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像力训练之一·变通常规思路,突破难关(论文文献综述)
郭忠文[1](2020)在《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语素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素选取的问题。杨晓黎(2018)选取了有利于教学的重点语素与核心语素,重点语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严格的选取标准、确定的数量(228个),为开展语素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已选重点语素只是根据《等级大纲》和《等级划分》来选取,而以重点语素为基础选取的核心语素(95个)更是严格地按照规定标准来操作,它们都未对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料或相关教材进行考察,所以重点语素的选取标准和核心语素的选取情况还有待探讨,同时,我们还需研究重点语素的教学应用情况。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并描述了前人关于语素构词和语素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统计和分析重点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构词情况。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重点语素的选取和划分标准;其次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构建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并选取构词能力强的重点语素进行构词分析。第三章为分析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考察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与分布情况;其二是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分析重点语素在具体教材中的构词分布情况;其三是将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情况和在教材中的构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其四是在比对分析基础上补充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我们对重点语素在《汉语教程》六册共计2522个词汇构词情况进行穷尽性考察,并构建语料库,在杨晓黎(2018)选取的95个核心语素基础上,根据重点语素在实际汉语教学中的构词能力,对核心语素进行了适当增补。第四章为研究重点语素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包括初中高级班重点语素教学的开展策略、教材的编排建议等。结语是对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杨雪[2](2016)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解放运动打开了女性走向社会的大门,开启了女性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的新航程。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将女性率先推向了竞技舞台,为女性进一步身心解放提供了重要场域。由于国家政策保驾护航,竞技女性比在其他领域女性获得了更明显的优势地位,走在中国女性解放的前沿。中国的竞技女性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创造了无以计数的辉煌战绩与举世瞩目的体坛壮举,不仅优于中国男性撑起了竞技体育的大半边天,而且以“中国姿态”昂首阔步走在世界女性体育的最前线,树立了崭新的新时代中国女性形象。当我们欣喜于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传统思维禁锢时,当我们欢呼雀跃于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竞技参与机会与待遇时,赤裸裸的现实还在不时地警示我们:在“阴盛阳衰”的事实面前,在“解放与平等”的面纱之下隐藏着更为深层的性别不平等与女性歧视现象。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来自6个省份的、不同项目的、省队以上级别运动队的男女运动员、男女教练员、男女管理人员,以及男女观众和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女性解放与女性体育兴起的全球背景;第二,界定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解放的内涵,确定研究的理论根基(性别角色理论、赋权理论、社会流动理论以及身体理论);第三,以建国为时间起点,梳理并分析竞技女性解放的历史情况;第四,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六套问卷,修订了“女性解放态度量表”、“女运动员身体感知量表”和“竞技女性领导力量表”,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展开调查与统计,同时结合女运动员访谈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竞技女性解放的现状;第五,基于历史与现实,指出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解放取得的成果只是解放的第一层次,而要实现真正的解放还有很多现实的困境与问题,从而对竞技女性的解放进行“悖论式”解构;第六,综合主客观因素,重构竞技领域女性真正解放的路径。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女性体育的发展可谓是伴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而推进的,两者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均为历史进程,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特征。同时,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是女性解放大背景下的一个子系统,既有女性解放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是一个兼具共性环境与个性因素的综合影响的过程。(2)女性解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男女平等。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权利平等,即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竞技体育参与权利;第二,权力平等,即女性在竞技体育领域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参政权与话语权;第三,结果平等,是充分尊重男女两性的生理和社会文化差异,追求差异化的平等,尊重女性选择,发挥女性优势,维护女性权益,促进竞技女性作为完整的、具有女性特质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同时,我国竞技女性的解放要以性别角色理论、赋权理论、社会流动理论以及身体理论为理论根基展开分析。(3)历史上,我国女性解放促进了女性的竞技参与,女性的竞技参与也同时促进了女性的进一步解放。女性通过竞技参与实现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解放,实现了自我价值,赢得了社会认可与支持,获得了退役后的多元发展。(4)通过运用问卷与量表调查,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如今的竞技女性在自我价值、性别认同优势、赋权与社会认同、向上社会流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同样实现了一定的解放。(5)无论历史还是现今,竞技体育为女性提供了解放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与路径,体现了其“帮助女性解放的潜质”。然而,竞技领域女性平等参与权的获得只是进步的一种表征,是解放的第一层次,而在推向深层次的解放进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与障碍。同时,在“男性化”的大环境中女运动员面临着性别困境与焦虑;在竞技女性赋权的表象下掩盖着很多性别不平等的事实;竞技领域的女性权力缺失,领导层女性比例很低;女运动员的遭遇着身体规训与身体异化的困境,经受着身心摧残。因此说,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是一个需要进行“悖论式”解构的过程。(6)竞技体育领域的女性解放是一个需要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解放迈向更深层次,因此,要尊重两性差异,发挥女性特长,尊重女性选择,从女性主体地位构建、女性权力赋予、女性权益保障、两性和谐发展几个维度重构女性解放的路径,推进竞技女性解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最终实现竞技体育领域女性的真正解放。
赵燕[3](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冯立嵩[4](2016)在《对中学语文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再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以读带写模式的研究是关于实际操作问题的可行性研究。这种以“课内”为核心来进行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构想,是基于日常教学实践中,按照学习者写作时便于从课文中就近取材、把大量阅读教学时间向写作分流的思路来设计的一种教学理念,有着现实操作的广阔时间和空间。这种“读”的材料主要是列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中的一篇篇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大量课文,均为思想性和艺术性兼顾的各类千锤百炼过的典范权威佳作,是能生动体现作者写作经验之第一手材料,可为提高写作能力提供最好的脚本和示范。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是,如何借鉴应用这些材料,从中寻出指导写作的可靠借鉴点,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学生写作实际来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读写训练的方法和模式,将其作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写评改习惯和能力的载体。同时,课内的篇章既是学生作文选材的宝库,既能丰富写作内容,又为教师的灵活多性的个性化教学提供许多回旋余地,更是师生读写互动和共同交流的平台,其中让教师也参与到读写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写作动机,也是可行之道。总之,各种范文写作技巧的借鉴、思想意义的挖掘可以缓解学生在作文选材、组材、立意、表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也使教师通过以读带写,把读写训练置于统一的教学课时和节点上,这不仅使阅读教学不致流于空泛,而且让作文教学亦不失之盲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内容,重点内容是第二章和第三章。首先是绪论,主要是从现实教学状况及考核要求、研究价值的角度,来论证课内以读带写的必要性;第一章是对“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整体感知,探讨了对“课内以读带写”概念的界定、课内以读带写的具体教学过程、对“课内以读带写”的评价这三方面的问题;第二章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课内以读带写训练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以点读带传统片断作文训练、以研读带修改(评改)文章训练、以略读(或泛读)带文章立意及选材组材训练、以仿照式阅读带文体特征训练;第三章提出“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实施策略,从时间分配、课型两个方面提炼出八种课内以读带写的训练方法:课前导引法、课中归纳法(包括直接摹写法和拓展想象式作文)、课后作业法(包括下水作文互勉法和预习-巩固法)、作文指导课引导法、语文活动课练笔法、语文专题课练笔法。最后是全文的结语,有两方面内容:一对整个研究做出主要结论;二是展望读写训练的未来前景。
邹汝波[5](2016)在《融情于境,自在自为 ——建筑师杨瑛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80年代毕业的建筑师成为了行业的主力军,肩负起了国内最大量的城乡建设工作。这个庞大的建筑师群体的成长和发展与中国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却较少的被大众、媒体关注。本文通过聚焦湖南省院总建筑师杨瑛,对其创作过程以及作品、创作思想进行分析,了解这一代地方院建筑师在这三十多年里的成长轨迹。由于其是中国一代建筑师成长的缩影与映射,因此,本研究也借此呼唤大众对于广大建筑师的关注和认知。杨瑛,是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理事长,是当代湖南建筑设计行业的领军者。杨瑛作为60年代生的建筑师,从87年投身工作至今已近30年,参与完成了近400项设计和工程,获国家级、省部级设计奖项三十余项;两次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以及“中国建筑学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随着他逐渐步入创作的成熟期,表现出惊人的创作热情并不断有新作诞生,可谓硕果累累。他同中国无数的主流职业建筑师一样,在城乡建设中承担着最广泛的设计工作,他的成长与湖南的城市发展和建设紧密相连。论文以杨瑛为研究对象,联系其的学习成长工作历程,分析其主要建筑思想的形成,对其创作作品进行分析,梳理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及策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深入建筑师的设计过程,深究建筑师面对具体的情境进行的思考。杨瑛在学术思想的研究上也同样孜孜不倦,坚持从场地出发进行设计,坚持全过程建筑设计,提出了反思建筑设计学、情境建筑设计理论,并在建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付诸实践,不断总结梳理完善。“融情于境,自在自为”是对其创作方法和理念的最好总结。
杨瑞芬[6](2015)在《基于谚语的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空间上的文化传播及代际间文化承接的过程,是个体在生活中基于文化工具审美与立美的过程。民间教育源于教育习俗,是一种非体制内、非正式的教育,即传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思想既源于个体严密、系统的思考,也内涵着民众在口头文本中代代相传的心理结构或集体意识的集合;后者具有地域性,对所属族群的日常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这种思想区别于学科视野中的教育思想,谓之民间教育思想意指族群精神文化与个体实践互动而形成的观念之总体,是一整套教人做人、做事的思想。我国哈萨克族基于草原文化与游牧生活历史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生活观、教育观。教育旨趣在于借特定文化素材展示或挖掘个人的内在力量。从我国哈萨克族人创造的精神文化出发,透过对谚语等口传文本的分析和日常生活经验的解析,民间教育内容、过程、价值逐步呈现出来,构成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化、社会与个体间的互动进而追寻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的历史成因及价值,既为当前哈萨克族双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照,也为民族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整合提供思想支撑。语言作为人类存在之家,从本体论层面关照人的生活。谚语作为语言之精华不仅承载了祖先智慧,更为人当下生活情境提供了具体参照;以生活认识论体察人之存在并关照族群之本土知识与情感,构成理解教育与创造生活的基础。哈萨克族谚语是哈萨克族文化的载体,是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只有借助自身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生活世界及其教育观念,因而在对哈萨克族谚语的整体研究中不时反观自我:一方面基于个人日记理解日常生活中谚语之价值,以此为基础进入田野体验哈萨克人的动态教育过程,进而通过对个案生活史的研究理解社会变迁中民间教育之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文化背景下谚语运用过程的分析深入理解个体观念与口头文本所表征的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追问民间教育思想形成之因。这既实现了研究问题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研究之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统一,进而实现了各章节间的整合。总体而言,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的研究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探讨了民间教育内容、方法与价值。首先对谚语文本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我共生关系进行文化解读;关系建构中生成哈萨克族人的道德品质及学、思、言、行的成长模式;具体有健康教育、团结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及言语教育观念等。其次,深入日常生活对谚语进行动态解读,在田野行动中体验家庭团聚、人生仪式、日常工作及阿肯弹唱中的个体成长;基于诚信、平等的交谈是民间教育的主要方法,其间渗透着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间的互动,谚语、故事、民歌与习俗密切交织在一起。再次,不同时代个案的生活经验塑造着主体性,民间教育对“主体”乐学、善思、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及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时代变迁中,持民间立场的阿拜首次对哈萨克族谚语进行批判性分析,借此民间教育思想得以吸收反思与批判的力量,进而引导民众在新时期建立新型生活方式。第二个层次探讨了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基于文化、社会与个体生活间的辩证关系,哈萨克族人的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以口头语言和身体力行为媒介而相互建构,孕育出哈萨克族的人生教育观念。一方面,承载族群历史记忆的口头文本传承了他们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与文化变迁中,个体或群体间在相互交谈与共同行动中丰富着对历史文本的理解,探寻着真、善、美的永恒意义。族群价值观的传承与人生意义的寻求构成民间教育思想形成的两条根本途径。第三个层次是对民间教育思想的特征、根本依存及时代价值的总结与提升。首先从谚语运用主体、过程的分析出发探讨民间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其次,借助已有的文本分析和田野研究结论归纳出哈萨克族民间教育的三个根本依存:言语、情境、自觉修养,这正阐明了具体时空中学习能力对人类生存之重要意义——时间角度指多代人间的文化传承,空间角度指不同田野中文化的播化。再次,揭示了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对个体一生、社会和谐发展等价值。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对东西方世界的平等沟通、对人类摆脱工具理性单方面的的规约、重建日常生活之文化价值具有深远意义。总之,从共存关系视角理解人类世界是时代之要求,也是当代社会教育与生活融通之必然趋势。健康教育思想、审美教育思想、言语教育思想、团结教育思想等是我国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对时代与人类的贡献。基于口头文本和日常生活叙事探讨言语与意识的交互作用、群体活动与个体生活的相互建构、哈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互动,为后续民间文本之审美教育价值、族群性格比较及全球化背景下开展公民教育等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秋红[7](2015)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宋丹[8](2015)在《《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文中研究指明自1892年森槐南的《红楼梦序词》发表,至2015年锦埜文的《红楼梦故事》的出版,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已经走过了123年的历程。在这123年间,共产生了38种日译本,其中含摘译本12种、编译本12种、全译本10种、节译本3种、转译本1种。这38种日译本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利用赴日交换留学的机会,竭尽所能地完成了日译本和相关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为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段,对38种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与研究,并对由这些译本共同组成的《红楼梦》日译体系的整体特征作了综合考察。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浅尝辄止——明治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5种摘译本,分别出自森槐南、岛崎藤村、笹川临风、长井金风、宫崎来城之手。本章重点放在揭开百年红楼日译大幕的森槐南和岛崎藤村这两位译者“一汉一和”的两篇摘译上,详细考察了他们各自的翻译背景、考证了他们使用的底本、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们的译文文体与翻译风格,并探讨了这两篇译文的翻译意义。第三章“方兴未艾——大正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6种译本,分别是岸春风楼的节译本,盐谷温、井上红梅、宫原民平各自的摘译本,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合译的前八十回全译本(即国译本)及太宰卫门的编译本。本章的主角是国译本,笔者重点论述了两位译者的分工、只全译前八十回的缘故、训读体和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被中国红学界忽视的幸田露伴对《红楼梦》的创见,以及该译本对后来译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几大问题。第四章“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4种摘译本,分别由野崎骏平、永井荷风、神谷衡平、近藤昌翻译。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为昭和前期昏暗的《红楼梦》翻译增添一抹亮色的永井荷风的《秋窗风雨夕》译文。笔者重点探讨了荷风的父辈与《红楼梦》的渊源、荷风本人与《红楼梦》的接触、其在小说《濹东绮谭》中引用的《秋窗风雨夕》和翻译该诗时用到的底本、译文采用的和歌七五调文体等问题。第五章“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占据了本文大量的篇幅,因为该章涉及的译本多达17种。其中含出自松枝茂夫(2种)、伊藤漱平(4种)、饭塚朗之手的全译本7种、出自陈德盛、大高岩、石原岩彻、松枝茂夫(2种)、君岛久子、立间祥介、饭塚朗笔下的编译本8种,以及富士正晴、武部利男的节译本和佐藤亮一的转译本各1种。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笔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塚朗三位译者的百二十回全译本。笔者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研究了他们的译本:第一,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历程、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与知识背景;第二,他们各不相同的底本选择模式受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三,他们各自迥异的韵文和散文翻译文体及在这种文体下呈现的各有千秋的翻译风格;第四,他们对先译和自身的沿袭与超越。其次是佐藤亮一据林语堂英文编译原稿用日文转译《红楼梦》一事。笔者在日本找到了备受学界关注的林语堂英译原稿,详细介绍与分析了这份原稿的篇章结构、采用底本、编译特色等,揭示了佐藤亮一日文转译本在篇章结构和翻译处理等方面与林译本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六章“连绵不绝——平成时代的《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对象是6种译本,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的全译本,堺行夫的节译本和王敏、小林恭二、锦埜文的编译本。本章重点论述了井波陵一的全译本与小林恭二的编译本。探讨了井波陵一对原文的高度重视,诗歌翻译回归训读传统等的翻译策略和其融入到译本注释里的、对《红楼梦》独一无二的解读,以及小林恭二用四行诗的形式翻译原文律诗和绝句的独创性。第七章是总论。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对各个译本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译者的《红楼梦》观、译本结构、底本选择、文体演变、译者身份、出版状况、流传状况、译本影响的角度对整个《红楼梦》日译体系作了综合考察和归纳总结。
张露[9](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徐兴[10](2014)在《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观古今中外制度史的演变,制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的无形支配。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一样,不仅是效率追求的结果,也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文化构成了企业制度的基础和灵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企业制度体系,催生出各异的企业制度绩效表现。回顾历史,考察当下,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及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耐人寻味,在日本独特的集团主义、等级秩序、现世主义、耻感文化、恩情主义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作用下,日本企业的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颇不相同的的道路,形成了一道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变迁轨辙,是研究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问题的理想国别样本。论文即以“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为研究主题,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同时充分借鉴伦理学、博弈论、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作用机理,总结归纳出了企业制度需要处理的五点核心利益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取向,提出了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即价值传导路径、自我修正路径、博弈演进路径、兼容诱变路径和变革锁定路径,进而顺着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从金字塔式垄断体制的沿革、雇佣制度的变迁、外部治理内部化的制度变迁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明治维新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一段时间内日本传统文化作用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轨迹和绩效表现,最后重新回到整体的视角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绩效的逆转和主要变革趋势产生的文化诱因,对未来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思考,力图通过对日本的研究,对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等共性问题形成一些创新性的认识,对中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
二、想像力训练之一·变通常规思路,突破难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想像力训练之一·变通常规思路,突破难关(论文提纲范文)
(1)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素构词研究 |
1.2.2 语素教学法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重点语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情况考察 |
2.1 重点语素的界定 |
2.2 重点语素语料库的建立 |
2.3 重点语素构词状况考察 |
2.3.1 构词频率 |
2.3.2 构词类型 |
2.3.3 构词位置 |
第三章 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情况统计分析 |
3.1 《等级划分》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
3.1.1 构词分布 |
3.1.2 构词类型 |
3.1.3 构词对比分析 |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
3.2.1 构词统计 |
3.2.2 构词分布 |
3.3 《等级划分》和《汉语教程》构词对比分析 |
3.4 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 |
3.4.1 新增核心语素的构词情况 |
3.4.2 增补核心语素相关分析概括 |
第四章 重点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4.1 利用重点语素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
4.2 不同阶段重点语素教学实施策略 |
4.2.1 初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2.2 中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2.3 高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
4.3 重点语素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
4.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
4.3.2 重点语素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附录二 《等级划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附录三 《汉语教程》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1.问卷对象 |
2.量表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问卷调查法 |
3.量表法 |
4.文本分析法 |
5.访谈法 |
6.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体育兴起的全球背景 |
第一节 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
1.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
2.西方女性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女性体育的兴起 |
1.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
2.中国女性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中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差异与影响 |
1.解放的起点:“放足”与“出走”VS.“天赋人权” |
2.解放的模式:男性合作VS.男女对立 |
3.国家角色的差异:国家主导VS.国家排斥 |
4.解放的路径:家国同构VS.女性话语独构 |
第四节 中西方女性体育发展的特点差异 |
1.参与者阶层与参与时间的差异 |
2.女运动员面临的性别挑战的差异 |
3.女运动员与男同伴关系的差异 |
4.女性竞技与国家关系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内涵解读与理论范式 |
第一节 竞技体育女性解放的内涵解读 |
第二节 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的理论范式与解析 |
1.性别角色理论及其应用 |
2.赋权理论及其应用 |
3.社会流动理论及其应用 |
4.身体理论及其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竞技中获自由与平等:身体解放与竞技参与 |
1.平等参与竞技,国际崭露头角 |
2.走进“男性专属”,开创新天地 |
3.性别平等的世界环境 |
第二节 竞技中的发展与觉醒:超越男性与实现自我 |
1.参与到超越,撑起“大半边天” |
2.坚持自我追求,树立女性典范 |
3.向上社会流动,体现自我价值 |
4.自我意识觉醒,勇于挑战权威 |
第三节 竞技中获支持与保障:社会认同与体制保障 |
1.国内国际,广泛社会组织认可 |
2.体制内外,多元化的国家支持 |
3.政策做保障,选拔与培训并施 |
第四节 退役后开辟新领域,展现多元化人生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现状调查 |
1.女运动员性别角色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女运动员面临的性别角色冲突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
3.女运动员解放态度与自尊情况调查 |
4.竞技女性的领导力调查 |
5.竞技体育中男女平等的体现 |
6.女运动员的社会流动情况 |
7.女运动员的身体解放感、体格焦虑及身体异化 |
第二节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现状分析 |
1.突破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新时代女性 |
2.拥有双性化的优势性别角色类型 |
3.具备流动性别的多元化女运动员 |
4.女运动员主体意识有所增强 |
5.女运动员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与社会认同的建构 |
6.家庭状况改善与社会地位提升 |
7.身体解放中的自我掌控与意义赋予 |
8.女运动员的媒体报道增多、形象多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解放的“悖论式”解构 |
第一节 女运动员面临的性别困境与焦虑 |
1.男性化职业特征笼罩下的性别“同化” |
2.国家主义号召下“去性别化”的政治工具 |
3.性别角色冲突下的困惑与焦虑 |
4.服用禁药导致的生理性别变异 |
第二节 竞技女性赋权掩盖下的性别不平等 |
1.男性优势论中的话语权建构 |
2.平等参与权掩盖下的服从 |
3.身份焦虑中的竞技女性 |
4.多重利益诉求中的女性“赋权” |
5.决策领导层的女性失语 |
6.竞技女性主体意识薄弱 |
第三节 女运动员的身体规训与身体异化 |
1.女运动员遭遇的身体规训 |
2.男性化项目与男性化训练造成的身心摧残 |
3.传媒建构中女性竞技身体的异化 |
4.女运动员的自我客体化与身体焦虑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解放的路径重构 |
第一节 树立女性主体意识,构建自身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 |
1.激发自我主体意识觉醒,调动解放内在驱动力 |
2.从身体规训走向自我技术,构建身体的主体地位 |
3.自主构建自身流动的性别,培养弹性的自我性别认同 |
第二节 赋予女性政治话语权,保障竞技女性权力 |
1.增加女性参政比例,赋予女性体育话语权 |
2.鼓励女性发挥潜力,协同提高领导效能 |
3.加强竞技女性培训,帮助她们建立权力基础与性别自信 |
第三节 尊重性别差异与女性选择,维护竞技女性权益 |
1.取消举重、拳击、柔道等重竞技女子项目,避免对女性身心摧残 |
2.坚持“以人为本”、“女性关照”的训练原则,保障女性权益 |
3.建立女运动员保障体系,完善权益机制 |
4.成立竞技女性组织,搭建女性专属平台 |
5.树立性别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传媒环境 |
6.赋予竞技女性自由权,尊重女性自主选择 |
第四节 发挥女性性别优势,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
1.发挥女性优势,设置适合女性特质的运动项目 |
2.打破性别隔离,营造和谐运动队氛围 |
3.鼓励男性加入,共同推进社会进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女运动员调查问卷 |
附录 2:男运动员调查问卷 |
附录 3: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 4: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5:女大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6: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 7:女性态度量表 |
附录 8:女运动员身体感知量表 |
附录 9:竞技女性领导力量表 |
作者学习及科研经历 |
(3)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对中学语文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价值 |
第一章 对“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整体感知 |
一、对课内以读带写的基本认识 |
(一)读写时间分配 |
(二)读写内容分配 |
(三)读写衔接方式的选择和确定 |
二、课内以读带写的具体途径 |
(一)“读”的阶段 |
(二)“指导衔接”的阶段 |
(三)“写”的阶段 |
三、对“课内以读带写”的评价 |
(一)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评价标准 |
(二)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评价方法 |
第二章 课内以读带写训练的内容 |
一、以点读带传统片断作文训练 |
二、以研读带修改(或评改)文章训练 |
三、以略读(或泛读)带文章立意、选材组材训练 |
四、以仿照式阅读带文体特征训练(包括应用文) |
第三章 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实施策略 |
一、按时间分配划分 |
(一)课前导引法 |
(二)课中归纳法 |
(三)课后作业法 |
二、按课型划分 |
(一)作文指导课引导法 |
(二)语文活动课练笔法 |
(三)语文专题课练笔法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融情于境,自在自为 ——建筑师杨瑛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建筑师分类及发展现状 |
1.1.2 60年代生建筑师的创作 |
1.1.3 聚光灯外的建筑师 |
1.1.4 聚焦地方院建筑师 |
1.2 主要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2.1 选题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建筑设计现状研究 |
1.3.2 国内外建筑评论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人物历程与主要设计思想 |
2.1“建卒”之路 |
2.1.1 潜移默化的理论素养 |
2.1.2 耳濡目染的乡土情怀 |
2.2 工作经历 |
2.2.1 初入社会 |
2.2.2 调整充实 |
2.2.3 组建工作室 |
2.2.4 回归建筑设计 |
2.3 主要学术思想 |
2.3.1 反思建筑设计学 |
2.3.2 情境建筑 |
2.3.3 高完成度建筑设计 |
3 创作思想的表达 |
3.1 草图:内心的自由表达 |
3.1.1 草图情怀 |
3.1.2 草图与创作 |
3.2 场地:创作的出发点 |
3.2.1 反思“场地缺席” |
3.2.2 从场地出发 |
3.3 创作思想的表达 |
3.3.1 情境建筑的营造 |
3.3.2 人文精神的表达 |
3.3.3 地域文化的传承 |
4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策略 |
4.1 建筑师作品概述 |
4.2 早期对自然的关注 |
4.3 关注点的转变 |
4.4 建筑创作手法及策略 |
4.4.1 建筑空间组织手法 |
4.4.2 建筑室内空间组织 |
4.4.3 建筑形态处理手法 |
4.4.4 建筑材料与节能 |
4.4.5 景观设计 |
5 建筑作品评析 |
5.1 从“适久设计观”看中南大学新校区系列建筑 |
5.1.1 适久设计——核心教学区整体设计 |
5.1.2 综合教学楼设计 |
5.1.3 中南大学艺术楼 |
5.1.4 小结 |
5.2 情境与游观——苏仙岭景观了望台系列建筑 |
5.2.1“福地”新生 |
5.2.2 景观了望台:山脊游观 |
5.2.3 游客服务中心与索道站:与景同构 |
5.2.4 情境体验 |
5.3 城市活力的营造——郴州城市文化中心 |
5.3.1 活力激发 |
5.3.2 单体塑造 |
5.3.3 小结 |
5.4 纪念性的塑造——韶山毛泽东故乡系列建筑 |
5.4.1 隐喻:毛泽东文艺馆 |
5.4.2 重塑:毛泽东纪念馆 |
6 总结 |
6.1 建筑师评价 |
6.1.1 建筑设计理念的践行 |
6.1.2 社会责任的承担 |
6.1.3 建筑师的情怀 |
6.2 建筑作品影响及意义 |
6.2.1 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 |
6.2.2 湖湘文化的传承 |
6.2.3 开放的设计理念,包容的创作心态 |
6.3 研究的启发与不足 |
6.3.1 研究中的启发 |
6.3.2 研究中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访谈节选 |
B.书信交流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基于谚语的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确立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教育 |
(二) 民间及民间教育 |
(三) 教育思想及民间教育思想 |
四、文献综述 |
(一) 核心研究战果:我国哈萨克族谚语的研究 |
(二) 谚语的国内外研究 |
(三) 民间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 我国哈萨克族教育思想及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评价及该研究的特点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论 |
第一章 谚语的教育属性和生活属性 |
第一节 谚语与教育、生活的关系 |
一、谚语与教育的关系 |
二、谚语——个体对“存在”之体验 |
第二节 基于传统日常生活理解教育思想 |
一、民间教育思想的提出 |
二、民间教育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
三、基于日常生活观念认识民间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探究教育思想之路径 |
一、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姐妹”:民间故事、民歌等 |
二、生活体验中理解民间教育思想 |
三、从“我”的日常生活到“你”的日常生活 |
四、谚语研究者“我”的日常生活场景及其启示 |
小结: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图 |
第二章 谚语归类——哈萨克族民间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游牧生活中的三重关系 |
一、人与自然共生 |
二、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社会关系的基础 |
三、人与故乡:哈萨克人对草原的热爱 |
第二节 基于生活情境形成的道德品质 |
一、逆境与顺境 |
二、道德品质的生成 |
三、道德品质对生活的长期影响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养 |
一、日常经验的学习与思考 |
二、情感和态度的细致体察 |
三、方法的探寻 |
四、符合礼仪的言语交流 |
五、基于学习和想像力的创造 |
小结:哈萨克族民间教育内容与生活内容的密切关系 |
第三章 田野行动——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过程与方法 |
第一节 历史经验所塑造的个性 |
一、日常生活经验:族群历史发展的产物 |
二、日常生活经验:缄默知识的源头 |
三、日常对话与交往:个性形成之本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过程:主、客位的理解 |
一、田野生活经验的采撷:持家和工作 |
二、四个生活空间的历史记忆 |
三、哈萨克族日常交往中教育的途径 |
小结:动态视角下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观念和方法之审视 |
第四章 生活叙事——社会变迁中民间教育价值的主位理解 |
第一节 哈萨克族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 |
一、三个个案的素描 |
二、个体生活经验的生成 |
三、主体性的彰显——“做一个真实的人” |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哈萨克族人对民间教育价值的认识 |
一、与新中国同龄的马黑娜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
二、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别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
三、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别肯对游牧文化的理解 |
四、哈萨克族民间教育价值:社会发展之根本 |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中民间教育观念的更新:从你到我的切己体察 |
一、父母基于生活经验对谚语的理解及观念的形成 |
二、口头文本中渗透的历史和文化 |
三、我对家庭及村落教育的再体察 |
小结:从你到我:社会变革中民间教育价值的理解 |
第五章 批判性分析——民间思想家阿拜对谚语的理解 |
第一节 阿拜的民间教育活动及其思想成果 |
第二节 阿拜教育思想之核心:“做真正的人、做正当的事” |
一、阿拜关于人性及“哈萨克族人”的认识 |
二、学习做一个真正的人 |
三、探求“正当”的生活之道 |
第三节 阿拜对哈萨克族谚语的批判性分析 |
第四节 民间教育观念的批判性理解 |
小结:民间教育的批判性分析对时代发展的深远意义 |
第六章 整体分析——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观念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哈萨克族历史记忆中价值认同的传承 |
一、历史记忆与口头文本:哈萨克族历史之“表征” |
二、历史记忆之核心:代际间传承的价值观 |
三、哈萨克族主流价值观:公正 |
第二节 语言及意识在实践中形塑社会关系 |
一、哈萨克谚语中的“所指”与“能指” |
二、哈萨克族的集体意识及其心理结构 |
三、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互动中建构社会关系 |
第三节 文化、社会与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之辩证关系 |
一、哈萨克族社会变迁与文化之关系 |
二、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方式之变革 |
三、日常生活世界推动着社会与文化之间的整合 |
第四节 民间教育之本:生活意义之建构 |
一、生活世界:人生意义的源头 |
二、口语交流:追寻生活意义之重要途径 |
三、情感传递:生活意义的丰富 |
四、真、善、美:生活的永恒价值 |
小结:微观视野中社会、文化与生活互动中形成的教育观 |
第七章 哈萨克族民间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根本依存及价值 |
第一节 谚语使用者的局限性与创造性 |
一、谚语的运用主体:民众 |
二、谚语运用的过程:缄默知识成为个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谚语运用中教育观念形成之影响因素 |
四、民间教育家在谚语运用中的创造性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依存之本:言语、情境、个人修养 |
一、言语教育 |
二、情境性 |
三、个人修养 |
第三节 哈萨克族口头文本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个体价值:对人一生的关照 |
二、社会价值:多元一体格局中和谐关系的构建 |
三、人类价值:教育思想的丰富及批判性视角下人类整体的发展 |
反思与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1.6 研究思路 |
1.7 关键概念说明 |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
本章小结 |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
4.1.3 监督警务活动 |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
4.3.1 股份制的启蒙 |
4.3.2 公司制的教化 |
本章小结 |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
5.1 传播现代知识 |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
5.2.1 卫生意识 |
5.2.2 时间观念 |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
5.3.4 编读互动 |
5.3.5 文人交往 |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
本章小结 |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
6.1.1 城市诞孕报纸 |
6.1.2 城市烙印报纸 |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
(8)《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
1.2.2 中国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浅尝辄止——明治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2.1.1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
2.1.2 明治文人对“诗料”的需求和对人情小说的关注 |
2.1.3 明治文坛的写实主义新风 |
2.1.4 中国小说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兴起 |
第二节 森槐南的摘译 |
2.2.1 森槐南其人 |
2.2.2 森槐南的红学成果及先行研究 |
2.2.3 翻译背景 |
2.2.4 底本考证 |
2.2.5 翻译风格 |
2.2.6 翻译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岛崎藤村的摘译 |
2.3.1 岛崎藤村其人 |
2.3.2 翻译背景 |
2.3.3 底本考证 |
2.3.4 翻译风格 |
2.3.5 译文的影响 |
第四节 笹川临风的摘译 |
2.4.1 笹川临风其人 |
2.4.2 底本考证 |
2.4.3 译文分析 |
2.4.4 临风的《红楼梦》观 |
第五节 长井金风的摘译 |
2.5.1 长井金风其人 |
2.5.2 底本考证 |
2.5.3 译文分析 |
2.5.4 金风的《红楼梦》观 |
第六节 宫崎来城的摘译 |
2.6.1 宫崎来城其人 |
2.6.2 底本考证 |
2.6.3 译文分析 |
2.6.4 来城的《红楼梦》观 |
第三章 方兴未艾——大正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岸春风楼的节译本 |
3.1.1 岸春风楼其人 |
3.1.2 译本例言 |
3.1.3 底本考证 |
3.1.4 翻译特征 |
第二节 盐谷温的摘译 |
3.2.1 盐谷温其人 |
3.2.2 底本考证 |
3.2.3 忠实的训读扞卫者 |
3.2.4 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井上红梅的摘译 |
3.3.1 井上红梅其人 |
3.3.2 底本考证 |
3.3.3 自由发挥的口语体译文 |
第四节 平冈龙城、幸田露伴的前八十回全译本 |
3.4.1 译者简介与译者分工 |
3.4.2 底本问题 |
3.4.3 训读体与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 |
3.4.4 幸田露伴的《红楼梦》观 |
3.4.5 国译本的意义 |
第五节 太宰卫门的编译本 |
3.5.1 太宰卫门其人 |
3.5.2 底本考证 |
3.5.3 编译结构与编译特点 |
3.5.4 译文分析 |
3.5.5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
第六节 宫原民平的摘译 |
3.6.1 宫原民平其人 |
3.6.2 底本考证 |
3.6.3 对口语文体的坚决拥护 |
第四章 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野崎骏平的摘译 |
4.1.1 野崎骏平其人 |
4.1.2 底本考证 |
4.1.3 文体特征 |
第二节 永井荷风《秋窗风雨夕》的翻译 |
4.2.1 永井荷风其人 |
4.2.2 父辈的《红楼梦》渊源 |
4.2.3 荷风与《红楼梦》的接触 |
4.2.4 底本考证 |
4.2.5 译文分析 |
第三节 神谷衡平的摘译 |
4.3.1 神谷衡平其人 |
4.3.2 底本考证 |
4.3.3 译文分析 |
第四节 近藤昌的摘译 |
4.4.1 近藤昌其人 |
4.4.2 底本考证 |
4.4.3 译文分析 |
第五章 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松枝茂夫的全译本 |
5.1.1 松枝茂夫其人 |
5.1.2 翻译历程 |
5.1.3 初译底本 |
5.1.4 对胡适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
5.1.5 对国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
5.1.6 关于改译 |
5.1.7 松枝本的意义 |
第二节 陈德胜的编译本 |
5.2.1 陈德胜其人 |
5.2.2 底本考证 |
5.2.3 译文分析 |
第三节 大高岩的编译 |
5.3.1 大高岩其人 |
5.3.2 编译内容 |
5.3.3 底本考证 |
5.3.4 编译特点 |
第四节 石原岩彻的编译本 |
5.4.1 石原岩彻其人 |
5.4.2 底本考证 |
5.4.3 编译特点 |
5.4.4 译文分析 |
第五节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 |
5.5.1 伊藤漱平其人 |
5.5.2 翻译历程 |
5.5.3 底本青睐俞校本 |
5.5.4 关于改译 |
5.5.5 承前启后 |
第六节 松枝茂夫的两次编译与《画本红楼梦》 |
5.6.1 两次编译 |
5.6.2 《画本红楼梦》 |
第七节 富士正晴、武部利男节译本 |
5.7.1 译者简介 |
5.7.2 译者分工 |
5.7.3 底本考证 |
5.7.4 译文分析 |
第八节 君岛久子的编译本 |
5.8.1 君岛久子其人 |
5.8.2 底本考证 |
5.8.3 编译结构 |
5.8.4 编译特点 |
第九节 立间祥介的编译本 |
5.9.1 立间祥介其人 |
5.9.2 使用底本 |
5.9.3 编译结构与特点 |
5.9.4 译文分析 |
第十节 饭塚朗的编译本 |
5.10.1 饭塚朗其人 |
5.10.2 底本考证 |
5.10.3 编译结构 |
5.10.4 编译特点 |
第十一节 饭塚朗的全译本 |
5.11.1 松枝茂夫笔下的饭塚朗 |
5.11.2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
5.11.3 翻译意义 |
第十二节 日本所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 |
5.12.1 学界对林语堂英译《红楼梦》的认知情况 |
5.12.2 佐藤亮一转译林语堂英译原稿经过 |
5.12.3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篇章结构 |
5.12.4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解说 |
5.12.5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底本 |
5.12.6 林语堂的编译特色 |
第十三节 佐藤亮一的转译本 |
5.13.1 译本结构 |
5.13.2 译文分析 |
5.13.3 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 |
第六章 延绵不绝——平成年代的《红楼梦》翻译 |
第一节 堺行夫的节译本 |
6.1.1 堺行夫其人 |
6.1.2 底本考证 |
6.1.3 译本特色 |
第二节 王敏的编译本 |
6.2.1 王敏其人 |
6.2.2 底本考证 |
6.2.3 对伊藤漱平1969大系本的借鉴 |
6.2.4 编译结构 |
6.2.5 编译特点 |
第三节 小林恭二的编译本 |
6.3.1 小林恭二其人 |
6.3.2 底本考证 |
6.3.3 编译结构 |
6.3.4 编译特点 |
第四节 井波陵一的全译本 |
6.4.1 井波陵一其人 |
6.4.2 井波陵一的《红楼梦》观 |
6.4.3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
6.4.4 译本特色 |
6.4.5 井波本的意义 |
第五节 锦埜文的编译本 |
6.5.1 锦埜文其人 |
6.5.2 底本考证 |
6.5.3 钟爱国译本 |
6.5.4 编译特点 |
第七章 总论——《红楼梦》日译本的综合考察 |
第一节 译者的《红楼梦》观考察 |
7.1.1 对《红楼梦》文学价值的认识 |
7.1.2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
7.1.3 对续书、续作者问题的认识 |
7.1.4 对成书等其他问题的认识 |
第二节 译本结构考察 |
第三节 底本考察 |
7.3.1 五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 |
7.3.2 日译本整体的底本选择情况 |
第四节 文体考察 |
7.4.1 文体的纵向演变 |
7.4.2 文体的横向比较 |
第五节 译者身份与流传状况考察 |
7.5.1 译者身份 |
7.5.2 流传状况 |
第六节 译本影响考察 |
7.6.1 内部影响 |
7.6.2 外部影响 |
第七节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红楼梦》日译本一览表(1892-2015) |
附录二 关于《红楼梦》最早传入日本时间的考察 |
个人简历 |
(9)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制度及企业制度变迁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
1.4.1 主要创新 |
1.4.2 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解读 |
2.1 文化与制度的内涵诠释 |
2.1.1 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
2.1.2 制度的内涵与基本结构 |
2.1.3 本文对文化与制度的概念界定 |
2.2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 |
2.2.1 文化与制度的同一性 |
2.2.2 文化对制度的决定作用 |
2.2.3 制度反作用于文化 |
2.3 企业制度的概念界定 |
2.3.1 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 |
2.3.3 企业制度的主要构成 |
2.3.4 企业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 |
3.1 制度的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 |
3.1.1 制度研究中的伦理考量 |
3.1.2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的来源 |
3.1.3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3.2 制度变迁理论的“路径依赖”说 |
3.2.1 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与发生机理 |
3.2.2 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路径依赖 |
3.2.3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4 文化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 |
3.3 博弈论 |
3.3.1 博弈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博弈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
3.3.3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和均衡 |
3.4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
3.4.1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
3.4.2 文化传统作用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 |
3.4.3 企业制度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
第4章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4.1 企业制度处理的核心问题 |
4.1.1 谁的企业——为谁的“利益”服务 |
4.1.2 经营的目标——追求的“利益”具体是什么 |
4.1.3 核心利益主体——“利益”如何分配和平衡 |
4.1.4 企业间关系——怎样开展基于“利益”的合作与竞争 |
4.1.5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利益” |
4.2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与变革的核心文化因素 |
4.2.1 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集团意识 |
4.2.2 社会构造的基本法则——等级秩序 |
4.2.3 群体的基本生活态度——现世主义 |
4.2.4 行为方式的关键约束——耻感文化 |
4.2.5 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恩情主义 |
4.3 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 |
4.3.1 价值传导路径 |
4.3.2 自我修正路径 |
4.3.3 博弈演进路径 |
4.3.4 兼容诱变路径 |
4.3.5 变革锁定路径 |
4.4 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日本模式 |
4.4.1 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4.4.2 日本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基于日美模式的比较 |
4.4.3 文化差异与企业制度模式趋同 |
第5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金字塔式垄断体制沿革与绩效评价 |
5.1 制度引进与适应性变革:战前财阀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5.1.1 明治维新与日本财阀的兴起 |
5.1.2 传统文化与财阀体制的形成 |
5.1.3 财阀体制的绩效评价 |
5.2 强制性制度变迁:战后美国对日本财阀体制的改造 |
5.2.1 解散财阀与 GHQ 对日本企业制度的设计 |
5.2.2 文化冲突与 GHQ 制度设计的破灭 |
5.2.3 美国模式在日本实践的绩效评价 |
5.3 适应性演化:财阀“复活”与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确立 |
5.3.1 法律修改与垄断资本的重新集结 |
5.3.2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低层:下请关系 |
5.3.3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中间层:企业集团 |
5.3.4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高层:财界团体 |
5.3.5 战后日本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绩效评价 |
第6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6.1 家族主义经营:日本式雇佣的初步形成 |
6.1.1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初始雇佣制度及其弊端 |
6.1.2 家族主义经营的“回归”及主要内容 |
6.1.3 家族主义经营的绩效评价 |
6.2 战时劳动统制:权力干预下的雇佣制度变化 |
6.2.1 战时劳动统制的基本内容 |
6.2.2 国家对雇佣制度实施规制的文化基础 |
6.2.3 战时劳动统制的绩效评价 |
6.3 终身雇佣制:日本式雇佣的延续与发展 |
6.3.1 战后终身雇佣制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
6.3.2 终身雇佣制度确立的文化根源 |
6.3.3 文化约束与终身雇佣制的绩效评价 |
第7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化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7.1 主银行制:融资与债务约束的内部化 |
7.1.1 财阀融资与主银行制的渊源 |
7.1.2 文化影响与战后主银行制的形成 |
7.1.3 主银行制的绩效评价 |
7.2 从“实”到“虚”的股东与内部人控制结构的形成 |
7.2.1 股东地位变化的历史梳理 |
7.2.2 文化影响与战后经营层控制地位的确立 |
7.2.3 监督机制弱化与经营层的自我约束 |
7.2.4 内部人控制结构的绩效评价 |
7.3 内部晋升制度:经理人市场约束的内部化 |
7.3.1 内部晋升制度的主要内容 |
7.3.2 文化影响与内部晋升制度沿革 |
7.3.3 内部晋升制度的绩效评价 |
7.4 治理模式与公司法的背离:企业运行的内源性 |
7.4.1 企业运行与实体法相背离的历史与现实 |
7.4.2 企业实际运行与成文法背离的文化诱因 |
7.4.3 法律与实践背离的绩效评价 |
第8章 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革与创新方向展望 |
8.1 环境变化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失衡 |
8.1.1 战后日本企业制度均衡的环境基础 |
8.1.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运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
8.1.3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失衡的加速作用 |
8.2 日本企业制度变革的实践与惯性趋势 |
8.2.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与争论 |
8.2.2 变革中的惯性趋势及其影响 |
8.2.3 趋同与惯性的日本文化因素解析 |
8.3 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 |
8.3.1 文化引致的路径闭锁效应的规避与控制 |
8.3.2 考虑文化因素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融合 |
8.3.3 外部法律规制与内在经营目标的调适和统一 |
第9章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9.1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 |
9.1.1 企业制度蕴含伦理价值追求 |
9.1.2 文化传统决定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 |
9.1.3 文化与制度的兼容决定高绩效的企业制度 |
9.1.4 文化对企业制度变迁和绩效存在双重影响 |
9.1.5 外在形式的改革不是治本之道 |
9.2 现阶段中国企业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文化根源 |
9.2.1 企业制度引进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
9.2.2 契约文化缺失与企业制度的低效 |
9.2.3 “一把手”、“官本位”文化与内部人控制 |
9.3 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
9.3.1 处理好制度移植、制度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兼容问题 |
9.3.2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企业制度 |
9.3.3 积极推进与制度创新相匹配的传统文化变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想像力训练之一·变通常规思路,突破难关(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郭忠文. 安徽大学, 2020(08)
- [2]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D]. 杨雪.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8)
- [3]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4]对中学语文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再思考[D]. 冯立嵩.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5]融情于境,自在自为 ——建筑师杨瑛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D]. 邹汝波. 重庆大学, 2016(03)
- [6]基于谚语的哈萨克族民间教育思想研究[D]. 杨瑞芬.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4)
- [7]《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8]《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D]. 宋丹. 南开大学, 2015(12)
- [9]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10]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D]. 徐兴. 吉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