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酸含量对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杂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自远[1](2021)在《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哑光涂料具有自然雅致、符合现代的美学观以及能降低光环境污染的优点,近年来在涂料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硅(SiO2)因化学惰性强、粒径可控、折射率与成膜树脂相近等特点,已成为高档涂料中常用的无机消光剂。在涂料合成工艺中,紫外光(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涂料固化速率快、安全高效且其制备的涂膜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耐磨性和断裂伸长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涂料、纺织物、油墨等制造业。将SiO2应用于PUA涂料中制备UV固化复合材料能够结合无机粒子与UV固化技术的优势,可得到性能优异的哑光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然而,SiO2表面活性高且存在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在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中易团聚,导致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消光性差,综合性能不理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SiO2进行化学改性,将高分子聚合物或有机物接枝到SiO2表面以提高SiO2在PUA涂料中的分散性。并将改性SiO2与PUA光固化涂料混合,制备一系列UV固化复合材料,深入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消光性、热稳定性、耐磨性等。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SiO2表面的羟基进行缩合反应,再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完成封端,得到了聚合物接枝改性的SiO2。将改性后的SiO2加入到PUA光固化涂料中,制备了含不同SiO2粒径的改性SiO2/PU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iO2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的光泽值越低,亲水性越强,同时复合材料的附着性和耐磨性均优于UV-PUA材料。当SiO2的平均粒径(D50)为2.5μm,含量为1.40 wt%时,和纯UV-PUA材料相比,改性SiO2/PUA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泽度(60°)降低至14.1,附着力等级提高至0级,磨耗失重率降低至0.05%,水接触角降低至40.2°。2、利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SiO2进行预处理,将环氧基团引入到颗粒表面,再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在其表面接枝顺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MAH/HEMA)有机物,得到了有机物改性的SiO2。并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将改性SiO2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PEW-g-MAH)一起作为消光成分加入到PUA光固化涂料中,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制备了含不同PEW-g-MAH用量的改性SiO2/PU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SiO2表面的-C=C与PUA涂料中的-C=C产生化学交联,使其能在聚合物体系中均匀分散,同时PEW-g-MAH的加入也进一步改善了SiO2在光固化涂料中的分散性。与纯UV-PUA材料相比,当改性SiO2的含量为1.30 wt%时,复合材料的光泽度(60°)降低至50.7,再加入1.40 wt%的PEW-g-MAH时,复合材料的光泽度(60°)降低至19.5,附着力等级提高至为0级,磨耗失重率降低至0.10%,水接触角降低至72.2°。3、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SiO2进行氨基化,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表面接枝了活性碳碳双键的改性SiO2。将改性SiO2引入到甲乙酮肟(MEKO)改性的PUA光固化涂料中,通过UV/热双重固化的方法,制备了含不同MEKO用量的改性SiO2/PU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接枝有机链段后,改性SiO2能有效地分散于光固化涂料中,并导致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膜相结构。同时,在UV固化机的辐射下,成膜过程中解封的-NCO可与HEMA分子中的-OH形成氨基甲酸酯键,分子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涂膜表面产生一定的微相分离,进一步增大了复合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当改性SiO2含量为3.50 wt%时,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泽度(60°)相比于纯UV-PUA光固化材料下降至40.8,而当光固化涂料中n(MEKO)/n(NCO)为0.6时,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泽度(60°)降低至13.9,附着力等级提高至0级,磨耗失重率降低至0.12%,邵氏硬度提高至96.3 HD,水接触角提高至97.8°。
孟一丁[2](2020)在《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聚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指出纺织品蓝光固化颜料数码喷墨印花技术,通过喷印低聚物和单体取代大分子黏合剂在纺织基材表面发生原位光聚合反应而固化成膜,有效解决了黏合剂大分子容易堵塞喷头的问题。光固化墨水体系通常包括光引发体系(光引发剂、助引发剂、光敏剂等)、聚合体系(低聚物、单体)、有机颜料和助剂(分散剂、抗氧阻剂等)。低聚物及其聚合体系是光固化颜料数码印花墨水配方中的重要组分,决定了墨水喷印的流畅性、清晰度以及固化膜的理化性能。然而,现有光固化聚合体系主要为多官能团的环氧或丙烯酸酯单体及其低聚体,其固化膜在柔性、弹性和手感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在保证低黏度的同时满足柔性纺织品对固化膜“柔、弹、韧、强”的性能要求,也无法解决颜料印花固有的耐摩擦色牢度差,手感粗糙等问题。另一方面,光固化反应一直在寻求获得高引发效率及转化率,为此光固化产品通常添加小分子叔胺类化学品作为助引发剂或活化剂,这类小分子叔胺易迁移,存在潜在毒性与风险,限制其在与人体直接接触纺织品领域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助引发功能的叔胺基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PUA),提高光引发效率,并降低固化后产物因小分子叔胺迁移而导致黄变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引入易于向表面富集的有机硅与叔胺基团接枝共聚,进一步提高光引发效率和抗氧阻能力,赋予固化膜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拒水性;通过氧化硅原位合成有机无机杂化及超支化等功能一体化改性,进一步降低低聚物的黏度,提高固化膜的韧性;进而与高性能单体复配,构建具有大分子互穿网络(IPN)结构,并能兼顾强度与弹性的的聚合体系,在保证低黏度的同时,赋予固化膜“柔、弹、韧、强”的丰满手感。联合应用多种现代测试表征技术,阐明大分子助引发结构、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有机硅表面定向富集理论和聚合物超支化结构与聚合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综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集成创新,开发一体化纺织品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及配套设备。通过上述研究,为适用于柔性纺织品光固化聚合体系的构建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光固化颜料喷墨印花技术走向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H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4-丁二醇(BDO)、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助引发性能的叔胺基改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脂肪族N取代基的光引发效率高于芳香族,且引发效率与N取代基链长成正比。引发后低聚物自由基可分子内供氢,双基终止程度低,自由基寿命长,光反应活性高,最终转化率在95%以上,同时可避免外加小分子叔胺助引发剂迁移而导致的潜在毒性和泛黄问题。PUA与HEA质量比1:9时,固化膜能形成互穿网络结构(IPN),形成分子水平共混,大幅提升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其拉伸应力大于1.5 MPa,最大断裂伸长率大于520%,100%伸长应力低于0.4 MPa,可见光区透过率大于95%。2.有机硅氧烷PDMS表面能较低,采用顺序聚合工艺与PUA共聚后,在光固化过程中有机硅氧烷链段连带相邻叔胺基团向光固化膜表面定向富集运动,提高了抗氧阻能力和助引发效率。当PDMS含量为5 wt%以内时,固化膜表面富集形成50~70 μm相互连通的有机硅氧烷含量较高的微相结构,而内部大分子聚合网络骨架结构完整连续,固化膜机械拉伸性能保持90%以上,并能显着提高固化膜的柔韧性和耐水性。3.氨基改性率为98.3%的SiO2与PUA-HEA原位合成构建有机无机掺杂聚合体系,SiO2粒子分散均匀,表面接枝的PUA链段长,有机-无机界面过渡平稳,使固化膜的断裂应力相对比于未添加SiO2前提升3~4倍,最大断裂伸长率提高约20%,100%伸长应力不变,综合柔弹性好。将添加0.5 wt%的CQ引发剂和1 wt%着色剂颜料蓝60后配制的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应用于织物后,印制部位的手感柔软,耐干摩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色牢度为4-5级。4.SiO2@PUA核壳超支化低聚物表面接枝包覆了短而密集的PUA链段,与HEA复配的聚合体系黏度相对于未超支化改性前大幅度降低(降低约50%),有利于喷印的流畅性,但因固化后链段较短,固化膜的断裂应力提升率相对较低(提升约40%)。5.综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集成创新,制备TiO2@PUA-HEA颜料与聚合体系一体化墨水,采用合作开发的TT-6042R微型工业平板打印机,构建适用于纺织品蓝光固化颜料喷墨印花平台。优化喷墨打印参数,当喷印温度为45℃时,颜/聚一体化蓝光固化墨水黏度为4.2 mPa·s,喷印流畅,打印速度达30 cm/min(18 m/h),得到的图案化光固化颜料喷墨印花织物手感柔软,纹样线条清晰,定位精准,得色饱满,耐干摩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色牢度为4-5级。
傅俊超[3](2020)在《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加硬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塑料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屏幕和电子产品外壳等高科技产品相关领域,但塑料表面硬度低、易被划伤,亟需对其进行表面加硬处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涂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加硬材料,本论文制备了系列PUA加硬涂层,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涂覆于聚碳酸酯(PC)板后的表面性能。(1)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末端含六个羟基的刚性支化核TAC-MTGL,并用于后续高双键官能度支化物的制备。随后,通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间的反应,得到了含异氰酸根的中间产物。最后,加入TAC-MTGL以反应掉另一个异氰酸根,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支化物BPUA-TAC。同时,合成了另外两种支化核TAT-MTGL和TMPTA-MTGL以及相应的BPUA支化物BPUA-TAT和BPUA-TMPTA,以探究刚性支化核对所制备涂层性能的影响。用1H NMR表征了支化核和BPUA支化物的结构。将BPUA支化物、光引发剂和溶剂异丙醇(IPA)配成不同组分的涂覆液S1、S2和S3。为进一步提高涂层交联度和降低内应力,往上述涂覆液中引入了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PETMP)制成涂覆液S1-1、S2-1和S3-1。将所得涂覆液涂覆于PC板上UV固化制备了加硬涂层。通过FT-IR、凝胶含量、吸水率、DMA、力学性能、TG及表面性能等测试对BPUA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刚性支化核和PETMP的加入对涂层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支化核刚性的降低,双键的转化率逐渐增大。此外,凝胶含量测试表明双键转化率与化学交联密度变化一致。DMA结果表明,引入PETMP会使涂层的总交联密度增加。而且,相比于交联密度,刚性的支化核更能赋予涂层较高的Tg值。TG结果显示,所得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均高于150℃。在所得的涂层中,S1-1涂层表现出最佳的性能:铅笔硬度为5H,附着力为5B,断裂强度(σ)为6.76 MPa,断裂伸长率(ε)为49.2%。与用市售PUA-6树脂制备的对比涂层(铅笔硬度为4H)相比,本研究制备的涂层具有更高的铅笔硬度。(2)通过IPDI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间的反应,得到了含异氰酸根的中间产物。随后,加入降冰片烷二甲胺(NDMA)以反应掉另一个异氰酸根,合成了末端含六个丙烯酸酯双键的刚性PUA-NDMA支化物。同时,合成了分别含哌嗪(PZ)和乙二胺(EDA)的PUA支化物PUA-PZ和PUA-EDA,以探究刚性二胺对所得PUA涂层性能的影响。用1H NMR对PUA支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PUA支化物、光引发剂和IPA配成涂覆液,并将其涂覆于PC板上UV固化制备了加硬涂层。通过FT-IR、黏度、XRD、AFM、DMA、力学性能、TG及表面性能等测试对PUA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刚性二胺对所得涂层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表明,柔性的二胺和低粘度涂覆液有助于提高涂层的双键转化率。通过微结构分析得知,PUA-NDMA涂层的氢键主要形成在硬段与硬段间,这使得涂层发生微相分离、表面变粗糙。而PUA-PZ和PUA-EDA涂层主要发生相混合,涂层表面较为均一。DMA结果表明,相比于交联密度,刚性的二胺更能赋予涂层较高的Tg值。TG结果显示,所得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均高于150℃。拉伸试验表明,由于PUA-PZ涂层具有高的交联密度和刚性的二胺,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σ为20.7±0.2MPa,ε为6.8±0.8%。涂层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PUA-PZ涂层的铅笔硬度可达5H,且具有很好的附着力(5B)和柔韧性(<2mm)。(3)以钛酸酯偶联剂(PN-102)为表面改性剂,制备了粒径小、可高度分散于PUA-6树脂中的改性SiO2纳米颗粒(Si-PN102-5)。通过调节Si-PN102-5的添加量,比较所得复合涂层的粗糙度,确定了 Si-PN102-5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往PUA-6树脂中引入亲水性SiO2(Si-380)和疏水性SiO2(Si-115),制备了相应的复合涂层。通过FT-IR、AFM、SEM、DMA、力学性能、TG及表面性能等测试对PUA/SiO2复合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表面改性的SiO2纳米颗粒对PUA/SiO2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FTIR和XPS结果表明,偶联剂PN-102实现了 Si-PN1O2-5颗粒表面的功能化。TEM测试表明,改性前后SiO2粒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均维持在20-30 nm左右。AFM和UV-vis结果显示,复合涂层内Si-PN102-5颗粒的最佳添加量为5wt.%左右。SEM、DMA和拉伸测试结果表明,Si-PN102-5由于其表面含有大的PN-102,不仅可阻隔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堆积,还可通过链缠结结构增强其与高分子链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此外,其在PUA-6树脂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显着改善了涂层的力学性能,σ为11.0±0.1 MPa,ε为9.4±3.0%。涂层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Si-PN102-5-5%复合涂层具有比市售PUA-6树脂所制备的对比涂层更高的铅笔硬度,可达5H,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4B)和柔韧性(3mm)。涂层的热重分析表明,SiO2的改性种类对涂层的热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所有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均高于250℃。
张建成[4](2019)在《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紫外光固化三维打印材料通常使用液态光敏树脂作为原材料,在特定波长紫外激光束照射下进行逐层快速固化的一种工艺。由于具有低能耗、无溶剂、反应条件温和、成型精度高、固化速率快等特性,近年来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然而传统的自由基光固化树脂成型速度慢、收缩率高、力学性能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添加阳离子组分、硫醇单体组分对基体树脂进行改进,并引入了具有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的多官能度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对紫外光固化树脂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性能改进。主要工作概述如下:1、成功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甲基丙烯酰氧丙基/2-(3,4-环氧环己基)乙基多官能团笼型倍半硅氧烷(ME-POSS),并通过FTIR、1H-NMR、29Si-NMR、MS、GPC 等表征,证实制备成功;2、使用MAP-POSS、ME-POSS分别改性自由基型、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型紫外光固化树脂体系,通过实时转化率、体积收缩率、SEM、拉伸性能、硬度、DMA、TGA等一系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单体MAP-POSS、ME-POSS改性后的紫外光固化树脂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ME-POSS改性材料具有降低固化收缩率的作用。3、使用MAP-POSS作为树脂基体制备巯基烯型紫外光固化树脂体系。使用不同含量硫醇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TTMP)、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分别对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MAP-POSS/TEGDMA)体系进行性能改性,同时也进行了实时转化率、XRD、SEM-EDAX、体积收缩率、拉伸性能、硬度、DMA、TGA等一系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MAP-POSS为树脂基体所制备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巯基的引入能够明显增加材料的实时转化率。
江文[5](2019)在《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认为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具有安全、无毒、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而受到重视,是目前涂料行业研究的热点,在木器、皮革、涂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但单一的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UV-WPUA)材料由于受到力学性能差、耐水性不足等缺点影响,且产品价格较高,因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课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醇(PCL-2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低聚物,然后与光引发剂进行混合后,在紫外光下引发交联固化成膜,对合成WPUA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甲苯-二正丁胺法对预聚阶段中的异氰酸酯含量进行检测,优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讨论了 R值(n(-NCO):n(-OH))、DMPA含量、阻聚剂含量、中和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后预聚阶段Ⅰ、预聚阶段Ⅱ、预聚阶段Ⅲ每一步反应所需的温度分别为65℃、85℃、60℃,预聚阶段Ⅰ、预聚阶段Ⅱ、预聚阶段Ⅲ每一步反应时间分别是2.0h、3.0h、5.0h;优化后实验中的R值为1.4,DMPA含量为6.5%,阻聚剂含量为0.05%,中和度为110%时,制备的乳液综合性能较好;光引发剂2959含量为3%时,制备的固化膜固化程度最高。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备SiO2,以硅烷偶联剂KH-570对Si02进行改性获得M-SiO2,再与上述最优工艺合成的WPUA预聚物反应,合成一系列的M-SiO2/WPUA低聚物与乳液;与光引发剂2959混合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制备一系列的UV-M-SiO2/WPUA胶膜,测试胶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FT-IR表明改性纳米SiO2成功引入了可进行光固化反应的不饱和双键,M-SiO2成功引入到WPUA低聚物中;结果显示,加入M-SiO2后,M-SiO2/WPUA乳液的平均粒径由21.0nm增大到421.7nm,粒度也逐渐变宽;UV-M-SiO2/WPUA胶膜的硬度由H增大到4H,拉伸强度由1.16MPa增大到3.96MPa,但附着力由0级降到3级,断裂伸长率由379%下降到95%;M-SiOO2/WPUA胶膜相比WPUA胶膜表现出更低的吸水率,但M-SiO2/WPUA胶膜的耐碱性比UV-WPUA胶膜的要差;M-SiO2/WPUA胶膜的接触角随着M-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计算出的表面自由能逐渐减小,疏水性逐渐变好;当M-SiO2添加量为10%时,热降解5%时的温度为235.33℃,相比纯WPUA胶膜提高了 42.5℃,表现出最好的热性能;SEM和AFM分析表明M-SiO2在WPUA膜中分散较均匀,极少部分出现团聚。通过丙烯酸对纳米氧化铝进行改性,再与以上最优合成工艺条件制备出的WPUA乳液进行物理共混,加入光引发剂后,在紫外光下将含有C=C双键的AA/Al2O3接枝到WPUA上,得到AA/Al2O3-WPUA复合膜,采用FT-IR、XRD、SEM、TGA等对胶膜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FT-IR表明在Al2O3上成功引入了可进行光固化反应的不饱和双键,AA/Al2O3与WPUA中的不饱和双键在紫外光下发生交联反应;结果显示,添加AA/A1203使WPUA胶膜的结晶衍射峰强度变弱;AA/Al2O3-WPUA复合膜硬度由H增大到5H,附着力由0级降到2级;拉伸强度均有所增大,但断裂伸长率由379%降到145%;在AA/Al2O3添加量为3%时,胶膜的吸水率和乙醇、酸、碱膨胀度分别为10.73%、24.61%、15.72%、3.91%,表现出最好的耐酸碱性;TGA分析结果显示,加入AA/Al2O3后,热降解5%时的温度由192.83℃提高到221.83℃,表明AA/Al2O3-WPUA复合膜的耐热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王刚[6](2019)在《硅(硼)杂化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耐热与粘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广泛应用于螺纹件紧固和防松、法兰面和管接头的密封、圆柱固持等领域,而航空、航天发动机工业对厌氧胶耐热性能和力矩可控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有机硅具有Si-O键键能高、交联度可控等特点,已用于改善丙烯酸酯厌氧胶的耐热与力矩调节。但由于二者极性相差较大,限制了体系相容稳定性,影响了有机硅对厌氧胶的改性效果。为此,本论文分别设计合成了含苯基硅硼树脂(PBS)和SiO2杂化的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低聚物,通过杂化组分与杂化工艺的调控,充分发挥多组分的协同改性效应,不仅提高了耐热和机械性能,而且提高了厌氧胶的组分相容稳定性。以硼酸(BA)与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OS)通过共聚合反应合成了 PBS树脂。通过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 PBS树脂的热性能,PBS树脂的加热及烧蚀过程主要分为硼羟基缩聚(≤200℃)、交联(200℃~450℃)、热分解(450℃~700℃)和陶瓷化转变(≥700℃)四个阶段。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DRIFTS)和硅谱核磁共振(29Si-NMR)分析了 PBS树脂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结构与性能演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硼羟基缩聚阶段,反应主要生成了 B-O-B链接;而在交联阶段,体系中的B-OH与Si-OH随温度升高缓慢且逐渐地脱水缩合,形成了含有Si-O-B键的SiO2-B2O3陶瓷前驱体杂化交联网络结构,有利于耐热性能和耐水解性能的提高。以PBS树脂对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EBDMA)为单体的厌氧胶进行改性,提高厌氧胶对钢试件的浸润能力,促进厌氧胶的固化反应,从而提高了厌氧胶的粘接性能,当树脂中B/Si(mol/mol)=1时,50 wt%PBS树脂改性的厌氧胶室温破坏扭矩可提高8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能谱(SEM-EDS)、TGA等进一步对PBS杂化厌氧胶高温粘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硼元素的引入改善了有机硅与丙烯酸酯的组分相容性,抑制了丙烯酸酯的热分解,含硼PBS树脂在400℃下形成的杂化交联产物具有较高的内聚力和黏性,同时对厌氧胶起到热防护作用,对粘接件具有更好的浸润性和粘附性,使厌氧胶在400℃的热强度明显升高。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体,HEMA为有机相,分别采用接枝法和共混法,通过原位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 HEMA/SiO2杂化低聚物。采用不同的杂化工艺可改变SiO2的粒径及在低聚物中的分散状态。接枝法杂化HEMA中的SiO2粒径约为100 nm且可均匀分散,而在共混法杂化HEMA中,SiO2粒子发生团聚。共混法和接枝法杂化均可提高HEMA的耐热稳定性,表明杂化体系中无机组分与有机聚合物存在互穿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热协同效应,接枝法杂化效果更明显,当TEOS加入量为HEMA的12.5 mol%时,Td5的温度达到最大值,比未杂化HEMA升高23℃。以SiO2杂化HEMA低聚物为单体,端羟丙基硅油为力矩调节剂,制备了硅油改性SiO2杂化HEMA厌氧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SEM-EDS、TGA等分析了厌氧胶耐热改性及力矩调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SiO2杂化阻止分散相的硅油小液滴互相凝结,提高了硅油在HEMA厌氧胶中的相容稳定性。硅油较低的表面能和摩擦系数,对粘接件的力矩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而SiO2杂化HEMA则保证厌氧胶的耐热性能。硅油改性与SiO2杂化在提高HEMA厌氧胶的耐热性能和力矩调节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何明俊[7](2017)在《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杂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UV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因综合紫外光固化技术和有机无机杂化技术两种技术的长处,而备受关注,成为材料科学热点研究对象。线性聚合物因存在粘度较大、与无机粒子的相容性较差等问题,作为杂化涂料的有机相,不能完全发挥出杂化涂料的优点。具有特殊空间立体构造的超支化聚合物(HBP,Hyperbranched Polymer),其构造决定了它的特性:粘度不随分子量的上升显剧增大,活性端基较多,能包容大量无机粒子,可作为杂化涂料的有机相。本论文利用自制的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HPUA)作为杂化涂料的有机相,以合成的改性硅溶胶作为杂化涂料的无机相,制备出性能突出的光固化HPUA/Si O2杂化涂料。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6-己二醇和丙三醇(GL)作为材料,通过调节温度、反应时间和滴加速度等条件,制备了含扩链剂的无色透明液体超支化聚氨酯(HPU-OH),经水洗,干燥得到白色粉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仪对产物构造进行了表征,发现产物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氨基甲酸酯键和羟基,说明超支化聚氨酯被成功合成;采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了产物的热性能,发现产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通过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IPDI-HEA)半加成物对自制的超支化聚氨酯进行改性,合成了HPUA。通过对其反应条件的探讨,探究出合成HPUA的最佳反应条件:温度在65℃和催化剂用量为0.08wt%。并将其制得了UV固化涂料。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构造进行表征,表明HPU-OH上已经成功接上了HEA;利用热重分析对其分解历程进行了测试,发现HUP-OH和HPUA的分解历程相似;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进行了测试,发现HPUA的Tg明显低于HPU-OH;最后研究了低聚物的含量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低聚物用量在60%时,涂层的力学性能较好,柔韧性、硬度、附着力分别是1mm、2H和1级。(3)运用溶胶凝胶法,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合成了改性硅溶胶。将其加入到低聚物中制备了超支化基UV固化杂化涂料。通过热重分析检测了杂化涂膜的热稳定性,发现杂化涂膜的热稳定性比纯聚合物固化膜要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杂化涂膜的形貌特征,发现硅溶胶的加入能提高杂化体系的交联密度;并研究了硅溶胶用量对杂化涂膜的柔韧性、硬度、附着力、耐溶剂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产生的影响,发现16%的硅溶胶制备的杂化涂料综合性能较好,柔韧性、铅笔硬度和附着力分别达到了2mm、4H、1级,并且涂膜的耐溶剂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都比较优异。
安大昆[8](2017)在《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制备及其涂饰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对环保理念的严格要求,迫使涂料行业从传统溶剂型涂料到环保型涂料的变革。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UV-WPUA)结合紫外光涂料、水性涂料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优势,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涂料已被广泛研究,据研究、报道和应用知,目前UV-WPUA涂膜力学性能欠佳,而UV-WPUA合成工艺、涂料配方及涂饰工艺均对涂膜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UV-WPUA的合成工艺、涂料配方和涂饰工艺对涂料行业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甘油聚醚(N-330)代替聚醚或聚酯二元醇作为扩链剂,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原料,选用两种不同的合成工艺合成支链型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探讨支链型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工艺以及涂料的配方和涂饰工艺。主要成果如下:(1)综合涂料的表观性能和基本性能,合成工艺B合成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较好,外观均为透明浅红色,无机械杂质,PH值为7,固含量在50%左右,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储存稳定性大于6个月,密度为1.23 g·mL-1,粘度为78.7 mPa s,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支链型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完全反应,引入碳碳双键和亲水基团,合成得到目标产物。合成工艺B反应温度分别为60℃、70℃、80℃、40℃和40℃,反应时间分别为2.5h、2.5h、2.5h、40min和40min,当N-330/PETA摩尔比为2:3,涂膜性能最佳,涂膜附着力0级,铅笔硬度为H,柔韧性为1mm,光泽度为197.8,涂膜耐磨性和拉伸强度最大,涂膜耐水、耐酸碱性良好。(2)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配方对涂膜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涂料优化配方为涂料固含量55%-60%,光引发剂Irgacure819含量3%,聚硅氧烷类水性消泡剂(JT-908)含量1.5%,流平剂BYK333含量1.5%,表面改性Nano-Si02 6%。优化配方下涂料涂膜铅笔硬度为2H,附着力为0级,拉伸强度为38.63MPa,断裂伸长率为73.45%,柔韧性为3mm,光泽度为185.7GU。(3)水性UV涂料应用于杨木胶合板表面优化涂饰工艺,基材含水率8%-12%,表面粗糙度为3.36,水性UV涂料湿膜厚度30μm,预干燥温度50℃,预干燥时间43min,紫外光辐射时间20s。优化涂饰工艺下涂料涂膜铅笔硬度为2H,附着力为0级,砂磨失重量为51mg,抗冲击高度为50cm,光泽度为177.3GU。
吴建兵[9](2015)在《含巯基光固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外光固化涂料(UV涂料)因其固化速度快、涂膜质量高、环境污染少、能量消耗低、操作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纸张、木器、汽车等多个领域。然而,氧气对光固化过程的阻聚作用使UV涂料在深层固化、表干速度等方面受到限制。巯基化合物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的氧阻效应,而且形成的光引发巯基/丙烯酸酯体系存在众多优点,正逐步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目前使用的小分子巯基化合物存在气味和残留严重问题,使其在UV涂料中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小分子巯基化合物接枝在光固化体系的组分中,并研究紫外光引发的巯基/丙烯酸酯点击反应的基础理论和含接枝巯基的光固化材料对UV涂料中的性能影响是紫外光固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论文选取常见的小分子巯基化合物,采用化学接枝的手段将其接枝在UV涂料中常用的组分上(包括无机填料纳米SiO2、主体树脂和光引发剂),制备了多种含巯基的光固化材料,并研究了这些含巯基光固化材料在UV涂料中的性能,具体制备过程及主要结论如下:(1)含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利用纳米SiO2表面含有Si-OH的特点,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为偶联剂,通过常规的偶联剂法对纳米SiO2改性,制备了巯基改性纳米SiO2杂化材料。结合仪器分析手段和量子化学计算的办法确定了KH590在SiO2表面的接枝方式。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的接枝率为16.8%,巯基含量为0.9mmol/g,且接枝率和表面巯基含量随KH590的用量先增加后减小。接枝方式与KH590的用量有关,当KH590用量小时,接枝方式以单接枝和双接枝方式为主,用量增大时,接枝方式以梯形接枝方式为主,三接枝的方式不可能存在;纳米SiO2在UV涂料中的分散性和团聚现象明显改善,与添加未改性纳米SiO2的UV涂料相比,添加改性后纳米SiO2的UV涂料在固化速度、抗氧阻聚、机械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利用巯基/丙烯酸酯点击反应制备纳米SiO2杂化材料及其性能以上述制备的KH590改性纳米SiO2为基础,研究了表面巯基与丙烯酸酯单体之间的点击反应,确认了表面巯基参加紫外光聚合反应的可行性。同时选择KH590首先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点击反应,再在纳米SiO2表面进行接枝反应,考察了两种处理方式的区别。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的巯基可以通过点击反应参与紫外光固化过程。先接枝后点击反应制备的改性SiO2的接枝率为143.2%,先点击反应后接枝制备的改性SiO2的接枝率为21.9%。接枝率的不同导致两种改性SiO2对UV涂料的黏度、固化动力学、硬度等的影响存在区别。(3)超支化巯基聚合物改性纳米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基于上述纳米SiO2表面可以进行巯基/丙烯酸酯点击反应,以KH590改性为纳米SiO2起点,利用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TMPT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Trithiol)之间的两次重复点击反应在纳米SiO2表面逐步接枝超支化巯基聚合物。并就不同接枝进度及其末端官能团对UV涂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纳米SiO2的端基为巯基,且表面聚合物的接枝率为45%。随着点击反应的不断进行,表面接枝的聚合物分子量不断增大,改性纳米SiO2的粒径和分散性逐步改善。表面丙烯酸酯基团和巯基在光固化过程中分别参与反应和点击反应,且巯基的存在更有利于光固化过程的进行。(4)多官能巯基封端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首先以聚醚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NCO基团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之后以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Tetrathiol)进行封端,制备多官能的巯基聚氨酯低聚物。同时对上述聚氨酯预聚物以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APE)封端制备多官能丙烯酸酯的聚氨酯低聚物。对比两种聚氨酯上不同末端基团对UV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H与—NCO基团的反应较—CH=CH2与—NCO基团的反应容易,且由于多个巯基的存在导致聚氨酯预聚物结构复杂和分子量较大。将两种聚氨酯分别作为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主体树脂,利用实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其聚合动力学,巯基封端聚氨酯表现出较优的抗氧阻性能、较低的体积收缩率和较高的基材附着力。(5)含巯基紫外光引发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利用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的羟基与IPDI反应,进一步用二巯基丙醇进行封端制备端基为巯基的光引发剂。结果表明接枝巯基后的光引发剂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仍可以用作紫外光引发剂。与1173相比,改性后的光引发剂固化后的残留和迁移率降低,小分子巯基单独使用的气味问题也有改善,大量巯基的存在可以降低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光引发剂的使用量,发挥了二者的协同效应。
朱再盛[10](2013)在《含硅有机—无机杂化硬质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光学塑料表面硬度低、不耐刮划,在使用过程中表面易被擦伤起雾,导致材料的透明度下降,使其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在塑料表面涂敷硬质防护薄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塑料耐划伤性能的方法。有机/无机杂化硬质透明材料能够兼具有机组分对塑料良好的粘结性及无机组分的高硬度及耐划伤性而成为塑料表面硬质薄膜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正硅酸乙酯和有机硅氧烷为先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透明SiO2/有机硅杂化材料。在此基础上,为提高SiO2/有机硅杂化材料的耐碱性、对聚碳酸酯(PC)基材的粘结力和材料环保友好性,通过功能化改性或分子设计,分别制备了热固化型硅/胺杂化材料、聚酯/SiO2/有机硅杂化材料和光固化型SiO2/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材料。系统研究了含硅杂化硬质薄膜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及其内在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相前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为有机相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热固化型SiO2/有机硅杂化材料。确定了各组分的优化配比:nTEOS∶nMTES∶nDMDES∶nMAPTMS=5∶5∶2∶2,nIPA/nSi-OR=0.8,nH2O/nSi-OR=1.1,nHAc/nSi-O=0.008,此条件下制备的杂化涂料可稳定存放360d。由于在高度交联的SiO2网络中引入线性的Si—O—Si链段,而且有机和无机网络通过共价键结合起来,相容性良好,使得杂化薄膜既有高硬度又有良好的粘结力。按优化配比制备的杂化薄膜的铅笔硬度为2H,附着力为1级,透光率为93.6%。研究发现随着n(R)/n(Si)值减少,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杂化薄膜对水的接触角随n(R)/n(Si)值的增大和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具有一定的疏水性。PC涂覆杂化膜层后具有更低的折射率,并且涂层表面光滑致密,从而减少了PC表面的漫反射,使得薄膜对PC具有增透作用。2、氨基树脂的种类影响SiO2/有机硅树脂的性能。氨基树脂中醇碳链增大,硅/胺杂化树脂的相分离程度增加;醚化度增加,相分离程度降低;氨基树脂用量增加,相分离程度先降低后增加。全甲醚化氨基树脂(HMMM)比部分甲醚化氨基树脂和丁醚化氨基树脂能获得硬度与柔韧性的更良好平衡和更优越耐久性。FTIR表明氨基树脂是利用—CH2OCH3与SiO2/有机硅树脂的—OH发生交联反应。SiO2/有机硅树脂经氨基树脂改性后,具有更为致密的无机-有机网状结构,NaOH等一些小分子不易渗透进去,起到了相当好的抗碱蚀作用。当HMMM的加入量为2wt.%时,与SiO2/有机硅树脂的相容性最好,粒子形态规则,分散均匀,杂化薄膜在碱液中浸泡24h后,表面仍然平整,失光率最小,仅为0.43%。3、合成一种带磺酸基团的聚酯树脂用于改性SiO2/有机硅树脂,通过共聚和共混法制备了系列聚酯/SiO2/有机硅杂化涂料。含有磺酸基的聚酯能改善与SiO2/有机硅树脂的混溶性,极大提高对基材的附着力。聚酯/SiO2/有机硅杂化涂料能在不经底涂处理的PC上铺展成膜。红外表明杂化薄膜中的-OH和-SO3H等极性基团与PC基材表面的-C=O键之间发生了化学吸引和氢键耦合作用。两种工艺法都有聚酯链段接枝在SiO2/有机硅树脂上,杂化树脂的粘度均随聚酯含量的提高而增大,但共聚法接枝的更多,得到的杂化树脂粘度高。共聚法比共混法产生更强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更高的交联密度,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好的耐磨损性。共混杂化涂层微相分离的程度和表面粗糙度更大,一般可观测到明显的团聚体,而共聚杂化涂层只在聚酯含量较高时才观察到。共聚杂化样品的热分解近似为1级反应,用Ozawa法计算其在40%分解阶段的活化能约为243kJ/mol。XRD表明共聚杂化树脂属典型的非晶相。EDS表明硅相易迁移到杂化涂层的表面,极大地降低其表面能。采用共聚法比共混法得到的杂化涂层具有更低的表面能,其表面能随着SiO2/有机硅树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共聚杂化膜比共混体系表现出较好的耐水性,其吸水率随SiO2/有机硅树脂含量随量的加而降低。4、以TEOS和MAPTMS制备的改性硅溶胶为无机组分,以自制的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HBPUA)为有机组分,制备了一系列可UV固化的HBPUA/(MAPTMS-SiO2)杂化涂料。超支化HBPUA/(MAPTMS-SiO2)杂化材料中的无机和有机组分相容性很好,硅溶胶均匀地分布于有机相中,其储存稳定性明显好于线性PUA/(MAPTMS-SiO2)杂化涂料。HBPUA/(MAPTMS-SiO2)杂化膜经UV固化后变得致密透亮、无裂纹和明显的微相分离,但随无机组分用量增加,观察到SiO2团聚颗粒。HBPUA/(MAPTMS-SiO2)杂化涂膜的热稳定性和碳碳双键最终转化率比PUA/(MAPTM-SiO2)杂化涂膜更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无机组分用量的增加和UV固化时间的延长相应的增大。当以nSiO2:nMAPTMS=1:2制备的改性硅溶胶用量为30wt.%,活性单体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用量为20wt.%,复合引发剂(Irgacure184+TPO)用量为3wt.%时,HBPUA/(MAPTMS-SiO2)杂化涂料的凝胶时间高于180d,UV固化4min后,薄膜性能最优,透光率为92.8%,铅笔硬度为4H,附着力为0级,柔韧性为3mm,冲击强度为46kg·cm,磨耗量为17.5mg。
二、盐酸含量对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杂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酸含量对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杂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哑光型UV固化涂料概述 |
1.1.1 哑光涂料 |
1.1.2 UV固化技术 |
1.1.3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在UV固化涂料中的应用 |
1.2 涂层的消光原理、方法和影响因素 |
1.2.1 涂层的消光原理 |
1.2.2 涂层的消光方法 |
1.2.3 影响涂层光泽的因素 |
1.3 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3.1 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
1.3.2 二氧化硅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 聚氨酯丙烯酸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
1.4.1 聚氨酯丙烯酸酯 |
1.4.2 聚氨酯丙烯酸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主要仪器设备和性能表征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2.2.1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改性SiO_2/PUA复合溶液的性能测试 |
2.2.3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3章 聚合物改性SiO_2及其紫外光固化PUA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改性SiO_2/PUA低聚物的制备 |
3.2.2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表征 |
3.3.2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SiO_2/PEW-g-MAH协同制备紫外光固化PUA哑光材料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改性SiO_2的制备 |
4.2.2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表征 |
4.3.2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UV/热双重固化改性SiO_2及其紫外光固化PUA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改性SiO_2的制备 |
5.2.2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表征 |
5.3.2 改性SiO_2/PUA复合材料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聚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 |
1.2.1 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概述 |
1.2.2 光固化数码喷印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2.3 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组成 |
1.2.3.1 引发体系 |
1.2.3.2 聚合体系 |
1.2.3.3 着色体系 |
1.3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3.1 裂解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
1.3.2 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
1.3.3 阳离子型大分子光引发剂 |
1.4 聚氨酯及其功能改性技术 |
1.4.1 聚氨酯的构效关系 |
1.4.1.1 聚氨酯微相分离理论的研究 |
1.4.1.2 聚氨酯软段的影响 |
1.4.1.3 聚氨酯硬段的影响 |
1.4.1.4 聚氨酯丙烯酸酯 |
1.4.2 有机硅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1.4.3 SiO_2原位合成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1.4.4 超支化聚合物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1.4.5 聚合物互穿网络技术在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1.5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1.6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叔胺基改性助引发一体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其聚合体系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原料的精制 |
2.2.2.2 PUA低聚物合成配方计算 |
2.2.2.3 PUA的合成工艺步骤 |
2.2.2.4 PUA-HEA复合膜的蓝光固化 |
2.2.2.5 PUA-HEA蓝光聚合体系在棉织物模拟数码印花中的应用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3.1 水分测定 |
2.2.3.2 游离-NCO根滴定 |
2.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 |
2.2.3.4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2.2.3.5 流变性能测试 |
2.2.3.6 热重分析(TGA) |
2.2.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2.3.8 动态光量热测试(Photo-DSC) |
2.2.3.9 光学透过率测试(UV-Vis) |
2.2.3.10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2.3.11 凝胶率测试(GEL) |
2.2.3.12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
2.2.3.13 接触角测试 |
2.2.3.14 微观表面形貌观察(SEM) |
2.2.3.15 手感风格分析 |
2.2.3.16 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 |
2.3.1.1 叔胺基改性PUA低聚物的设计和合成路线 |
2.3.1.2 预聚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
2.3.1.3 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3.1.4 扩链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
2.3.1.5 封端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
2.3.1.6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结构表征 |
2.3.1.7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流动性能 |
2.3.1.8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蓝光聚合固化反应性能 |
2.3.1.9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 |
2.3.1.10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固化膜的热性能 |
2.3.2 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助引发性能的研究 |
2.3.2.1 不同种类小分子叔胺基扩链剂的种类 |
2.3.2.2 不同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助引发性能 |
2.3.2.3 不同叔胺基改性助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固化后膜的拉伸性能 |
2.3.3 蓝光固化引发-聚合基础体系的构建 |
2.3.3.1 蓝光固化聚合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3.2 蓝光固化聚合体系的流动性能与光学性能 |
2.3.3.3 基础光固化墨水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有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SiPUA)的合成 |
3.2.2.2 蓝光固化复合膜的制备 |
3.2.2.3 光固化数码印花墨水的制备及应用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水分测定 |
3.2.3.2 游离-NCO根滴定 |
3.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3.2.3.4 流变性能测试 |
3.2.3.5 动态光量热测试(Photo-DSC) |
3.2.3.6 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
3.2.3.7 接触角测试 |
3.2.3.8 微观表面形貌观察(SEM) |
3.2.3.9 胶膜内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
3.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3.2.3.11 印花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 |
3.2.2.12 手感风格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机硅共聚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SiPUA)的设计与合成路线 |
3.3.1.1 SiPUA低聚物化学结构的确认 |
3.3.1.2 SiPUA低聚物的流变性能 |
3.3.1.3 SiPUA低聚物的光聚合反应性能 |
3.3.2 SiPUA低聚物的表面定向富集研究 |
3.3.3 SiPUA低聚物在蓝光固化中的应用 |
3.3.3.1 SiPUA低聚物对光固化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
3.3.3.2 SiPUA低聚物对光固化膜机械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3.3 SiPUA低聚物配合蓝光固化聚合体系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和SiO_2原位合成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SiO_2的制备 |
4.2.2.2 SiO_2的表面改性 |
4.2.2.3 SiO_2掺杂改性的PUA蓝光固化体系的构建 |
4.2.2.4 光固化SiO_2原位合成PUA有机/无机聚合体系的构建 |
4.2.2.5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
4.2.2.6 蓝光固化数码印花墨水的制备及对棉织物的模拟数码印花应用 |
4.2.3 测试与表征 |
4.2.3.1 Si0_2粒径与分散性表征 |
4.2.3.2 Si0_2表面羟基含量测定 |
4.2.3.3 氨基改性后SiO_2表面氨基测[11] |
4.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4.2.3.5 流变性能测试 |
4.2.3.6 热重测试(TGA) |
4.2.3.7 动态光量热测试(Photo-DSC) |
4.2.3.8 光学透过率测试 |
4.2.3.9 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
4.2.3.10 微观表面形貌观察(SEM) |
4.2.3.11 胶膜内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
4.2.3.12 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 |
4.2.3.13 手感风格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的设计与原料制备 |
4.3.1.1 聚氨酯丙烯酸酯与改性SiO_2的有机/无机杂化聚合体系的设计 |
4.3.1.2 SiO_2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其表征 |
4.3.2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构建 |
4.3.2.1 表面改性SiO_2与PUA原位合成低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
4.3.2.2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流变性能 |
4.3.2.3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光聚合性能 |
4.3.2.4 表面改性的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的机械物理性能 |
4.3.2.5 不同SiO_2粒子与PUA复合光固化膜的微观形貌 |
4.3.2.6 SiO_2粒子与PUA-HEA复配光固化膜的光学透过性能 |
4.3.2.7 SiO_2与PUA原位合成掺杂聚合体系在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
4.3.3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
4.3.3.1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设计、合成及其聚合体系的构建 |
4.3.3.2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的流动性能 |
4.3.3.3 SiO_2粒子与PUA-HEA复配光固化膜的热性能 |
4.3.3.4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的拉伸性能 |
4.3.3.5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与HEA复配后光固化膜的微观形貌 |
4.3.3.6 SiO_2@PUA核壳结构超支化低聚物在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颜/聚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颜料级TiO_2精制及干燥 |
5.2.2.2 TiO_2@PUA原位聚合及其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
5.2.2.3 TiO_2@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对涤纶织物的模拟数码印花应用 |
5.2.2.4 其他改性颜料@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
5.2.2.5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构建 |
5.2.2.6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 |
5.2.3 测试与表征 |
5.2.3.1 TiO_2粒径测试 |
5.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5.2.3.3 固化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
5.2.3.4 接触角及表面张力测试 |
5.2.3.4 流变性能测试 |
5.2.3.6 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喷印流畅性测试 |
5.2.3.7 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 |
5.2.3.8 手感风格分析 |
5.2.3.9 印花织物的花纹清晰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改性颜料颗粒@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
5.3.1.1 TiO_2@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设计与制备 |
5.3.1.2 TiO_2@PUA白色墨水在黑色涤纶基底上的数码喷墨印花应用 |
5.3.1.3 其他颜色颗粒@PUA的一体化蓝光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制备 |
5.3.2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构建研究 |
5.3.2.1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供墨系统设计 |
5.3.2.2 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二次加热结构 |
5.3.2.3 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平台的光固化系统 |
5.3.3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技术的应用 |
5.3.3.1 墨滴喷射成形的理论分析 |
5.3.3.2 一体化蓝光固化墨水对喷墨打印喷头的适配性研究 |
5.3.3.3 压电陶瓷喷头加载驱动脉冲对一体化蓝光固化墨水喷印的适配研究 |
5.3.3.4 一体化墨水的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加硬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UV固化涂料的组成及固化原理 |
1.2.1 UV固化涂料的组成 |
1.2.2 UV固化原理 |
1.3 PUA的组成及其涂层的加硬改性原理 |
1.3.1 PUA的组成 |
1.3.2 加硬改性原理 |
1.4 PUA的加硬改性方法 |
1.4.1 提高交联密度 |
1.4.2 加强氢键作用 |
1.4.3 引入刚性基团 |
1.4.4 加入无机纳米粒子 |
1.4.5 支化改性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UV固化多元醇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加硬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试剂、规格及其来源 |
2.1.2 试剂的使用方法 |
2.1.3 TAC-MTGL的合成 |
2.1.4 TAT-MTGL和TMPTA-MTGL的合成 |
2.1.5 聚氨酯丙烯酸酯BPUA-TAC、BPUA-TAT和BPUA-TMPTA的合成 |
2.1.6 UV固化涂层的制备 |
2.1.7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2.1.8 PC板表面的预处理 |
2.1.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2.1.10 凝胶含量测试 |
2.1.11 吸水率测试 |
2.1.12 动态力学热分析测试 |
2.1.13 力学性能测试 |
2.1.14 热失重测试 |
2.1.15 铅笔硬度测试 |
2.1.16 附着力测试 |
2.1.17 柔韧性测试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支化核和BPUA支化物的合成及其相应涂层的制备 |
2.2.2 支化核和BPUA支化物的结构表征 |
2.2.3 UV固化特性研究 |
2.2.4 凝胶含量和吸水率研究 |
2.2.5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2.2.6 力学性能研究 |
2.2.7 热稳定性研究 |
2.2.8 涂层性能研究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UV固化二胺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加硬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试剂、规格及其来源 |
3.1.2 试剂的使用方法 |
3.1.3 聚氨酯丙烯酸酯PUA-NDMA、PUA-PZ和PUA-EDA的合成 |
3.1.4 UV固化涂层的制备 |
3.1.5 涂覆液黏度测试 |
3.1.6 PC板表面的预处理 |
3.1.7 涂层透光率测试 |
3.1.8 X射线衍射测试 |
3.1.9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3.1.10 场发射扫描电镜测试 |
3.1.11 其它测试方法和仪器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PUA支化物的合成及其相应涂料的制备 |
3.2.2 PUA支化物的结构表征 |
3.2.3 UV固化特性研究 |
3.2.4 微结构研究 |
3.2.5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3.2.6 力学性能研究 |
3.2.7 热稳定性能研究 |
3.2.8 涂层性能研究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复合加硬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试剂、规格及其来源 |
4.1.2 试剂的使用方法 |
4.1.3 钛酸酯偶联剂PN-102改性Si-380(Si-PN102)的合成 |
4.1.4 UV固化涂层的制备 |
4.1.5 PC板表面的预处理 |
4.1.6 透射电镜测试 |
4.1.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1.8 其它测试方法和仪器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Si-PN102的制备 |
4.2.2 Si-380、Si-PN102-5及Si-115的组成与结构表征 |
4.2.3 PUA/SiO_2复合涂层的制备和组分表征 |
4.2.4 表面形貌研究 |
4.2.5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4.2.6 力学性能研究 |
4.2.7 热稳定性能研究 |
4.2.8 涂层性能研究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4)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固化三维打印技术简介 |
1.2 紫外光固化树脂 |
1.2.1 低聚物 |
1.2.2 紫外光引发剂 |
1.2.3 活性稀释剂 |
1.3 巯基烯光聚合树脂 |
1.3.1 巯基烯光聚合反应 |
1.3.2 巯基烯在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应用进展 |
1.4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 |
1.4.1 笼型倍半硅氧烷简介 |
1.4.2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在光固化树脂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AP-POSS改性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MAP-POSS的合成 |
2.2.3 MAP-POSS改性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 |
2.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AP-POSS的红外表征 |
2.3.2 MAP-POSS的核磁表征 |
2.3.3 质谱分析 |
2.3.4 凝胶色谱表征 |
2.3.5 固化动力学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扫描电镜分析 |
2.3.8 体积收缩率 |
2.3.9 力学性能 |
2.3.10 邵氏硬度(HD) |
2.3.11 动态机械热分析(DMA) |
2.3.12 热失重分析(TGA) |
2.4 小结 |
第三章 ME-POSS改性自由基-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ME-POSS的合成 |
3.2.3 ME-POSS改性自由基-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 |
3.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E-POSS的红外表征 |
3.3.2 ME-POSS的核磁表征 |
3.3.3 质谱分析 |
3.3.4 凝胶色谱表征 |
3.3.5 固化动力学 |
3.3.6 扫描电镜分析 |
3.3.7 体积收缩率 |
3.3.8 力学性能 |
3.3.9 邵氏硬度(HD) |
3.3.10 动态机械热分析(DMA) |
3.3.11 热失重分析(TGA)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巯基烯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新型琉基-烯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制备 |
4.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化动力学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3 微观形貌分析(SEM-EDAX) |
4.3.4 体积收缩率(△V%) |
4.3.5 动态机械热分析(DMA) |
4.3.6 邵氏硬度(HD) |
4.3.7 热重分析(TGA)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5)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概述 |
1.2.1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组成 |
1.2.2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固化机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紫外光固化及双重固化WPUA体系的研究 |
1.3.2 有机无机杂化及纳米材料光固化WPUA体系的研究 |
1.3.3 超支化体系光固化WPUA体系的研究 |
1.3.4 植物油基光固化WPUA体系的研究 |
1.4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3.2 核磁表征(NMR) |
2.3.3 X射线衍射仪(XRD) |
2.3.4 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测定 |
2.3.5 乳液形态的观测 |
2.3.6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2.3.7 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
2.3.8 乳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
2.3.9 乳液黏度的测定 |
2.3.10 凝胶率的测定 |
2.3.11 铅笔硬度的测定 |
2.3.12 附着力的测定 |
2.3.13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2.3.14 胶膜吸水率和溶剂膨胀度的测定 |
2.3.15 接触角的测定 |
2.3.16 表面自由能的计算 |
2.3.17 热性能的测定 |
2.3.18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19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第3章 紫外光固化WPUA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WPUA乳液和UV-WPUA胶膜的制备 |
3.2.1 原材料预处理 |
3.2.2 WPUA乳液的制备 |
3.2.3 UV-WPUA胶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MR |
3.3.2 FT-IR |
3.3.3 XRD |
3.3.4 反应温度对反应进程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对反应进程的影响 |
3.3.6 R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7 DMPA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8 阻聚剂的选择和阻聚剂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9 中和剂的选择和中和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10 光引发剂含量对固化程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外光固化有机硅改性WPUA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M-SiO_2和M-SiO_2/WPUA的制备 |
4.2.1 WPUA乳液的制备 |
4.2.2 M-SiO_2的制备 |
4.2.3 M-SiO_2/WPUA乳液的制备 |
4.2.4 M-SiO_2/WPUA固化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 |
4.3.2 粒径及粒度分布 |
4.3.3 力学性能 |
4.3.4 胶膜吸水率和溶剂膨胀度 |
4.3.5 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 |
4.3.6 XRD |
4.3.7 TGA |
4.3.8 DSC |
4.3.9 SEM |
4.3.10 AFM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外光固化氧化铝改性WPU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AA/Al_2O_3和AA/Al_2O_3-WPUA复合膜的制备 |
5.2.1 AA/Al_2O_3的制备 |
5.2.2 AA/Al_2O_3-WPUA复合膜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 |
5.3.2 FT-IR |
5.3.3 力学性能 |
5.3.4 吸水率(溶剂膨胀度) |
5.3.5 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 |
5.3.6 TGA |
5.3.7 DSC |
5.3.8 SEM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硅(硼)杂化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耐热与粘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胶黏剂与胶接简介 |
1.2.1 胶黏剂发展概况及胶接特点 |
1.2.2 胶接理论 |
1.2.3 胶黏剂主要分类 |
1.3 厌氧胶黏剂概况 |
1.3.1 厌氧胶黏剂的发展 |
1.3.2 厌氧胶黏剂的固化机理 |
1.3.3 厌氧胶黏剂的应用 |
1.4 厌氧胶黏剂耐热改性研究 |
1.4.1 耐热厌氧单体研究 |
1.4.2 有机耐热树脂改性厌氧胶研究 |
1.4.3 无机有机杂化改性厌氧胶研究 |
1.5 厌氧胶黏剂的力矩调节研究 |
1.5.1 增塑剂对厌氧胶的力矩调节研究 |
1.5.2 无机润滑粉末对厌氧胶的力矩调节研究 |
1.6 有机硅改性厌氧胶的研究 |
1.6.1 耐热有机硅丙烯酸酯厌氧预聚物的研究 |
1.6.2 有机硅树脂对厌氧胶的耐热改性研究 |
1.6.3 有机硅预聚物对厌氧胶的力矩调节研究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制备及处理 |
2.3.1 被粘接试件及处理 |
2.3.2 硅硼(PBS)树脂的合成 |
2.3.3 PBS树脂的热处理 |
2.3.4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 |
2.3.5 厌氧胶的配制 |
2.3.6 厌氧胶的固化 |
2.3.7 PBS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样品的表征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2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 |
2.4.3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4.4 核磁共振(NMR) |
2.4.5 气相色谱(GC) |
2.4.6 扫描电镜(SEM) |
2.4.7 透射电镜(TEM) |
2.4.8 能谱色散扫描(EDS) |
2.4.9 X射线衍射(XRD) |
2.4.1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 |
2.5 样品的性能测试 |
2.5.1 热重分析(TGA) |
2.5.2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2.5.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5.4 接触角 |
2.5.5 粘度 |
2.5.6 凝胶时间 |
2.5.7 定位时间 |
2.5.8 物理和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含苯基硅硼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PBS树脂的结构、表征与耐热性研究 |
3.2.1 PBS树脂的合成路线 |
3.2.2 PBS树脂的性能表征及分析 |
3.2.3 PBS树脂的耐热性能分析 |
3.3 热处理对PBS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3.3.1 PBS树脂加热过程的不同阶段 |
3.3.2 热处理过程中PBS树脂结构转变的研究 |
3.3.3 热处理对PBS树脂形貌及耐热影响的研究 |
3.3.4 PBS树脂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转变机理 |
3.4 PBS树脂耐水解性能研究 |
3.4.1 室内环境下PBS树脂耐水性能分析 |
3.4.2 水洗条件下PBS树脂耐水性能分析 |
3.4.3 PBS树脂在水解过程中的转变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硼树脂改性厌氧胶黏剂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PBS树脂对厌氧胶液影响的研究 |
4.2.1 PBS杂化厌氧胶液浸润性的研究 |
4.2.2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
4.3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物性能的研究 |
4.3.1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物亲/疏水性研究 |
4.3.2 PBS树脂杂化厌氧胶共混相容性研究 |
4.3.3 PBS杂化厌氧胶固化物热性能的研究 |
4.3.4 PBS杂化厌氧胶韧性的研究 |
4.4 PBS杂化厌氧胶粘接性能的研究 |
4.4.1 PBS杂化厌氧胶室温粘接性能的研究 |
4.4.2 PBS杂化厌氧胶高温粘接性能研究 |
4.4.3 PBS杂化厌氧胶热老化性能研究 |
4.4.4 PBS杂化厌氧胶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及热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5.2.1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合成 |
5.2.2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的表征 |
5.2.3 HEMA/SiO_2杂化低聚物外观及微观形貌的研究 |
5.2.4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的微观形貌 |
5.3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
5.3.1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热稳定性研究 |
5.3.2 HEMA/SiO_2杂化固化物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硅油改性HEMA/SiO_2杂化厌氧胶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液性能的研究 |
6.2.1 厌氧胶液浸润性的研究 |
6.2.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相容稳定性研究 |
6.2.3 杂化方法对厌氧胶固化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6.3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性能的研究 |
6.3.1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亲/疏水性能的研究 |
6.3.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微观形貌的研究 |
6.3.3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固化物摩擦性能的研究 |
6.3.4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热稳定性的研究 |
6.3.5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 |
6.4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粘接性能的研究 |
6.4.1 硅油改性对厌氧胶粘接界面影响的研究 |
6.4.2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室温扭矩的研究 |
6.4.3 硅油改性杂化厌氧胶热老化性能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所获成果 |
致谢 |
(7)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杂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UV固化涂料 |
1.2.1 UV固化涂料简介 |
1.2.2 UV固化涂料固化机理 |
1.2.3 UV固化涂料组成 |
1.3 UV固化超支化聚合物 |
1.3.1 超支化聚合物简介 |
1.3.2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1.3.3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1.3.4 超支化聚合物的固化机理 |
1.3.5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4 UV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
1.4.1 UV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简介 |
1.4.2 溶胶凝胶法制备UV固化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
1.4.3 UV固化超支化聚合物基杂化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HPU-OH的合成 |
2.2.4 产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分析 |
2.3.2 ~1H-NMR分析 |
2.3.3 热重(TG)分析 |
2.3.4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HPUA的合成 |
3.2.4 UV固化HPUA涂料的制备 |
3.2.5 产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反应条件探究 |
3.3.2 FT-IR分析 |
3.3.3 ~1H-NMR分析 |
3.3.4 ~(13)C-NMR分析 |
3.3.5 热重(TG)分析 |
3.3.6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析 |
3.3.7 固化膜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杂化涂料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改性硅溶胶的制备 |
4.2.4 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SiO_2杂化涂膜的制备 |
4.2.5 产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硅溶胶用量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固化涂料的TG曲线 |
4.3.3 改性硅溶胶UV固化杂化涂膜的SEM表征 |
4.3.4 耐溶剂性测试 |
4.3.5 耐酸碱性测试 |
4.3.6 硅溶胶用量对涂膜耐磨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制备及其涂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概述 |
1.1.1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 |
1.1.2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工艺 |
1.2 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研究进展 |
1.2.1 线形低聚物 |
1.2.2 支链形低聚物 |
1.2.3 超支化低聚物 |
1.2.4 交联形低聚物 |
1.3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前沿研究 |
1.3.1 纳米改性研究 |
1.3.2 有机物改性 |
1.3.3 共混改性 |
1.3.4 特殊功能改性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1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涂膜硬度不佳 |
1.4.2 水性UV涂料涂饰工艺的研究较少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支链型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设计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工艺 |
2.3.3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原理与技术路线 |
2.3.4 反应温度的确定 |
2.3.5 原料的摩尔比 |
2.4 低聚物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低聚物性能测定 |
2.4.2 涂膜性能测试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
2.5.2 红外光谱分析 |
2.5.3 DMPA与PETA摩尔比对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
2.5.4 N-330与PETA摩尔比对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
2.5.5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表观性能 |
2.5.6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基本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3 支链型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配方与性能研究 |
3.1 原料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表面改性Nano-SiO_2的制备 |
3.2.2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配制 |
3.2.3 涂料配方制定 |
3.2.4 涂层的制备 |
3.3 性能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含量对光固化涂膜性能的影响 |
3.4.2 光引发剂的选择 |
3.4.3 消泡剂对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影响 |
3.4.4 流平剂含量对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膜性能的影响 |
3.4.5 Nano-SiO_2对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膜性能的影响 |
3.4.6 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杨木胶合板的水性UV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涂饰工艺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案 |
4.3.1 杨木胶合板表面粗糙度测定 |
4.3.2 杨木胶合板含水率调节 |
4.3.3 水性UV涂料涂饰工艺 |
4.3.4 实验设计 |
4.4 性能测定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杨木胶合板表面粗糙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5.2 杨木胶合板含水率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5.3 湿膜厚度对水性UV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 |
4.5.4 预干燥温度与水性UV涂料预干燥时间和辐射时间的关系 |
4.5.5 预干燥温度对水性UV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 |
4.5.6 紫外光辐射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含巯基光固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 |
1.2.0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发展概况 |
1.2.1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特点和组成 |
1.2.2 可紫外光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1.2.3 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的氧阻聚作用机理及其克服办法 |
1.3 紫外光固化巯基-双键点击反应的研究进展 |
1.3.1 点击反应简介 |
1.3.2 紫外光固化巯基-双键点击反应及机理 |
1.3.3 紫外光固化巯基-双键点击反应的研究进展 |
1.3.4 紫外光固化巯基-双键点击反应的特点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 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合成步骤 |
2.2.3 接枝改性前后纳米 SiO_2的分析表征 |
2.2.4 紫外光固化涂料和固化涂层的制备 |
2.2.5 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涂层的性能测试 |
2.3 理论研究 |
2.3.1 计算软件 |
2.3.2 模型构建及计算参数的选择 |
2.3.3 ~29Si NMR 对产物结构的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实验参数对接枝效果的影响 |
2.4.2 接枝结构的确定 |
2.4.3 DFT 方法确定接枝方式 |
2.4.4 SiO_2接枝前后对紫外光固化涂料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2.4.5 SiO_2接枝前后紫外光固化涂料其它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巯基-丙烯酸酯点击反应制备可聚合纳米 SiO_2杂化材料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和试剂 |
3.2.2 制备原理及步骤 |
3.2.3 分析表征 |
3.2.4 紫外光固化涂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 C=C 双键大分子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及表征 |
3.3.2 改性纳米 SiO_2的表征 |
3.3.3 改性纳米 SiO_2在光固化涂料中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支化巯基聚合物改性纳米 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分析表征 |
4.2.4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阶段改性纳米 SiO_2的制备及分析表征 |
4.3.2 纳米 SiO_2表面官能团对光固化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3 纳米 SiO_2表面官能团对光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4.3.4 纳米 SiO_2表面官能团对光固化涂膜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官能巯基封端聚氨酯的制备及其紫外光固化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和试剂 |
5.2.2 合成原理及过程 |
5.2.3 不同官能团封端低聚物的分析表征 |
5.2.4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丙烯酸酯双键封端和巯基封端聚氨酯结构制备及分析表征 |
5.3.2 聚氨酯结构端基对光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5.3.3 不同端基的聚氨酯结构对紫外光固化涂料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含巯基紫外光引发剂的制备及其光引发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和试剂 |
6.2.2 合成工艺 |
6.2.3 产物的分析表征 |
6.2.4 合成产物的光引发性能分析 |
6.2.5 光引发剂的残留和迁移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催化剂对–NCO 转化率的影响 |
6.3.2 含巯基紫外光引发剂的分析表征 |
6.3.3 含巯基紫外光引发剂的光引发性能 |
6.3.4 含巯基紫外光引发剂的引发原理及抗氧阻聚性能 |
6.3.5 紫外光固化后光引发剂的残留和迁移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含硅有机—无机杂化硬质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透明硬质薄膜的分类 |
1.3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溶胶-凝胶法 |
1.3.2 原位聚合法 |
1.3.3 层状嵌入法 |
1.3.4 自组装方法 |
1.3.5 共混法 |
1.4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结构表征 |
1.5 UV 固化杂化材料 |
1.5.1 UV 固化技术的特点 |
1.5.2 光固化体系的超支化预聚物 |
1.5.3 UV 固化杂化材料的原理和理论研究 |
1.6 含硅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应用进展 |
1.6.1 光学耐磨涂层 |
1.6.2 耐热涂层 |
1.6.3 防腐涂层 |
1.6.4 防雾涂层 |
1.6.5 生物医用材料 |
1.6.6 其它功能材料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7.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SiO_2/有机硅杂化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SiO_2/有机硅杂化涂料的制备 |
2.2.3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原理及基材预处理 |
2.3.2 SiO_2/有机硅杂化涂料的性能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固体29Si-NMR |
2.3.5 热失重分析 |
2.3.6 涂层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2.3.7 杂化膜层的光学性质 |
2.3.8 杂化薄膜SEM分析 |
2.3.9 杂化薄膜 AFM 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胺杂化薄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硅/胺杂化薄膜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氨基树脂的选择 |
3.3.2 氨基树脂对杂化涂料性能的影响 |
3.3.3 FTIR 分析 |
3.3.4 硅/胺树脂溶液的胶粒结构 |
3.3.5 硅/胺薄膜热分析 |
3.3.6 硅/胺薄膜的表面形貌 |
3.3.7 硅/胺薄膜浸碱前后的透光性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酯/SiO2/有机硅杂化涂料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水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
4.2.3 SiO_2/有机硅树脂(S3 树脂)的合成 |
4.2.4 聚酯/SiO_2/有机硅杂化涂料的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工艺和 SiO_2/有机硅树脂与聚酯配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 NMR 谱分析 |
4.3.4 热失重分析 |
4.3.5 玻璃化转变研究 |
4.3.6 杂化涂膜液的 TEM |
4.3.7 杂化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4.3.8 EDS 分析 |
4.3.9 XRD 分析 |
4.3.10 杂化膜的表面能 |
4.3.11 吸水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V 固化 SiO_2/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 |
5.2.3 改性硅溶胶的合成 |
5.2.4 UV 固化 SiO_2/PUA 杂化薄膜的制备 |
5.2.5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 HBPUA 的主要因素研究 |
5.3.2 HBPUA 树脂的 UV 固化反应动力学 |
5.3.3 杂化涂料的贮存稳定性 |
5.3.4 红外光谱分析 |
5.3.5 固体核磁 Si 谱分析 |
5.3.6 固化过程杂化材料 C=C 转化率的变化 |
5.3.7 杂化涂膜的 SEM |
5.3.8 杂化涂膜的热稳定性 |
5.3.9 杂化材料的 DSC 分析 |
5.3.10 杂化涂膜的综合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盐酸含量对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杂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自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纺织品蓝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聚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孟一丁.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1)
- [3]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加硬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傅俊超. 浙江大学, 2020(02)
- [4]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研究[D]. 张建成.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 江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硅(硼)杂化改性丙烯酸酯厌氧胶耐热与粘接性能研究[D]. 王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7]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杂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何明俊.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8]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制备及其涂饰工艺的研究[D]. 安大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含巯基光固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的性能研究[D]. 吴建兵.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10]含硅有机—无机杂化硬质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朱再盛.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