析与总结,能够为我们反思过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否存在不足,提供必要的思路。另外,本文选取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实证分析,能够为相关社会保障项目的制度设计与改进,提供不同的视角并为提高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出一定的贡献。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主要是对社会保障基本概念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评价,为了更好地梳理出本领域所涉及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基础,我们在开展本文研究之初就专门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我们将建国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按照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了“计划经济时期”、“双轨制时期”、“市场经济时期”和基本建立以来的发展等四个阶段,并就每一阶段的制度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给出了我们的评价;第四部分分为三章,由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分别是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我们分别就社会保障经济影响分析的三个最主要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首先归纳和总结相关理论分析框架与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验的总结;第五部分是基于全文的分析所得出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们认为现阶段主要应当在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扩大制度覆盖面、健全财务模式并强化基金监管,以及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等几个方面,来把握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以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切入点。已有的大量社会保障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都是立足于具体的单方面的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尤其储蓄与消费效应等分析,而本文研究则是首先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的实际过程,以及结合可能存在的问题得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我们的研究内容与方向的。这样的研究视角使得我们的实证分析,始终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的与需要,并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等不同层面实现了有机地结合。例如,本文首先进行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是进行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与分析,然后结合理论框架设计了实证分析模型,最后我们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其对政策制定层面的影响分析与总结。二是构建了基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框架。为了有效地达到本文分析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我们所进行的作为主体部分的实证分析,首先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选择,以已有的大量研究为基础,我们没有选择通常人们普遍关注的储蓄与消费效应,而是从宏观效应分析入手,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涵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效应。经过三个方面的实证分析与探讨,我们认为这样的内容构成比较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可以有效避免宏观与微观层次相互脱节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本文在内容上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李湘杉[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本文开篇以社会保障的定义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为基础,剖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明确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监管及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分析,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文章前两部分就国际及中国对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的目标、功能、意义等基础概念进行阐述,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监管、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并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现状,即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精准扶贫上的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优势及特点在于: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及待遇水平显着提升;养老保险经办管理不断增强;养老保障基础建设基本完善;社会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制度转型,构建完善的责任分担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政策调整对生育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及累积带来的巨大压力,政府应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家庭建立全覆盖、高标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构建国家层面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安全网。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基本医疗保障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专业化的产品,来为年老时期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因此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带来的是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通过不同的医疗保险基金给付形式,达到高效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目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是针对相关特殊人群所建立的,在遭遇低收入或无收入的情况下,为这类人群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使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和运行中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以及面临着一些挑战。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着缺陷,如监管政出多门,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存在贬值的风险,社会保障机构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新时期社会保障工作不相适应;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挑战;医疗保险基金在使用及监管上存在漏洞;社会保障相关法规制度有待完善等。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及建议。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通过改革、合并、整合等方法解决目前存在的双轨制、碎片化等问题。医疗保险改革应以底线公平为基础,消除医疗保险制度阶层化,以普遍覆盖为核心,从经办角度加大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为方向,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项目内容、覆盖范围。失业保险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失业保险金的定位,从而达到合理使用失业保险金的目的。工伤保险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推动预防、补偿和康复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工伤保险运行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伤保险制度的向前发展。生育保险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生育法规,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关注育儿假期的待遇将解决部分生育保险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未来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将合并实施,目前试点城市的经验表明,两险合并有利于维护参保人的利益。社会救助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对社会保险制度起到了完善和补充作用。
王绍青[7](2019)在《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关注,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做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在中国社会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从三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使中国人民更加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海外则使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词汇描述中国的进步。研究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演变和实践过程,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指导未来实践。从国际背景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由于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发展带来外部动力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更大挑战。中国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从国内背景看,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正处于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第一,介绍了总体布局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理论形成的一般条件。第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第三,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四,这一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五,这一思想还受到西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影响。在这部分还描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本文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以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的中央文件精神和胡锦涛重要的讲话为依据,研究了胡锦涛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容。其次,阐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最后总结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具有的系统性、辩证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本文还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时期,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同时对创新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经济体制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扼要论述。政治建设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文化建设中,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单位分类体制改革成就显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被确立为国家支柱产业。社会建设中,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是重点内容。这一时期的民生建设成就突出,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我国制定了全国主体功能区,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护和环保治污工作不断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生态文明机构和制度建设,环境立法和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本文最后论述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理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是中国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总体布局建设内容更加明确,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总体布局实践中获得历史启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经济建设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从战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显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改善民生,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努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回应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期待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重点努力方向。
马金保[8](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了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位置。由此,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一导向的指引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相并列的新领域。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以此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成就斐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以民生建设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原点,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价值诉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观点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态度、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实践措施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形成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过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社会民生建设的基本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化和实践路径,其基本内容有: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根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政治保障;培育民生文化、发展文化民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民生、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建设的优先领域。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建构及其强大的、能动的指导性,得益于其特有的理论品格,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和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还为国际民生发展和世界民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桂桢[9](2019)在《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失业保险制度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具有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作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从建立以来,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主动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持续稳定变革来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逐步完善并建立起有鲜明中国特色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兜牢民生底线和维护就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17)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豫政办[2017]16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7年1月12日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我
二、推进失业保险事业 服务改革稳定大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失业保险事业 服务改革稳定大局(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公平视阈下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资源与基础 |
2.1 概念辨析与关系界定 |
2.1.1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 |
2.1.2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
2.1.3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
2.1.4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
2.2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
2.2.1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2.2.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 |
2.2.3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公平观 |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思想 |
2.3.1 社会公平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2.3.2 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 |
2.3.3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与构想 |
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4.1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保险思想 |
2.4.2 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 |
2.4.3 基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保险基金理论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1 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公平的权利基础 |
3.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 |
3.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
3.2 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
3.2.2 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阶段性体现 |
3.2.3 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使命追求 |
3.3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3.1 确保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实现的要求 |
3.3.2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 |
3.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
3.4 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4.1 拓展了社会公平的维度 |
3.4.2 深化了社会公平的认识 |
3.4.3 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公平取向 |
3.5 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5.1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向度 |
3.5.2 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形式 |
3.5.3 公平与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
3.5.4 底线公平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4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
4.1 以公平为主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理念与制度实践 |
4.1.2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 |
4.1.3 以社会公平理念为先导的社会保障公平性矫正 |
4.2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
4.2.1 理念:由起点公平到经济公平,并向社会公平复归 |
4.2.2 制度:由单位保障到城乡分立,并向城乡一体迈进 |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
5.1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维度 |
5.1.1 权利公平之维 |
5.1.2 机会公平之维 |
5.1.3 规则公平之维 |
5.2 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取得的成就 |
5.2.1 社会救助 |
5.2.2 社会保险 |
5.2.3 社会福利 |
5.3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公平问题 |
5.3.1 身份公平问题 |
5.3.2 区域公平问题 |
5.3.3 代际公平问题 |
5.4 新时代社会保障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
5.4.1 立法进程严重滞后引发身份公平问题 |
5.4.2 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引发区域公平问题 |
5.4.3 转制成本责任归属不清引发代际公平问题 |
第6章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
6.1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之基 |
6.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 |
6.1.2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 |
6.1.3 共享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 |
6.2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 |
6.2.1 幼有所育 |
6.2.2 学有所教 |
6.2.3 劳有所得 |
6.2.4 病有所医 |
6.2.5 老有所养 |
6.2.6 住有所居 |
6.2.7 弱有所扶 |
6.3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 |
6.3.1 “兜底线”完善底线公平 |
6.3.2 “织密网”调节非均等公平 |
6.3.3 “建机制”强化规则公平 |
6.3.4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实现主体公平 |
6.3.5 “保障适度”、“可持续”凸显代际公平 |
6.3.6 “权责清晰”、“多层次”确保协议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研究 ——以L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2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概念辨析 |
2.1.1 服刑人员 |
2.1.2 社会保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支持理论 |
2.2.2 木桶理论 |
3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变革及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特点 |
3.1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变革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体系 |
3.1.2 “双轨制”时期的社会保险体系 |
3.1.3 改革时期的社会保险体系 |
3.2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特点 |
3.2.1 法律保障的特殊性 |
3.2.2 参与方式特殊性 |
3.2.3 参与人员身份的特殊性 |
3.3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意义 |
3.3.1 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需要 |
3.3.2 促进刑释人员的再社会化 |
3.3.3 减小家庭经济压力 |
3.4 小结 |
4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专项法律法规存在缺失现象 |
4.1.2 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 |
4.1.3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漏洞 |
4.1.4 保险资金来源单一 |
4.2 造成当前问题的原因 |
4.2.1 立法重视程度不足 |
4.2.2 缺少专业管理部门 |
4.2.3 缺乏信息沟通机制和平台 |
4.2.4 部分服刑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
4.2.5 监狱行刑和行使社会保险权利存在冲突 |
5 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服刑人员社会保险资金来源 |
5.1.1 服刑人员劳动报酬 |
5.1.2 服刑人员个人自理 |
5.2 确定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
5.2.1 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 |
5.2.2 准入和竞争原则 |
5.2.3 分担原则 |
5.2.4 透明公开原则 |
5.3 保障服刑人员社会保险权利的思路 |
5.3.1 法律上明确服刑人员参保机制 |
5.3.2 设立国家层面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
5.3.3 建立服刑人员社会保险信息共享和监督机制 |
5.3.4 确定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等级制度 |
5.3.5 完善服刑人员社会保险参与机制 |
5.3.6 创新服刑人员社会保险支配机制 |
5.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及其现实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分析 |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与特征 |
(一)社会保障概念界定 |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
(一)保护功能 |
(二)调节功能 |
(三)稳定功能 |
(四)促进功能 |
三、社会保障制度构成要素 |
(一)社会保障项目 |
(二)社会保障模式 |
(三)社会保障管理主体 |
(四)社会保障基金 |
四、新中国70年来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二)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保障思想 |
(四)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益思想的借鉴与吸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历史回眸 |
一、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1949年—1956年) |
(二)全面建设十年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1957年—1966年) |
(三)“文革”时期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曲折探索(1966年—1976年) |
二、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特点 |
(一)以城市为主、城乡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 |
(二)城市保障待遇高福利化平均化 |
(三)与身份等级挂钩的差别待遇 |
(四)社会化程度不足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构阶段(1993年—2003年) |
(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整体推进阶段(2004年—2011年) |
(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深化阶段(2012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特点 |
(一)建设路径:由地方自发到全国统筹 |
(二)保障范围:由部分保障到惠及全体 |
(三)保障体系:由单一建设到整体推进的探索 |
(四)功能定位:由服务经济到独立发展 |
第四章 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成果与经验 |
一、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社会保障理论观念的巨大转变 |
(二)形成多层、多元、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
(三)构建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二、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
(三)必须切实贯彻公平、共享、可持续的价值理念 |
(四)必须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水平 |
(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与实现社会稳定 |
(六)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面领导 |
第五章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三)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
(四)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
(五)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增多 |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大 |
(二)社会保障体系层次性不鲜明 |
(三)社会保障资金机制尚需完善 |
(四)社会保障责任划分尚需进一步明确整合 |
(五)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落实尚显不够 |
(六)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尚需健全 |
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归因 |
(一)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 |
(二)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 |
(三)社会保障资金压力增大 |
(四)社会保障责任模糊与长效机制相对缺失 |
(五)社会保障监管体系不完备 |
(六)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滞后 |
第六章 新时代条件下党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走向思考 |
一、切实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一)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实践发展新要求 |
(二)回应群众现实需要,顺应群众内心新期盼 |
二、遵循发展共享的社会保障发展理念 |
(一)坚持更可持续发展理念 |
(二)坚持共享理念 |
三、坚定公平统筹优质的指导思想 |
(一)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 |
(二)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 |
(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
四、坚持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原则 |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弱者优先相结合的原则 |
(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
(三)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四)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五)坚持坚决兜牢保障底线的原则 |
(六)坚持充分激发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
五、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服务体系 |
(二)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服务 |
(三)统筹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 |
(四)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 |
(五)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六)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监督制度 |
(七)实行社会保障税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5)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主要创新 |
1.3.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社会保障 |
2.1.2 社会保险 |
2.1.3 社会救济 |
2.1.4 社会福利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3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迁演 |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3.1.1 时代特征与基本制度背景 |
3.1.2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3.1.3 对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
3.2 双轨制之下的反思与继续探索 |
3.2.1 “双轨制”时期的形势分析 |
3.2.2 “双轨制”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 |
3.2.3 对“双轨制”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目标模式的确立 |
3.3.1 制度背景与主要内容 |
3.3.2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
3.4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与进一步发展 |
3.4.1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 |
3.4.2 以“五大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 |
3.4.3 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
4 社会保障的劳动就业效应分析 |
4.1 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的机制 |
4.1.1 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力资源的区域与行业配置 |
4.1.2 社会保障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与供给决策 |
4.2 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
4.2.2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
4.2.3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4.3 基于就业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
4.3.1 基于劳动力供给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
4.3.2 基于劳动力需求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
4.3.3 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需的调节 |
5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5.1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5.1.1 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 |
5.1.2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机理 |
5.2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调节的实证分析 |
5.2.1 指标、数据与模型建构 |
5.2.2 模型估计与检验 |
5.2.3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 |
5.3 基于公平收入分配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
5.3.1 制度覆盖面决定收入分配调节范围 |
5.3.2 支出水平决定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
5.3.3 制度设计决定收入分配调节方向 |
6 社会保障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 |
6.1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 |
6.1.1 社会保障影响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 |
6.1.2 社会保障制约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 |
6.1.3 社会保障基金影响资本市场运行 |
6.2 社会保障经济拉动效应实证分析 |
6.2.1 变量、数据与模型 |
6.2.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2.3 主要结论 |
6.3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 |
6.3.1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 |
6.3.2 社会保障覆盖面 |
6.3.3 社会保障项目的设计与优化 |
7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建设经验借鉴 |
7.1 美国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
7.1.1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
7.1.2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7.2 德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与改革经验 |
7.2.1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7.2.2 德国社会保障改革经验 |
7.3 瑞典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
7.3.1 瑞典的社会保障建设 |
7.3.2 瑞典的福利危机与改革经验 |
7.4 日本和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
7.4.1 日本的社会保障建设 |
7.4.2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建设 |
8 基于经济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对策 |
8.1 以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促进经济效应 |
8.1.1 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 |
8.1.2 强化责任与风险约束机制 |
8.1.3 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立法 |
8.2 以全民覆盖和全民共享促进收入分配效应 |
8.2.1 构建发展型社会福利 |
8.2.2 尽快实现社会保险的全民覆盖 |
8.2.3 完善收入分配顶层设计 |
8.3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
8.3.1 健全“统账结合”的财务模式 |
8.3.2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 |
8.3.3 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
8.4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
8.4.1 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
8.4.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制度 |
8.4.3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级研究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相关概念 |
一、社会保障的定义 |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
三、社会保障的目标及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 |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内涵 |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 |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及模式 |
二、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及启示 |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阶段 |
一、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阶段 |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 |
二、失业保险确立基本框架 |
三、工伤保险在改革中酝酿 |
四、生育保险的改革试点 |
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
一、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 |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 |
三、失业保险制度全面确立 |
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工伤保险制度 |
五、全面实现生育保险社会统筹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
一、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三、失业保险与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轨 |
四、工伤保险的法制化 |
五、“二孩”政策下生育保险的完善与调整 |
第五节 社会保障的创新阶段 |
一、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 |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 |
三、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势与特点 |
第一节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待遇水平显着提升 |
一、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及现状 |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老龄化”社会下的社会保障政策 |
一、生育保险在人口老龄化下发挥巨大作用 |
二、社会保险的“第六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给付形式的多样化 |
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
二、医疗保险给付形式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
一、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的特点 |
二、“安全网”的保障形式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及自身建设问题 |
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
三、社会保障基金面临贬值及流失的风险 |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 |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的形成 |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的特点及缺陷 |
第三节 “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挑战 |
一、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
二、“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挑战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基金在使用及监管上存在的问题 |
一、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立法尚待完善 |
二、对医疗机构及参保人员的管理问题 |
三、医疗保险经办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社会保障相关法规制度尚待完善 |
一、失业保险收支结存量过大 |
二、生育保险的发展欠均衡 |
三、工伤保险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
第一节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基金监管 |
一、统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二、建立专门的经办机构 |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
一、加大养老保险改革力度 |
二、完善养老保险监督机制 |
三、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 |
四、推动养老金入市 |
五、高层次统筹发放养老金 |
第三节 完善保障制度应对“老龄化” |
一、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
二、建立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 |
三、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及监管 |
一、消除医疗保险制度阶层化 |
二、医疗保险的普遍覆盖 |
三、从经办角度加大管理力度 |
四、医疗保障的专门管理 |
第五节 完善法规制度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
一、建立适度保障制度,促进就业 |
二、统一生育保险制度提高待遇水平 |
三、加强工伤保险法规建设 |
四、实现社会救助高层面高标准立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创新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的方法 |
(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理论来源构成 |
(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过程 |
(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第二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富强国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二)建设民主国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体制改革 |
(三)建设文明国家,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四)建设和谐国家,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
(五)建设美丽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经济建设是根本 |
(二)政治建设是保证 |
(三)文化建设是灵魂 |
(四)社会建设是条件 |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辩证性 |
(三)人民性 |
(四)实践性 |
第三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 |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出现标志性成果 |
(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
(四)深化经济体制变革 |
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
(一)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
(二)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着 |
(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四)开创了中央最高权力交接的新境界 |
三、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 |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四)文化体制改革成就显着 |
四、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
(一)民生建设普惠性增强 |
(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
五、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 |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二)促进能源和资源节约 |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环保治污工作 |
(四)完善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
(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深化了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二、现实意义 |
(一)顺应了人民的期待 |
(二)指明了中国发展的路径 |
(三)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 |
三、历史启示 |
(一)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三)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
(四)必须显着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五)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体性研究 |
1.2.2 主要观点述评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生成逻辑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生的基本内涵、层次结构和历史形态 |
2.1.2 民生问题、民生保障与民生建设 |
2.1.3 民生思想、民生观和民生理论 |
2.2 中国民生思想的历史逻辑 |
2.2.1 古代民生思想 |
2.2.2 近代民生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
2.3.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
2.4.1 改革开放前的民生探索 |
2.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问题 |
2.4.3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1 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 |
3.1.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 |
3.1.3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4 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举措 |
3.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3.2.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2.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3.2.3 就业是民生之本 |
3.2.4 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 |
3.3.1 “三为民”思想是基本原则 |
3.3.2 社会和谐是衡量尺度 |
3.3.3 科学发展是重要路径 |
3.3.4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
3.4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
3.4.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
3.4.2 形成“民生三感”的价值追求 |
3.4.3 民生建设的三大攻坚战 |
3.4.4 社会政策要托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1 发展经济是根本路径 |
4.1.2 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
4.1.3 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 |
4.1.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 |
4.2.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4.2.2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
4.2.3 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2.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2.5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4.2.6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
4.2.7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品格 |
5.1 坚持价值导向上的人民性 |
5.1.1 为人民服务 |
5.1.2 以人为本 |
5.1.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5.2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 |
5.2.1 从群众观点到群众路线 |
5.2.2 从解决温饱到“七有” |
5.2.3 民生建设永远在路上 |
5.2.4 因势而新的辩证思维 |
5.3 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 |
5.3.1 民生建设主体全员参与 |
5.3.2 民生建设内容逐渐丰富 |
5.3.3 民生建设目标日趋明确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实践检验和历史贡献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实践检验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概念 |
6.1.2 评估体系构建 |
6.1.3 结果分析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历史贡献 |
6.2.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
6.2.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3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6.2.4 铸牢了党的执政基础 |
6.2.5 为全球民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制变革:在突破中助力改革开放发展 |
1. 制度初建 (1986年至1992年) |
2. 制度完善 (1993年至1998年) |
3. 制度突破 (1999年至今) |
二、机制创新: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实现与时俱进 |
1. 通过试点强化促就业功能 |
2. 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医疗待遇 |
3. 实施稳岗补贴稳定就业岗位 |
4. 针对参保职工实行技能提升补贴 |
5. 降低费率为企业减负解困 |
6. 创新实施失业保险支持脱贫攻坚政策 |
7. 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
三、立足实践: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积极功能 |
1. 民生减震阀:坚持基础定位保生活 |
2. 社会稳定器:拓展重点功能防失业 |
3. 就业助推剂:明确目标导向促就业 |
四、时代考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挑战 |
1. 现存问题 |
2. 时代挑战 |
五、持续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 |
四、推进失业保险事业 服务改革稳定大局(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思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服刑人员社会保险研究 ——以L监狱为例[D]. 李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及其现实走向研究[D]. 王寒.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D]. 汪洪溟.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李湘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D]. 王绍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D]. 马金保. 西北大学, 2019(02)
- [9]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 桂桢. 中国劳动, 2019(02)
- [10]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