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岸货场微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喻永光[1](2017)在《关于JIT生产计划模式在信阳车站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土辽阔,以内陆为主,在我国内部,长期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经济基础差距大等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铁路运输因其运输距离远、成本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是,近些年来,我国的铁路系统逐渐显现出速度慢、准时难、控制差等缺陷,这已经成为了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些缺陷,本文以信阳车站为实际参考,研究了JIT系统应用于铁路运输系统的可行性。首先,本文介绍了JIT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情况,从而阐释了JIT理论与铁路运输系统结合的必要性。接着,以信阳车站这一例子与规范研究并举,通过定性、定量两个两面,结合理论和对策研究,探究了这些缺陷产生的根源。继而提出应该将JIT应用于铁路货物运输中,并优化系统流程。最后,通过几年来对信阳车站运输现状的分析,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准时化供货体系,通过论证,它可以降低直接的运输及配送费用;实现“零库存”的成本效应;优化资金流,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率;提高公司整体经营实力。这些都有助于信阳车站在激烈的市场对抗中增强其博弈能力。本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第一,进行了生产计划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介绍了生产计划的一些相关原理,详细描述了物料需求量计划系统(MRP),准时生产方式(JIT)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最新发展,TOC相关理论,DBR相关理论等常用的计划、管理和调度理论。第二,通过实例说明制定合理生产计划和调度集中是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铁路运输组织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本措施,调度集中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必将提高我国铁路现代化装备水平,在促进铁路运输组织方式改革、提高货运输服务质量、缓解运能和运力之间的矛盾、增加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重要作用;铁路物资系统拥有一种完善且与众不同的需求结构,应从全系统的大局出发,组织力量对开发应用DRP调查研究,并全面有步骤地实施。第三,通过对JIT计划生产模式在信阳车站的运用研究,使JIT生产计划模式与铁路运输业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铁路运输成本,优化资金流,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率降低库存,实现“零库存”的成本效应等,而且对于其他车站应用JIT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倪四平[2](2014)在《丹江站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站是铁路运输生产直接参与的最基层生产单位,因此,车站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车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车站安全管理的四个方面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并且结合丹江车站实际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从而不断提高车站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长期稳定。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介绍了车站安全工作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第二,介绍安全工作一般原理,包括车站安全工作作用、事故的分类、安全工作分析内容。对近年来人身伤亡事故、调车安全事故、行车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列举典型的事故案例深度分析,从人员、设备、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统计,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而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现。第三,介绍丹江车站安全管理现状,从基础设备情况、人员基本情况、生产特点、安全管理制度、调车作业安全情况、防止路外伤亡情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根据丹江车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制定整改制度和措施。具体从严肃干部作风、增强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提高职工综合业务素质、加强设备投入和管理、完善管理管理制度、优化环境、加强调车作业安全、加强路外安全管理、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加强结合部管理等关键环节控制管理措施进行深度研究。最后,用模糊数学理论,对丹江车站安全管理进行评价,提出车站安全管理的具体建议。
祝红斐[3](2012)在《铁路货场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建(或改建)铁路货场时,货物占用货位的时间将影响货场的规模,因此必须确定准确、合理的货位占用时间。首先,本文了分析货位占用时间与场库设备面积、货场配线长度和装卸机械数量之间关系,货位占用时间越长,货场的技术设备所需量将越大。其次,本文分别分析了到达货物和发送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的影响因素,对于到达货物而言,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装卸技术、信息技术和运输条件,对于发送货物而言,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装卸技术和货场作业能力。装卸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输条件的日益完善,货场作业能力的提高,将加快的货物周转速度,缩短货物占用货位的时间。再者,本文对从南充东站取回的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散堆装货物、集装箱货物到达占用货位时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的点估计,得货位占用时间的估计值;同时对各类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的正态分布形式进行χ2检验和W检验,以验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比较货物实际占用货位的时间和规定的货位占用时间,可知后者取值较大,与货场的实际情况不符。最后,本文就一个货场设计任务,分别采用货物实际占用货位的时间和规章规定的货位占用时间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技术设备的需要量计算、货场作业区的布置等,最终得货场的平面和横断面图。比较两者的工程数量和投资,可知后者的工程量大,投资多。因此,建议对全国各类货场的货位占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货物占用货位的时间,为新建或改建货场提供科学的依据。
艾险峰[4](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研究指明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景云[5](2010)在《不确定条件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模型及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基层生产单位,主要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主要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生产列车”,也就是将到达车站的各种车流进行分类处理,依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技规》的有关要求编组成各种出发列车,并按照运行图或铁路局日(班)计划规定的时刻正点发车,在路网点、线能力协调中还担负着车流、列流调节的作用。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组站阶段计划的优化编制又是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的关键环节和理论难点。阶段计划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即配流问题。解决配流问题就是要合理安排列车的解编方案和配流方案,使编组站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提高运输效率,完成运输任务,并保证整个路网的畅通。配流问题分为动态配流和静态配流两个阶段,动态配流通过制定列车的解编方案,确定列车解编顺序;静态配流则通过确定出发列车具体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得到最终的配流方案。在编组站调度系统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既有信息的不确定(如列车预确报、到达时刻等),也有作业的不确定(如列车到、解、编、发作业),还有换算方面的不确定(如列车编成辆数)。对于阶段计划而言,因时间跨度较短,信息可以认为是确定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作业时间及列车编成辆数上。在“到、解、编、发”4项作业中,到达和出发技术作业时间又相对稳定,而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时间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解体时间的变化又更大一些。为了更加客观、准确的估计列车解、编作业时间,借鉴调度人员的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解、编作业时间的各种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站的设备及作业组织方法各有不同,本文以概率论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及参数估计方法来合理估计作业时间。由于编组站解、编作业时间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将其作为模糊变量对待,用变量的悲观值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解、编作业时间,以阶段内出发车辆数最大为目标,建立不确定条件下的编组站动态配流模型,并采用近似非确定性树搜索(approximate nondeterministic tree search, ANTS)算法寻找有利的解体方案。该算法是一种利用数学规划思想的ACO算法,通过定义不确定条件下的可解集合、待解集合和选解集合将动态配流问题映射为方案树,保证了时间约束条件。由于改进了蚂蚁系统的选择策略和信息素更新,并在每次转移过程中对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判断,提高了解的性能和算法的收敛速度。在静态配流中,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列车编成辆数的波动。通过构建配流问题的网络模型,设定虚拟到达列车,把出发列车分为可欠轴与不可欠轴两类,将目标函数转化为求最小虚拟到达列车车辆数,将静态配流问题转化为固定费用的产销平衡运输问题。模型的求解应用神经网络算法的思想。在动态配流得到解编方案的基础上,首先对虚拟到达列车赋初值,在计算过程中调用学习规则,并将编组辆数与牵引定数和换长联系起来,保证出发列车满轴,然后计算虚拟到达列车的最小值,进一步确定列车的配流方案。经过逐步迭代求得最优方案,最终完整地解决配流问题。
宋光明[6](2010)在《铁路双向编组站阶段调整计划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摘要: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是一项涉及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工作,其编制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编组站运输生产的秩序和效率。尤其是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由于其在路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站场的设计等因素,不仅要解决好到发线运用安排、调机运用安排和车流接续安排问题,还需要解决好折角车流以及上下行系统的综合协调问题。因此,对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编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已有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的优化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理论、流程、难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问题初步划分为到发线的运用优化、调车机车的运用优化和包含折角车流的配流优化问题,并给出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形式化描述。2、将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的编制问题视为一个特殊的JSP调度问题,从静态的到发线占用和动态的进路占用两方面进行约束,以到发场每一项作业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左或右端点为基准的标号算法求解思路。3、以车辆在站停时最少为目标建立双向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求解时按照车辆的作业过程将优化模型分解为解体排序问题和编组排序问题,从两方面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4、通过对双向编组站车流特点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折角车流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通过建立车流矩阵确定列车等级和解编顺序,最后利用网络图和禁忌搜索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5、以向塘西编组站某日18点到22点的生产数据为实例,对文中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做出求解结果的指标评价。最后将双层规划思想引入到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问题的研究中,根据阶段内不同的限制因素,探索性地建立了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动态组合双层规划模型,作为对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一种探讨与尝试。
薛锋[7](2009)在《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是整个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成的成都北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系统)和建设中的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代表了我国铁路编组站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它们整合并集成我国目前编组站各种成熟的过程控制分系统,统一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机地构建成管控一体化的整体系统。编组站CIPS系统和SAM系统实际上包括作业控制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和调度指挥智能化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实际上形成按功能划分的三个子系统,它们紧密相联,互相依托,共同构成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中,调度指挥子系统本质上属于决策支持系统(DSS),而数据处理子系统本质上属于管理信息系统(MIS),二者虽有联系,但面向不同层次,实现不同目标,具有不同功能。编组站调度指挥子系统(简称“调度系统”)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只有从优化作业计划入手,改善编组站作业,才能发挥出编组站调度系统“神经中枢”的作用。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但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各有偏重,未能很好地从编组站整体角度考虑综合优化,有待进一步完善。论文立足铁路编组站工作实际,从编组站调度大系统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配流协同优化问题。论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理论研究为主,首先总结分析编组站的车流组织规律以及配流机理,然后在编组站调度系统界定和边际假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大系统优化理论、协同论、组合数学等理论和观点,对编组站各单项作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注重作业环节的协调,将单项作业关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深入分析编组站作业特征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总结了编组站的车流组织规律,并对编组站调度系统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配流问题的组合优化性质以及出发车流的来源,进一步揭示了编组站配流的内部机理。2.以确定的编组站作业时间标准为依据,分别按调机的台数、调机作业方式、考虑固定作业和调机干扰与否,给出了计算到达列车的最早可能解体时刻和出发列车的最晚必须编组时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以解体方案树模型及回溯算法确定列车的解体顺序,并提出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方法。以先编组出发列车的单个配流方案为主线,建立了解编方案同步调整与协调匹配的协同优化模型。3.汲取大系统优化理论、协同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到调机运用、到发线运用、调车线运用、取送车作业等建立一系列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模型和算法,包括静态与动态配流协同优化、到发线运用与解编作业协同优化、调车线运用与解编作业协同优化、取送车作业与解编作业协同优化等内容;引入系统综合的思想,将所建模型和算法进行有效地整合,建立编组站配流的综合协同优化模型,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编组站配流优化理论体系。4.针对双向编组站衔接方向较多、易产生折角车流的特点,利用数学方法对交换车进行处理,同时考虑到达列车的接入场、出发列车的出发场以及股道调整等问题。在既有双向编组站系统作业分工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到发列车需要调整作业地点的情况,建立协同模型进行优化,尽可能地减少折角车流给编组站带来的能力损耗,实现到达车流在全站范围内的合理分配。5.通过研究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融合,设计出一种集时间效率和求解精度于一体的快速算法——基于信息熵和混沌理论的遗传—蚁群协同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优化问题。6.对所设计的算法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实现,并对郑州北站大量的现场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合理的配流方案,充分验证了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由定性到定量、分层逐步解决的研究方法,加强了模型和算法的针对性设计,体现了配流整体优化的原则。论文的研究涵盖了与配流相关的编组站作业优化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研究,作为编组站调度指挥智能化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是编组站配流理论的深化,对提高编组站调度决策水平,实现编组站调度指挥科学化、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建立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编组站配流的优化可以实现车站车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提高运输生产效率,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义军[8](2008)在《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及武汉北站作业组织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武汉铁路枢纽地处我国中部,在路网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相关要求,武汉枢纽结构将进行调整,枢纽内编组站将进行整合,包括新建武汉北编组站,拆除江岸西站。武汉北编组站将采用全新的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车站作业组织将发生重大改变。武汉枢纽结构的调整对全路路网结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武汉枢纽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选题和研究均基于武汉铁路枢纽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武汉北编组站建成后武汉枢纽内车站分工方案以及新建武汉北站的作业组织方法。首先,分析武汉铁路枢纽现状,介绍武汉枢纽的相关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枢纽地位,引入线路以及在建项目等,指出目前武汉枢纽结构存在的不足,提出新建武汉北编组站的必要性。其次,对武汉枢纽新建武汉北编组站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新建武汉北站将改变武汉枢纽编组站格局,武汉枢纽车流结构将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武汉铁路枢纽的货流量进行详细的分析。论文将对武汉枢纽近、远期车流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备选方案,并运用组成论相关原理对备选方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武汉北站建成后武汉枢纽各主要编组站的分工方案。最后,论文对武汉北站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对武汉北站在编组站CIPS系统下的作业组织方法进行探讨。
李玮[9](2008)在《基于货物送达时间分布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保障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如今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益的时代里,货物运到期限是影响货主选择运输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且在部分货物运输中已经成为首选因素。因此铁路货物运输如何提高货物运到期限的保障率成为其保持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从货物运输过程分析其送达时间,然后以货车在技术站有调中转时间的规律性分析其分布函数,并以此为例假定其他环节的作业时间分布函数,从而得出送达时间的分布函数。再根据《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的货物运到期限,求出其保障率,并按一定比例把货物运到期限分配到各环节上,求出各环节的保障率,接着以货物从广州送达到保定过程为例进行分析。最后对保障货物运到期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及建立基于货物运到期限的考核办法。本文从大量的统计数据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信本文的撰写,对优化货物运输组织、提高铁路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江山[10](2008)在《电子口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贸易电子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政府上网开展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的共识。1999年“政府上网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纷纷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从1999年开始,海关总署和外汇管理局开始联合开展网上业务协作,收到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海关总署会同有关国家部委,在“金关工程”总体框架下开始进行“中国电子口岸”的开发建设。电子口岸采取“电子底帐+联网检查+联网服务”的新型管理机制,有利于实现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充分共享和监管。2001年6月,“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正式推广运行,己有大批的项目和系统应用于各口岸“大通关”流程中,发挥出巨大的管理和社会效益,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本论文对电子口岸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有益地探讨。论文分为四部分,首先论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海关现代化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然后,论文对电子口岸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介绍,包括电子口岸的内涵、整体框架、构成要素、功能、运作流程以用对进出口业务综合管理的重要意义。接着,论文对电子口岸的三大类型应用项目和六大类应用子系统展开了阐述,深入地分析了电子口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信息共享问题、标准体系问题、企业意识问题等。最后,论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子口岸建设的对策建议,即:要从宏观管理的高度,从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的角度来进行,切实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口岸信息化建设、网上银行建设、信息安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电子口岸在我国出现也不过七年时间,其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还有许多原理、技术、制度等待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二、江岸货场微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岸货场微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JIT生产计划模式在信阳车站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铁路运输系统的现状分析 |
1.1.2 铁路运输系统的运作模式 |
1.1.3 铁路运输系统现存的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JIT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文献综述 |
2.2 JIT的理论和方法 |
2.2.1 JIT生产方式的由来 |
2.2.2 JIT的方法体系 |
2.3 MRP、TOC、DBR概述 |
2.3.1 MRP概述 |
2.3.2 TOC概述 |
2.3.3 DBR概述 |
第三章 铁路货物运输运用JIT理论的可行性 |
3.1 铁路货物运输的特点分析 |
3.2 客户需求特性 |
3.3 JIT理论与铁路运输系统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JIT理论的铁路货物快运系统设计 |
4.1 优化运输组织模式 |
4.2 货物集中化运输 |
4.3 建立应急机制 |
4.4 构筑快运体系 |
第五章 信阳车站JIT供货系统分析 |
5.1 信阳车站介绍 |
5.1.1 信阳车站日常生产组织指挥系统 |
5.1.2 信阳车站站内场界及车场分工 |
5.2 JIT供货系统设计 |
5.3 信阳车站应用JIT供货系统概述 |
5.3.1 现在车掌握办法 |
5.3.2 列车预确报办法 |
5.4 JIT供货系统的信息完善 |
5.5 JIT供货系统运行成果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丹江站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当前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站安全管理的一般原理 |
2.1 车站安全管理的作用及事故分类 |
2.1.1 安全管理的作用 |
2.1.2 事故分类 |
2.2 车站安全工作分析的内容 |
2.2.1 安全形势分析 |
2.2.2 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2.2.3 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
2.2.4 事故统计分析 |
第3章 丹江安全管理现状 |
3.1 丹江站概况 |
3.1.1 设备情况 |
3.1.2 人员基本情况 |
3.1.3 生产特点 |
3.2 安全管理制度 |
3.2.1 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
3.2.2 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
3.2.3 安全教育制度 |
3.2.4 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制度 |
3.2.5 干部工人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制度 |
3.2.6 职工培训考核办法 |
3.2.7 班组管理制度 |
3.3 安全生产状况 |
3.3.1 调车作业安全情况 |
3.3.2 防止路外伤亡情况 |
3.4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
3.4.2 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
3.4.3 设备、环境方面的问题 |
3.4.4 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
3.4.5 车站结合部协调不好 |
第4章 加强丹江站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
4.1 从思想观念方面 |
4.1.1 强化安全管理,严肃干部作风 |
4.1.2 强化思想教育,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
4.2 从人员素质方面 |
4.3 从设备、环境方面 |
4.3.1 加强设备管理和投入 |
4.3.2 加强环境优化 |
4.4 从管理制度方面 |
4.5 加强结合部的管理 |
4.6 其它具体措施 |
4.6.1 加强调车作业安全管理 |
4.6.2 加强路外安全管理 |
4.6.3 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
4.6.4 加强现场巡视检查 |
4.6.5 加强干部上岗监控 |
4.6.6 加强对规对标检查 |
第5章 车站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
5.1 概述 |
5.1.1 安全管理评价定义 |
5.1.2 安全管理评价方法 |
5.1.3 车站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2 丹江站安全管理评价 |
5.3 对丹江站安全管理的具体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铁路货场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货物占用货位时间与设备配置分析 |
2.1 货场配线 |
2.2 场库设备 |
2.3 装卸机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铁路货场货位占用时间的构成分析 |
3.1.1 到达货物占用货位时间构成分析 |
3.1.2 发送货物占用货位时间构成分析 |
3.2 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货场作业能力 |
3.2.2 装卸技术 |
3.2.3 信息技术 |
3.2.4 运输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的概率统计分析 |
4.1 货物占用货位时间参数t的分布分析 |
4.1.1 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的相关数据采集调查 |
4.1.2 时间参数t的统计分析 |
4.2 时间参数t的分布检验 |
4.2.1 假设检验的必要性 |
4.2.2 时间参数t的点估计 |
4.2.3 时间参数t分布的χ~-拟合检验 |
4.2.4 时间参数t分布的W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例 |
5.1 设计任务 |
5.2 按规定的货位占用时间设计货场 |
5.2.1 计算货场各项技术设备的需要量 |
5.2.2 货场作业区布置 |
5.2.3 装卸机械台数的确定 |
5.2.4 各项技术设备的合理布置 |
5.2.5 货场布置数据的选择、装卸线间距和装卸线连接 |
5.3 按货物实际占用货位的时间设计货场 |
5.4 两者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4)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不确定条件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模型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编组站综合调度系统的发展 |
1.1.2 调度系统中配流问题概述 |
1.1.3 不确定系统理论概述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工作分析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编组站调度系统分析 |
2.1 编组站作业系统分析 |
2.1.1 编组站主要作业简介 |
2.1.2 编组站各子系统简介 |
2.1.3 编组站各子系统的联系 |
2.2 编组站作业计划 |
2.2.1 班计划 |
2.2.2 阶段计划 |
2.2.3 作业计划的智能化 |
2.3 配流问题简介 |
2.3.1 配流问题的实质 |
2.3.2 配流问题的特点 |
2.3.3 配流问题的难点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编组站调度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
3.1 技术作业时间的不确定性 |
3.1.1 技术作业时间估计 |
3.1.2 解体时间分析 |
3.1.3 溜放过程分析 |
3.1.4 溜放时间估计 |
3.1.5 解体作业时间 |
3.1.6 编组作业时间 |
3.1.7 技检作业时间 |
3.2 到达列车不确定性 |
3.2.1 预确报系统 |
3.2.2 到达列车的表示方法 |
3.3 出发列车不确定性 |
3.3.1 出发时间的表示方法 |
3.3.2 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及编成辆数 |
3.4 算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条件下配流模型构建 |
4.1 配流系统分析 |
4.1.1 编组站组号分析 |
4.1.2 配流中车流来源分析 |
4.1.3 配流中接续时间分析 |
4.1.4 配流问题综合分析 |
4.2 配流模型建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车流接续时间约束 |
4.2.3 编组内容约束 |
4.3 配流模型分析 |
4.3.1 列车解体顺序确定规则 |
4.3.2 调车机车安排规则 |
4.3.3 到发线运用规则 |
4.3.4 调车场股道分配规则 |
4.3.5 出发列车编组内容确定规则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条件下动态配流算法设计 |
5.1 蚁群算法介绍 |
5.1.1 蚁群算法的原理 |
5.1.2 基本蚁群算法分析 |
5.1.3 求解过程 |
5.2 解构造图 |
5.2.1 解构造图定义 |
5.2.2 基本解构造图 |
5.2.3 方案树的生成 |
5.3 选择策略 |
5.3.1 信息素分布 |
5.3.2 启发式因子 |
5.3.3 选择策略 |
5.3.4 信息素更新 |
5.4 动态配流算法 |
5.4.1 算法参数的选择 |
5.4.2 虚拟到达场 |
5.4.3 算法步骤 |
5.5 算例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确定条件下静态配流算法设计 |
6.1 静态配流网络模型 |
6.1.1 静态配流模型 |
6.1.2 静态配流网络模型 |
6.1.3 静态配流与动态配流的关系 |
6.2 算法的学习规则 |
6.2.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6.2.2 初始化权数 |
6.2.3 误差函数 |
6.2.4 权值的计算 |
6.2.5 学习步骤 |
6.3 算法过程 |
6.3.1 出发列车的编成辆数 |
6.3.2 虚拟到达列车初值 |
6.3.3 配流方案计算 |
6.3.4 算法步骤 |
6.4 算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郑州北站实例分析 |
1 郑州北站概况 |
2 郑州北站原始车流数据 |
3 配流计划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铁路双向编组站阶段调整计划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编制理论分析 |
2.1 编组站概述 |
2.1.1 编组站的作用及任务 |
2.1.2 编组站的基本作业 |
2.1.3 编组站的分类 |
2.2 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编制内容和流程分析 |
2.2.1 阶段作业计划编制内容分析 |
2.2.2 双向编组站阶段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及方法分析 |
2.2.3 编组站阶段计划的编制原则 |
2.2.4 编制阶段计划的用途 |
2.3 阶段作业计划图表的主要元素 |
2.4 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编制所面临的困难 |
2.5 本章小结 |
3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3.1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概述 |
3.2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构建 |
3.2.1 优化模型的参数描述 |
3.2.2 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 |
3.3 双向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优化模型求解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双向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4.1 双向编组站调机运用计划概述 |
4.2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建立 |
4.2.1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参数描述 |
4.2.2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4.2.3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提出 |
4.3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 |
4.3.1 解体排序问题 |
4.3.2 编组排序问题 |
4.3.3 调机运用计划优化模型的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5.1 双向编组站车流特点概述 |
5.2 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问题 |
5.2.1 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产生 |
5.2.2 折角车流对双向编组站的影响 |
5.3 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疏解 |
5.4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建立 |
5.4.1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参数描述 |
5.4.2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5.4.3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目标函数的提出 |
5.5 双向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 |
5.5.1 配流问题的转化 |
5.5.2 模型的求解思路 |
5.6 本章小结 |
6 向塘西站阶段计划实证分析 |
6.1 向塘西编组站概况 |
6.2 向塘西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 |
6.2.1 阶段计划编制数据的收集 |
6.2.2 向塘西站阶段计划的编制 |
6.3 向塘西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指标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方法探讨 |
7.1 双层规划模型概述 |
7.2 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模型的初步提出 |
7.2.1 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思想的提出 |
7.2.2 双向编组站阶段计划双层规划模型的初步建立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研究总结 |
8.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发展概述 |
1.1.2 编组站调度中的配流问题概述 |
1.1.3 大系统优化理论概述 |
1.1.4 协同优化理论概述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编组站作业优化及配流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存在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编组站的车流组织及配流机理 |
2.1 站型结构对车流组织的影响分析 |
2.1.1 站型结构分类 |
2.1.2 站型结构特征 |
2.1.3 站型对车流组织的影响 |
2.2 编组站系统及作业分析 |
2.2.1 编组站系统及其特征 |
2.2.2 编组站的作业分析 |
2.3 编组站的车流组织规律 |
2.3.1 配流计划的编制 |
2.3.2 配流计划与调机运用的关系 |
2.3.3 车流的作业流程 |
2.3.4 车流状态的转化 |
2.3.5 车流组织与列车运行线的匹配 |
2.3.6 配流计划的调度调整 |
2.4 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机理分析 |
2.4.1 调度系统的系统界定及分析 |
2.4.2 配流问题的组合优化性质 |
2.4.3 出发车流的来源分析 |
2.4.4 配流的基本方法 |
第3章 编组站列车解体方案与编组方案的协同优化 |
3.1 解体作业与编组作业的关联关系 |
3.2 解体时刻与编组时刻的算法 |
3.2.1 解体时刻的算法 |
3.2.2 编组时刻的算法 |
3.3 列车解体顺序的确定方法 |
3.3.1 解体方案计数的基本概念 |
3.3.2 解体方案树的构造 |
3.3.3 方案值的计算 |
3.3.4 有利解体方案的搜索 |
3.4 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方法 |
3.4.1 列车编组顺序调整的时间范围 |
3.4.2 一台调机编组时相邻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 |
3.4.3 一台调机编组时跨列车编组顺序的调整 |
3.4.4 两台调机编组时编组方案调整的优化 |
3.5 列车解编方案的协同优化 |
3.5.1 有效匹配解体方案 |
3.5.2 解编方案的协同优化模型 |
3.5.3 解编方案同步调整的算法描述 |
第4章 编组站配流问题的分解与综合协同优化 |
4.1 编组站配流优化子问题的分解 |
4.2 静态配流与动态配流问题的描述 |
4.2.1 静态配流问题 |
4.2.2 动态配流问题 |
4.3 静态配流与动态配流的协同优化 |
4.3.1 算法分析 |
4.3.2 相容解体方案搜索的遗传算法结构 |
4.3.3 静态配流的蚁群算法结构 |
4.4 到发线运用与解编作业的协同优化 |
4.4.1 到发线运用的描述 |
4.4.2 模型的构造 |
4.4.3 模型的求解思路 |
4.5 调车场线群的调整运用与解编作业的协同优化 |
4.5.1 调车场线路运用的描述 |
4.5.2 模型的构造 |
4.5.3 模型的求解思路 |
4.6 取送车作业与解编作业的协同优化 |
4.6.1 取送车作业分析及条件设定 |
4.6.2 取车时机的确定 |
4.6.3 送车时机的确定 |
4.7 编组站配流的综合协同优化模型 |
4.7.1 约束条件 |
4.7.2 目标函数 |
第5章 双向编组站配流的协同优化 |
5.1 交换车的分析处理 |
5.1.1 交换车的转场方式 |
5.1.2 交换车处理的数学方法 |
5.1.3 算法步骤 |
5.2 到达列车的接入场选择优化 |
5.2.1 条件设定 |
5.2.2 双层多目标决策模型 |
5.2.3 模型算法 |
5.3 出发列车的出发场变更及出发股道调整优化 |
5.4 双向编组站配流的协同优化模型 |
第6章 编组站配流问题求解的协同优化算法 |
6.1 智能算法概述 |
6.2 遗传算法 |
6.2.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6.2.2 遗传算法的参数选择 |
6.2.3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6.3 蚁群算法 |
6.3.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6.3.2 蚁群算法的参数选择 |
6.3.3 蚁群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6.4 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的融合策略 |
6.5 基于信息熵和混沌理论的遗传—蚁群协同优化算法 |
6.5.1 信息熵和混沌优化简述 |
6.5.2 初始群体的产生方法 |
6.5.3 遗传及蚁群策略 |
6.5.4 适应度函数的改进 |
6.5.5 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
6.5.6 ECGACO算法步骤 |
6.5.7 算法复杂性分析 |
6.6 求解编组站配流问题的ECGACO算法设计 |
6.6.1 遗传结构设计 |
6.6.2 蚁群结构设计 |
6.6.3 算法步骤 |
6.7 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
6.7.1 车流数据的选取 |
6.7.2 算法的寻优性能 |
6.7.3 配流仿真系统设计 |
结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郑州北站概况及基本数据 |
附录2 郑州北站原始车流数据 |
附录3 列车解编方案及配流方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及武汉北站作业组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武汉铁路枢纽概况 |
2.1 武汉铁路枢纽概况 |
2.1.1 武汉铁路枢纽地理位置 |
2.1.2 枢纽内主要编组站及既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2.1.3 武汉枢纽远景规划 |
2.1.4 武汉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 |
2.1.5 新建武汉北编组站的必要性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汉枢纽货流结构分析 |
3.1 武汉枢纽地方运量分析 |
3.2 武汉枢纽通过运量分析 |
3.2.1 武汉枢纽通过运量现状分析 |
3.2.2 武汉枢纽通过运量预测 |
3.3 武汉枢纽通过总运量分析 |
3.3.1 武汉枢纽总运量 |
3.3.2 武汉枢纽总运量货流构成 |
3.4 武汉枢纽货流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方案研究 |
4.1 枢纽内编组站分工方案研究的步骤及原则 |
4.1.1 枢纽内编组站分工方案研究的步骤 |
4.1.2 枢纽内编组站分工的原则 |
4.2 武汉枢纽车流结构分析 |
4.2.1 枢纽车流量分析 |
4.2.2 枢纽车流结构分析 |
4.3 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备选方案 |
4.3.1 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准则 |
4.3.2 备选方案的确定 |
4.4 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方案优选 |
4.4.1 组成论简介 |
4.4.2 分工方案复杂度计算 |
4.4.3 编组站分工方案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汉北站作业组织方法研究 |
5.1 武汉北编组站概况 |
5.1.1 武汉北站地理位置及站场概况 |
5.1.2 武汉北站CIPS概况 |
5.1.3 武汉北站CIPS系统改进 |
5.2 武汉北站工作组织 |
5.2.1 武汉北站的主要作业流程 |
5.2.2 武汉北站生产流程再造与信息化运用 |
5.2.3 武汉北站运输管理与集中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基于货物送达时间分布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保障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内容的安排 |
2 国内外货物运到期限的现状分析 |
2.1 国外货物运到期限的现状分析 |
2.1.1 俄罗斯 |
2.1.2 加拿大 |
2.1.3 德国 |
2.2 我国货物运到期限现状分析 |
2.2.1 货物运到期限的概念 |
2.2.2 我国货物运到期限的现状 |
3 货物运到期限保障率分析 |
3.1 货物列车的分类 |
3.2 货物运输过程和送达过程 |
3.2.1 货物运输过程 |
3.2.2 货物送达过程 |
3.3 货车在技术站有调中转时间的分布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列车车组在技术站有调中转时间的分布 |
3.4 货物送达时间的分布 |
3.4.1 某批货物运到期限保障率 |
3.4.2 各作业环节保障率 |
3.5 实例计算 |
3.6 计算分析 |
4 保障货物运到期限的措施 |
4.1 提高货物送达作业效率 |
4.1.1 灵活制定货物承运计划 |
4.1.2 改善装卸站的作业质量 |
4.1.3 提高编组站作业能力,缩短作业时间 |
4.1.4 采取多样化的货物交付方法 |
4.2 加强运行组织管理 |
4.2.1 优化列车运行图 |
4.2.2 加强调度集中 |
4.2.3 提升货车追踪管理 |
4.3 建立等级运输服务体系 |
4.3.1 开行直达货物列车 |
4.3.2 开行快速直达列车——“五定”班列 |
4.3.3 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
4.4 加快信息化建设 |
4.5 加快货主信息反馈处理机制的建设 |
4.6 完善货运规章制度 |
5 货物运到期限的考核 |
5.1 目前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5.2 基于货物运到期限的考核措施 |
5.2.1 建立车站和区段的考核标准 |
5.2.2 建立货物运到期限管理系统 |
5.2.3 建立人员逐级考核制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电子口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2 电子海关现代化发展方向 |
2.1 海关现代化的概念 |
2.2 我国海关现代化改革方向——提高海关绩效 |
2.2.1 海关现代化围绕“产出”来设计 |
2.2.2 我国海关现代化改革中尚存在的问题 |
2.3 国外海关电子政务运用状况 |
2.3.1 英国海关 |
2.3.2 荷兰海关 |
2.3.3 国外海关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
3 电子口岸的概述 |
3.1 电子口岸的基本理论 |
3.2 电子口岸的内涵 |
3.2.1 电子口岸系统的整体框架 |
3.2.2 电子口岸的建设目标 |
3.2.3 电子口岸的基本构成 |
3.2.4 电子口岸的基本功能 |
3.3 电子口岸的运作程序 |
3.3.1 办理IC 卡 |
3.3.2 申领核销单 |
3.3.3 出口报关 |
3.3.4 出口“交单” |
3.3.5 结汇 |
3.3.6 收汇核销 |
3.4 电子口岸项目实施过程 |
3.4.1 企业办理中国电子口岸入网流程 |
3.4.2 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 卡的领取和保管 |
3.4.3 软硬件安装指南 |
3.4.4 95199 上网有关说明 |
3.5 电子口岸的意义 |
3.5.1 强化监督管理,实现综合治理 |
3.5.2 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政务公开 |
3.5.3 提高贸易效益,降低贸易成本 |
3.5.4 促进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
3.5.5 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
4 电子口岸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电子口岸应用项目 |
4.1.1 电子底帐联网核查项目 |
4.1.2 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项目 |
4.1.3 法规及资料查询项目 |
4.2 电子口岸现状 |
4.3 电子口岸目前存在的问题 |
4.3.1 信息共享问题 |
4.3.2 标准体系问题 |
4.3.3 信息安全问题 |
4.3.4 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 |
4.3.5 政企数字鸿沟问题 |
4.3.6 惠及范围问题 |
4.3.7 商务人才问题 |
4.4 具体实例 |
4.4.1 中外海关通关过程比较分析 |
4.4.2 高端物流中电子口岸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 |
5 电子口岸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分析 |
5.1 加强宏观管理 |
5.2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 |
5.3 口岸信息化建设 |
5.4 网上银行建设 |
5.5 信息安全建设 |
5.6 人才队伍建设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江岸货场微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JIT生产计划模式在信阳车站的运用研究[D]. 喻永光. 华东交通大学, 2017(11)
- [2]丹江站安全管理研究[D]. 倪四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3)
- [3]铁路货场货物占用货位时间研究[D]. 祝红斐.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4]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5]不确定条件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模型及算法研究[D]. 景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3)
- [6]铁路双向编组站阶段调整计划优化方法研究[D]. 宋光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7]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薛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8]武汉枢纽编组站分工及武汉北站作业组织方法研究[D]. 王义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9]基于货物送达时间分布的铁路货物运到期限保障问题的研究[D]. 李玮.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10]电子口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江山.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