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恢复对策

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恢复对策

一、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系统恢复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元[1](2021)在《砒砂岩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人工林格局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位于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水力、重力、冻融等多类型侵蚀交替发生导致侵蚀类型多样复合,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类型单一且配置模式相对简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流域内的侵蚀情况不尽相同,治理需求和土地可利用价值也有所差别,研究该区人工林体系空间配置优化对于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圪秋沟流域为研究区,对小流域内近30a内土地利用转移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依据对流域内侵蚀状况进行估算,分析侵蚀变化规律,研究人工林空间布局中的不合理之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人工林的合理比例,判断并选择出生态功能较强的林、树种组合比例,提出以侵蚀防控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小流域水土保持植被空间格局。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圪秋沟流域内现阶段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且利用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耕地广泛分布于河谷川滩地带,但是效益不高,单位面积产值较低,林地虽广泛分布,但是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较低,裸地零星分布于整个流域内,治理难度极大,圪秋沟流域内优势景观为草地,占流域总面积的59.46%,其次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24.43%,裸地面积为21.11km2,占流域面积的9.35%,而水域、建设用地的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不到2.77%,1990~2018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为耕地减少14.16km2,主要向林地和草地转化,林地增加34.2km2、草地减少12.17km2、裸地减少8.13km2,由于大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裸地向草地和林地转化。(2)流域内水力侵蚀的强度主要决定于降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近30年内圪秋沟流域内土壤侵蚀的程度有所缓解,各部位侵蚀强度均以微轻度侵蚀为主,地表覆被逐渐恢复,到2018年流域内微轻度侵蚀面积占比达到74.09%,但是流域内地形破碎,沟壑密布,中强度侵蚀分散镶嵌在大面积的微轻度侵蚀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侵蚀主要集中在流域内坡面的坡中部与沟道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在近30年内表现不同,裸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最大,其次为草地和耕地,林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最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3)通过衡量人工植被恢复适宜与否,确定该区未来的林业建设的极限森林覆盖率为47.37%,基于研究流域的侵蚀防控和经济生态需求可以确立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植被的林业配置模式包含陡坡防护林、沟缘防护林、沟底防护林、缓坡经济林和缓坡放牧林。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人工林结构调整仍然是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在流域生态环境好转的基础上植被配置的目标开始向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方向侧重,本次人工林结构调整后的经济效益占据了仅次于侵蚀防控的地位。最终人工林结构,林种结构依次为,陡坡防护林(0.24464)、沟缘防护林(0.28697)、沟底防护林(0.21660)、缓坡经济林(0.14349)、缓坡放牧林(0.10830)。树种结构权重次序为,柠条(0.27945)>沙棘(0.25461)>山杏(0.16495)>油松×沙棘(0.12085)>油松×山杏(0.10615)>油松(0.07399)。

王茜晨[2](2020)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生态风险评价 ——以准格尔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区域生态风险评价逐步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着,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研究逐步开始成为区域生态风险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和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已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准格尔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大幅干扰,土地利用变化尤为显着,故本研究以准格尔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2000、2010及2018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获取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度、信息熵模型及密度制图等方法对研究区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土地利用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及多风险效应出发选取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准格尔旗生态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进一步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风险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提出一定的管理对策与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8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且空间差异显着;19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集中在研究区北部、东部、南部、西南及东南。(2)准格尔旗2000-2018年间高风险源区域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内部、中部、南部及西南部,风险源风险呈先上升后减弱的趋势,低风险源区域在全区广泛分布,且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风险受体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低值区分布在北部沙漠及南部丘陵沟壑地区,2010年,风险受体高值区明显减少,部分区域转为低值区,2018年,风险系数整体变化幅度较小。2000年研究区主要以低风险效应分布为主,高值集中分布在中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区域,19年间,高风险效应区域在原有分布基础上不断扩散,低风险效应面积在中部及南部采矿区域迅速增加。2000年研究区综合生态风险主要以中等和较低生态风险为主,高生态风险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及中部沟川河谷地带,至2018年生态风险系数高值地区大幅减少,低和较低生态风险区面积有所增加。(3)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风险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弹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异;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生态风险指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75;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与高、较高风险区分布多数较一致,说明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风险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中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及针对各生态风险分区提出的调控对策可以为准格尔旗生态风险管理、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及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决策支持。

杨立科[3](2019)在《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二者相互之间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绿地、林业和生态建设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标模型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公园个数等因子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显着;对居民生活品质指标模型分析得出,教育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和价格因子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显着;对城市发展指标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发展指标影响显着;对大气环境指标模型分析中,空气中SO2、NOx含量对大气环境影响显着;对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生态建设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地位。通过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6。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发展指标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0。在含控制变量城市综合实力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大气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绿地的建设情况。得出公园绿地在绿地类型中权重最大,占0.473;其次是附属绿地,占0.284。在对各旗区绿地建设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康巴什区绿地的结构与功能现状排名第一,权重值为0.2413,树林召镇排名靠后,权重值为0.0737,绿地现状有待改善。从公园绿地的聚类分析中得出,西部四镇聚为一类,东部的树林召和薛家湾聚为一类,中心城区的二区一镇聚为一类。表明鄂尔多斯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权重得分上看,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优于其他地区。运用ARG Gis提取鄂尔多斯市2017年地方性公益林调查数据,采用拉开档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中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乔木林覆盖率为1.52%,疏林地覆盖率为0.037,林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总体上不均衡,市域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建设的较好,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96和0.163,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排名靠后,权重分别为0.097和0.094。运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的发展未来作出预测。得出鄂尔多斯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至预测期末,公共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预测结果上看,未来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变。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系统中生态建设、人居生活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宋永永[4](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孙维然[5](2019)在《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要的基础能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贡献,支撑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人类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剧,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山及矿业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程度持续加重。同时,过度的开采和利用煤矿资源使土地结构受到了破坏,资源储量急剧减少,使矿区最终沦落为矿业废弃地。如今,我国已经开展对矿山景观修复的研究,并将其纳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生态矿区的生态修复,能够十分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逐渐解决人、地、环境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矿山公园的成立,作为改善矿山废弃地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存当地矿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展示出矿业资源的时代烙印。同时,在公园内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使其兼具研究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一处可为游人提供休憩活动、科普教育的场所,使矿山公园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矿山公园作为“绿色矿业”的产物,不仅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最佳的途径,也是促进矿业城市多元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能够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加快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循经济的发展,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体系。本文先从宏观层面阐述了矿山区域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在现阶段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详细介绍出一些地区在煤矿废弃地、矿山公园等有关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问题上的措施与理念,归纳总结出露天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基本理论,分析出露天煤矿的地理特征以及开采后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并深入讨论了景观营造在矿山废弃地区域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手法等,以期许为露天矿重塑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刘龙[6](2019)在《砒砂岩区三种林地持水性能与林木耗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为探究不同人工林地持水能力与树种蒸腾耗水特性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油松(Pinustabulaefonnis Carr.)、柠条锦鸡儿(Caragankorshinskii Ko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对不同人工林蒸腾速率进行观测,并同时结合HOBO小型气象站观测相关气象因子,以及对其林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和0~50cm 土壤层物理性质及其持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厚度变动范围在0.73cm~2.77cm,总蓄积量变动范围在1.47t/hm2~7.93t/hm2,且不同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顺序与厚度一致,大小顺序为油松林>沙棘林>柠条锦鸡儿林>撂荒地;比较2个层次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发现,枯落物半分解层厚度及其蓄积量明显小于未分解层的。(2)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的持水量研究发现,撂荒地持水能力均小于其它三种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其中油松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值最大,为267.32%;撂荒地的最大持水率值为149.48%。(3)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及吸水速率与其浸泡时间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发现,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持水量以及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分别呈Q=klnt+b的对数关系和V=ktn幂函数关系。(4)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撂荒地的土壤容重最大为1.71g/Ctm3,沙棘林和油松林土壤容重值最小,分别为1.49g/Cm3,1.48g/Cm3;总孔隙度的大小变化趋势为油松林>沙棘林>柠条锦鸡儿林>撂荒地;而非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为沙棘林>油松林>撂荒地>柠条锦鸡儿林;油松林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值为17.43mm,撂荒地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值为10.87mm;土壤非毛管持水量与非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一致。(5)三种树种树干液流均出现了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夜间,夜晚有微弱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单、双峰规律明显。在典型天气中,晴天的三种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曲线变化较平缓且峰值范围较宽,液流启动较早,停止较晚;在雨天,峰值较陡且范围较窄,液流启动较晚,停止较早:阴天居中。(6)三种树种液流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同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风速、10cm地温、水汽压亏缺气象因子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干旱区人工林的栽植管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曾勤[7](2018)在《准格尔旗城市总体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格尔旗是国家战略煤炭能源基地。在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大路新区,使得准格尔旗城市由以薛家湾城市为主体逐渐演变到以发展大路新区为主体的总体布局。然而,由于规划缺乏对大路新区城市功能的调整和正确的发展引导,在两城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路新区工业职能愈发凸显,新区城市功能与薛家湾城市功能脱离。2012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薛大一体化发展,希望推动城区融合。然而,近年来,随着煤炭能源市场发展形式的失利和国家供给侧、减少煤炭能源消耗发展绿色能源等政策的共同作用,准格尔旗煤炭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发展速度突然放缓,2012版总体规划的规划发展目标难以实现,主要表现为中心城用地规模不断增长,人口增长速度严重滞后。最终,大路新区在准格尔旗城市功能、结构以及形态中失去其原本应当具备的效力和效用,最终导致城市总体布局的失衡和无序。文章基于解决准格尔旗城市总体布局的问题和引导城市科学布局为研究目的,采用归纳演绎法、文献研究与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城市功能、结构以及形态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和规划途径:城市功能,打造内蒙古区域重要煤炭清洁能源与循环经济基地,发挥煤炭产业对其它产业的驱动力,打造以薛家湾为主体的市域副中心和以大路为主体的旗域副中心,同时发挥晋、陕、蒙三省交通枢纽功能;城市结构,确定发展方向,形成有机集中与分散、双心辉映的城市空间结构,延续和调整城市轴线,优化商业、居住以及工业等功能空间的协调关系,促进薛家湾城区与大路新区的有机结合;城市形态,完善城市绿化系统、有机发展城市风貌特色。将大路新区与薛家湾城区之间的生态绿化区作为城市生态保护与开放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形成适合准格尔旗未来发展的总体布局形态。

靳苑莺[8](2018)在《基于RS和GIS的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生活。本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为支撑,以鄂尔多斯准格尔旗2008年、2012年、2016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实地考察建立荒漠化解译标志及人机交互判读两种方法结合提取荒漠化信息。选取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指数,用象元二分法的模型进行VFC(植被覆盖度)反演。着重对该区的风蚀荒漠化进行植被覆盖度和地形地貌加权分析,得到三年的风蚀荒漠化分布现状,并通过GIS手段叠加分析手段,从荒漠化分布现状、面积变化、荒漠化转移特征、荒漠化驱动因素等方面实现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的研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进行预测。并根据研究得到的土地荒漠化分布及动态变化,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荒漠化防治手段,为准格尔旗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主要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2.利用象元二分法模型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得到2008年、2012年、2016年准格尔旗植被覆盖图。3.通过对准格尔旗三年的荒漠化分布现状、面积变化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有,2008年至2016年间,研究区荒漠化总面积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了19858hm2。2008-2012年间,总荒漠化面积减少了60724hm2,占该区总面积的8.12%。2012-2016年间,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40865hm2,占该区总面积的5.46%。4.通过对荒漠化转移矩阵的计算研究,2008-2016年间准格尔旗全区大范围内,荒漠化趋势得到了逆转,逆转特点由西北向东南辐射减少,其中暖水乡全境、布尔陶亥苏木南部以及沙圪堵镇的北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得到逆转,而荒漠化发展主要发生在旗北部、旗东部大路镇以及薛家湾镇,其中薛家湾镇的荒漠化发展范围较大,旗西南部也有局部的恶化。总趋势是八年间,在加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下,准格尔旗荒漠化逆转面积较大,但是,同时大面积的未荒漠化土地发展成荒漠化土地,局部地区仍然有恶化的趋势。5.通过马尔科夫模型对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进行预测研究得出,该区中度和重度荒漠化土地占比是减小的,并且持续降低,而未荒漠化以及轻度荒漠化土地占比不断增加,最后保持一个发展均衡的状态。2050年,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时,未荒漠化土地将占准格尔国土土地总面积的32%,比2016年增加了5%。荒漠化总体趋势逐渐改善,但是荒漠化的程度始终是保持在较高水平。6.准格尔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口的持续增加,“四过”活动对天然草场、林场的破坏,政府政策干预,以及经济产业的导向,是构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阿荣[9](2017)在《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空间差异揭示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实际应用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价值的核心理念。通常情况下,区域发展追求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忽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空间均衡状态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空间配置及其空间组合,即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保护供给能力匹配状态。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区域发展追求的最终期望。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评价空间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适宜程度。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区域空间差异基本规律及空间差异形成的基本机理是什么?区域空间开发不平衡状态如何及驱动机制有哪些?甚至如何缩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随着区域空间开发失控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实践命题,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是研究解决命题的重要基础。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南段,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草原生态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同时,锡林郭勒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煤炭资源大部分适合以露天形式开采。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并存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与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均具有必要。忽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不合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导致工业低效―农牧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研究,实现了在空间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工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配置组合,试图回答锡林郭勒盟地区在哪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哪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匹配?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主要研究靶区,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空间匹配和协调状态,通过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状态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分析,判断区域空间匹配程度,并探索空间不匹配的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下的锡林郭勒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全文共6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文章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人地关系理论、空间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开发强度及资源城市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交代了锡林郭勒区域开发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空间均衡、区域开发强度及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并说明了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框架。第三章:锡林郭勒区域发展基本概况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包括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第四章: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匹配度分析与评价。首先构建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全盘评价研究区生态敏感水平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其次,通过确定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与空间开发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组合特征来分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最后,从狭窄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政府绩效考核及开发和保护职权分离不够明确等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根本原因。第五章: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地区开发模式实践借鉴,得出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要启示,为锡林郭勒盟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其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区域空间适宜性进行分区,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的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结论、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文章不足之处与展望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锡林郭勒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但缺乏产业支撑,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二)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草原植被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三)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分布规律为从东向西由轻到高过渡排列的特征。(五)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失匹配现象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安排是空间失匹配的根源因素之一。(六)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低,需要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七)要实现区域空间均衡状态下的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则需要区域促进以工业化开发为主导的政策制度向以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导特征的发展制度安排转移。

刘巧辉[10](2017)在《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格尔旗地处鄂尔多斯市东部,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环境相当脆弱。同时,准格尔旗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以矿产资源为主的第二产业为依托,加剧了自然环境情况恶化。近几年来,准格尔旗林业部门大力开展自然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6全旗植被覆盖率为73.4%,森林覆盖率达到34.4%。良好的生态环境既为全旗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又利于居民的生活与发展。林业部门是政府生态环境监督与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职责是制定林业生态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植树造林、环境绿化、土地荒漠化防治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策方针和管理标准。林业部门的生态职能是指林业部门在对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生态保护宣传等环境保护活动中涉及的责任与功能。本文以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具体内容为基础,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以准格尔旗为例,对准格尔旗居民进行了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评价与看法的满意度调研,收到有效问卷199份。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是居民对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环境管理相关工作的总体评价均值为M=1.91,属于比较满意。其中三个影响维度的因素得分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自然生态环境管理均值(M=2.09)<生态文化体系构建(M=2.34)<生态环境政策管理(M=2.83)。说明在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管理方面成效最突出,居民的满意度也是最高的,属于比较满意;生态文化体系构建这一影响因素是满意;生态环境政策管理维度为基本满意。二是居民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差异性特征对于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评价反映出居民不同需求。三是最终得出回归方程为: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0.158+0.466*(自然生态环境管理)+0.243*(生态文化体系构建)+0.073*(生态环境政策管理)。

二、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系统恢复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系统恢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砒砂岩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人工林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3.2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1.3.3 小流域尺度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遥感数据
        3.2.2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2.3 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2.4 基于人工林修复适宜性评价的人工林 空间格局优化
    3.3 技术路线
4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4.1.1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4.1.2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转移分析
        4.1.3 圪秋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4.2 圪秋沟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分析
        4.2.1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
        4.2.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
    4.3 小结
5 圪秋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5.1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构建
        5.1.1 降雨侵蚀力R
        5.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5.1.3 地形因子LS
        5.1.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
        5.1.5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P
        5.1.6 土壤侵蚀等级划分
        5.1.7 模型精度验证
    5.2 圪秋沟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
        5.2.1 土壤侵蚀年际变化特征
        5.2.2 不同坡度分级下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特征
    5.4 小结
6 基于植被修复适宜性评价的人工林空间配置优化
    6.1 圪秋沟流域人工林类型特征分析
    6.2 圪秋沟流域人工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6.2.1 评价单元确定
        6.2.2 评价因子
        6.2.3 评价因子关联系数
        6.2.4 圪秋沟流域人工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6.3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
        6.3.1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配置模式
        6.3.2 圪秋沟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6.3.3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原则
        6.3.4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
        6.3.5 评价权重确定
        6.3.6 人工林结构调整
    6.4 圪秋沟流域植被配置模式
        6.4.1 梁峁顶部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6.4.2 沟坡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6.4.3 斜缓坡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6.4.4 陡坡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6.5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生态风险评价 ——以准格尔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概念和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研究进展
        1.2.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模型进展
        1.2.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依据
        1.5.1 基本概念
        1.5.2 理论依据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基础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条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源
        2.2.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与解译
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变化分析
    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3 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分析
    3.4 土地利用变化热点转移分析
4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及模型的构建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计算
        4.2.1 多风险源指标选取及计算
        4.2.2 多风险受体指标选取及计算
        4.2.3 多风险效应指标选取及计算
    4.3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5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与调控对策
    5.1 生态风险分析
        5.1.1 风险源强度分析
        5.1.2 风险受体分析
        5.1.3 风险效应分析
        5.1.4 综合生态风险分析
    5.2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5.2.1 土地利用动态度与生态风险变化率
        5.2.2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风险分析
        5.2.3 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与生态风险分析
    5.3 土地利用与生态风险分区及调控对策
        5.3.1 划分生态风险调控区
        5.3.2 各生态风险分区调控对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大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1.2.2 小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1.2.3 ARG GIS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2.1.2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2.1.3 国外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2.1.4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2.2 国内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2.2.1 国内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2.2.3 国内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2.2.4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理论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4.1.1 研究区的区位
        4.1.2 土壤与水文特征
        4.1.3 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4.2 研究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2.1 研究区的人口情况
        4.2.2 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4.2.3 研究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4.3 研究区的城市发展
    4.4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
        4.4.1 绿地建设情况
        4.4.2 林地建设情况
    4.5 研究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情况
        4.5.1 气候气象情况
        4.5.2 大气污染情况
5 影响城市综合实力因素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5.1 选取指标分析的模型
        5.1.1 因子分析的模型
        5.1.2 聚类分析的模型
    5.2 选取指标的思路与方法
        5.2.1 选取指标的思路
        5.2.2 选取指标的方法
        5.2.3 选取指标的结果
    5.3 对选取指标的数据分析
        5.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分析
        5.3.2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分析
        5.3.3 城市发展指标分析
        5.3.4 大气环境指标分析
        5.3.5 气候气象指标分析
    5.4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6.1 关系分析的模型
        6.1.1 相关分析的模型
        6.1.2 回归分析的模型
    6.2 研究指标的选取
    6.3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6.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6.3.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回归分析
    6.4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分析
        6.4.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分析
        6.4.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7.1 分析方法的模型
        7.1.1 层次分析法
        7.1.2 灰色预测
        7.1.3 拉开档次法
    7.2 城市绿地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7.2.1 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7.2.2 城市绿地建设的分析
        7.2.3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预测
    7.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7.3.1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
        7.3.2 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7.3.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分析
        7.3.4 地方性公益林的发展预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矿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区域内自然生态的不平衡问题
        1.1.2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1.3 国家对矿山的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的重视度日益突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1.4.2 国外发展的历程
2 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相关理论
    2.1 露天矿相关概述
        2.1.1 露天矿的基本概念
        2.1.2 不同矿山废弃地的特征
        2.1.3 露天矿区土地景观受损特点
        2.1.4 露天矿区传统发展方式的借鉴与思考
        2.1.5 本章小结
    2.2 矿山公园的相关概念
        2.2.1 矿山公园概念
        2.2.2 矿山公园范例——加拿大布查公园
        2.2.3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2.2.4 土壤重构的必要性
        2.2.5 露天矿景观营造理论
        2.2.6 露天矿景观营造设计理念
3 露天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3.1 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环境修复技术手段
        3.1.1 物理技术修整受破坏矿区地表
        3.1.2 化学技术改善土壤微观结构
        3.1.3 生物技术完善立体空间
    3.2 露天矿排土场与边坡的生态修复
    3.3 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物种选择
    3.4 本章小结
4 露天矿景观营造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探讨
    4.1 地表形态营造设计
    4.2 植物营造设计
    4.3 水体营造设计
    4.4 露天矿地域特色的保留与改造
        4.4.1 场地特色的保留
        4.4.2 废弃资源的改造与利用
    4.5 露天矿景观营造策略
        4.5.1 营造场地自然景观,恢复矿山生态平衡
        4.5.2 借助矿场原有形态,营造场所独特景观
        4.5.3 利用场地矿业设施,彰显行业特征
        4.5.4 改造场地原材料,还原场所精神
    4.6 本章小结
5 国内外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案例分析
    5.1 废弃矿坑矿山恢复工程
        5.1.1 门头沟大砂坑景观恢复工程项目
        5.1.2 项目小结
    5.2 矿山公园规划
        5.2.1 舟山长岗山矿山森林公园
        5.2.2 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5.2.3 项目小结
    5.3 废旧工业基地改造工业景观公园
        5.3.1 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项目概况
        5.3.2 德国盖尔森基兴北星公园项目概况
        5.3.3 项目小结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景观营造的规划设计
    6.1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项目背景
        6.1.1 场地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自然条件
        6.1.4 交通条件
        6.1.5 社会条件
        6.1.6 上位规划解读
        6.1.7 场地内部分析
        6.1.8 SWOT分析
    6.2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整体规划总纲
        6.2.1 规划原则
        6.2.2 规划目标
        6.2.3 设计理念
        6.2.4 设计依据
    6.3 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设计说明书
        6.3.1 总体结构
        6.3.2 入口广场区
        6.3.3 矿山文化区
        6.3.4 农田景观区
        6.3.5 密林休憩区
        6.3.6 湿地科普区
        6.3.7 台地观赏区
        6.3.8 综合服务区
    6.4 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专项设计
        6.4.1 生态修复设计
        6.4.2 景观营造设计
    6.5 其他专项设计
        6.5.1 竖向设计
        6.5.2 植物专项
        6.5.3 道路交通
        6.5.4 服务设施
        6.5.5 游线设计
        6.5.6 标识系统
        6.5.7 照明系统
        6.5.8 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6)砒砂岩区三种林地持水性能与林木耗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枯落物持水性能
        1.2.2 土壤持水与蒸发
        1.2.3 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现状
        1.2.4 树种蒸腾耗水研究方法现状
        1.2.5 树种蒸腾耗水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类型
        2.1.6 植被概况
    2.2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样地、样方调查
        2.3.2 土壤物理性质
        2.3.3 土壤水分
        2.3.4 土壤蒸发
        2.3.5 树干液流的测定
        2.3.6 气象因子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持水功能研究
    3.1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厚度与蓄积量
    3.2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
    3.3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的持水动态
        3.3.1 枯落物不同层次持水量的动态过程
        3.3.2 枯落物不同层次吸收速率的动态
    3.4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土壤层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
    3.5 不同林分类型下蓄积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变化规律研究
    4.1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日变化规律
    4.2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连日变化规律
    4.3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生长季各月份的变化规律
    4.4 典型天气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变化规律
5 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对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影响研究
    5.1 生长季各月份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
    5.2 气象因子对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影响研究
        5.2.1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5.2.2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
        5.2.3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的关系
        5.2.4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水汽压亏缺的关系
        5.2.5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地温的关系
        5.2.6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风速的关系
        5.2.7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8 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分析
6 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与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关系研究
    6.1 土壤含水量与不同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关系
    6.2 土壤蒸发与不同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关系
    6.3 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与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的相关性分析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不同人工林地林下枯落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7.1.2 不同人工林地树种树干液流蒸腾耗水特性
        7.1.3 不同人工林地树种树干液流蒸腾速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准格尔旗城市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煤炭型城镇发展趋势与国家能源政策分析
        1.1.2 发展背景: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对准格尔旗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1.3 现实背景:工业发展对城市总体布局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研究
        2.1.1 国外相关规划思想
        2.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2 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
        2.2.1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2.2.2 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2.3 准格尔旗城市发展相关规划及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准格尔旗基本概况
    3.1 旗域概况
        3.1.1 区位状况
        3.1.2 人口发展特征
        3.1.3 经济社会状况
    3.2 准格尔旗县城概况
        3.2.1 准格尔旗县城发展历程
        3.2.2 准格尔旗县城基本现状
    3.3 准格尔旗城市总体布局发展阶段
        3.3.1 1990 年-2004 年以薛家湾城区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3.3.2 2005 年至今“薛-大”双城区共同发展阶段
    3.4 2012 版总体规划的不足及其现状布局中面临的问题
        3.4.1 2012 版总体规划的主要不足
        3.4.2 准格尔旗现状布局存在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准格尔旗城市功能
    4.1 城市功能发展和核心问题识别
        4.1.1 城市功能发展分析
        4.1.2 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
    4.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4.2.1 优势条件分析
        4.2.2 制约因素
    4.3 准格尔旗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4.3.1 城市功能调整思路
        4.3.2 城市功能定位和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准格尔旗城市结构
    5.1 城市结构演变及其问题
        5.1.1 城市结构发展分析
        5.1.2 城市结构存在的问题
    5.2 城市发展方向与布局结构调整
        5.2.1 城市建设用地与空间发展方向确定
        5.2.2 城市结构调整思路
    5.3 准格尔旗城市结构整合
        5.3.1 城市结构的整合和梳理
        5.3.2 城市结构规划途径
    5.4 本章小结
6 准格尔旗城市形态
    6.1 城市形态演变及测度
        6.1.1 空间发展历史进程
        6.1.2 准格尔旗城市指标测度
        6.1.3 准格尔旗空间形态的时空特征
    6.2 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和问题
        6.2.1 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6.2.2 城市形态问题
    6.3 城市形态的优化思路与重塑
        6.3.1 城市形态优化思路
        6.3.2 城市形态的重塑与强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8)基于RS和GIS的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荒漠化概念及分类
        1.2.1. 荒漠化概念
        1.2.2. 荒漠化分类系统
    1.3. 荒漠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
        2.1.6. 水土流失状况
    2.2. 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
    3.1.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3.1.1. 数据选取
        3.1.2. 数据预处理
    3.2. 土地荒漠化影像解译标志的研究
    3.3. 土地荒漠化指标体系的参照标准
        3.3.1. 土地荒漠化评价原则
        3.3.2. 土地荒漠化分级评价
    3.4. 非监督方法的地类信息分类
    3.5. 基于象元二分法模型的植被覆盖度反演
        3.5.1. 确定植被指数
        3.5.2. 区域整体NDVI计算
        3.5.3. 各类地物分别的NDVI计算
        3.5.4. 植被的亚像元模型
    3.6. 植被覆盖率成图
    3.7. 基于GIS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
        3.7.1. 风蚀荒漠化程度信息提取
        3.7.2. 水蚀荒漠化程度信息提取
        3.7.3. 盐渍荒漠化程度信息提取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力分析
    4.1. 基于GIS的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
    4.2.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规律
        4.2.1. 空间分布现状
        4.2.2. 面积统计
    4.3.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规律
        4.3.1. 面积变化特征
        4.3.2. 荒漠化程度变化规律
        4.3.3.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趋势预测
        4.3.4.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驱动因素的分析
第五章 准格尔旗荒漠化防治与可持续发展
    5.1. 分区治理
    5.2. 多种措施齐并进
    5.3. 重点区域特殊对待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探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区域均衡理论
        四、地域分工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研究
        二、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
        三、关于资源开发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四、关于空间开发强度的研究
        五、相关文献的述评
    第三节 区域开发理论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区域开发适宜性理论分析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差异
        三、气象气候条件差异
        四、水文条件差异
        四、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五、植被类型空间分布
    第二节 资源禀赋条件
        一、畜牧业资源
        二、煤炭资源分布
        三、旅游资源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异
        一、区域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三、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
        四、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现状特征分析
        一、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历史溯源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三、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四、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格局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指数及其分区评价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三、评价方法及模型
        四、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
        一、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内涵
        三、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四、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分级分区分析
    第三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
        一、空间匹配度模型介绍
        二、生态敏感度与煤炭开发强度的空间关联性
        三、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分析
    第四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机理
        一、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科学性
        二、开发与保护的职权不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三、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绩考核的不合理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内外经典区域适宜性开发模式经验与借鉴
        一、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二、国内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三、对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中存在问题剖析
        一、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三、城镇空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锡林郭勒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二、锡林郭勒盟区域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分析
        三、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
        四、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发展路径选择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框架图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技术框架图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满意度国内外研究
        2.1.1 满意度国外研究
        2.1.2 满意度国内研究
    2.2 政府生态职能国内研究
        2.2.1 政府职能的涵义
        2.2.2 政府职能的内容
        2.2.3 政府生态职能的涵义与内容
        2.2.4 政府生态职能部门的分类
    2.3 政府生态职能国外研究
        2.3.1 宏观层面
        2.3.2 微观层面
    2.4 林业部门生态职能研究
        2.4.1 林业部门职能
        2.4.2 林业部门生态职能的涵义与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实施内容与实现途径
    3.1 准格尔旗经济发展状况
    3.2 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实现效果
        3.2.1 林业自然环境治理
        3.2.2 生态环保知识宣传
        3.2.3 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完善
    3.3 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实现方式
        3.3.1 组织保障
        3.3.2 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3.3.3 政策制定
        3.3.4 实现途径
        3.3.5 环境保护宣传
    3.4 本章小结
4 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
        4.1.2 数据收集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
    4.3 描述性统计
        4.3.1 样本基本特征
        4.3.2 描述性分析
    4.4 差异性分析
        4.4.1 性别差异性比较
        4.4.2 年龄差异性比较
        4.4.3 文化程度差异性比较
        4.4.4 群体差异性比较
        4.4.5 职业差异性比较
        4.4.6 收入差异性比较
    4.5 相关性分析
    4.6 变量维度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分析
        4.6.1 自然生态环境管理维度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分析
        4.6.2 生态文化意识维度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分析
        4.6.3 生态政策管理维度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分析
    4.7 回归分析
        4.7.1 模型验证
        4.7.2 多元回归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生态环境治理
        5.2.2 居民生态意识培养
        5.2.3 管理保障机制完善
    5.3 研究不足之处
    5.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四、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系统恢复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砒砂岩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人工林格局优化[D]. 王嘉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生态风险评价 ——以准格尔旗为例[D]. 王茜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D]. 杨立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5]露天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山公园为例[D]. 孙维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砒砂岩区三种林地持水性能与林木耗水规律研究[D]. 刘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准格尔旗城市总体布局研究[D]. 曾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8]基于RS和GIS的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D]. 靳苑莺.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9]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D]. 阿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准格尔旗林业部门生态职能建设居民满意度研究[D]. 刘巧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准格尔旗自然环境现状及生态恢复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