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提速安全基础建设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殷佳[1](2021)在《基于公共安全的新疆石油公路运输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瑞东[2](2021)在《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方法的动车组横向振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车组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其乘坐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高速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多个方向上的车体摇晃,其中列车在横向振动方向上尤为突出,这极大地影响了乘客的乘坐舒适度,甚至严重时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善车辆的横向振动,一是通过改善既有线路条件,二是通过优化车辆的悬挂参数,而第一种在成本上太难实现,所以关于列车横向振动的悬架控制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半主动悬架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并与其他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在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下进行对比,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横向振动机理,在影响列车横向振动的十七个自由度上建立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横向振动动力学微分方程。利用ADAMS/Rail建立了某型动车组模型,通过研究轨道不平顺,对各国轨道谱做了简单的介绍,最后选取应用在高速列车研究中最为完善的德国低干扰轨道谱作为外界轨道激励信号。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其动力学性能指标符合列车的安全运行限值,即所建立模型是正确合理的。(2)在选取合适的轨道谱作为轮轨模型的激励输入后,为了使轨道谱可在时域上进行仿真的需要,选取傅里叶逆变换法为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数值模拟方法,将其转换为可进行模拟仿真的时域样本,并对其方向不平顺进行仿真分析。其次对作为列车控制联合仿真系统执行机构的阻尼器进行研究,选用磁流变阻尼减振器作为本文半主动悬架的减振器类型。并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机理分析,分析阻尼器输出力与输入电流的关系,为后面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设计打下基础。(3)考虑到车辆系统的复杂性,将模糊自适应控制原理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由于PID参数需要人工经验调节既费时又不能确保达到最佳性能,根据粒子群优化算法可对参数进行最优化选择的特点,对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完成了对列车半主动悬架控制器的设计。(4)利用ADAMS-MATLAB联合仿真,对列车运行时各项性能评价指标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平稳性指标分析得出,所设计控制器对列车横向振动的控制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在列车半主动悬架控制中的有效性。
刘海云[3](2016)在《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生产是对企业的硬性要求,更是政府的目标。作为政府,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和人民的安全意识,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外称监管为管制,其安全管制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崭露头角,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学徒的健康及道德法》,促进了安全管制的发展(闫璐璐,2014)。随后,发达国家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的研究,逐步建立了安全监管管理机构、安全监管立法机制,并发布一系列劳动安全保障法律法规。相比之下,我国政府安全监管方面还比较薄弱,监管措施和监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增强,各行业领域的安全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对政府安全监管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的策略、方法、技术等。本文结合国内外安全监管的研究论述和我国的安全生产现实情况,提出一套加强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的方案。本文以政府监管为视角,构建安全监管“三基”体系模型和方案。全文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理论研究、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模型研究、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方案研究。首先,介绍了“三基”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确定了政府安全监管“三基”的内涵;其次,利用霍尔三维结构,从实施主体(政府、综合安监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内容(人员素质、组织机制、系统保障、资源投入、过程监管、文化宣传)和实施进程(策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评审改进阶段)三个维度构建安全监管“三基”体系模型;然后重点落在实施内容上,设计政府“三基”实施方案,从人员素质、组织机制、系统保障、资源投入、过程监管、文化宣传六个具体要素出发,提出每个要素的建设方向和一些具体的建设方法;最后,将政府“三基”体系建设模式应用在泰安市安全监管中,根据泰安市的具体安全现状,提出具体的安全监管指南。本论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案对政府安全监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政府系统宏观地掌握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水平。
曹松[4](2011)在《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永恒主题。随着铁路运输朝着高速度、高密度、重载,技术密集、技术系统构成复杂,业务系统联动性高等方向的发展,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面临着许多新需求和严峻挑战。加强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无论对于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预防及减少铁路事故,还是对于促进铁路健康有序、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国内外铁路安全预警研究工作的不足,结合目前我国铁路安全预警面临的重点问题,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安全预警理论、信息集成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抓住铁路行车事故致因的本质,提出安全预警思路,研究行车安全综合集成预警框架,构建事故趋势预测、行车安全综合预警、安全状态评价等模型和方法,研究预警框架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和综合预警应用技术等。主要创新点如下:(1)依据事故致因理论和行车事故实际案例数据分析,提出基于安全信息的动态-综合铁路行车安全事故致因模型。(2)建立综合集成的铁路行车安全预警框架,指出若干需解决的关键技(3)从三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安全预警模型。针对铁路事故的宏观预测,提出了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组合预测方法;针对行车安全综合预警,提出了网络化综合预警模型形式化描述;针对铁路安全状况评价,建立了铁路安全状态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4)对铁路安全预警领域中信息集成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自主研发出分布式数据协同中间件、铁路安全监控系统互操作平台和面向安全监督业务的轻量级工作流系统等,并结合项目应用于实际。
孙汉武[5](2010)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铁路建设迅猛增长、铁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与铁路交通安全有关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谐铁路的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其安全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认清铁路交通安全形势,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和方法,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建立起铁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及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持续铁路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科研计划项目、铁道部科研计划项目,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了我国铁路实施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基于安全生产保障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铁路行车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安全检查、监测、监控装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其主要建设内容,建立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主要工作平台——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我国实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相关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可以借鉴的主要经验。3.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和装备集成建议。4.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的主要内容。5.详细分析铁路安全检查监洲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设备及用户需求,研究各类安全检测信息接入方式及联网监控标准,提出建立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技术方案,完成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开发该平台系统。6.以郑州铁路局为背景,应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检测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验证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效果。
陈祥[6](2010)在《高速铁路客车乘坐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列车由于其安全、高速、准点、节能、环保、运量大的优点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20世纪晚期,以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和德国ICE为代表的世界一流高速列车纷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各自为自己的国家树立了良好的科技与文化形象,其成功发展经验显示:客车提速是技术前提,安全运行是首要任务,而设施设计的优良则是市场保障。我国铁路在提高行车速度和保证旅客安全的基础上正在进一步改善列车乘坐环境,以优良配套设施和人性化服务提高客车乘坐环境和舒适度,以不断完善的客车设施吸引大量旅客。并在市场竞争和设施研发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建立起一整套标准化、系列化的设计体系,为列车产品升级提供可靠经验和依据,促成设施研发走上品质国际化和制造国产化的良性循环。随着旅客对交通工具乘坐舒适度的要求日渐上升,乘坐舒适度开始成为影响高速列车设计和保障客运市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国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能都在快速提升,但对客车乘坐舒适度的评价,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现阶段从车厢的振动、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压力波、空气品质6个方面确立了舒适度设计标准,而对影响舒适度的其它方面,如空间环境、设施功能、服务效率等因素尚未系统研究,因此客车还不能完全满足旅客对乘坐舒适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对舒适度研究仍偏重于列车运行物理指标层面的探索,忽视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需求,对舒适度的概念和本质的研究也十分匮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围绕以下5个问题展开研究:(1)舒适度研究对象与现实意义;(2)旅客评价的心理过程和一般规律;(3)影响舒适度评价的因素;(4)舒适度影响因子及其权重模型的建立、结果验证与指导意义;(5)针对模型评价结果对影响舒适度因素提出改进方案和设计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吸收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列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从乘坐舒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铁路客车的发展趋势、舒适度提升的背景、原因、现状及其意义。借鉴国外铁路客车舒适度提升的经验,在研究高速列车设施与车厢环境的基础上,辨析了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的概念和研究的本质,认识了舒适度评价的来源是旅客的主观感受。提出了满足旅客“乘坐需求、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的综合舒适度的定义。通过对舒适度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纵向比较和对国内外舒适设计现状及影响因素横向比较,寻找到以往研究的不足和缺憾,提出“满足需求”和“营造空间”两条新的理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目前舒适度研究的方法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在充分阅读、分析文献和理论推演的基础上,以舒适度影响因素的主要变量为研究主线,深入寻找了旅客需求、空间设计与乘坐舒适的相关性和密切性。并提出舒适度调查问卷的初步设想。问卷设计基于人体心理和生理的主观感受以及车厢物理状况的考察,围绕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综合评价而展开。通过专家访谈和先后4次试调查、6组焦点小组访谈的综合结果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双项验证和修正,最终制订了舒适度调查正式问卷,然后在北京-四方区间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对745位旅客进行了有效问卷调查。根据此次调查实验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对舒适度影响因素进行降维,然后利用AHP构建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得出了舒适度影响因子的权重的降序排列为:物理刺激、椅背曲面、就餐需求、情绪刺激、休息需求、其他需求、认知刺激、行为刺激、座椅尺寸、辅助功能、娱乐需求、空间需求。并对结果进行实车分析验证,得出模型评价结果与实车验证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和旅客主观感觉,针对影响舒适度评价因素提出了列车设计改进建议:1.优化座椅设计;2.改进车厢空间布局;3.完善座椅周边服务设施;4.丰富灯光照明模式。最后在研究展望中提出了客车车厢创新氛围设计模式和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列车设计和改进车辆提供理论参考。
杨捷[7](2010)在《审时度势 实现港口站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以贯彻落实铁道部、铁路局工作部署为要求,以路局"一三三"工作思路为统领,以"安全、效益、稳定"为目标,把握铁路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优化运输组织,提升经营质量,做强多经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维护职工利益,共建和谐车站,开创塘沽站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苏顺虎[8](2009)在《夯实管理基础 提高发展质量 创新铁路货运工作新思路》文中指出全面总结2008年铁路货运工作,深入分析货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2009年铁路货运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重点工作。
吴强[9](2008)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上海铁路局率先发展》文中指出中国铁路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铁路运输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目标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上海铁路局在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围绕建成发达的铁路网、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一流经营业绩这四个奋斗目标,探讨如何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推动上海铁路局率先发展。
董天曾[10](2007)在《对陇海线西宝段提速200km/h工务主要工作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9月铁道部决定把西安局陇海线西宝段提速达标后开行200km/h 动车组作为全路第六次提速调图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速改造前的陇海线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于70年代修建了第二线(即复线),80年代进行了电化改造,原线路、桥涵、路基设备基础薄弱,虽经历年来的大修改造,但未发生质的变化,要确保200km/h 动车组的开行,钢轨、道
二、对提速安全基础建设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提速安全基础建设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方法的动车组横向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半主动悬挂系统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策略 |
1.2.2 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动车组半主动悬架横向振动建模 |
2.1 建立动车组车辆横向半主动悬挂模型 |
2.1.1 横向半主动悬架模型 |
2.1.2 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方程 |
2.2 ADAMS/Rail软件介绍 |
2.3 建立列车模型 |
2.3.1 建立模板 |
2.3.2 列车子系统的建立 |
2.3.3 整车模型的建立及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轨道不平顺及磁流变阻尼器研究 |
3.1 轨道不平顺 |
3.2 各国轨道谱 |
3.2.1 美国轨道谱 |
3.2.2 德国轨道谱 |
3.2.3 中国轨道谱 |
3.2.4 中国与国外典型轨道谱的比较 |
3.3 轨道不平顺的数值模拟方法 |
3.4 磁流变阻尼器模型的建立 |
3.4.1 可控阻尼减振器的选用 |
3.4.2 磁流变液 |
3.4.3 磁流变阻尼器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
4.1.1 模糊控制理论研究 |
4.1.2 模糊控制的特点 |
4.1.3 模糊控制器的分类 |
4.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与优化方法概述 |
4.2.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
4.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3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1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
4.3.2 隶属度函数 |
4.3.3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4.4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架控制联合仿真 |
5.1 动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
5.1.1 运行平稳性 |
5.1.2 运行安全性 |
5.2 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架ADAMS与 MATLAB联合建模 |
5.2.1 联合仿真方法 |
5.2.2 联合仿真模型 |
5.3 Adams与 MATLAB联合仿真结果 |
5.3.1 运行平稳性仿真分析 |
5.3.2 运行安全性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 |
1.1.2 政府安全监管现状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企业“三基”建设研究综述 |
1.4.2 政府“三基”建设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理论研究 |
2.1 安全监管“三基”相关概念 |
2.1.1“三基”的一般含义 |
2.1.2 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内涵及相互关系 |
2.2 基础科学理论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安全系统理论 |
2.2.3 霍尔模型 |
2.2.4 PDCA循环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模型研究 |
3.1 构建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模型 |
3.2 安全监管“三基”模型分析 |
3.2.1 实施主体 |
3.2.2 实施内容 |
3.2.3 实施进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
4.1 安全监管“三基”建设方案实施原则 |
4.2 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方案 |
4.3 安全监管“基本”建设方案 |
4.3.1 以人为本,提升人员素质 |
4.3.2 循序渐进,完善组织机制 |
4.4 安全监管“基础”建设方案 |
4.4.1 开拓创新,提升系统保障 |
4.4.2 锐意进取,加大资源投入 |
4.5 安全监管“基层”建设方案 |
4.5.1 真抓实干,强化过程监管 |
4.5.2 渲染氛围,加强文化宣传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应用实例 |
5.1 泰安市安全生产环境 |
5.2 泰安市安全监管现状 |
5.3 泰安市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方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泰安市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指南(部分) |
B 个人简介 |
(4)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相关基础理论 |
1.3.1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
1.3.2 事故致因理论 |
1.3.3 安全预警理论 |
1.3.4 信息集成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 |
1.4.2 铁路安全预警 |
1.4.3 铁路安全评价 |
1.4.4 安全管理及预警系统应用 |
1.4.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5 本文工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安全信息的铁路行车事故致因模型 |
2.1 事故分析 |
2.2 安全监控系统与事故预防 |
2.2.1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预防冒进信号事故 |
2.2.2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预防热切事故 |
2.2.3 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预防超偏载事故 |
2.3 安全检查信息与事故预防 |
2.4 安全监察信息与事故预防 |
2.5 铁路行车事故致因模型 |
2.5.1 影响因素分析 |
2.5.2 过程及结果分析 |
2.5.3 预防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集成的预警框架研究 |
3.1 背景分析 |
3.2 综合集成的目标 |
3.3 预警框架分析 |
3.4 框架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 |
3.4.1 安全信息采集技术 |
3.4.2 信息集成技术 |
3.4.3 安全预测和评价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测、预警模型与安全评价 |
4.1 事故趋势预测 |
4.1.1 事故预测的意义 |
4.1.2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特点 |
4.1.3 预测指标选择 |
4.1.4 预测方法比较 |
4.1.5 事故趋势仿真 |
4.2 行车安全综合预警模型 |
4.2.1 数据融合技术 |
4.2.2 信息融合结构分类 |
4.2.3 网络化评判模型 |
4.3 安全状态评价 |
4.3.1 安全评价基本原理 |
4.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
4.3.3 指标体系的结构 |
4.3.4 指标体系的内容 |
4.3.5 评价过程及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实现技术研究与应用 |
5.1 分布式数据协同中间件研究 |
5.1.1 数据协同的需求分析 |
5.1.2 数据协同的中间件的功能结构 |
5.1.3 中间件的具体程序流程 |
5.1.4 中间件的应用分析 |
5.2 基于SOA的铁路安全监控系统互操作平台 |
5.2.1 互操作需求分析 |
5.2.2 信息模型 |
5.2.3 互操作模型 |
5.2.4 数据交换模式 |
5.2.5 互操作平台框架 |
5.2.6 应用分析 |
5.3 面向铁路安全监督业务的轻量级工作流研究 |
5.3.1 需求分析 |
5.3.2 轻量级工作流定义 |
5.3.3 轻量级工作流模型 |
5.3.4 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 |
5.3.5 应用分析 |
5.4 业务流程优化研究 |
5.4.1 流程优化的现状 |
5.4.2 针对货检业务的流程优化 |
5.5 车辆运行安全综合预警应用 |
5.5.1 应用背景 |
5.5.2 预警模型 |
5.5.3 实现框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详细摘要 |
(5)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铁路交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
1.2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
1.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保障系统发展现状 |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
2.1 我国铁路事故故障管理问题分析 |
2.2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督问题分析 |
2.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现状 |
2.4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存在问题分析 |
2.5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完善建议 |
2.6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发展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3.1 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
3.2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 |
3.4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
4.1 用户分类 |
4.2 用户需求 |
4.3 数据需求 |
4.4 业务流程分析 |
4.5 数据流程分析 |
4.5 平台功能需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
5.1 平台建设目标 |
5.2 平台总体设计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接口设计 |
5.6 运行环境设计 |
5.7 安全设计 |
5.8 关键技术研究 |
5.9 技术创新点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 |
6.1 开发平台及应用环境 |
6.2 平台应用功能构成 |
6.3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子系统 |
6.4 监测报警信息处理子系统 |
6.5 安全检查信息处理子系统 |
6.6 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
6.7 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
6.8 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实例 |
7.1 项目背景简介 |
7.2 系统建设情况 |
7.3 全局安全信息看板 |
7.4 安全监督管理核心业务管理 |
7.5 故障分析与跟踪 |
7.6 系统运行效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我国行车安全监控设备/系统部署运用情况研究 |
1 移动设备 |
2 固定设备 |
3 自然灾害 |
4 视频监控 |
5 应急救援 |
(6)高速铁路客车乘坐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高速列车乘坐现状分析 |
2.1 日本高速列车现状 |
2.2 法国高速列车现状 |
2.3 德国高速列车现状 |
2.4 其他国家高速列车现状 |
2.5 中国高速列车现状 |
2.6 小结 |
第3章 乘坐舒适度影响因素与相关理论研究 |
3.1 乘坐舒适度概念辨析 |
3.1.1 人的需求是乘坐舒适度研究的前提 |
3.1.2 人-机-环境是舒适度研究的主体 |
3.1.3 乘坐舒适度是相对比较产生的 |
3.2 需求与舒适 |
3.2.1 旅客心理分析 |
3.2.2 旅客生理分析 |
3.2.3 旅客行为分析 |
3.3 空间与舒适 |
3.3.1 空间感 |
3.3.2 领域感 |
3.3.3 私密感 |
3.3.4 安全感 |
3.3.5 空间感、领域感、私密感和安全感的关系 |
3.4 乘坐舒适度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 |
3.4.1 舒适度相关理论研究方法 |
3.4.2 舒适度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3.5 小结 |
第4章 乘坐舒适度问卷调查 |
4.1 乘坐舒适度研究方法 |
4.1.1 问卷设计 |
4.1.2 信度分析 |
4.1.3 实验设计 |
4.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整理 |
4.3 数据分析与描述性统计 |
4.3.1 数据分析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小结 |
第5章 乘坐舒适度模型构建 |
5.1 乘坐舒适因子提取 |
5.2 基于AHP的舒适度评价模型 |
5.2.1 层次分析法的引入 |
5.2.2 问题的分类 |
5.2.3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5.2.4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
5.2.5 层次的排序 |
5.3 评价结果与实证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列车室内环境改造与设计建议 |
6.1 座椅设计 |
6.2 空间布局 |
6.3 座椅周边服务设施 |
6.4 灯光照明 |
6.5 小结 |
结论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主要创新之处 |
研究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1 全球高速铁路发展历史年表 |
附录2 高速铁路客车乘坐舒适度问卷 |
(7)审时度势 实现港口站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放思想观念, 主动适应形势变化 |
二、强化安全基础, 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
(一) 强化安全基础建设 |
1. 抓提速安全基础。 |
2. 抓现场作业基础。 |
3. 抓自我管控基础。 |
4. 抓制度保障基础。 |
5. 抓安全专项整治。 |
(二) 强化人员素质培训 |
1. 提高两个素质。 |
2. 搞好两个培训。 |
3. 抓实两个演练。 |
(三) 强化安全责任考核 |
1. 突出对过程的考核。 |
2. 突出对干部的考核。 |
3. 突出对问题的考核。 |
三、勇于攻坚克难, 强化运输生产组织 |
(一) 加强货源营销 |
1. 提高营销能力。 |
2. 巩固既有大宗货源。 |
3. 积极争取零散货源。 |
4. 主动配合物流建设。 |
(二) 细化运输组织 |
1. 强化运输组织分析。 |
2. 提高调度指挥水平。 |
3. 优化计划管理流程。 |
4. 加强站内协调配合。 |
(三) 加强一流新客站建设 |
四、提升经营质量, 必保经营业绩考核优秀 |
(9)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上海铁路局率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铁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 |
2 深刻认识铁路当前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率先发展的紧迫感 |
2.1 中国铁路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运输需 |
2.2 随着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持续运行以及客运专线的开通运营, 运输安全问题已越来越成为铁路能否加快发展的关键, 成为上海局能否实现率先发展目标的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而在安全管理上, 我们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
2.3 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建设高潮已经掀起, 这既给上海局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也对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提出了严峻考验和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 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
2.4 这几年, 铁路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越是重大的改革, 越需要不断的深化巩固, 在打破老体制、机制的同时, 要建立起新的更加高效顺畅的新机制、新办法。在这方面, 上海局还存在着大量的任务和课题, 需要加快磨合, 深化细化 |
2.5 铁路是一个服务行业, 建设和谐铁路, 服务人民群众, 既是我们的根本职责, 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 在服务质量上, 我们目前还有很多的问题和差距 |
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勇于探索, 不断进取, 开创上海局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
3.1 加快铁路建设步伐, 率先建成发达的铁路网 |
3.2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率先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 |
3.3 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 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4 积极开拓创新, 率先打造一流的经营业绩 |
四、对提速安全基础建设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公共安全的新疆石油公路运输监管问题研究[D]. 殷佳.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方法的动车组横向振动控制研究[D]. 张瑞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政府视角的安全监管“三基”体系建设模式研究[D]. 刘海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4]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D]. 曹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1(05)
- [5]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 孙汉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4)
- [6]高速铁路客车乘坐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 陈祥.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9)
- [7]审时度势 实现港口站持续发展[J]. 杨捷.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0(01)
- [8]夯实管理基础 提高发展质量 创新铁路货运工作新思路[J]. 苏顺虎. 铁道货运, 2009(03)
- [9]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上海铁路局率先发展[J]. 吴强. 铁道经济研究, 2008(06)
- [10]对陇海线西宝段提速200km/h工务主要工作的回顾与思考[A]. 董天曾. 第八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装备技术交流会暨中国铁道学会年会论文集,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